第一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学习提纲
《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初中化学》 学习提纲
进修学校中教部杨万一
1、如何分析教材和把握教材?
2、在酸、碱、盐的教学中,举例说明你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的?
3、以酸、碱、盐的性质教学为例,说明你是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形成知识体系的?
4、你是怎样理解教学设计的?
5、如何备好学情?
6、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7、如何理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8、请你设计《溶解度》一节的教学片段。
9、以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如何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10、如何创设生活情境,引出化学问题?
11、如何设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
12、采用探究实验导入新课时,应注意哪些策略?
13、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注意哪些策略?
14、如何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语言?
15、提高板书质量,实施有效教学,必须注意哪几点?
16、提高课堂讲解的有效性,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17、化学教师设计有效提问时,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18、课堂上偶发事件并不少见,你是如何灵活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的?
19、课堂上碰到学生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课,并提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时,应如何处理?
20、如何组织自学与自主学习?
21、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与能力?
22、怎样培养学生的化学预习和复习的能力?
23、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活化文本,为教学服务?
24、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的艺术性。
25、怎样增强试卷讲评的有效性?
26、如何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27、如何进行课后反思?
第二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实施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许家桥中学 廖学杰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就是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是知识教育基础上的更高要求。鉴于目前“应试教育”根深蒂固,所以在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创新教育的研究、实践,已成为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下面就粗浅地谈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教育的实践
1、启创新之门——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要创新就要有新发现,而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力,才能捕捉到“奇异现象”进行认真分析研讨,才可能有新发现,新突破,创出新成果。因此在教学中就应从观察的品行、态度、方法和程序、范围等方面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如从引导学生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走出去观察日常生活的化学现象,准确真实地写好观察记录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寻创新之源——注重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是创新的源头。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工矿、考察实际生活,探索分析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如组织、引导学生成立兴趣小组,研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撰写小论文;开展游戏活动、寓实验于娱乐之中。以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的目的。
3、立创新之本——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化学家的许多发明成果都出自实验室。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知识的重要而可靠的手段,因而是创新之本。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探索性优势和特点,加强实验教学的启发性、探索性、自主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绪言课的教学中,设计一些如“魔棒点灯”、“魔杯变酒”、“魔水显字”的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通过对实验的增补、改进设计,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体验设计的实用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原本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但教师将实验设计为: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塞紧后振荡,矿泉水瓶奇迹般的瘪下去,并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学生可亲自体验到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初中阶段的实验教学在注重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探索性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在创设问题情景中独立发现新事物、新问题,追求新知识。在精心设计的探索性实验过程中对化学问题提出新颖的见解、思路、方法和设想,解决新颖的化学问题,发展演绎能力和分析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如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教学,首先从完成书写CO2分别与NaOH溶液、Ca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入手,并设计“能否利用Na2CO3、CaCO3又反过来分别制得CO2”的逆向思维问题,联想H2的实验室制法,推测实验室制取CO2的最佳方案。又根据实验室制取H2和O2的装置设计(教师提供实验仪器)作为思维的导入契机,促使学生发挥思维的想象力,让学生讨论,并设计一套制CO2的实验装置,亲自实验,满足学习和操作的欲望,享受参与创造的幸福感。
4、显创新之核——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在书本、实验、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观察到的现象、新东西都要经过大脑加工、思维分析,找出本质的东西,才可能有所创新。要创新就必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发现法教学:引导发现、联想变通、类比迁移,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发散性、新颖性。如组织学生对“假如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和水与空气中都是二氧化碳和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两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大胆猜想、幻想,打破思维定势,挖掘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再如引导学生从原理上理解仪器的特点,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迁移,掌握仪器的一些其他功能(如图),从不同角度探讨其不同的用途。
5、攀创新之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讨
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是为了改革课堂教学中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弊端,让学生模拟科学研究的过程自主操作,使不同学生都能发挥其个性特长和想象,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其创造性思维被充分挖掘和开发。同时也使学生在挫折和失败中养成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究精神,并通过学生对研究过程的体验,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意识和兴趣。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开放性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如组织“学校饮用水状况”、“学校或住处附近的空气污染情况”、“铁在什么条件下最易生锈”等一些小课题(通过采样、分析、实验对比、查资料等方法,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并对学校饮用水状况、防治空气污染、防止铁生锈等问题上提出建议)的研究性学习,来提高实践体验能力和增强创新意识。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教育的思考
1、教师要更新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拓展创新教育的广阔空间 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以权威形象教育学生的传统观念,营造富有创新气息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和谐、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创设真实美妙的情景中让学生进入角色,流露真情,去感受、去想象,使学生在多彩的感知、丰富的活动、良好的群体、生动的科学、平等民主的宽松环境中生活学习,获得创造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构建课堂教学的新观念,正确处理基础知识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既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有机结合,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吸收新知识,把多种教学方式进行优化组合,实现教法的创新,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地学”创造环境和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实验和练习的设计上求创新,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进行总结归纳,在一定程度上将知识统摄成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解题能力训练,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不要因重视传授知识,训练学生解题能力而忽视创新教育。
3、教师要具有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素质
新的世纪是人才、科技竞争的时代,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未来的创新人才。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增强责任感,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路子;要不畏风险,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掌握过硬的创新本领,探索有效的创新方法,做教书育人的专家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4、创新教育始终要贯穿于化学教育的各个环节
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开放式。开放搞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使学生在富有创意的课堂中生动活泼地完成学习任务。无论是学生兴趣的激发保持、质疑意识的培养、思维品质的训练、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还是在基础知识和实验教学各个环节中,教师都应结合教学实际,穿插开展有创新意义的活动。如介绍化学史和先进科学知识,开展课外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课题的相关实践,科技制作,社会调查等等。给学生实践创新的机会,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2004.1
第三篇:课堂教学效率学习提纲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自学提纲
在共15章内容中,面授时重点讲解的内容是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一、请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搜集相关案例,以便理论结合实
际理解所学内容。
二、学习相关理论,如培训教材中对相关理论的阐述、《语文课程标
准》中的有关阐述。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思考相应的解决策略。
三、结合当前生本课堂实践,思考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准
备与同伴研讨。
四、准备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对重点讲解章节内容的认识和策
略
第四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学习提纲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初中语文》学习提纲
进修学校中教部韩云
一、初读感受
国家教育部最近提出了以“师德、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为核心内容的新一轮教师培训计划。我十分赞成这一决策。师德是灵魂,课程改革是工作背景,新知识是基础,新技术是手段,新技能是关键,因为新课程改革的全部设想和措施,最后都要落实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上。这一决策会对教师有很大的帮助。
这里所说的新技能是广义的,它体现在教师所有的教学行为之中,大至教学准备、教学呈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小到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个眼神,都会涉及教师的教学技巧和能力,都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效果。
本书所谈的“问题”都是新课改以来发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真实的较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隐含在“候诊案例”的一个个教学片段中。
这本书开创了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情境,紧扣“问题诊断”和“问题解决”的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提供了教材,也提供了范例,其借鉴作用不言而喻。
本书是由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两大部分构成。其中理论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教学实践的基础呈现的,实践操作部分具有一定的情景性和创造性。
丛书围绕“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与教学研究”三个内容板块,通过八个话题展开问题讨论。每一个问题的讨论,均采用逻辑实证思路,从四个层面具体展开:
(一)问题呈现——再现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
(二)诊断分析——用新课程理念分析诊断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解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四)拓展研讨——提出值得进一步思考、探究的新问题,把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引向更深、更新的层面。
在课前准备方面:对教材的分析、把握、使用和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也是许多教师感到难度较大的环节。本书从如何分析教材、把握教材,如何把握不同内容的教学特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等方面给予点拨和指导,帮助教师发展自己的教学设计技能,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确定以及备学情等。
在课堂教学方面:主要关注教师四个方面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问题诊断及矫正策略。一是教师如何创设问题、交际、操作、生活等情境;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调控;三是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含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方法的指导、思维的开发等;四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含如何使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多媒体技术如何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的条件与时机。
在教学评价与教学研究方面:着重讨论对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师的行动研究。
本书有三个特点:真实,系统,实用。大家定会喜欢她!
希望语文学科的老师们能以极大热情认真阅读、思考、运用此书!
二、学习思考题
(一)填空
1、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新课程的要求差距很大。有调查表明,很多教师的知识结构在这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缺陷,如:
(1)
(2)
(3)
2、现代阅读学明确指出文本阅读四重视界是“读者与,读者与,读者与,读者与”,在这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改实施以来,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为教师、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学习资源,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
4、“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课程标准》希望的是在发展性原则下,通过评价来更好的调整,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简答
5、教材里“有什么”,应从哪两个层面解读?
6、“教什么”的实质是由教学目标决定,得从哪两个方面考虑?
7、选择和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8、语文课须具有浓厚的“语文味”。那么什么是“语文味”?
(三)案例分析
9、以《竹影》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立足语文教学来解读文本?
10、以《智取生辰纲》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怎样引领学生个性化阅读?
11、以借鉴案例“鲁迅作品复习”的教学片段;“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读写训练;“作文批改一例”为话题,谈谈读与写怎样结合才有效?
12、结合案例“让学生喜欢写作文的一招”,谈谈教师下水示范作文的教法,值得提倡,原因何在?
13、以《紫藤萝瀑布》、《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背影》、《孔乙己》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怎样抓住课文的特点,从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设计教学思路?
14、如何把握课堂生成的度?举例说明。
15、在教学实践中,究竟如何利用好教学参考书呢?借鉴《春》《咏雪》《湖心亭看雪》三个教学案例,谈谈它们又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6、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的时候,究竟应该考虑哪几个元素,才能使我们的设计不偏离“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轨道呢?
17、借鉴《我爱这土地》、《桥之美》、《松鼠》的教学案例,谈根据认知规律创设情境的有效性。
18、以《秋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黔之驴》、《斑羚飞渡》教学片段为例,诊断分析造成课堂交际不和谐氛围的原因何在?
19、诊断分析《春》、《愚公移山》、《雪》、《社戏》的教学片段,谈谈带来问题情境创设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0、问题:课堂情境如何与生活对接?从《乡愁》和《你一定会听见的》案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21、请你对《蜡烛》、《伤仲永》、《我用残损的手掌》的教学片段进行点评,进而阐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对话,出招。
(四)拓展延伸
22、当课文内容远离学生生活,或者学生从未有过相应的经验,教师该如何建立一种想象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情境中产生联想和体验?
23、导读名著,应该如何“导”?专家研究:“板块式、串珠式、综合性、推荐性„„”请结合自己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方法“导”一次。
24、如何科学地评价学生作文?
25、利用网络辅助语文教学,有弊有利,请你谈“利”的一面。
第五篇:浅谈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
利川市建南镇乐福店中学:幸定朝
课堂教学,不外乎教与学两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仅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关键一方在知识汲取中的重要性。高效课堂即教师针对原有教学的弊端,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各种方式及手段,用最少的精力及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的教学。高效课堂是一种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既强调学生成绩又强调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如何摆脱死板的教条式理论填鸭而以灵活多样的实验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开发智力,提升能力,是每一位新时期化学老师的严峻课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体会及高效课堂的宗旨对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进行一个初步的理论与经验的总结。
1、转换师生角色
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在于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讲台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舞台,而是一个让学生思维得以丰富的发展平台,老师也绝不是唱独角戏的“表演者”,而应让每个学生都做课堂的“主角”。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教学得以高效的最根本前提,在此之下才有教学方式等的转变。化学课作为一门有大量实验的课程,应当提供学生更多更大的舞台去用美妙的制剂迸发出他们多彩的思维。如实验教学就应当是在学生已学理论包括其生活经验等基础上,引导其进行大胆的实验假设,在悉心指导下完成书本理论与假设的升华,最终产生有创造性的实验方案。教师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去指导、提点,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得到能力的提高及人格的完善。
2、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初中化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性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技能。因此,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特点,教师应首先依据教学大纲、教材课时安排等,按章节制定全面、翔实的教学计划,以期使教学目标、任务等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化学课自身以实验为主等特点灵活地调整教学方式及讲课步骤,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及时注意学生对教学特别是重点知识的反馈。教学结束后,要详尽记录不同课程中相似或相异的教学方法的结果。
3、有效控制学习状态
对于学生而言,高效课堂教学首要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对化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其对知识的渴求,最终赢得高效。激发学生兴趣有众多途径,基于化学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一些:(1)可以先设置几个生活中常见现象带来的问题,如为什么泡腾片一放进水里变会剧烈溶解?为什么液态水会变成气态?(2)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如在课堂中引进据点或设置一些兴奋点使得学生有探究未知的可能。(3)上课前给学生演示几个“神奇的”实验,如“魔棒点灯”、白纸显字,让学生对未知产生不解,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还有许多诸如激励、表扬和鼓励学生的方法等等。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有效控制还要把握好两条原则:(1)循序渐进的原则。化学课程是一门理解性的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一样,它的教学应当首先由简到难进行,即梯度教学,让学生在前部分知识完全领悟之后再进行教学,并在每进行下一部分内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次要把握好教学进度与学生接受知识程度的配比性,尽量使教学规律与学生的理解程度相一致。(2)量力性原则。学习内容对于学生应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个难度需要认真的学习思考方能获得。比如化学现象及公式的学习,需要学生通过亲身的实验操作方能得到认知,这一方面使学生形成相关概念;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其思考及实操能力。综上,教师要避免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作为化学教学尤其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期更好地领悟知识。
4、精选教学方法
如果说教学的前期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那么教学方法则是高效课堂教学的“致命武器”。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及策略,是高效课堂的推动力量。教学方法有多种,但具体采用哪种则取决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学生状态等等因素,同时这种多变性也要求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町能会多种交叉使用。初中化学有很鲜明的特点,即作为基础性的内容很多,系统性稍显不强,而处在14~16岁阶段的初中生的形象思维较强,但逻辑思维较为欠缺,所以他们很难透过问题现象看到本质,也很难做到知识的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往往不重视对原理、概念的理解性记忆。因而,针对初中生学习的特点,教师应精心选择合适的方法教学,以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值。化学课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课程属性上划分,主要有基本概念部分元素化合物部分、计算部分及实验操作部分。这些部分课程都有着各自的教学特征。(1)基本理论课。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及理论往往与微观粒子运动及物质的宏观变化相关。微观粒子运动是很难观测到的,对于这种抽象的概念,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放视频、做模型、电脑模拟等辅助手段进行,同时还应用浅显有趣的比喻来给学生理解概念。(2)元素化合物课。在基本理论理解清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问题、讨论等方式,在理论上理解化合物的特性,并可出示实物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讲:NaCI时,可以分发给学生一些盐,使其有直观的认识。学习后期可以用列表的方法加深化合物共性及个性等的理解与记忆。(3)计算课。初中化学的计算较为简单,教师应着重注意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以及题目的理解,以锻炼其逻辑性。对于部分学生,还应鼓励一题多解,提高其发散思维。(4)实验课。化学课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有趣的实验,教师应利用这一点,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严谨、规范的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让学生在做中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领悟。
5、结语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而初中化学的高效课堂教学则既具有挑战性也具有着趣味性。这就需要初中化学教师在有趣的化学领域中“明智”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成绩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