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一八征文(本站推荐)
我们不曾忘却
你看,历史的车轮缓缓辗过,岁月的路上留下深深的车辙。你听,初秋的枫叶沙沙作响,昔日的记忆在徐徐诉说。又是一年的九月,你,是否还记得?
那年,你现在引以为傲的家乡——东北三省却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那年,我们中华民族的3000万同胞家破人亡。
那年,本应该是金秋的九月,却到处流着“红河”
时间仿佛是一张带有魔力的书签,翻开历史这一页,79年前的悲惨画面依然跃现在脑海中,那是怎样心酸悲痛的一年啊!沉睡的同胞,当你们想起蒋介石那句“绝对不许抵抗,缴械则任其缴械,入营房则听其侵入”的话时,你是否还在心痛;当沉重的枷锁限制你和同胞的自由时,你是否绝望。坍倒的废墟可以重建为高楼林立,烧砍得树木可以重植成挺拔的林海,可是,那些已长眠于地下却不曾安眠的灵魂,又是一年纪念日,你们是否又在哭泣?
历史的老人孤零零地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做今天的默默无言,但我们真的默默无言了么?历史过后的今天我们仍记得那段岁月,我们仍无法忘记你们那惊恐无助的目光,我们不能容忍日本兵那狰狞狂笑的嘴脸。
困苦!享受!
灾难!奢华!
战争!和平!
当大家都在为九月团圆的中秋而欣喜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孤独的18号是沉寂的,当大家都在转发贺中秋短信的时候,你注意到已泛黄记录着“九一八”的书页,被落在何方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我们极尽奢华的享受如此美好生活的时候,你是否遗落了什么,是否到历史重演的那一刻你才会晓得纪念?不,我们无法忘记,我们不敢忘记如今我们美好的家园是昔日你们用自己身躯所建。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因为他知道只医治同胞的身体并不能从根本上救的我们的祖国,他依然的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将手中钢做的手术刀换成了笔,用一篇篇振奋人心的文章去唤醒中华儿女沉睡的心灵。是的,思想才是使国民富强的唯一良药。
作为辽宁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我深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三尺讲台是我们平凡而狭小的岗位,三尺讲台却是我们文化战场最广阔坚定的阵地。作为明日的准园丁,在今天,我们当竭尽所能在汲取更多的知识泉水,待明日用我们所积攒的源泉去灌溉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
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行,可记忆却不能被时间风化,奋发崛起,用眼泪去祭奠难以忘却的曾经,用欢笑去抒写丰富多彩的未来!
化学化工学院
09级 4班
孙桐
***
第二篇:思想汇报(九一八)
思 想 汇 报(九·一八)
敬爱的党组织:
今日天空中漂浮着刺耳的警报声,久久不能散去„„刺痛中华儿女的心扉。脑海中总是不断浮现那段在日寇铁蹄践踏下的屈辱的历史。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今天,我们一起追忆,缅怀这段难忘的岁月。
9月18日,这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炸毁沈阳柳条屯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这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企图以此来侵略中国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那天之后3个月,由于内战和“不抵抗”政策等因素,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许多人将那天叫做国耻日。3000万东北同胞在“九一八事变”后,14年里过着亡国奴的生活。疯狂扫荡解放区,“无人区”与“人圈”,对城乡的狂轰滥炸和破坏,细菌战部队第731部队„„件件都是中华儿女的血泪,字字都饱含屈辱,我们的同胞完全没有人权、没有自由、没有自尊,受到了关东军的百般欺凌。每年的9月18日那震耳的警报声在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那是历史的钟声在敲击着我们的心灵,也在向每一个中国人在警告在控诉。
不管时间的洪流会冲走些什么,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后继者,我们不该也不能忘记那些或屈辱或血腥或惨痛或沧桑的历史记忆。看过了千年朝代的更改变迁,赏过了文明古国的盛世皇
朝,哭过了丧权辱国的近代历史„„中华民族虽然背负着沉重的故事,却如大山一样无言,却也伟岸的屹立着,任凭风吹雨打,任凭血雨腥风,无论兴衰荣辱,中华民族文明都如阶梯一般盘旋上升。
1931年的那一天是国难日,那一天是中国的耻辱,那一天更是东方巨龙的子孙们觉醒的日子。中国人民五千年来的血脉岂会断绝!在那一天,我们中华民族的脊骨必须更加挺直,我们民族的气魄变得更加具有震慑力。我们会告诉我们的敌人:“中华民族永远昂首,中华民族永不屈服!”
今天,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勿忘国耻,我们应当思考的更多,更深。当苦日子离去的时间越久远,当富日子光临的越急匆,我们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如何才能让国耻一去不复返?历史告诉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需要全国人民的齐心支撑,需要把十三亿人的力量凝集起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九.一八”事变那么沉重的敲进了中国大地的心脏,所有的华人为之愤懑不已,距1931年的9月18日历史的车轮已过了八十个春秋,岁月轻轻地拂过历史的伤痛,却抚不平它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的那一道道的伤痕,经历“九.一八”的中国以及中华民族不仅只是得到一些文案、一些文物、一些遗迹,还有那来自历史的天空深切的呼唤。先辈们用他们的的血肉铸成中华民族的前进道路,这条路上曾经尸骨满地,曾经血流成河,曾经哀鸿遍野,现在这条道路上铺满青青绿草,开满香郁鲜花,生长参天大树。看昨日知国
耻,看今朝想国兴,看明天盼国强。只有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为了不再成“弱肉”,为了不再被“强食”,我们必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大踏步地向前追赶。“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牢记国耻日,我们必须增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识,自强不息精神,积极地投身到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中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终身。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奋发学习,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育,少年强则国强等这样的名言警句,时刻在提醒我们肩上应该承担起的责任。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维护祖国的权益,维护人民的利益。在这段历史留下深深车轮印的路上,我们忘不掉的是这段历史带来的耻辱,但我们更忘不掉的是我们必须铭记这段悲壮的历史,延续那份不屈的精神,继承这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精神。
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痛彻心扉,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不断前行。那天空中的警报振聋发聩,鞭策着我们不断努力,为了那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强健自我,强我祖国。
第三篇:九一八简介
背景
1928年6月,张作霖被炸死于返回东北的途中。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毅然宣布“东北易帜”,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并中国东北的阴谋。此时的日本认为要尽快解决“满洲问题”,除行使武力外别无他途。关东军本部内以石原莞尔为代表的极右派军官开始着手制定侵华计划(可参考《扭转国运之根本国策——满蒙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关东军领有满蒙计划》),并与驻朝日军开始紧张准备。在未经过天皇和内阁会议的批准的情况下,蓄谋已久的关东军自行发动了九一八事件。
争论---------关于“不抵抗政策”
(维基百科)在九一八事发当时,乃是张学良亲自下令不抵抗,而蒋介石迟至9月19日到达南昌后,晚间九点至十点才从上海方面得知“事变”消息。张学良事后自己也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
荣臻,九月十八日深夜:(节录)
得知日军袭击北大营,当即向北平张副司令以电话报告,并请应付办法。当经奉示,尊重国联和平宗旨,避免冲突,故转告第七旅王以哲旅长,令不抵抗......彼时,又接报告,知工业区迫击炮厂、火药厂,均被日军袭击。当时朱光沐、王以哲等,又以电话向张副司令报告,奉谕,仍不抵抗......
张学良,九月十九日下午:
昨日接到沈电,惊悉中日冲突事件,惟东北既无抵抗之力量,亦无开战之理由,已经由沈,严饬其绝对不抵抗,尽任日军所为。(应为发给蒋之电报)
“从前许多学者研究认为是国民政府指示不抵抗,但其实国民政府的指示是‘相应处理’,‘相应处理’意思是看情况自己去办,等于中央不负责的。因此不能将九一八事变没抵抗的责任推给国民政府。我因为不希望扩大事件,所以采取不抵抗政策[17]。„„”(张学良自述)
(百度百科)据说事变发生前的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曾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此即所谓“铣电”,但这封电报的真实性至今无法证实,张学良晚年一再对历史学家唐德刚等人否认有此电[3],大陆档案馆中均查不到此电的档案,台湾学者刘维开查遍台湾保存蒋介石档案最全的大溪档案,亦不见此电的档案。[4])
实际上张氏918时采取不抵抗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认为中日国力悬殊,中国无对日作战实力。1928年10月,张学良对东北大学学生说,他曾到日本考察,看到群机狂飞、多艇跃水的浩大场面,认为日本的一切军备都优于我们,要求学生们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张学良内心深处始终认为,在对日问题上中国无任何实力可言。张致东北政务委员会的电文充分反映了他的这种思想:“此时如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赔款,东北将万劫不复,亟宜力避冲突。以公理与周旋。”可见当时张学良的头脑中笼罩着严重的恐日情绪。
2,对局势的误判,包括对日本国内局势的误判和对国联的依赖。因与日本接触甚多,张学良了解日本国内军方与政府、外务省在对华问题上有分歧,日本政府和外交人员反对军方一味动用武力的方式。而且事变之初,日本内阁确定了“不扩大”方针,日本政府发表的声明中虽污蔑柳条湖事件为中方所为,但也表示将把日军“大体撤回并集结于铁路附属地内”
[41]。但张学良没有意识到,日本军方和政府、外务省之间仅在手段上有分歧,在维护、扩大在满蒙的利益方面是一致的,没料到日本政府和外务省会逐渐跟军方合流。张学良也对国
联寄予过高的希望。说事变初期这一阶段,张学良不抵抗的原因中有误判,是可以说得通的。(但随着日军进一步进攻黑省和锦州,国联也明显无力后,再说张继续不抵抗是因为误判,就说不通了。)
3,保存东北军实力与依赖中央思想。张学良毕竟是脱胎于旧军阀的地方实力派,尽管他确实有爱国的一面,但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在他心中也占有相当分量。1931年12月29日, 张学良对王化一说:东北军不能为瓦碎,如果为“玉碎”还可以,“瓦碎”则不必[42]。玉碎指全国抗战,瓦碎指东北单独抗战。张学良的意思很明白,要抗日就全国抗日,全国军队一起抗一起牺牲,单让东北军一家牺牲他是不干的。何况即使东三省失陷了,张学良还拥有热河、河北等数省地盘在。
4,贪图安逸、意志消沉、能力低下。张学良晚年曾坦诚对人说,我年轻时什么都来,最喜欢女人和赌博,入居平津后贪图安逸,追求纸醉金迷的荒诞生活。而且身为一方统帅的张学良竟有吸毒的嗜好,且深染毒瘾。热河失守后,胡适曾批评道:“张学良的体力与精神,知识与训练,都不是能够担当这种重大而又危急的局面的。”这种评语用于之前的九一八事变时,也颇有几分合适。
为何?
军力对比
东北军:构成:国防军(大部驻辽宁,为张嫡系)
省防军(为当地土著军阀,主要维持地方治安)
兵力总数:东北军的正规军一共有26.22万人,有战斗力的非正规军1.6万人。共计约28万人
1)张学良嫡系:正规军:1)步兵旅13个,骑兵旅4个,炮兵旅3个及海军(有全国军舰吨位的55%以上)、空军(据说拥有280架左右飞机,官兵2000人),共计约15万人。
2)其他派系:约13万人(散布热黑吉各地,自成体系,张学良控制乏力)
要说东北军中张学良的嫡系部队数量很多,装备也很精良,这十几万军队压
制不到两万的关东军也应该不是问题,但事实上在9.18时候东北军却在老窝沈阳兵力空虚,变数:1)其原因在于在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应蒋介石邀请,在中原大战中出兵支持蒋介石,在冯玉祥和阎锡山背后捅了一刀,确立了蒋介石的全国统帅地位,而东北军为之付出的是调兵6个国防步兵旅,3个骑兵旅,2个炮兵团及附属的工兵辎重及宪兵部队约7万人入关。
2)华北5省2市的地盘(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北平、天津)上的军政大事、亲日军阀石友三的叛变让张疲于奔命。
9.18以前,东北已经势若累卵,整个辽宁只驻扎4个国防步兵旅(其中第12旅驻扎在锦州,不在辽宁腹地,为替东北军把守回家的路),其余3个旅,第七旅在沈阳,第19旅在兴城,第20旅在洮南,1个骑兵第3旅在通辽,调出关的部队能回到辽宁的只有炮八旅(重炮兵,装备150毫米榴弹炮)回到彰武、阜新一带,还有东北军的空军基本全体回到了沈阳,这些部队能顺利回到辽宁,应该是鬼子认为其是特种部队,没有步兵掩护只能
乖乖被鬼子缴械,还有炮兵13团,驻在锦州、北镇一带。其他的还有卫队统带部中的两个步兵队在沈阳附近正在扩编部队,训练新兵,还没有形成战斗力,其他的就剩下东北讲武堂的2000多学员,但这些人除了有一个步兵教导队(3个步兵连、1个重机枪连、1个步兵炮连、1个通讯排)约650人有武器外,其他人都是赤手空拳。可以说当时在辽宁的正规军只剩下5.4万左右(另外有非正规军6000余),其中还有1.1万多异己力量、8000在远离腹地的锦州和3000左右不能打遭遇战的炮兵,而与之对峙的是1.5万装备精良,准备充分的关东军及守备队(包括已经动员起来的在乡军人)。而真正的对峙第一线沈阳,只有独立第七旅的8000士兵,对抗的是鬼子一个联队及1个守备队还有千余早已动员起来的在乡军人,总数约6000人。如果再考虑到中国当局(包括张学良的东北当局和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都力求避免与日军决裂,以为像济南事变那样忍耐一下,不让鬼子找到借口,就算鬼子动手最多将沈阳像济南一样,暂时让鬼子占领,以后也可以通过国际力量和平收回。这样,独立第七旅就成为一颗弃子被孤零零放在沈阳等待着鬼子的进攻,而他的手脚还被死死束缚。
可以说整个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开始时候只剩下14.2万正规军和1.3万非正
规军,而张学良的嫡系部队只有3.3万正规军和6000非正规军。
其中很大一部分军队的首脑,如于芷山、张海鹏、熙洽、吉升这些人或是张
学良的反对派,或根本就是满清的复辟狂,甚至还是满清皇族,早已和鬼子勾勾搭搭
九一八事变前后,沈阳城中国驻军如下:
1.独立步兵第七旅,约8000人,其中驻守在北大营的有7000人左右,620
团1个营驻守皇姑屯,621团的3个连驻守东大营。
2.卫队统带部中的两个步兵队,约有官兵4000人,该部队为新扩编,正在训练新兵,基本无战斗力,故在情况紧急下,于9月16日晚秘密出城,绕道到新民坐火车入关,只留下守卫帅府的一个卫队营,约550人。
3.东北讲武堂学员、学兵约2000人,但能够战斗的仅步兵教导队学兵约650
人。
4.空军警卫部队约500人
5.东三省兵工厂警卫部队约1个连,100多人。
6.还有的就是沈阳城里面的警察千余人,这些警察枪支破旧,未经过正规训
练,基本毫无战斗力。
这些部队,在九一八事变当夜,独立步兵第七旅因为受不抵抗命令的束缚,损失很大,伤亡士兵1000余人,621团武器基本丢失,620团只带出了必要的轻武器,619团和师直部队损失较小,带走了大多数武器,但重迫击炮等重武器还是丢弃了。守卫帅府的卫队营,因为不抵抗命令,卫队长谭海命令将各房紧锁,让士兵将武器击中埋藏,之后解散部队,自己带着钥匙回北平向张学良交差。东大营因为高级将领和教官全部逃散,学生、学员找不到武器,也一哄而散。空军部队在鬼子没来之前想将能飞的四五十架飞机飞走,但因为城内混乱,飞行员都在家里住宿,派汽车去接飞行员没人敢来,故将在沈阳的新旧265
架飞机(大部分已经老旧的不能起飞了)全部送给鬼子。东三省兵工厂警卫部队因听不到命令,最后自行解体。沈阳城的警察在事变前,在警务处长黄显声将军的带领下早已做好准备,都已经集中,发好弹药,一听枪响,就整队离开,在沈阳城外集结各地的警察,成立了义勇军,并曾试图反攻沈阳。
至此,日军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夺取了当时亚洲最
大的兵工厂东三省兵工厂,抢去了张氏父子几十年积累的数亿财富。这是谁之过?张学良诚然是罪不可恕,但他的拜兄,拉他把主力调离辽宁,并一直命令他不得和鬼子发生冲突,事后也不敢以中央政府的名义给他撑腰的蒋介石,其实更是罪不可赦的。
第四篇:九一八演讲稿-精选
九一八演讲稿范文
九一八演讲稿范文
小编寄语:下面是文秘114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一八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篇一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之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父老成了亡国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这是次日晨日军在沈阳外攘门上向中国军队进攻。又是一年“九一八”。
与标志着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的“七七事变”纪念日和意味着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八一五”纪念日不同,“九一八”是国耻纪念日。79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炮击沈阳,同时进攻吉林、黑龙江各个城市。而中国军队采取了不抵抗政策,陆续撤至山海关内。翌年2月,东三省全境沦陷,千百万同胞或者四处流亡,或者成了亡国奴。
有了那样一段耻辱的历史,知荣明耻的中国人民当然不能忘记。尽管一些日本人拼命否认其侵略历史,掩盖以及拒不承认他们在侵略战争中犯下的累累罪行;尽管一些日本人试图以今日之为淡化昨日之为,抱怨中国人为何总是揪住过去的事情不放。但对中国人来说,被侵略,被奴役,被百般欺凌、万般羞侮的历史岂能轻易忘却?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忘记过去的耻辱,则意味着加倍的背叛。
年年纪念“九一八”,今年的情况似乎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上周,国家有关质检部门宣布,日本进口的若干批次食品和日本生产的SK-Ⅱ化妆品质量不合格。其实,中日之间贸易额巨大,进口日货被查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正常现象。以往发生此类问题时,大多按既定程序处理。像这次这样公开点名,“高调”处理的方式,一方面表明,中国的检验检疫工作越来越严格,对进口产品的质量监督越发仔细。另一方面,联系到日本利用所谓的“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农副产品出口设置障碍的事实,人们感受到了一丝“贸易对抗”的火药味。人们似乎感觉到,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在处理中日经贸关系方面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开始逐渐强硬。如果将经贸关系放在全部中日关系之中去考量,我们认为,变化是必然的,强硬是不得不然的。
9月是日本政坛换届选举的时候。此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在“8·15”当天参拜靖国神社,以一种极端的姿态将结束自己的首相生涯。那么,作为小泉政治遗产接班人的新任首相将怎样处理日中关系呢?从有关报道来看,当选新首相呼声最高的安倍晋三迄今为止从未公开宣布放弃参拜靖国神社,却又透过不同渠道暗示他十分重视日中关系,希望当选首相后出访中国。坦率地说,这种暖昧的、含糊其词的做法,仍然是在回避历史,仍然是试图让受害者忘掉曾经的耻辱。对此,中国政府的态度毫不含糊。9月16日,我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日方应早下决断,彻底消除中日关系中的政治障碍。或许是一种巧合,9月17日,辽宁省宣布,除沈阳市之外,辽宁将另有13个城市首次在“九一八”当晚9时18分拉响警报,警示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日本人不妨想一想,为什么时隔79年之后,“九一八”纪念日的警报声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响亮?中国人也应该扪心自问,在“国耻日”的时候,那凄厉的警报声在警示什么,又在激励什么? 篇二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秋风送爽,天高云淡。在美丽的校园我们刚刚举行了特殊的升旗仪式。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们看到了一个腾飞的民族,同时也不会忘记这个民族曾经屈辱的历史。今天是9月18日,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83年前,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一夜间,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过着饱受凌辱的亡国奴生活。然而,对一个民族最严重的摧残不是摧残她的肉体,而是摧残她的尊严,他的文化,摧残它的根与魂。
国耻像大山一样压在中华民族的头上,压的十几亿人民透不过气,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像灌注了铅一样沉重的忧愁和哀伤。有人会说,它已经过去,就让它过去好了,为什么还要“勿忘”呢?这是因为,忘记“耻辱”虽然可以减少哀伤,但是记住“耻辱”就是记住祖国的历史创伤,能够激起更强烈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你们在和平的环境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你们拥有美好的童年。在每一个季节都充满幻想,渴望自由,然而,你们同时也肩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看一个国家的明天如何,最该看的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所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因此,你们必须要珍惜眼前这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发向上。要振兴中华,首先要有远大的志向,为自己插上理想的翅膀。有的同学学习不刻苦,甚至有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如此下去将来怎能担当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呢?聪明的头脑、丰富的知识储备、健康的体魄和赤诚的爱国之心,这些条件都具备了,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历史催我们奋进,将来更不容我们懈怠!最后,请全体师生举起右拳,跟我宣誓:“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奋发图强、努力拼搏、牢记历史、爱我中华!” 篇三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谁不曾有过欢乐的童年?当你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时,你不觉得是一种幸福吗?然而,这看似普通的幸福生活,却饱含一曲曲动人的颂歌,经历一段段悲壮的历史。让我们将历史的时针拨回到82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这个深刻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耻辱的痛。在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此后又陆续占领东北,在东北建立伪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历史深渊的底谷。这是怎样的悲哀、怎样的耻辱啊!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饱经沧桑,历尽磨难,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这些无疑在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山河在呜咽,松涛在哀泣,乌云笼罩下的中国在艰难的行进。祖国的路在何方?民族的希望何在?在这生死存忘的危难关头,是这些革命先辈们用一股股豪情,一片片忠心,发出了一声声震荡环宇的呐喊,抒写了一首首大海回波的壮歌。他们求索奋斗、折戟沉沙、浴血疆场、马革尸还??数十年的期待,数十年的煎熬,数万万同胞的奋斗,终于换来了天安门城楼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看到了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看到了奥运健儿手中那金光闪闪的奖牌。悠悠五千年,泱泱大中华。伟大的中华民族这一东方巨龙,载着秦关汉月、唐疆元界的战鼓声;载着高峡出平湖的澎湃诗篇;载着改革开放的旗帜,载着中华民族的憧憬,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飞奔!同学们!回顾过去,我们雄心激扬;盛世年华,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沧桑的岁月已留痕,繁荣的祖国正兴盛。当于根伟一脚怒射,把中国队第一次踢进世界杯时,我们怎能不狂欢?当我们听到萨马兰奇老人轻轻说出“BEIJING”的时候,我们怎能不欢呼?当神洲十号腾空而起,再次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焦点时,我们怎能不自豪? 如今,这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龙腾虎跃今胜昔了。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祖国人民在期盼着我们,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能忘记吗?当然不能。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点燃心中那团火焰,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再铸我们的民族之魂!谢谢大家!
第五篇:难忘九一八
《难忘九一八》
一.教学任务分析:
托尔斯坦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从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影视资料片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第十六课《难忘九一八》,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教学难点是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以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影响。
三,学习对象特征分析:
初二学生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情感价值有了一定提高,对新事物感兴趣、对社会热点较关注。根据以上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以下目标。
四,学习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九一八事变经过、结果
2、东北人民抗日斗争
3、西安事变背景、经过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提问
探究
一、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答案: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用课件展示杨虎城和张学良照片及言论,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二的问题。最后再用课件展示答案。探究二: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杨虎城为何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
A:根本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犯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这就使得具有爱国传统的炎黄子孙同仇敌忾,站到一起。中共的抗日主张对张学良、杨虎城起了感召作用。B:直接原因:蒋
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据此可推知这次历史事变是:[C]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
(2)2005年4月29日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晤。连战大陆之行打破了国共两党60年的隔绝,写下了国共两党历史上的新篇章。据此回答:在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进行过两次合作,请说出这两次合作的主要成果分别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
答案:第一次合作的成果是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或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感想是:和则两利,团结就是力量;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
3、探究作业:
要求学生课后完整观看电影《西安事变》,然后撰写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