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佛教对社会的教化功能(xiexiebang推荐)

时间:2019-05-12 13:0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析佛教对社会的教化功能(xiexiebang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析佛教对社会的教化功能(xiexiebang推荐)》。

第一篇:探析佛教对社会的教化功能(xiexiebang推荐)

探析佛教的社会教化功能

摘要:在当代中国,佛教通过有效的社会控制,在社会伦理、个人心理等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佛教伦理渗透到信众的日常生活中,在社会道德建设和人际关系和谐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社会教化功能与现实产生了距离,不断滞后。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创新和改进。关键词:佛教社会教化功能探析

佛教传入中国后, 经过我国名僧竺道生一等人的不懈努力, 使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结合起来, 很快走完了中国化和世俗化的路程。在中国历史上, 佛教思想之宏富, 影响之深广,堪与濡、道、法比美, 在下层平民中, 佛教思想影响, 可能还要更深广一些。本文试从藏传佛教的主要特征入手, 深入剖析佛教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教化功能。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源于印度, 于公元2世纪传入我国内地, 于公元5世纪从中原和印度两个方向传入我国藏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出现较之以往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 由此在价值取向上产生价值多元化的新格局。其中并没有引起很多人关注的是近些年来佛教的发展比较快, 信仰佛教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据官方统计的中国信教人数截至1997年是一亿多, 民间估计其中8000万是佛教徒。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提到, 佛教出家僧尼大约20万人, 中国佛教协会表示, 到底有多少人信仰佛教, 难以统计, 但人数上升是个事实。由此可见,佛教之所以能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传播,肯定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只要正视现实, 就会发现, 佛教早已内化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其教化作用是无疑的, 也是十分广泛和深刻的。

二、佛教的社会功能

在现代世俗社会中,宗教以神圣的方式维系世界,实现其社会控制功能。佛教一贯秉持“出世不离入世”的原则,其社会控制表现出强烈的人本精神、内化理念和包容意识。佛教也追求社会稳定、人生安宁,寻求净土, 极乐世界, 其社会教化功能有其独到之处。

1、终极关怀的功能

宗教主要的功能是提供对信众的终极关怀, 从而起到慰藉人的心灵的作用。佛教的这一功能是通过理想境界的价值追求和现实世界的楷模敬仰实现的。

首先,佛教理想境界有三个不同层次的终极理想, 即脱离三恶趣, 摆脱轮回, 达到佛陀境界。其次, 在平等且有差异的终极理想追求中,佛教赋予人追求解脱的主动权。再次, 在佛教中, 佛是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境地的觉者。

佛教向信众提供三个层次的理想追求目标, 且把追求理想的主动权交给信众自己, 再加上独特的**转世系统, 使给予信众的慰藉不光停留在深层的心灵层面, 而且就在现实生活中, 在我们的身边。这就使出世与入世相结合, 神圣性与现实感交织在一起, 从而更加强化了信众对佛教的虔诚信仰。

2、教化教育的功能

宗教的教化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倡导一种人生理想为人们建立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整套伦理准则, 以规范的形式规定信众的责任和义务, 从而在引导信众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持人际和谐中发挥作用。

3、发展艺术的功能

佛教高僧在弘扬佛法的宗教生涯中用文字形式创作的文学作品。其主要形式有:道歌体诗、格言体诗、韵文体诗、藏族传记文学等。也出现了绘画、雕塑、舞蹈、戏剧,同时寺院建筑独成一体。佛教艺术的发展为我国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4、政治和经济功能

政教合一即是政权与教权合为一体的西藏历史上的地方政权形式。在西藏就是由**及其管家、贵族、寺院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组成的僧侣集团同时承担和行使政权与教权。**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寺院统治集团为解决自己的领袖人物的继承问题而建立的一个制度, 这一制度的创立证明藏传佛教各教派已经形成了以寺院为中心的统治集团, 且与形成寺院经济密切相关, 其中的政权是由中央政权授予的。

三、佛教的社会教化与现实的距离

佛教之所以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 是因为佛教的教化功能发挥作用的结果。她在一定的程度上, 甚至对一定时期的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发挥了政权统治、行政手段、法律约束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 佛教的教化也

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研究员华方田先生认为的,佛教本身僵化的东西也加剧了和现代人的距离。

(一)修心方面。佛教特别注重通过悟道和传道, 主张克除种种私欲, 脱离一切世俗观念, 以净化人心, 使人臻于完美, 其主观愿望是好的。可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这种设想是超现实的, 是理想主义, 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因果报应方面。在佛教的教义中,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影响着虔诚的信徒们广积善缘, 这对构建良性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但那些不忠不孝、非礼非义、作贱五谷、明欺暗骗、大斗小称、奸盗诈伪、淫邪欺罔之徒 , 和如今那些贪得无厌、鱼肉百姓的贪官们, 未必都被打到阴司里, 如果说在蒙昧的年代有许多人相信的话, 受现代科技洗礼的现代人自然是不相信这一套的。那么, 佛教那些自我悟道 的教化方法是失效了,而真正对不法分子的抑制还得靠现代的教化和法律的惩制。

(三)有的人把经念歪了。佛门非净土, 一些不良风气对佛教的教化作用产生消极的影响。一方面出家人与浮华尘世彻底决裂, 苦行的姿态让人敬仰和感佩, 另一方面, 我们又看到太多佛门非净土的现实。赵朴初老先生生前曾感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寺院财富的增多,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也显现出来。有的僧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有的拉帮结派、聚讼纷争;有的刚愎自用、私欲膨胀。这些不良风气势必会破坏佛教的形象和声誉。

四、对佛教的教化功能的创新

佛教的健康发展不仅是佛教内部的事, 而且关系到中国文化的慧命, 也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要与时俱进,对佛教进行创新。

(一)划清佛教与封建迷信的界限。佛教不是万能, 其积极教化功能的发挥是有限的, 要防止来自封建迷信的干扰使其积极教化功能受到影响。

(二)进行价值取向的调整。20世纪末, 我国出现了价值多元化的倾向, 严格说来, 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是文明社会的体现。从佛教方面说, 佛教应该考虑如何顺应时事,关注当下, 关注社会, 并适时地进行一些价值调整,摒弃那些消极的因素, 换以积极的东西, 使人间佛教的新理念发挥培养人们真善美的作用。这里还值得强调的是, 人们不应该太过于物质化, 应该有积极的精神追求, 有精神追求才能实现理性的觉醒, 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三)充分发挥其文化性的作用。从整个社会来说, 文化形态是多样化的, 既然佛教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应在一定的范围给予宣传, 不要将她低俗化, 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她和科学对立起来, 和其他的意识形态对立起来。为充分发挥其文化性的作用, 提高佛教教徒的文化层次也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 佛教的社会教化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其作用影响是广泛的, 深远的, 其与信众和非信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认识。由于佛教也有诸多与现实社会不相适宜之处, 对此, 佛教的信众, 也包括非信众在内, 尤其是社会学家们应积极地引导宗教及其活动向更高的道德层次发展, 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第二篇:农村社会学(乡村民俗的教化功能)

农村社会环境之乡俗的教化功能

摘要:农村社区也可称为乡里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发源地。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城市化进程的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各种乡里习俗中优秀的因素逐渐向城市渗透,形成了现在普遍适用的城市公约等,而在乡里社会,这种乡里习俗则是以无形的方式发挥着它的约束和教化功能。另外,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包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相比城市社会逐渐形式化的传统节日内容,农村社会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要彻底的多,表现在:种类更丰富,内容更具体,形式更具特色。由此,农村社会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决定了它继续并将长期存在的价值。关键词:农村社会,乡俗,风俗,教化

前言

农村社会具有保存传统文化的功能,农村社会环境则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成为文化传播的媒介。本文所讲的乡俗首先包括的是农村这种乡里社会本身所具有的乡里习俗,这是农村社会长久积累的根深蒂固的习俗,它是无形的,已经内化为农村居民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起着一种对社区居民行为和思想的约束和教化功能;其次,本文的乡俗还包括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在节日中人们所遵循的各种风俗习惯,中国的传统节日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的发展也表现在文化上,各种洋节随之而来,并且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传统节日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尤其是体现在城市中。相比之下,农村社会对传统节日则更加的重视,气氛更加浓厚,表现在:种类更丰富,内容更具体,形式更具特色。本文所提及的传统节日是在现在社会中仍然普遍流行的几个。

一、习俗与风俗

农村社区里的成员在长期共同的生活、劳动和人际交往中形成了特定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信念和体现在习俗、习惯、信仰中的文化传统,这些特定的观念和文化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以及家庭和家族的教育传教在农村社会环境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并对生活在其中的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一)概念界定

什么是习俗和风俗?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传统习俗的内容是复杂的,存在于一个社会的传统习俗大体上分两部份: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其源远流长,时代久远,具有社会性、集团性、民族性的特点。二是适应现实社会历史条件而产生的,如新中国成立后所倡导的新的生活习俗。如婚俗、丧葬习俗。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

严格意义上讲,习俗和风俗是不同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习俗就是习惯,风俗;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形成风俗的事件都挺大,挺普遍,而习俗可大可小,可普遍也可特殊细小。前者与风俗同,后者就只能用“习俗”不能用“风俗”。象广东人端午节划龙舟是风俗,而广东人把“我先走了。”说成“我走先。”那是习俗、习惯而不是风俗。但很多情况下,习俗和风俗并没有明显的区分,甚至是交织在一起的。比如,中国人过年是一种风俗,写对联、贴对联是一种习俗,也可以说是一种风俗,并且属于年的一部分。

(二)风俗的文化特征 “风俗” 是中国传统社会大众生活文化特性的词语概括,在传统风俗观下,“风俗” 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 强调风土等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俗” 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模式。风俗具有自然与人文兼备的二重性。

古代学者的风俗观关注风俗发生的地域性与政治性,对风俗的教化功能有着特别的强调。近代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人们对风俗进行了重新的思考,认为风俗可以救世。传统风俗观认为风俗具有以下三种文化特性:

一、风俗具有较强的伦理品性;

二、风俗具有流动贯注的传习性与扩散性,又有着难于变化移易的凝固性;

三、风俗习惯虽然难于改变,但它还是能够移易的。

当代社会是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传统风俗观有关风俗的理解与评述对于当代社会的民俗文化建设以及民俗学研究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我们的民俗学应该关注现实社会风气时尚的研究,从自己的学术立场出发,阐释自己对民俗文化价值的看法,区分民俗的美善与丑陋,注意与国家政府合作培育、提倡“良风美俗”,为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学术支持。[1]

二、乡里社会的习俗

乡里社会,也称作村落社会,或扩大为村镇社会。它是用地缘关系把若干不同家庭、亲族团体组合起来的生活共同体,是固定在特定地方的更大范围的社会单位,又可以称作地缘共同体的基本单位。地缘关系是由共同居住的乡土联系起来的各种社会关系,俗称的“同乡”、“乡亲”都属于这种关系。村落社会是由若

[2]180干人家结成的乡亲协同体,在这里,乡土意识或地域观念是十分重要的纽带。

村落社会的乡里习俗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严格维护村境的惯制:这是一个村落的成员从土地观念出发维护全村利益的一种惯俗,它是由传统的地缘关系和强烈的村境意识决定的。从这种意识出发,全村各户对村落所拥有的土地、山林、水域都有一定监护权,对四外邻村基本上采取防范措施,以抵制对本村的侵害。对村境内的公益设施,各户也都有维护修建的义务,如道路、桥梁、水井、河塘、水库、护村林等的修造。在维护村境方面最具有民俗意义的便是我国解放前村落与村落之间的械斗陋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旧制度被摧毁,械斗恶俗已经成为历史陈迹,狭隘的小地域观念和小集体利益逐步被顾全大局观念、团结睦邻思想所取代,村寨利益服从于更大范围的地方利益或国家利益。

第二,组织乡里社会的协同生活,村落中自古以来便传袭着一些固定的或不 固定的协力组织及共同活动。我国各民族村落由于地缘观念(乡亲观念)特别强,所以显示出很强的内聚力,构成了十分紧密的集体,因而组织互助协力成为代代相传的惯制。这种惯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婚丧大事的协力互助

2、修建房屋的协力互助:这是很多世纪流传下来的帮工互助组织管理,特别是建房上梁、盖顶时,全村劳力出动帮工,甚至家里没有成人男劳力时,妇女孩子也来参加担任辅助劳力。

3、耕种收割的换工互助,也是千百年来的协力习俗。

第三,管理村落的共同生活秩序:村落社会要靠村落内部加以管理,于是相应地产生了村寨管理职能机构,产生了村长、村头人和他们的权力。村寨各方力量及村管理组织往往起到一定发展村落社会的作用。

村管理的惯制有以下一些主要的内容与形式:

一、村议事:有的村寨有全村性会议形式;有的则是由村中各家族有威望、有影响的长者组成村老会议,决定本村内外公益事务。

二、村规约:又叫“村规”,现在通称“乡规民约”,是村民自我教育、管理的传统良俗。惩罚和教育相结合,以预防为主、以治为辅。

三、村制裁:是对村内成员的惩罚事务,一般地采用罚钱、粮、物。

四、村调解:这是村制中调解村内各种纠纷的一种职能,是村管理的一大内容。

五、村保卫。

六、村财产。[2]190-195

村落社会习俗的传播与交流,扩大了社会习俗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或支配力,形成了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社会惯制和风尚,为一个政权的法律、行政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素材或合理的依据。这便是社会民俗中从俗到礼再到法的必然过程。乡土观念是国家、民族观念中的组成部分。乡里社会的习俗惯制在全国的村村落落中发展,成为民风、国风的发源地,爱乡土是爱国主义的起点。

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教化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3]传统节日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理念与道德情怀。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盛宴,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一、强调以农为本

由于自先秦以来直至近代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国长期处在农业社会之中,农业生产自然成为国之大事。因此,在这个前提与背景下生成的传统节庆,必然表现出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联性。

首先,我们从流传至今的传统节庆日的时间安排上可以看出,古人是依据农业生产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进行合理安排的。可以这么说,气候是农业的决定因素,历法是农业的直接产物,而传统节日日期则是农业文明的典型伴生物和发展标志物。例如:春天,有元旦春节、元宵灯节、填仓节、立春节、中和节、春龙节、清明节等;秋天,立秋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接踵而至。这种与农业生产模式相一致的特点表明,节庆民俗基本上是与农业文明发生、发展同步萌芽出现并随之发展的。

其二,传统节庆民俗强调以农为本的文化心态,还可以从中华民族岁时节庆的起源、传说故事、节庆习俗及节日祭祀等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反映。以二月初二龙头节为例,该节相传起于三皇之首的伏羲氏,他重农桑,务耕农,每年一 到二月初二,往往“亲耕”。唐尧、虞舜、夏禹也袭而仿效,以后的历代王朝皇帝常常在二月二这一天“祈平”求丰收,或者象征性“亲耕”一番,二月二由此便演变为“龙头节”。而纵观中国岁时节庆的传说故事,这种以农事活动为题材,以农业劳动者为主人翁的明显居多。比如:守岁的传说、黄瓜会的故事、重阳节吃糕的传说、灶王的来历传说等等。还有一些节庆活动,如立春节的“鞭打春牛”和张贴“春牛图”,七夕节的“赛巧会”等,实际上都是围绕男耕女织、风调雨顺和丰收等农事生产而展开的,都反映了岁时节庆浓厚的重农心态。

其三,正如很多人对节庆是一种“饮食文化”的理解一样,传统节庆文化向来便十分重视对人们饮食之欲的满足。传统节庆饮食是日常饮食与节庆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智慧的中国古人在节庆主题的提示引导下对日常饮食的创造和点化。传统节庆饮食是传统农业低生产力背景下满足“温饱”这一最基本的简单目标的直接反映,同时也是农本观念的间接反映。就拿最热闹、最隆重、最盛大又

最受人们欢迎的春节来说,我们说“过年”,其“年”字古意实则为“谷熟”,[4]因而“过年则可以理解为远古人们庆祝收获的节日”。[5]既为庆祝收获,过年想当然地与“吃”联系在了一起。

形成传统节庆这种重农文化心态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由中国的农业经济决定的。传统文化心态属于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溯源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是先民赖以生息、繁衍与发展的经济基础。(2)历代王朝及政治家和思想家们的提倡。

二、崇尚团圆情结,呼唤人情

中国的传统节日,其表现形式大多是家庭聚会。在节日的礼仪活动和特定时空里,人们尽情释放着对亲人的关怀问候及对先人的思念。节日成为互相表达良好祝愿,密切人际交往,维系人际情感的特殊的精神纽带,形成一种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除夕之夜,游子们不远千里赶回家与亲人团聚,这是合家团圆的仪式,是尽享天伦之乐的理想生活状态。春节的传统礼仪活动,人们把家庭的团圆扩大为全社会的同乐,营造出全社会的人际和谐。清明节踏青既是娱乐健身,也是人际沟通。传统节日重亲情、重人伦和谐、重人际和谐,是对亲情、人情的呼唤,能预防和救治可能发生的人际关系冷漠的社会病。

由于农业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干,传统中国数千年间基本处于自然经济之中,每个家庭就是农业经济乃至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人多、人和就成为家庭兴旺的必需前提。因此,中国人有特别强的家庭观念,团圆情结在具有伟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节庆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过春节历来被中华民族视作全家团圆最重要的节日。除夕夜有饮宴守岁之举,含有合家团圆之意的圆桌在家筵中倍受青睐,家人团聚吃除夕饭称“团圆饭”,饺子也成为应时而必不可缺少的春节食品。人们在除夕辞旧迎新的子时,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边叙家常,边吃饺子,以求来年家庭和睦、人丁兴旺、健康长寿。煮饺子,煮破了曰“挣”,没煮破则叫“满”,取圆满幸福之意。而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继续,节日食品是圆圆的“元宵”,观赏着圆圆的大红灯笼,祝贺全家团聚。每月十五必逢满月,称之为“望”。满月象征团圆、美满,这一天被看作是最吉利的日子,有祭祀天地,祈求福佑的活动。正因如此,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也就成为最典型的团圆佳节,所以人们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自古便有拜月、赏月,吃和馈赠月饼等习俗。而许多旅居异乡的游子则凝望天上的明月,神游万里,向着故乡致以思念的泪水和温馨的问讯,写出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夕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等脍灸人口的名句,表达了希望与家人团圆的心声。

三、提倡忠孝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心态中提倡忠孝反映于节日之中,或因忠孝而感节,或缘节而行忠孝。在中国各种吉庆类的传统节日如:除夕、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是下辈向长辈尽孝道,讲敬爱最为普遍的日子。以除夕夜饮宴守岁之俗为例,此举自汉代出现后,历代皆沿袭。饭后,由晚辈向长辈行“辞岁礼”,长辈给以“压岁钱”欢庆通宵,连接元旦,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长爱幼的优良传统。还有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冬至节等属于祭祀的节日,主旨是祭祀上亲先祖,这是古来之礼,表现子孙“敬孝”之心和对亡亲的怀思。中元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以祭亡亲,故称“鬼节”,下元节,在农历十月十五日,这天民间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神灵以祈福禄。冬至节又称冬节,是日,家人团聚,备办佳肴,享祭先祖。这种在岁时节庆中祭祖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怀念祖先的心理需要,因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在中国,孝道素来受到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更因从孝道之长幼有序中能够轻松推导出“忠君”意识,从而将“忠”与“孝”捆绑在一块儿了。故许多以忠孝出名的历史人物进入了岁时节日中,使这些节日成为一种具有强烈纪念性的重要日子,保持了较强的生命力而流传下来,典型的是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寒食节是纪念介子推的,寒食一般在清明前一至二天甚或三天,两个节日相距过近,因而从唐代起,人们逐渐把寒食与清明两节合在一起在清明节纪念。端午节最初关于纪念哪个历史人物,说法不一,各地不同,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介子推说,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陈临之说,但无论哪一种说法,所纪念的人物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忠孝或推崇忠孝之人。其中流传最广泛、最长久的是纪念屈原说。各地把原有的端午风俗与纪念屈原巧妙地结合起来,一代流传一代,富有教育意义,反映了中华民族提倡忠孝的传统文化心态。就现代而言,其实国庆节,或是教师节、母亲节等现代节日,也是因提倡忠孝而定的。通过特定节日对忠孝意识的通俗化宣传,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对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四、追求人际和谐

珍视、推崇人际关系的和谐,特别是亲族之间的和谐是中国岁时节庆的一大特色。在许多岁时节庆里,人们的各种风俗、习惯,比如拜年、探亲访友、互赠礼品等,都是利用节日交流思想、加强感情、消除隔阂、增强团结。这些节日习俗充满着社交性的色彩,这种社交性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为中华民族所乐于接受,以至盛行不衰,充分反映了中国人追求人际关系和谐的传统文化心态。春节期间,晚辈给长辈清安、致敬,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致意,祝贺,谓之拜年。一般是老人留在家里,由成年人带着孩子去拜年,有的是同年同辈人聚在一起先相互拜年,再结伙去给长辈和朋友拜年,有些家长年岁较大就派子弟向亲友拜年,还有学生给老师拜年,女婿携同妻子和孩子给岳父岳母拜年,年岁较大的外甥也要去给舅父拜年。有些人平时来往较少,为了加强联络,增进情谊,也相互拜年或派人送去一个贺年片。

此外,重阳节时送花糕,中秋节互赠月饼,元宵节互提花灯,端午馈粽子、豆糕的习俗,从古流传到今,长盛不衰。

五、追求自然和谐

中国传统节日反映着自然规律的变化,它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表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传 统节日,如万象更新的春节,万物萌动的清明,百虫孽生的端午,月明如镜的中秋,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机会,使人们更加热爱自然、敬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视天、地、人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主张天人一体,人的身体、情感和心灵都应去顺应自然,直接地亲密无间地与天地相交融。这种提倡热爱自然、天人相融的思想,使中华民族有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文化心态。一年之首的春节,自古以来就是“万民普庆”的节日。既而又成为一年一度戴柳踏青、享受新春的旅游佳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名灯节,自十三上灯,十八落灯,每夜家家户户出门观灯,历代以来形成了夜游节俗。春季之后,其它各个季节人们也乐于在节日当天出门游玩。例如,五月端午,龙舟竞赛,遍及大江南北,人们竟相出外观看龙舟竞渡。而八月中秋,玩月、游月和赏月是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幽赏雅事。至于九月九日重阳节,主要活动有登高、佩茱萸、饮菊酒等,历代文人骚客以此题材歌咏颇多,如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弟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六、向往美好

中国传统节日中“天人合一”不仅仅是自然界与人的“合一”,余正荣先生认为:“天人合一的观念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不仅成了中国人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模式,而且融进了道家和儒家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和人生境界。”[6] “它的主导精神是由‘中和’即和谐、圆满、诗化等因素作为主导、一以贯之的。”[7]总之,中国传统节日中无论是亲近自然还是渴望团圆的习俗,都寄托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节日期间,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健康长寿、阖家团聚、事业有成,反映了对家庭幸福、国家昌盛的企望与尊崇,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企盼和热望,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显露出贵和尚美的思想,体现着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七、关怀生命

传统节日内蕴着对健康的追求及体育竞技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养生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自然表达与外在形态。舞龙舞狮尽欢的春节,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清明踏青赏春、端午龙舟竞渡都是一种竞技与娱乐健身,表现出对生者的生命关怀。清明节庄重的祭奠仪式,也表达着人们对生命的敬畏、珍爱,以及对死亡的坦然。[8]

八、向往爱情自由

中国封建社会的全部伦理道德,是在基本的纲常伦理即三纲五伦基础上展开的,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则是封建礼教所不容许的。但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热爱生活、重感情、勇敢向往自由的民族,虽受到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仍有一部分人还是敢于反抗压迫,执着地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这种心态自然也反映到了岁时节庆的习俗之中。在节日传说中,最生动、最扣人心弦的是带有悲剧色彩的牛郎织女《天仙配》的故事,“七夕节”也逐步成为人们普遍都过的节日,成了我国传统的“情人节”。

综上所述,从传统节日折射出的一些文化心态,绝大部分是精华的,能为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比如:传统的忠孝观念一旦赋予新的内容,对于今天热爱祖国,倡导尊重老人和保护老人的权益,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都具有积极作用;家庭团圆、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有积极意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今天社会面临环境问题的时候更显得重要;重农的心态 与今天我们提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有相符之处,当然那种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对立的则应该加以改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民族凝聚力之所在。民族传统节日则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民族精神的凝固。[4]

(二)传统节日的德育功能

1、传统节日的教化功能

传统节日的教化功能是指传统节日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以及与此相一致的各种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思想的教化和行为的规范,使人们在思想上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行为上与社会要求保持一致。传统节日之所以富含教化功能,是由于它自身具有特殊的优势:

一是周期性。人的行为模式要通过反复演练方能形成。传统节日在人的一生当中不断地重复,具有周期性循环往复的特性。在年复一年的传统节日中,人们接受连续不断的伦理道德及风俗习惯的熏陶,并按照这种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民族精神内核的传递与继承。青少年是参与和享受节日文化的重要群体,在传统节日中,青少年连续不断地接受道德、伦理及风俗习惯的熏陶并努力地按照该文化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去实践,认识到在社会上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逐渐成为个人活动与社会要求协调的社会人。因此,传统节日周而复始、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是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和仪式规范教育的良好载体。

二是参与性。每个人只要生存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都能作为节日文化的亲历者参与其中,获得特定节日文化不同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内化。特定的节日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了解、认同传统文化的场景。由于有切身经历和参与体验的基础,青少年的社会化行为比较容易形成并得到固化。“传统节庆生活中的祭祖、祭灶、拜月,以及清明踏青、登高辞青、除夕守岁等活动,均无一例外地是少长咸集,共同去参与其中。如此,儿童便身在其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节庆文化的洗礼和教育。”[9]正是在参与节日的文化活动中,青少年不断体味传统节日浓郁的文化气息,体会古代先人和谐的伦理观和民族精神,逐渐认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并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维护这些价值观念,最终使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传统美德,在每个人的身上得到内化与升华。

2、传统节日的行为约束功能

传统节日是社会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的体现。传统节日中的各种礼仪、仪式,实质是一种道德的约束,是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传统节日要求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含的道德要求,这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极大的约束作用。传统节日“是一种无声的命令,不是法律的法律,不管地位高低,贫贱富贵,都得遵守,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指责,人们的嘲笑”。[10]同时,节日也具有特殊的道德感召力,“不参加这种节日活动的人就会感到无形的压力,某些压力来自一定的社会组织,有的则来自舆论和传统习惯。”[11]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城市化进程的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各种乡里习俗中优秀的因素逐渐向城市渗透,形成了现在普遍适用的城市公约等,而在乡里社会,乡里风俗经过长久的时间积累在农村社会形成了无形的自觉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 准,同时,这种乡里习俗则是以无形的方式发挥着它的约束和教化功能。

在农村社会环境中,乡俗所起的教化功能对于维护农村秩序稳定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样在城市中,从农村渗透到城市的各种乡俗道德观念也对城市社会的有序发展起了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包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相比城市社会逐渐形式化的传统节日内容,农村社会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要彻底的多。由此,农村社会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决定了它继续并将长期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3] 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 陈慎.从岁时节庆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5] 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16.[6] 余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6.[7] 王生平.跳出“国学”研究国学——兼评《论天和人的关系》[J].哲学研究,1994(8).[8] 刘惠.传统节日:青少年德育的重要载体[J].教育导刊,2010(6).[9] 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0.

[10]扬景震.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1998(3).

[11]徐万邦.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与风情[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15.

第三篇: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化功能课件资料

如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

教化功能

李东颖

如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化功能

摘要;教师的质量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教师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在构建着学生的思想与灵魂。在社会生活变化多端、多种文化、多种价值并立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应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尤其是位于上层的思想品德素质,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构成的价值体系。

关键词:教师 教学 教化功能 人格魅力 教化性是指教师的行为和思想对学生道德品质和观念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是教育思想的抽象的体现者,而是活生生的个性------我们对学生来说,应当成为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榜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才有道德上的权利来教育学生。

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情感和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呢?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想课堂是一个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教学中,我们老师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利用专业知识和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具体的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是学生最关注的人物,也是他们最喜欢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从道德品质到每一个生活的细节,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和进一步的完善,我想具体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树立教师的角色规范,起到示范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过程中突出以德育人,以礼待人,以身示范。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良好的师德素质,不仅是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生学习的最直观的内容和最现实的手段。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品质、学识才能、师生关系”等多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素质。为人师表,身体力行,以自己良好的品质、知识水平、教学态度和作风等在学生中树立优良的教师形象,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教育和影响学生,在讲台这三尺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激发学生潜能的发挥,对学生的情感和行为产生良性影响。另外,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发挥教师教化作用的基础。

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对学生的情感和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的基础。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要向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这些只有通过刻苦钻研新的知识和教学科研成果,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和完善自己各方面能力,逐渐具备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才能进一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钦佩,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和行为习惯。

第二、老师要从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乐于与他们交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师爱去包围他们,当老师的这种情感一旦触及到学生内心的情感需要时,学生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并对此有强烈的表示,亲其师而信其道。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有这种倾向,喜欢某学科教师,不仅喜欢上该教师的课,还会喜欢模仿该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智商占百分之二十左右,其余百分之八十来自“情感教育”等因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情感的动力功能,才能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激情和明确的努力方向。以真挚的爱去影响学生情感,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将对教师的情感,进一步迁移到学习上和生活上,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

第三、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实践证明,课堂气氛宽松、和谐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在的潜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有句话说:“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持续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这说明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能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如果老师用赏识的眼光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那么学生将会获得一种再接再厉的内趋力。因此,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在课堂上教师还应当倡导自评、互评,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愉悦的、高涨的情绪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自我评价能力,这样学生就会树立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学习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

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利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优美形象的形体表现艺术以及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种种机会也会对学生情感和行为培养有很大帮助。诙谐的语言和适当的形体表现,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这也是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内容的科学导向。

教师应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

那么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些能够触动他们的心灵的材料,话题和课堂活动,使他们自然而然的形成正确的是非价值观念和人生观。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人文教育价值的文章,让学生体验感悟汉语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思想,还要为他们提供开放性的话题,使他们产生心灵的共鸣。

三、教学环节和方法的辅助配合。

抓住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情境”,也能有效的发挥教师的教化作用。运用以下的方法,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

1、情境驱动法:在教学情境中运用移情作用,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所创设的情境,首先注意渲染具有一定力度的氛围,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起了相应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从关注、产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态度倾向,到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教学获得;然后自己的情感不由自主地移入教学情境的相关对象上;随着情境的延续,学生的情感逐步加深,最终由于情感的弥散到学生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作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步融入到学生的个性之中。

2、暗示倾向法:可以针对学生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艺术的直观,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这种不显露目的、用创设情境、优化情境的间接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及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的过程,就是暗示的作用。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唤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我们要逐步对学生进行善良、正直、宽容等方面的熏陶,让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总之,只有爱使世界运转,让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真、善、美的情感空间,使他们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把握思想道德和情感品质的内化力量,让他们在语言的世界中感受世间的美好。参考文献:

[1]魏书生.课堂教学的艺术[M].漓江出版社.[2]刘国权 赵光辉.高等教育心理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3]郝新生 靳国庆.高等教育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4]刘显国.教法选择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

第四篇:浅谈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

浅谈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

摘要:在瞬息万变今天,社会高度发展,流行音乐也跟随着社会的脚步不断向前发展。流行音乐越来越成为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因而它的社会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本文通过流行音乐的概述、主要风格与特性的研究分析,探讨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流行音乐特性社会功能利用发展

一、流行音乐概述

流行音乐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美国黑人的Blues音乐为基础,最初以商业为目的,发展至今有着众多风格及多方面融合的调性音乐体系。

流行音乐源于西方,它是19世纪的产物,在20世纪的前几十年得到迅速发展。西方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流行音乐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美国是世界上流行音乐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流行音乐的主要发源地。如今,世界各国的流行音乐形态基本上都是在美国流行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流行音乐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已逐渐发展成了有别于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音乐体系,具有很高的学术性,以爵士和声、拉丁音乐节奏、非洲音乐节奏、现代编曲技术为理论依据,其特点为风格多样、节奏相对比较复杂、音色多样。包括所有的民间音乐种类,发展风格也不受局限性。

二、流行音乐主要风格与特性

流行音乐风格包括通俗音乐、叮砰巷歌曲、爵士乐、乡村音乐、说唱乐、摇滚乐、拉丁音乐等。通俗音乐是一种非固定音乐风格流派,它的特点是通俗易懂,与大量风格进行融合。叮砰巷歌曲一般都由白人专业作曲家所创作,内容以爱情为主,充满浪漫情调,或略带怀旧、伤感,或比较欢快、风趣,主要表现生活中阳光的一面,表现形式大都采用“节歌-叠歌”形式,歌唱性的旋律、不复杂的节奏、自然音体系的和声。爵士乐以多种形式呈现出繁荣景象,其乐曲风格极其耀眼,节奏一般以鲜明,强烈为主,从根源布鲁斯、拉格泰姆,经过新奥尔良爵士乐到爵士乐、摇摆乐、主流爵士、比波普、现代爵士到自由爵士及电子爵士。乡村音乐融合了传统民谣音乐、凯尔特音乐、福音音乐及古时音乐。乡村音乐的曲调,一般都很流畅、动听,曲式结构也比较简单。多为歌谣体、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说唱乐主要特点是以机械的节奏为背景,快速地念诵一连串押韵的词句。从音乐上看,它的音乐比较简单,有很多重复,多半没有旋律,只有低音线条和有力的节奏。拉丁音乐是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的格兰德河到最南端的合恩角之间的拉丁美洲地区的流行音乐,是以多种音乐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多元化的混合型音乐。

流行音乐具有大众性、时尚性、新奇性、娱乐性、商品性、参与性、即兴性等特性。可以说“大众性”是流行音乐与生俱来最为关键的特点之一,也是流行音乐的社会基础所在。既然流行音乐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最时尚、最流行的物质紧密相连,那么“时尚性”也就可以说是流行音乐具有的一个独特的美学特色。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主要以满足消费为目的的商业化的娱乐音乐,新奇性是流行音乐的基础。流行音乐中的通俗音乐注重和强调自身的娱乐消遣性,“娱乐性”是通俗音乐的重要特征与功能。流行音乐的“商品性”体现在流行音乐的传播载体是以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各类录音磁带唱片为主的,在市场经济下,由于生产者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商品市场,他们必然会以赚取利润作为他的最终目标。流行音乐部分风格,有其是通俗音乐,旋律易记易唱,演唱时可以满足自我的情感宣泄,产生自我陶醉感,从而获得一种创造性的满足感。这就使得流行音乐的可参与性大大增强。即兴性是指在流行音乐的表演过程中,经常会根据现场的情况,即兴地进行一些创意性的东西,无论是语言、动作、旋律中的变奏等等。即兴是一次性不可再现的时间光点,是流行音乐中最值得期待和最富创造力的东西。

三、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分析

流行音乐具有认识功能。大众们接触的更多是流行音乐中比较通俗化的声乐曲,也就通俗歌曲。其歌词表达通俗易懂,感情体验单纯直接,可以最大程度的将音乐艺术具体化,使听众得到生动而相当准确的印象。这也是流行音乐之所以接受群体庞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流行音乐的传播可以让听众接受歌曲表达的信息,带领听众认识一种新的文化。例如周杰伦的《青花瓷》,旋律向听众传播了中国风的音乐文化,歌词向听众传播了青花瓷的文化,能够使大众通过歌曲得到对文化得到深刻的认识。

流行音乐具有教育功能。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流行音乐作品中所反映的创作者对现实生活作出的政治、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评价,这些评价和认识被听众所认识和接受,就能教育和影响听众。具有教育意义的流行歌曲比较多,例如李宇春的《和你一样》,这首公益性质的流行歌曲能够教育人们坚强与善良;beyond的《真的爱你》和容祖儿的《世上只有》能够使听众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教育听众亲情无价,要珍惜母爱,“寸草心”要报答“三春晖”;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和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传播的是一种坚持和相信的信念,能够教育和激励听众不断前进,永不放弃;Sister Act的《I will follow him》这首索尔音乐,教育听众要有一颗虔诚的心,坚持永远的梦想。

流行音乐具有审美功能。审美功能主要表现为它可以使欣赏者感到身心愉悦,并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目的。流行音乐中艺术性较强、并受到群众喜爱的流行音乐作品,以及一大批流行音乐创作者在尝试与古典严肃音乐、传统的民族音乐结合来创作的作品,都必将大大提升流行音乐作品的审美品质,增强流行音乐的审美功能。流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在轻松享受音乐的同时提高人们的音乐审美水平。庾澄庆的音乐就能带给听众美的欣赏,他多样的曲风,例如爵士风格的《老实情歌》、拉丁风格的《我最摇摆》、蓝调风格的《似水年华》、乡村风格《情非得已》等,带给听众美的享受。庾澄庆是个全能性的歌手,他的歌曲能够带给听众美的享受。流行音乐一直向着高品质的方向发展,做得越来越精致,品位越来越高。受到这样的音乐的熏陶,人的审美水平自然而言也就能够得到提高。

流行音乐具有消遣娱乐功能。流行音乐以其通俗易懂而传播广泛,容易接受,因而也能让广大群众用以作为娱乐消遣。卡拉OK的出现,人们由原来被动的文化欣赏者成为文化的参与者、甚至是文化的创作者,流行音乐也恰恰就是借助自己的消遣娱乐功能成为缓解大众紧张心理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并通过休闲娱乐的方式丰富和充实了大众的闲暇时间,使大众在消费的同时得到快乐和惬意。在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流行音乐的消遣娱乐功能更加凸显。人们乐意花费更多资金在音响设备上,人们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去精选自己喜爱的流行音乐,人们愿意在休息时间到卡拉ok厅去消遣,这些现象都能够说明,流行音乐的消遣娱乐作用相当强。

流行音乐具有交际功能。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交流十分发达的社会,这种信息交流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人际之间的交流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除了信息交流,人们还有情感交流的需要,而流行音乐因其自身所具有的通俗性、娱乐性、参与性强等文化特征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方式。尤其是KTV 等娱乐产业的兴起,更是将流行音乐的交际功能大大加强。人们以流行音乐为中介,交流了感情,拉近了心理距离,在得到审美、娱乐的同时,也获得了改善和增进人际关系的益处。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流行音乐多风格多元素的融合,使得人与人的交流更加的密切。著名的歌手或者乐队的世界巡回演唱会,以及音乐作品通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使得世界各地的人能够因为共同的音乐爱好而得到很好的交流。不少不同地域的人因为共同的音乐喜欢成了好朋友,甚至有不同地域的青年因为共同的音乐爱好成为了恋人。事实表明,流行音乐具有强大的交际功能。

流行音乐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应该紧跟社会步伐,加以好好利用。要把流行音乐的艺术性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发展更加精致,更加高品质的流行音乐,提高大众的艺术情操以及文化品味。

第五篇:浅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浅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摘要: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科学技术的作用在于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本文针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影响分析,从社会的不同方面、不同视角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有利作用加以阐述,在当今全球化的政治经济社会下,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发展的,同时它的发展又作用于经济和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人类社会步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史无前例的突破,这种突破的步伐不但没有停止,甚而还有所加快。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前所未有的引人瞩目。

科学的功能便是普便性造福于人类。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推进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增进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推进物质文明昌盛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独创之处在于在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在当今时代己成了第一生产力。在这方面数哈贝马斯的论述最为系统。早在1968年他在许多场合就做出了科学技术己成了第一生产力的判断。他把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两大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成了某种反馈关系的一方,这时,上述情况也就改变了。随着大规模地开展工业研究,科学、技术及其在工业方面的运用,结成了一个体系从那时候起,工业研究就同由国家委托的研究联系在一起,这首先推动了军事部门的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信息再从军事部门流入民用生产部门。这样,科学技术便成为了第一位的生产力。

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1988年则进一步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1.2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科技进步都无不对全球生产力的提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形容蒸气机的发明时讲:“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从全球经济格局在近几十年的不断变化中可有最为直观的反应,过去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逐步退居二线,而新兴的工业国家纷纷崛起,即使是沉睡了几百年的东方雄狮,在历史的召唤下,也迅速的崛起,创造了一个个的“不可能”的神话!一切的一切,科学技术这个巨大的动力设备起到神乎其计的作用。判断一国先进与否的标准不是现有财力的状况,而是科学技术的含量的多少。

1.3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

科技进步不仅导致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改变了整个经济生产的产品结构、劳动力结构及资源和资金的配置,从而导致经济结构中最主要部分——产业结构的不断变革和日益高级化。人类历史上无论是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还是由劳动力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或者由粗放式到集约式经济形态及其结构的转变,都是由科技的巨大推动作用所导致的结果。科技发展同时还促进了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方式和协作方式的改变,从而推动了社会一般生产方式的进步。在18世纪,机器作为自然科学和自然力的应用被广泛用于生产过程,是“使一般生产方式发生革命的起点”。此后发生的历次产业革命,都是一般生产方式的革命,科技在其中都起了关键性作用。科技发展不仅在生产领域引起一系列变革,而且还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社会流通、分配、消费等其他经济领域的变革,由此导致了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社会经济结构从规模化、集中化、标准化向灵活化、多元化、分散化转变;从轻工业化向重工业化、高加工度、知识技术集约化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历经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蜕变。

1.4加深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再商业领域的应用给世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契机,电子商务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使得生产和经营结合到一起,社会分工日益加剧;网络技术促进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从融资到市场的拓展、从生产要素的分配到贸易的分工、改组、整合再到多边贸易、区域贸易一体化最后达到经济全球化。

2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2.1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柱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为精神文明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一方面,科技由于推动了物质生产的发展,进而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使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科技为人类精神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手段,甚至直接就是精神产品的载体。

科学技术给这个时代带来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内涵是科学意识深层的内核的部分,是对科学主体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所提出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格状态等方面的要求与规范。它的主要承载对象是进行知识创造和传播的知识阶层。科学精神表现为科学的理性精神、科学的创造精神、科学的伦理精神以及科学的献身精神。

2.2科学技术促进人类观念的变化

科技进步水平决定着人们对自然态度的根本改变。人们从崇拜自然,到近肛工业社会以来的大自然征服者以及现在的两者协调发展的思想,都同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科技进步推动了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2.3科学技术引起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

思维方式是指人类在思维活动中所形成的规范化形式和模式,一定的思维方式总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科学可以直接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科学还可以开阔人们的眼界,启迪思想,促进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形成。生化进化论等近找科学的发展,对打破科学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树立唯物主义的人生观、道德观起了直接的作用。3促进社会制度文明建设

3.1推动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

恩格斯说,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以蒸气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农业社会跨入工业社会,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确立;以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自由资本主义推向垄断资本主义;原子能技术、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的利用把私人垄断资本与国有资本有机的结合起来,创生了新型的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政治全球化、地域集团化的趋势越发加剧。

3.2对人类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的促进

科学技术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技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总结自然规律、解释和说明自然现象和过程,揭示自然之谜,也为揭示社会现象提供理论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言,宗教迷信“在科学的猛攻之下,一个又一个部队放下了武器,一个又一个城堡投了降。直到最后,自然界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没有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科学技术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推动着人们世界观的进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诞生,就是与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尤其是其中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及达尔文的进化论)所形成的基础分不开的。今天,现代科学技术依然继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内容更为丰富。有了进步的世界观,才能有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才能有正确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

3.3促使社会政治生活向多样化发展

政治活动的多样化,没有个体和群体多元的政治价值是难以实现的,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政治活动的多样化难以得到保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社会政治活动提供了现代化的服务手段、通讯设备等新型的物质基础,为更多的人们从事政治活动提供充裕的时间和物质保证,使得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实现契机逐步得以完善和实现。从强烈的参政意识到社会责任,从国家利益到公民权利,从各种政策的制定到实施反馈,从新闻监督到行为规范等,一再体现了国家有机整体与个人的对立统一,体现了人们对社会政治活动的积极态度。物化了的科学技术使人们能及时了解世界各地每时每刻所发生的各种事件,也为人们广泛的社会政治活动赋予新的内容,创造新的条件。在现代的社会中,不同的人参与不同层次的社会政治活动,显示出一种主动而强烈的价值指向与行为特征。无论从个体还是群体乃至国家的社会政治活动,已远远超过狭隘的地域性和民族范围,具有了广泛的国际性。

4、结语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具有广泛性,可以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受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制约和促进。不同的历史时期,虽然科学技术带来的影响深度

和广度上有所不同,但是勿庸置疑,每个时代的科学技术都深刻的影响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尽管,科学技术可能带来一些消极面,但这并不能抹煞它对人类发展所做出的和将要作的巨大贡献。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福泽当代,更将福泽千秋。

下载探析佛教对社会的教化功能(xiexiebang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析佛教对社会的教化功能(xiexiebang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障基本生活: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免除劳动者的后顾 之忧,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四、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茶文化与一般的饮食有很大的区别,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之外,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茶道精神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体现的,是人们在品茗活动中......

    酒文化的社会功能

    酒文化的社会功能前言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历史社会的发展,酒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融为一体。它无时无刻都活跃在人们的视线里,在琳琅......

    美术教案-美术及其社会功能

    美术教案-美术及其社会功能 、《美术及其社会功能》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关于美术欣赏理论知识的第一课。美术欣赏,是欣赏者对美术作品进行知觉、感受、体会和解释、评价的复杂的......

    民俗的社会功能

    民俗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和民俗文化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民俗文化是语言的重要内涵 ,语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民俗语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

    佛教对茶文化的贡献

    佛教对茶文化的贡献 2015-10-6 08:23 来源:第一茶叶网 摘要:自古高僧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

    佛教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宗教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 10级市场营销2班 田 野 宗教是文化中最敏感的要素,一方面,宗教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市场状况,而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仰着不同的宗教;另一......

    北魏对佛教发展巨大贡献

    北魏对佛教发展巨大贡献 曹杰宗教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信仰体系又有社会群组,它的兴盛和衰败都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北魏王朝崇信佛教,当时的皇帝不但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