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策略初探[模版]

时间:2019-05-12 13:3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策略初探[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策略初探[模版]》。

第一篇: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策略初探[模版]

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闽侯实验小学谢招敏

当前,小学毕业班作文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毕业班教师煞费苦心,准毕业生们疲于应对,作文成绩总难以提高。面对小考、中考、高考的改革中对作文教学的日渐重视,对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途径的探索迫在眉睫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想这是每个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师真正想了解的东西,我愿意以自己长期从事毕业班作文教学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我以为,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师已经走进了作文教学的误区。也就是说,我们辛辛苦苦的付出,很可能做的是无效作文教学,用的是无用功。学生们在作文课堂上无助的眼神和无力举起的笔,都在提醒我们:我们挣扎在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五大误区:

1、无主动性。小学毕业班上下学期,语文教材安排了十四个单元的作文训练项目,这些项目是:缩写、看图作文、一封信、漫画类作文、“快乐的时刻”或“难忘的教训”、写一个人、自由作文、读后感……、20年后、童年趣事、我发现了……、调查报告、假如我会克隆、难忘的人与事,仅此而己,很多严谨的毕业班语文教师严格按照这十四次作文任务进行作文教学,殊不知,做得越好,就越有可能固步自封。我们都看得出,这十四项作文训练内容空泛,虽具有大众性,但缺乏鲜明的个性,缺少能力提升的层次性。可以说,被动地学作文,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极有可能陷入作文教学的泥沼和围城。

2、无目的性。也有毕业班语文教师看出六年级作文教材的局限性。他们高举旗帜,冲出作文围城,却面对茫茫荒野,不知何去何从。是呀,不训练那指定教材,训练什么?是另选作文教材,还是自编教材,这是很让人举棋不定的,是很折磨人的。确实很多老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随意性地指导学生训练。今天训练“写人”,明天就改成“叙事”,这周“写信”,下周“写景”,随意而为,学生弄得晕头转向。

3、无趣味性。其实,从学生角度看,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对写作文失去了本应该有的兴趣。而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没有趣味的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不会高涨的。而他们笔下的作文也一定是枯燥无味,了无生趣,缺乏灵动的生命力的。当作文的教与学没有了趣味这个润滑剂,它的动力会越来越小。缺少了内在动力的作文教学是注定涌不起美丽的浪花。

4、无力性。或者称为无支撑力。我们知道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非作文因素。比如字词掌握、写字、标点、卷面等等。很多教师重视了对学生作文审题能力、作文方法运用能力、用词造句能力的训练,而对那些非作文因素往往无能为力。没有了这些支撑点,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架构在沙盘之上,很容易坍塌,作文成绩自然就很难得以提升了。

5、无效性。或者它是微效性,肤浅性,不深入性。很多老师好不容易选好一个作文训练题目,进行了精心批阅,针对性指导,精心比谰,认真评讲,却也仅止于此,一次作文训练宣告结束。我想很多老师都会这样进行训练,这显然是不够的,效果是不够好的,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要知道,作文训练的资源开发远不止于此,有些被浪费了。这也是个误区。需要我们走出来。

二、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的八个策略:

1、知识性。一个小学准毕业生,是需要比较丰富的知识积累才能写好作文的。虽然说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从幼儿园、一年级至五年的学习循序渐进地来增长见识的,当然还有六年级的每一篇课文的学习。虽然,也不是说小学毕业班的作文教学对学生知识性的提升完全无能为力,我就尝试了以写两种读写方法:(1)每天三读。选一些美文,让学生早起大声朗读一段美文。傍晚十分钟轻读一篇佳作。晚上入睡前就着床头灯看一会儿精美的文字。这样不但增长了文字积累,而且培养了语感。(2)每周一记。每周来让学生看十篇好文章,不局限于小学生作文选,儿童文学、世界名著、中国作品、卡通画作均可涉猎。只看作文选容易偏食,那些经过家长与编辑老师层层修改的作文早已失去了小学生的灵气,不值得大读特读,应该让学生从自己兴趣的书籍出发,扩大到相近的方面,乃至更广,“五谷杂粮”都是作文的维生素呀。然后让学生作五篇读书笔记,可

以是读后感式的,也可以是摘抄好词好句方式的,还可是编内容提要式的,下周一上交,教师应浏览一遍,尽量评高分,学生会越来越有兴趣做这件事。我的学生多年来坚持做这一点,并为一这方式取名作“采蜜本”。这一方式得到家长支持,一个家长在儿子笔记本上书写:“密蜂采蜜,我采佳句”,以勉励孩子,试试几周,相信孩子的知识悟性会得到提高,而作文需要知识来丰富。

2、素材性。作文是需要材料来建构的,材料从哪里来,上面说的阅读是一个途径吧,阅读积累到的相似的素材能构成我们的写作选用素材。但是真正的大素材库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要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也要让家长认识到这一点。这样,假日呀,周末啊,去外地旅游,甚至每日上学前、放学后,到家前屋后走走看看,也是很好的深入生活的做法。我们会发现,走到大自然中,会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最可贵的生活馈赠。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都值得我们去辨识,去观察,去回忆。做生活的有心人,自然会记下许多素材于脑于心,在写作文之时材料就会信手拈来,文思就会喷涌而出。写作教学的素材性,还可以表现在作文指导中所讲的故事,所做的游戏。二者都提供了写作素材。尤其是写作游戏,作为课堂上刚刚发生的生活,让学生记忆犹新,写起作文来自然言之有物,笔下有神了。

3、趣味性。这是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儿。不仅对小学毕业班学生重要,对任何一个年级学生学习作文来说也都重要。小学生对待作文的畏惧心里,源于作文教学的单调古板,不会变通,趣味索然。对症下药,当然是让作文课生动起来,让学生兴趣作文起来。为了增强小学毕业班作文课的趣味性,很重要的做法是:

1、注意语言的幽默性。

2、讲写作事故。

3、做写作游戏。在我的作文指导课前,总有一个写作故事揭题激趣的环节,针对每一次作文训练题目,我总会选择一个或多个与之相关的精彩故事,通过生动讲述,引人入胜,揭晓写作任务。学生听故事之时聚精会神,深深被吸引,趣味性上来了。课堂进行之中,在学生稍感困顿之时,安排一个精心设计的游戏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让整个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妙趣横生,这是非常有趣的。这些写作游戏均与本次作文题目有关,与重点训练项目

相连,既可以作为课堂上调节精神之用,也可以写入作文作为重要素材。譬如,学生在《千足虫》游戏中,扮成蜈蚣前进,既培养了动身能力,协作精神,也让学生更有趣味地参与写作。

4、示范性。小学生写作文,从模仿开始,是一个正确的途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决定了他们是善于模仿的,是长于模仿的。所以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念范文,确实对学生具有示范性,这对包括六年级在内的小学生来说都是有效的。有的人认为这对毕业班学生来说效果不大,这不对,毕业班学生同样需要追随者(范文作者),并且渴望超越他(她),范文对他们来说更有挑战性。有老师不敢在自己班上念范文,据说一念完范文,班上学生所写的这次习作,十有八九是要雷同的。这很大的原因要归咎到教师没有进行作文引导,学生无力可借,无法可依,只好跟了范文去模仿去写,甚至去抄袭,这不是学生的错,多半过失要算在教师头上。一个好的毕业班语文教师,在作文课上,不但要有专门的写法指导,更要让范文成为载体,向学生传递素材,融入写法。这样,范文才成为真正的示范性作文。对待范文,可以有以下几种做法:(1)去作文选中选一篇恰当的。(2)自己写一篇下水文。(3)让优秀学生写一篇下水文。(4)从作文选中选用的一篇教师进行修改后加以运用。相信,用其中最适合的一种方法诞生的范文,一定极具示范性,学生的习作源于范文,高于范文,这才有利于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体现了从模仿能力到发挥个性特长相结合。在我的作文班上,一篇同样的范文能够带动学生写出各不相同的佳作。

5、方法性。很多语文专家希望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不要讲过多的作文方法,语文教学大纲也强调不要讲“比喻”“夸张”一类的术语给学生听。我知道他们强调的是“教无定法”,“作文也无定法”。强调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与运用那种不必知道叫什么法的方法。这就显得遮遮掩掩了。我认为,既然还是有必要将方法授予学生,就不必“犹抱琵琶半遮面”,让学生知道方法名称又如何,让学生明白方法的全部不更好吗?不必担心方法概念的深奥难懂。我的做法是将比较深奥的术语、方法,用自己的理解消化后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说给学生听,尽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举例来说,在作文手法授予方面,凭这样观点,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小学作文教材中涉及的六个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反问、设问、排比。还多讲了40种手法,它们是:拟物、借代、引用、层递、插入语、反复、对偶、示现、呼告、离析、抑扬、摹绘、移就、舛互、互文、象征、错综、倒装、回文、拈连、复说、婉言、双关、共用、顶真、通感、衬托、仿拟、类叠、对比、插注、转类、撇语、缺略、列锦、简缩、移时、感叹、对举、警策。事实上,学生们在我通俗的传授当中知道了手法的概念,在我例举的有趣例句中明白了该手法的特点,在妙趣横生的仿造例句比赛中品尝到了创新的喜悦,在课堂发言、口语交际与作文训练中享受着运用的乐趣。手中有法,心里不慌,学生们更加轻松地驾驭方法,应对各种类型的作文题,是方法让他们信心十足。当然,我也让他们记住一句话:“没有最好的方法,如果有,那只能说最好的方法就是运得最恰当的方法。”

6、互动性。如果认为作文就是学生一个人的事,过分强调独立作文,学生会觉得非常寂寞,这是很糟糕的。不要让学生觉得,对于他们的作文,家长无能为力,老师高高在上,同学退避三舍。大家都爱莫能助。为什么不向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呢?为什么不让他们互向伸出热情的手呢?让安静的写作课堂热闹起来,让学生互动起来,这是很有趣的作文法。互动会带来新鲜感,会带来乐趣,带来竞争意识,产生好强心理,产生写好作文的推动力。这互动性,既可以体现在现场作文后,让学生相互传阅,互相评改,自评自改,看谁的文章受欢迎,谁的人气指数高(即被评论的次数最多)。也可以将这种互动蔓延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借阅同学们的作文继续互评,继续建“楼”(每一条评论可以说是建一层楼房),也可以让邻居、家长参与评论中来。你想,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阅读了多少篇作文——而且是产生在他们同学当中的作文,不是作文选中被编辑老师改得面目全非的那种所谓的优秀作文——收获该有多大呀,等他们拿回自己的作文,看到了别人的美言,看到了别人的逆耳忠言,对自己的修改是大有裨益的。“文章不厌百回改”,其实应该说“文章不厌百回评”,评是改的前提,纳百家之言后,哪怕只改一次,也是最大地利用了这一次作文训练的资源啊。

7、周期性。在我的作文训练,中每周是都要进行一次作文指导,进行一次作文讲评的。一周一个台阶,循序渐进,是有周次性的,也有周期性。一般说来,我将相近的作文训练项目集中在几周之中,完成训练之后定期测评,再转入下一个专题训练,这样便于学生比对,便于学生掌握专项作文知识与技能,从长远来看,这个周期就更明显了。辟如我教三年、四年级时,会提倡初学作文,可以奔驰,学生作文写得很具体是受我表扬的,因此他们越写越长,进步很大。其实进入五年级,可以考虑在某一段时间内,规定学生作文不能超过两页,不能超过600字,这样在一个限字的框架内,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只有比质量了。这样就进入一个更加重视作文质量的时期,所谓从量变到质变了。升上六年级上学期,又可以放宽篇幅,字数不限,于是学生就进入一个追求写得又有字数又有质量的周期。“长——短——长”,从量变到质变,这样周而复始,是很容易让学生的作文水平产生梯级提升的。在六年级,也可以分小周期进行这样的训练。此外,还有从课堂作文到课外作文再到课堂作文的周期训练,可以有不限时作文到限时作文再到快速作文的周期训练。我们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每周最重视的一项作业就是作文,当进入不限时作文周期时,我会特意选周一指导作文,这样,他们会绞尽脑汁用一周时间精心经营出一篇美文。待进入限时作文周期,特有的考场氛围和竞争性,又逼迫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将一篇现场作文完成好。周而复始,学生作文会更上一层楼。

8、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性,是对老师、同学提出的一个共同的重要的课题。对教师而言,尤其是毕业班语文教师,按部就班,过于呆板地执行教学大纲,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任务显然是不够的,每一周的作文训练也不能老调重谈,冷饭生炒。就我而言,很重视一周一个创意,一周一个点子,一周一套方案。这个创新的点子可能是我从用一周时间,从办公走路,到吃饭睡觉冥思苦想出来的,也可能靠某个灵感的闪电击中大脑所致。无论如何,从这种创新点子的产生到完善成一个作文指导教案,都是我很享受的一个过程。毫不夸张的说,一周的构思,半个小时的编写,两节课的指导,是我一贯创新作文的原则。体现在批改作文上,创新也是让批改大量作文本永远保持新鲜活力的源泉。有时,我从第一本到第五十六本的批改,有时将作文分优中差三类进行批改,有时随机抽取作文本进行批改,饶有趣味。作文评讲课上,大抵每个老师都有欣赏佳作这个环节吧,也可以创新啊。除了从头念到尾的赏评,也可以先选取一段美文作导语吸引学生再念全文,还可以先念一半作文再问学生情节可能怎么发展然后念下去对照,其乐无穷。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创新之处,可能是一个手法的恰如其分的运用,可能是一处细节的精妙描写,可能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绝佳过渡,也可能是一个匠心独运的开头、结尾,哪怕是一个能点亮我们读者眼睛的题目,都要予以表扬。这样,学生在作文中,立意会创新,选构会创新,构思会创新,表达会创新……创新无止境,可以说,创新让学生的作文永远向前。

综上,我从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五大误区”与“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谈了我对小学作文尤其是毕业班作文教学的一些看法,纯粹是从个人教学经验出发,仅是一家之言。但是,这些做法是我长期坚持的,也是被我的无数学生证明是有效的。但愿这些还嫌粗糙,未加以严格理性提炼的私家经验能够给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师一些启发与帮助,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还有,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经过证明的有实效的作文教学法,一定要坚持,再博取众长,为己所用,就是最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了,因为最适用的就最好的,最有效的就是最好的。

(作者简介:谢招敏,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福州市小学骨干教师,闽侯县语文工作室成员,闽侯县实验小学办公室主任。)

第二篇:Oxfjjw小学 毕业班有效作 文教学策略初探议案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闽侯实验小学

谢招敏

当前,小学毕业班作文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毕业班教师煞费苦心,准毕业生们疲于应对,作文成绩总难以提高。面对小考、中考、高考的改革中对作文教学的日渐重视,对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途径的探索迫在眉睫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想这是每个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师真正想了解的东西,我愿意以自己长期从事毕业班作文教学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我以为,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师已经走进了作文教学的误区。也就是说,我们辛辛苦苦的付出,很可能做的是无效作文教学,用的是无用功。学生们在作文课堂上无助的眼神和无力举起的笔,都在提醒我们:我们挣扎在小学作文教学的误区。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五大误区:

1、无主动性。小学毕业班上下学期,语文教材安排了十四个单元的作文训练项目,这些项目是:缩写、看图作文、一封信、漫画类作文、“快乐的时刻”或“难忘的教训”、写一个人、自由作文、读后感……、20年后、童年趣事、我发现了……、调查报告、假如我会克隆、难忘的人与事,仅此而己,很多严谨的毕业班语文教师严格按照这十四次作文任务进行作文教学,殊不知,做得越好,就越有可能固步自封。我们都看得出,这十四项作文训练内容空泛,虽具有大众性,但缺乏鲜明的个性,缺少能力提升的层次性。可以说,被动地学作文,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极有可能陷入作文教学的泥沼和围城。

2、无目的性。也有毕业班语文教师看出六年级作文教材的局限性。他们高举旗帜,冲出作文围城,却面对茫茫荒野,不知何去何从。是呀,不训练那指定教材,训练什么?是另选作文教材,还是自编教材,这是很让人举棋不定的,是很折磨人的。确实很多老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随意性地指导学生训练。今天训练“写人”,明天就改成“叙事”,这周“写信”,下周“写景”,随意而为,学生弄得晕头转向。

3、无趣味性。其实,从学生角度看,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对写作文失去了本应该有的兴趣。而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没有趣味的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不会高涨的。而他们笔下的作文也一定是枯燥无味,了无生趣,缺乏灵动的生命力的。当作文的教与学没有了趣味这个润滑剂,它的动力会越来越小。缺少了内在动力的作文教学是注定涌不起美丽的浪花。

4、无力性。或者称为无支撑力。我们知道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非作文因素。比如字词掌握、写字、标点、卷面等等。很多教师重视了对学生作文审题能力、作文方法运用能力、用词造句能力的训练,而对那些非作文因素往往无能为力。没有了这些支撑点,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架构在沙盘之上,很容易坍塌,作文成绩自然就很难得以提升了。

5、无效性。或者它是微效性,肤浅性,不深入性。很多老师好不容易选好一个作文训练题目,进行了精心批阅,针对性指导,精心比谰,认真评讲,却也仅止于此,一次作文训练宣告结束。我想很多老师都会这样进行训练,这显然是不够的,效果是不够好的,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要知道,作文训练的资源开发远不止于此,有些被浪费了。这也是个误区。需要我们走出来。

二、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的八个策略:

1、知识性。一个小学准毕业生,是需要比较丰富的知识积累才能写好作文的。虽然说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从幼儿园、一年级至五年的学习循序渐进地来增长见识的,当然还有六年级的每一篇课文的学习。虽然,也不是说小学毕业班的作文教学对学生知识性的提升完全无能为力,我就尝试了以写两种读写方法:(1)每天三读。选一些美文,让学生早起大声朗读一段美文。傍晚十分钟轻读一篇佳作。晚上入睡前就着床头灯看一会儿精美的文字。这样不但增长了文字积累,而且培养了语感。(2)每周一记。每周来让学生看十篇好文章,不局限于小学生作文选,儿童文学、世界名著、中国作品、卡通画作均可涉猎。只看作文选容易偏食,那些经过家长与编辑老师层层修改的作文早已失去了小学生的灵气,不值得大读特读,应该让学生从自己兴趣的书籍出发,扩大到相近的方面,乃至更广,“五谷杂粮”都是作文的维生素呀。然后让学生作五篇读书笔记,可以是读后感式的,也可以是摘抄好词好句方式的,还可是编内容提要式的,下周一上交,教师应浏览一遍,尽量评高分,学生会越来越有兴趣做这件事。我的学生多年来坚持做这一点,并为一这方式取名作“采蜜本”。这一方式得到家长支持,一个家长在儿子笔记本上书写:“密蜂采蜜,我采佳句”,以勉励孩子,试试几周,相信孩子的知识悟性会得到提高,而作文需要知识来丰富。

2、素材性。作文是需要材料来建构的,材料从哪里来,上面说的阅读是一个途径吧,阅读积累到的相似的素材能构成我们的写作选用素材。但是真正的大素材库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要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也要让家长认识到这一点。这样,假日呀,周末啊,去外地旅游,甚至每日上学前、放学后,到家前屋后走走看看,也是很好的深入生活的做法。我们会发现,走到大自然中,会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最可贵的生活馈赠。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都值得我们去辨识,去观察,去回忆。做生活的有心人,自然会记下许多素材于脑于心,在写作文之时材料就会信手拈来,文思就会喷涌而出。写作教学的素材性,还可以表现在作文指导中所讲的故事,所做的游戏。二者都提供了写作素材。尤其是写作游戏,作为课堂上刚刚发生的生活,让学生记忆犹新,写起作文来自然言之有物,笔下有神了。

3、趣味性。这是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儿。不仅对小学毕业班学生重要,对任何一个年级学生学习作文来说也都重要。小学生对待作文的畏惧心里,源于作文教学的单调古板,不会变通,趣味索然。对症下药,当然是让作文课生动起来,让学生兴趣作文起来。为了增强小学毕业班作文课的趣味性,很重要的做法是:

1、注意语言的幽默性。

2、讲写作事故。

3、做写作游戏。在我的作文指导课前,总有一个写作故事揭题激趣的环节,针对每一次作文训练题目,我总会选择一个或多个与之相关的精彩故事,通过生动讲述,引人入胜,揭晓写作任务。学生听故事之时聚精会神,深深被吸引,趣味性上来了。课堂进行之中,在学生稍感困顿之时,安排一个精心设计的游戏

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让整个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妙趣横生,这是非常有趣的。这些写作游戏均与本次作文题目有关,与重点训练项目相连,既可以作为课堂上调节精神之用,也可以写入作文作为重要素材。譬如,学生在《千足虫》游戏中,扮成蜈蚣前进,既培养了动身能力,协作精神,也让学生更有趣味地参与写作。

4、示范性。小学生写作文,从模仿开始,是一个正确的途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决定了他们是善于模仿的,是长于模仿的。所以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念范文,确实对学生具有示范性,这对包括六年级在内的小学生来说都是有效的。有的人认为这对毕业班学生来说效果不大,这不对,毕业班学生同样需要追随者(范文作者),并且渴望超越他(她),范文对他们来说更有挑战性。有老师不敢在自己班上念范文,据说一念完范文,班上学生所写的这次习作,十有八九是要雷同的。这很大的原因要归咎到教师没有进行作文引导,学生无力可借,无法可依,只好跟了范文去模仿去写,甚至去抄袭,这不是学生的错,多半过失要算在教师头上。一个好的毕业班语文教师,在作文课上,不但要有专门的写法指导,更要让范文成为载体,向学生传递素材,融入写法。这样,范文才成为真正的示范性作文。对待范文,可以有以下几种做法:(1)去作文选中选一篇恰当的。(2)自己写一篇下水文。(3)让优秀学生写一篇下水文。(4)从作文选中选用的一篇教师进行修改后加以运用。相信,用其中最适合的一种方法诞生的范文,一定极具示范性,学生的习作源于范文,高于范文,这才有利于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体现了从模仿能力到发挥个性特长相结合。在我的作文班上,一篇同样的范文能够带动学生写出各不相同的佳作。

5、方法性。很多语文专家希望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不要讲过多的作文方法,语文教学大纲也强调不要讲“比喻”“夸张”一类的术语给学生听。我知道他们强调的是“教无定法”,“作文也无定法”。强调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与运用那种不必知道叫什么法的方法。这就显得遮遮掩掩了。我认为,既然还是有必要将方法授予学生,就不必“犹抱琵琶半遮面”,让学生知道方法名称又如何,让学生明白方法的全

部不更好吗?不必担心方法概念的深奥难懂。我的做法是将比较深奥的术语、方法,用自己的理解消化后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说给学生听,尽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举例来说,在作文手法授予方面,凭这样观点,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小学作文教材中涉及的六个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反问、设问、排比。还多讲了40种手法,它们是:拟物、借代、引用、层递、插入语、反复、对偶、示现、呼告、离析、抑扬、摹绘、移就、舛互、互文、象征、错综、倒装、回文、拈连、复说、婉言、双关、共用、顶真、通感、衬托、仿拟、类叠、对比、插注、转类、撇语、缺略、列锦、简缩、移时、感叹、对举、警策。事实上,学生们在我通俗的传授当中知道了手法的概念,在我例举的有趣例句中明白了该手法的特点,在妙趣横生的仿造例句比赛中品尝到了创新的喜悦,在课堂发言、口语交际与作文训练中享受着运用的乐趣。手中有法,心里不慌,学生们更加轻松地驾驭方法,应对各种类型的作文题,是方法让他们信心十足。当然,我也让他们记住一句话:“没有最好的方法,如果有,那只能说最好的方法就是运得最恰当的方法。”

6、互动性。如果认为作文就是学生一个人的事,过分强调独立作文,学生会觉得非常寂寞,这是很糟糕的。不要让学生觉得,对于他们的作文,家长无能为力,老师高高在上,同学退避三舍。大家都爱莫能助。为什么不向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呢?为什么不让他们互向伸出热情的手呢?让安静的写作课堂热闹起来,让学生互动起来,这是很有趣的作文法。互动会带来新鲜感,会带来乐趣,带来竞争意识,产生好强心理,产生写好作文的推动力。这互动性,既可以体现在现场作文后,让学生相互传阅,互相评改,自评自改,看谁的文章受欢迎,谁的人气指数高(即被评论的次数最多)。也可以将这种互动蔓延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借阅同学们的作文继续互评,继续建“楼”(每一条评论可以说是建一层楼房),也可以让邻居、家长参与评论中来。你想,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阅读了多少篇作文——而且是产生在他们同学当中的作文,不是作文选中被编辑老师改得面目全非的那种所谓的优秀作文——收获该有多大呀,等他们拿回自己的作文,看到了

别人的美言,看到了别人的逆耳忠言,对自己的修改是大有裨益的。“文章不厌百回改”,其实应该说“文章不厌百回评”,评是改的前提,纳百家之言后,哪怕只改一次,也是最大地利用了这一次作文训练的资源啊。

7、周期性。在我的作文训练,中每周是都要进行一次作文指导,进行一次作文讲评的。一周一个台阶,循序渐进,是有周次性的,也有周期性。一般说来,我将相近的作文训练项目集中在几周之中,完成训练之后定期测评,再转入下一个专题训练,这样便于学生比对,便于学生掌握专项作文知识与技能,从长远来看,这个周期就更明显了。辟如我教三年、四年级时,会提倡初学作文,可以奔驰,学生作文写得很具体是受我表扬的,因此他们越写越长,进步很大。其实进入五年级,可以考虑在某一段时间内,规定学生作文不能超过两页,不能超过600字,这样在一个限字的框架内,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只有比质量了。这样就进入一个更加重视作文质量的时期,所谓从量变到质变了。升上六年级上学期,又可以放宽篇幅,字数不限,于是学生就进入一个追求写得又有字数又有质量的周期。“长——短——长”,从量变到质变,这样周而复始,是很容易让学生的作文水平产生梯级提升的。在六年级,也可以分小周期进行这样的训练。此外,还有从课堂作文到课外作文再到课堂作文的周期训练,可以有不限时作文到限时作文再到快速作文的周期训练。我们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每周最重视的一项作业就是作文,当进入不限时作文周期时,我会特意选周一指导作文,这样,他们会绞尽脑汁用一周时间精心经营出一篇美文。待进入限时作文周期,特有的考场氛围和竞争性,又逼迫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将一篇现场作文完成好。周而复始,学生作文会更上一层楼。

8、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性,是对老师、同学提出的一个共同的重要的课题。对教师而言,尤其是毕业班语文教师,按部就班,过于呆板地执行教学大纲,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任务显然是不够的,每一周的作文训练也不能老调重谈,冷饭生炒。就我而言,很重视一周一个创意,一周一个点子,一周一套方案。这个创新的点子

可能是我从用一周时间,从办公走路,到吃饭睡觉冥思苦想出来的,也可能靠某个灵感的闪电击中大脑所致。无论如何,从这种创新点子的产生到完善成一个作文指导教案,都是我很享受的一个过程。毫不夸张的说,一周的构思,半个小时的编写,两节课的指导,是我一贯创新作文的原则。体现在批改作文上,创新也是让批改大量作文本永远保持新鲜活力的源泉。有时,我从第一本到第五十六本的批改,有时将作文分优中差三类进行批改,有时随机抽取作文本进行批改,饶有趣味。作文评讲课上,大抵每个老师都有欣赏佳作这个环节吧,也可以创新啊。除了从头念到尾的赏评,也可以先选取一段美文作导语吸引学生再念全文,还可以先念一半作文再问学生情节可能怎么发展然后念下去对照,其乐无穷。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创新之处,可能是一个手法的恰如其分的运用,可能是一处细节的精妙描写,可能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绝佳过渡,也可能是一个匠心独运的开头、结尾,哪怕是一个能点亮我们读者眼睛的题目,都要予以表扬。这样,学生在作文中,立意会创新,选构会创新,构思会创新,表达会创新……创新无止境,可以说,创新让学生的作文永远向前。

综上,我从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五大误区”与“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谈了我对小学作文尤其是毕业班作文教学的一些看法,纯粹是从个人教学经验出发,仅是一家之言。但是,这些做法是我长期坚持的,也是被我的无数学生证明是有效的。但愿这些还嫌粗糙,未加以严格理性提炼的私家经验能够给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师一些启发与帮助,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还有,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经过证明的有实效的作文教学法,一定要坚持,再博取众长,为己所用,就是最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了,因为最适用的就最好的,最有效的就是最好的。

(作者简介:谢招敏,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福州市小学骨干教师,闽侯县语文工作室成员,闽侯县实验小学办公室主任。)

论也十分激烈。景区主管部门、经营权受让者以及各界学者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足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理论、、产权内涵及经营权实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现代产权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理身的特点,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比较与鉴别相统一,从风景名胜区产品特性解,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立社会各界对此争论,结合旅游业自近年来,我国旅游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而 论也十分激烈。景区主管部门、经营权受让者以及各界学者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足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理论、、产权内涵及经营权实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现代产权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理身的特点,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比较与鉴别相统一,从风景名胜区产品特性解,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立社会各界对此争论,结合旅游业自近年来,我国旅游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而 论也十分激烈。景区主管部门、经营权受让者以及各界学者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足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理论、、产权内涵及经营权实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现代产权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理身的特点,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比较与鉴别相统一,从风景名胜区产品特性解,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立社会各界对此争论,结合旅游业自近年来,我国旅游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而

论也十分激烈。景区主管部门、经营权受让者以及各界学者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足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理论、、产权内涵及经营权实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现代产权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理身的特点,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比较与鉴别相统一,从风景名胜区产品特性解,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立社会各界对此争论,结合旅游业自近年来,我国旅游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而

第三篇:有效作文教学策略探讨

有效作文教学策略探讨

每次谈到习作,许多学生“谈文色变”缺乏自信,没有自信,更谈不上兴趣。有的迫于老师的压力,勉强应付,写人写事平平淡淡,像记账似的,犹如一锅没有加盐和调料的稀粥,食之无味。大部分学生觉得无内容可写。因此,搜肠刮肚,像挤牙膏一样最终也只能草草了事。即使有些学生有内容可写,但也不知如何下手,从何写起。针对这些通病,在平时教学中,依托教材,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感悟写法,学以致用,反复实践,从而把学生引上习作的大道。

一、广读,积累语言

习作的材料有两大来源,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由于学生的独特性,他们的生活情况因人而异,具有客观性。其次是学生的阅读,阅读又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这正是老师必须引导,努力的方向。在教学中,依托教材,开展有效课内阅读,积极拓展课外阅读,不断丰富语言积累,为学生的习作打好物质基础。

(1)精读经典课文。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形神兼备的美文,有许多课文历经时代的洗礼,还熠熠生辉。这些课文都是无数语言学家,教育专家、学者从全世界优秀文学作品中遴选出来的,其经典性不容质疑。其中好词好句,名段名篇比比皆是。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品读,熟读成诵,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还能有效规范学生的语言,为学生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依托教材,拓展阅读。单从课文中积累语言是有限的,在教学中应以课文中好词好句好段作为拓展点,有效辐射,由一个例子带出一串这样的字、词、句、段、篇,丰富学生的阅读。例如,教学“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时,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成语故事,课外收集成语故事。在教学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引导学生阅读其童话作品。课本中还有我国四大名著的精彩节选,教学时注重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去读读原著。课本中还有阅读链接、课外书屋、综合性学习栏目,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详细而具体的指导,对拓展学生课外阅读非常有效。冰心说:“要读书,就要读好书。”依托教材,拓展阅读,使学生的阅读有针对性,又广而不滥。

二、深悟,借鉴写作技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广泛地阅读,可谓获得无数“大鱼”,为习作广积了“粮草”。然而,学会捕鱼的技术更重要,那才是目的。课文的经典性不容置疑,都出自名家之手,其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及写作方法上别具一格,手法纯熟,特点鲜明。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感悟其表达。例如,教学人教版第十册第七组课文时,引导学生领略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更要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片段时,感悟作者从动作来体现小嘎子的机灵。教学《“辣妹子”初见林黛玉》片段时,感悟作者用具体的语言描写来刻画“辣妹子”的巧舌如簧,见风使舵的特点。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时,感悟作者通过特定情境下的神态和动作描写,雕琢出了闻名于世的吝啬鬼形象。从而让学生感悟人物描写的方法不光有外貌描写,还可以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描写来体现人物的特点。教材中在表达上特点鲜明的课文多如繁星,教学时不光引导学生知道写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明白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从而让学生初步习得一些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技巧。

三、多写,提升写作水平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生有了广泛的阅读积累,又有了一定的表达技巧,就要引导学生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教材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的机会。《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第四题“读了下面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你愿意拿起笔来,也写几句话送给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吗?”学生在了解文本和写作背景的情况下,对大年夜被冻死的小女孩表达了深深的同情,都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小女孩,都愿意把自己的快乐与小女孩分享,可谓有感而发,做到我笔写我心。这样的小练笔在许多课文后出现,由于有极强的针对性,加上老师的点拨,训练的效果特别好。一切的学习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其实从三年级开始,每组课文都安排了习作,而且习作的内容大部分都能紧扣单元主题,本组的五篇课文是这次习作的最好范例。例如,人教版第十册第七组的习作便是写人。而本组的几篇课文都是写人的,而且分别有侧重点的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侧面描写来体现人物特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来描写人物,许多学生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体现人物特点,比平时写人的文章有了很大的进步。

学生、教师、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三大要件,课文是一个个精彩的例子。一线的老师只有紧紧依托教材,引导学生有效拓展,广泛阅读,为作文广积“粮米”。扎根教材,感悟表达,为作文习得技巧和方法。活用教材,反复训练,让学生成“巧妇”。我想,在教材这片沃土上广积了“粮米”,又培养出了“巧妇”,又何愁没有“美味”呢?

(福建省安溪县龙涓三乡小学)

第四篇:浅谈小学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

【摘 要】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开展素质教育改革的语文教学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教师古诗词教学能力以及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与诵读,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中精选的古诗词为例,探究如何有效开展诗词教学活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策略

文化是一??民族最为独特的烙印,古诗词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代表之一,从小学阶段有效开展古诗词教学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璀璨文化的一角,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因此,我们有必要创新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提升教学品质。

一、创情境,激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古诗词的教学首要的就是要从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兴趣出发,让其自然而然的认识到古诗词语言的优美,传递诗人感情的真挚,让学生从心里爱上古诗,并能主动了解与学习古诗。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因为古诗的字词往往言简意赅,学生难以体会到短短数语中描绘的意境,逐渐产生困惑之感,因此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从图像、声音、影视多角度去创设古诗意境,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古诗词之美,进而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笔者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小学生大多从未离开家人以及家乡,难以体会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心境,因此笔者在网上特地寻找了影视课件,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让学生从声音的凄凉,以及专业朗读人员的诵读声中逐渐体会,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最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读诗词,明诗意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读”是体会诗词意境与情感的必要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吟诵古诗来提升教学效果。

1.课前自读,感悟古诗

课前要求学生独自阅读古诗词,解决字词读音以及释义难关,而且要对作者的背景资料以及诗词的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从大环境中感悟与把握诗词表情达意的方向,形成对诗词的初步印象。例如,在教学李白的《赠汪伦》一诗时,首先学生需要对诗人李白的背景所有了解,誉为“诗仙”的李白是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及诗词创作背景是李白秋游桃花潭会有人汪伦,这些背景知识的课前了解对学生理解诗词内涵有极大的帮助。

2.课上朗读,交流体会

朗读并不是机械化的,而应该从朗读中表现出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鼓励学生对诗词内涵展开讨论讨论,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通过“头脑风暴”让每个人各抒己见从而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借此来触发学生对诗词的新体验。例如,在李白的《赠汪伦》一诗中,“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忽”字如果能够体会出作者李白的那种听到送别歌声的惊喜心情,学生在朗读到“忽”字时自然加重声音。

3.品读理解,记忆强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词寥寥数语中表达的内涵往往需要我们反复诵读和品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细读、反复读,而且要读的清晰,读的有感情,达到与作者情感共鸣的地步,此时说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依然到家了,而且只有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才会让枯燥的古诗词记忆工作变得生动与活泼,才会变得容易。例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面对诗人思乡之愁绪,教师通过自己低沉的朗读让学生从声音中体会情感,然后自己再独自品读其中的意蕴,在深刻理解的同时逐渐完成记忆积累的工作。

三、赏意境,强记忆

优秀的古诗词往往就在于描绘了一个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意境,因此学习古诗词的核心所在就在于能够体会诗词意境之美,而且古诗词的遗忘是必然的,能够留住在人心就是诗词描绘的现实意境。例如,当人们看到春风吹拂柳条时,人们常常会想到《咏柳》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因此要从解读古诗词的现实意境出发,让学生在朗读与记忆古诗词时与现实的情境相对应,脑海中不自觉的浮现出画面,这同时也在锻炼了学生的古诗词的迁移运用能力,让知识“活”起来。

四、重拓展,增知识

哲学上讲质量互变规律:“量变的积累才能引起质变”,要想让学生在古诗词上面有长足的进步,实现质的飞跃,那么仅仅学习书本上的古诗词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适度地拓展书本知识,在同一类型的古诗词对比学习中深度理解课本古诗词,而且积累了古文知识,有助于对其他古诗词的理解。例如,在《泊船瓜洲》一诗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描绘“明月”的古诗,感悟不同作者笔下的月亮,体会同一个月亮能表达的丰富情感,例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明月”是思乡之情的象征,欧阳修在《生查子》一诗中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来表达男女之间月下相会的朦胧爱情,在诗词的拓展中让学生逐步实现质的飞跃。

在日益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古诗词教学得到了更为重视的地位,为从小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古诗词,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从兴趣培养到知识拓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敏.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体验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2(7)

【2】贺淑琴.浅谈增加小学古诗词教学吸引力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2(11)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98

更新时间:2012-6-5

【字体:小 大】

小学数学内容可划分为概念部分、计算部分和应用部分三大块,那么如何充分地教好这三部分知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概念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在计算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即三个注重教学策略,这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现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概念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

数学概念是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的反映,它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石,是判断推理,进行逻辑思维的第一要素,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概念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计算题和应用题的教学。因此,加强概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概念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小学生只习惯于记住背熟概念,缺乏深刻地理解,因而产生了小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不良后果;一些小学生对课本上的概念稍作变化便不知对错。比如:“分数根据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可分为哪几类?”许多学生回答为“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三种。”实际上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不能算作一种分法。同时,小学生复习概念时,不善于将一个概念和其相近的概念进行对比,因而缺乏一定的分辨能力。比如:小学生对于“扩大了”与“扩大到”、“中点”与“终点”等概念经常在作业或考试中混淆。加之小学生学习概念时,容易受负迁移的影响,缺乏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下处理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概念上产生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比如:小学生由“5比3多2,3比5少 2”,错误地得出:“甲数比乙数多10%,那么乙数比甲数少10%。”的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概念教学中要创设学习情景,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加强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学习、自我归纳、自我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辨别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分辨能力呢?

1、重视过程、大胆创新。在概念教学中,如果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就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的概念一知半解、死记硬背。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地活动来体验和把握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要敢于创新,创设情景,想法设法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掌握来龙去脉。

例如:分数除法法则的教学,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入手,列出:a÷b=a/b=(a×1)/b=a×1/b(b不能为0),即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2、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经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由于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一些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必须应用一定的学具和教具进行操作演示,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形成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一数(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将三角形转化为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然后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记忆深刻,应用时容易掌握。

3、分析对比,加强分辨。一些概念只是一两字之差,但本质完全不同,学生常常混淆,因此,在教学这些概念时,必须将它们加以比较与对比,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既要看到它们内在的联系,又要看到它们本质的区别。

例如:数位和位数的概念,学生往往容易混淆,可以通过举例加以区别,理解两个不同的概念。

4、联想举例、类比算理。一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作业中时常出错。对于这类问题,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实例,加以对比,从而类比算理,提高正确应用能力。

例如:教学a-b-c=a-(b+c)这一简便方法时,可以让学生联想小明第一次借了小亮8元,第二次借了小亮2元,现在小明有13元钱。让学生想一想,小明还钱的方式有几种?结果怎样?也就是小明可以一次一次地还钱与一次性还钱,小明剩余的钱数不变,即: 13-8-2 =13-(8+2)。

5、应用变式、深化概念。教学中如果就概念讲概念,不进行适当的变式,就会使学生抓不住概念的本质和关键,不能灵活应用。因此,在练习设计中,要充分重视“变式”题的设计。

例如:教完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后,为了加深理解,可以设计以下题目让学生判断练习:

(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2)、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比圆锥体的体积大2倍;

(3)、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比圆柱体体积少2/3。

6、分析错例,提早预防。一些容易出错的概念在教学时,可以先出示错例,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错误原因,从而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例如:半圆的周长,学生很容易错误地认为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这时可以引导学生画出图示,区别二者异同。

7、辨证思维。灵活应用。在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明白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不能一成不变,使学生生搬硬套。

例如:计算分数加减法时,一般情况是先通分,然后相加减。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不必通分,采用分拆的方法进行解决。

8、题组训练,及时巩固。教学中,把容易出错的概念编成题组进行对比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例如:学完数的整除这一单元后,可以让学生说说下面各组概念的异同,这样不仅复习了概念,而且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及辨别。

(1)、整除和除尽;

(2)、偶数与奇数,质数与合数;

(3)、质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二、计算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主要指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毅力、性格、习惯、方法等。在计算题中,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主要表现在缺乏浓厚的兴趣、认真的态度、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例如:一些计算题并不是学生不会做,而是由于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草率、不进行演算所造成的。因此,在计算题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题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学会要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估算方法,然后达到算(估)得准确、迅速的目的。

(1)、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比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歌德巴赫猜想”,草稿纸就演算了几麻袋。通过这样生动典型的事例可以唤起小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2)、创设情景,激发计算兴趣。计算题比较枯燥,因此,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童话、游戏、比赛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要注意题目的灵活性、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从而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3)、成立数学兴趣小组。成立数学兴趣小组,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数学讲座、速算、巧算比赛,从而使学生达到算得准、算得巧的目的,增强计算情趣。

2、培养坚强的意志。意志是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

(1)、持之以恒、打好基础。小学生做计算题时,往往只满足会做而已,不善于进行必要的练习,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因此,在计算题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讲明计算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具体要求,扎实训练好基本功。比如:可以让学生每天一练,及时督促、及时检查。

(2)、知难而进、不怕困难。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善于做或做不准稍复杂的计算、简算、估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然后对症下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看谁估得准”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知难而进、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

(3)、一丝不苟、全面考虑。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小学生的一丝不苟的品质。通过对作业书写的要求,使学生养成态度认真、书写规范、步骤完整、考虑全面的好品质。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一看、二想、三算、四演的习惯。所谓一看、二想、三算、四演是指:第一先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第二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或有无简便方法以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第三步进行计算;第四步进行演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建立病题卡的习惯。对做错的计算题,让学生建立病题卡片,可以起到预防错误再次发生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按病号、症状、诊断、治疗四个程序填卡登记。

(3)、口算和估算的习惯。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算,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可以通过口算训练、口算比赛等途径提高口算能力。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估算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三、应用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应用题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因此,加强应用题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应用题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弊端是:“就题论题”,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具体的解法教学上,造成了学生套公式、抠类型、生搬硬套、思路单一。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1、注重一个“路”字,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应用题教学要重点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除了让学生掌握常规的整数、分数、几何形体的应用题解题思路以外,还要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启发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思考方法。

(1)、类比思路。类比就是由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们在其它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推理方法。比如:在低年级教学中,用学生生活中非常熟知的事理来类比应用题,就会是学生茅塞顿开,很快找到解题方法。

(2)、联想思路。联想就是由一事物引起对其它事物或概念的想象。一般分为两种方式:正面联想,如由要做的题目联想到以前已经做过的和这道题目相类似的旧题目及其解法等;反面联想,如由乘积联想到分解质因数,由“合”联想到“分”等。学生在作业中做题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断联想的过程。

(3)、假设思路。假设就是通过假定某个条件或某种现象成立,所得的结果往往与题中的对应已知条件不符,从而寻找产生差异的原因,加以适当的调整,消除差异,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思考方法在解答条件较少与两个或多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时尤为常用;有时应用假设法也可以使难题变易或寻求最佳的解题方法。

(4)、转化思路。转化就是把题目中的条件或问题变换成容易解答的条件或问题的一种思考方法。一般多用于转化条件。比如:一些难以解答的比例应用题。可以让学生把比转化为分数,然后可以按照分数的思路来进行解答。

(5)、直观思路。就是借助图表或实验演示把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图表助解,就是解题时,先根据题意画出的线段图或适当的表格,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间的关系,很快找到解题方法;另一种是实验操作,就是通过实验、操作、示范的方法寻找解题窍门。

(6)、逆向思路。也称反向思路,是由后往前倒着想的一种方法。比如,在几何形体的面积或体积计算中,时常会出现已知面积或体积求其它条件的问题。同时,对于一些从正面难以入手的应用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反面想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7)、对应思路。对应简单地说就是量率之间的照应。在倍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经常运用。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量寻率,一种是由率寻量。教学中要重视对应的思想的渗透,要强调单位量的对应率,一般都看作是“1”,特别要引导学生重视单位“1”这个率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

(8)、定量思路。就是抓住题目中的一个不变量来寻找解题思路的一种思考方法。有时可以利用总数不变;有时可以利用一个部分数不变;还有时利用差值不变进行思考。

(9)、代数思路。运用字母或记号代替数字进行思考,即用方程解题的思路称为代数思路。一些逆向性应用题,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方程解,以提高小学生的应变能力。

(10)、多向思路。多向思路就是从多角度,多方向,应用多种知识进行思考,综合各种思路的一种思考方法。在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扩展思路,提高灵活思维能力。

2、突出一个“变”字,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1)、例题教学中进行一题多变。教学例题时,要善于 引导学生变换题目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一题多变,从而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透彻地掌握和理解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题思路。

(2)、习题训练中进行多题一解。习题训练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全面思考,总结出一般的方法和解题规律,达到一法解多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复习教学中进行一题多解。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沟通相关知识,学会从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进行一题多解。

3、力争一个“巧”字,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思维能力。应用题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会解、多解,最后力争达到巧解,即寻求最佳的解题思路。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大胆探索,突破思维常规,巧解应用题,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比如:经常让学生解题后想一想,看看能不能简化解题步骤,进行巧解,久而久之,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愿望,使其敢想敢创,提高探索、创新的能力。

下载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策略初探[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毕业班有效作文教学策略初探[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教师 王小锋 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本书分析了数......

    小学高段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高段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重字词、阅读教学轻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所采用的模式传统,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写作......

    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作文学习了解简单的写作方法,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以此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浅谈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浅谈 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那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 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教学,是师......

    谈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精选合集)

    谈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摘要:作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最高追求是有效性教学。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探索......

    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五篇模版)

    新课程教学行动策略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 所谓有效教学,顾名思义就是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以后,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实际的发展。实现有效教......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5篇)

    国培计划(2012)云南省小学数学农村骨干教师短期集中研修项目培训作业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几点策略 毕汉丽 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元马小学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了祖......

    初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合集5篇)

    初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积极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是指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