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人教二年级下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的初步认识、余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我上了《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
这节课刚开始时是请学生用12片花瓣拼花瓣数不同的花。让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品时也会遇到像这种不够再分,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分好的花,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充分体现了学生了主体地位,在整节课的前20分钟导入时间过长,但师生合作很好,到后来由于自己的紧张,导致自己手忙脚乱,也让学生失去了激情,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对比教案来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由于在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如:有趣的思考题等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均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比较遗憾。因此,这次的教学活动,是给我敲了一个很及时的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朴实地搞好教学工作,是自我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进一步。
第二篇:二年级下有余数除法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反思
吴顶珍
本课时有余数除法,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改理念和教学资源,改变了传统计算教育学的方法。
一、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意义
以往学习有余数除法,是通过一个简单演示、一道竖式讲解和一道题做一做,告诉学生余数和有余数除法;再通过一道竖式的试商告诉学生余数要比除数小,然后配以多道计算题加以练习。这样纯粹是算理算法的学习、强化计算训练,单调重复地计算使学生倍感枯燥无味,并由此生厌,而且信息量少,思维狭窄,未能把学习的内容与身边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未能通过数学学习开发学生智力。本课的设计,使学生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用数学眼光去发现生活里的“有余”现象,例如用花盆布置联欢会场、分食物、摆学具、包装面包、校运动会的很多情景等等。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气息,感受生活中的余数问题需要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在心理上驱动着强烈的求知欲,在情感上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重点通过分食物和摆学具这两种生活情景,了解到平均分有两个结果:一是刚好分完;一是余下少许不能再平均分。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讨论、辨析,大家都参与了有余数除法、余数等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们获得了成功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在情景体验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二、在操作比较中探究方法
本课的教学通过学生几次自主操作,在比较认识中探索有余数除法,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独立地完成从表内除法到有余数除法的学习,并且自己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在操作比较中,学生还注意对事物的观察、分析、探究,自主发现问题,使他们逐渐养成自主探索、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借算法多样化激活思维
本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算法多样化,例如摆学具时,学生能用乘法口诀、估计、画圈、倍数关系等方法做除法,在课上联系生活实际想问题,想解法,把思维激活起来了!
四、在实践应用中加深认识
通过情景体验有余除法,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有余数的除法,从而更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更熟悉有余除法的算法。
2016年7月5日
第三篇:二年级余数除法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是要学生认识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横式的写法,正确表达商和余数,并学会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余数规律,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摆一摆,在平均分若干物体还有剩余的活动中认识余数,感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尝试中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17除以5的时候,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商几的过程分析,使学生明白:5和几相乘的积接近17而且小于17就商几,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这节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来沟通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同时加强学生观察、猜测、想象、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知道具体情境中的“余数表示什么”,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在教学中比较注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从表内除法的引入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算理,都安排了符合逻辑的活动和思考空间,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学的还不错,但在“发现余数比除数小”这个规律时,我是指名学生板书连续的算式,原先是想这样会缩短时间,由于学生在板书过程中没有把各数对齐,使学生没能很快的观察出这个规律,反而花的时间更多,如果由老帅自己来板书可能效果会更好,学生可以很快地发现余数1、2、3、1、2、3、。。。都是比4小的,没有超过4的,从而得出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当然,有余数的除法是这一单元的教学难点,学生的试商,竖式的写法,余数不能不写等等这些都要靠以后反复的练习,从而加以巩固。
第四篇:二下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师:现在正是草莓收获的季节,(课件出示草莓园图片)
师:喜羊羊和美羊羊也去摘草莓了。但是它们两个遇到了难题,你们愿意帮帮它们吗?
师:喜羊羊摘了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
(把6个草莓贴到黑板上,在旁边贴3个盘子。找学生上黑板摆一摆,让学生边摆边说摆的过程)
师:喜羊羊谢谢你的热心帮忙。
师:摆的结果是?
(生:摆了3盘)
师:摆完了吗?
(师随生汇报板书:摆3盘,正好摆完)
师: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师随生汇报板书:6÷2=3(盘))
师:算式中6、2、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6表示:共有6个草莓,2表示:每2个一盘,3 表示:摆3盘。)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太好了,你能像他一样说一说6,2,3分别表示的意思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 算式中有各部分名称,6是?2是?3是
(生: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师:嗯,你们的小脑瓜可真聪明!这不,美羊羊还不高兴呢,我们快去帮帮它吧。
美羊羊摘了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帮它也摆一摆吗?
(把7个草莓贴到黑板上,在旁边贴3个盘子。找学生上黑板摆一摆,让学生边摆边说摆的过程)
师:你摆的很棒!
师:摆的结果是?
(生:摆了3盘,还剩1个)
(师随生汇报板书:摆了3盘,还剩1个)。
师:那剩下的一个怎么表示呢?能把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师:你们的想法很好。在数学上我们把剩下的用六个点表示。
(一边说一边板书,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2,摆了3盘=3(盘)还剩1个......1(个)
师:在这个算式里,7是?2?3?那剩下的1叫什么呢?(余数)(在1下面板书:余数,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
师:一起读两遍。(读余数)
师:这个算式读作: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
师:男生一起读一遍,女生一起读一遍。
师:你知道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7表示共有7个草莓,2是每2个一盘,3是共摆3盘,1是剩余1个)
师:你回答的很精彩。
师:谁再来说一下。同桌互相说一说吧。
师:美羊羊的草莓摆的结果和喜羊羊的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次摆没有剩余,这次有剩余。)
师:像这样把物品平均分完后有剩余的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师:刚刚你们都表现非常棒,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份礼物,组长悄悄地从桌兜里拿出信封,是什么礼物?
(生:糖)
师:仔细听哦,如果你们能漂亮的完成孟老师的任务,那这些糖就送给你们了。
看活动要求(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把你们小组信封里的糖平均分给每个人,最后组长分的结果是什么?
2、把分的结果写成算式,在练习本写一写。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开始。
(学生活动,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完成的小组用坐姿告诉老师。
师:好,停。表扬这一小组动作最快。
师:哪一小组想汇报你们的想法?
师:你们小组汇报吧。
(生;3个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1个,算式是:3÷3=1(个))
(课件出示表格)
师:你们小组最勇敢,老师为你们点赞。
师:哪个小组还想汇报?
(生;4个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1个,还剩1个。算式是:4÷3=1(个)……1(个))
师:你们的汇报也很棒。
师:还有哪个小组和他们的不一样?
(生;5个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1个,还剩2个。算式是:5÷3=1(个)……2(个))
师:掌声送给你们。
师:你们来吧。
(生;6个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2个,算式是:6÷3=2(个))
师:你们也要说,来吧。
(生;7个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2个,还剩1个。算式是:7÷3=2(个)……1(个)
师:最后一个机会给你们。
(生;8个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2个,还剩2个。算式是:8÷3=2(个)……2(个)
师:孟老师手里有9个糖,平均分给3个人,猜猜分的结果是什么?
(生:正好分完。)
师:10个呢?,余几个?
(生:余1个)
师:那11个呢?余几个?
(生:余2个)
师:你们真聪明!
师:你发现了余数怎么样?
(生1:余数每次加1)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生2:余数总是1、2)
师:你的眼睛真亮!
师:余数和除数比呢?
(生:余数比除数小。)
板书:余数<除数
师:孩子们,你们太棒了!
一起读两遍。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课件出示,余数变颜色)
师:除数是?余数是?(重复这句话,一直到验证完)
师:那如果除数是4,余数可能是?(语速放慢)
(生:1.2.3)
师: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语速放慢)
(生:1.2.3.4.5)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了有余数的除法,我们一起看看吧
(课件出示练习)
师:拿出活页练习单圈一圈,填一填。
师:你来说一下你的想法吧(放到投影上,让学生一边指着一边说)
师:老师很欣赏你的回答。
(课件出示 ÷6=5......)
师: 可以填()
师:如果方框里填1,可以填几呢?爱动脑筋的孩子下课以后可以先想一想,下节课我们再一起研究。
师:孩子们,时间过的很快,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老师希望你们都可以做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孩子。
下课!
第五篇: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作者 朱彦
在上这堂课之前,我更多的是从四年级学生的不良学习反馈与解决问题的思路障碍来定下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即”余数代表什么,它从哪儿来?”“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
这节课重点解决余数从哪儿来的问题,在经过上节课用小棒摆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的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后。课堂伊始,我就抛出一个问题:”余数代表什么?”
小组讨论之后,他们都认为余数是”剩下的数。”“那是从哪里剩下的数呢?”陈宝儿说我们在分东西,从总数里把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分着分着,发现
不够分了留在手里的数量。师进行补充,余数是从总数中来的,它原本是要平均分的,但是因为数量不够平均分,分了会造成不公平现象所以宁可剩下放在一旁的现象,所以我们会发现,余数总是比除数小,如果余数比除数大了,它还可以再平均分一次…
接着我们开始学习例一,通过对6个草莓每两个一盘,7个草莓每两个一盘,能分几盘?在对比中再次理解什么是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
先从文字图片层面表达这两题的已知与所求,再从操作层面来表达解决问题--摆盘的方法,最后从算式层面来讲述除法算式的故事。
其中,在操作7颗草莓每两个一盘进行操作的时候,我问:”最后一个草莓为什么不摆了?”
汤淑霞说:”因为盘子不够了”(只感知图片,未深入思考)
吕思怡说:”如果把这颗草莓放第一个盘子,其他两个盘子就不公平,会
吵起来。”(知道有余数的除法还是需要平均分,知道除法的本质)
陈宝儿说:”就算盘子够,也不公平,第四个盘子里只有1个草莓,其他盘子里都有2个”.(能对同学的回答提出质疑,并提出论据。)
我又找了几个同学来回答,但是都未跳出上面这三种感知,所以强调题目要求:每两个草莓放一盘,我们在平均分东西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公平性,还要考虑题目的要求是每2个草莓放一盘,3颗草莓放一盘和1颗草莓放一盘都是不符合要求的。(解决问题时对已知信息的处理与重新验视。)
在分别解决两个分草莓的问题之后,需要孩子们自己对比讨论这两个情境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进一步体验有余数的除法与没有余数的除法的联系与区别,在明确了这两个情境每份的数量都是两颗草莓(分法相同)之后,李豪同学发表了他们组的观点: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情境没有剩余,第二种情境
有剩余。(建立”剩余”概念,但是仍是表象),我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一种没有剩余,一种有剩余?他回答:因为第一种是分6颗草莓,第二种是分7颗草莓,这剩余的一颗来自于总共分的草莓数量不一样(了解了余数从哪里来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