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体育课改环境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高中体育课改环境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四川省广汉中学胡蓉
摘要: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环境下,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好的体育课,才能如何上好体育课。现在作为高中体育教师自我完善提高的当务之急,必须坚持认真教好运动技术为核心的体育课,才是好的体育课。这样的体育课才可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体育课 终身体育
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为前提环境,如何在平凡的体育教师岗位上发挥能量?如何传授学生体育运动技术和体育健康理念?实际的问题都摆在我们面前,归结到最后就是在平时体育教学中,如何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的问题。本人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要上好体育课先要清楚怎样的体育课才算是好的体育课。如果在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里都没有好的体育课的模板,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素质涵养,是不可能上好体育课的。
好的体育课的第一标志:通过平时的体育课学生必须学会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有够用的体育运动技术,在以后的生活或工作中遇到运动健身场合都可以恰当融入,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更加自信。在学生的记忆中这是我们高中体育教师传授的运动技术。
好的体育课的第二标志:在平时的体育课中,无论是《必修模块》还是《选修模块》在制定好了的教学模块内容为前提。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抓紧时间锻炼学生的运动技术及身体素质,教会学生在课余时间怎样健身锻炼的方法,还要从现在培养学生在“将来以后”锻炼身体的意识及方法,为学生将来的健康幸福铺下一条宽敞大道。
好的体育课的第三标志:在体育课中,必须要让学生们学到锻炼身体所必须知晓的体育原理和保健知识,假如有同学发生了运动损伤,当场的同学该怎么办?假如自己在学校运动或者户外运动发生损伤或者其它意外情况又该怎么办?这都是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在平时体育课中传授和模拟情景加以演练,当遇到突发情况使之合理处理。
好的体育课的第四标志:通过体育课,让学生都有自己最擅长及爱好的体育运动项目,不管在这个项目上他们的运动技术水平是不是很高,只要是他敢参与其中,能够锻炼身体就达到目的。能够引导有些同学们对运动再也不害怕在也不恐惧,同学的性格慢慢变得更开朗
更活泼,这样我们教师就把快乐很好的融入体育课中了,使之同学爱上运动,爱上体育课。
好的体育课的第五标志:在教师的耐心辅导和关心下,学生更能遵守学校纪律和运动规则,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更能体谅和关心同学,特别是不会欺负弱小和践踏别人自尊心。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耐心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学生和教师都有很高的热情和活力,整个体育课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样带出来的学生思想过硬,技术过硬。
有以上五个方面的标准,我们上体育课就有模板了,这样才可以有的放矢,为把体育课上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上好体育课怎么入手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要强调体育课的上法的问题。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媒体和基石,学生只有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才可以在体育课中学到言传身教的运动技术和保健知识。要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通过新课改的学习,教师要突破“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教,以学论教”的观点。
第二: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是体育教育的本业和基础。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从三个角度来传授学生体育运动知识。从运动认知的角度、终身体育的角度、体育学科的角度。在学习运动技术的时候,教师示范讲解的环节要清晰,效果要明显。必须要精讲多练,运动技术要以常规项目为主体。比如我在课改模块教学中担任篮球模块的教学,在教学中除了基础的运动技术,还要有配合技术的战术学习。这样五大素质才能平衡发展。
第三:在平时体育课中,不时要穿插有行为习惯的教育,随时提醒同学们要做思想作风和行为习惯过硬的学生。当然对我们体育教师也是一个要求,必须做好表率榜样作用。这样同学们才会尊重你佩服你,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
第四:要上好体育课,体育教师必须要有“真本事”。体育教师在自己的专业上不仅不能荒废,还要学习一样或两样其他专业运动技术。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才可以舀出一碗水给每一个同学。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平时教学中,只有教给学生踏踏实实的运动技术才是硬道理,剔除一些花哨做秀式的体育课,也就是北师大毛振明教授所说的体育课中的“脏东西”。剔除没有实用价值的论点,不要情景模式的教学,必须踏踏实实教运动技术。
总之,要明白什么样的体育课才是好的体育课,才有可能上好一节体育课。明白体育教师言传身教吃苦耐劳的作风不能丢,抛弃花哨空洞做秀式的体育课,坚持认真教运动技术为核心的体育课,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基础的观点。
第二篇:浅谈如何上好高中体育课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体育课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进行学校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为更好的学习提供保障。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肩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任,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1.在体育教学中渗透道德品质教育
在高中体育课堂上,教师主要通过让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训练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纪律性,通过对他们行为的表现进行强化,使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有组织、有纪律,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使课堂教学能顺利开展。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敢于克服困难,使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是其他学科学习中不具备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进行锻炼时积极克服心理和生理上的困难,促进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同时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这种品质的形成能促使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中进行积极探索,获得全面发展和提高。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并通过实践掌握运动技能的技巧是教学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很多动作技能仅仅靠教师的示范学生是不能真正掌握的。例如,在进行长跑练习时,教师给学生讲解长跑的技巧和用力方法,还需要学生进行练习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长跑的技巧,提高跑步的速度,增强耐力。在进行长跑训练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他们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并降低对身体承受能力的关注。高中学生的好胜心很强,教师可以让他们在长跑训练中进行比赛,让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的“对手”。在互相追逐跑的过程中,学生轻松地完成了长跑训练,并使学生的耐力得到提高,使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强。利用长跑中的游戏性和竞争性,使学生不再感到长跑是无法克服的困难,使他们对长跑练习产生兴趣。
3.开展小组合作,发挥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体育运动的动作之后,就让他们进行大量的练习。希望通过练习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对体育运动进行分析和思考,使他们单纯地进行机械训练,缺乏思维的指导,没有领悟体育运动的内涵。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课堂成为了学生探究和学习的主战场,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技巧时,教师要给他们留下充足的探究时间,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来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来进行分组,每组4~6人,使每个组内的成员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使体育课堂教学实现高效性。在进行体育小组分组时,没有固定的标准,学生可以自由结组,这种小组能有效协调组内成员的关系,增强他们的小组凝聚力,让他们在每个人都能发挥积极思维,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探究效果。另外可以采用互帮互学的分组形式,即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优劣进行“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当然,开展小组合作,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还应时时监督、处处指导,以保证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与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4.实施差异教学,满足个体需求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但却忽略了学生的个体需求,无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实际上,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会因身体素质差异对体育活动有着不同的需求;而在相同的水平阶段,学生会因心理素质差异对体育活动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满足个体需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实施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发展,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使体育教学实现重视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注重过程评价,体验成功喜悦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对体育的探究和学习进行科学正确的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全面评价相结合,使学生能更全面地掌握自己能力,提高在体育运动中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来肯定教学设计中的积极因素,改进设计中的多余部分,使体育教学能在科学的教学设计指引下,不断取得高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专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进行激发,使学生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时对体育运动更感兴趣,在教师布置体育运动的练习时,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练习过程中,并经过探索掌握运动技巧。同时,学生能积极地和教师进行互动,互相交流和探讨体育运动技能,使他们的体育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
总之,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学科,要根据实际环境和学生的身体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来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能发挥积极主动地参与性,认真进行体育锻炼,使体育教学顺利开展,并让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通过锻炼来增强身体素质,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省三河市第二中学)
第三篇:浅谈新课标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论文题目:浅谈新课标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作者姓名:白晓军
工作单位:横山县第二中学
单位地址:横山县横山镇南大街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719100 ***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摘要: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课堂面貌也焕然一新,同时也为发挥我们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在实施体育新课标的同时没有给教师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各地市区课程实施方案,结合本校特色和本人特长,依据课程目标,自己选择体育课教学内容,不少体育教师为没有了固定的体育教材内容而犯愁,体育课教什么?怎样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因此,探讨新课改下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不管对体育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新课程标准实施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从最初的学习培训探索,经过课程实践,到总结反思,我对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领悟。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做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关键词:新课程 体育课 上课
1、树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这一指导思想是对学校教育本质功能的重要定位,它指明在课程的设计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以及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客观评价诸多方面加以解决。
“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表述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体育教学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辩证统一。过去的体育教学是以知识技术的传授为重点,教材是中心,体育教师只有教材意识,教学始终是在演“唱主角”。“新体育课”看重的不是竞争,而在乎每个学生的表现。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要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来为那些少数学生另设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让个体差异受到尊重,个性得到发展,只有这样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突出教学目标。
体育课教学目标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淡化竞技意识。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改变以往课程中技能传授的倾向,而要促进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化和学习结果能按课前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加以衡量或评价。目标突出,就是要明确本次上课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在何种条件下做到何种程度。
3、精心备课,特别是备教法。
在新课标中,淡化了对技术动作规范的要求,但是并不是意味着教师上课可以轻松了。教材在淡化动作规范的同时,对教师对教学的全局掌控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工作重点由强调动作的规范性转到了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虽然学生是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但是并不代表学生就会积极认真的进行练习。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何最大限度的张扬学生的个性,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新课题。我认为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还和原来一样只是运用所学的技能,进行常规的基本技术练习的话,在一开始,学生还能认真练习。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由于基本技术练习的单调和枯燥,学生逐渐有了厌烦情绪。那么我们就应该调整练习方法,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和游戏性,比如:在篮球课练习运球的时候,改变以往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练习的习惯练习方法,分组运球接力看哪个组快而且运得稳。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但是学生在练习的时候积极性明显有了提高,学习效率自然也就好多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多形式,多手段引导学生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新课程改革很重要一点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为此,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充分利用了以下几点来吸引学生参加到活动中来。
4.1 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苏霍姆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其导入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刚开始上课,学生的思维还处于抑制状态,这时,教师如果用一个故事来导入,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气氛肯定会活跃起来。
4.2 以学生的生活爱好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
“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在设计活动时,坚持趣味性原则更显其重要。设计的活动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例如斗鸡游戏活动时,设计成学生喜欢的柔道的情景,学生们活动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否则枯燥的斗鸡活动会令学生们感到乏味。
“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新课程标准极力倡导体育教学内容应是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并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特点的。如何让体育课融入生活味?“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根据教材内容针对性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学习方式生活化,就是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和体验知识,而不是直接的、被动的去接受经验。比如:“限时购物”体育课上模拟春节将至的繁荣景象。为减轻家长负担,学生帮助家长到商场“限时购物”。购买物品苹果——毛巾——鸡蛋,每次往返只能用篮子装一样东西。比比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先完成这项任务。这一普通的日常购物活动,既能让学生体验到帮助家长分担家务的快乐,又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也为课堂增添了浓郁而喜庆的生活气息。
4.3 分层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在教学活动中要考虑不同能力学生的需要,改变过去那种“一刀切”的做法,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那些动作发展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难度,让他们“玩得有劲”;对那些动作发展较差的学生则降低动作要求,让他们也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跳台阶活动中,要提供几种不同高度,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练习,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增加高度。教师只是起到引导、鼓励、保护学生的作用。
5、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体验创新的乐趣。
如果说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话,那么如果能让学生最大限度的体验到学习成果的甘甜的话,那将会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树立终生体育观念有实质性的帮助。比如:在篮球课学习掩护配合的时候,教师只是对掩护的概念和基本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掩护方法。第二节课的时候,学生自己来演示自己的方案。同学们的方案各种各样,但是都基本能掌握了掩护的方法和步骤。这时教师再对动作中的不规范地方进行稍加纠正,对做的好的方案进行表扬,并进行示范给其他同学。受到表扬的学生自然很骄傲很开心很有成就感,而没有彻底理解掩护概念的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这项技术。然后再让学生把自己设计的方案运用到比赛当中去,学生在比赛中运用自己的战术来得分,自然就大大刺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参与运动的渴望。
6、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体育教学新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师的微笑多了,能够与学生达成一种无形的默契,使得一节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在学生身上得以实现。其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被赏识的渴望。在课堂上,教师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热情的鼓励来营造和诣热烈的氛围,不仅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励他们的探索精神。
6.1 身体语言的激励。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鼓励是增强自信心的最好的一剂药方,当学生们在活动中表现得出色时,教师对他们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等非语言性动作奖励将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教师经常走近学生身边拍拍他的肩膀,摸摸他的头,对学生表示出一种无声的赏识和赞扬;在活动中教师经常注意用视线接触学生,告诉他们老师在注意他们等方法,对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都有一定激励作用。
6.2 合理的运用语言激励。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多用激励性语言,教师对学生的赞许可以用无数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要避免简单的说“好”或“很好”,否则会使学生心理上得不到满足。教师可以说:“你的动作非常好,我很喜欢”,“大家来看XXX的表演,他做的真棒!”,“老师相信你是成功的”等语言进行激励。另外,教师在评价上少用主观性的臆断,而应采用多样性评价。如一堂课,教师如果在最后的评价中能把四组分为最佳表现组、最团结组等等,或者对取得三、四名的小组加以鼓励,那么也许该课会更加完美。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总之,表扬鼓励如能始终贯穿在一节课堂之中,会有显著的课堂效果。
7、发挥学生的自我和相互评价
给学生自主及自由的空间,同样也应体现在学生的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上。7.1 学生的自我评价。
只有让学生自己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才能真正达到成功的乐趣。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是增加其自信心的表现。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在的层次,即自身的身体素质。其次,要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白所需付出的努力。最后,要让他们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包括自己在活动中是否全力以赴,是否真正取得成效等等。
7.2 学生的相互评价。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因而让学生参与评价,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表现之一。这种评价可以是以小团队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是个体对个体间的评价。如在一个活动结束前,可以组织组员评价谁是最棒的或进步最大的;又如在活动前每组可以推选出一名组长,在活动过程中,由组长对组员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在技能类的体育课上试用一下;也可以两位合作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认为他(她)在活动过程中与自己配合默契,就给他(她)加星。
总之,新课程下一节体育课看似简单,却蕴含着诸多因素,体育课教学从指导思想到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到组织形式,从练习方法到教学环境,从对教师的要求到课堂上的评价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议体育教师在学好做好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多方面的学习,充实自己;从教材、教学条件、学生性格、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去考虑、认真对待每一节体育课,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参考文献
[1]季浏主编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出版社2004年4月 [2]黄德炜 《认知新课标,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打造全新的教学模式》海淀论文集2004 [3]陈向明 曾琦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 [4]林良富 《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宁波出版社 2004年6月
[5]曾琦 陈向明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年12月
第四篇:浅谈如何上好体育课
浅谈如何上好体育课
禹州市小吕乡
陈根旭
体育课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态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终身体育的受益者,除了教师的积极努力,还必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习兴趣
体育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心理因素。学生的体育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体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1.利用成就感
学生的成就感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是一剂良药。如同在文化课教学中的“解答了一个富有挑战性难题”一样,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是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练习运动技能得到提高,其中也包括运动知识和健身知识的获得等。相反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运动技能的提高,总是在简单重复低水平的运动技术动作,就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有成就感,就会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有自己赶超的目标和继续学习的动力。如果能帮助所有学生获得这种成就感,树立这样的学习信心,他们便有动力克服体育学习中的困难,获得克服生理、心理惰性后的成功感,自然而然会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
2.利用认同感
教师和同学对一个学生进步的认同是对其后继学习的莫大鼓励。课堂上一次良好的运动表现,一次出色的示范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在运动竞赛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同学们的羡慕的目光,这些都会给学生很大的精神鼓舞,也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别是中小学生思维十分单纯,他们往往认为:我体育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以及同学的肯定,我还得保持下去,要好好学习。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3.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
体育学科的最大特点是体育课上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当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进行了适度的身体负荷的运动时,他们的身体就会体验到适度运动后的愉悦感,这种适度既不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更不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特别是当前学生文化课学习压力很大,学生课外几乎没有运动时间的情况下,体育课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和组织合理的体育学习内容是学生体验体育运动兴趣的第一要素。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好动、好奇是青少年的天性,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所具有的活动性、挑战性、技巧性、趣味性,恰好能满足他们这种有需要,并使其从中获得乐趣。但是体育教学的不当,会使体育变成枯燥、艰苦的劳动,使学生丧失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兴趣,例如有的教师把教学和训练安排得紧张枯燥,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有的教师训练方法千篇一律;有的教师态度蛮横、语气强硬,或者一味批评,吝于表扬等,都会削弱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为满足学生追求乐趣的需要有效激发学习动机,体育教师要设法使体育教学富于趣味性。
体育教学是一种生动活泼,愉快身心的教育活动。新课标要求我们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遵循这一理念,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即为每一课都创设一个情境,使每位学生都融入到情境中去,使他们感觉到是在游戏而不是在上课。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如根据本校特点创编的“纪律之星”,“蛇形跑接力赛”游戏等。通过这些手段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课教学不同于运动队训练,不能进行过大的运动量和负荷,以免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体育课运动量的安排必须要有一定的锻炼价值,同时又能够有效地调节好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努力把快乐体育教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着手,变“厌学”为“乐学”,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和进步的喜悦,从而产生体育兴趣。讲解动作技术要领,要形象生动;总结要突出重点,做示范动作时要正确、优美;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善于发现学生的好人好事,给予表扬鼓励,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提高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精选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进体育活动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如果教师工作马马虎虎,上课松松跨跨,对学生放任自流,讲课精神不振,就会诱发学生对体育产生厌学行为。同时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更要做到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爱护,学习上的耐性指导帮助。此外,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示范,可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因此,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是获得威信、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所追求的。一门课程要获得成功,“在学中找乐、在乐中提高”是最高境界,由此教师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机械单调的话,学生势必产生怠倦厌学行为。相反,教师教学中,语言风趣幽默、形象生动、精练而带有鼓励性,并结合教材内容,讲一些有趣的生活小故事,师生互动必增强,教学氛围就活跃起来了。
四、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动力
由于学生家庭、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掌握练习密度和强度。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细致地了、研究每一位学生的不同情况,根据其不同特点、循序渐进地逐步提出要求,只要他们通过努力达到了要求,就要及时、恰如其分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能产生成功感,从而使他们更加有信心去实现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如此必将使学生逐步形成由后进变先进的强大内驱力。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况,适时运用“鼓励”性语言,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付诸行动。
总之,要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必须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质量和效果。为了让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更积极地参与运动,提高运动水平,健康地成长;建议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但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体育课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体育课堂要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第五篇:如何上好体育课
如何上好体育课
在新课程理念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对体育教师、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节好体育课必须体现《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要有明确目标,要凸显科学的教学方法,应创造一个热烈、轻松而富有秩序的课堂气氛。
步骤/方法
1、一节好体育课必须体现《标准》中的基本理念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是对学校教育本质功能的重新定位,它指明在课程的设计、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客观评价等诸多方面加以解决。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传授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中心,重视体育教材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对象意识不强,教学始终是在演“独角戏”。《标准》要求以人为本,确立人的主体意识,将教学的重点应从重传授转向重发展。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方面的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所要学习的内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运动中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自主体育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充分自由的发展自己、认识自己,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一节好体育课要有明确目标
目前比较认同的学校体育目标是多元化的阶段性目标,小学是以学会基本动作为目标的运动教育,更多的注重体育兴趣、爱好的培养;初中以掌握各种运动项目为特征,注重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高中及以上学校以终身体育为目标,注重体育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具体每个学段的学校体育目标,都是围绕着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神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而且每个目标又划分出不同的水平目标。采取的是目标管理,这和以往又有很大的改变和不同。
一节好体育课的内容要围绕目标来选择。《标准》进一步向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和个性需求方面发展,对教学内容没有给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只是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选择,各地各校教师可选择多种多样的内容,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达成教学目标。
3、一节好体育课要凸显科学的教学方法
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哪些教学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哪些教学方法又能有机地的结合在一起?这一系列的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具体的实践问题。旧的体育教学方法长时期处于近乎僵化状态,例如:分解、完整、重复练习的练习法的应用已达十几年,尽管其方法的实际操作在发展,但其变化却缺少逻辑性。在一节体育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给与重新认识与研究。
4、一节好体育课要求任课教师要做到“四四三”
“四”即“四熟、四活”。四熟即熟《标准》、熟教材、熟动作、熟学生。熟《标准》是因为《标准》是教学的依据;熟教材是因为要把握一堂课中重点、难点,是重点突出;熟动作是因为要给学生做示范,对培养学生的整体运动印象起直观作用;熟学生是因为学生的程度不一样,教学中的要求要因人定量。“四活”是指课堂气氛活、授课方法活、学生思维活、处理手段活。课堂气氛活是要求教师教态自然,精神要饱满,要以满腔热情激发学生的情感,仪表、姿态要得体,声音洪亮、清晰,不然就不能得心应手。授课方法活是因为一节课中教学活动多变,动作复杂,联系时间有限,要想有好的效果,就必须仔细思考反复推敲,不能抱住一种方法,一成不变。把学生的思维搞活是因为动作之间的衔接、难以转化,以及学生预测期待与能力强弱有矛盾,如果对学生不诱导不启发不及时的给学生提供思维线索,学生就会感到盲目,无所适从。处理手段要活是因为体育课堂多以室外活动为主,教学环境多变,学生流动性大,注意力易分散,有时会遇到预料不到的情况,所以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教学。
“三”即“三精”:课的内容任务设计精、主干课程设计精、教学语言讲解精。如果宣讲课的内容任务设计精,就能够包括全貌、勾勒轮廓、开门见山、故事开路、寥寥数语、恰到好处,就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和感想,收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主干课程设计精,是因为主干教材是课堂的核心,只有考虑如何突出重点,分散或转移难点;教学讲解精,是以语言的概括性与科学性为主要特征的,一堂好的体育课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师生语言上的交流,所以体育任课教师应从“精炼”入手,播种求精,才能够达到课堂互动。
5、一节好体育课呼唤综合性、科研型体育教师
体育课堂对体育教师文化水平、知识面、学历、科研水平等多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会喊“立正”、“稍息”的体育教师时代已经不适应今天的体育课堂。《标准》下体育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品格和高尚的师德。良好的品格对学生会产生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格的行成。要完成肩负的重任,就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具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博览群书,丰富文化知识,以及熟练的示范动作技能等,成为综合性的高素质体育教师。
6、一节好体育课应创造热烈、轻松而富有秩序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概括为“心情舒畅、和谐统一、乐观主动、自觉向上”。心情舒畅,指老师学生都有一个好心情,精神抖擞应对课堂;和谐统一,指师生之间关系融洽,配合默契,友好相处,达成互动;乐观主动,指课的内容、练习形式、教法组织能够引发兴趣;自觉向上,指教师把课上成高质量、高水平的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使学生产生増力情绪,増力情绪又能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上朝气蓬勃的面貌、民主的作风、和蔼可亲的态度、热情友好的语言都是创造良好气氛的重要条件。
7、一节体育课似是简单,却蕴含着诸多因素,体育课教学从指导思想到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到组织形式,从练习方法到教学环境,从教师的要求到课堂上的及时评价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议体育课教师在搞好本专业的同时,还要捕捉多方面体育信息,加强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充实自己;体育教师应从教材、教学条件、学习性格、学生生理、学生心理、家庭、社会、学校体育等多方面去把握,认真对待每一节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