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小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2 14:3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小学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小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小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小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去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随着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潘克明认为,强调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做法,是国际上一些比较发达国家十几年前的做法,这些国家现在已经不再需要开设这样的课程了,而是把计算机很自然地作为一种手段运用到课堂中、运用到学习中。信息技术发展到最佳阶段,应该是不再开设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而是很自然地融在教师的意识里,通过教师的教学体现出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教育界人士却没有盲目乐观。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陈美玲认为,现在的确有不少学校在整合方面搞得不错,但只是一个一个孤立的点,没有形成面,同时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他学校没有得到共享。

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近几年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涉及到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中很多复杂的深层次问题。教学资源开发、师资水平、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都有可能成为影响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因素。

“现代教育意识与现代教育观念的整合,这是最关键的。教育观念的整合要体现以人为本。在教育的过程中,以谁为主?要以学生为主,但教师的引导作用举足轻重。”潘克明在走访了许多学校之后,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从五个方面进行整合,包括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的整合。在内容的整合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作用、如何获得信息、怎样处理信息等。此外,要注意处理好基础性知识与最新信息技术的整合、基础性内容与发展性内容的整合。

对于教育形式的整合,信息技术的运用必然会影响到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要注意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与兴趣小组的结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现在我们的课堂模式还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有问题举手发言,教师给予答复,没有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自己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局面。像有的学校把学生四人分成一组,给出一个题目,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讨论,或上网查寻资料,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技术的整合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讲的,除了观念之外,就是要更新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教学设计的方法。技术的整合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手段,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整合到各学科中去。

第二篇:浅谈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为的体育教学增添了活力,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并开拓了学生眼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合理,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为体育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小学体育教学、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和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人们已经从过去所认为的体育只能造就“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转变成“少年强则国强”的感悟。因此体育课以成为学校里的重要课程。但由于教师或学校出于担心学生的人生安全,怕自找麻烦,所以体育课一直被禁固在单调的跑、跳、掷及简单的球类教学中。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体育课的价值。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强大的活力。我们尝试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的各种领域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就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一、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习空间,使学生“乐学”

体育课与其它的课程不同,它既要教授给学生体育知识,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而要达成这一目标,老师光靠教科书上的几句理论几幅插图是很难实现的,为了避免光讲不练,纸上谈兵式的教学。体育课的“教室”大多在操场。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教学模式,而后是学生自己练习。因此很多学生对体育的最大体会就是“单调”而“无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文字,丰富教学资源,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解跨越式跳高时,为克服学生对横杆的恐惧,掌握过杆的动作技巧,可以利用网络搜集有关的视频与图片资料,并与课本知识融合在一起制作教学课件,通过课件中的动画效果,了解动作的生理原理,让学生了解起跳时起跳腿要充分蹬伸完成快速起跳,过杆时上体前倾,脚尖内旋下压,并让学生思考起跳腿应怎么做才有利于过杆,摆腿与侧肩怎么做动作才更好?部分同学在欣赏完课件后都能总结出自己的心得,讲出一些动作要领。而且在让学生观看视频时,看着运动健将身轻如燕的腾空一跃,或是同龄人勇敢自信的向高度挑战的瞬间,都使学生对跨越式跳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同学都要求马上到操场上试一试。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学”,就能够自觉的去理解和体会老师的动作讲解,而不是单纯的模拟,体位感觉能力也会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提高运动技能,使学生“会学”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把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学生对一个新的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因此老师的示范尤不可少,但由于教师自身的体育素质、对动作要领的领

会程度、年龄、心理等因素,动作示范有时并不准确。另一方面,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时机也有很大的局限,部分动作快、综合难度较高的技能,学生很难清楚的观察到教师的示范动作。这必然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在讲解蹲距式跳远时,利用课件中动画或影像的慢动作、暂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利用前、后、左、右不同角度的动画效果,使学生观看到在起跳时,身体,腿,臂,头等都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突出重点、难点,更快地建立起动作表象,提高认知阶段动作学习。这时候老师再找同学在场地进行练习时,学生们自然能指出其动作的优点的不足,教师适时指点动作要领,可以加深学生对动作的印象,进而更好的完成动作。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动作技能,还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使学生主动思维,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

三、拓展延伸,体育课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有人会说学生接触外界环境与事物的机会比较少,光凭体育课上的跑跑,跳跳就能实现这么多的教学效果吗?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走出狭隘的体育概念,拓展体育运动的空间,如在体育课上为学生播放体育比赛的片段,介绍优秀运动员讲解运动规则等,运用多媒体使学生走出了“操场”与“学校”这个小圈子,使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宏观的限制。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成功举办,在体育课上我组织同学们观看部分项目的视频片段,当我国健儿喜得桂冠,看着国旗升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而在集体项目比赛中,运动员的相互配合,使学生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在看某些运动项目时,如100米跑时,老师可以适时的加入动作讲解,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掌握技能,而且当学生了解到运动员艰苦的训练,完强的拼搏才取得如此的成绩时,很多同学都能意识到“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努力,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因此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课上的应用,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四、全面的展示体育的魅力,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学生从课本和课堂上能学到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是有限的,传统的教育教学只重视学生在课堂上运动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甚至很多学生认为,只有体育课上所做的才是体育动运,体育课外就没有“体育”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就可以向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体育的魅力,如:各种精彩的比赛片断,某个体育明星的介绍,各种有趣的体育竞赛,新出台的比赛规则。还可以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其实是一项非常快乐非常丰富的活动,体育活动就在我们身边。体育与健康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遥远,使学生更加接近体育,喜爱体育,为他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1、体育教师要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教育的深刻认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掌握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发挥网络资源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2、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地位,不能忽视。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不能忽视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的组织、指导和调控作用。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学习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在思维遇到障碍、学习受阻、学生不能自控时,能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有效的引导,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个别化学习

3、信息技术只能对课堂教学进行辅助。有些老师对信息技术过分依赖,认为体育课上有了多媒体课件就万事俱备了。缺少了应有的讲解与练习。这样往往使学生只注意到了课件上新鲜的内容而没有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和动作技能。因此信息技术只是在适当条件下辅助课堂教学,教师的示范讲解与学生的动作练习,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强有力手段。

4、信息技术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在得用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时,我们要选择那些为学生所喜爱的如鲜活的图片,简短的动画,悦耳的声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材要紧扣本堂课的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因此内容要简洁清晰,以提高课堂效率。

目前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已成为学校里的重要课程,伴随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体育教师要明确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合理、正确地使用它,从而为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

第三篇:浅析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教学中的应用

河北顺平县中学 杨立红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发展和普遍应用,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势必要将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纳入其中,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改中的应用效果会越来越明显。在地理教学中,应该突出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为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多元化的地理信息,优化地理课堂结构,突破时空障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地理教学活动,不断拓展教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和信息修养。发挥信息技术自身优势也适合于地理学科信息容量大、知识开放性高的特点,对于解决地理学科跨时空知识的教学难点非常有利。从某种意义上说,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大幅度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成绩,是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地理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新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应用 【正文】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表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势头,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正经历日新月异的变革,学校作为社会的人才技术储备库,培育人才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此,作为一名普通高中地理教师,我谈一谈地理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这一元素的应用。

一、国家定调教育政策,营造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浓厚氛围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推进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河北省教育厅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中强调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突出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大力倡导合理利用网络提供的地理信息资源,优化地理课堂结构,突破时空障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地理教学活动,不断拓展教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和信息修养。因此,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必将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地理课程改革要乘势而上,紧跟时代脉搏与时俱进 我国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加强了对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视,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对教师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的指导和培训,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尝试,并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从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高中地理教学在这一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不高,教学效果也太不明显。只是在公开课或研究课时使用。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计算机知识的缺乏;另一方面网络上现有的教学软件纷杂以至于令人眼花缭乱,教师使用过程中感觉到手足无措,适应不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

要。

在新课程改革初期,广大的地理教师还是适应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改革意识还不强,使用多媒体及其教学软件的能力极为有限,不能很好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教师还未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教育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意义,还没有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新颁布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纳入“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师生双方可以更轻松、更自由地互动,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为了寻求实现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试图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形式等结合起来,以探索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浪潮,贯彻启发式设计,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能力的多媒体组合新型教学模式,以促进地理新课程改革中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适合地理学科信息容量大、知识开放性高的特点,对于解决地理学科跨时空知识的教学难点非常有利。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幅度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是多媒体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加强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交流是进一步发展、普及地理多媒体教学的重要途径。

三、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逐步实现线性教学模式向非线性教学模式的过渡

在2010年河北省实施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地理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理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重视地理观测、考察、实验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地理课程标准》显著地突出了地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地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地理问题、运用地理技能以及学会学习与合作等地理素养。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发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逐渐发展了起来。此教学设计理论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及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也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与促进者。非线性教学是一种以计算机、网络、智能化软件等技术为基础的,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为目标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构建出非线性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地理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其教学内容十分宽泛,既涉

及到复杂的自然现象,又包含着纷繁的人文现象,特别是许多地理事物存在于遥远的地方和广阔的空间,发生于久远的年代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地理对象的这种复杂性、抽象性、宽泛性、漫长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使人们不可能全部亲身经历或一一直接进行观察。

因此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伊始,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视探究活动,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同时还要通过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这也是地理课程的优势和特色。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以为要逐步营造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氛围,改变学生固有的地理学习的印象,转变地理教师的教学理念,充分而且适时地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运用中是非常必要的。

四、教学实际中应用信息技术要科学、合理

在新地理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现代社会中的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和新科技成果的展示,在内容标准中规定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内容。如“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电子地图(网络或光盘形式)查询城镇、交通、旅游等信息”等。新课程要求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构筑开放的地理课堂,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多种活动来获取知识,使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教教材”过渡为“用教材教”。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游刃有余地控制整个课堂,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课堂教学的进展。新地理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变,而且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现代信息技术的加入必将为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构筑开放的地理课堂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对于不同地理课程内容,是否使用信息技术、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要区别对待。因此,在地理课的学习中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一)例如地图分析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地图、熟悉地图、阅读地图和绘制地图,更重要的是能够做到图像与文字的转换。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以文释图,用文字来说明地理问题,理解地图的语言;以图释图,用另一张图来反映这一张图;以图释文,用文字转换成图,使语言通过图来表达出来;补全图像,根据地理图像提供原因或结论,但又不全面,需要加

以补充完善,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

1.以文释图,即指将图像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以文释图一般分三个层次,一是能够结合信息技术提供的图像和图表叙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二是能够根据图像和图表进行分析,得出有规律性的地理知识;三是能够把图像中有联系的事物,经过分析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区域地理学习中要求学生“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臵的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臵、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臵做出简要评价”等都是要求学生会从地图中获取一个区域的更深入的信息,即能够读懂地图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做到图文并茂。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的内容时,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导学生去观察,并动脑去研究,让学生自己发现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学生这样获得的知识要比传统的讲授法获得的知识要深刻得多。

2.以图释文,即将文字应用信息技术转化为图像或图表,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文字内容,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是大有益处的。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

化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例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下面五幅图,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差异。利用多媒体网络具有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外部多种刺激迅速感知教学内容,甚至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创设直观情境,把教学内容变为更为具体的、可感知的东西,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提高教学效率;如利用计算机模拟地球的运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水循环等空间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地理事物变化规律。

3.以图释图,是指用新图来表述原图。如在教学过程中,可把教材中的大气环流图应用信息技术设计成立体图形,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不同纬度上的大气环流中,空气在地面和高空的运动形式。

(二)再例如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钱学森将地理学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地理系统”,而且这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这一基本特征。如高一地理下册中的区位(包括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活动、城市、交通运输的点与线以及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等)选择,就需要考虑各个影响因素:气候(光照、水分)、地形(场地)、水源等自然因素;市场、交通通达性、政府政策、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乃至历史、个人偏好等等社会经济因素。在不同的时空中,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又不相同,而且每一个具体的因素又在发展和

变化着,它们的发展和变化又对区位的选择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就是一个层次复杂多变、内部关系错综复杂的系统。而教材限于篇幅,它不可能将各区位因素的影响都进行详细的讲述,绝大部分是一带而过。因而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我们只能和学生详细的学习影响某个区位选择的某几个主要因素,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区位选择的片面认识和肤浅的认识。而现在通过信息技术这种的教学手段,我们可以利用自制的专题网页,精选各个区位选择的典型例子,合理的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呈现手法,并通过超级链接,将其他相关材料和网站收集起来,以供学生更广泛的浏览;同时,可以通过在线讨论、举例、结合课本深入分析某一或某几个具体事例,并通过在线提供的众多事例,使学生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影响区位的主导因素有哪些,其他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并辨证的认识各因素的动态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通过教师有效的组织、积极的引导,通过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能高效的理解和记忆这一内容,并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和主动思维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学会选择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拉近了学习与社会的距离。

(三)再例如知识反思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活动总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因此在学习某部分内容时,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否达到了活动所要求的程度,包括对地

理知识谚语记忆的熟悉程度,对知识本质属性的理解程度,对知识的各种表达形式掌握的程度,在经历一些学习活动后,要反思自己学到了那些新知识,这些新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是如何联系的,反思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有何欠缺,如有,则分析这些欠缺是如何造成的,应如何尽快补救。如学习美国硅谷的区位条件后,学生能够通过网络了解到中国——北京中关村,德国——慕尼黑,日本——硅岛,印度——班加罗尔都是各国的高科技中心。然后比较反思各国的高科技中心与美国硅谷的区位条件有何异同。这样不仅巩固了旧知识还拓展了新知识,并且将新旧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五、地理教学中加入信息技术元素的优势作用

1、可展示多元化的地理信息

在地理教学中经常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如在课堂教学中,阅读材料的展示与分析及图表的归纳与总结,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非常方便。同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动画,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学生复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分”一课时候,由于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许多学生不能及时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而且即使记下来了,也多半是死记硬背,缺乏空间的位臵感,但是利用相关的地理演示课件进行教学就可以很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比如:运用一个关于中国的行政区划的多媒体地理教学课件,它是一个类似于拼图的小游戏,在课堂上学生按不同的要求进行拼图训练,并设立最快记录,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主动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使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兴趣盎然。

2、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地理知识体系

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是围绕一条主线开展的,有的时候在说到某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需要用到其他的知识点来做铺垫。地理教学也是如此,但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中不是很容易做到的,而现在如果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就可以直接“跳转”到要使用的知识点,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进而融会贯通所学的地理知识。这种新型的教学过程对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地理知识体系极为有利。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而具备着趣味性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捷、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内容时,教学一开始,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播放视频“太阳活动(黑子\耀斑\日饵)和美丽的极光”,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本课教学情境,并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能使学生更好、更快捷、更准

确、更深刻地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

3、有助于学生提升地理探究学习能力

地理学科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特点,重视“探究性”学习。要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受到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等教育,发展自己的个性,有创造性的人才有雄心、有决心,敢于进取。同样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每个学生都是特殊发展的个体,都是一个有自己的个性、爱好的活生生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思考、创造并获得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作为地理教师既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伟大创新精神,又要努力培养学生多思善问、质疑问题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如在“常见的天气系统”内容教学时,在演示课件“北半球的气旋与反气旋”后,提出东亚为什么冬季吹偏北风,夏季吹偏南风?学生思维的“阀门”被打开了,东亚冬季和夏季吹不同的风,是因为东亚冬季和夏季分别位于反气旋位臵不同所导致的,东亚冬季位于反气旋的东部,夏季位于反气旋的西部。

4、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

地理教学的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仅从教学用图来讲就可分为地形图、政区图、气候分布图、自然带分布图、区域图等很多种,而且地理事物又是不断变化的,新的地理事物不断出现,教学用图就要不断更新。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堂课不可能带很多地图,也没有多少时间更换教学挂图。另外,一般的地图图幅比较小,坐在后排的学生也看不清挂图,这样利用挂图进行教学的效果不佳。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找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一堂课下来学不了太多的知识。但是,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及相关的软件,在课前先把所要用的地图存入计算机中,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先看大屏幕.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随手放大或缩小所要展示的区域,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地图册上去对照查找,会收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可实现的功能来看,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的应用、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带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能给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更广阔的视听空间,丰富学生的想象,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创造潜能就会被充分挖掘出来。

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化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真正体现“以人为

本”的新课程理念。这对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有着更高的耍求,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

六、信息技术环境下地理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良好定位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要改变“知识的传授者”这样的角色,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发现有真理的人。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诱导者、学生的引导者、学生的指导者、学生的辅助者、学生的合作者、学生的激励者⋯⋯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和创新是一对密不可分的亲兄弟,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会有思维的创新,也就不会有教学的高效益。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做了以下几点积极的探索:首先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才能主动获取知识,并且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培养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其次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提高能力;再有就是组织学生协作交流,协作交流不仅有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也满足了当今社会对协作精神的需要。

七、突破信息技术应用误区,为培育21世纪人才注入活力 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其优势作用不言而喻,但凡事都有利和弊,地理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

不例外,这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应用的程度和时机非常重要,不能一味排斥应用,也不能为了应用而应用,“度”的拿捏很关键,只有科学、合理的把握好应用“度”,才能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到地理新课程改革中,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巨大育人作用,才能使其助力于新课程改革,才能有助于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基础教学课程改革刚要(试行)》(教基[2001]17号)2.《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3.《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

4、《中国地理教学法》曹琦主编刊号ISBN7-04-002126-9

5、《地图学基础》赵淑梅主编刊号ISBN7-04-000218-3

6、《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刊号:CN 11-5678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学科课程整合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学科课程整合中的应用

这次通过国培的学习,让我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心得认识,用了信息技术对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能把黑板上教学中的声音、图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它能为幼儿创设情境,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开拓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通过本次国培学习,我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更熟练了。下面把我的做法描述一下。

一、信息技术应用增强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在幼儿园教育保育活动中,影响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直接的应该是注意力。幼儿因其理解力和接受力有限,稳定性也差,注意力不高。常规教学中虽然可以通过调整教学程序、用口语、手势来调动幼儿注意力,然而效果并不明显。而多媒体所具备的色彩鲜明、视听生动、动感性强、活泼直观等特点非常符合幼儿兴趣的需要,再配以老师的引导,对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增强幼儿想象力有很大地帮助。

上次我们教“猫捉老鼠”的音乐游戏时候,不管我怎么大声范唱,孩子们就是提不起劲儿,后来我播放了视频,动感的音乐效果、明快的节奏和鲜明的画面一下子把孩子们吸引了。他们自发地玩起了黑猫警长抓老鼠的游戏,在观看后,在做教学,效果来的很快。在视频的引导下,教学变得轻松起来。后来我常常在教唱一首新歌前,先让幼儿先定先看,在说说上面的内容,这样一下子激发起他们学歌的愿望。再如以前我教唱《粉刷匠》这首歌曲时,按以往传统的教法,先教幼儿念会歌词,再逐句教唱,幼儿总是不上心,学不好。一节课下来,我的嗓子唱哑了,而孩子却还是没学会。要是能用今天的教学方法,充分地利用多媒体为教学服务,教学轻松,效果良好。何乐而不为呢。

二、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整体素质。

多媒体课件能创设完美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使幼儿理解深刻,记忆加强,思维活跃了。例如我在教学“猫捉老鼠”音乐游戏时候,播放了《黑猫警长》视频,我引导幼儿自己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抓老鼠。他们自发地玩起了黑猫警长抓老鼠的游戏,有的幼儿还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加上自己创编的动作表现,非常可爱。幼儿的语言,神态,动作都得到了最大化的锻炼,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也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效效果。真的很好。

总之,在我们在教学中,只要恰当而又准确地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为幼儿创设美好的情景,激发幼儿强烈的兴趣,幼儿的整体素质定会提高的很快。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作用

作者:石艳玲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6期

摘 要: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授课获益匪浅,教师尽可能的将教学内容有机的融合在动画和音乐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诱人的语言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学习心境,用饱满的精神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这必然会激发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激发兴趣自主学习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41-01 在教学改革大潮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已悄然步入英语课堂,教师已把“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这一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它把传统的“一块黑板加一根粉笔”的教学模式打下擂台,对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促使教学任务更好地完整。它能帮助教师备课,能实现对教学信息的组织与管理,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突破课本知识的局限性;它是教师教学演示的工具,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均有体现

(1)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多方位信息制作课件,获得大量的资料和信息,从而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方法更灵活多样。网络信息技术是英汉文化的桥梁纽带,这一点是旧的教学资源无法比拟的。

(2)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能把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调动出来。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和语言运用。网络是当今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通过教师正确有力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让学生享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多媒体多层次的表现力和多样性的感官刺激,对初中英语学习是非常有效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3)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最原始的切入点是创设情境,最基本的功效是激发兴趣。首先在“课前激趣”环节用上多媒体,学生的注意力很快从“课间”集中到“课上”,身体、心理和知识上都准备就绪,以便集中精力充满信心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执教“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这一单元时,课前布置了一个作业,上网查找偶像的照片及信息。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完成了作业,全班四十八名学生给出了二十六份答案。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兴趣高涨,教学效果甚好。

(4)为考查每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还可应用与教学评价中。它能客观地反应课堂教学的优缺点,从而便于及时地找出不足和进行补救。信息技术巨大的容量和快捷的方式为听力课快节奏的、多种形式的、大信息量的语言材料的选用提供了方便。它的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身临其境的英语交际情景,能克服本族语的干扰,利于英语语感的培养。

在英语教学的改革发展中,语境化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学生的欢迎。通过创设最佳的语境,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与特别的回味,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在人教七年级“Why do you like koalas?”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展示了多种可爱的动物照片,并配以多种动物的叫声,以及动物的生活场景。通过简单操练,学生便能闻其声说其名了。在接下来的游戏环节,通过一组学生的动作和声音表演,其他学生进行猜测。这样动静结合,音、形、像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能全方位的刺激学生的感官,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局限。各环节中现代信息技术的恰当应用,不但能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疲惫之感,又能激起学生的兴奋点,保持学习兴趣的持续性。3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认知规律显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感知,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才能把知识学好、记牢,达到真正的掌握。多媒体在激发学生兴趣、创设交际环境上起着积极作用。它有利于英语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的大量交际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出教学过程的交际化,创造自然的交际对话条件,最大限度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当遇到教师不易讲清和学生不易掌握的重难点内容时,多媒体设计出的与生活相贴近的语言环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的感知、理解语言,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

总之,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授课让我获益匪浅,我尽可能的将教学内容有机的融合在动画和音乐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诱人的语言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学习心境,用饱满的精神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这必然会激发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主题为线索的教育方向。

下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小学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小学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合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1、体育教师要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教育的深刻认识。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掌握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中小学信息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 建构主义,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 遂平县 和兴后楼小学 刘晓晓 通过这次学习,明确教师应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指导学生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摘要 新时代的教师应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应用,提高教学效率,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教师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时代以迈进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国家“十五......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不......

    探讨网络信息技术在档案馆中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信息传输的基础,它的发展和网络化系统的开发,代表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促进了信息化的进程。本文将通过**市档案馆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与应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