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建瓯市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测试题A卷参考答案

时间:2019-05-12 14:3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建瓯市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测试题A卷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建瓯市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测试题A卷参考答案》。

第一篇:2013年建瓯市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测试题A卷参考答案

2013年建瓯市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测试

题A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信息化:

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电子政务:

指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教育信息化:

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的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传感器网络:

是由许多在空间上分布的自动装置组成的一种计算机网络,这些装置使用传感器协作地监控不同位置的物理或环境状况。

二、是非判断题

××√√×√√√√×

三、单项选择题

1---5:ADCAB6---10:CACDA

11---15:CACBA16---20:DCBAB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BC4.CD5.ACD6.BD7.ABCD

8.ABCD 9.ABC 10.ABC 11.ABCD 12.ABD13.ABCD 14.ABC15.ABCD

五、简答题

简述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1、微电子与光电子向着高效能方向发展。

2、现代通信技术向着网络化,数字化,宽带化方向发展。

3、信息技术将会促使遥感技术蓬勃发展。

4信息技术共同发展趋势。

简述信息安全的内容:

信息安全不能独立于信息系统,其基本内容包括实体安全、运行安全、信息资产安全和人员安全等几个部分。

简述电子政务体系的网络结构:

政务内网、政务专网、政务外网、政务资源数据库,它们是电子政务的网络基础,合成为“三网一库”体系。

简述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

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的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六、论述题

以信息化知识为基础,论述信息发展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1.信息技术应用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

2.信息成为生产要素,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特征

3.信息化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

4.信息化是推动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重要引擎。

第二篇: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作业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试卷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15分)

1、政府信息化基本经历了办公自动化()、政府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政务()三个基本过程。

2、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和(),以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3、微博最早源于(),这是一个成立于2006年的美国微博网站。

4、系统调试的过程通常由()三个步骤完成。

5、电子病历(EMR,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是指利用(),以()为载体,记录患者疾病和诊疗过程的病历资料,是以电子化方式管理的有关病患个人健康状态和医疗保健行为的信息,它涉及了病人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的所有过程信息。

二、选择题。(16分)

1、网络、数字电视是现代信息传递方式中的()方式。

A、有线通讯传输

B、无线通讯传输

C、数字通讯传输

D、纸张通讯传输

2、()之间的电子商务是指企业通过Internet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进行电子商务交易。

A、企业与政府

B、企业与消费者

C、企业与企业

D、消费者与消费者

3、由于网上通信双方互不见面,所以在交易前必须首先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支付时还要确认对方账号等信息是否真实有效。这体现了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要求中的()。

A、有效性

B、机密性

C、可靠性

D、完整性

4、利用网络,特别是Internet,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体现了教育信息化的特征中的()特征。

A、资源全球化

B、教材多媒体化

C、学习自主化

D、教学个性化

5、信息化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信息产业的经济作用予以体现。主要有()几个方面。

A、信息产业的支柱作用

B、信息产业的基础作用

C、信息产业的先导作用

D、信息产业的核心作用

6、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一般具有()的功能。

A、政务信息发布

B、政府内部的信息资源共享

C、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

D、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交互

7、下列属于信息随时间变化的一维图像的是()。

A、X射线照片

B、脑电图

C、细胞立体图像

D、心电图

8、信息安全的实体安全就是计算机设备、设施以及其他媒体免遭地震、水灾和其他环境事故破坏的措施和过程。它包括()。

A.环境安全

B.设备安全

C.媒体安全

D.信息资产安全

三、判断题。(20分)

1、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

2、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实体化的资源。

()

3、业务流程图是一种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来描述业务处理过程的方法。通常采用6个基本图形符号来描述业务流程图。

()

4、利用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与图像识别技术,就可以迅速、高效地完成大量的分析诊断工作。

()

5、电子商务安全基本要求的机密性是指由于网上通信双方互不见面,所以在交易前必须首先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支付时还要确认对方账号等信息是否真实有效。

()

6、融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协同发展而不是简单集成,融合的最高境界是“意识不到信息化的存在”。

()

7、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系统(HIS)的信息基础,电子病历依附于医院信息系统(HIS)。

()

8、微信是新浪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手机即时通讯工具。

()

9、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

1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能完全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四、简答题。(29分)

1、微信的特性有哪些?(10分)

2、计算机病毒是一个小小程序,但它和普通的计算机程序不同,它的特点是什么?(10分)

3、相较于传统课程来说,网络课程的特点有哪些?(9分)

五、论述题。(20分)

创新引领未来

创业成就梦想

一、1、OA、MIS、EG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

3、Twitter4、模块调试、分调和总调

5、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媒介

二、1、C2、B3、C4、A5、ABCD6、ABCD7、BD8、ABC

三、√×√√×√√×√×

四、1、答:微信的特性有:(1)免费短信:极速免费的楼层式短信对话,带给您非通常的手机聊天体会。(2)相片共享:可调用手机拍照或插进相册图像,相片随意发,不必付出彩信费用。(3)设置头像:给个人设置个性化头像,让您在老友的微信里看起来更亲热。(4)实时状况:若是老友正在给您发音讯,会显现“对方正在输入……”的状况。(5)全部支持iPhone4、iPhone3GS、iPodtouch等多种设备。

2、答:计算机病毒虽是一个小小程序,但它和普通的计算机程序不同,具有以下特点。(1)自我复制的能力。它可以隐藏在合法程序内部,随着人们的操作不断地进行自我复制。(2)它具有潜在的破坏力。系统被病毒感染后,病毒一般不即时发作,而是潜藏在系统中,等条件成熟后,便会发作,给系统带来严重的破坏。(3)它只能由人为编制而成。计算机病毒不可能随机自然产生,也不可能由编程失误造成。(4)它只能破坏系统程序,不可能损坏硬件设备。(5)它具有可传染性,并借助非法拷贝进行这种传染。计算机病毒通常都附着在其他程序上,在病毒发作时,有一部分是自己复制自己,并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给其他程序;另一部分则是在特定条件下执行某种行为。

3、答:相较干传统课程来说,网络课程有如下特点。(1)教材的多媒体化,即教学信息是以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组织起来的,使学生通过全方位的感官接受信息,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2)教学内容的非线性,即学习内容不是以线性的从易到难或从前到后的组织方式,而是以超链接的方式呈现信息。(3)课程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网络课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课程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上,包括人机交互、生生交互和师生交互等。(4)学习资源的共享性。处于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都是学生可以参考和学习的资料,如此大容量的信息是传统的课本或者电视、多媒体CAI课件难以比拟的。

五、(仅供参考)近日,我院顺利完成2014480人次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工作。这是我院连续第四年举办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培训活动。本创业模拟培训一共8期,每期两个小班60人次,共480人。培训自5月19日开班至11月22日结束,历时半年,每期培训时间10天。

培训在我院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室进行,使用“大学生创业实训系统”,应用计算机虚拟市场仿真技术和仿真市场博弈技术,引导学生建立模拟公司,进行工商登记、税收、商务谈判、营销等各个环节的演练。通过对真实创业环境的模拟,让参训学生提前了解在真实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学会经营决策,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运营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估,在实训中不断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提升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能,降低创业风险,增强择业就业能力。

作为省级创新创业示范校,我院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构建了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建设创业基地、创新创业机制的工作体系,使创业教育成为提高就业质量、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院五年规划,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专门印发了《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办法》,明确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形成全院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合力,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经费落实及各项保障工作。

学院还定期邀请毕业生创业典型和社会成功人士来校开设专家讲座,鼓励教师科技创新、积极举办创业设计大赛等,鼓励和支持学校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学院于2012年获批省级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2013年获“安徽省创新创业示范校”荣誉称号。

作为省级大学生创业培训机构,自2012年以来,我院每年承担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任务480人次以上,并同时承担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训、SYB创业培训等其他类型的培训,累计培训人数已达5000人次。

根据麦可思日前发布的《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2014报告》显示,我院2012、2013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在95%以上,高于全国高职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近5个百分点。此外,在一年后年收入、就业现状满意度、校友满意度、在校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

第三篇:2014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2题库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2)(2014 年公共课)》考前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01、信息产业分为(C)部门。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02、信息社会指标分为(C)大类。A.5 B.6 C.3 D.2 03、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A)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A.教育信息化 B.信息化建设 C.电子商务 D.专业技术

04、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C)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

A.区域网

B.广域网

C.广域网

D.互联网

05、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A)三部分组成。

A.内网专网外网

B.内网互联网外网 C.互联网内网因特网 D.专网互联网因特网

06、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B)。

A.教学艺术

B.教学手段

C.教学技能

D.教学策略

07、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B)两个方面的内容。

A.投入和产出

B.硬件和软件

C.动态和静态

D.劳动投入量

08、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D)。

A.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合理化

B.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合理化

C.电子化合理化信息化智能化

D.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

09、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B)。

A.高风险型产业

B.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

C.高回报型产业

D.高创新型产业

10、(C)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

A.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B.基础科学的发展 C.文化教育水平 D.历史文化观念

11、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D)? A.加工和应用

B.生产和加工

C.生产和使用

D.生产和应用

12、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D)。

A.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

B.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

C.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

D.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

13、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C)。

A.客观因素

B.主观因素

C.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D.政治背景

14、(A)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资源配置

B.资源共享

C.资源利用

D.资源补给

15、(A)是指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对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

A.外部效应

B.信息作为公共物品 C.信息市场的垄断性 D.内部效应

16、以下不是政府干预的表现形式的是(D)。

A.基于外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B.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的政府干预

C.基于垄断性的政府干预

D.基于内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17、不是信息系统开发阶段的是(D)。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计划

18、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有哪些结构(A)。

A.产值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

B.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消费结构

C.产值结构、部门结构、社会结构

D.社会结构、产值结构、消费结构

19、决策机制有哪三方面内容(B)。

A.市场关系、消费结构、权利结构

B.组织保证体系、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

C.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市场关系

D.消费结构、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

20、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A)。

A.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

B.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

C.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电话通报

D.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

21、系统分析报告不包括的是(A)。A.系统决策分析 B.开发项目概述

C.线性系统概况

D.项目实施计划

22、信息产业组织结构的内容包括哪三方面内容(D)。

A.微观、超宏观、中观

B.亚宏观、微观、中观

C.亚宏观、超宏观、国家宏观

D.微观、中观、宏观

23、信息系统的早期表现形式(A)。

A.数据处理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

C.决策支持系统

D.办公自动化系统

24、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C)。

A.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B.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C.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D.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25、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D)。

A.科技

B.市场

C.成本

D.价格

26、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B)。

A.科技 B.市场 C.成本 D.利益

27、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A)。

A.降低成本

B.增加成本

C.扩大市场

D.缩小市场

28、国内外研究表明造成教育信息化步伐滞后的主要原因不在技术也不在经济而是在于陈旧落后的(D)束博。

A.教育发展和教育体制

B.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

C.教育观念和教育发展

D.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

29、电子商务归根到底是一种商务模式,其关键在于(B)的整合提供商务咨询平台而非简单交易平台。

A.技术教育指导

B.信息资源数据

C.技术资源数据

D.资源教育技术

30、信息化建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信息结构(D)等各个方法。

A.信息建设

B.信息量

C.信息技术

D.信息人才

31、信息化指数是反映(D)的总指标。

A.信息装备率

B.通信主体水平

C.信息系数

D.社会经济信息化

32、用户登录网上银行使用口令和个人识别码验明身份,直接从其账户中下载成包的低额电子(B)时,电子现金就起作用了。

A.命令

B.硬币

C.确认

D.纸币

33、下列不是影响系统维护的主要因素的是(A)。

A.可发展性 B.可测试性 C.可修改性 D.可扩充性

34、系统分析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A)。

A.需求调查

B.详细调查

C.可行性分析

D.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

35、决定信息产业外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哪两个结构(B)。

A.需求结构、消费结构

B.消费结构、社会结构

C.贸易结构、自认资源结构

D.产业区域分布结构、消费结构

36、(D)的关键是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每个模块内部的执行过程。

A.代码设计

B.数据库设计

C.输入输出设计

D.处理过程设计

37、应设立(A)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A.第一信息

B.第二信息

C.第三信息

D.第四信息

38、“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哪个国家(A)最先提出?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中国

39、管理大师鲁克说过:(C)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A.信息博伦

B.信息化能力的评价

C.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

D.信息化黑箱

40、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C)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最先提出的。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41、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和目标是最终实现(A)信息化。

A.经济和社会

B.经济和文化

C.文化和社会

D.经济和教育水平

42、GNP 是下列哪个名词的缩写(A)?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家生产总值

D.国民消费总值

43、(D)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A.多指标综合分析法

B.信息化综合指示法

C.综合产业力度法

D.投入产出

44、以下不是时间成本包括的内容的是(B)。

A.用户的搜寻成本

B.用户的购买成本

C.用户的等待成本

D.用户的利用成本

45、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信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其中不包含(B)趋势。

A.多极化与国际化 B.产业集团化 C.产业结构高级化

D.信息产品能力倍增而成本倍减

46、信息产业的技术结构是指由信息产业在产业活动中使用的各种(A)类型所组成的体系结构。

A.技术

B.职业

C.劳动

D.教育

47、较为成熟的电子商务经营模式B2C 指的是(B)之间的电子商务。

A.企业与政府 B.企业与个人 C.个人与政府 D.个人与个人

48、(D)成本是用户在利用共享体系中的信息商品时所支付的价格,通常以货币形式体现。

A.时间

B.空间

C.机会

D.资金

49、(C)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A.信息量多寡

B.信息化标准

C.信息化能力

D.信息化应用

50、意味着社会经济福利在所有相关的个人或组织之间的分配达到均衡状态的是(D)原则。

A.最大化

B.导向

C.互补

D.公平

二、多项选择题

01、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ABCD)。

A.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原则

B.需求导向原则

C.公平原则

D.市场手段和政府手段互补原则

02、使用者具备以下(BCD)可以提高信息资源效用。

A.资源使用者的私人状况 B.资源使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 C.资源使用者的职业状况 漳州电大远程继续教育

D.资源使用者的工资水平

03、影响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因素的是(ABCD)。A.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 B.管理体制

C.信息资源使用者情况 D.技术和资源条件

04、从管理层面层面来看,信息产业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哪三种形式(BCD)? A.统一管理 B.市场管理 C.社团管理 D.行政管理

05、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ABC)。A.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B.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C.防止信息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D.最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06、信息化有哪三个方面的意义(ABD)? A.企业组织内的数据信息化 B.作业与管理流程信息化 C.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D.决策信息化

07、以下哪个符合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ACD)? A.有利于规划信息化管理 B.有利于信息基础建设的能力 C.能优化配置信息资源 D.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08、多指标综合法分为哪三种(ABC)。

A.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B.综合评分法 C.多元分析法 D.少元分析法

09、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为素质教育服务注重培养(ABCD)创新素质等。A.身心素质 B.文化素质 C.专业素质 D.政治素质

10、信息技术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ABCD)? A.信息技术能推动经济的增长

B.信息技术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 C.信息技术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D.信息技术有利于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善

11、教育信息化的特点(ABD)。A.教育资源数字化 B.教学方式多元化 C.教学方式个性化 D.教育理念现代化

12、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由(ACD)组成。A.企业内联网 B.企业互联网 C.企业外联网 D.因特网

13、信息化就是要以(ABC)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A.数字化 B.网络化

漳州电大远程继续教育

C.个性化 D.现代化

14、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ABD)? A.巨型化、高速化、大规模集成化 B.微型化、多功能化、个人化 C.快速化、简单化 D.网络化

15、信息化能力的原则除了系统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外还有(ABD)。A.科学性与可操性相结合 B.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 C.软件和硬件相结合 D.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16、以下为信息资源的主要经济特征表现的是(ABCD)。A.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B.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C.共享性 D.稀缺性 17、1977 年美国学者波拉特在其著作《信息经济》中创造性的将信息产业划分为(ABCD)。A.第一信息产业 B.第二信息产业 C.第三信息产业 D.第四信息产业

18、从技术手段和技术环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电子化、自动化、(ABC)的商务活动,并逐渐向电子商务发展。

A.网络化 B.智能化 C.全球化 D.集团化

19、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步骤一般为(BCD)。

A.资金筹集

B.网站策划

C.网站开发与发布

D.网站宣传与推广

20、电子政务通常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ACD)。

A.政府内部的电子政务

B.政府外部的电子政务

C.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D.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21、电子政务的实施应该遵循(ABCD)原则。

A.应用原则

B.安全原则

C.标准化原则

D.效益性原则

22、目前国内外用于国家和地区信息化能力评价的主要方法可以分为(AC)两大类。

A.信息经济和算法

B.信息投入产出分析法

C.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D.聚类分析法

23、时间成本是用户在共享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时间耗费,在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时间成本通常包括用户的(ABC)。

24、联合国经济与发展组织将种类繁多的信息职业划分成了哪几类(ABCD)? A.搜寻成本 B.等待成本 C.利用成本 D.交换成本 A.信息生产者

B.信息处理者

C.信息分配者

D.信息基础设施职业者

25、一般认为,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AB)为标志的高新技术。

A.计算机技术

B.通信技术

C.多媒体技术

D.科学技术

三、判断题

1、常用的信息展示的方法主要有文字报道和口头报道两种。X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赖信息力量的推动,而是依赖物质材料的增加和新能源的开发。X

3、有效配置信息资源不利于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X

4、信息技术渗透信息产业,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变化,信息产业反过来作用于信息技术,促使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Y

5、网络化不仅增添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形式和内容,而且对信息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Y

6、在日本,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共享一直被看作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腾飞的动力。Y

7、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信息资源配置中一种等同于传统资源配置的特有表现形式,一直以来都是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领域。X

8、从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来看,信息资源通常具备强烈的时效性。Y

9、信息化能力评价问题不仅是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的研究热点。Y

10、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X

11、信息化产业划分为三个部门,即第一信息部门(信息生产资料部门)第二信息部门(直接信息部门)和第三信息部门(间接信息部门)Y

12、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必要条件。X

13、中小企业电子服务系统可便政府利用宏观调控,借助网络为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 争力和知名度提供各种帮助。X14、15、16、信息化能力评价有利于规范信息化管理。Y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信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Y 信息产业内部结构都包括产值结构、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Y

17、决策机制在信息产业运行机制中处于主要地位,不仅是其他机制的基础,而且贯穿其它机制运行的始终。Y

18、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单一化与国际化趋势、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信息产业能力倍增成本也在相应增加.X

19、企业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

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X 20、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主要决定于内部因素外还受到外部条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Y

21、国民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Y

22、信息系统是信息资源存储、开发和被利用的主要工具。Y

23、决策支持系统是DPS 和运筹学相结合的产物。X

24、信息系统结构既可以是逻辑结构,也可以是物理结构。Y

25、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构成。X

四、简答题

1、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2、教育信息化的特点有哪些?

3、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包含哪些内容?

4、电子政务通常可以划分为几个组成部分?

5、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主要包括哪几个步骤?

6、按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划分,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有哪几类?

7、信息技术主要具有哪些特点?

8、信息产业形成的内因是什么?

9、社团管理机制有什么特点?

10、信息化能力评价的原则是什么?

11、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12、信息资源的概念。

13、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和内容是什么?

14、信息资源配置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15、信息资源的主要经济学特征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试论述信息产业的特征。

2、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3、电子商务具有的特性分析。

4、是否选择以及如何选择政府干预手段,应顺序思考哪些问题?

四、简答题

简001(1)推动经济的增长。在生产领域推广信息技术,可以改善劳动条件,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市场效率,扩大市场,促使全球化市场的形成。

(2)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也能使传统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国际化特征,同时可带来传统经济组织结构的变革。

(3)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环境、人口和自然资源的良性发展。信息技术在治理和改善环境、人口、资源问题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4)有利于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繁荣。一方面信息技术产业化,促使产业结构发生一系列剧变,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繁荣,使人类最终步入以信息经济为标志的信息社会。(5)有利于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对文化和教育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简002(1)教育资源数字化。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教育资源、教学设备都趋向于数字化。如电子教案、电子书刊等。

(2)教学方式多样化。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产生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远程教育、网络互动等。(3)教育理念现代化。教师不仅是课堂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通过多种方式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比如虚拟实验室、虚拟学社,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以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等。

简003 教育信息化建设包含:

1、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主要包括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校园网、教育网站、网络课堂网站、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数

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以及一些校企合作网站和家校互动系统等。这些都是信息化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主要包括:教学资源和教育管理资源。前者如课程资源、网络课堂专题网页、多媒体软件包以及视频材料;用于教学和实验的素材、案例、试题等。

3、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必须依赖大量的信息专业人才。

简004 电子政物通常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一是政府部门内部办公职能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二是政府职能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有权限的实时互通的信息共享;

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企业间开展双向的信息交流与决策。即政府内部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简005 第一步:网站策划; 第二步:网站开发与发布; 第三步:网站宣传与推广。

简006 按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划分,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有以下5 类:

B to B(B2B):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如阿里巴巴。B to C(B2C):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如当当、亚马逊。C to C(C2C):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如淘宝。B to G(B2G):企业与政府机构之间的电子商务。C to G(C2G):个人与政府机构之间的电子商务。

简007 信息技术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2 3 4

2 3 4 5(1)高投入性,这里包括资金的高投入性和智力的高投入。

(2)高渗透性,信息技术的多样性及应用的普及性,使其广泛地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3)高带动性,信息技术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对信息产业和其他产业都有很强的带动性。

(4)高倍增性,信息技术的高倍增性主要取决于信息产品生产过程的低消耗与高产出、高附加值等特点。

(5)高创新性。20 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领域的几项重大突破——半导休、计算机、卫星通讯、光导纤维等都体现了信息技术的这种高度创新性。

简008 信息产业形成的内因:

1.信息量的激增是信息产业兴起的基础 2.生产力的发展是信息产业形成的动力

3.社会成员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促使信息产业的形成 4.产业结构的变革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拉动信息产业的形成 5.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信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

简009 社团管理机制有4 个特点:

一是各社团组织同企事业单位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面向整个信息行业,可以起到政府部门难以起到的作用;

二是各社团组织对本行业内部各企事业单位的情况比较熟悉,能够有效地协助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起到助手的作用;

三是各社团组织存在的关键是开展社会服务,对政府部门有补充作用;四是各社团组织通过所联系的专家、学者,广泛地开展多方面的咨询活动,成为政府的“智囊团”,为政府部门做参谋。

简010(1)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2)系统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3)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011 1.信息经济核算法——从经济学范畴出发的以信息经济学为研究对象的宏观评价方法。

(1)马克卢普-波拉特方法:借助GNP或GDP中国民账户体系的统计指标,按照知识产业或信息部门构成的原则逐项挑选出信息部门,将信息部门增加值从社会总增加值中划分处理,形成对信息经济的测度,其实质是通过对信息活动、信息资本、信息劳动和信息职业的定义与分类,从其他活动和行业中分析出信息及相关要素,综合反映宏观信息经济的结构、特征和规模 ,从经济角度评价社会信息化能力。

(2)信息产业乘数效应分析法 ——应用乘数、乘数分析理论和投入-产出表可分析产业结构中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分析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感应度、带动度、部分乘数和完全乘数。

(3)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法——从信息化效益角度考察信息产业的信息化能力,将所有与信息化相关的因素综合起来分析和研究,以确定信息化效益的平衡点,并应用数学工具展开定量化研究,最终找出信息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其主要方法是列出投入产出明细表,再根据各元素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方程组,构建模拟现实系统的经济数学模型,最后通过该模型来分析和确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和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

2.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再进行评价。

(1)信息化综合指数法:典型代表是日本信息化指数法。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学者小松崎清介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方法是从信息量(Q)、信息装备率(E)、通信主体水平(P)、信息系数(U)4个主要因素来衡量社会信息化能力。

2)综合评分法——典型代表是国家信息化水平测评法。2001年,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公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该指标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六个要素两个层次。采用德尔菲法以及进行相关分析和标准化处理以测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权重,然后从具体的指标开始,逐项分层加权计算,最后汇总得出结果。(3)多元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 012 可供利用并产生效益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有关的各种文字、数字、音像、图表、语言等一切信息的总称。

信息资源是企业生产及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信息的总称。它涉及到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一切信息资源,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资源。信息资源广泛存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是各种事物形态、内在规律、和其他事物联系等各种条件、关系的反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至关重要,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整个信息化体系的核心内容。

简013 原则: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需求导向;公平;市场和政府手段互补。内容:

(1)时间矢量配置。信息资源在时间坐标轴上的配置。从时态上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之分,从时段上有大小之分和连续与不连续之分。其经济意义是由信息资源内容本身的时效性决定的。

(2)空间矢量配置。信息资源在不同的地区、行业部门之间的分布,实质上是在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信息资源内容本身的非同质性以及区域间经济活动水平的差异性所导致的区域间信息资源结构上的差异。

(3)品种类型配置。信息资源系统规模的大小和服务能力的强弱不能简单地看其数量是否庞大,而应当以信息资源品种类型的多寡及其对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为判据。

014⑴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因为:

合理的资源配置结构不仅能

有利于提高产品生产及营销管理中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防止信息资源的闲置、浪费和短缺并存的弊端,而且有利于改善新产品成本构成中信息资源与非信息资源的关系以及

非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提高各类生产性资源和非生产性资源的综合使用效果。

⑵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直接决定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信息资源共享范围的扩大除了取决于政治、经济等环境因素外,主要取决于下列两个因素: ①信息资源的量,包括质量和数量。

其中优良的质量是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在因素,充足的数量是确保信息资源共享的外在条件。②信息资源扩散程度。信息资源共享以信 息资源获取为前提。按照传播学原理,信息资源必须经过扩散才能为利用者接收。

可见,信息资源扩散程度也是影响信息资源共享范围的重要因子,信息资源扩散程度越大,信息资源共享范围就越广。

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调节和改善上述影响因子。

⑶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防止信息资源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反映这一发展过程的信息也在急剧增长。庞大的信息资源,一方面为人们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源,另一方面又 导致了一些信息良莠混杂,影响决策效果。

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形成最合理的信息资源 开发和利用体系,形成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良性循环。在该体系中,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被提到有效开发和有效利用的高度。

此时,信息开发过程中的无度和无序,以及信

息利用中的良莠不齐和低利用率都被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在这样的状况下,工业生产中的

信息污染实际上已经被控制在“零污染”状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特征。

简015 信息资源的主要经济学特征:

1、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2、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3、共享性

4、稀缺性

5、非同质性

6、时效性

五、论述题 论001

(一)信息产业是先导型产业

伴随着信息资源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产业也随之成为重要的战略产业以及当代社会关乎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的先导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是现代高技术群的核心带头技术;二是信息产业是促进其他高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三是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可以改进传统技术,促使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

(二)信息产业是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

信息产业是生产、加工、存贮、传递、开发人类精神财富的产业,因此知识、技术和智力的密集成为它的重要特征。作为一个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的技术核心,既是产业本身的装备技术,又是服务和应用开社会各个领域原应用技术,处于尖端科学技术的前沿,对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伴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信息产业发展迎来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

(三)信息产业是高投入型产业 信息产业是一个高研发投入的产业,这是由信息产业的知识智力密集性决定的。信息产业前期的开发,后期的制造生产,都是一个耗资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四)信息产业是高风险型产业发展信息产业需要高投入,因此具有较高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研发投入大,回报不确定;技术更新慢或创新战略不当,有被淘汰风险;产业化投资大;信息技术产品的推广和使用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

(五)信息产业高渗透性产业信息产品的多样性、信息传播的普遍性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信息产业的高渗透性。这种渗透性一方面表现在信息产业内部有关部门的相互渗透;另一方面表现在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渗透。

(六)信息产业是高回报型产业信息产业的高回报承于:虽说作为高风险产业的信息产业,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多、风险较大,但一旦成功,还来的回报也会相当丰厚;还因为信息技术具有高增值性、信息资源非消耗性带来的低成本,使得信息产业的收益相对较高。

(七)信息产业是高创新型产业信息产业是发展迅速、更新频繁的高创新产业,它的兴起和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紧密相连,因此信息产业的更新速度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比拟的。同时,信息产业的激烈竞争也加快了信息技术创新的节奏。

(八)信息产业高就业型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许多产业的发展,创造许多新的职业和就业机会,特别是为信息产业中的软件行业和信息服务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计划。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中,信息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占有较大份额,可见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就业机会的提供开辟了一条新的的途径。

(九)信息产业是复合综合型产业信息产业可以进一步细分,而且它涉及的行业十分广泛,每个行业的发展都与其他行业密切相连,因此,信息产业是比其他产业部门更要求配套以发挥整体效应的复合型、综合型产业。

(十)信息产业是战略型产业信息产业有无烟产业和高精尖产业之称,具有省资源、省能源、低污染、低消耗、无公害的特点。它与传统产业相比,加大了知识、技术和智力等无形投入的比重,给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很小,发展信息产业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论002(以下为答题要点:请自行扩展)

有利于规范信息化管理 优化配置信息资源 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为制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正确引导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论003(以下为答题要点:请自行扩展)

电子商务具有以下特性:

(1)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商务活动,它的实施和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其发展的支撑技术。(2)虚拟化,这是区别传统商务的最大特征。电子商务环境下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完成传统商务模式中无法完成的交易。

(3)社会化,电子商务的重心是“商务”,“电子”只是其实现交易的手段而已。要完成商务活动涉及到社会、企业、政府、个人等各个社会环节的问题,比如法律、税收等。

论004(以下为答题要点:请自行扩展)

(1)市场手段所引发的市场失灵究竟有何表现?(2)市场失灵是否影响到了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率?

(3)政府干预能不能或者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市场失灵问题?(4)政府干预需要投入多大的成本?(5)政府干预会引发哪些政府失灵?

(6)政府失灵对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率有何影响?

(7)政府干预是否比不干预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努力更好?

第四篇:2018徐州市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及答案

2018年徐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

1.单选题 1.()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A.多指标综合分析法 B.信息化综合指示法 C.投入产出

D.综合产业力度法

2.应设立()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

A.第一信息 B.第二信息 C.第三信息

D.第四信息

3.信息化建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工作方式 社会信息结构()等各个方法

A.信息建设 B.信息量 C.信息技术

D.信息人才

4.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的总指标

A.信息装备率 B.通信主体水平C.信息系数

D.社会经济信息化 5.信息产业分为()部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信息社会指标分为()大类

A.5 B.6 C.3 D.2 7.管理大师鲁克说过:()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A.信息博伦 B.信息化能力的评价 C.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

D.信息化黑箱

8.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9.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A.教育信息化 B.信息化建设 C.电子商务

D.专业技术

10.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

A.区域网 B.广域网 C.城域网

D.互联网

11.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表示

A.Q B.P C.E

D.U

12.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 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A.内网 专网 外网 B.内网 互联网 外网 C.互联网 内网 因特网

D.专网 互联网 因特网

13.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

A.教学艺术 B.教学技能 C.教学手段

D.教学策略

14.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A.投入和产出 B.硬件和软件 C.动态和静态

D.劳动投入量

15.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

A.电子化 自动化 网络化 智能化 B.电子化 合理化 信息化 智能化 C.自动化 网络化 智能化 合理化 D.自动化 网络化 信息化 合理化 16.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

A.高风险型产业 B.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

C.高回报型产业

D.搞创新型产业

17.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

A.降低成本 B.增加成本 C.扩大市场

D.缩小市场 18.()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

A.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B.基础科学的发展 C.文化教育水平

D.历史文化观念

19.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

A.生产和加工 B.加工和应用 C.生产和应用

D.生产和使用

20.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

A.科技 B.市场 C.成本

D.利益

21.多元分析法又称()

A.数据统计分析法 B.量变、质变分析法 C.多变量统计分析法 D.内在联系分析法

22.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

A.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推理法

B.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C.法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比较法、推理法 D.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层次分析法 23.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

A.科技 B.市场 C.成本

D.价格

24.信息分析的作用()

A.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 B.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为经济杆杆服务

C.为科学决策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为保护环境服务 D.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开发服务、为保护经济增长服务 25.信息分析的特点是()

A.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推象性、近似性、局限性 B.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C.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 D.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 26.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

A.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B.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C.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D.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27.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

A.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 B.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 C.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电话通报 D.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 28.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

A.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 B.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 C.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 D.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 29.信息分析的本质()

A.扩大生产规模 B.增加人民收入 C.为领导提供决策

D.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

30.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

A.客观因素 B.主观因素

C.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D.政治背景 31.()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资源配置 B.资源共享 C.资源利用

D.资源补给

32.逻辑的思维法包括()

A.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推理法 B.比较法、分析法、推理法、处理法

C.比较法、分析法、外推法、综合法 D.推理法、因果法、分析法、综合法 33.信息收集是信息分析的:()

A.基础 B.唯一途径 C.根本方法

D.结果

34.以下不是时间成本包括的内容的是()

A.用户的搜寻成本 B.用户的购买成本 C.用户的等待成本

D.用户的利用成本

35.信息组织是一种普遍的()是一切事物有条不紊运行的前提

A.历史活动 B.政治活动 C.社会活动

D.人文活动

36.衡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

A.查全率和查准率 B.收录范围 C.输出格式

D.输入格式 37.()是指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对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

A.外部效应 B.信息作为公共物品 C.信息市场的垄断性

D.内部效应

38.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模式的是()

A.独立型 B.集体型 C.动态分配型

D.静态分配型

39.并行爬行面临的问题有()

A.节省爬行时间 B.分散网络负担 C.减少网络负担

D.增加网络负担

40.以下不是政府干预的表现形式的是()

A.基于外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B.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的政府干预

C.基于垄断性的政府干预

D.基于内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41.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优势的是()

A.节省爬行时间 B.分散网络负担 C.减少网络负担

D.增加网络负担

42.不是信息检索类型新分类的是()

A.文献检索 B.文本检索 C.数值检索

D.音/视频检索

43.在竞争环境分析中,()是一种重要信息分析能力。

A.环境扫描 B.谈判能力 C.产品服务

D.产品代替

44.信息检索的主要形式是()

A.文献检索 B.数据检索 C.事实检索

D.概念检索

45.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有()

A.字序组织法 B.逻辑组织法 C.代码组织法

D.概率组织法 46.()的关键是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每个模块内部的执行过程。

A.代码设计 B.数据库设计 C.输入输出设计

D.处理过程设计

47.常见的语义信息组织方法有()

A.字序组织法 B.逻辑组织法 C.代码组织法

D.概率组织法

48.常见的语法信息组织方法有()

A.字序组织法 B.逻辑组织法

C.分类组织法

D.概率组织法

49.信息产业组织结构的内容包括哪三方面内容()

A.微观、中观、宏观 B.微观、超宏观、中观 C.亚宏观、微观、中观

D.亚宏观、超宏观、国家宏观

50.下列不是影响系统维护的主要因素的是()

A.可发展性 B.可测试性 C.可修改性

D.可扩充性

51.信息产业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低风险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回报型 B.先导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渗透型 C.高渗透型、高投入型、低风险型 D.高回报型、符合单一型、高就业型 52.系统分析报告不包括的是()

A.系统决策分析 B.开发项目概述 C.线性系统概况

D.项目实施计划

53.系统分析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

A.需求调查 B.详细调查 C.可行性分析

D.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

54.决定信息产业外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哪两个结构(A.需求结构、消费结构 B.消费结构、社会结构 C.贸易结构、自认资源结构 D.产业区域分布结构、消费结构 55.不是信息系统开发阶段的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计划

56.以下不是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的是()

A.运行 B.存储)

C.输入

D.控制

57.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有哪些结构(??)

A.产值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 B.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消费结构 C.产值结构、部门结构、社会结构

D.社会结构、产值结构、消费结构

58.以下()是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的基础部分。

A.生产管理 B.组织制度 C.质量管理

D.经营管理

59.以启发式教育方式将人类专家的知识呈现出来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A.办公自动化系统 B.决策支持系统 C.管理信息系统

D.专家系统

60.决策机制有哪三方面内容(??)

A.市场关系、消费结构、权利结构 B.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市场关系 C.组织保证体系、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 D.消费结构、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 2.多选题

1.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A.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原则 B.需求导向原则 C.公平原则

D.市场手段和政府手段互补原则

2.使用者具备以下()可以提高信息资源效用。

A.资源使用者的私人状况 B.资源使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 C.资源使用者的职业状况

D.资源使用者的工资水平

3.影响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因素的是()

A.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 B.管理体制

C.信息资源使用者情况

D.技术和资源条件

4.从管理层面层面来看,信息产业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哪三种形式(? ?)

A.统一管理 B.市场管理

C.社团管理

D.行政管理

5.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

A.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B.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C.防止信息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D.最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6.以下为信息资源的主要经济特征表现的是()

A.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B.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C.共享性

D.稀缺性

7.信息化有哪三个方面的意义()

A.企业组织内的数据信息化 B.作业与管理流程信息化 C.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D.决策信息化

8.信息指数法分为()

A.主要成分分析法 B.信息化指数法 C.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

D.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9.信息化能力的原则除了系统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外还有()

A.科学性与可操性相结合 B.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 C.软件和硬件相结合 D.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参考答案:ADB 10.以下哪个符合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

A.有利于规划信息化管理 B.有利于信息基础建设的能力 C.能优化配置信息资源 D.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11.多指标综合法分为哪三种()

A.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B.综合评分法 C.多元分析法

D.少元分析法

12.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为素质教育服务注重培养()创新素质等

A.身心素质

B.文化素质 C.专业素质

D.政治素质

13.信息技术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

A.信息技术能推动经济的增长 B.信息技术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 C.信息技术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D.信息技术有利于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善 14.教育信息化的特点()

A.教育资源数字化 B.教学方式多元化 C.教学方式个性化

D.教育理念现代化

15.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由()组成

A.企业内联网 B.企业互联网 C.企业外联网

D.因特网

16.信息化就是要以()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A.数字化 B.网络化 C.个性化

D.现代化

17.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

A.巨型化、高速化、大规模集成化 B.微型化、多功能化、个人化 C.快速化、简单化 D.网络化

18.信息分析的内容包括()

A.科学技术信息分析 B.经济技术分析 C.市场信息分析 D.消费水平分析

19.逻辑思维法包括()

A.比较法 B.分析与综合法 C.推理法

D.抽象思维法

20.信息分析成果的类型()

A.消费类成果

B.数据类成果 C.研究报告类成果 D.生产类成果

参考答案:ABC 3.判断题

1.常用的信息展示的方法主要有文字报道和口头报道两种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赖信息力量的推动,而是依赖物质材料的增加和新能源的开发。对

3.有效配置信息资源不利于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对 错

4.信息技术渗透信息产业,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变化,信息产业反过来作用于信息技术,促使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

5.网络化不仅增添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形式和内容,而且对信息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对

6.在日本,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共享一直被看作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腾飞的动力。

对 错

7.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信息资源配置中一种等同于传统资源配置的特有表现形式,一直以来都是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领域。

8.从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来看,信息资源通常具备强烈的时效性。对

9.信息化能力评价问题不仅是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的研究热点 对

10.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 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对 错

11.信息化产业划分为三个部门,即第一信息部门(信息生产资料部门)第二信息部门(直接信息部门)和第三信息部门(间接信息部门)

12.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必要条件

对 错

13.中小企业电子服务系统可便政府利用宏观调控,借助网络为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各种帮助

14.信息化能力评价有利于规范信息化管理

15.商务领域和公共行政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猛外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也初露端倪

16.电子政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用于政务公开”“提供网上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内部办公电子化” “ 提供安全保障”

17.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信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

18.信息产业内部结构都包括产值结构、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

19.决策机制在信息产业运行机制中处于主要地位,不仅是其他机制的基础,而且贯穿其它机制运行的始终。

20.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单一化与国际化趋势、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信息产品能力倍增成本也在相应增加

错 窗体顶端

1.单选题

1.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

A.高风险型产业 B.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 C.高回报型产业

D.搞创新型产业 2.()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

A.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B.基础科学的发展 C.文化教育水平

D.历史文化观念

3.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

A.电子化 自动化 网络化 智能化 B.电子化 合理化 信息化 智能化 C.自动化 网络化 智能化 合理化

D.自动化 网络化 信息化 合理化

4.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

A.生产和加工 B.加工和应用 C.生产和应用

D.生产和使用

5.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

A.教学艺术 B.教学技能 C.教学手段 D.教学策略 参考答案:C 6.多元分析法又称()

A.数据统计分析法 B.量变、质变分析法 C.多变量统计分析法 D.内在联系分析法

7.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 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A.内网 专网 外网 B.内网 互联网 外网 C.互联网 内网 因特网 D.专网 互联网 因特网 8.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

A.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推理法

B.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C.法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比较法、推理法

D.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层次分析法

9.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

A.区域网 B.广域网 C.城域网

D.互联网

10.信息分析的作用()

A.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 B.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为经济杆杆服务

C.为科学决策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为保护环境服务

D.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开发服务、为保护经济增长服务

11.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A.教育信息化 B.信息化建设 C.电子商务

D.专业技术

12.信息分析的特点是()

A.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推象性、近似性、局限性 B.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C.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

D.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 13.管理大师鲁克说过:()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A.信息博伦 B.信息化能力的评价 C.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

D.信息化黑箱

14.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

A.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 B.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 C.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电话通报 D.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

15.信息社会指标分为()大类

A.5 B.6 C.3 D.2 16.信息分析的本质()

A.扩大生产规模 B.增加人民收入 C.为领导提供决策

D.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

17.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的总指标

A.信息装备率 B.通信主体水平C.信息系数

D.社会经济信息化

18.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

A.客观因素 B.主观因素

C.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D.政治背景

19.应设立()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

A.第一信息 B.第二信息 C.第三信息

D.第四信息

20.逻辑的思维法包括()

A.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推理法 B.比较法、分析法、推理法、处理法 C.比较法、分析法、外推法、综合法

D.推理法、因果法、分析法、综合法 21.()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A.多指标综合分析法 B.信息化综合指示法 C.投入产出

D.综合产业力度法

22.信息收集是信息分析的:()

A.基础 B.唯一途径 C.根本方法

D.结果

23.信息化建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工作方式 社会信息结构()等各个方法

A.信息建设 B.信息量 C.信息技术

D.信息人才

24.信息组织是一种普遍的()是一切事物有条不紊运行的前提

A.历史活动 B.政治活动 C.社会活动

D.人文活动

25.信息产业分为()部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6.衡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

A.查全率和查准率 B.收录范围 C.输出格式

D.输入格式

27.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28.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模式的是()

A.独立型 B.集体型 C.动态分配型

D.静态分配型

29.并行爬行面临的问题有()

A.节省爬行时间 B.分散网络负担 C.减少网络负担

D.增加网络负担

30.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表示

A.Q B.P C.E

D.U

31.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优势的是()

A.节省爬行时间 B.分散网络负担 C.减少网络负担

D.增加网络负担

32.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A.投入和产出 B.硬件和软件 C.动态和静态 D.劳动投入量

参考答案:B 33.不是信息检索类型新分类的是()

A.文献检索 B.文本检索 C.数值检索

D.音/视频检索

34.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

A.降低成本 B.增加成本 C.扩大市场

D.缩小市场

35.信息检索的主要形式是()

A.文献检索 B.数据检索 C.事实检索

D.概念检索

36.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

A.科技 B.市场 C.成本

D.利益

37.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有()

A.字序组织法 B.逻辑组织法 C.代码组织法

D.概率组织法

38.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

A.科技 B.市场 C.成本 D.价格

39.常见的语义信息组织方法有()

A.字序组织法 B.逻辑组织法 C.代码组织法 D.概率组织法

参考答案:B 40.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

A.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B.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C.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D.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参考答案:A 41.常见的语法信息组织方法有()

A.字序组织法 B.逻辑组织法 C.分类组织法

D.概率组织法

42.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

A.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 B.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 C.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

D.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

43.下列不是影响系统维护的主要因素的是()

A.可发展性 B.可测试性 C.可修改性

D.可扩充性 44.()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资源配置 B.资源共享 C.资源利用 D.资源补给

参考答案:A 45.系统分析报告不包括的是()

A.系统决策分析 B.开发项目概述 C.线性系统概况

D.项目实施计划

46.以下不是时间成本包括的内容的是()

A.用户的搜寻成本

B.用户的购买成本 C.用户的等待成本

D.用户的利用成本

47.系统分析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

A.需求调查 B.详细调查 C.可行性分析

D.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 48.()是指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对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

A.外部效应 B.信息作为公共物品 C.信息市场的垄断性

D.内部效应

49.不是信息系统开发阶段的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计划

50.以下不是政府干预的表现形式的是()

A.基于外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B.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的政府干预 C.基于垄断性的政府干预

D.基于内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51.以下不是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的是()

A.运行 B.存储 C.输入

D.控制

52.在竞争环境分析中,()是一种重要信息分析能力。

A.环境扫描 B.谈判能力 C.产品服务

D.产品代替

53.以下()是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的基础部分。

A.生产管理 B.组织制度 C.质量管理

D.经营管理 54.()的关键是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每个模块内部的执行过程。

A.代码设计

B.数据库设计 C.输入输出设计

D.处理过程设计

55.以启发式教育方式将人类专家的知识呈现出来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A.办公自动化系统 B.决策支持系统 C.管理信息系统

D.专家系统

56.信息产业组织结构的内容包括哪三方面内容()

A.微观、中观、宏观 B.微观、超宏观、中观 C.亚宏观、微观、中观 D.亚宏观、超宏观、国家宏观 57.信息系统的早期表现形式()

A.数据处理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 C.决策支持系统 D.办公自动化系统

参考答案:A 58.信息产业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低风险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回报型 B.先导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渗透型 C.高渗透型、高投入型、低风险型 D.高回报型、符合单一型、高就业型 59.以下不是竞争战略的是()

A.总成本领先战略 B.产品科技性战略 C.产品差异性战略

D.聚焦战略

60.决定信息产业外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哪两个结构(A.需求结构、消费结构 B.消费结构、社会结构 C.贸易结构、自认资源结构 D.产业区域分布结构、消费结构 2.多选题

1.信息化有哪三个方面的意义()

A.企业组织内的数据信息化 B.作业与管理流程信息化 C.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D.决策信息化)

参考答案:ABD 2.信息指数法分为()

A.主要成分分析法 B.信息化指数法 C.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

D.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3.信息化能力的原则除了系统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外还有()

A.科学性与可操性相结合 B.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 C.软件和硬件相结合 D.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参考答案:ADB 4.以下哪个符合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

A.有利于规划信息化管理 B.有利于信息基础建设的能力 C.能优化配置信息资源

D.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5.以下为信息资源的主要经济特征表现的是()

A.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B.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C.共享性

D.稀缺性

6.多指标综合法分为哪三种()

A.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B.综合评分法 C.多元分析法

D.少元分析法

7.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为素质教育服务注重培养()创新素质等

A.身心素质 B.文化素质 C.专业素质

D.政治素质

8.教育信息化的特点()

A.教育资源数字化 B.教学方式多元化 C.教学方式个性化

D.教育理念现代化

9.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

A.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B.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C.防止信息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D.最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10.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由()组成

A.企业内联网 B.企业互联网 C.企业外联网

D.因特网

11.信息化就是要以()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A.数字化 B.网络化 C.个性化

D.现代化

1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

A.巨型化、高速化、大规模集成化 B.微型化、多功能化、个人化 C.快速化、简单化

D.网络化

13.影响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因素的是()

A.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 B.管理体制

C.信息资源使用者情况 D.技术和资源条件

14.信息分析的内容包括()

A.科学技术信息分析 B.经济技术分析 C.市场信息分析 D.消费水平分析

15.逻辑思维法包括()

A.比较法 B.分析与综合法 C.推理法

D.抽象思维法

16.信息分析成果的类型()

A.消费类成果 B.数据类成果 C.研究报告类成果 D.生产类成果

参考答案:ABC 17.使用者具备以下()可以提高信息资源效用。

A.资源使用者的私人状况

B.资源使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 C.资源使用者的职业状况 D.资源使用者的工资水平18.信息分析的作用有()

A.为科学决策服务 B.为研究与开发服务 C.为市场开拓服务 D.为客观调控服务

19.信息分析的特点有()

A.科学性 B.针对性 C.系统性 D.近似性

E.局限性

20.信息检索类型有()

A.文献检索 B.事实检索 C.数据检索

D.概念检索 3.判断题

1.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信息资源配置中一种等同于传统资源配置的特有表现形式,一直以来都是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领域。

对 错

参考答案:错

2.从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来看,信息资源通常具备强烈的时效性。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3.信息化能力评价问题不仅是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的研究热点 对

4.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 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对 错

参考答案:错

5.在日本,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共享一直被看作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腾飞的动力。

6.信息化产业划分为三个部门,即第一信息部门(信息生产资料部门)第二信息部门(直接信息部门)和第三信息部门(间接信息部门)

7.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必要条件 对

8.信息化能力评价有利于规范信息化管理

9.网络化不仅增添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形式和内容,而且对信息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10.商务领域和公共行政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猛外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也初露端倪

11.电子政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用于政务公开”“提供网上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内部办公电子化” “ 提供安全保障”

12.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信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 对

13.有效配置信息资源不利于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14.信息产业内部结构都包括产值结构、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

15.决策机制在信息产业运行机制中处于主要地位,不仅是其他机制的基础,而且贯穿其它机制运行的始终。

16.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单一化与国际化趋势、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信息产品能力倍增成本也在相应增加

17.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赖信息力量的推动,而是依赖物质材料的增加和新能源的开发。对

18.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主要决定于内部因素外还受到外部条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对

19.回归分析是处理2个或2个以上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一种数字方法

20.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包括下面3个关键环节A成立评价小组B确定评价目标C提出评价意见。对

错 1.单选题

1.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有哪些结构(??)

A.产值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 B.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消费结构 C.产值结构、部门结构、社会结构

D.社会结构、产值结构、消费结构

2.决定信息产业外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哪两个结构()

A.需求结构、消费结构 B.消费结构、社会结构 C.贸易结构、自认资源结构 D.产业区域分布结构、消费结构 3.信息产业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低风险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回报型 B.先导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渗透型 C.高渗透型、高投入型、低风险型

D.高回报型、符合单一型、高就业型

4.信息产业组织结构的内容包括哪三方面内容()

A.微观、中观、宏观 B.微观、超宏观、中观 C.亚宏观、微观、中观 D.亚宏观、超宏观、国家宏观 5.决策机制有哪三方面内容(??)

A.市场关系、消费结构、权利结构 B.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市场关系 C.组织保证体系、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

D.消费结构、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 6.()的关键是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每个模块内部的执行过程。

A.代码设计 B.数据库设计 C.输入输出设计

D.处理过程设计 7.在竞争环境分析中,()是一种重要信息分析能力。

A.环境扫描 B.谈判能力 C.产品服务

D.产品代替

8.以下不是政府干预的表现形式的是()

A.基于外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B.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的政府干预 C.基于垄断性的政府干预

D.基于内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9.()是指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对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

A.外部效应 B.信息作为公共物品 C.信息市场的垄断性

D.内部效应

10.以下不是时间成本包括的内容的是()

A.用户的搜寻成本 B.用户的购买成本 C.用户的等待成本

D.用户的利用成本 11.()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资源配置 B.资源共享 C.资源利用 D.资源补给

12.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

A.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 B.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 C.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 D.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

13.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

A.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B.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C.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D.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14.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

A.科技 B.市场 C.成本

D.价格

15.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

A.科技 B.市场 C.成本

D.利益

16.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

A.降低成本 B.增加成本 C.扩大市场

D.缩小市场

17.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A.投入和产出 B.硬件和软件 C.动态和静态

D.劳动投入量

18.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表示

A.Q B.P C.E

D.U

19.信息产业都有哪几种运行机制(??)A.决策机制、激励机制、鼓励机制、市场管理机制、社会管理机制 B.管理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社会管理机制、市场管理机制 C.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成长机制、鼓励机制、社会管理机制

D.管理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成长机制 20.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21.信息产业分为()部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2.国内外研究表明造成教育信息化步伐滞后的主要原因不在技术也不在经济而是在于陈旧落后的()束博

A.教育发展和教育体制 B.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 C.教育观念和教育发展

D.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

23.电子商务归根到底是一种商务模式,其关键在于()的整合 提供商务咨询平台而非简单交易平台

A.技术 教育 指导 B.信息 资源数据 C.技术 资源 数据

D.资源 教育 技术

24.信息化建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工作方式 社会信息结构()等各个方法

A.信息建设 B.信息量 C.信息技术

D.信息人才 25.()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A.多指标综合分析法 B.信息化综合指示法 C.投入产出

D.综合产业力度法

26.应设立()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

A.第一信息 B.第二信息 C.第三信息

D.第四信息

27.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的总指标

A.信息装备率 B.通信主体水平

C.信息系数

D.社会经济信息化

28.信息社会指标分为()大类

A.5 B.6 C.3 D.2 29.管理大师鲁克说过:()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A.信息博伦 B.信息化能力的评价 C.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

D.信息化黑箱

30.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A.教育信息化 B.信息化建设 C.电子商务

D.专业技术

31.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

A.区域网 B.广域网 C.城域网

D.互联网

32.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 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A.内网 专网 外网 B.内网 互联网 外网 C.互联网 内网 因特网

D.专网 互联网 因特网

33.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

A.教学艺术 B.教学技能 C.教学手段

D.教学策略

34.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

A.电子化 自动化 网络化 智能化 B.电子化 合理化 信息化 智能化 C.自动化 网络化 智能化 合理化 D.自动化 网络化 信息化 合理化 35.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

A.高风险型产业

B.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 C.高回报型产业

D.搞创新型产业 36.()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

A.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B.基础科学的发展 C.文化教育水平

D.历史文化观念

37.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

A.生产和加工 B.加工和应用 C.生产和应用

D.生产和使用

38.用户登录网上银行使用口令和个人识别码验明身份,直接从其账户中下载成底额电子()时电子现金就起作用了

A.命令 B.硬币 C.确认

D.纸币

39.多元分析法又称()

A.数据统计分析法 B.量变、质变分析法 C.多变量统计分析法 D.内在联系分析法

40.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

A.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推理法

B.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C.法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比较法、推理法 D.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层次分析法 41.信息分析的作用()

A.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 B.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为经济杆杆服务

C.为科学决策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为保护环境服务 D.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开发服务、为保护经济增长服务 42.信息分析的特点是()

A.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推象性、近似性、局限性 B.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C.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 D.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 43.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

A.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 B.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 C.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电话通报 D.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 44.信息分析的本质()

A.扩大生产规模 B.增加人民收入 C.为领导提供决策

D.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

45.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

A.客观因素 B.主观因素

C.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D.政治背景

46.逻辑的思维法包括()

A.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推理法 B.比较法、分析法、推理法、处理法 C.比较法、分析法、外推法、综合法 D.推理法、因果法、分析法、综合法 47.信息收集是信息分析的:()

A.基础 B.唯一途径 C.根本方法

D.结果

48.信息组织是一种普遍的()是一切事物有条不紊运行的前提

A.历史活动 B.政治活动 C.社会活动

D.人文活动

49.衡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

A.查全率和查准率 B.收录范围 C.输出格式

D.输入格式

50.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模式的是()

A.独立型 B.集体型 C.动态分配型 D.静态分配型

51.并行爬行面临的问题有()

A.节省爬行时间 B.分散网络负担 C.减少网络负担

D.增加网络负担

52.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优势的是()

A.节省爬行时间 B.分散网络负担 C.减少网络负担

D.增加网络负担

53.不是信息检索类型新分类的是()

A.文献检索 B.文本检索 C.数值检索

D.音/视频检索

54.信息检索的主要形式是()

A.文献检索 B.数据检索 C.事实检索

D.概念检索

55.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有()

A.字序组织法 B.逻辑组织法 C.代码组织法

D.概率组织法

56.常见的语义信息组织方法有()

A.字序组织法 B.逻辑组织法 C.代码组织法

D.概率组织法

57.常见的语法信息组织方法有()

A.字序组织法 B.逻辑组织法 C.分类组织法

D.概率组织法

58.下列不是影响系统维护的主要因素的是()

A.可发展性 B.可测试性 C.可修改性

D.可扩充性

59.系统分析报告不包括的是()

A.系统决策分析 B.开发项目概述 C.线性系统概况

D.项目实施计划

60.系统分析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

A.需求调查 B.详细调查 C.可行性分析 D.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 2.多选题

1.信息指数法分为()

A.主要成分分析法 B.信息化指数法 C.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

D.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2.信息化能力的原则除了系统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外还有()

A.科学性与可操性相结合 B.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 C.软件和硬件相结合 D.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参考答案:ADB 3.信息化有哪三个方面的意义()

A.企业组织内的数据信息化 B.作业与管理流程信息化 C.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D.决策信息化

4.以下哪个符合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

A.有利于规划信息化管理 B.有利于信息基础建设的能力 C.能优化配置信息资源 D.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5.多指标综合法分为哪三种()

A.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B.综合评分法 C.多元分析法

D.少元分析法

6.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为素质教育服务注重培养()创新素质等

A.身心素质

B.文化素质 C.专业素质

D.政治素质

7.以下为信息资源的主要经济特征表现的是()

A.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B.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C.共享性

D.稀缺性

8.教育信息化的特点()

A.教育资源数字化 B.教学方式多元化 C.教学方式个性化

D.教育理念现代化

9.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由()组成

A.企业内联网 B.企业互联网 C.企业外联网

D.因特网

10.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

A.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B.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C.防止信息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D.最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11.信息化就是要以()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A.数字化 B.网络化 C.个性化

D.现代化

1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

A.巨型化、高速化、大规模集成化 B.微型化、多功能化、个人化 C.快速化、简单化 D.网络化

13.信息分析的内容包括()

A.科学技术信息分析 B.经济技术分析 C.市场信息分析

D.消费水平分析

14.影响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因素的是()

A.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 B.管理体制

C.信息资源使用者情况 D.技术和资源条件 15.逻辑思维法包括()

A.比较法 B.分析与综合法 C.推理法

D.抽象思维法

16.信息分析成果的类型()

A.消费类成果 B.数据类成果 C.研究报告类成果 D.生产类成果

17.信息分析的作用有()

A.为科学决策服务 B.为研究与开发服务 C.为市场开拓服务

D.为客观调控服务

18.使用者具备以下()可以提高信息资源效用。

A.资源使用者的私人状况 B.资源使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 C.资源使用者的职业状况 D.资源使用者的工资水平19.信息分析的特点有()

A.科学性 B.针对性 C.系统性 D.近似性

E.局限性

20.信息检索类型有()

A.文献检索 B.事实检索 C.数据检索

D.概念检索 3.判断题

1.从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来看,信息资源通常具备强烈的时效性。对

2.信息化能力评价问题不仅是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的研究热点

对 错

3.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信息资源配置中一种等同于传统资源配置的特有表现形式,一直以来都是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领域。

4.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 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5.信息化产业划分为三个部门,即第一信息部门(信息生产资料部门)第二信息部门(直接信息部门)和第三信息部门(间接信息部门)

6.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必要条件

7.在日本,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共享一直被看作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腾飞的动力。对

8.信息化能力评价有利于规范信息化管理

9.商务领域和公共行政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猛外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也初露端倪 对

10.网络化不仅增添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形式和内容,而且对信息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对

11.电子政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用于政务公开”“提供网上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内部办公电子化” “ 提供安全保障”

12.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信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

13.信息产业内部结构都包括产值结构、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 对

14.有效配置信息资源不利于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15.决策机制在信息产业运行机制中处于主要地位,不仅是其他机制的基础,而且贯穿其它机制运行的始终。

16.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单一化与国际化趋势、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信息产品能力倍增成本也在相应增加

17.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主要决定于内部因素外还受到外部条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18.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赖信息力量的推动,而是依赖物质材料的增加和新能源的开发。对

19.回归分析是处理2个或2个以上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一种数字方法

20.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包括下面3个关键环节A成立评价小组B确定评价目标C提出评价意见。对

错 1.单选题

1.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有哪些结构(??)

A.产值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 B.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消费结构

C.产值结构、部门结构、社会结构

D.社会结构、产值结构、消费结构

2.决定信息产业外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哪两个结构()

A.需求结构、消费结构 B.消费结构、社会结构 C.贸易结构、自认资源结构 D.产业区域分布结构、消费结构 3.信息产业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低风险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回报型 B.先导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渗透型 C.高渗透型、高投入型、低风险型 D.高回报型、符合单一型、高就业型 4.以下不是竞争战略的是()

A.微观、中观、宏观 B.微观、超宏观、中观 C.亚宏观、微观、中观 D.亚宏观、超宏观、国家宏观 5.决策机制有哪三方面内容(??)

A.市场关系、消费结构、权利结构 B.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市场关系 C.组织保证体系、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

D.消费结构、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 6.()的关键是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每个模块内部的执行过程。

A.代码设计 B.数据库设计 C.输入输出设计

D.处理过程设计 7.在竞争环境分析中,()是一种重要信息分析能力。

A.环境扫描 B.谈判能力 C.产品服务

D.产品代替

8.以下不是政府干预的表现形式的是()

A.基于外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B.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的政府干预 C.基于垄断性的政府干预

D.基于内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9.()是指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对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

A.外部效应 B.信息作为公共物品

C.信息市场的垄断性

D.内部效应

10.以下不是时间成本包括的内容的是()

A.用户的搜寻成本 B.用户的购买成本 C.用户的等待成本

D.用户的利用成本 11.()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资源配置 B.资源共享 C.资源利用

D.资源补给

12.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

A.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 B.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 C.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 D.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

13.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

A.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B.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C.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D.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14.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

A.科技 B.市场 C.成本

D.价格

15.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

A.科技 B.市场 C.成本

D.利益

16.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

A.降低成本 B.增加成本 C.扩大市场

D.缩小市场

17.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A.投入和产出 B.硬件和软件

C.动态和静态

D.劳动投入量

18.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表示

A.Q B.P C.E

D.U

19.信息产业都有哪几种运行机制(??)A.决策机制、激励机制、鼓励机制、市场管理机制、社会管理机制 B.管理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社会管理机制、市场管理机制 C.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成长机制、鼓励机制、社会管理机制 D.管理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成长机制 20.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21.信息产业分为()部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2.国内外研究表明造成教育信息化步伐滞后的主要原因不在技术也不在经济而是在于陈旧落后的()束博

A.教育发展和教育体制 B.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 C.教育观念和教育发展

D.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

23.电子商务归根到底是一种商务模式,其关键在于()的整合 提供商务咨询平台而非简单交易平台

A.技术 教育 指导 B.信息 资源数据 C.技术 资源 数据

D.资源 教育 技术

24.信息化建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工作方式 社会信息结构()等各个方法

A.信息建设 B.信息量 C.信息技术

D.信息人才 25.()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A.多指标综合分析法 B.信息化综合指示法

C.投入产出

D.综合产业力度法

26.应设立()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

A.第一信息 B.第二信息 C.第三信息

D.第四信息

27.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的总指标

A.信息装备率 B.通信主体水平C.信息系数

D.社会经济信息化

28.信息社会指标分为()大类

A.5 B.6 C.3 D.2 29.管理大师鲁克说过:()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A.信息博伦 B.信息化能力的评价 C.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

D.信息化黑箱

30.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A.教育信息化 B.信息化建设 C.电子商务

D.专业技术

31.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

A.区域网 B.广域网 C.城域网

D.互联网

32.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 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A.内网 专网 外网 B.内网 互联网 外网 C.互联网 内网 因特网

D.专网 互联网 因特网

33.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

A.教学艺术 B.教学技能

C.教学手段

D.教学策略

34.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

A.电子化 自动化 网络化 智能化 B.电子化 合理化 信息化 智能化 C.自动化 网络化 智能化 合理化 D.自动化 网络化 信息化 合理化 35.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

A.高风险型产业 B.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 C.高回报型产业

D.搞创新型产业 36.()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

A.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B.基础科学的发展 C.文化教育水平

D.历史文化观念

37.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

A.生产和加工 B.加工和应用 C.生产和应用

D.生产和使用

38.用户登录网上银行使用口令和个人识别码验明身份,直接从其账户中下载成底额电子()时电子现金就起作用了

A.命令 B.硬币 C.确认

D.纸币

39.多元分析法又称()

A.数据统计分析法 B.量变、质变分析法 C.多变量统计分析法 D.内在联系分析法

40.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

A.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推理法

B.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C.法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比较法、推理法 D.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层次分析法 41.信息分析的作用()

A.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 B.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为经济杆杆服务

C.为科学决策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为保护环境服务 D.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开发服务、为保护经济增长服务 42.信息分析的特点是()

A.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推象性、近似性、局限性 B.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C.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 D.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 43.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

A.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 B.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 C.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电话通报 D.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 44.信息分析的本质()

A.扩大生产规模 B.增加人民收入 C.为领导提供决策

D.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

45.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

A.客观因素 B.主观因素

C.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D.政治背景

46.逻辑的思维法包括()

A.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推理法 B.比较法、分析法、推理法、处理法 C.比较法、分析法、外推法、综合法 D.推理法、因果法、分析法、综合法 47.信息收集是信息分析的:()

A.基础 B.唯一途径 C.根本方法

D.结果

48.信息组织是一种普遍的()是一切事物有条不紊运行的前提

A.历史活动 B.政治活动 C.社会活动

D.人文活动

49.衡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

A.查全率和查准率 B.收录范围

C.输出格式

D.输入格式

50.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模式的是()

A.独立型 B.集体型 C.动态分配型

D.静态分配型

51.并行爬行面临的问题有()

A.节省爬行时间 B.分散网络负担 C.减少网络负担

D.增加网络负担

52.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优势的是()

A.节省爬行时间 B.分散网络负担 C.减少网络负担

D.增加网络负担

53.不是信息检索类型新分类的是()

A.文献检索 B.文本检索 C.数值检索

D.音/视频检索

54.信息检索的主要形式是()

A.文献检索 B.数据检索 C.事实检索

D.概念检索

55.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有()

A.字序组织法 B.逻辑组织法 C.代码组织法

D.概率组织法

56.常见的语义信息组织方法有()

A.字序组织法 B.逻辑组织法 C.代码组织法

D.概率组织法

57.常见的语法信息组织方法有()

A.字序组织法 B.逻辑组织法

C.分类组织法

D.概率组织法

58.下列不是影响系统维护的主要因素的是()

A.可发展性 B.可测试性 C.可修改性

D.可扩充性

59.系统分析报告不包括的是()

A.系统决策分析 B.开发项目概述 C.线性系统概况

D.项目实施计划

60.系统分析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

A.需求调查 B.详细调查 C.可行性分析 D.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 2.多选题

1.信息指数法分为()

A.主要成分分析法 B.信息化指数法 C.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

D.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2.信息化能力的原则除了系统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外还有()

A.科学性与可操性相结合 B.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 C.软件和硬件相结合 D.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参考答案:ADB 3.信息化有哪三个方面的意义()

A.企业组织内的数据信息化 B.作业与管理流程信息化 C.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D.决策信息化

4.以下哪个符合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

A.有利于规划信息化管理 B.有利于信息基础建设的能力 C.能优化配置信息资源 D.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5.多指标综合法分为哪三种()

A.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B.综合评分法 C.多元分析法

D.少元分析法

6.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为素质教育服务注重培养()创新素质等

A.身心素质 B.文化素质 C.专业素质

D.政治素质

7.以下为信息资源的主要经济特征表现的是()

A.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B.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C.共享性

D.稀缺性

8.教育信息化的特点()

A.教育资源数字化 B.教学方式多元化 C.教学方式个性化

D.教育理念现代化

9.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由()组成

A.企业内联网 B.企业互联网 C.企业外联网

D.因特网

10.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

A.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B.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C.防止信息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D.最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11.信息化就是要以()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A.数字化 B.网络化 C.个性化

D.现代化

1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

A.巨型化、高速化、大规模集成化 B.微型化、多功能化、个人化 C.快速化、简单化 D.网络化

13.信息分析的内容包括()

A.科学技术信息分析

B.经济技术分析 C.市场信息分析

D.消费水平分析

14.影响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因素的是()

A.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 B.管理体制

C.信息资源使用者情况 D.技术和资源条件 15.逻辑思维法包括()

A.比较法 B.分析与综合法 C.推理法

D.抽象思维法

16.信息分析成果的类型()

A.消费类成果 B.数据类成果 C.研究报告类成果 D.生产类成果

17.信息分析的作用有()

A.为科学决策服务 B.为研究与开发服务 C.为市场开拓服务

D.为客观调控服务

18.使用者具备以下()可以提高信息资源效用。

A.资源使用者的私人状况 B.资源使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 C.资源使用者的职业状况 D.资源使用者的工资水平19.信息分析的特点有()

A.科学性 B.针对性 C.系统性 D.近似性

E.局限性

20.信息检索类型有()

A.文献检索 B.事实检索 C.数据检索

D.概念检索 3.判断题

1.从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来看,信息资源通常具备强烈的时效性。

2.信息化能力评价问题不仅是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的研究热点

3.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信息资源配置中一种等同于传统资源配置的特有表现形式,一直以来都是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领域。

4.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 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5.信息化产业划分为三个部门,即第一信息部门(信息生产资料部门)第二信息部门(直接信息部门)和第三信息部门(间接信息部门)

6.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必要条件

7.在日本,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共享一直被看作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腾飞的动力。对

8.信息化能力评价有利于规范信息化管理

9.商务领域和公共行政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猛外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也初露端倪 对

10.网络化不仅增添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形式和内容,而且对信息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对

11.电子政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用于政务公开”“提供网上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内部办公电子化” “ 提供安全保障”

12.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信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

13.信息产业内部结构都包括产值结构、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 对

14.有效配置信息资源不利于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15.决策机制在信息产业运行机制中处于主要地位,不仅是其他机制的基础,而且贯穿其它机制运行的始终。

16.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单一化与国际化趋势、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信息产品能力倍增成本也在相应增加

17.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主要决定于内部因素外还受到外部条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18.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赖信息力量的推动,而是依赖物质材料的增加和新能源的开发。对

19.回归分析是处理2个或2个以上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一种数字方法

20.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包括下面3个关键环节A成立评价小组B确定评价目标C提出评价意见。

1.单选题

1.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

A.高风险型产业 B.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 C.高回报型产业

D.搞创新型产业

2.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

A.电子化 自动化 网络化 智能化 B.电子化 合理化 信息化 智能化 C.自动化 网络化 智能化 合理化

D.自动化 网络化 信息化 合理化 3.()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

A.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B.基础科学的发展 C.文化教育水平

D.历史文化观念

4.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

A.教学艺术 B.教学技能 C.教学手段

D.教学策略

5.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

A.生产和加工 B.加工和应用 C.生产和应用 D.生产和使用

6.多元分析法又称()

A.数据统计分析法 B.量变、质变分析法 C.多变量统计分析法

D.内在联系分析法

7.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 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A.内网 专网 外网 B.内网 互联网 外网 C.互联网 内网 因特网 D.专网 互联网 因特网 8.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

A.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推理法

B.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C.法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比较法、推理法

D.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层次分析法

9.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

A.区域网 B.广域网 C.城域网

D.互联网

10.信息分析的作用()

A.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 B.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为经济杆杆服务

C.为科学决策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为保护环境服务

D.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开发服务、为保护经济增长服务

11.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A.教育信息化 B.信息化建设 C.电子商务

D.专业技术

12.信息分析的特点是()

A.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推象性、近似性、局限性 B.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C.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

D.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 13.管理大师鲁克说过:()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A.信息博伦 B.信息化能力的评价 C.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

D.信息化黑箱

14.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

A.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 B.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 C.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电话通报 D.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 15.信息社会指标分为()大类

A.5 B.6 C.3 D.2 16.信息分析的本质()

A.扩大生产规模

B.增加人民收入 C.为领导提供决策

D.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

17.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的总指标

A.信息装备率 B.通信主体水平C.信息系数

D.社会经济信息化

18.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

A.客观因素 B.主观因素

C.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D.政治背景

19.应设立()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

A.第一信息 B.第二信息 C.第三信息

D.第四信息

20.逻辑的思维法包括()

A.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推理法 B.比较法、分析法、推理法、处理法 C.比较法、分析法、外推法、综合法

D.推理法、因果法、分析法、综合法 21.()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A.多指标综合分析法 B.信息化综合指示法 C.投入产出

D.综合产业力度法

22.信息收集是信息分析的:()

A.基础 B.唯一途径 C.根本方法

D.结果

23.信息化建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工作方式 社会信息结构()等各个方法

A.信息建设 B.信息量 C.信息技术

D.信息人才

24.信息组织是一种普遍的()是一切事物有条不紊运行的前提

A.历史活动 B.政治活动 C.社会活动

D.人文活动

25.信息产业分为()部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6.衡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

A.查全率和查准率 B.收录范围 C.输出格式

D.输入格式

27.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28.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模式的是()

A.独立型 B.集体型 C.动态分配型

D.静态分配型

29.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表示

A.Q B.P C.E

D.U

30.并行爬行面临的问题有()

A.节省爬行时间 B.分散网络负担 C.减少网络负担

D.增加网络负担

31.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A.投入和产出 B.硬件和软件 C.动态和静态 D.劳动投入量

32.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优势的是()

A.节省爬行时间 B.分散网络负担 C.减少网络负担

D.增加网络负担

33.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

A.降低成本 B.增加成本 C.扩大市场

D.缩小市场

34.不是信息检索类型新分类的是()

A.文献检索 B.文本检索 C.数值检索

D.音/视频检索

35.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

A.科技 B.市场 C.成本

D.利益

36.信息检索的主要形式是()

A.文献检索 B.数据检索 C.事实检索

D.概念检索

37.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

A.科技 B.市场 C.成本

D.价格

38.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有()

A.字序组织法 B.逻辑组织法 C.代码组织法

D.概率组织法

39.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

A.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B.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C.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第五篇: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试卷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试卷

单位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2信息产业分为

3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4请简要说明什么是企业信息化用及其包含的内容。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企业信息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实现企业工作流信息化,包括信息的采集、文档的传递等基本工作流程。

二是企业商务流程的信息化,即企业交易业务本身的信息化,包括销售、采购、库存等业务流程。

三是实现企业运作管理的信息化,使整个企业都成为一个完整、流畅的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软件是构建这一系统的基础。

请简要说明(ERP)表现出的5个方面特点。

1ERP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和基础。

ERP对应链各项业务流程进行管理,并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量、流速和流向进行控制,提高供应链总体运行效率,提升产品竞争力。

2ERP扩展了信息管理集成的范围。

ERP系统还集成了企业其他功能,如质量管理、实验管理、设备维修管理等,成为一种覆盖整个企业的全面的管理信息系统。

3ERP是准时制的核心工具。

基本思想是:库存就是浪费,消除库存就是消除浪费。ERP通过有效地控制信息流,保证供应链中的某项活动只在需要时才进行。

4ERP是企业管理和发展的核心

通过加强信息沟通和信息交流,ERP将最先进的管理理念贯彻于整个企业,对市场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并通过系统及时贯彻实行。

5ERP采用了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

ERP系统加强用户界面和功能自定义的灵活性和可配置性,适应不同行业的需要。尤其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充分保证和实现了供应链中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

请详细说明信息化能力的表现形式

作为信息化建设质量和水平的基本衡量指标,信息化能力具有许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信息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如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能力、信息组织与检索能力、信息分析与服务能力、信息技术应用于信息产业发展能力、领域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等信息化能力。

(一)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能力

信息系统主要是指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信设备、信息资源信息用户等组成的人机

系统。信息系统开发一般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于信息畅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率利用,信息系统进入使用阶段后的任务是对信息系统进行运行管理和维护。

(二)信息组织与检索能力

信息组织是将无序状态的特定信息,根据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使其成为有序状态的过程。信息从无序状态变为有序状态,体现了信息组织的目的。信息检索是一种组织化的信息存取活动,是对信息集合与需求集合的匹配与选择。信息检索效果的评价标准主要是查准率。

(三)信息分析与服务能力

信息分析是在大量收集原生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处理和评价,形成对经济决策或其他社会活动有参考利用价值的信息成果。包括课题选择和计划、信息搜集和得理、信息分析和提炼、信息分析成果评价的推广应用4个核心环节。

(四)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产业发展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因素。信息产业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代表了断农业、工业、服务业之后社会发展的方向,其运行机制包括管理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成长机制。

(五)领域信息化能力

领域信息化是要以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入应用。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在商业领域应用的产物,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的;电子政务核心是构筑政务信息平台,形成连接中央到地方的政府信息系统,实现政府网上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等;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

(六)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

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共享倍受关注。一方面,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另一方面,信息资源还具有稀缺性的特征,因此信息资源对有交配置具有更强烈的需求和更迫切的期待。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信息资源配置中的低效率甚至无效率情况依然存在,亟待从理论上得到指导和解决。

下载2013年建瓯市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测试题A卷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建瓯市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测试题A卷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