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国家发展战略看信息化建设
从国家发展战略看信息化建设
从全球视野看,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巨大需求,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而信息化则为经济全球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一个从理念、技术到交往方式都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内外环境。
前不久,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和决策部署,是我们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确保网络安全的重要指引,对于我们推进网络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开启“信息文明”
当前,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业已成为并行不悖、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从全球视野看,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巨大需求,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信息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引擎。信息化为经济全球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一个从理念、技术到交往方式都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内外环境。从国内角度看,中国正势不可挡地全面融入“信息文明”这一崭
新的社会文明方式。2014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手机用户超过12亿,国内域名总数1844万个。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
现阶段世界主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国抢占信息化发展制高点的步伐明显加快,美国、法国、德国等纷纷从战略层次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争取和维护在网络空间中的优势地位。
作为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本国信息化建设。围绕抢占信息化发展制高点这一国家战略利益,美国政府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了一系列具有明确导向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方面,早在1993年克林顿政府时期就推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NII),确定把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作为政府施政纲领;其后又在1996年通过新的电信法,以开放市场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信息技术方面,美国在20世纪末制定了“新一代互联网计划”“21世纪的信息技术:对美国未来的一项大胆投资计划”等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计划,来支持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确保美国在信息科技领域的优势。当前,在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形态成为信息化发展新引擎的背景下,为推进信息技术示范应用,2012年奥巴马政府发布《数字政府:建立一个面向21世纪的平台更好地服务美国人民》的行政指令,确定以大数据应用支撑政务活动开展的政策导向,以此提升社会和公共事业领域的信息化水平。
德国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和欧盟的领头羊,也把信息化发展作为国家重要战略。1999年德国政府制定了“德国21 世纪的信息社会”的行动计划(D21),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和工业部门中的应用。2011年,出台了“德国网络安全战略”,旨在加强保护德国信息技术系统及基础设施。2013年,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又推出了《高技术战略2020》的报告,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物理系统等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在维护个人和国家网络安全方面,德国政府在2009年专门修订了《联邦数据保护法》,对个人信息的合法获取、处理和使用情况做出法律上的明确规定。法国政府2011年制定了“数字法国2020”的战略规划,将信息化建设目标定位于发展固定和移动宽带、推广数字化应用和服务以及扶持电子信息企业的发展,为法国信息化发展创建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力争在未来几年将信息产业发展成为法国提高竞争力、促进发展和增加就业的第一动力。在网络空间立法方面,法国在2006年通过了《信息社会法案》,旨在加强对互联网的“共同调控”,保护国家和个人的网络安全。在引进科技人才方面,2013年法国政府推出“人才通行签证”计划,将科技人才作为重要的引进目标,以此助推法国的网络人才队伍的培养。
以治理思维完善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一表述和定位,意味着我们必须从战略层面看待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治理”确立为党在新形势下的执政理念。因此,从治理角度审视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弥补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能力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
一是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从近年来国家的战略投资角度看,与交通、电力、方面的投入相比,信息化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明显不足。目前,我国现有信息基础设施总体上还存在网络带宽较低、三大网络融合度不高、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不足等问题,现有信息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大数据信息分析和处理的需求。
围绕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将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工程。加强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以三网融合为抓手推进“宽带中国”战略,通过“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农村宽带普及计划”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均衡覆盖与互联互通,支撑信息化条件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积极实行“减法政策”,统筹研究电信市场对内对外开放政策,构建良好的竞争环境;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和国外投资有序进入电信基础设施领域。
二是加快网络空间立法进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但是中国目前现有的网络立法阶位较低、系
统性不强,多数为分属不同部门的行政法规和部委规章,网络立法总体滞后。信息化时代,法治是降低网络治理成本、实现网络治理价值目标的最佳途径,网络治理本身也是力行法治、促进“良法”与“善治”相结合的过程。
所以,要提升国家网络治理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立法在国家网络治理现代化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大力提升网络立法理论和实务研究水平,把提高立法质量作为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强法律可执行性,不断形成和完善适应我国网络空间发展的法律体系,为信息化条件下网络治理和网络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信息化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
三是大力培育创新人才队伍。信息科技创新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要素,是打造网络强国的重要基石。中国是网民数量众多的网络大国,但又是信息技术的“后位国”,在核心技术和服务器等硬件设施方面自主可控能力不强。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是一种追赶型战略,要推进信息化建设、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就必须按照“打铁需要自身硬”的要求,汇聚起那些致力于网络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优秀人才,建设一支紧跟前沿的网络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一方面,培育本土的基础研究人才。科技发展的后劲和底蕴来自于基础研究,要实现我国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重点跨越式发展,必须注重依托国内大学现有优势基础学科,并且不断提高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培养出一批从事基础研究的创新型人才,特别是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大力提升我国在信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选
用和延揽海外留学人才。增强“千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智力引进项目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打造人文氛围与科学氛围相得益彰的环境,为引进人才提供广阔空间,吸引越来越多的怀着中国梦的海外留学人才投身到信息化建设中,为打造网络强国贡献力量。
第二篇:看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它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这一点在电力企业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电力是一个传统的行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走高,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加大,客观上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同步发展壮大,然而,企业的管理水平、核心竞争能力等并没有得到相
应的提高。由于电力行业至今仍然带有强烈的垄断性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延缓了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紧迫感,因此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信息化就是当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信息化会带来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反之,企业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也为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最简单的例证是,企业有实力(资金)才可以使信息化的装备水平不断改进。
信息化与企业的管理水平是相辅相成的。企业管理水平是基础,信息化是工具和手段。没了基础,手段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管理水平较低、管理制定不健全的情况下,信息化程度却很高,这是不可想象的。而管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快节奏工作要求,会对信息化的发展自然产生需求拉动。
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水平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二者循环往复,不断促进,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始发展,但当时企业的发展还未达到一定水平,管理水平也未达到一定高度,信息化发展不是很快,到了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尤其是到了21世纪,信息化建设无论在国家电力公司、省网公司还是下面的发、供电企业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二、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是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根本力量
市场经济是信息化发展的最好土壤。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是多元分散的,决策也是分散独立的,市场主体决策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状况,而信息化为此提供便利、有效的手段,所以市场化程度越高,就越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的成就,为经济决策服务。
反过来看看目前国内的电力企业,最近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上频繁出现以电力行业为代表的垄断行业员工福利居高不下的报道,显然,电力企业已经被指认为垄断行业中的典型。也就是说,电力是目前国内市场化程度最低的产业,因此,电力企业缺乏信息化建设乃至管理变革的最原始动力就不难理解了。客观地说,在目前的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条件下,要求电力企业从根本上推进的信息化建设是不现实的,因为这必然要以管理创新为前提,而管理创新从根本上来说,又必须要以充分的市场化为前提。
因此,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出路从根本上来说要靠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加快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步伐;而作为电力企业本身来说,管理层必须树立长远的战略视野,切实地认识到市场化终究是不可避免的,以管理变革为切入点,带动信息化建设;同时,也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水平。
三、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出路与构想
(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出路
(1)确立信息化建设与企业转变管理方式的辩证关系
业务需求驱动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促进管理变革和业务能力的提升。电力企业的信息化要获得成功,必须牢固树立信息化是固化基础管理、活化综合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强化战略管理的重要变革工具;是实现企业发展、控制运营成本、挖掘企业价值的有效手段的思想。要树立信息技术是管理变革的第一推力的观念,通过信息化来推动管理现代化,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企业现代化所引发的管理和组织变革同步考虑和改进。
信息化建设和企业转变管理是一个循环、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明晰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认清电力企业的管理特性,客观评价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现状,认真运用swot等现代管理工具进行深入分析,瞄准国内外先进标杆,实现管理变革和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
(2)注重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和策略
信息化引发企业变革,形成基于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全新企业运行和管理模式,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必然过程。因此信息化不是单纯的项目组合和信息堆积,也不是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现有的管理模式照葫芦画瓢式地“数字化”描述,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基础环境的不断调整、变化、发展、再调整、再变化、再发展导致信息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成功模式,因此要注重建设策略。电力企业还处于改革进程中,信息化建设应实施规划先行、实施紧随、稳步推进的螺旋式递进策略,重点突出对核心业务的支持,注重先进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有效结合。
(3)正确把握和运用“一把手”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
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在这“一把手工程”中,重要的不仅仅是“一把手”在信息化工程中的组织者地位,而是要把“一把手”对信息化在企业战略中的定位,“一把手”对信息化带动管理变革和创新作用的认识,“一把手”坚定不移地把信息化进行到底的决心,“一把手”将新技术、新理念运用到管理创新中的能力,影响并渗透到企业文化及员工思想行为中,从而使全体员工融人到“一把手工程”的企业氛围中,形成一种强大的企业文化,把信息化作为自我加压、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和自我创新的自觉行动。
(4)切实加强信息的标准化工作
企业信息化进展到现在,之所以形成众多的“信息孤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化过程中忽视信息标准化这项基础工作,如技术平台的标准化、信息编码的标准化等。
企业信息化需要总体规划,需要从最底层的业务流程调整和优化做起。但任何企业级的信息系统都不可能涵盖企业的所有业务活动,因此资源整合和系统集成是信息化进程中永恒的话题,而标准化则是资源整合和系统集成成功的基础。
(5)信息安全和运维体系建设是信息化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企业各业务领域,信息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建设的同时,构建强壮的i t运维管理体系不容忽视。如何将静态的被动式运维管理转变为动态的主动式运维管理,使信息技术运维的风险降到最低,是信息化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环节。
总之,信息化发展不能与企业的管理现状相背离。必须仔细审视自身现状,找到信息化的准确定位和恰当的切人点,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二)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路
(1)总体目标:作业层实现流程网络化,提高工效;管理层实现定量化,提高质量;同时实现决策支持智能化,有效提高企业管治和竞争力。上述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下列各项工作:
――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体系,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和信息共享,通过数据整合,保证企业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唯一性,――建立电力企业一体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支撑平台与通信网络基础平台,创建高效、有序、统一的企业信息技术环境,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完成公司主营业务(财务、营销、生产、人力资源、工程项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2)建设思路:
――构建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体系框架。按照“专业开发,应用集成”的一体化建设部署,构建信息系统体系框架;
――通过统一的信息应用集成平台(eai)实现各主营业务管理信息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与业务整合;
――通过统一的企业信息门户(eip),实现应用系统的信息共享,为电力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与运行环境支撑平台,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平台一个中心”,即信息网络平台、信息安全平台、应用集成平台和区域性数据中心。信息网络、信息安全平台与数据中心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进行、适度超前。
四、加快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1、理顺企业信息化管理体制,实践规范、有序和高效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需要指出的是,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策略应该以信息化规划实施为依据,创造条件落实信息技术规划类专项计划资金。
2、大力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管理数据区域性集中处理和存储的要求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各主营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创建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3、加快信息安全基础设施(pki)系统及防病毒体系建设,逐步完成数据中心和容灾数据中心的建设。
4、落实信息应用集成平台(eai)和统一企业信息门户(eip)的建设。
5、加快信息资源整合与主营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电力企业信息资源统一开发利用要紧密围绕电力主营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这一中心环节,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策略,稳步推进财务、营销、生产、人力资源、工程项目和物流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通过实实在在的应用效果提升企业信息化的价值。
第三篇:从国旗看国家信仰(范文)
To learn the national beliefs from the flags 【Abstract】We can learn the national beliefs from the flags.Flag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world and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better.【Key Wor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flag;national beliefs
Mutualunderstanding is the base ofcommunication.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quires that we must first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world.Small, which is only a globe;the world is too big, in which a person can never walk to every place in his or her whole life.I think one of the most direct and effective way to have some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a country is to study the national flags.Different flags have their own colors and patterns.Whenever I see them, numerous scenes of history flashthrough my mind.It is true that the national flag tells the long story of a country.What a national flag looks like is closely connected to plenty of historical reasons and natural causes.The flag manifeststhe national religious belief.We often see across on flagsofthe Nordic countries like Denmark, Sweden, Norway, Finland, Iceland and some other countries.Thecross is a Christian faith marker.There are also many national flags withthe pattern of a star anda crescent moon.In the case of Turkey, the Turkish flag was rectangular and red, with a white crescent moon and a white five pointed star on the side.The crescent moon and the star means the belief of Turkish people in Islam.It is also a symbol of brightness.Almost all countries whose flag hasthe pattern of a star and a crescent moon believe in Islam.This pattern is the symbol of Islam, which is right from Turkey.The original graphic is just asconcise as what the Turkey flag painted.Surely, somecountrieswill make changes, but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symbol is still.Some national flag styles are also relevant to the state system.To take the United Kingdom for example,many people are always confused by the concept of the UK, Great Britain and England.In fact, it can be very easy to make a distinctionby studying the British flag.At the same timewe will have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the British constitution.The official name of the British flag is “the union flag”.The shape on the British flag is a mixture of the original England(white with red cross of St George's flag), Scotland(blue and white cross of St.Andrew's banner)and Northern Ireland(white with Red Cross flag of St.Patrick)flag signs.The UKrepresents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Great Britain refers to the island of Great Britain, which is the main part ofthe territoryin the UK.Great Britain is composed of England, Scotland and Welsh.England is a federation of the UK.Some people say that the flag is the face of a country.The British flag is a face showing that the UK isa United Kingdom andEngland, 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are all deserve respect.It is on behalf of the UK’s state system.The history of a nation may also reflect on the flag.For example, flags of many countries occupiedbyNapoleonhave the same color as the French flag which respectively representing 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To give another example, the five-star red flag is a symbol of the Chinese people’sarduous struggleand great unity during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in China.Sometimes, the flag also reflect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TheArabia countries’ flagsoften have the green color.Gree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lors in Arabia country.Because lots of them live in the desert, the oasis is very important.So, green represents hope of living.This is similar to that maritime countriesusually have blue on their flags.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we can summarize that there must be some reasons for each national flag to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And these reasons are precisely what people value most.When we know the national flags, we must make good use of this advantageto communicate with international friendsbetter in the proces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f we are in another country, flags sometimes remind us of some local taboos.For example, the Swedish blue yellow cross flag was a private flag and the Royal Naval flag of the king of Sweden,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use blue and yellow as commercial;there is a famous sayingon the flag of Saudi Arabia that goes, “there is no God but Allah, and Mohamed is the messenger of Allah”.It shows the Muslim absolute reverence for God.Ordinary people cannot wear yellow robe;black on Egyptian flag is on behalf ofa long history with foreign oppression, so the Egyptians very taboo black......Flag has its own story.Listen to it, understand it andmake it our bridge to other culture.With the stories of flags,let us embrace theworld and, at the same time, show ourselves.Bibliography 1.杨黎炜.世界国旗图志.知识出版社.2007,7 2.视频:http://
http://
3.http:// 4.http://blog.renren.com/share/241781336/4492340697
第四篇:从海尔模式看行业物流仓库信息化建设
从“海尔模式”看行业物流仓库信息化建设
在现代化的仓库管理模式中,从先进技术的应用到作业流程的管理,货物的入库到接单配送等各个环节,信息技术及管理系统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化仓库的重要支柱。
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库管理。当仓库作为一个业态存在的时候,物流是其实现增值服务的有效手段,而在物流中仓库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节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库管理做支撑,信息化和以信息化做指导的先进技术就成为仓库业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在海尔特有的仓库管理模式中,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订单采购来生产必需的物资,也就是按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海尔集团每个月平均接到6000多个销售订单,这些订单的品种达7000多个,需要采购的物资品种达26万多种。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海尔通过合理的信息化管理,使呆滞物资降低了73.8%,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67%。海尔国际物流中心面积7200平方米,但它的吞吐量却相当于普通平面仓库的30万平方米。同样的工作,海尔物流中心只有10个叉车司机,而一般仓库完成这样的工作量至少需要上百人。
由此可见,在现代化的仓库管理模式中,从先进技术的应用到作业流程的管理,货物的入库到接单配送等各个环节,信息技术及管理系统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化仓库的重要支柱。
一、仓库管理信息化的优越性。
仓库管理信息化和传统的手工作业比,好处可以概括为多快好省,多就是仓库管理通过信息化建设,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样的投入但产出比以前多;快就是卷烟出入库速度快,同样是1000箱卷烟出库,以前用4个小时,实施信息化管理,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速度提高了1倍。
好就是卷烟出库、入库、库存零差错,人工作业时有时可能会出现差错,数字化、自动化、机械化作业时,出入库准确率100/100。省就省时省力省人员省土地,省时,同样的卷烟出入库,进行信息化管理,时间比以前省一半;省力就是进行信息化管理,大大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省人员,同样的作业量,人员减少三分之二,就拿淮安烟草来说,以前卷烟出入库需要30个搬运工,现在只要8名搬运工和4名叉车司机就可以了,人员大幅裁减,成本显著降低。省土地,据统计,烟草行业现在的立体仓库,占地面积比以前下降90%,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比如我们淮安烟草由以前7个仓库变为1个仓库,仓库占地面积大幅下降是显而易见的。显然,仓库管理信息化,提升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可谓好处多多,优势明显,我们何乐而不为呢!10月6日,我们淮安烟草进行仓库管理信息化试运行,卷烟入库自动分配货位,机械化作业,卷烟出库同样是自动化和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运行质量和效率,好处凸现。
二、仓库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
中国加入WTO,烟草行业面临同样的竞争与挑战,为了立于市场竞争的大潮,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必须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仓库管理进行改造升级,提高仓库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实力,这样,我们才能在烟草市场放开后,与国际烟草巨头抗衡,敢于和跨国烟草公司过招,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和他们较量。如果我们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
模式和运行机制,那就是小木船和航空母舰打仗,吃败仗是必然的。所以,我们要有战略眼光,瞄准菲利普莫里斯、英美烟草公司和日本烟草公司等一流的企业,深化改革,打造现代流通企业,打造现代物流,打造现代仓库。
三、仓库管理信息化的紧迫性。
2001年,中国加入WTO,随后国家局对外宣布,中国烟草近期不会取消专卖制度。随着时间推移,过渡期已接近尾声,我们要趁烟草市场没有放开,加快推进现代流通建设,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建设,加快推进现代仓库建设。时间紧迫,形势逼人,必须争分夺秒,只争朝久,夜以继日地推进改革,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改造仓库管理,提高仓库管理水平和效率。
四、仓库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传统的仓储管理依靠手工作业,工作人员多,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容易出现差错,工作随意性大,推行创库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减轻劳动强度,缩短工作时间,降低管理成本。比如,淮安烟草仓库管理信息化,同样的工作量,搬运工从以前30多人,变为现在8人,人员为以前三分之一,劳动强度相当于以前20%,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五、仓库管理信息化的可行性。
2002年,国家局在上海网建现场会提出建设现代物流的要求,随后行业各单位进行了实践,兄弟单位的经验表明,现代物流是行得通的,也是做得到的,同样,建设现代仓库是可行的,也是能够做到的、做好的。目前,就我们淮安烟草仓库管理信息化建设来说,硬件设施已经具备,可以说一流的设施,现代化的武器装备需要现代化的人才驾驭才能产生战斗力,同样,现代化的机器设备需要现代化的人才操作才能产生生产力,创造效益。一流的机器设备需要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管理。硬件一流,软件(人的素质)也要一流,硬件软件相匹配,方可运行顺畅,否则,一手硬一手软,运行就困难了。
当前,笔者所在的淮安烟草推进仓库管理信息化,要做到“六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仓储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外烟挑战的重大举措,必须全力推进,加速推进。二是系统功能到位。仓库管理系统设计的程序再优化,功能再完善,操作要方便快捷。三是人员配备到位。要把责任心强、文化程度高、懂计算机的人员安排到保管员和叉车工岗位,人员要按照编制配齐配强。四是业务培训到位。要安排适当时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反复训练,熟练运用,使其掌握仓库管理系统原理、操作程序和操作要求,提高业务人员操作水平和效率。五是协调沟通到位。业务部门提供需求,开发商开发软件,信息部门负责维护,三者分工明确,同时要加强沟通。系统在运行中遇到故障,三方要及时沟通,研究解决办法,及时解决问题,确保系统有效运行。六是检查考核到位。管理部门要制定考核细则和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调动业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作风。
原文出自【比特网】,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cio.chinabyte.com/84/11574584.shtml
第五篇:从物流行业整合看物流信息化
从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看行业资源整合中国物流行业,经过了计划经济到个体户的“化整为零”、个体户到公司化运营的原始积累阶段,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短板,散小乱差的基本特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加之2008年至今未见缓和的世界经济危机,行业内弥漫着一股“死亡”的气息。
不过,古人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虽然2012年是物流行业苦苦挣扎的一年,但同时也是有志之士另辟蹊径、暗自发力、图谋崛起的一年。危机中,悲观者看到:“营改增”事与愿违、油价居高不下、人力成本高涨、专业司机难招、业务大幅萎缩等等不利因素,乐观者却认为,在大量企业不赚钱甚至亏损的情况下,新技术应用、大资金投入结合新型管理模式会显出奇效——行业整合的时代来了!
物流行业的整合,既是一些人的渴望与期盼,也是一些人的噩梦和灾难!通常,行业发展的趋势并不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人们能够选择的只能是顺应潮流!然而,顺势而为却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因为这是一场变革!变革就是要打破旧的利益格局,建立新的行业规范,必然注定:有的要雄起,有的要破产,更多的要做被整合的原材料!
经济学告诉我们,提供普遍服务和大众产品的企业,其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资本的本性决定的。如果说,西方资本主义的产业整合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那么中国的物流行业整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又会以什么形式完成呢?中国物流行业当前的整合环境,最大的优势是新技术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场经济危机无疑就是催生产业升级的风暴!中国物流行业的整合必然是快速的、疾风骤雨的。
信息化是物流行业整合的必备工具。信息化就像地球早期的生物进化的海洋一样,将零散存在的小型物流单位揉搓成鱼虾鳖蟹,为鲸鲨的出现奠定基础,同时新的信息化手段如物联网、云计算等将会促成更大规模的行业整合。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总体来说就是电脑、传真、移动通讯、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GPS、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物流企业中先后的普及和应用。而在物流管理要素当中,车辆状态一直是是物流信息化最难解决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所以下文我们就以GPS为例来分析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行业整合的影响。
我国物流行业应用卫星导航监控技术开始于本世纪初。刚开始,由于GPS终端机只具有定位功能,而要达到监控的目的,就必须将定位数据及时传回总部,所以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制约着GPS的普及和应用。从起初的微波、短信到如今的3G网应用,物流行业的GPS应用也越来越成熟,其功能也越来越多。
从功能应用上看,GPS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1、原始阶段:主要功能为车辆定位
由于数据回传间隔较大,终端机的数据记录容量限制,不能连续监控,仅能做到对远程车辆的粗略定位。这个时期对应着物流信息化的原始阶段,电话和传真是物流企业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企业规模主要以个体户、信息部、小专线为主,即使大型国有物流企业也分成很多小规模的单位承包经营。
2、初级阶段:主要功能为定位、轨迹回放、固定线路、照片回传等
随着通讯产业的发展和GPS硬件厂家的努力,终端机的通讯功能有所改善,本地处理和存储功能也得到加强。车辆的里程计算更加精准,物流企业可以通过GPS来进行初步的车辆管理,如里程统计、线路规划、违规及事故记录、司机考核等基本功能,并在后台进行比较简单的数据分析(司机驾驶习惯、车辆使用率等)。
这个阶段,GPS运营商开始大量出现,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开发,大量与物流管理相关的传感器应用于车辆,并通过GPS的通讯功能传回后台,远程监控管理人员可以远程查看摄像头、门磁、油尺、温度传感器等传回的图片、车门开关状态、油箱实时油量、车厢内温度等信息,并记录生成相关的管理表格。
这一时期,也是运营商开始选择行业进行专业化发展的阶段,运营商已经开始注意品牌的建设,形成了以易流、新软等注重行业专业需求的品牌运营商。
3、中级阶段:GPS开始结合客户的其它信息系统,用于物流业务流程管理
这个阶段,与物流相关的各种传感器应用基本成熟,部分车辆本身在出厂前就安装了卫星导航终端和大量的专业传感器,车辆拥有行车电脑记录、处理与汽车行驶相关的各种数据(车速、油耗、水箱温度、发动机转速、档位、刹车、电瓶、车灯等)。GPS系统与企业的订单系统、TMS系统、仓储系统、财务系统进行数据对接。配送人员使用智能手机登录业务系统。车辆的状态、成本,人员的位置、动作,货物的状态、订单的执行情况都可以通过各个系统的数据对接实现实时管理。物流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开始融合,企业逐步实现真正的物流过程透明化管理。
对于运营商而言,这个阶段的GPS更多地是为行业客户订制研发个性化的监控平台,虽然其基本架构与公共平台大同小异,但客户对“异”看得非常重要,几乎是每个客户都有自己的特殊需求。
当大量的高端客户个性化需求被满足,运营商已经开始着手专业公共平台的开发和应用,部分品牌运营商如易流等开始推出针对不同专业(如快递、冷链)领域的专业监控平台,让更多的中小专业用户开始使用高端用户的管理经验。
高端用户的平台不同的是,这类专业监控平台的公共性、社区化成为其未来快速发展的基石。
4、高级阶段:物流车联网整合行业资源
物流运输管理信息化中级阶段后期形成了一些区域性、专业化的公共平台,它会在用户(货主、车主、调度、司机、服务商等)和运营商的互动中不断增加服务内容,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专业化的物流圈子,提供诸如车货交易、路况信息、加油保险、维修保养、物流管理软件下载等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还有一种以大型物流运输企业(高端用户中的资源整合型企业)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开放式运力监控平台。一般运输企业的运力资源组成都是“自有、协议、临租”三种类型共存,自有为核心、协议为基础、临租为补充。自有运力保证高附加值业务的服务品质,协议车辆承担大部分的基础业务,在业务高峰时间和偏僻线路由临时租用社会车辆来完成。所以整合社会资源在这种企业里是一种日常工作,只不过过去是通过电话、邮件甚至现场查看的方式进行沟通、审查,而现在是通过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再进行现场的验证、合约。比起传统的方式,平台模式拥有更多的优势。
平台整合运力资源的优势:
需求与资源可以实时匹配,无需人工传递,杜绝了信息传递的误差;
企业对从事资源整合(租车)的管理人员素质要求可以降低,且数量大大减少,因为更多的工作系统可以自动完成,当然前提是必须将车货匹配、调度的逻辑设置完全;
消除了车主贿赂管理人员的渠道;
所有的车辆数据可以自动存储在系统中,无需管理人员人工记录、分析,系统
可以通过数据评判出车辆的风险,对管理人员的经验要求更低。
我们看好这类平台的发展,因为这种模式既解决了车辆的真实性问题,又解决了货源的真实性问题。物流信息平台最终解决的必然是车货交易,而在以前,因为车的信息
多来源于信息部和车主,无法由第三方来保证其真实性,对于车辆以前的交易也没有任何记录,无法建立车辆信用体系,导致货主对每一次交易都心存疑虑,货主发布的信息也没有经过认证,司机对其真实性也是半信半疑,无诚信则无交易!
那么是不是第一种平台就没有意义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设想,多数中小型企业是不会成为行业的整合者的,而再大的行业整合者也无法控制整个行业资源,如果物流是大海,物流巨头就是海岛,自有车辆是岛上的淡水鱼,中小企业的车辆是海鱼,公共平台就是海水,岛内的湖通过河流与海水互通,而货主、制造业主就是水草、海藻和浮游生物,大量的服务于物流的供应商如轮胎、汽车、燃油、保险等就是珊瑚礁岛。这种生态系统是可以自洽发展的。
相信未来可以做到:运营商通过向所有车辆提供基本物流信息服务和专业平台服务收取服务费,形成自己的“公共运力池”;巨头通过开放平台管理自有车辆、整合社会车辆,并与“公共运力池”互通有无;中小型物流运输企业通过专业平台管理车辆、加入巨头平台、获取业务、互通有无,整个物流运输行业的运行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同时,物流行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速度会更加快速。
物流行业何其巨大,不是一家两家能够“独家垄断”的,但局部的、专业的垄断是必然会形成的。物流行业,谁主沉浮?整合者,何人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