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笔记之《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
读书笔记之《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是由当代美国著名媒介社会学学者迈克尔·舒德森于1978年所著。该书从媒介社会学的视角,深入考察了美国新闻业“客观性”理念诞生和发展的历史。作者跳出传统新闻史研究囿于描述性或阐释性的窠臼,将报业的发展置于美国近现代社会史的宏阔框架之内,深刻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结构对新闻业和传播理念的建构过程,紧紧抓住与“客观性”相关联的新闻表现手段及其起源、目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有对平等主义时代美国便士报的研究,有对19世纪90年代娱乐和信息两类新闻的探讨,更有对新闻业客观的批判和思考。绪论部分主要谈到了客观性思想,书中写到美国新闻业经常受到“不够客观”的指责,总是被批评为没能“客观”报道每日新闻,甚至还直言不讳,在杰克逊时代,新闻是“制造”出来的。当今天的媒体把客观真实作为衡量新闻好坏的标准之一时,的确很难想象那时的美国新闻业究竟在尊崇些什么。客观性的理念应该是将事实和价值判断区分开来。事实是关乎世界的,不受个人判断和好恶影响,而价值判断是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对大千世界的好恶,是主观的。且先不要说那时的美国媒体如何落后,完全不遵循客观的主张,单看现在的新闻行业,还不是屡屡出现各类倾向性明显的报道。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一个记者要有客观的信念就要做到忠于“事实”,区隔事实和价值的关系。而新闻业本身更该注重对客观性的追求,形成自我约束的社会权威机制。
此外,书的第一章讲到了便士报的兴起和发展,作为现代新闻业的起源,便士报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书中曾这样写道:“便士报”的经营之道是以大发行量来吸引广告,不依靠订报费和政党补助。便士报一切向前看,只要付出广告费,人人平等,谁都可以花钱雇用公共报刊。”正因为便士报大量登载专利药物广告,而被当时的六便士报贬为“江湖庸医公认的喉舌”。乍一看,觉得便士报的广告政策过于利益化,甚至有些荒谬,但细细一想这不正是现代报业的通病吗?五花八门的广告铺天盖地,出钱越多版面越大,你以为那是新闻,可它偏偏就是伪装成新闻的广告。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弊自然也有利。虽然便士报唯利是图的做法难以服众,但正是这一举动使得便士报的发展面临春天。不涉及任何政治新闻,开始雇用记者,内容趋于日常化,迎合了更多大众的口味。报纸不再是官员和贵族的专属品,平民也开始有权阅读属于自己的故事。也许这就是变革,这就是平等的力量,走一条别人完全没有走过的路,披荆斩棘、大胆尝新,永远的邯郸学步只会停滞不前。现在都讲求创新求变,如何创新,如何求变,便士报的成功或许能提供一些启示。把中产阶级的平民视为读者,因为这一群体足够庞大,把以往新闻界认为微不足道的事件看做新闻,因为这比空洞的社论更有趣,把价格从常见的6便士调整为1便士,因为价格越低,发行量越大。
不管便士报最初遭到何种质疑,最终它通过组织销售、招募广告、重视新闻、迎合大众、忽视社论等方式得以成功。便士报不仅代表,而且创造了“民主市场社会”文化,在这样的土壤中,才能产生相信“事实”而不是相信“现实”的真正“客观性”信念。回看现代新闻业的发展,不禁让人唏嘘。确立新闻准则,深刻影响后世的城市报纸在呼吁建立一个平等的社会中做得尽善尽美,熟不知今天的媒体是否依然恪守这一朴素的理念。
第二篇:《发掘新闻》读书笔记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
读书笔记
一说读书笔记,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不久前拜读过。说来惭愧,这还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细读笔记文体。读后感写过不少,但大多数还是“作业性”文章;从未正儿八经写过读书笔记,对此“行情”也不甚了解。不过根据我的理解,读书笔记要比读后感好写得多,也自由得多,灵活的多。写作时完全可以“笔随思动”,随着阅读的进度时刻宣泄自己的感情,甚至这种宣泄可以没有固定主题——只要我想表达。还可以天马行空的展开联想,大胆提问。以下我的写作,大致就是根据这个理解基础展开的。
在本书开头《致谢》这篇中有段文字:制陶时最美妙的一刻就是陶器将要成型前、轮盘还在转动的那一刹那,就在无限的可能在最终固定在某一种可能性中之前的那一时刻。太精彩了!作者还说:写作的进程是由希望和抱负驱使的,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作品必须要受到写作自身局限性的约束。深以为然之!
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介社会学学者之一,资深教授。诸多论著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这部初版于1978年的《发掘新闻》。
老实说,开始觉得读这本书对我来讲一定是段痛苦的历程,所以迟迟不敢翻阅。现在看来,我确实有些先入为主——因为无可否认这本书写得很棒!此书原是一篇博士论文,主要研究美国法律和美国新闻业中客观性理想的发展历史,后改写为书。绪论中表明这本书的两个目标:
一、发掘这一行业的根基,这样就有希望揭示其他行业的基础。
二、重点研究现代新闻机制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之间的互动关系上。关于第二个目标,我在阅读中深有体会,下面会提到。
一般公认,19世纪30年代是美国新闻业革命的标志。这场革命使“新闻”战胜了社论,“事实”战胜了观点。这场变革伴随着政治民主化和市场经济范围的扩大而逐渐成形,不久之后,客观性便成了新闻工作者不得不遵守的法则。这一时期,报纸名称由“广告报”转为“先锋报”、“明星报”的这次变革,被称为美国新闻业的“商业革命”。这场革命专指当时勇于打破传统的商业化报纸和党报,并成为后来报业典范的“便士报”。便士报在经济结构上,广告和销售所带来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收入,取代了倚赖社会关系和政党关系的财源。经济上的独立无疑使报纸的自主空间增大,在广告上就有两条明显的体现:广告内容迎合广大民众和广告变成纯粹的经济信息交换,不牵扯道德判断。针对这点,便士报自己的说法是:我们只能说本报为自身利益而刊载的职责仅在于确保这些广告没有不雅或不妥之语言,并无责任深究广告内容是否名实相符。那是对此广告有兴趣的读者所做的工作,与我们无关。这让我不由自主想到了现在的明星代言虚假广告,如果相关违法广告确认是明星代言的,那么他不仅要将代言广告获得的广告费如数上交,还要向广大消费者公开道歉。按照我国《广告法》规定,虚假广告获得的收入,责任人应做出一到五倍的赔偿。明星代言要负责,广告载体不用负责——似乎有点说不通。
总之,便士报更主动也更自觉地表达了编辑的个性和信念,不再只反映一小群商业精英的生活,而是描摹大都会的迅速崛起以及多彩多姿的贸易、运输、制造业等中产阶层活动。便士报开始去寻找新闻并花钱聘雇记者,同时使“独家报道”成为报业竞争的坚实基础,也首度让家庭口角和丑闻成为新闻。作者将这些转变视为“民主市场的兴起”。对这场美国新闻业的革命的解释历来也是众说纷纭,在“科技论”解释中提到:人们对书本和报纸日益增加的需求,便是一位印刷界史学家所谓的“对新发明的永恒刺激”。我认为科技的发展和报纸的变革是双向刺激,这些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李普曼认为,新闻业在任何一个国家内都要经历不同阶段的自然发展过程。第一个阶段,报纸由政府垄断控制;第二个阶段,报纸从政府手中挣脱、投入政党的怀抱;第三个阶段,报纸开始逐渐远离政府、远离政党,依赖广大读者的支持赢利(始于便士报的诞生);第四个阶段(一战后),“职业”时代的来临。我觉得这个总结非常精辟。
《纽约先驱报》无疑是当时最重要的便士报,总编辑贝内特也是美国新闻界最具开创性的人物。《先驱报》比便士报更严肃,更负责,又比华尔街的大包更生动,更富娱乐性。我认为贝内特成功地抢夺到了中产阶级读者群是《先驱报》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民主市场社会的崛起和城市中产阶级的兴起都使该报有了广泛肥沃的生存土壤。这就联系到了作者的第二个目标,报纸的发展与社会的变化密不可分。
由“古巴妇女被搜身”引出的一大串事件揭示了19世纪90年代新闻业的一大特征:记者有史以来首次在报业世界扮演了主角。这件事再好不过地表明“记
者时代”的来临。我想这时候记者身份的提高与便士报开始雇佣记者报道地方新闻这个基础是脱不开的。新闻业越来越看重大学文凭,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记者社会地位的提升。书中有一段描写:“新生代记者”年轻、天真、朝气蓬勃、胸怀大志,接受过大学教育,通常镇定自若。年轻的记者将满腔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希望这种经历能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段话,并且希望自己能拥有这些特性。就像书中后来提到的:新闻不再是偶然涉足的一份工作,而成为自己选择并愿为之奉献的职业——感觉好亲切。麦克斯韦说新闻要“快、锐、准”,总编们也说:新闻和评论观点不应掺杂在一起。不过,作者的一句话切中要害:若事实并不能完全排除想象润色的成分,那么它也无法完全排除掺杂其中的评论观点。无论是那时还是现在,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对新闻的要求都各有侧重:记者们厌恶强加到自己身上的无聊原则;编辑们既要照顾下面记者又要顾虑上面老板;主任们着重弄清事实,打击记者们傲气,在报纸上烙下个人印记。就像书中把记者和编辑的关系比作儿子和父亲的关系,是一个循环的矛盾。即使大的环境如此,也总有些例外:斯蒂芬斯用高压手段强迫记者保持新鲜活力和个人魅力。一旦发现两名记者风格相仿,他就会立刻炒掉其中一个。这种做法实在是让我惊叹!不过总体来说记者们:愿望服从于事实、梦想服从于现实、道德感服从于现实政治、宗教服从于常理。有一点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记者虽然与编辑吵个不休,心里却与他们非常接近”。还有两句话我认为揭示了记者的一部分本质:“记者故意摆出一副消极的姿态,为自己怀疑一切的道德观感到无比自豪。”“他们觉得自己的道德宣言是真理,就像自己揭露的事实一般无法辩驳。”对新闻报道要客观的要求使记者变“冷”——这是我认为的原因。
19世纪90年代,两类新闻模式:以《纽约世界报》为代表的“故事”模式和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信息”模式。一方认为报纸不是通过提供事实,而是通过筛选、修饰事实来引导大众生活。另一方认为报纸的角色应该被定义为一种独特的文献形式,提供的事实不能经过修饰,纯粹用于传达“信息”。信息的最高目标就是要“不证自明”。
《世界报》有骄人的发行量,同时我认为它推动了广告业的发展。“包括新闻在内的一切事情都可以,也应该成为广告”这种观点使《世界报》开始进行“自
我广告”,不仅创新地使用插图形式,还出现色彩越来越重、字号越来越大的标题。它对漫画、插图、标题格式的自由运用,对简单词汇、内容、句式结构的强调,都使它成功地占住了移民者的市场,也迎合了中产阶级新的生活方式。普利策仅仅是将便士报革命延伸到了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就缔造了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巨大发行量是报纸。这也充分证实了报纸和社会整体状态紧密相连,报纸应顺应社会人口、阶级、意识形态的变化而改变。就像美国南美战争之前,社会精英对文学偏爱有加,甚至在新闻报道中也喜欢华丽绚烂的文风,不喜欢平铺直叙。到了1900年,经济、社会精英阶层转而支持“信息”类新闻,这类报道又被高度追捧。
当时还有一个现象:社会地位共同的内部表征既然不存在,外在表征就变得尤为重要了。人们只能“通过外表而不是其自身”来评判他人。我对这点深有体会,现在的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物欲横流,追名逐利的今天,不就是“看表识人”吗?浮躁的社会,浮躁地生活。
《时报》建立了新闻业的标准。在低俗新闻业最为狂热的年代,《时报》以其高格调的作风和保守的政治观点确立了它的“尊贵体面”,降价促销使它茁壮成长。“一家干净的报纸,它为高尚的宗旨而奋斗,刊登一切适于刊登的新闻,以独立的立场由衷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报》迎合了特定社会阶层的生活体验,它的读者相比之下更加独立,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小插一句,从《时报》的发展来看,政治观点还是对报纸有很大影响的,虽然它不是党报,也不需要政党提供财源,但大多数的报纸都还有自己的政治偏向。
报纸之间的道德分野,也许就像是人类大脑功能的道德分野一样:一边是高贵的抽象功能,另一边是不那么高贵的情感功能。能控制自我的人阅读政治新闻,而放任自己的人去读谋杀案和名人八卦。信息代表着一种自我否定,而故事则代表自我沉溺。超赞这段话!这让我联想到了钱钟书先生的比喻风格。非常精彩!
到了第四章,不得不说我阅读起来已经非常吃力了。有三段话倒是让我眼前一亮“由独裁体制推上宝座的领导人似乎要比选举体制选出的领导人聪明、坚毅、勇敢百倍”;“公共事务不是公民的个人事务,公共事务大部分都是看不见的,是在离公众很远的地方由未知的力量在幕后操纵着”;“群体意识并没有特别的智慧之光,相反,智慧往往存在于参与管理过程的知情者和专家学者的头脑里”。乍一看这颠覆了我们现在追求的民主观,但细想一下不是没有道理。有句
俗语:永远不要怀疑你的上司。听起来好像岂有此理,但这是一条准则:不站在那个位置,怎么知道应该想什么?怎么知道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军队里似乎从来没有过“民主”,奇怪的是自古以来未曾受到质疑。想起来曾在《南方周末》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民主会给班级造成混乱?》,上面说班内“民主”风开始蔓延,班干部工作受同学监督,班主任决定需多数同学同意才能执行。班主任对此深感不安,因为一些很“正确”的决定被同学们“胡搅蛮缠”不予通过。后来每个同学都收到一篇论述民主危害的文章:“印度解决不了温饱问题是民主的错”、“民主让美国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相当混乱和低效”、“越民主越腐败”、“缺乏民主是一种优势”„„最后班主任在班会上写道“民主有时意味着低效和放任自流”„„李普曼认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其实就是圈内人和圈外人的区别。我认为很有道理。
这一章后面提到了公共关系和宣传。我没有很深的专业性理解,在看的时候参考了上课时讲的第二章《新闻与宣传》的笔记。明白一战是西方宣传概念变迁的重要分水岭,也了解了“发言人”的出现历史。“新闻发布会”使记者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独家新闻、内幕消息、内幕情报等。大家得到的新闻稿都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这时候记者们就该竞争“评论”这一方面了。不过“评论”在狭义上理解好像又不属于“新闻”,这真是一个既尴尬又无奈的境况。
第五章内容在我看来更晦涩难懂,以下就拣拣我感兴趣的说说吧!新闻业的价值——或恐怖之处——不在于能否代表公众意见,而在于能否控制舆论。一语中的——揭示了新闻业的本质!我曾经有感于某事写过一段话:“现在媒体监督越来越厉害,阴暗事件的曝光率也愈来愈高,新闻媒体已经成为了透视社会最大的窗口,舆论监督的作用绝对不容忽视!”我对新闻业控制舆论这点,深以为然之!
媒体和政府的关系似乎历来都是讨论不尽的话题。20世纪20年代典型的自由主义思潮认为,媒体就是民主政府的化身。对于美国来说,巴黎和会重塑了媒体和政府的关系。政府开始用一种有组织、有意识是方式来“控制”新闻,政府对新闻的管理也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62年11月五角大楼发言人希尔维斯特宣称:“我认为政府天生有权撒谎,这是基本的、基本的权利,特别是在面对灾难时,政府有撒谎自救的权利。”书中同时又提到“其实,新闻界早就习惯了与政府合作、为了国家利益不报道真相,甚至撒谎。”我赞成这点,我认为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民族利益,在涉及到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媒体报道确实应该有情感倾向。
对抗文化并不是一种反律法的文化,尽管它为非理性和无责任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它也不是一种纯粹的精英文化,尽管它在60年代的精英群体中广受推崇,并通过特里林所描述的现代主义艺术和文学得以流传至今。现在对抗文化依
然很泛滥啊!特别是在网络上体现:一事出名千人评;一人出名万人骂(自己总结的,不尽完善)。
客观性就是一套具体的惯例习俗,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就是因为它可以降低记者为其文章负责的程度。如此,记者就可以引用权威人士的话语;但记者本身是不能独立评价这席话的,必须要引用另一位权威人士的话。看的太透彻了,我已无需再多言。
写到这里,该收尾了,我想用本书最后一段话作为结束: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点,即新闻从业者必须像其他真理探求者一样,学会相信自己、相信同事、相信世界,包容世界,但同时又要怀疑自己、怀疑同事、怀疑世界的表现,不迷失于世界。他们不会屈服于相对主义,也不会屈服于以客观之名行武断之实的传统,今天有一些新闻从业者就是这么做的。这需要在个人和机构两方面都包容不确定性,承受风险,一心求真。这一点做起来也许很难,然而却事关新闻业的生死存亡,它会体现在新闻从业者日复一日的劝服中,并最终成为我们共同的理念。
第三篇:《美国与中国》之读书笔记
《美国与中国》之读书笔记
《美国与中国》这本书的著者是费正清,译者是张理京。我读这本书实际是一个巧合,由于我之前选修了科技文献检索课,在作业中向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借了一本《美国与中国》。起初只是对这本书挺感兴趣,之后我发现这本书还是毛概课的推荐阅读书,倍感高兴。
内容框架
本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述中国早期的历史;第二部分为近代中国革命史的描述(从西方入侵直至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第三部分为中国建国前后与美国的关系。框架如下:
引篇
第01章 中国景观
第一篇 旧秩序
第02章 中国社会的本质
第03章 孔孟之道
第04章 异族统治与朝代的更迭
第05章 政治传统
第二篇 革命过程
第06章 西方的侵入
第07章 叛乱与复辟
第08章 维新与革命
第09章 国民党的兴起
第10章 南京政府
第11章 共产党的兴起
第三篇 美国与人民共和国
第12章 我们历来的对华政策
第13章 美国的政策和国民党的垮台
第14章 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秩序
第15章 力求社会主义改造的斗争
第16章 第二次革命
第17章 前景:中国和我们自己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费正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
生前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还曾是美国政府雇员、社会活动家、政策顾问。
费正清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从他进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
整体介绍
这本书其实并非历史学专著,而是一本兼具历史学、社会学和国际政治学科特点的综合性论著。阅读过程中可以看出作者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富于开创性的思想体系。作者每叙述一段历史后进行一些分析,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也是不断穿插自己的见解。一个个小的观点最后使读者形成一个认识中国历史情况的思维。在叙述一些历史事件时总会穿插一些对当时所处历史环境的说明,从而便于对当时的历史事件进行有说服性的分析。
本书中占重要地位的一个词是“思想文化”。开篇既是谈由“中国景观”为一个主要原因引起的“中国文化”。之后又讲孔孟之道,统治者一向是以文化思想的控制来加强自己的统治。
后来外族入侵的成败与否,稳定与否也是与其所具备的文化相关,有较强的中原文化基础则可以进行稳定的统治。自己本身只有草原文化却没有中原文化的话就统治不久。例子为:辽、金、元与清的对比。西方侵入最开始的手段也是文化入侵。朝廷也把文化思想的控制作为治理的重要手段。维新与革命之争也是文化人之争。国民党治理国家也要靠振兴中国文化出力。共党统治江山也要通过给全国人民洗脑的方式。
然后,中美关系问题就和文化差异有着很大联系了。双方的相处是否应该互相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是作者让美国人思考的。
精彩细节总结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中较为精彩的细节进行的总结,在形散神不散的细节中,我们将可以看出本书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中国6/7的人口集中在1/3的土地上,美国人会想10亿左右的中国会住在那里,吃什么东西;在美国每户人家相隔半英里,而在中国每隔半英里是一个拥有几十户或几百户的村庄。中国人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常常可以从空中一眼看出:受到侵蚀的棕黄色丘陵、混浊江河泛滥的平原、小块小块的绿色田地,以及攒聚在一起形成村落的简陋茅屋、错综如网状的银白色水稻梯田和水路,是无数世代折断腰背苦力劳动的见证——这一切都是由于太多的人,过分密集在太少的土地上,从而使人们为了维护生命,耗竭了土地资源以及人的智慧和耐力。
自古以来就有两个中国:一是农村中为数极多从事农业的农民社会,那里每个树林掩映的村落和农庄,始终占据原有土地,没有什么变化;另一方面是城市和市镇的比较流动的上层,那里住着地主、文人、商人和官吏——有产者和有权势者的家庭。
对一个享有较高物质生活水平的美国人来说,使他感到惊异的是中国农民在这样困苦的生活条件下,竟能维持一种高度文明的生活。问题的答案在于他们的社会习俗,这些习俗使每个家庭的人员,按照根深蒂固的行为准则经历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变迁。这些习俗和行为准则,一向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牢固不变的社会现象。中国是家庭制度的坚强堡垒,并由此汲取了力量和染上了惰性。
在中国历史上,美国人迫切想得出答案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的商人阶级不能冲破对官场的依赖,以产生一股独立的创业力量呢?首先,中国商人的心理状态与我们古典经济学家所赞美的西方企业家的以为理状态大不相同。另外,官商之间总能找到一个密切的利益共同点,因为从事任何一桩大的买卖,官府的保护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中国的旧财经制度也提供了另一个证据。代表资本积累的存款通常是投资在放债上的,因为那样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息。总之,资本主义之所以不能在中国兴起,是因为商人从来不能摆脱士绅及其官府代理人的控制而独立自主。
中国的军人始终是国家官僚机构的一部分,靠国家经费供养,并且易于贪污腐化。中国的军事传统含有许多非暴力的方法:通过第三者进行斡旋,协商,搞间谍活动,行贿颠覆,拆墙角(拉走对方的追随者),威胁利诱,以及采用一切欺诈手段。
中国的领导开始在自强的口号下采用西方的武器和机器,不料却发现他们自己被吸入一个无法抗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借用一项西方事物导致他们必须借用另一项,从引人机器进而需要引人技术,从引人科学进而需要引人一切学问,从接受新思想进而要改革制度,最后从立宪维新进而走向共和革命。蒋介石的思想是来自许多方面的大混合:曾国藩为人处世应以道德目的来衡量的见解,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解释,卫理公会惯常参加仪式的基督徒的虔诚,从日本、俄国、美国以及轴心国家方面来的影响,都被放进他那保守的民族主义框架之内。
毛泽东生平的一些简单事实似乎是难以置信的:在一个4 亿人口的广大国土里,一个28岁的人和其他十几个人成立了一个政党并在其后50 年取得了政权,组织和改造了人民,改变了山河——历史上没有见过比这更伟大的成就。亚历山大、恺撒、查理大帝、欧洲所有的国王、拿破仑、稗斯麦、列宁——没有一个前人的成就比得上毛泽东,因为无论哪个国家都没有像中国这样古老这样大。
占人类1 / 4 的中国人口,不仅唾弃了基督教,而且也唾弃了法律的最高权力、个人主义的理想、多党竞选制、公民自由权,总之,唾弃了我们的整个政治秩序,以及通过合法手续得到自由和安全的种种观念。我们感到我们的基本价值标准直接受到威胁。如果中国人自愿选择共产主义,那就可以断定,人类的大多数是不会走我们的路的——至少目前是如此。
中国人具有比别人更值得自豪和更与众不同的传统,对这种传统崩溃的反应来得比较慢,受落后之辱的时间比任何其他大民族都来得长。
在这庞大的政治组织里同样突出的一点是,中国人依赖伦理道德的程度甚于依赖法律,依赖有关道德的舆论胜过依赖法庭审判。
细节思考
第一,中国历代是怎样通过思想统治国人并不断完善这一方案的?
从秦汉开始官方就确定了以道德礼仪为思路的思想统治方案,在之后的各
朝各代有不断完善。西汉开始宣扬的孔孟之道,强调了阶级性。之后又发展出经学和理学。通过规定的参考书籍考试选拔人才迫使读书人思想不断受到四书五经的熏陶,培养出大批的服从统治者的治国人才。通过孔孟之道的农村启蒙教育培养大批的顺民。即使是在国民党时期,蒋介石也是大搞新生活运动,其主要目的不过是继承传统,对出版业进行监控,减弱新青年们对人民思想的改造。共党上台后在国民党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对新闻出版业更加严厉的封锁,大力发展党员、团员和少先队员,进行党化教育,对党员经常搞学习小组,进行思想汇报,严密监控党员思想。
第二、中国历来的革命是怎样的?
中国传统的改朝换代主要是农民起义和官僚的夺权。农民起义带来的往往是大量的人民消亡,大量人口的消亡减小了整个国家的负担,于是剩余的人民生活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欣欣向荣。农民起义领袖自身往往有很强的个人欲望,起义的结果最终还是照前朝的模式做皇帝。官僚的夺权,以较少的代价,较少的死亡获得政权,没有撼动统治阶级的模式,负责治理的官员都还在,没有独裁者个人意志的推动,政治模式的转变无法完成。
第三、维新、革命、起义三者走向怎样?
太平天国起义缺乏知识分子领导,有着强烈的个人崇拜,没有设计好治国制度。维新站在清朝统治者一边主张改良,却没有充分考虑到统治者的情况,最后设计的制度让统治者感到威胁,因此失去统治者的支持。辛亥革命开始的目标是推翻帝制,获得了全国的支持。随着任务的完成,当初的合伙人开始考虑之后的情况,原本团结的人没有了共同的追求,于是开始出现大分裂。辛亥革命没能改变统治阶级的基础,最终独裁主义耐以生存的环境依旧没变,袁世凯、蒋介石这些独裁者依旧可以独立潮头。
第四、共产党的洗脑方案是什么?
通过组成学习小组,让成员轮流汇报思想,不允许私下交流沟通,这样将每个人独立起来,让成员们互相攻击,给予每个人以巨大的危机感,迫使每个人说真话,从而强迫他们洗脑。又通过掌握这些人的弱点进行控制。形成紧密的组织来执行治理的任务。
第五、中美问题的实质是社么?
美国与中国的争端问题并不是美国要吞掉中国,而是美国希望同化中国,破坏中国的政治制度。美国做出维护世界和平的姿态,一方面吃力不讨好,另一反面也确实为了自己本国人民过的更好而压迫其他国家,但是不进行国家侵略以抢夺资源。
总结
费正清是近现代社会最热衷关注、探讨中美关系的中国问题观察家。他用美国人的视角对中国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洗涤。他让美国人更加了解了中国,也让现在的我们更加了解我国与美国。虽然他有的观点有失偏颇或已过时,但现在看来,依然有许多观点焕发着活力。总之,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更多中国与美国的历史和文化,对我的思想和认识有了提高和扩展。
第四篇:读书笔记之山楂树之恋
第一次看《山楂树之恋》是在暑假的时候,那时候由于电影的火热宣传,我怀着好奇的心去看了这部小说。刚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一部很普通的爱情小说,只是它发生的背景有点不同罢了。可是当我沉浸在里面的时候,我为自己当初的想法感到羞愧。在看了电影之后,总是觉得电影里面缺少了什么,于是我又再次去看了一遍这本书。
这本书的背景是文革时期,静秋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在高中要毕业的时候被分配到西坪村编写革命教材,在那段时间里寄住在张村长家里。在这段时间里,她认识了高大帅气的老三。老三爽朗的笑容,乐于助人的性格一下子就把静秋吸引住了,与此同时,静秋温柔的以及带着点卑微的性格也让老三爱上了她。只是,在那个年代里,特别是静秋还是个家庭成分不好的人,尽管这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可是她一直生活在小心翼翼和卑微中。就算她知道老三和她是相爱的,她也不敢轻易接受老三的爱意。这让我想起了《平凡的世界》中让我觉得很可惜的孙少安和田润叶这两个人,因为所谓的“地位”不适合而最终没走在一起。
但是最终,静秋还是被老三的坚持不懈感动了。两个人小心翼翼地躲着别人来谈恋爱,每次看书看到他们在河边见面的时候,脑海里就能显现出他们急切地想要见到对方但是又怕别人看到的目光,显现出静秋的羞涩和担心老三的脸庞,相应的是老三的有点迫不及待的表情,感觉就像是牛郎织女好不容易见一次面的情景,让人觉得很温馨。
可是我觉得电影里面还是有一些东西没表现出来的。比如说静秋和老三都在村长家里吃饭的时候,老三特地在她的饭里面埋了好菜,只是当时静秋又气又恨,抱怨老三不应该这样子做,当时的静秋想必是满脸通红,左右为难的。想到那样的脸就会让人觉得很可爱吧。可是事情并不是我们所想的大团圆结局……老三最终还是没能等到静秋,由于长期在野外进行放射性元素的检测,他患上了白血病。刚开始,老三还想骗静秋,可是静秋发觉了什么。在某天晚上,静秋打算把自己给老三,并说了一句“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老三怎么会是那种人?果然,他什么也没做,两个人躺了一个晚上。
就在我们觉得老三会好起来的时候,他却永远地离开了。在他弥留之计,静秋却无法开口叫她最爱的人的名字,只是一个劲地喊着“我是静秋,我是静秋……”我们不要怪静秋,我听说过一句话,就是“最难叫出口的名字就是你最爱的人的名字”。我想也是这样子的吧……
当时的爱情那么简单,那么清纯,清纯到我们都有点心痛了。再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早恋未婚先孕的事情层出不穷,特别是一些所谓的90后,他们把神圣的爱情看得太轻太轻了。对于这些情况我真的是很悲痛,我们现在的社会很多都是“快餐文化”,难道爱情也是吗?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不仅仅是为了渐渐失去的纯洁的爱情,也为了我们社会中渐渐失去的很多很多事情……
第五篇:全国优秀少年读书笔记之四
读《格林童话》有感
在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里,我有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读各种各样的课外书。有一天我读了一本神奇的书,他把我带入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这本书的名字是《格林童话》,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故事是《青蛙王子》。我读过青蛙王子后有很深的感触。
这篇故事讲得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一个美丽的小公主,小公主非常的可爱,国王非常非常的喜爱这位小公主,就送给她了一个珍贵的小金球。有一天,小公主拿着那个小金球来到森林里的一口井旁边玩耍,可是一不小心把金球给掉进井里去了,正在小公主焦急万分的时候,井里出现了一只青蛙,它想与公主成为好朋友,让公主陪他玩,他说公主如果答应,他就帮公主把金球送上去,公主答应了。于是青蛙把金球送了上来交给了公主。可是公主又不想给青蛙交朋友了,公主就赶紧跑回了王宫。第二天青蛙来王宫里找小公主。国王知道了这件事,就教育公主要信守诺言,公主只好照办了,公主把青蛙带到了自己的房间里,奇迹发生了,青蛙变成了一位英俊的王子。原来青蛙是王子被女巫变成的。只有找到了美丽的伴侣才能变回王子。于是公主就跟着王子回到了王子的王国开始了幸福的新生活。
我读完这篇故事后,我想到了做人要守信用,而且只有守信用才能交到真正的好朋友。丰富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