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中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
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中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笔侍(学年论文)
【中文提要】作为俄罗斯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作为2006年度俄罗斯人文领域最高成就奖俄罗斯国家奖的获得者,作为把全部生命献给祖国的伟大作家,用他的双手描绘出苏联时期的政治状况,宣扬了人道主义,用俄罗斯式的讽喻挑战社会体制。《古拉格群岛》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以苏联社会中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为背景,以白描的手法叙述了苏联劳改营的产生、发展和逐渐衰败的过程,书中以“群岛上的居民”的经历为线索,精确地展示了一副副集中营生活图景。作者以独特的集中营文学为代表,为俄罗斯民族敲响了警钟,照亮了未来之路。
【关键词】索尔仁尼琴 人道主义 古拉格 集中营
苏联是社会主义的先驱,在它政治和军事大国的光环之下,有着怎样的“铁血政策”?又是用怎样的手段来维护执政中心的权威,以实现所谓的稳定?
历史上不乏有敢于说话的作家企图用笔杆来警醒世界,尝试着客观地评价当时的社会体制,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索尔仁尼琴。他在自己的作品的字里行间既表现了对当局的愤怒,又展示了自己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他的鸿篇巨著《古拉格群岛》中更有着集中地体现。
1.1索尔仁尼琴及其人道主义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Александр Исаевич Солженицын;1918年11月12日~2008年8月3日),俄罗斯作家。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苏德战争爆发后,索尔仁尼琴应征入伍,曾任大尉炮兵连长,两次立功受奖。1945年2月,索尔仁尼琴在东普鲁士的前线因在同一个老朋友通信中批评了斯大林被捕,在服役期间被关进他后来称为”古拉格”的苏联集中营。内务人民委员部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判处8年劳改。刑满后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1956年解除流放。此后,他决定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编纂成书,警醒世人。1962年11月,经赫鲁晓夫亲自批准,索尔仁尼琴的处女作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新世界》上刊出,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的一次接见中热情赞扬了这本书,他说,这是“一部从党的立场真实地阐明那些年代苏联实际情况的作品”,还说这是一本“重要的书和需要的书”。无可否认,是一位领导人和当时的历史条件造就了这位杰
1出的作家。这是第一部描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生活的作品,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1970年,“因为他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政治因素未前去领奖。2007年俄罗斯国庆节那天,索尔仁尼琴获得2006年度俄罗斯人文领域最高成就奖俄罗斯国家奖。普京在颁奖典礼上说:“全世界成百上千万人把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本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科学研究和杰出的文学著作,事实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
索尔仁尼琴憎恶的不是政治制度,而是道德性的罪恶。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既是对俄罗斯文学传统精神的继承,也有其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子;既有东正教的影响,也源自其所处的那个特定的时代。在索尔仁尼琴一系列小说作品中,充斥着主张道德的自我完善、自我克制、忏悔、基督之爱等带有宗教色彩的思想重塑俄罗斯精神的人道主义思想;而且在某些作品中大量引用了精炼、形象、富有启示性的俄国谚语,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性和可读性。索尔仁尼琴用“牛犊顶橡树”的精神,肩负起作家作为“人类崇高灵魂的表征”的使命,肯定和赞美人性尊严。这种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使索尔仁尼琴及其作品具有超越地域、国界、时间的普世意义。2 索尔仁尼琴强烈抨击苏联国内的政治给国家带来的灾难,被视为“自由斗士”,也有一些文学评论家认为他是在用个人遭遇来抨击社会,是错误的。西方国家认为索尔仁尼琴是抗击苏联的有力武器,但他们错了。索尔仁尼琴和那些著名的东欧异议作家最大的不同,是他不仅看透了专制的邪恶,也看清了尼采们以“上帝已死”为口号的启蒙主义所带来的灾难性。31978年,他在哈佛大学演讲,猛烈批判西方文明的虚无与堕落,让美国政治家手足无措。而当苏联政权倒塌,当久在异国他乡的索尔仁尼琴面对四分五裂的祖国,他感到的不是欢欣雀
跃,尽管他曾因极权统治遭受迫害而一度非常地痛恨它,但当看到受苦受难的俄罗斯人民,他又一次醒悟了,他认为这是西方蓄谋已久的反俄计划的成功实施,目前俄罗斯正步入巨大的困境之中。他又拿起了笔,企图挽救这一切。他想借助文学作品来提出一些有效措施而拯救整个俄罗斯的命运,追回因反动的政治宣传所造成的损失。另外他也是在作出深刻的忏悔。他是一个永恒的持不同政见的作家,但他又是始终如一的热爱着自己的国家。
美国作家艾力克森在《索尔仁尼琴道德的形象》一书中说,索尔仁尼琴是”一个燃烧着理想、信仰,具有动人生命史的人。”可以说,索尔仁尼琴诚挚而热烈地热爱着俄罗斯,为了这个民族,他奉献了全部,他只身承担了和黑暗制度抗争的历史重任,在度过了艰苦而煎熬的岁月后,他终于在几十年后回到了祖国,得到了人民的认可。他在俄罗斯文学史甚至俄罗斯崛起史中刻下了专属于自己的印记,他把自己的命运同俄罗斯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那些一字一句中反映出的历史现状,不仅应该被俄罗斯历史铭记,也应对世界作出警示。
1.2有关古拉格
“古拉格”是由俄语中的ГУЛАГ音译而来的,而俄语的ГУЛАГ是一个缩写词,全称是“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исправительно-трудовых лагерей и колоний”,译成汉语意思是“劳动劳改营总管理局”,一些中国学者将它称为“集中营”。这种集中营主要是用来关押政治犯人的,让他们在这里接受“劳动改造与教养”。“古拉格是苏联内务部的主管劳动改造营并监督在押犯的服刑与运输的分支行动部门。”4
追溯古拉格的历史,它产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期。1923年,在索洛维茨基群岛上建立了第一个特别劳改营,用来关押那些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政治犯和不同政见者,其中包括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及宗教界人士。此后,这种古拉格的模式在全苏各地越建越多。二战开始后,许多犯人带罪上了前线,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古拉格的数量减少,但而后又增多。在失业的时候,扩充监狱劳动力并不重要,而当失业问题逐渐消退,集中营中的劳动力需求又增大,于是,为了修运河等各种基础设施,又将一大批犯人赶上劳动前线。1953年斯大林逝世前夜,古拉格的发展达到了顶峰,遍布各个地区和角落。1954年,斯大林去世之后,极权统治结束,很多被平反,离开了集中营,古拉格的数量大量减少。虽然有百万人曾经在此被监禁,古拉格仍然在苏联保密机制的掩护下悄然从公众的视野中隐没了五十年,直到索尔仁尼琴把它写入了《古拉格群岛》,古拉格才得以见世并在东西方世界中激起了轩然大波。
1.3《古拉格群岛》内容简介
这本书从1958年开始创作,1973年在巴黎出版第一部。《古拉格群岛》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以苏联社会中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为背景,以白描的手法叙述了苏联劳改营的产生、发展和逐渐衰败的过程,书中以“群岛上的居民”的经历为线索,精确地展示了一副副集中营生活图景。对其中涉及的政治敏感问题,作者没有回避,充分体现了一个作家的良知和勇气。作者以亲身体验为基础,描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二十世纪人间地狱,“书中处处闪烁着一个人道主义者对人间丑恶的痛恨,字里行间的冷嘲热讽也深深地表达出作者对制造人类痛苦者的愤怒和鄙视”5
《古拉格群岛》堪称史诗般巨著,是苏联列宁和斯大林时期法制史最精炼的描绘。书中引入大量真实材料,让读者相信:真的存在这样一个世界,在那里人们过着难以想象的生活,从而使人们意识到当时的集权制度会给俄罗斯带来怎样的灾难。极端残忍的刑讯、超强度的死亡劳改、荒谬绝伦的司法、彻底沦丧的社会道德,毫无人道的株连性流放、集体流放、都代表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阴暗状况。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31种刑讯方法,从心理上的折磨到肉体上的摧残面面俱到,直至得到他们想要的任何口供,在这样的刑讯下,没有几个人能坚持到最后,或许只有签署了那些所谓的罪状才有一线生机。“游手好闲、饱食终日、毫无人性的人们有什么东西发明不出来呢?”超强度的劳动改造,在北极圈的严寒中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甚至48小时不睡觉连轴工作,稍有怠慢就地枪决;家人互相出卖,反目成仇,道德沦丧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能想象的底线,人们不再有信仰,有的只是猜忌和揭发。人们常常因为一些在今天看来很“无厘头”的罪名被
捕入狱,例如一个裁缝不小心吧针插在了有领导人头像的报纸上;一位厂长因为停止鼓掌而被判10年,等等。最没有人性的莫过于灭绝式的流放,国家党政机关干部被猜疑就会被流放到冰天雪地自生自灭,甚至一些少数民族被集体流放到不易生存的地方,也正是这样,对苏联的作战指挥人才的流失,导致了战争的失利,差点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夏天,没有及时收敛的尸体只剩下骨头,它们和石碴一道进入混凝土搅拌机。它们就这样化为别洛莫尔斯克市附近的最后一道闸门的混凝土,永远保存在那里了。”6
但书中仍然写了人们为了生存和自由而做的抗争,尽管有时会以生命作为代价。有些犯人在暴政面前不肯低头,无论多少次被关押,关押多久,都会坚持自己的信仰,与恶势力斗争,甚至会得到一条活路;而有些信教徒为了坚守心中那点点的信仰,饥寒交迫而死。正是这些人为了遥远而渺茫的希望奋斗着,他们坚信俄罗斯会迎来阳光。也正是这些精神,顶起了俄罗斯民族的脊梁。
1.4《古拉格群岛》中索尔仁尼琴的人道主义及其产生的影响
作者根据自己在古拉格劳改的亲身经历,用了大量的笔墨向我们展现了在极权主义下人性极度扭曲的状态。劳改营里,为了生存几乎任何一个囚犯都必须忍受一切施加在身上的暴力,劳改管理人员对犯人的残忍顺理成章地被理解为阶级斗争的需要,就算仅仅为了个人的私欲而虐杀,那也是劳改犯人死有余辜,杀人者甚至会被嘉奖。在犯人中间,犯人之间也分出等级:例如刑事犯对政治犯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他们是无产者,而政治犯则是人民的敌人。在劳改营里,人性沦丧,善良已经不见踪影。
这部小说有着强烈的纪实色彩,关于《古拉格群岛》,作者说:“这本书里没有一个杜撰的人物,没有任何杜撰的事件。人物与地点都是按照其本来的名字指称的。如果用的是缩写,那是出于个人的考虑。如果根本没有指明,那是因为他们已经在记忆中消失的缘故。”7这部小说对30年得苏联历史作出了审视,由文章主人公的话语引出作者的话语,让读者看到主人公看不到的东西,听到主人公听不到的话语。从而引发读者对小说中描述的现象的进一步思考,去领会作者的心意。
作者在这部小说中用“俄罗斯式的讽刺”抨击的集权统治,他把国家“契卡”机关比作“下水管道”;把犯人比作“下水管道”中的“水流”。无数“水流”通过“下水管道”流入群岛,则体现了犯人的数量之广,被关押的罪名之多。对于群岛上人们的生活,作者对犯人的同情,对冷漠管理者的厌恶清晰明显。在索尔仁尼琴小说作品中,批判压抑、摧残人性尊严的一切企图和行为,从而唤醒人们的人道主义精神并且倡导以“抗争”的方式去对待暴力专制。在字里行间展现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饱含“人道主义思想的精髓”。他主张完善道德,倡导自我忏悔、基督等带有宗教色彩的思想,以重新唤醒俄罗斯精神和社会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索尔仁尼琴认为:人类只有通过对耶稣基督的信仰,才能找回灵性,建立道德的根基,因为“道德植根于灵性”;人类只有经由它,心灵才可能更新,才会有爱、怜悯、公义、宽恕等神性;只有对上帝的信仰,才能作为人性道德的基础。正是由于索尔仁尼琴的宗教情怀,使他的作品继承了俄国伟大的基督徒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所高扬的道德传统。抛开一切政治观念和信仰不谈,至少在当时,仁爱是必须担稀缺的。
1.5体现索尔仁尼琴人道主义的一些名言
(一)时间不能救赎一切。
(二)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三)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生活之路。
(四)苦难有多深,人类的荣耀就有多高远。
(五)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
(六)人民的精神生活比疆土的广阔更重要,甚至比经济繁荣的程度更重要。民族的伟大
在于其内部发展的高度,而不在其外在发展的高度。
(七)宇宙中有多少生物,就有多少中心。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当一个沙哑的声音向你说你被捕了,这个时候,天地就崩溃了。
(八)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九)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
到一切,没有想起一切,没有猜到一切。
(十)生命最长久的人并不是活得时间最多的人。
(十一)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十二)只要还能在雨后的苹果树下呼吸, 就还可以生活。
(十三)一个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涉及人类心灵和良心的秘密,涉及生与死之间的冲突的秘密,涉及战胜精神痛苦的秘密,涉及那些全人类适用的规律,这些规律产生于数千年前无法追忆的深处,并且只有当太阳毁灭时才会消亡。
参考文献: 1 高国翠《苏联剧变后索尔仁尼琴的“忏悔”》[J] 2006年第6期《辽宁大学学报》 2 井书涛《索尔仁尼琴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J]《索尔仁尼琴的道德光芒》[J]2008年08月04日(载自:世纪学堂)安妮.安波鲍姆,《古拉格,一段历史》[M]萧瀚《二十世纪人类的一场劫难》[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第三册[M]田大卫,陈汉章,钱城译,群众出版社 1996 7 任光宣《俄罗斯文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第一版
Гуманитарные идеи Солженицына в “Архипелаге ГУЛАГе”
【Резюме】“Архипелаг ГУЛАГ” в советском обществе в контексте ряда крупных политических событий, описывает рождение советского ГУЛАГа, процесс развития и постепенного снижения.В книге описывает опыт“людей на островах”.Показывает точную картину жизни в ГУЛАГе.Александр Исаевич Солженицын показал свою любовь к России своими руками и решимость бороться с силами тьмы.【Ключевые слова】Солженицын, гуманизм, ГУЛАГ, концентрационные лагеря,
第二篇:索尔仁尼琴名言(范文模版)
索尔仁尼琴名言
1、在我的生命尽头,我希望我搜集到并在随后向读者推荐的、在我们国家经受的残酷的、昏暗年代里的历史材料、历史题材、生命图景和人物将留在我的同胞们的意识和记忆中。这是我们祖国痛苦的经验,它还将帮助我们,警告并防止我们遭受毁灭性的破裂。在俄罗斯历史上,我们多少次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上的坚韧和坚定,是它们搭救了我们。
2、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3、我们不要忘记,暴力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的,而且它也不能够孤零零地生存:它必然与虚假交织在一起。在它们之间有着最亲密的、最深刻的自然结合。暴力在虚假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避难所,虚假在暴力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支持。凡是曾经把暴力当作他的方式来欢呼的人就必然无情地把虚假选作他的原则。暴力在出生时就公开行动,甚至骄傲地行动着。但一旦它变得强大,得到了牢固的确立,它就立即感受到它周围的空气的稀薄,而且倘若不自贬成一团谎言的浓雾又用甜言蜜语将这些谎言包裹起来的话,它就不能够继续存在。它并非总是公开使喉咙窒息,也并不是必然使喉咙窒息,更为经常的是,它只要求其臣民发誓忠于虚假,只要求其臣民在虚假上共谋。
4、一个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涉及人类心灵和良心的秘密,涉及生与死之间的冲突的秘密,涉及战胜精神痛苦的秘密,涉及那些全人类适用的规律,这些规律产生于数千年前无法追忆的深处,并且只有当太阳毁灭时才会消亡。
5、对一个国家来说,有一个伟大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
6、只要还能在雨后的苹果树下呼吸,就还可以生活。
7、生命最长久的人并不是活得时间最多的人。
8、苦难有多深,人类的荣耀就有多高远。
9、其内部发展的高度,而不在其外在发展的高度。
10、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11、人民的精神生活比疆土的广阔更重要,甚至比经济繁荣的程度更重要。民族的伟大在于
12、宇宙中有多少生物,就有多少中心。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当一个沙哑的声音向你说你被捕了,这个时候,天地就崩溃了。
第三篇:索尔仁尼琴名言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作家,二战时的苏联炮兵连长,因勇敢获得二枚勋章,1945年因通信中不敬被流放哈萨克8年,此段经历后来成为他作品的主题。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他的名言,欢迎查看!
1、苦难有多深,人类的荣耀就有多高远。——索尔仁尼琴
2、总盯着过去,你会瞎掉一只眼;然而忘掉历史,你会双目失明。——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3、普遍的无辜也就产生普遍的无所作为。也许还不至于被抓起来?大多数人则麻木不仁地抱着一线希望。既然你是无罪的,——那为什么要把你逮起来呢?这是错误!人家已经抓住你的衣领在拖,而你却还暗自念念有词:“这是错误,一弄清楚——就会放出来!”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
4、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5、永远不要鼓励人们去寻求快乐,因为快乐本身不过是市场的一个偶像罢了。而应该鼓励人们互爱。一头野兽在咆哮眼前的猎物时会感到快乐,而我们人只有在互爱时感受爱,这是人类可以取得的最高成就。——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6、生命最长久的人并不是活得时间最多的人。——索尔仁尼琴
7、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生活的道路。——亚·索尔仁尼琴
8、从你那干涩的嘴唇里没有发出一点声息,因而过往的人们便把你和你的刽子手们误认为是一起遛弯的好朋友。我自己也有过许多次喊叫的机会。——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
9、一九二九——一九三零年,一条冲决一切的巨流滚滚而来,这就是数以百万计的被扫地出门的富农。他的流量过于巨大,尽管我们的侦查监狱十分发达,恐怕也是容纳不下的(况且已被“黄金”水流填满了)…….它在俄国的全部历史上无与伦比。这是国民大迁徙,这是民族的浩劫。——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
10、人类的二十世纪比之前的任何一个世纪都更血腥残忍,而且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根本没有丝毫减少任何恐怖。——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Aleksandr Solzhenitsyn》
11、“抵抗!为什么不见你们抵抗!”——现在哪些始终太平无事的人到责骂起我们来了。???是呀,抵抗本应从这里、从一逮捕起就开始。???但没有开始。——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
12、富农这个像抽人的鞭子似的术语的含义不可遏止地膨胀着,到一九三零年的时候,已经一般地把所有坚实的农民——经济上坚实的,劳动上坚实的,甚而不过是信念上坚实的农民,都冠以这样的称号。富农的外号被利用来打碎农民的坚实性。——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
13、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索尔仁尼琴
14、不管你祈祷多少次,坐牢的期限总不会缩短。你还是得从头坐到底。——索尔仁尼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15、如果在大规模捕人入狱时期,比如列宁格勒,当把全城四分之一的居民投入监狱的时候,人们不是坐在自己的洞穴里,听到每一次大门砰砰响声和楼梯上的脚步声就吓得发呆——而是明白了他们再也不会失去什么,于是精神抖擞地几人一组手中拿着斧头、锤子、火钩子,拿着顺手拿到的一切东西在自己的门道里设下埋伏,那又会怎样呢?…….这样一来,不管斯大林多么渴求,这个可诅咒的机器一定会停下来!……对于后面发生的一切,我们简直是咎 由自取。——亚历山大·索 尔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
16、黄金告密的暗影落在谁的身上,他就不能用任何理由——无论是无产阶级的本质也好,革命的功劳也好,来进行辩护。他们全都被抓起来,塞进国家政治保卫局的牢房……侦查员们不做笔录,因为谁也不需要这种文书。以后是否判得上刑,这也很少有人关心,重要的只是:交出金子来,坏蛋!国家需要黄金,你要它干吗?侦查员嗓子已经喊哑了,进行威胁和拷打的力气也不够了,但有一个通用的手法:光给囚犯吃咸东西,不给水喝。谁交出金子—— 就给谁水喝!一块金币换一杯 净水!人为金属而死亡……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
17、逮捕!说它是你整个生活的急剧转变?说它是晴天霹雳对你的当头一击?说它是那种并非每人都能习惯并往往会使你失去理智的不可忍受的精神震荡? ???宇宙中有多少生物,就有多少中心。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当一个沙哑的声音向你说“你被捕了”,这个时候,天地就崩塌了。——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
18、然而,每个人都有一打自圆其说的理由,解释他没有牺牲自己是对的。他们还希望有一个平安的结局,怕一叫喊就坏了事。……其他一些人还没有成熟到懂得构成向群众呐喊的内容的哪些概念。须知只有革命家,他的口号才在唇上,到时候便会脱口而出,而一个驯顺的、毫不相干的庸人,这种口号从何而来呢?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
19、在“黄金”水流中关起来的是些什么人呢?所有在十五年前经营过“实业”、做过买卖、靠手艺挣过钱因而照国家政治保卫局的想法可能会保存下黄金的人。但恰好他们往往是没有黄金的:他们有过动产、不动产,所有这些,在革命中都失掉了,被没收了,什么也没有留下来。——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
20、这条水流和以前各股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这次不用讲客套,用不着先抓一家之主,然后再瞧瞧怎样处置他的家属。相反,这次一下手就是连窝端,必须全家一起抓,甚至特别留意不让十四岁、十岁、六岁的子女逃掉一个:全家必须一个不剩地出发到一个地方去,一起被消灭。——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
21、国家需要财产,需要黄金,从一九二九年起开始发作著名的黄金热,只是发热的不是哪些找寻黄金的人,而是哪些被搜刮黄金的人。“黄金”水流的特点是,国家政治保卫局对于这些家兔们,说实话,并不指控有什么罪行,并且不一定把他们送到古拉格之邦(监狱)去,而只要按强者的权利取走他们的黄金。——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
22、现在,皇亲国戚们的双手都沾满了庄稼人的鲜血,这叫尼古拉在俄罗斯人民面前感到羞惭。到处都在指责朝廷,使他感到窒息般的难受,他又不具备当机立断的性格,没有对当事人进行严厉的审判。皇太后也要求不要进行侦讯。而且在流言满天飞的情况下,任何正常的司法行为都可能被说成是个人报复。不过,他还是决定有所作为:把尤苏波夫流放到他的领地,把德米特里流放到波斯,而普里什克维奇已步其后尘,坐着救护车上了前线。不过,就是 这样温和的 处置,也遭到了朝 廷内部许多人的反对,所有大公、大家族都联名写信抗议,桑得罗还跑来向皇上大喊大叫,要求把这一谋杀公案束之高阁。——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红轮》
23、时间的红轮继续从1916年开始滚动,1917-1918年的俄罗斯是精彩纷呈的,沙皇,临时政府,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贵族,布尔乔亚,暴民,政客……这个脱胎于突厥/高加索/蒙古的古老帝国走上了一条极其危险的道路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红轮》
24、看来形势在好转。不过,亲爱的,你要坚定不移啊,展示出你的威严的手腕来!这正是俄国人所需要的。同时,你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展示爱和善良的机会——现在,你还要让他们感觉到你的拳头的力量。他们自己也希望你这样做。不久前有多少人对我说过:“我们需要鞭子!”这很荒诞,但这就是斯拉夫性格:极端坚定甚至残酷,同时又是热烈的爱。他们必须学会害怕你——只有爱,那是不够的。要会使用缰绳:一会儿放松它,一会儿拉紧它…… ——亚历 山大·索尔仁尼琴 《红轮》
25、一点儿不错:谋杀就是谋杀,长时间的攻讦和恶语相向转变成了谋害和枪的子弹,而并非采取缓和的形式。干吗不做审判呢?不过,那针刺儿可是出自最亲近的人们,出自大公们中间,甚至是出自他当儿子般培养成人的、他所喜爱和娇惯的温和的亲切的德米特里(尼古拉把他带到大本营而不是送到团队里服役)之手——这又使他手软了。这种遗憾越是难以诉说,越是带有亲缘关系,他就越是无力答复。——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红轮》
26、就在这关键时刻沙皇犹豫了起来:有必要弄得这么激烈吗?需要冒这种爆炸性的风险吗?用平和的方式,顺其自然,对肇事者不做特殊追究不是更好吗?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红轮》
27、唉,以后的夜晚多么孤独啊!不跟你在一起就像见不着太阳、沐浴不着阳光一样!唉,亲爱的!我的宝贝儿啊!……我们之间再没有乌云笼罩了,心情是多么轻松啊!内心是多么踏实啊!——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红轮》
28、“只有上帝能做出这种判断,凡人没有这种能力”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红轮》
29、人们不停地重复着,而眼睛在嘿嘿地窃笑。是的,在公然地嘲笑、戏弄。彼得格勒的居民一向是愁眉苦脸的——他们表现得愉快才叫人感到奇怪呢。——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红轮》
30、“如果我们毫无根据就原谅斯托雷平的话,我们也不会有好下场”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红轮》
31、什么变革?这全是无稽之谈。在战争期间任何俄国人,甚至国家杜马,都不会要求变革的,大家在内心深处是爱着俄国的。至于军队——那也是无限忠于皇上的。真正的危机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要激起新的分裂和制造遗憾呢?阴谋者中像古奇科夫、利沃夫、切尔诺科夫这几位大人物的名单,警察司已经呈交上来了。沙皇批复道:社会活动家,且在战时,动不得。——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红轮》
32、干吗赐给牲口以自由? 它们世世代代继承的遗产 就是带响铃的轭和鞭子。——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33、但这些一般身份的群众并不令老爷们嫌恶,他们在慢慢移动,像要结合成一个整体似的。他们想出一些娱乐点子,使一些大学生和高校女生容光焕发:人群很规矩,在人行道上联合着移动,一张张高兴而顽皮的脸,声音忧郁,像送葬似的,又像是地下传来的呻吟声:“给我们——面包……给——面——包……” 没有粮食吃的人们聚在一起,阴沉地呻吟着,仿效做工的娘们儿那样呻吟着,声音向四周扩散:“给——面——包……给——面——包 ……” — —亚历山大·索尔 仁尼琴 《红轮》
人物评价
对于这样一位追求自由的作家的逝世,总统非常悲痛,他向索尔仁尼琴的家属表达了哀悼。——白宫发言人戈登·约翰德罗代表布什总统对索尔仁尼琴逝世表示哀悼,(索尔仁尼琴是)20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良心之一,是异议的化身。索尔仁尼琴的不屈不挠、个人理想以及长年多舛的一生,使得他成为继陀斯妥耶夫斯基之后的一代传奇人物。他完全有资格进入世界伟人殿堂,我对他表示深深的缅怀。——法国总统萨科齐
直到他(索尔仁尼琴)生命最后的时光,他依然在奋战。——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在俄罗斯国内,评论界和读者对他及他的创作褒贬不一,苏联另外一个作家叶夫图申科在考察了索尔仁尼琴的创作道路后指出,这位作家的出现,从一开始就主要是政治事件,而不是文学事件;他的“艺术潜力”曾在早期的一些作品中“闪现”过,但是后来“在走出文学的圈子后就没有能再回到文学中来”。这种看法为俄罗斯文学界相当多的人所认同。
有人说“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他代表了俄罗斯的良知,而他的一生饱经磨难,却足以烛照未来。
很多西方人视其为与苏联当权者斗争的伟大文学家与英雄,但索尔仁尼琴又抨击所有的民主派,资本家,个人消费者,自由主义者等,在他们眼中索尔仁尼琴是个难以理解和面对的人。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在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流亡的1970年代,警告总统福特不要接见索尔仁尼琴,并于备忘录上写道:“索尔仁尼琴是个著名作家,但他的政治主张是一件令追随他的异见者都觉得尴尬难堪的事。接见他不仅会得罪苏联,还会因其政治主张在美国及各盟国中引起论战。”
他辞世以后,美国《时代》周刊是这样盖棺定论的:“对于西方世界来说,索尔仁尼琴是自由的象征,但他并没有回馈这些被赋予的身份的尊重。作为拥有强烈基督教信仰的人,他认为西方精神世界恶化,他对西方民主的极端批判有时候甚至让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一样感到困惑。”索尔仁尼琴既不像东方学者,同时也不像西方学者,他是美国的“俄罗斯古董”,他更像是一个永远的挑战者,并被套上意识形态的外壳,站在国家之间关系的风口浪尖上。
第四篇:纪念索尔仁尼琴逝世一周年.
纪念索尔仁尼琴逝世一周年
俄罗斯以一系列的展览、出版和舞台演出,为大作家索尔仁尼琴去世一周年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8月3日正午12点,在莫斯科顿斯科伊修道院的索尔仁尼琴墓地,鲜花包围着十字架,方蜡烛点燃,作家的遗孀娜塔利娅·索尔仁尼琴娜、儿子斯捷潘和叶尔莫莱,以及众多政界要人和文化名流一起,肃立默哀,追思逝者,许多普通民众亦前来致敬。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于2008年8月3日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9岁,三天后在顿斯科伊以东正教仪式厚葬。
那一天,在总理府……
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致信索尔仁尼琴娜,认为“索尔仁尼琴的道路是一个真战士的路,经受了一切形式的磨砺和艰辛”,他“对祖国和同胞充满了无限的爱”,此外,他关于加强国家地位,发展民主自由的大部分思想仍将具有时代意义。
总理普京亦向索尔仁尼琴娜发电报,称索尔仁尼琴是“一个全球性的个人,其艺术和思想遗产将一直在我国的文学和历史中占有特殊位置”。
然而,就在几天前,两人之间出现了一点小小的**,作家遗孀当面顶撞了总理——为了一个词。
普京7月28日在总理府欢迎到访的索尔仁尼琴娜,并致辞说:“下午好,娜塔利娅·德米特里耶夫娜。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去世一周年。想到这儿,令天我愿意重温一下我们当时和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讨论过的话题——对他作品的宣传(пропаганде),研究(изучении)……”
索尔仁尼琴娜打断了普京的讲话:“研究更好些,比宣传好。”
在俄联邦政府网站government.ru的记录稿《俄罗斯联邦总理В·В·普京会晤Н·Д·索尔仁尼琴娜》中,通篇只是两人的对话,再无其他描述。但显然普京迅速做出了修改:“……研究他的文学遗产。”
索尔仁尼琴娜借此机会向普京提出了索尔仁尼琴的遗愿——如何让《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和《古拉格群岛》更好地进入俄国中学的课堂,甚至以缩写本和有声书的形式。
她还向普京赠送了索尔仁尼琴30卷全集中已出版的11卷。
索尔仁尼琴日记即将出版
索尔仁尼琴娜告诉《俄罗斯报》,将于数月后出版索尔仁尼琴的日记。
此书名为《小说日记》,系索尔仁尼琴写作小说《红轮》时所记。
“出版这本日记可以驱散人们心目中他从未有任何怀疑,且对一切先知先觉的印象。”索夫人说。
她还强调,索尔仁尼琴当初写这些日记时,并非有意在日后发表,“这是一个面对自己时的索尔仁尼琴。”
从7月16日开始,为期三个月的索尔仁尼琴纪念巡展将在多个俄国城市和海外一些地区举行,展品包括作家前迄6岁的照片、手稿,私人物品,以及70余家出版社出版的34种语言的索氏作品。索尔仁尼琴娜接受俄通社-塔斯社采访时,特别提到了中文译本。
展品中还包括1962年的一期《新世界》杂志,当时经政治局开会批准,《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该杂志发表,同时配发《新世界》主编特瓦尔多夫斯基的前言,指出“一个新的、独特的,并且是完全成熟的巨匠进入了我们的文坛”。
今年5月中旬,根据《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改编、亚历山大·柴科夫斯基作曲的同名歌剧在彼尔姆歌剧和芭蕾舞剧院举行了全球首演。与舞台布景和灯光的冷酷色调相反,俄国评论界以“辉煌”形容该剧的演出成功。
该剧的艺术导演格奥尔基·伊萨克延认为:“歌剧是一种比话剧更能表现这本小说的形式。歌剧更具隐喻性,可以用来更好地表达重要的东西。我们想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的艰难岁月。”
首演结束后,包括索尔仁尼琴娜在内的全体观众起立,报以长达五分钟的雷鸣掌声。
第五篇:普京登门向索尔仁尼琴汇报工作
6月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前往莫斯科郊外索尔仁尼琴家中拜访他,普京登门向索尔仁尼琴汇报工作。88岁的索尔仁尼琴坐在轮椅上,宛如雕像。“献给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到一切,没有猜到一切。”40年前的2月22日,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将这些话放在卷首,完成了历时9年的《古拉格群岛》的写作。6年后,这本1800页的巨著在巴黎出版。他的命运也开始历经坎坷,驱逐,流放,荣誉,痛楚,回归……6月12日下午,俄罗斯国庆节,总统普京在大克里姆林宫格奥尔基厅颁发2006俄罗斯国家奖,索尔仁尼琴获得人文领域最高成就奖,奖金为500万卢布(约19万美元)。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7年后,88岁的索尔仁尼琴终于在自己的祖国获得了肯定。普京盛赞作家贡献索尔仁尼琴去年就已得到人文领域俄罗斯国家奖的提名,不过最后大奖却花落东正教莫斯科和全俄罗斯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身上,这位颠沛流离的著名作家今年终于如愿得到了国家赋予的至高无上的荣誉。普京12日在颁奖典礼上说:“全世界成百上千万人把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本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科学研究和杰出的文学著作,事实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索尔仁尼琴在广阔的人文领域的特殊地位是研究俄语,他编著的《语言扩展词典》收集了稀奇和几乎被遗忘的语言,这是对发展和保存民族语言的巨大贡献。”获奖感言防止悲剧重演今年88岁的索尔仁尼琴由于健康原因无法去克里姆林宫领奖,代替他领奖的妻子纳塔丽娅·索尔仁尼琴娜从普京手中接过获奖证书后说:“他从未到过这个俄罗斯的光荣大厅。很遗憾,今天在我们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他还不能来。”随后大屏幕上出现了索尔仁尼琴的画像,不断变换各种代表性的画面,同时传来他略微沙哑并且疲惫不堪的声音。索尔仁尼琴说:“在我的生命尽头,我希望我搜集到并在随后向读者推荐的、在我们国家经受的残酷的、昏暗年代里的历史材料、历史题材、生命图景和人物将留在我的同胞们的意识和记忆中。这是我们祖国痛苦的经验,它还将帮助我们,警告并防止我们遭受毁灭性的破裂。在俄罗斯历史上,我们多少次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上的坚韧和坚定,是它们搭救了我们,工作汇报《普京登门向索尔仁尼琴汇报工作》。”普京聚精会神地听完了索尔仁尼琴的感言,他领会到了作家向他传达的深层含义。这一切如此沉重,大厅里原本热闹非凡的节日气氛一时荡然无存,在场的所有人突然感觉自己不是在参加盛大的国家颁奖典礼,而是在出席这位伟人的告别仪式。总统与作家谈国家未来颁奖典礼结束后,普京突然决定前往莫斯科郊外的索尔仁尼琴家中拜访。坐在轮椅上的索尔仁尼琴对总统意外到访非常意外和激动,他为自己坐着迎接普京道歉说,自己近期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想站起来不太容易。他说:“我非常珍重您的到来。您日理万机,我简直不敢想象,您怎么能脱身来到我这儿。”普京没有拒绝索尔仁尼琴感激的言语,同时感谢作家同意会见他。普京祝贺他获得国家最高成就奖,感谢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称赞他坚持自己的信仰,从不动摇。普京说:“我想特别感谢您为俄罗斯所做的贡献,直到今天您还在继续自己的活动。您对自己的观点从不动摇,并且终生遵循。”随后普京请出了随行的记者,闭门与索尔仁尼琴夫妇亲切对话。会谈结束后,普京披露了谈话内容:“我们谈俄罗斯,谈今天的状况,谈国家的未来。我提请作家注意的是,我们今天采取的一些措施,在许多方面与他所写的是一致的,索尔仁尼琴立即说,现在赋予了市政机关越来越大的能力,这是他一直支持的。”这位1970年诺贝尔奖得主在会谈中想知道,普京在工作中用多少时间关注对外政策,用多少时间解决国内问题。普京说:“我对他说,我70%的时间关注内政,只有30%的时间用在国际事务上,而且在对外政治中解决的问题都与国家利益直接相关,作家对此很惊讶。”普京还指出,他们两人谈论了俄罗斯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索尔仁尼琴还提请总统特别重视支持发展国家的中小企业,支持中产阶级。这是普京第二次造访索尔仁尼琴,7年前他曾偕妻子柳德米拉拜访老作家。不喜欢叶利钦欣赏普京尽管索尔仁尼琴一直被视为“政治上的终生持不同政见者”,1994年结束流亡生活回国后对叶利钦冷言相对,但他对普京却颇为欣赏,不仅没有批评,反而公开力挺现总统。去年5月底,索尔仁尼琴公开抨击美国和北约企图包围和孤立俄罗斯。他毫不掩饰自己对普京的好感,公开赞赏普京为俄罗斯的复兴做出的努力。他驳斥了西方对普京“专制”的指责,称西方民主正处在严重危机状态,俄罗斯不应草率效仿。普京对索尔仁尼琴也青睐有加,多次赞赏作家对俄罗斯民族和国家所做的杰出贡献。昨天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在提到索尔仁尼琴获奖时还幽默地说:“几年前作家曾拒绝向他颁发安德烈·佩尔沃兹瓦内勋章。现在向他颁发俄罗斯国家奖,以我看来,同样是一件冒险的事情。”但至少对索尔仁尼琴来说,形势已经今非昔比。如今,索尔仁尼琴的《关于二月革命的思考》一文以单行本形式在俄罗斯发行,并被收入地方行政官员必读书目。[来源:东方早报宋江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