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即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觉、语言、智能、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心加工心理学。
信息加工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推动了信息加工理论,用计算机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过程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理论。
信息装置:即把人视为一个接受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传递装置。
信息编码:即一套信息加工的特殊规则。(它把消息、信号、符号或事物的状态,理解为是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能量媒介物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媒介物,或由一种物理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物理状态的过程。)
通道容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个通道所能传递的信息的有限性或极限性。
符号操作系统范式;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象征的系统)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又被称为“信息处理模型”、“符号处理模型”、“串行处理模型”等。1968年佩泊特出版《感知器》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符号操作系统范式把人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或者称作“符号操作系统”。代表人物纽韦尔和西蒙等人。
符号:就是模式,任何一个模式只要它能和其他模式相区别,它就是一个符号。
信息加工系统:是指能够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系统。由记忆装置、加工器、效应器和接受器组成。
联想记忆;安德森和鲍威尔提出:首先分析简单的命题句子,并把分析后的句子输入到存储器中保持,当出现新句子时,调动已经存储在“网络知识库”中的信息来回答或解决问题。
适应性控制;即思维的适应性控制。安德森提出的有关一般性知识存储的认知模型,用程序来说明知识的组织和表象概念的激活过程,并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进行区分。
联结主义范式:20世纪80年代兴起,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并行分布式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其实质是用数学与计算模型的说明人类心智的过程与特点。
通用问题解决程序;由纽韦尔和西蒙设计,采用启发式程序,用“手段一目标分析”方式,把问题的解决程序通过提出一些子目标的办法一步一步地缩小初始状态和最终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最后解决问题。
计算机隐喻是指把计算机作为人脑功能的一种心理模型,从中引申出人的认知过程或心理活动是一种“计算”的观念。
抽象分析方法:又称为会聚性证明法,是指采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功能类比,并以其他实验分析为辅助,通过结合与抽象,以推理、判断的方式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计算机模拟方法:指用计算机来模拟、检验、发现人的认知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规律的研究方法。
流程图式是指以作业图或信息流程图的形式表示人的心理活动,并以此分析人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方法。
信息加工流程模式:由于认知心理学把人视为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因此经常采用流程图的方式来分析与概括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它是一种简明、扼要地说明人的心理上活动过程的具体方法。(图例39)
口语报告法:指被试在解决某项问题时“出声思考”其思维内容,研究者记录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被试认知活动规律的研究方法。又称“口述记录分析法”。
问题解决行为图:通过口语报告法来探索被试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操作序列,经整理分析后绘出的图例。
反应时测量法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其作出明显反应需要的时间,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以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标志,即为反应时,又称为有机体反应潜伏期。
内隐联想测验方法:格林沃尔德1998年提出内隐联想测验法。以不同类别维度和属性维度材料让被试作出反应。以研究被试者认知活动规律的方法。
感觉信息加工:是指感觉器官与刺激信息相互接触之后,感受器将物理刺激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并通过动作电位把外部事件的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特定区域的过程。
信号检测理论;1954年彼得森等人合作出版了《信号检测理论》一书,认为感知觉通常是由两个基本的内部活动过程来控制的,对人的感觉作了解释。
觉察是指发现某事物信息的存在,但并不知道是什么。
辨别是指把某事物的属性与另一事物的属性区别开来。
确认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所获得的信息的比较,在人脑中确定知觉对象是什么,并给它命名,把它纳入某个一定范畴的过程。
直接知觉是指知觉者直接从客观事物中获得信息,并对它们进行整体属性的反映。间接知觉是指知觉者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对客观事物进行整体属性的反映。
数据驱动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信息开始的加工,强调感觉器官中滞留信息的作用,这种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又被称为数据驱动加工。
概念驱动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在知觉时,个体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概念来加工当前的刺激信息的过程,是较高水平的加工,又称为概念驱动加工。
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万分按一定关系集合而成的某种刺激结构或刺激的组合。
模式识别是指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模式识别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知觉活动过程,一般经历分析、比较和决策三个阶段。模式识别理论:人类认知系统的目标之一是识别新异的刺激信息并通过一定方式加以整合与归类,当代认知心理学提出几个模式识别理论模型:模板匹配理论、原型匹配理论、特征匹配理论、结构优势描述理论。
模板说:最早是针对计算机的模式识别而提出来的,后来被用来解释人类的模式识别过程。模式识别是刺激信息与脑中某个或某些模板产生最佳匹配的过程。
模板: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所编码的信息中,存储着各式各样的来自个体过去经历的各种外部模式的拷贝或复本。
原型说:原型匹配理论针对模板匹配理论的不足而提出的模式识别理论假说,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存储着的不是外部事物模式一一对应的模板,而是事物的“原型”,即是一类客观事物的抽象物。
原型:是指一类客观事物的抽象物,是一类客观事物所共有的关键性特征。
特征分析说:即特征匹配理论,认为各种模式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编码,既不是具体事物的模板,也不是某类事物的原型,而是该模式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的存储。结构优势效应:在对刺激信息的知觉过程中,如果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的话,则要优于识别图形的某一个部分,称为构形优势效应。布鲁斯等人提出了结构优势描述理论。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就要比识别一个单独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这种现象称为字词优势效应。
在识别一个客体图形时,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线段,这种现象称为客体优势效应。
注意的含义;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过滤器模型:布劳德本特最早提出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当一个人在关注不止一个刺激信息的时候,就会受到注意容量的限制,而这一限制是来自于人脑内部所存在的过滤器,它使注意只接受某些刺激信息,拒绝另外一些刺激信息。(彻里-双耳分听实验)布劳德本特认为过滤器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又称为注意的早期选择模型。注意的衰减器模型:格雷和魏德伯恩、特瑞斯曼等人认为注意的过滤器不是简单地按“全”或“无”进行的,未被注意的刺激信息暂时让它们处于一个不完全减弱的加工与处理状态,当受到事物一些属性的影响或在未被注意的通道中的刺激信息发生了重要变化时,人的注意就会马上转到该通道进行信息处理。而当变化不大时,注意就不会发生这种转移反应,此现象被称为鸡尾酒会现象。特瑞斯曼提出注意衰减理论。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认知资源理论认为注意对刺激信息进行识别和加工是认知资源。a注意认知资源的有限性。b注意认知资源能量分配,岂恩曼认知资源的作用是由唤醒水平决定的。c注意的材料限制和资源限制理论。诺曼和波布罗认为人类用于注意这一认识活动来加工与处理刺激信息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会导致注意分配上的限制,造成信息加工系统对有限资源的竞争。
认知资源的有限性:是指人在对刺激信息进行分类、识别等加工的认知活动时受到心理能量的限制。
记忆:学习后信息保持一段时间,并能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提取它们并加以运用。记忆的阶段指刺激信息在记忆系统结构的不同位置之间的传递、加工、处理和存储的认知操作过程。
信息编码是人的记忆对外界刺激信息进行某种方式转换与编码的过程,是一个人对刺激信息的知觉或准确地摄取。
信息存储是把在信息编码阶段已加工处理了的信息,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记忆系统中的过程。
信息提取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从记忆系统中查找出已存储的信息,重现出来,并运用在特定地方与情境之中的过程。
视觉信息登记:是由外界刺激信息经过感觉通道,把刺激信息输入到视觉器官的相应区域,经由眼睛的几何光学折射,通过视神经传递,在神经中枢部位形成短暂映象的过程。(视觉信息记忆:通过眼睛对信息的编码,存储与提取过程。)
视象记忆:又称图象存储,是指视觉器官识别刺激信息的形象特征并暂留与保持一个生动视觉图象的过程。
声象记忆又称声象存储,指在短时间内保持听觉信息的存储过程。最早开展这方面实验研究的是莫瑞的“四耳人实验”。
视觉信息记忆登记过程:外界信息通过视觉通道,把刺激信息输入到视觉器官相应区域,经眼睛的几何光学折射,通过视神经传递,在神经中枢部位形成短暂映象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具有结构和过程两种成分建构的系统。
记忆的结构: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的要素与信息存储的位置。记忆结构有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登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人脑的信息在1分钟左右的加工处理与编码。
经短时记忆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称为代码。
在认知心理学中,常常把听觉的、口语的、语言的代码联合起来,称之为AVL单元。当个体把几种水平的加工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认知代码的加工编码的过程,称为组块化。
复述:是一种不出声地对刺激信息进行重复默诵的内部过程。分为机械性复述或维持性
复述以及精致性复述或整合性复述。
短视记忆容量:短时记忆只能够在一段时间里加工处理少数几个信息项目,信息容量有限。以若干小的信息单元联合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具有意义的信息单元为组块,短时记
+忆一般容量是7
- 2 个组块。
工作记忆为某种形式的信息的暂时存储并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工作记忆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同时,又将作息加工以存储,即它具有加工处理信息与存储信息的又重功能。平行扫描:指测试的刺激信息项目与被试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同时进行的比较。
完全系列扫描:指对全部刺激信息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处理,经过与记忆集中的每个刺激项目的匹配,然后作出判断后再提取信息。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包括了把短时记忆中的刺激信息项目回忆出来,或者是当该刺激项目再次呈现时能够再认的过程。斯腾伯格最早对短时记忆中刺激信息项目提取研究。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在人脑中存储一分钟以上,几天、几月、几年乃至终身的记忆。表象编码:在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一个独立的表象编码系统,它通过表象代码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把信息存储起来。
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短暂形象。它缺乏直接刺激信息的细节内容。情景记忆——是指个体接受和存储关于个人特定时间内所经历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与相关空间相互联系的信息。
语义记忆——是一个心理库,是一个人拥有的有关词和其他语言符号,它们的意义和指代物、公式和操纵这些符号、概念和关系的有组织的知识。
外显记忆是个体有意识地主动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内隐记忆是在不需要对先前经验进行意识的或有意的回忆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内隐学习:是指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获得客观环境中的刺激信息或复杂知识与经验的过程。
陈述性记忆是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可以通过语言陈述与传授而实现。
程序记忆是针对“怎样做”“如何做”事情的记忆,以技巧性的动作为基础,包括知觉技能、运动技能和认知技能等的记忆。
再认是指对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等,当它再度出现时仍能认出来的过程。两种水平:感知水平的再认和思维水平的再认。
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头脑中重新再现的过程。分两种: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实验表明,有线索回忆优于自由回忆。
心理词典:又称内部词汇,任何外界符号、文字、言语等刺激信息都必须接触到这部分人脑中心理词典的某个“地址”时,才能被辨别。
词汇接触,是指外在的字或词汇符号,触及了人脑心理词典里的相应位置,从而对指代外界事物的字或词汇及词义的辨别与认识过程。
语义启动:词汇触接说明外界某个词汇进入人认知结构系统而唤起其心理词典中字与词汇的过程,会促进与其具有语义联系的字与词汇的触接过程,称为语义启动现象。
由于一个刺激信息刚被呈现过,从而导致个体对这个刺激信息的识别或觉察能力的提高,称为语义启动效应。
知识的表征:知识在人脑中的存储形式和呈现方式被称为知识的心理表征。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是个体对有关客观环境的事实及其背与关系的知识。
命题是指具有内存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组合而构成的事实,它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基本单位。构成人类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命题而不是概念。
图式:最先由巴特莱特在1932年提出,指人脑中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它涉及人对某一范畴事物的典型特征及关系的抽象,是一种包含了客观环境和事件的一般信息的知识结构。表象:是曾经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心理旋转:斯坦福大学的谢帕德进行的心理旋转实验,证实表象是类似于视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认知心理学把某种技能需要由规则才能完成的过程,称为产生式规则。
需要有多个或一系列产生式规则完成的技能,称为产生式系统。
脚本:由塞克和艾贝尔森提出,指某个典型系列事件的图式。表示某典型事件序列,人类行为的某些相对固定模式。
以非言语形式加工刺激信息的心理活动即为表象表征。
陈述性知识:是个体对有关客观环境的事实及其背景与关系的知识,是可以用语词加以表述“是什么”的知识,其中包括语义知识和背景知识。
程序性知识:指能用动作步骤显示出来的包括技能动作和认知技能方面的知识。按规则进行的知识经验、动作认知系统。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由基本词和语法规则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
语句是指由词联结成的,以层次方式组织的类型集合,并确定事物意义的符号结构。语言理解是个体借助于视觉或听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主动加工过程。音位是在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两大类:元音和辅音。
言语知觉是言语系统中最根本的基础,是人获得语言以及理解语义的必经之路。言语知觉包括三个基本阶段:听觉阶段、语音阶段、音位阶段。
词汇理解:又称为词汇识别或词汇通达,指人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词形或语音信息,在人脑中诠释词义的过程。
句子理解:指在对词的理解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词义分析,从而获得句子意义的过程。
最小依附原则是指人们在最初句法分析的时候,在心里会偏袒最简单的句法结构,即个体往往会倾向于采用最简单的句子结构来理解自己所面临的句子。
后关闭原则是指在可能的情况下,个体会根据当前的短语或句子来增强新的单词,再对该句子进行理解并作出解释。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人脑对同一事物的属性或特征的抽象的、概括的反映。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间接性。
概念掌握:是个体获得客观事物或现象共同、本质特征的过程。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类属学习:是指把新概念纳入到自己认知结构的相关部分,并使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与建立联系的过程。
总括学习:是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概念的基础上再学习一个上位概念。
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概念或新的刺激信息不能纳入到自己原有的概念之中,也不能概括原有的若干特殊概念,就只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整个内容进行一般联系的过程。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知识前提到特殊知识结论的思维活动。
三段论推理是指由两性质判断作前提而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
归纳推理是指从特殊知识前提到一般知识结论的推断。
条件推理是指利用前提条件进行推断并得出结论的过程。
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一定认知操作或技能活动,解决任务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策略;指在问题空间中的搜索过程是一个能够通过有效的算子,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解决问题的策略大致有两大类:算法和启发式。
算法:指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算子或途经,直到选择出一种有效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启发式:是指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途径,在问题空间内进行粗略搜索来解决问题的策略。
手段——目的分析是从问题的初始状态或当前状态出发,逐步接近并达到目标状态,是一种正向前进性搜索认知操作过程,而逆向搜索则是从问题的已知目标状态开始往回搜索,直至找到初始状态的路经或方法的策略。
元认知:指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
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对于影响认知活动过程和认知结果的各种因素的认识。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对有关情况有所觉察和了解进而产生的认知情感体验。
元认知技能:是个体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手段。
元认知发展:个体元认知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渐发展的,遵循从他控到自控,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从单维到多维,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
自我监控的敏感性是指个体根据问题情境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自己作出最适宜调节和修正的灵敏程度。
迁移性是指个体能够把自己的活动过程与方式从一种具体的情境迁移或运用到与其相同或类似的其他活动情境中去的特征。
第二篇: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1ogy)的理论,不是由某人独创的,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逐渐演变而成的。认知(cognition)一词的涵义,系指人们对事物知晓的历程。在此历程中,包括对事物的注意、辨别、理解、思考等复杂的心理活动。解答一道数学应用题时,由认识文句,而了解题意,而找出已知条件,而推知求解答案,而实际运算,到核对结果等一连串思考活动,就是认知活动。因此,认知的简单解释,亦即“知之历程”。基于此意,认知心理学即可界定为:对知之历程的科学研究,如将此一界说与前面的心理学界说相对照,“知之历程”自然也是包括了行为与心理历程。
认知心理学一词,实际上含有广狭两种意识。广义言之,凡是以吾人记忆、理解、想像、思考等行为与心理历程为研究题材者,均属于认知心理学。凡是采用“知之历程”来解释行为现象者,即泛称认知论(cognitive theory)。狭义言之,认知心理学一词,仅限于用来解释人们凭感官接收信息、贮存信息以及运用信息的历程。此一历程叫做信息处理(information-processing)。以信息处理为主题的心理学研究,就称为信息处理心理学(information-processing psycho1ogy)。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实际上与信息处理心理学涵义相同。信息处理心理学,也称作信息处理论(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信息处理论兴起于六十年代,其背景除受完形心理学对知觉研究的影响之外,电脑科学发展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
返回
第三篇: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
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但是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内部心理过程,只能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来加以推测。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所用的方法就是从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会聚性证明法,即把不同性质的数据会聚到一起,而得出结论。
认知心理学家往往把信息加工过程分解为一些阶段,这就使他们注意到信息在人体内流动有个过程。他们常用计时研究法。首先要测量出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并以此来确定这个过程的性质。
假定一个人看屏幕上投射的字母 E,如果投射时间很短,比如一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不会看到什么,这说明知觉不是瞬时的;投射时间长一点,比如五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会看到某种东西,但不知是什么,这说明知觉产生了,但辨别尚未产生;如果投射时间长度足以使人看出这个字母不是O或Q,但看不出是 E还是 F或 K,那么这个人就产生了部分的辨别。由此人们就可以确定完全辨别、部分辨别或刚刚看出有东西所需的的时间。这一切表明,知觉是累积的,它包括几个特定的阶段。
反应时研究法也是一种会聚性证明法。认知心理学家使用较多的是选择反应时,而不是简单反应时。因为选择反应时可以提供更多的有关内部状态的信息。
计算机模拟和类比是认知心理学家采用的一种特殊方法。要使计算机像人那样进行思维,计算机的程序就应当符合人类认知活动的机制,即符合某种认知理论或模型。把某种认知理论表现为计算机程序就叫计算机模拟。因此,计算机模拟首先可以用来检验某种理论,发现其缺陷,从而加以改进。
计算机模拟所提供的输出可以与人类行为相比较。如果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输出就应当类似于人类解决同样课题时所给出的输出;如果程序的输出与人的不一样,那么找出差别也就找到了改正理论的依据。计算机模拟还可以预测复杂的行为。虽然我们理解一些概念,并能把它们按步骤变成程序,但是当步骤的系列很长,很复杂,需要大量联系时,我们往往不能预测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模拟有时可得出惊人的结果。
有些认知心理学家常用信息系列的流程图来描述计算机程序的主要特点。但这种流程图并不具备计算机实际运算的细节,只为编制计算机程序提供了轮廓,它可以进一步化为计算机程序,而这部分工作往往是由计算机软件专家实现的。口语记录也是认知心理学家、特别是研究思维的认知心理学家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与其他客观方法相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结果。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结果。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个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如培根、洛克等人。笛卡尔强调演绎法的作用,认知心理学重视假设演绎法。康德的图式概念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概念。
认知心理学也继承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统。19世纪赫尔姆霍茨和东德斯提出的反应时研究法,今天是认知心理学家广泛采用的方法,并已有了新的发展。
冯特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与他的观点很接近。他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是意识内容,方法是控制条件下的内省。有些心理学家说,认知心理学又返回到冯特的意识心理学上去了,所不同的是方法更加可靠,更加精巧了。詹姆斯关于两种记忆,即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的提法,今天已成为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很明显。它以知觉和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著称,强调格式塔的组织、结构等原则,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看成是被动的刺激反应器。这些观点对认知心理学有重大影响,如认知心理学把知觉定义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强调信息加工的主动性等。
在方法上,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研究直接的生活经验,主张把直接的生活经验材料与实验资料结合起来,如重视观察者对自己知觉内容的直接描述,并把这个方法称为现象学方法。这种观点,既不同于冯特和铁钦纳只承认经过严格训练的被试的内省,也不同于行为主义只重视实验室实验的做法,却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
认知心理学是反对行为主义的,但也受到它的一定影响。认知心理学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已不专注于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也注意了行为的研究。一般认为,人们使用从环境得来的信息,结合记忆内存储的东西,指导未来的行为,并塑造生活环境。
认知心理学也是心理学与邻近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首先,语言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乔姆斯基将语言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所创立的心理语言学,可以说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产生了一门边缘学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关系极为密切,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找到了分析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和状态的新途径。
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心理主义方向被行为主义切断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今天,认知心理学延续了这一方向,同时又保持了新行为主义的严格的假设演绎法,增加了机器模拟法。这就在认识过程的分析方面扩大了研究课题。
图灵于30年代发表后来称为“图灵机”的数学系统,对心理学也发生了影响。数量逻辑和图灵机使人们想到,人类的认知系统也可以视为符号运用系统。人类的某些观念可以用符号来代表,而且这些符号可以通过确定的符号运算过程加以变换。这些思想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具体研究上对认知心理学都有重要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可以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计算机接受符号输入,进行编码,对编码输入加以决策、存储、并给出符号输出。这可以类比于人如何接受信息,如何编码和记忆,如何决策,如何变换内部认知状态,如何把这种状态编译成行为输出。计算机与认知过程的这种类比,只是一种水平上的类比,即在计算机程序水平上描述内部心理过程,它主要涉及的是人和计算机的逻辑能力,而不是计算机硬件和人脑的类比。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是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个巨大变化。有些人说它是一个新学派,有些人说它是一个新方向,更多的人则赞同库恩的观点,说它是一个新“范式”。库恩把科学中新旧范式的更替称为科学革命。一些美国心理学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认为,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是美国心理学发展中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行为主义的兴起)认知心理学的出现表明,美国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这样的基本问题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变化。行为主义统治美国心理学长达四十年之久,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而认知心理学则反对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而不管内部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内部心理过程。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强调严格的实验室方法,排斥一切主观经验的报告;认知心理学则既重视实验室实验,也重视主观经验的报告。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说,改变外部条件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揭示知识结构的辅助手段。
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它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现象。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很可能会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
认知心理学不仅要把认识过程统一起来,而且要把普通心理学各个领域统一起来,也就是要用认知观点研究和说明情绪、动机、个性等方面。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还进一步扩展到了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领域。
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在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贡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有贡献。
第四篇:心理学名词解释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是指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心理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分支,是应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科学方法两大特性:观察客观和自我校正
实验心理学诞生: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诞生 韦伯定律: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强度之比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Φ/Φ=C
费希纳:率先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研究色觉与后像,出版了《理物理学纲要》
贡献:提出费希纳定律,证明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间存在的联系(S=K*lgR,即感觉强度随着刺激强度的增长作几何增长
艾宾浩斯:贡献,证明实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 建立第一个高级过程有关函数---遗忘曲线 将记忆分成三类,随意记忆、无意识记忆以及自发记忆
观察法:通过一定程序收集资料,以获得描述性的数据来简化复杂现象的过程,是获取客观原始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基本方法,也是一些重大科学现象的重要方法包括自然观察法(明确目标,确保观察本身不会对观察对象产生影响)、参与观察法,个案法 调查法。
相关分析法:相关分析法为研究着提供一个量化的指标,用以评估并详细说明两个或者多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这个指标就叫做相关系数
实验法:通过人为的,系统的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理解的科学方法。要素,a实验假设和推论b实验变量c实验控制(控制额外变量方法:排除法/恒定法/匹配法/随机化/抵消法/平衡和统计控制)
实验信效度:实验的信度是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前后一致性,信度验证方法有直接验证系统验证和概念验证
实验效度:分内部和外部效度 内部指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明确程度 外部即实验结果的普通代表性和适应性。
变量:因变量,由实验者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某种特定反应.因变量应满足要求,有效性和客观性
实验心理学研究课题:1课题确定2被试选择3实验控制4数据整合5研究报告撰写 实验设计(一)被试选择分配和保护(二)确定变量控制的方案
实验报告内容: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棍参考文献附录
多自变量设计:存在多个自变量的实验方案,也称多因素实验.优点:高效 利于控制额变 结果有更强的普遍意义 可以获得交互作用.被试间设计: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包含匹配和随机化两种分组技术 被试内设计:比较相同被试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行为
小样本设计(一)ABA设计(二)多基线设计
第五篇: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全人教育:是致力于人的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从社会文化取向说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从学生个人成长取向上说是知、情、意、行整体发展的教育。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针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
实验法:是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以考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在实际教育教学环境中,通过感官或利用仪器,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心理活动的行为表现或生理变化以获得有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直接观察以外的手段,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间接地收集有关资料,以了解研究对象心理和行为。心理发展:主要包括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
认知发展:指个体认识事物的活动与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过程。
社会性发展:指人的情感,个性,兴趣爱好,价值观,世界观等社会化的发展变化过程。
自我意识:是个性心理发展的核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他主要关注人格的发展。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智力:即一般的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其核心成分是思维能力。
智商:比内量表以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值来反映智商。三元智力理论:智力是个体适应环境行为的心理能力,其心理机制是在信息加工中的反省成分,操作成分与知识习得成分,这三种活动结果称三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人类的认知并非一元,而是多元,传统智力只有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力,过于狭窄。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艾里克森强调人格发展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他的理论被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学习:是由经验或练习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为持久的变化。接受学习:指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接受现成的结论。发现学习:指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地探索得出结论。
有意义学习:指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理解新学习材料的意义。机械学习:指学习者没有理解新学习材料的意义,新知识不能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联系起来,只是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
试误说:桑代克对学习过程的说明。认为联结是通过反复尝试从而逐渐减少错误而建立的,没有什么认识、理解、意识的作用,因而是一个盲目的过程。
顿悟说:苛勒认为学习不是S—R的联结,而是在头脑中对知觉的重要组织,构成了一种完形,其过程不是试误而是突然顿悟
同化:在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中,新知识被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合适的观念所吸收,从而获得了意义;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形成了更为分化的认知结构。这一过程称为同化
学习动机: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心理性动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各种学习,过强或过弱的动机都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对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为了赢得长者的赞许或认可的一种需要。习得性无助:由于一系列的失败经验而产生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
学习迁移:学习的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普遍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中,也出现在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学习中。
学习迁移类型:根据学习迁移的性质分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或者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根据迁移的层次分类,可以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根据迁移的先后顺序分类,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容分类,可以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
知识:教育学常把知识定义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从心理学的观点看,知识是个体头脑中的一种内部状态。
心理表征:指信息在头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它包括事实、规则或个人态度、信仰等。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特点。程序性知识及操作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地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的具体操作。
策略性知识:运用规则对内调控自己的认知加工活动的程序性知识
同化论:指把某种外部材料或因素接纳,吸收,合并成自身一部分的过程。三种同化模式:1)下位学习2)上位学习3)并列结合学习。
下位学习:当学生已掌握的概念在概括和抽象程度上高于新学习的概念时,这种关系的建立过程被称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当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所形成的概念概括或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时,就会出现上位学习。
并列学习:如果新概念即不能与认知结构中的特定的有关概念构成下位关系,也不能构成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这种学习就属于并列结合关系(例如,质量——能量)。
变式练习:是陈述性知识学习向程序性知识学习转化的关键,就是指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
认知策略:或叫策略性知识,就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起执行和控制作用的过程。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侧略。
问题解决:对问题形成一个新的答案,即超越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
创造性: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消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征。
发散性思维:是人们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的思维。
动作技能:又称心因性动作技能。它受内部心理过程所控制。它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按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反馈:是指有机提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把来自运动器官的效应信息,再经过感受器传导到大脑神经中区,获得有关动作的正确性精确度或适合性信息过程,高原现象:在复杂的动作 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品德: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 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或倾向。
品德心理结构:品德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等四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心理成分。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研究方法是开放式两难故事形式。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服从和惩罚定向阶段与朴素的自我中心定向;习俗水平——赞许、使人高兴和助人定向阶段及权威性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契约—尊重法律定向阶段与良心或原则定向阶段。
群体:群体是人们按照某些相同的心理和社会原因,以特定方式组织起来,共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共同体。
从众:指人们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
社会助长: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时所带来的行为效率提高。
社会惰化:指一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一件事时偏少的现象。心理健康:不仅没有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自我认知态度,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健康成熟的人格,自我调控能力,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以及积极地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六方面。
心理健康评估: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收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对其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初步分析诊断的过程。
心理咨询:在特定的咨询环境中,通过资访双方建立良好信赖的关系,咨询人员运用有关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与来访者进行交流,探讨,磋商,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分析自己,订立目标,以便改善心理状态,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形成健全人格,提高生活质量,开发个人潜能。
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程度处于一般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之间,它的主要症状体现为自我意识障碍,情绪障碍,学习心理障碍,人际交往障碍,恋爱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等。
学校心理辅导: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设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给学生以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它是在综合多种理论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一个领域。
教学策略:在不同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是指教师教学时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操作指南,并不限定于某种教学方法,而是统设各种方法于一定指导思想之下,以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教学设计者需要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教学目标达到没有,在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必须运用一系列评价手段,方式进行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