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69 提纲 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

时间:2019-05-12 14:3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D169 提纲 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D169 提纲 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

第一篇:D169 提纲 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

题目一: 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

题目二: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引言:简要介绍信息教育的发展过程及现状,提出现阶段的问题。

1.介绍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信息教育的重要性

2.现阶段的发展问题

2.1硬件配套设施不齐全的问题

2.2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2.3教师教育水平的问题

3解决方案

3.1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定位和设置

3.2 转变学校教育观念,加强设施投入

3.3加强相关教师的后续培训工作

3.4提高教师的信息资源整合能力

3.5 加大落后地区的投入,均衡区域性教育资源结束语

文献综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李书明1, 袁雪峰2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李瑞萍,李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胡运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春华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当今,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和能力的创造性工具。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 发展,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也早已启动,但要达到普及或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都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我国两亿三千多万中小学生中,农村就有一亿四千多万,他们将会陆续进入社会,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在农村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更好地让农村学生融入到信息化社会,也是提高我国公民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资金、技术、师资、观念等诸多方面困难,具体状况如下。

1.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由于当前广大农村地区只是部分学校能开设信息技术课,所以信息技术课只是作为一种选修课被排入课程表,并且目前社会上评价学校主要看的是升学率。因此,信息技术课就得不到应有的重 视。就学生而言,他们想学,因担心影响必修课程的学习而不得不放弃。从部分家长和教师看,把信 息技术课称为微机课,在认识上产生误区,以为只是教学生打打字,反正不是必修课,也不是中考科目。还有少数学生家长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让学生玩玩游戏,对学生学习这门课加以阻拦。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信息技术课将被纳入考试科目中。所以,农村中小学如何开设信息技术课,首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

2.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农村教育中,有的地方虽然已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要让其开展起来却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的缺乏。从学校建设来看,即使有点钱也大都花在盖教学楼和教职工宿舍这些基础的设施上,解决近几年的学生入学高峰问题,而花在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上的资金却很少。大多数学校的微机室计算机较少,上课也是两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这样,信息技术教育就缺乏它必备的物质载体;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生源大多来自农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学生拥有自己的计算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有,数量也极其有限。计算机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基本的设施,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在农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由此可见,资金缺乏,导致基础设施薄弱,是影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师资队伍信息素养较低、人才缺乏调查显示,当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基本信息素养、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使用信息技术也与使用投影器、录音机和放像设备一样,成为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教学基本技能。然而,在广大农村学校,中老年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笔者曾对本市一个农村区域中老年教师的信息技术掌握程度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该区域41周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2%,其中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不足20%。这一数据表明,农村中小学中,至少有33.6%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很少使用信息技术。这与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要求显然是不相适应的。

4.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是从计算机教师直接转过来的,对教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还不能很快理解;从计算机教育转向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一时难以完成从计算机教师向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转变。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学习必要的软件操作外,重点是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认清 1

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目标和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教育观。有少数教师至今还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作是一种时尚,不清楚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了什么,只是因为大家都在应用信息技术,或者是上级号召应用信息技术而不得不应用。还有不少的教师只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仅仅看作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工具、手段或是更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方式。这种观点显然是不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更多的教师则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或是课件就是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凡此种种,都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错误或是片面的认识。

5.教学软件注重形式

教学软件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反映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中,课件被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课件的设计是否合理、内容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纵观当前的计算机软件市场,大多数教学软件是利用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处理日常的一些教学活动,虽 然从形式上看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它只是将课本内容用多媒体的方式表现出来,虽然引入了声音、图 像、动画等手段,但实际上是一个电子课本将书本的内容生搬硬套到软件中,缺乏交互性、通用性和灵活性,因而实用性不强。

二、促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措施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信息技术教育能否全面普及,从目前的实际来看,要更好、更快地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亟待解决以下问题。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谋划适合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思路

首先是要转变传统教育评价标准和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将知识型人才观转变为素质型人才观。以前,我们评价教育效果的标准就是考试分数。知识的拥有量是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主要标志,但知识量的急剧膨胀使得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全部知识。在信息社会,大量信息的存储、检索极其方便,使得博闻强记已经不很重要;相反,怎样利用现有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如何利用、检索、加工复杂的信息则更为重要。其次,要重新认识学与教的关系。我们国家长期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这种体制对于系统的传授知识具有一定优越性,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压抑学生个性、不让学生主动思考、扼杀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是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违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通过与周围学习环境进行交互,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而得到的。转变教育观念不能是口号,要以实际行动来体现。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主动迎接各种挑战,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学校尽可能将机房向学生和教师开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学科所需要的学习资料,教师同样也可以查询、下载自己所需要的教学信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让师生从实际工作和学习中转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2.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资金的投入方面,学校要集中一定比例的费用,重点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利用学校有限的资金因地制宜,寻求有效的方法来发展信息技术教 119—— 育。例如,要建一间真正的多媒体教室得花十几万元,这对于经济较差的农村中小学校来说是不敢想的。我们就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早年给各校配置的VCD机、电视机和音箱等设备,购置一台电脑,再花几百元买一块带输出端口的显卡,将这些设施配置到普通教室中,就成了一间简易多媒体教室。整套配置下来还不到一万元。我们自己买网线、交换机,自己布线,几千元钱就可以建成学校的小型局域网,这样就节约了许多资金。另外,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一定要切实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设施的建设,积极发挥作用,尽职责所能为学校信息技

术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与此同时,还要积极组织和发动社会力量进行投资,以弥补 教育经费的不足。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教师信息技术素质的高低,是农村中小学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加强专业人才实际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是实现农村信息技术教育顺利进行的保障。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教育信息化的主体,也是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使用者和开发者。那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 首先,针对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缺乏的现状,结合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培训教师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入手。为此,应该利用每一个信息技术培训的机会,让教师参加学习,回来后,要对学校未参加的教师进行培训,让每位教师都可以辅导学生,使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成树状发展。通过培训给教师创造一种学习信息技术的氛围和紧迫感,增强意识,然后自觉能动地研究信息技术理论、掌握信息技术教育 手段,最终达到信息技术同自身学科相结合的目的,并从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渐探究新的学科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从而有效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应该让信息技术教师配合相应的学科教师进行多媒体实验教学,从而让更多的教师认识到:“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法过时了,不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将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同时,制定有关激励和奖惩措施。如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要自己制作课件并利用多媒体教室上够若干节课,并将之列为对教师学期综合考评的一项硬指标,使老师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研究信息技术,逐渐探索出新型的学科教学模式。总之,作为信息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了解这种新型的文化形式,不断加强自身的素养,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

4.加强教学科研,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十多 年的实践探索,中国学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逐渐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完整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方法。有效整合必须在对整合的内涵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国内对整合内涵与本质的认识尽管源于西方的观点,但又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多年的实践经验补充、深化并拓展了这一观点。也就是说,国内教育技术工作者对于整合的内涵与实质有更为切合实际的深刻认识,因而完全有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自己的有效整合乃至深层次整合的独特途径与方法。由于“教无定法”,谁也不可能提出一套适合所有学科的“包医百病”的整合方法。但是不同学科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都需要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因而需要遵循共同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只要掌握了这种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各学科的老师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教学实践中结合 相应的学科创造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的整合模式与整合方法。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教育关系到国家科技发展、全民发展,乃至国家振兴。因此,我国政府对教育事业从未轻视,而且逐年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力度。目前,我国的农村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只有在了解其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才能推动我国的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使农村孩子也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与和谐发展。

第三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期

袁中果

我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变革的发展过程,其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克服了很多困难。今天,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其中,有些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些问题是由科技的发展与文化的变迁而引起的。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基于新的环境,把握好现在,着眼于未来,共同研究对策,从而促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已经得到普及,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也涌现出了一批在信息技术方面富有创意与发展潜质的优秀学生,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小学到中学,连贯性的课程标准缺失

目前,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只有2003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而小学和初中没有相应的课程标准,只能依照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实施教学。该纲要对各个学段都默认为零起点,造成各学段间教学内容重复,缺乏连贯性与一致性。所以,尽管高中阶段有了课程标准,但具体实施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度关注并尽快行动。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

英国在1988年通过的《教育改革法案》中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国家课程,其中IT(信息技术)课程被列入了全国统一课程体系中。在2000年9月修订的国家课程中,英国把IT课程进一步改名为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并对5~16周岁学生在不同阶段的ICT教育内容和考核标准做了详细的规定,充分考虑到了学生接受程度的差异以及各学段学生学习内容的连贯性。

教材种类繁多,但总体质量需要提升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和学生进行自学的重要依据。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差距较大,一本好的教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在教学实施能力上的不足。教育部鼓励一纲多本,鼓励在教材编写上有所创新,市面上因此出现了上百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这原本是好事,但这些教材编写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内容重复严重;有些是由没有教学经验的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执笔,其课堂实施对教师的要求颇高;有的教材过分强调整合与文化,削弱了知识与技能,使教材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还有的教材过分强调活动,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更严重的问题是,各地在教材选用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往往由地方教委指定教材的版本,学校和一线教师没有选择权。高中课程的开设与课程标准之间还有差距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除必修模块之外,还有五个选修模块。课程标准制定的初衷是:在理想状态下,各高中校开齐五个选修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由选择,教师提供咨询和正确的引导。实际上,即使在教育条件相对较好的北京,实施情况都很不理想。据我们对北京地区的十几所示范校所做的调查,多数高中都没有开齐五门选修课,在选课形式上,多数高中都是由教师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如师资、机房、设备等指定开设课程,并没有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课堂实施效果还需改善

目前,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遇到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不喜欢听教师讲课,就喜欢上网和打游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普遍现象,不仅信息技术学科,其他学科也有这种情况。另一方面,现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变了,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多了,教师若还是按老一套实施教学,必然会有很多学生不感兴趣。这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备知识,还要备学生。另外,年轻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是课堂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因素之一。所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是很有必要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紧跟技术的发展,关注新的教学理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意识,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努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近几年,城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中,补充了大量的计算机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硕士毕业生,甚至博士毕业生,即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力量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未来展望 非高考科目,困难还是机遇

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颁布,是我国针对高中课程做出的幅度较大的一次改革。但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现行的高考制度与新课程标准不能十分匹配,各高中校最大的任务与目标还是要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所以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对于高考中出现的科目,学校的重视程度依旧较高,而对于高考中没有出现的科目,学校则关注较少。信息技术学科属于后者,这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不理想的一个原因,它也为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上不好信息技术课提供了借口。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失望,相反,这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与改革提供了便利。信息技术课没有高考的压力,教师如果在自己的课堂上探索一些新的教法,实践一些新的理念,不会触动学校的高考成绩,来自学校的压力也会小得多。如果信息技术课开设得有特色了,学校还会大力支持,因为素质教育已经从口号慢慢过渡到了行动,信息技术课如果能为学校的素质教育树起一面旗帜,岂不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吗?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充满信心,不能在思想上先把自己的学科边缘化了。其实,很多校领导的观念早已经转变过来了,反而是有些一线教师还留有旧观念,主动把信息技术学科边缘化了。比如人大附中的校领导每到期中或期末考试前都要强调,任何统考科目都不允许占用非统考科目的课时,非统考科目也绝不能把课时让给统考科目,否则双方教师都要接受处分。北京市也已经将信息技术学科列入全市统一会考科目,学生如果不能通过信息技术会考,将不能取得高中毕业证书。不难发现,不管是从制度保障上,还是学校层面的重视程度上,信息技术教育的生存环境都在逐步改善,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抓住机遇。兴趣与知识,哪个更重要

近几年来,特别是“钱学森之问”被媒体推到领导办公桌和公众面前之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从中央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都在思考和研究变革,许多改革派的校长都在尝试变革。如,北大附中王铮校长与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力推的选课制与走班制,在北京地区已经引发一大批校长深入思考适合我国国情的变革模式。不管是山东崔其升校长的杜郎口模式,还是上海张人利校长的后茶馆式教学,不管是选课制,还是走班制,其核心目标都是一致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挥潜能,为学生展示各方面的能力提供舞台。信息技术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不要急于向学生灌输知识。因为如果学生的兴趣点与注意力没有被调动起来,灌输知识的努力将收效甚微。我在多年带学生参加机器人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兴趣比知识更重要。如果学生感兴趣,教师只要给学生提供资源、工具与平台,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常常到晚上10点还不想离开实验室。兴趣是创新之源,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将自己定位为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兴趣的发现者与激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全面发展,还是突出特长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可以分为8种: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的智能上都表现突出,但总会有一两种智能表现突出。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但不能要求每位学生都全面发展。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智能特长所在,并重点发展学生该方面的智能,让学生把勤用在发挥特长上,而不是用来补拙。比如,有些学生喜欢程序设计,说明他们在数理逻辑智能方面有潜质,有些学生喜欢图形、图像设计,说明他们在视觉—空间智能方面有潜质。教师发现学生的智能倾向后,在其他方面的要求就要适当降低,重点培养学生的特长。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精力不够,可以聘请专家指导或送到对口的高校实验室。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和“翱翔计划”为中学生进入高校与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平台,就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的尝试与探索。在这些重点实验室里,信息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为学生施展特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如果信息技术明年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推进,现行的高考制度与新课程标准的矛盾会日益凸显。在这种形势下,高考制度的变革将成为必然的和自然而然的事情。可以预言,未来的高考模式肯定要发生变化。有一种改革模式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科目,除了必考科目,可选科目里会出现信息技术等现在高考模式中没有的科目。另一种模式类似于美国的AP课程或英国的A-Level课程。学生报考一流的大学,必须修一些与所选专业相关的先修课程。信息技术会是一个先修课程门类,相应学分会逐步得到大学认可。未来高中课程与大学课程的衔接会成为改革与尝试的热点,现在北京地区已经有些高校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五所高校准备联合为北京广渠门中学的学生开设十几门大学先修课。人大附中近十年来每年为学生开设一百多门校本选修课,其中包括信息技术学科的十几门,这些选修课已经引起高校的高度关注,我们正争取让它们获得北大、清华等部分高校的学分认可。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领域也是产生创新成果较多的领域,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学科将成为优先改革与尝试的科目,其学科地位、师资力量与硬件建设等各方面都将得到加强。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时刻做好准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研究新的理念与方法,努力提升自身素质,适应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为迎接信息技术教育的春天做好准备。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召开

[本刊讯]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于2011年7月22日—24日在美丽的江南名镇浙江省金华市召开。

本次会议由浙江师范大学承办,主题为“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育”,旨在研讨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及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有效应用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和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中小学骨干教师以及教育技术专业知名刊物的代表近300人参会。与会代表通过大会报告、专题研讨、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就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及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热点、难点等论题开展深入研讨。

其中,专题研讨环节围绕着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问题、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开发现状、新学习技术研究等内容展开,会上,代表们就各自感兴趣的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会议的部分学术成果收录在会议论文集中。

第四篇: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重视农村信息技术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

【摘要】几年来,城市学校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可是农村众多的中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严重制约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应用与发展,使信息技术教育质量不高、流于形式。

【关键词】农村

信息技术教育

现状

改进

为了使信息技术教育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尽快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需认真分析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努力探讨改进的措施和对策。

一、目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1、缺乏资金投入,硬件软件不足。

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需要一定的软硬件设施支持,这些软硬件设施的配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办学单位角度来看,纵使他们已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也做拿不出钱来投资,有些也是为了响应信息教育的号召而象征性的购置设施,许多地区上课的时候,几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这样,信息技术教育就缺乏它必备的物质载体,实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学生自已拥有计算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计算机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基本的设施。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开展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多数学校都是几百名学生才拥有一个计算机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硬件装配远远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就连软件安装和升级都难进行。各科教师公用一个多媒体教室,更显其人多饭少。在有限的条件下,学生的信息工具、信息

技术使用技能较差,绝大多数学生只会计算机的开关、文件存取、简单文字处理等基本操作,尚不具备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更不可能从网络上获得学习资源。由此可见,资金的短缺,是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

2、课程地位较低,专业教师缺乏。

信息技术教学既是最时髦的学科,也是最受冷落的学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这门课一直就被人们划入了“副科”。一方面,受条件的限制,即使有的农村学校能开设信息技术课,也是作为一种选修课被排入课程表。从学校方面来看,虽然现在实施的是素质教育,但是,在对一学校的办学进行评价时,主观上看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信息技术课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学生方面来看,即使想学,也会因担心影响必修课程的成绩,而不得不放弃。领导不够重视,不安排专门老师上课,就连学生家长对此又存有误解,认为信息技术课会引导孩子走入歧途„„。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术学科,这就要求其教师要有专业的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然而在农村一些中小学没有专职信息技术教师,更不要说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了。这些上课教师大都是兼职非专业老师,同时还承担学校很多其他的工作,只能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一些高难度的制作还不能应用自如,如用Flash软件制作课件、网站建设及管理、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系统的维护„„。即使有部分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毕业的人才,他们理论方面能力很强,但在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方面还比较薄弱。由于他们认识的肤浅,而容易片面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有些教师甚至于把一堂信息技术教育课上成打字课;还有,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事,而应当是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并把信息技术同自己的本学科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基础工具的操作应用知之甚少,甚至有的教师还对计算机有或多或少的排斥感、畏惧感。所以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旧教学模式上。这是农村小学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这样的师资状况,难以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3、学校重视不够,教师热情不高。

绝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热情不高、工作重(有的老师每周要上到20节课,小学甚至达到24节以上),还要负责学校机房和办公室计算机的维护,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统计学生考试的各科成绩,统计汇总上级各个部门的数据,辅导学生参加常规竞赛,甚至要完成打印任务。而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缺乏一套激励机制,导致大部分教师工作热情不高,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问题现状解决措施。

1、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理念。

目前农村教育观念的落后已成为制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尤其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在推动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体验到信息技术教育带来的变革,直接影响到一些领导正确认识信

息技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要解决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滞后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以及校长的认识,端正其态度,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各级地方政府要制定与本地经济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计划与得力措施,要把信息技术纳入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去,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2、广开渠道,提高经费投入力度。

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建设。而目前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投入方面,一无政府拨款,二无部门资助,全靠学校一方独立支撑。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学校可以和村委会联系,让他们投入一定的经费,每年村上可以组织党员干部进行计算机学习和培训;学校还可以找对子,结“富亲”;还可以积极与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极大改善办学条件等等。

3、转变观念,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直接参与高考,不能直接决定升学,学校领导不能因此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不重要,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变“升学目标”为“能力目标”,树立能力主导升学的观念,能力应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能力比升学更为重要,学校和家长都应该看到信息技术课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从具体的课堂教学来看,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内在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因材施

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有利于提高教师个体教学的质量,有利于及时进行教学反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地获取和筛选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正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终身有用的基本能力之一。

学校还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师资力量,还要加大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重视力度,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地层现其自身社会价值的平台,教育部门和学校也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另外,还要让信息技术教师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再学习或者再培训的机会。

总之,要发展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就必须要得到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要制定出相应措施,增加对信息技术教育软硬件建设的经费投入,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在农村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第五篇: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

一、XX财务管理现状

二、XX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二)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

(三)财务控制薄弱

(四)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五)难于规避财务负债的陷阱

(六)财务危机的陷阱凸现

三、解决XX财务管理中存在现状的对策

(一)投资要面向市场,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

风险

1.应以对投资方式为主

2.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

3.规范项目投资程序

(二)企业要苦练内功,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1.提高认识,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

个职能部门

2.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

3.加强财产控制

4.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

5.保持财务资料的完整

(三)优化财务结构,平衡高成长和稳健发展

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优化资本结构

优化负债结构

优化资产结构

优化投资结构

(四)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全员的管理素质。

下载D169 提纲 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D169 提纲 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现状及对策

    切实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对策 作者姓名:梁和青电子信箱:liangheqing@hotmail.com 随着教育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正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并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农村......

    信息技术教育调查报告(最终定稿)

    信息技术教育调查报告 这次的实习,我在×××进行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进行教育工作。同......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计算机知识并不和其它学科知识一样,有什么原理和定理,只有真正掌握后,才能传授给同学们。同时信息技......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轰轰烈烈地改变着世界的一切,使几百年、几千年来逐渐形成的教育制度受到严重的挑战。面对史无前例的信息技......

    信息技术教育自查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磨湾子小学 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和中心学校的直接指导下,我校于近日完成了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自查工作,我们对照相关文件要求,对学校远程教育室的硬件......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dxp教育理论为指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深化改革为核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为重点,认真贯彻全国中小学......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范文大全)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作为身处这一改革过程中的教师,我们面临着两个问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

    作为身处这一改革过程中的教师,我们面临着两个问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根据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