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信用在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_20110414[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14:3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税务信用在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_2011041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税务信用在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_20110414》。

第一篇:税务信用在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_20110414

税务信用在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

孙京兰

江苏省信息中心 南京 210013

摘要利用江苏省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及服务平台实现省级税收征管保障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建立治税信息库,是贯彻落实《江苏省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办法》[1]、《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家税收征管保障工作的通知》[2]精神的具体措施,标志着我省的治税方式从税务部门单一型到社会各部门综合型的转变,标志着我省综合治税、联动监管迈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本文主要结合本职工作对税务信用在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期望有助于利用省级信用系统开展税收征管保障信息的应用,推进税收信用和诚信体系的同步建设。

关键字税收信用 综合治税 信用平台 信息共享 联动监管 信息核查

一、我国税收信用状况

(一)税收领域存在失信现象。有人认为,偷税漏税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些企业谋利的主要手段之一。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5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80%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和小型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偷逃税现象,其数据是令人触目惊心的[3]。“十五”期间,全国各级税务机关共计检查纳税人714万户,发现有问题的349万户,占检查面的一半,即在每两个被检查的纳税户中,就有一户有问题,税收违法普遍存在。而从偷税方面看,查补收入1322亿元,数字是惊人的。另外,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向公安机关移送涉税违法犯罪案件共计27746件,追究了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通过新闻媒体、税务公告等形式曝光涉税案件及涉案企业39258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4]。

(二)税源构成和征税环境变化很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源构成和征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经济运行中,出现了经营多元化、收支隐蔽化、分配多样化、核算复杂化、偷逃税手段智能化的新特点,税源控管难度不断增加。

针对新的市场主体、新的经济成分、新的经营活动方式,强化对税源的掌握和锁定。最近国家税务总局要求重点加强对股权转让所得、房屋转让所得、拍卖所得、股息和红利所得等五类个税征管。开展个人所得税税源摸底工作,结合区域经济总体水平、产业发展趋势、居民收入来源特点,监控高收入者相对集中的行业和高收入者相对集中的人群,摸清高收入行业的收入分配规律,掌握高收入人群的主要所得来源,建立高收入者所得来源信息库,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加强与工商、房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证券机构等部门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三)传统税收征管手段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近几年,纳税人数量增长迅速,税务机关人均客户大幅度增加,传统意义上的“人手少、客户多”的矛盾十分突出,税务部门征管力量不足,缺乏控管手段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系统内、在现有管理构架内,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显得很难。

(四)市场监管资源整合度不够。目前,我国各经济主体经营行为的相关记录和监督职能分散在不同的部门,部门之间的互动没有形成制度化的规范,造成市场监管资源整合度不够,监管效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监管真空状况。特别是一些税种零星分散、隐蔽性强,单靠税务部门的行政职能和信息支撑,很难实现税收征管到位。

例如,税务部门为了更好地做好征缴税工作,需要了解纳税企业的基本属性,为注册资金、法人代表、经营范围等是否已经发生变化等,势必要与掌握企业基本信息变更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生工作关系,但由于缺乏共享机制和平台,达到这一目的可能要花费很多的精力,由此造成了政府工作资源和企业信用资源的双重浪费,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和政府的公众形象。

二、加快转变治税方式

(一)行政改革的总体趋向。加快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诚信江苏建设中的作用,关键是加快政府向公共服务型转变,让政府切实地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

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政府与社会、政府与老百姓,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权力社会向能力社会,从国家社会向公民社会、从全能政府向

有限政府的转变,以及从单向控制的行政体制向协商合作的管理机制转变。

(二)转变治税理念。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我国税收制度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目前我国的税收征管已经由传统的粗放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集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转变。

目前,我国实施“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这就要求,我们税务部门进一步优化和重组税收业务,科学设计业务流程,加强协调配合,强化税收征管的执法监督,强化税源监控,深化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

(三)改变治税方式。随着征税管理方式的转变,税源结构、形式的日趋复杂,控管难度不断增加,迫切需求治税方式从税务部门单一型到社会各部门综合型的转变。

(四)更新治税手段。税收征管手段的信息化+专业化,推动税收征管机构的职能规范化。

展综合治税是历史的必然,主要原因有下列几点:

1、省市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与完善,为省市税务部门依托覆盖多部门的信息化网络,为进行综合治税提供了物质条件;

2、综合治税与信用体系的结合,更方便对税收征管保障信息、涉税失信信息的记录、交换和共享;

3、新形势下税收征管,依托税收信用体系形成的信用惩戒机制才能使管理更为有效。

四、税务部门支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一)提高市场监管和失信记录的力度。在纳税领域,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人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才能产生威慑力。防止“以罚代记”处理模式。在失信记录、度量尺度、省市信息归集、惩戒措施方面进一步创新,在省内其他行业走在前面。

(二)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实施分类监管。税务机关要进一步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制度。

1、对守信企业,建立企业信用激励机制;

2、对警示企业,建立企业信用预警机制;

3、对失信企业,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

4、对严重失信企业,建立企业严重失信淘汰机制。

(三)支持省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把纳税人的日常涉税行为记录纳入税收信用数据库,为建立覆盖各部门、多领域的社会性的信用信息系统多做贡献。

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要求,按照“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指导方针,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

(四)率先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用信息共享,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我国目前信用管理体系的现状,基本上仍然处于信用分立制,既税收机关搞纳税的信用,银行搞信贷信用。有的企业虽然受到税务机关的查处、罚款,但仍然能从商业银行中贷到大量的资金,信用信息的分立性,使得失信、违约、偷税的失信者有机可乘。

1、在网络时代,信息网络技术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信息网络技术能够大大降低建立社会信用信息系统的成本,大大增加人们获得社会信用信息的机会,大大提高人们处理社会信用信息的能力。

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可以为每个企业、每个人设立一个唯一的信用代码,建立信用档案,监督和记录所有的信用交易信息,形成可供查询的数字化、网络化的社会信用信息系统,从而在技术层面上促进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

三、社会信用体系是治税改革的重要基础

(一)纳税遵从度。考核纳税信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纳税遵从度。有专家学者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定量分析我国企业的纳税遵从意识,得出下列几个结论:

1、我国企业纳税遵从意识普遍提高;

2、规模较大的企业,纳税遵从意识越高;

3、私营和个体的纳税遵从意识最低;

4、随着企业的逐步成长,企业的纳税遵从意识也逐步提高;

5、影响企业纳税遵从意识的最重要因素依次为社会影响、政府服务和征管措施;

6、我国企业纳税遵从更倾向于防卫性遵从和制度性遵从。

经过专家调研分析,“税制结构复杂”、“税收负担高”、“遵从成本高”等并不是影响我国纳税人纳税遵从度成本的最重要因素。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和成熟企业,考虑更多的是“失信惩戒”和“社会影响”,他们非常关注由于失信而造成对企业声誉的影响。因此,在现有强化税收征管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和完善税收信用体系,增加纳税人偷税的机会成本,是提高企业纳税遵从意识的有效途径。

从法律的意义上讲,纳税信用是企业履行法定信用义务的主要方面,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约定义务,主要体现在合同法律规定中;二是法定义务,主要体现在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

(二)综合治税。依托社会信用体系的管理机制,开

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可以收集、处理、整合分散在不同机构中的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信息,建立跨地区、跨部门、广覆盖的网络化征信体系和征信数据库,形成天罗地网般的监控体系。

2、信用信息是开展征信监管的基础,而规范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是信用机构公平、合理采集和使用信息,并为全社会提供征信服务的基本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强信用信息资源的整合,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既要推动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信息共享,又要实现省与市之间的协调和信息共享。

目前,我们政府政务信息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与信用有关的大量信息目前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门,如工商、税务、商务、海关、交通、银行、证券、保险、公安、法院、质监、药监、环保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目前90%以上集中在政府,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和数据既不流动也不公开,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被闲置和浪费。由于缺乏一套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和完备的共享网络系统,政府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很难便利地分享其他部门的企业信用资源。

多数企业不能向社会开放运营的原始数据,向工商、税务提供的虚假信息比比皆是,一个企业有两套账,3套账和4套账司空见惯。

(五)强化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失信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和道德谴责手段,惩罚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失信者,将有严重经济失信行为的企业和个人从市场主流中剔除出去;同时,形成一种向诚实守信的企业和消费者倾斜的政策优惠和社会环境,以及一种正向的激励机制,降低守信用的市场主体获取资本和技术的门槛。

在社会信用制度健全的国家:如果一个人有了经济失信记录,就不能再申请信用卡、购物卡、购买贷款和任何信贷,甚至在申请租房、安装电话、手机上网、银行开户明,也会遭到拒绝或提高相应的费用。如果一个企业有了违约失信行为,失信企业就会遭到提供服务的各种机构的抑制,不能取得贷款,供应商不对其赊销生产资料,甚至政府监管部门也不允许营业执照通过年检。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扩大失信惩罚机制的作用范围。

(六)探索综合治税工作新路子。实施综合治税,由政府多部门通力合作,进行税收征管及监控,对于加强税源控管,堵住税收流失的漏洞,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益,规范税收秩序,保障税收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借助江苏省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及服务平台开展税收信用的应用是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加快综合治税的课题研究,加紧启动综合治税措施的落实,构建省市互补的涉税信息归集共享平台机制。

1、针对涉税信息的特点,建立涉税信息数据库;

2、针对涉税信息的应用要求,完善信息交换网络;

3、针对省市涉税信息掌握和分布情况,明确省市互补归集、交换共享的职责。

4、实现涉税信息归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1)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依据省市国税、地税部门的要求,逐步扩大归集信息的部门和信息项;(2)明确涉税信息归信集的具体内容和数据格式,逐步建立涉税信息数据项标准,以及归集、共享规范。

5、有效利用涉税信息资源。(1)提高涉税信息的综合比对、分析及统计预测等支持功能;(2)针对当前税收征管重点领域,提高对土地、工程项目、企业用水用电、房地产、个人收入及资产状况等税源信息的查询、分析、统计功能。

(七)支持鼓励信用服务业发展。目前,我国信用服务行业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的外部条件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在行政许可等具有竞争性特定行政行为过程中,逐步推广使用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的信用产品。我们要借鉴加拿大政府的做法,适时引入信用中介机构的机制,加强企业税收失信信息的共享,扩大失信公告范围。企业信用评价的资源整合和社会化,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将“纳税信用等级”社会化。向全社会公布所有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要求金融机构、有关企业在评定家户的信用等级时,参照并利用其“纳税信用等级”,使得纳税信用等级较高的客户在融资方面得到实惠,迫使纳税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通过自我完善,提高其纳税信用状况,提升“纳税信用等级”的含金量。

第二步,将纳税信用状况纳入社会信用大体系中。使企业纳税信用状况,成为评价企业整个信用状况的主要指标,共同推进信用报告,扩大信用报告的使用领域。

五、结束

近年来,全省税务系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诚信江苏建设的意见,做了大量的创新性工作,许多方面走在各行业前面。2009到2010两年间利用江苏省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及服务平台实现省级税收征管保障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建立治税信息库,开展了部门联动监管和信息核查服务,支持省国税和地税补征税款40多亿元,初步显现信用信息在税务信用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这无论对于诚信江苏建设,还是探索行业诚信发展新途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办法》(江

苏省人民政府令第44号)

[2] 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家税收征

管保障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10〕2号)[3] 美国信用服务体系考察组。美国信用服务体系的经验

及启示[J].宏观经济研究,2005,8(1):57-60.[4] 上海市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制度简介[J],上

海财税,2002,21(5):26-27.作者简介:

孙京兰,女,江苏省信息中心信息资源规划协调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说明:本文已被中国科学院文献中心主办的《电子政务》刊登在2010年第6期刊登。

第二篇:北京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北京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物业项目的监督管理,规范物业服务企业经营行为,构建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促进物业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19号)、《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64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项目实施物业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及其信用信息的采集、发布和使用活动。

一个物业管理区域通常视为一个物业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本办法所称物业服务企业,是指取得《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证书》,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物业服务活动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本办法所称项目负责人,是指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在项目中组织实施物业服务活动,并保障物业服务质量符合约定标准的责任人。

本办法所称信用信息,是指企业及项目负责人在物业服务活动中形成的能够用以分析、判断其信用状况的信息,主要包括基本信息、业绩信息和警示信息。

第三条 本市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系统,对其物业服务活动实施动态监督管理。

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物业管理行业的信用信息管理工作,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制定《北京市物业服务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记分标准》和《北京市物业项目负责人考核记分标准》(以下简称记分标准),并适时调整补充;负责项目负责人考试与执业注册,并建立企业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信息档案。

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物业服务企业及其负责人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检查、处理、记分,并将结果记入信用信息档案。企业注册地所在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相应职责分工,依据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的信用信息记录,做好企业资质管理工作。

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北京物协)负责制定、组织实施本市物业服务行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项目负责人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可以制定发布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形成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物业管理行业的信用激励与惩戒机制。

第四条 信用信息管理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统一和审慎的原则,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五条 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其职责范围内的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加强与工商、税务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联系,实现信用信息互通、共享。

第二章 项目管理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本市实行物业服务合同备案制度。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自物业服务合同签订之日起15日内向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建设单位应当自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签订之日起15日内向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备案手续。

业主共同决定聘请其他管理人的,应当与其他管理人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并应当自签订之日起15日内向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 各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物业服务合同备案的,应在受理后10日内办理备案手续,并在备案后5日内将相关信息告知项目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物业服务合同备案的项目基本信息,应当通过北京建设网向社会公示。

第八条 物业服务合同中物业服务内容及费用、项目负责人等事项发生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原备案申请人应当在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后15日内到原备案部门办理变更或者注销备案。

第九条 拟退出项目的企业,应当在发出退出公告的同时,以书面形式告知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第十条 本市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包括:

(一)建设单位按照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指派的项目负责人;

(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指派的项目负责人;

(三)业主共同决定聘请的其他管理人。

一个项目应当有一名驻场项目负责人,物业服务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一条 本市实行项目负责人持证上岗制度。

(一)项目负责人经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考试合格的,颁发合格证书;

(二)合格证书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应当于期满前三个月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三)取得合格证书后,项目负责人每年须参加不少于40学时的继续教育。

第十二条 项目负责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应取消其合格证书,并在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档案中予以记录:

(一)未按规定参加岗位考核、继续教育的;

(二)在记分周期被累计扣分超过规定分值的;

(三)其他应予取消合格证书的情形。

项目负责人被取消合格证书的,自证书取消之日起三年内不得在本市担任项目负责人,不得受聘担任本市物业管理行业专家。

第十三条 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规定的,项目所在地的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行政处罚或者处理,并在信用信息系统中予以记分处理。

第三章 信用信息的采集与发布

第十四条 信用信息的采集是指对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信息进行收集、记录、分类和储存,形成反映其执业情况的信用信息档案的活动。

信用信息采集渠道,包括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自行申报。

信用信息的采集应当坚持客观、准确、公正、及时和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

第十五条 信用信息主要包括基本信息、业绩信息和警示信息。

(一)基本信息。企业在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基本情况、物业项目基本情况、资质等级核定情况,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和执业情况。

(二)业绩信息。企业或者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在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中受到的省部级以上的奖励、表彰、认定情况,或我市区县政府,或市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物业管理方面的奖励、表彰、认定情况。

(三)警示信息。企业或者项目负责人在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规定被行政处罚或者处理,以及北京物协按照行业自律办法给予处理等情况。

第十六条 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和自行申报人应当对所提供和申报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发现提供和申报的信用信息变更或失效的,应当及时修改并在信用信息变更或失效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原报送部门提交修改后的信用信息。

第十七条 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信用信息的录入和变更,应当以已具备法律效力的文书或者其他有效证明文件为依据。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依照权限、程序,不得擅自修改、增删信用信息。

第十八条 信用信息的披露方式,包括对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公示和查询等。

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信息通过北京建设网、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开。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按照信用信息查询的有关规定,查询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情况。

第四章 信用信息的动态监管

第十九条 本市实行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记分制度。

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应当及时查询信用记分情况,并予以改进。

记分标准中企业记分满分为20分,项目负责人记分满分为15分。记分周期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记分周期期满,重新记分。原分值记录作为历史数据保存在信用信息档案中。

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行为进行调查、确认,按照记分标准记分,并记入信用信息系统。记分信息同时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发至企业负责人或者项目负责人。

依据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记分结果,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应当接受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北京物协组织的物业管理行业相关法规和信用知识培训。

第二十条 依据信用记分结果,对企业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一)企业记分达到3分时,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提出书面警示,责令限期整改,改正期间该企业不得参加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考评,并告知企业注册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二)企业记分达到5分时,注册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约谈该企业法定代表人,予以行政告诫,同时核查企业的资质条件。经核查不符合资质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改正期间不得承接新项目,一年内不得参加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考评,一年内不得晋升资质等级。

(三)企业记分达到20分时,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查企业的资质条件,一年内不得承接新项目,不得参加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考评,不得晋升资质等级,不予开具出京诚信证明材料;核查不达标的,重新核定资质等级或注销企业资质证书。

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做出重新核定资质等级,或注销资质证书的,不再记分,将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和处罚结果记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在北京建设网上予以公示。

上述处理措施中,依法应当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核定一级资质等级、注销资质证书的,由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将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违法违规行为的信用信息和处理建议报告住房城乡建设部。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做出行政处罚或处理决定前,不予办理该企业在京承接新项目的物业服务合同备案、不予开具出京诚信证明材料和参加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考评,不予办理项目负责人执业注册。

第二十一条 依据信用记分结果,对项目负责人及其企业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1、项目负责人记分达到3分时,由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警告;

2、项目负责人记分达到5分时,由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目负责人进行约谈,记入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档案。

3、单个项目负责人记分达到15分时,注销《北京市物业项目负责人考试合格证书》,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建议企业撤换该项目负责人,将其违法违规行为和处理结果记入信用信息系统,在北京建设网进行公示,并扣除企业5分。

第二十二条 荣获物业管理示范项目称号的项目,记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可作为企业晋升资质核查的业绩;项目负责人获得本市物业管理相关荣誉的,可作为入选物业管理行业专家的业绩条件。

第二十三条 北京物协可以建立物业管理行业信用排行系统。以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基本信息、业绩信息、警示信息等为评定指标,进行信用排行,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 信用信息的使用

第二十四条 信用信息可为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北京物协等实施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等级核定、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评定、物业服务评估监理、物业管理行业专家选聘等工作,提供监督管理的依据。

个人、企业及其他组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可以依法申请查询本办法中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

第二十五条 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于没有任何违法行为记录或者有多项业绩信息记录的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给予鼓励:

(一)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可以优先提供相关服务;

(二)在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评定中,可以作为优良或优秀业绩;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鼓励措施。

第二十六条 北京物协可以建立行业失信警示制度,对于信用记分中减分累计达到20分以上的企业,从业人员记分达到15分以上的项目负责人,可将其列入严重失信名单予以公布,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建设单位承担前期物业服务的,物业项目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信息纳入系统。

前期物业管理期间,物业服务企业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提供物业服务的,该项目不计入其基本信息。

第二十八条 业主共同决定聘请其他管理人的,物业项目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信息纳入系统。

第二十九条 业主共同决定自行管理的,应当在业主委员会委员中确定一名负责人,并自决定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条 外埠物业服务企业在京从事物业管理服务活动,按照本办法纳入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对于记分达到重新核查资质条件的,由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将书面通报该企业注册地所在省级房屋行政主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动态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京建物〔2009〕398号)同时废止。附件:《北京市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违法违规行为记分标准》

第三篇:北京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北京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1-18 浏览次数:1485

京建发〔2010〕658号

各区县建委、房管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19号),实施对全市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活动的动态监督管理,现将《北京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五日

北京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物业项目的监督管理,规范物业服务企业经营行为,构建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促进物业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19号)、《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64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项目实施物业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及其信用信息的采集、发布和使用活动。

一个物业管理区域通常视为一个物业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本办法所称物业服务企业,是指取得《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证书》,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物业服务活动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本办法所称项目负责人,是指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在项目中组织实施物业服务活动,并保障物业服务质量符合约定标准的责任人。

本办法所称信用信息,是指企业及项目负责人在物业服务活动中形成的能够用以分析、判断其信用状况的信息,主要包括基本信息、业绩信息和警示信息。

第三条 本市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系统,对其物业服务活动实施动态监督管理。

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物业管理行业的信用信息管理工作,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制定《北京市物业服务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记分标准》和《北京市物业项目负责人考核记分标准》(以下简称记分标准),并适时调整补充;负责项目负责人考试与执业注册,并建立企业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信息档案。

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物业服务企业及其负责人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检查、处理、记分,并将结果记入信用信息档案。企业注册地所在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相应职责分工,依据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的信用信息记录,做好企业资质管理工作。

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北京物协)负责制定、组织实施本市物业服务行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项目负责人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可以制定发布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形成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物业管理行业的信用激励与惩戒机制。

第四条 信用信息管理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统一和审慎的原则,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五条 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其职责范围内的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加强与工商、税务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联系,实现信用信息互通、共享。

第二章 项目管理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本市实行物业服务合同备案制度。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自物业服务合同签订之日起15日内向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建设单位应当自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签订之日起15日内向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备案手续。

业主共同决定聘请其他管理人的,应当与其他管理人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并应当自签订之日起15日内向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 各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物业服务合同备案的,应在受理后10日内办理备案手续,并在备案后5日内将相关信息告知项目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物业服务合同备案的项目基本信息,应当通过北京建设网向社会公示。

第八条 物业服务合同中物业服务内容及费用、项目负责人等事项发生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原备案申请人应当在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后15日内到原备案部门办理变更或者注销备案。

第九条 拟退出项目的企业,应当在发出退出公告的同时,以书面形式告知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第十条 本市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包括:

(一)建设单位按照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指派的项目负责人;

(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指派的项目负责人;

(三)业主共同决定聘请的其他管理人。

一个项目应当有一名驻场项目负责人,物业服务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一条 本市实行项目负责人持证上岗制度。

(一)项目负责人经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考试合格的,颁发合格证书;

(二)合格证书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应当于期满前三个月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三)取得合格证书后,项目负责人每年须参加不少于40学时的继续教育。

第十二条 项目负责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应取消其合格证书,并在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档案中予以记录:

(一)未按规定参加岗位考核、继续教育的;

(二)在记分周期被累计扣分超过规定分值的;

(三)其他应予取消合格证书的情形。

项目负责人被取消合格证书的,自证书取消之日起三年内不得在本市担任项目负责人,不得受聘担任本市物业管理行业专家。

第十三条 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规定的,项目所在地的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行政处罚或者处理,并在信用信息系统中予以记分处理。

第三章 信用信息的采集与发布

第十四条 信用信息的采集是指对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信息进行收集、记录、分类和储存,形成反映其执业情况的信用信息档案的活动。

信用信息采集渠道,包括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自行申报。

信用信息的采集应当坚持客观、准确、公正、及时和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

第十五条 信用信息主要包括基本信息、业绩信息和警示信息。

(一)基本信息。企业在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基本情况、物业项目基本情况、资质等级核定情况,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和执业情况。

(二)业绩信息。企业或者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在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中受到的省部级以上的奖励、表彰、认定情况,或我市区县政府,或市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物业管理方面的奖励、表彰、认定情况。

(三)警示信息。企业或者项目负责人在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规定被行政处罚或者处理,以及北京物协按照行业自律办法给予处理等情况。

第十六条 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和自行申报人应当对所提供和申报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发现提供和申报的信用信息变更或失效的,应当及时修改并在信用信息变更或失效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原报送部门提交修改后的信用信息。

第十七条 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信用信息的录入和变更,应当以已具备法律效力的文书或者其他有效证明文件为依据。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依照权限、程序,不得擅自修改、增删信用信息。

第十八条 信用信息的披露方式,包括对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公示和查询等。

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信息通过北京建设网、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开。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按照信用信息查询的有关规定,查询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情况。

第四章 信用信息的动态监管

第十九条 本市实行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记分制度。

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应当及时查询信用记分情况,并予以改进。

记分标准中企业记分满分为20分,项目负责人记分满分为15分。记分周期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记分周期期满,重新记分。原分值记录作为历史数据保存在信用信息档案中。

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行为进行调查、确认,按照记分标准记分,并记入信用信息系统。记分信息同时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发至企业负责人或者项目负责人。

依据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记分结果,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应当接受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北京物协组织的物业管理行业相关法规和信用知识培训。

第二十条 依据信用记分结果,对企业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一)企业记分达到3分时,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提出书面警示,责令限期整改,改正期间该企业不得参加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考评,并告知企业注册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二)企业记分达到5分时,注册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约谈该企业法定代表人,予以行政告诫,同时核查企业的资质条件。经核查不符合资质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改正期间不得承接新项目,一年内不得参加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考评,一年内不得晋升资质等级。

(三)企业记分达到20分时,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查企业的资质条件,一年内不得承接新项目,不得参加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考评,不得晋升资质等级,不予开具出京诚信证明材料;核查不达标的,重新核定资质等级或注销企业资质证书。

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做出重新核定资质等级,或注销资质证书的,不再记分,将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和处罚结果记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在北京建设网上予以公示。

上述处理措施中,依法应当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核定一级资质等级、注销资质证书的,由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将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违法违规行为的信用信息和处理建议报告住房城乡建设部。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做出行政处罚或处理决定前,不予办理该企业在京承接新项目的物业服务合同备案、不予开具出京诚信证明材料和参加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考评,不予办理项目负责人执业注册。

第二十一条 依据信用记分结果,对项目负责人及其企业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1、项目负责人记分达到3分时,由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警告;

2、项目负责人记分达到5分时,由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目负责人进行约谈,记入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档案。

3、单个项目负责人记分达到15分时,注销《北京市物业项目负责人考试合格证书》,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建议企业撤换该项目负责人,将其违法违规行为和处理结果记入信用信息系统,在北京建设网进行公示,并扣除企业5分。

第二十二条 荣获物业管理示范项目称号的项目,记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可作为企业晋升资质核查的业绩;项目负责人获得本市物业管理相关荣誉的,可作为入选物业管理行业专家的业绩条件。

第二十三条 北京物协可以建立物业管理行业信用排行系统。以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基本信息、业绩信息、警示信息等为评定指标,进行信用排行,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 信用信息的使用

第二十四条 信用信息可为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北京物协等实施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等级核定、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评定、物业服务评估监理、物业管理行业专家选聘等工作,提供监督管理的依据。

个人、企业及其他组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可以依法申请查询本办法中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

第二十五条 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于没有任何违法行为记录或者有多项业绩信息记录的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给予鼓励:

(一)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可以优先提供相关服务;

(二)在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评定中,可以作为优良或优秀业绩;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鼓励措施。

第二十六条 北京物协可以建立行业失信警示制度,对于信用记分中减分累计达到20分以上的企业,从业人员记分达到15分以上的项目负责人,可将其列入严重失信名单予以公布,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建设单位承担前期物业服务的,物业项目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信息纳入系统。

前期物业管理期间,物业服务企业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提供物业服务的,该项目不计入其基本信息。

第二十八条 业主共同决定聘请其他管理人的,物业项目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信息纳入系统。

第二十九条 业主共同决定自行管理的,应当在业主委员会委员中确定一名负责人,并自决定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条 外埠物业服务企业在京从事物业管理服务活动,按照本办法纳入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对于记分达到重新核查资质条件的,由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将书面通报该企业注册地所在省级房屋行政主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动态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京建物〔2009〕398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四川省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四川省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秩序,规范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市场行为,增强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的信用意识,建立诚信践约的物业服务行业诚信机制,提高行业社会诚信度,促进物业管理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原建设部等七部委印发的《关于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建住房[2002]123号)、建设部《关于建立房地产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系统的通知》(建住房函[2002]192号)、《四川省行政机关征集与披露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19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建立、披露、使用、评估和利用信息开展相关服务及其管理活动。

省外入川物业服务企业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

四川省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建设、分步实施、资源共享的原则实施。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监督管理,负责建立全省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统一发布平台。

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所辖行政区域内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监督管理,并负责按规定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报送本行政区域内所有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信用信息情况。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房地产信息中心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负责全省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建设的技术支持,建立信用信息系统和信用信息统一发布平台,实现全省信用信息对接互通、信息资源共享。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物业服务企业是指依法取得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物业服务的企业。本办法所称物业服务执(从)业人员,是指受聘于物业服务企业,从事物业服务及相关活动,取得国家执业注册资格或者取得工程、经济或管理类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以及进入四川省物业管理专家库的人员。

本办法所称信用信息,是指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在物业服务相关活动中形成的能够用以了解、分析、判定其信用状况的信息。

第五条

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应当遵循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和审慎的原则,保守国家机密和企业商业秘密。

第二章

信用信息的征集与异议处理

第六条

信用信息主要包括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业绩信息、违规警示信息等。

物业服务企业的身份信息包括:企业注册登记的组织机构代码、企业性质、经营范围、企业从事房地产经营活动的时间、企业取得的专项行政许可、企业的资质等级、经营或者执业的规模、行政机关依法对企业进行专项或周期性检验的结果及依法登记的其他有关企业身份的情况。

执(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明及履历、执业注册状况、职业技能证明、继续教育记录等情况。

业绩信息包括: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相关负责人和执(从)业人员获得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金融机构或者行业协会表彰、评优评先、荣誉称号,其他良好评价、认定、认证以及企业经营业绩等情况,著名商标和品牌,公众表扬、赈灾、义工等先进事迹,可以记入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信用的其他业绩信息。

违规警示信息包括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及行业规范规定,受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通报、处罚等的记录。

第七条

信用信息的征集应当坚持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和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

信用信息的征集来源主要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等单位提供,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自行申报,公众投诉与表扬,媒体的公开披露等方式。

第八条

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和自行申报人应当保证所提供和申报信用信息的真实、完整,并对其提供和申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发现提供和申报的信用信息变更或失效的,应当及时向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送修改后的信用信息。

公众对企业及其执(从)人员的投诉、表扬,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署真实姓名及有效联系方式,并对投诉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承担全部责任。

第九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作好以下信用信息报送工作:

(一)建立企业内部信用信息收集、提交等管理制度;

(二)确定专人负责本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提供工作;

(三)依法提交信用信息,并保证信用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

(四)已提交的信用信息变更、失效的,应当在信用信息变更或失效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交修改意见;

(五)发现披露的信用信息确有错误的,应当及时告知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并及时提供正确的信用信息;

(六)信用信息提供的其他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信用信息的录入、更改,应当以具备法律效力的文书或者其他有效证明文件为依据。任何单位或个人非依法规定权限、程序,不得擅自修改、增加、删除相关信用信息。

第十条

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物业服务执(从)业人员认为其信用信息中存在错误或不实信息时,可以向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书面异议,并同时提供相应证据。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收到书面异议和相关证据后进行核实;对经核查属实的,应及时予以更正。

第十一条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立的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库由记录信息数据库、公示信息数据库和存储信息数据库组成。

第三章

信用信息披露

第十二条

信用信息的披露方式,包括对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公示和查询等。

第十三条

信用信息由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通过全省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平台统一发布或者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开。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直接查阅公示信息,或者按照信用信息查询的有关规定,通过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统一发布平台查询信用信息。

第四章

信用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实行信用记分制度。

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信用基础分值总分为100分,按记分标准类别予以相应加分、减分。记分周期为12个月,从当的1月1日起计算,每12个月滚动一次。

第十六条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四川省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记分标准》(附件)的规定,在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对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的信用行为调查、确认的基础上,将记分情况记入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信用信息中。

第十七条

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记分低于80分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其执(从)业人员应由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对其进行相关法规和信用知识再教育培训。

信用记分低于70分的企业进入市场参与招投标,信用权重分为0分。

信用记分低于60分的企业,应当限制其参与招投标和比选活动。不符合法定资质条件的,应当报资质颁发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其资质降级或注销。

第十八条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依据本办法规定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诚信名册、诚信排行榜,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

信用信息的使用与评估

第十九条

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可作为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在执行监督、管理职能、资质等级核定、表彰惩戒等工作中的依据。

第二十条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信用记分低于80分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加强监督管理,作为重点进行检查或者抽查,不能授予该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相关负责人、执(从)业人员有关荣誉称号,限制其参加有关评比等,并可视情节予以通报批评、责令整改等处理。

第二十一条

物业管理招标活动中,招标人应查验、使用信用信息库中的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

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在涉及物业管理经济活动中可查验使用信用信息库中的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

第二十二条

省、市(州)及各扩权试点县(市)房地产业协会或物业管理协会(以下简称行业协会),可制定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估规范,并依法建立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激励与惩戒机制。第二十三条

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受委托可以对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进行信用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第二十四条

信用记分纪录、信用评估结果及其信用等级,供信用信息使用人参考。

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的信用评估结果可作为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对其实行激励、惩戒的依据。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本企业信用记分及信用评估结果提出申诉,主管部门在接到申诉后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申诉人。

第二十六条 信息提供单位因提供不真实信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以及利用职务之便,违法公布、利用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信用信息,侵犯企业及其执(从)人员合法权益,损害企业及其执(从)人员信誉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1年10 月1 日起施行。

附件:四川省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记分标准

附件:

四川省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记分标准

说明

一、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人员的信用记分,包括加分、减分。

二、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人员的信用记分中的减分,根据行为的违法程度及社会影响分为A、B、C、D、E 五个等级;符合A类情形的减5分,符合B类情形的减10分,符合C类情形的减 15分,符合D类情形的减20分、符合E类情形的减25分。

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人员有下列行为的,对其信用记分实行追减记分。

(一)副主管级以上被减分的,其任职企业同等减分,其中聘用不具备任职资格的,其任职企业加倍减分;

(二)因失信行为造成二级或二级以上安全事故,负主要责任的,追记25分,负次要责任的,追记20分;

(三)因失信行为造成三级重大安全事故,负主要责任的,追记20分,负次要责任的,追记15分;

(四)因失信行为造成四级重大安全事故,负主要责任的,追记15分,负次要责任的,追记10分;

(五)因失信行为造成四级(不含四级)以下安全事故,负主要责任的,追记10分,负次要责任的,追记5分;

三、对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其信用记分实行加分奖励:

(一)获得国家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表彰、奖励的,每项加25分;获得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表彰、奖励的,每项加20分;

(二)获得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表彰、奖励的,每项加25分;获得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表彰、奖励的,每项加20分;

(三)获得市、州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表彰、奖励的,每项加20分;获得市、州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表彰、奖励的,每项加10分;

(四)获得县(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表彰、奖励的,每项加10分;获得县(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表彰、奖励的,每项加5分。

(一)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记分标准

(一)A类情形之一的,记5分

1、未按规定及时提供物业服务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

2、未按规定公开报修电话、投诉电话、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及办事期限、服务项目与收费标准等的;

3、在服务范围内,一年中经查实被投诉在2次以上或对同一事项重复投诉3次以上的;

4、未按规定向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办理备案相关手续的。

(二)B类情形之一的,记10分

1、提交企业及其执(从)人员信用信息征集虚假材料的;

2、对信用信息的征集和披露工作,不予配合的;

3、虚报、瞒报、漏报、迟报统计报表的;

4、违反规定、约定,维修不及时的;

5、未按规定或约定公布相关收支账目的;

6、收取服务报酬未出具收费凭证的;

7、未有约定,提前半年以上累计预收物业服务费的;

8、承接物业时,未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查验并办理物业承接验收手续的;

9、未将装饰装修过程中的有关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告知业主的;

10、对物业管理区域内违反有关物业装饰装修和使用以及治安、环保等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为,未及时劝阻、制止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的;

11、发生安全事故时,未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且协助做好救助工作的;

12、对物业服务专业分包单位不进行监督管理,或者疏于管理的;

13、对可能发生的治安、消防等突发事件没有应急预案,在容易危及人身安全处没有设置警示标志和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的;

14、未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的;

15、经查实以低于行业指导价标准不正当竞争的;

16、无正当理由终止投标,影响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程序正常进行的,故意触犯招标文件规定的无效标和废标或经评标委员会认定投标无竞争力的;

17、因违反政策规定,被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的。

(三)C类情形之一的,记15分

1、超越资质等级承接物业管理业务的;

2、违反招投标规定承接物业管理业务的;

3、未按规定办理资质变更、注销手续的;

4、违反规定、约定,乱收费、多收费等的;

5、干涉、阻扰、操纵业主业主大会设立或者业主大会会议召开的;

6、未经业主大会同意,擅自改变物业管理区域内按照规划建设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用途的;

7、未经业主大会同意,擅自占用、挖掘物业管理区域内道路、场地,损害业主共同利益的;

8、未经业主大会同意,擅自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

9、未按相关规定或者技术规范对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检测、养护的;

10、发生重大事故后隐瞒不报、谎报、拖延上报或破坏事故现场的;

11、因违反政策规定,被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

(四)D类情形之一的,记20分

1、取得资质证书后,降低企业资质标准条件的;

2、违反委托人意愿,强制其接受关联服务的;

3、出租、出借、转让资质证书的;

4、将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部物业管理业务一并委托给他人的;

5、未经业主大会同意,擅自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用途的;

6、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不按照规定移交物业管理用房和有关资料等的;

7、挪用专项维修资金的;

8、因企业的责任,发生重大事故的;

9、以暴力、胁迫、欺骗、贿赂等非法手段承揽业务的;

10、通过停水、停电、停气等方式,向拖欠物业服务费的业主催缴有关费用的;

11、未履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导致物业共用部位损害严重的或者共用设施设备停止运行24小时以上的;

12、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未依约履行物业公共秩序维护义务,导致群发性失窃事件、消防事故、治安事故等频发的;

13、泄漏、披露、使用自己应当保守委托人、业主、使用人的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

14、与物业管理招标人或者其他物业管理投标人相互串通,以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的;

15、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

16、违反物业管理招投标相关规定,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的;

17、未按照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与招标人订立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或者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的;

18、一年内,因物业服务被新闻媒体负面报道属实2次以上,影响重大的;

19、无正当理由,不配合或者拒绝协助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开展检查等相关工作的。

(五)E类情形之一的,记25分

1、未按约定退出物业管理项目并做好物业管理相关移交工作的;

2、未按规定作好承接查验工作,强行进驻物业管理区域的;

3、未取得或被吊销资质证书,从事物业服务的;

4、经有关部门确认,有商业贿赂行为的;

5、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一年内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

6、被有关机关或行业协会认定,采取不正当手段恶性竞争,严重损害行业或同行声誉、利益的;

7、业主、使用人集体投诉并经核实为物业管理企业有责投诉,但未对投诉事件进行处理的;

8、威胁、恐吓、殴打行政执法人员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

9、在办理相关业务或提交资料过程中弄虚作假或隐瞒真实情况,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

10、拒不执行主管部门作出的已经生效的处罚决定或责令限期改正决定的;

11、省外企业入川从事物业服务活动不按程序备案的。

(二)物业服务执(从)业人员信用记分标准

(一)A类情形之一的,记5分

1、未按规定及时上报信用信息征集材料的;

2、未按规定向服务对象出示有关证件的;

3、未按规定办理执业情况变更手续的;

4、未按规定在其职责范围内履行告知、劝阻、制止、报告、配合义务的;

5、在服务范围内,一年内经查实被投诉在2次以上或对同一事项重复投诉3次以上的;

6、未按规定向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办理相关备案手续的。

(二)B类情形之一的,记10分

1、物业管理师、省级物业管理专家未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行业培训活动的;

2、为承揽业务,对所在企业和本人的经营业绩、信用状况等作虚假宣传或者伪造业绩、其他文件等或作虚假承诺的;

3、开展业务时,未如实向服务对象说明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标准等的;

4、对房地产行业的信用信息征集与披露等工作不予配合的;

5、在执业过程中,未按有关规定、技术规范、标准等履行职责的;

6、作为项目经理未按规定履行重大事件报告职责的。

(三)C类情形之一的,记15分

1、以他人名义或者允许他人以自己名义执业的;

2、在受聘提供物业服务的物管区域内,私自收取物业服务相关费用的;

3、未按规定履行职责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4、变更聘用单位后,故意隐瞒或拒不归还自己占有的原聘用单位的商业信息的;

5、泄露、披露、使用自己应当保守业主、使用人的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

6、利用职权擅自在物业项目内搭建、占用绿地、改变公共设施用途的;

7、利用从事物业服务的便利,获取不正当利益的。

(四)D类情形之一的,记20分

1、骗取、涂改、伪造、变造、出租、出借、转让资格证书、执业证书、注册证书的;

2、一年内,因物业服务被新闻媒体负面报道属实2次以上,影响重大的;

3、因服务失职,造成重大事故的;

4、变更聘用单位后,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所掌握的原聘用单位的商业秘密的,给原聘用单位造成严重后果的;

5、不按规定配合房产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依法开展相关工作的;

6、违反法律规定、合同约定,擅自解除合同的。

(五)E类情形之一的,记25分

1、因执行物业服务行为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威胁、恐吓、殴打行政执法人员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

3、在办理相关业务或提交资料过程中弄虚作假或隐瞒真实情况,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

第五篇:通用控制系统在智能化粮库平台中的应用(第2稿)

通用控制系统在智能化粮库平台中的应用

张国亮 任远 陈荥 蔡其星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53)摘要:目前国内粮库主要使用专用控制系统,可靠性差,标准化程度较低。重点对粮库自动化过程中的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GCS通用控制系统和VxSCADA通用监控软件设计的智能化粮库平台解决方案,针对粮储行业的应用特点进行了产品适用性改造和二次开发,取得了很好的预期效果。关键词:粮食储藏 控制系统 智能化

The Solution Of Intelligent Platform Of Grain Depot Based

On General Control System Zhang Guoliang Ren Yuan Chen Ying Cai Qixing(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LTD.Hangzhou Zhejiang 310053)Abstract: Currently, the special purpose control system of the domestic Grain Depot has low reliability and low standardization.Put emphasi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ed of the process automation, then put forward a solution of intelligent platform of Grain Depot, which is the design based on the GCS general control system and VxSCADA general monitor software.Withing the reform of the applicability an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rain storage industry, this solution achieved the good expectation.Keywords:grain storage, control system, intelligentize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随着近年粮食产量十连增和国家储备粮收购政策,多地投资新建了大型现代化粮库,并对原有粮库进行自动化改造升级。粮库建设正在往大型、超大型的方向发展,装卸、输送、处理设备也趋向于大型化,广泛配备粮情测控、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现代化装备,采用低温、气调等储粮技术,结合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提高粮库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为保持粮食品质,延缓品质劣变,减少重量损失,降低保管费用,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新建的粮库虽然基本实现了测、控、管自动化,但大多将气调、空调、粮情测*基金项目“石化、轨道交通行业分布式综合监控系统(SCADA)研发及应用示范”资助(立项时间2012年10月)控等系统建设成独立的系统,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监控也各自独立,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由于室内外温湿度、仓内温湿度等参数在气调、空调和粮情测控等系统内都需要用到,各独立系统难免会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不同系统各自建立数据库、报表等,整合困难,不能充分共享数据,无法对粮情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深入挖掘分析。因此,在新型智能粮库的建设过程中,对粮库控制系统和信息化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智能化粮库平台的运行环境及控制要求

智能化粮库平台包括通风、空调、配电、粮情、虫害、熏蒸、出入库等多个系统,另外还有库区网络建设和中控室建设及安防视频监控建设等内容。为解决系统各自独立的问题,需要采用统一的系统控制平台,将各系统整合到一起。这对平台的集成能力、扩展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图 1 智能化粮库平台

粮食仓房环境恶劣,仓内尘土、虫害、鼠害严重,粮食进出仓机械作业也易造成现场电子设备损坏。此外,粮食储藏期间为控制虫害霉菌生长,需要时常对仓内粮食进行毒气熏蒸处理。毒气熏蒸不但对仓内电子设备的元器件及PCB直接造成腐蚀,影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甚至导致设备完全失效。因此,除了对电子设备按工业防护模式进行密封防护处理外,还应针对粮仓毒气成份采用相应防化学抗老化材料。

库区范围大,一般多达十几至几十个敖仓,存在通讯分散、功能要求多样化的特点,属于典型的分布式应用,建设难度大。另一方面,受限于粮食储藏管理费有限,又要求系统简单实用、性能可靠、物美价廉。

库房内粮食需进行出入仓轮换,现场设备能够适应反复拆卸安装;另外粮库部门从事电控、信息专业的人员较少,设备和系统应易于维护,方便仓储管理人员判断故障和故障点,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2.常见的粮库智能化解决方案对比

目前国内参与智能化粮库平台建设的厂商,主要分为下述2类:

1)专业从事粮食储存、加工的企业,也包括粮食系统内各研究设计院。他们也是设计、制造、建设粮库自动化系统最有经验的几家单位,凭借对粮储行业工艺流程、控制要求的充分理解,大都采用自主研发的专用系统建设智能化粮库平台,主要由“粮储专用软件+专用IO采集单元+专用传感器”组成,特点是适用性强,成本低廉,占领了国内绝大部分市场。但由于这些企业所处的行业较为封闭,不擅长于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的设计开发,系统设计思想较老,且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各单位间的产品互不兼容,带来了困扰;不采用工业级的控制器,而使用PC通过远程总线采集现场数据并进行控制,可靠性和稳定性差。

2)各类系统集成商,以第三方制造的通用控制产品建设智能化粮库平台,主要由“通用监控软件+PLC+常规传感器”组成。由于大多选择已经在工业领域被广泛使用并充分检验过的产品,具备各种标准的通讯接口,性能稳定可靠。在智能粮库的建设过程中能够引入工业领域先进的系统设计理念,实现的智能化程度更高。但这类产品最初并非为粮储行业开发,系统集成商也不具备产品改造的能力,系统适用性差,只能通过工程配置的方式进行调整,工程施工量大,整体造价也较高。

随着粮库智能化、自动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特别提出了多个系统整合升级、统一测控平台和数据平台的要求。针对这一行业趋势,浙江中控在自主研发的、工业领域广泛应用的GCS系列通用控制系统和VxSCADA监控软件的基础上,联合业内某专业研究院,开发了智能通风、智能调气等行业专用软件包,提出了智能化粮库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

3.基于通用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粮库平台

3.1.网络规划

引入工业领域常用的网络分层设计思想,将系统分为三层网络,分别为现场设备层的控制网、监控层的操作网和管理层的信息管理网,各层网络的功能分离,可以有效管理各层网络访问权限、控制网络负荷,从而增强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现场设备层的控制网用于过程控制信息的实时传输,是中控室主控系统与各敖仓分布式控制站之间的连接通道。考虑到库区各敖仓间的距离较远,另外为了节约布网成本,将视频监控网络与之合并,因此选用1Gbps高速工业光纤网络。

监控层网络连接控制系统中所有操作节点,包括工程师站、操作员站、数据站等,基于100Mbps/1Gbps工业以太网。一般可通过VxSCADA软件将工程师站设为数据站,监控层网络内各操作节点,通过数据站访问历史信息、报警信息等,并下发操作指令。

管理层网络可以利用库内部的办公网络以节约建设成本,将所有实时数据、流程图、趋势图、报表等进行WEB发布,管理层计算机通过IE或其他浏览器浏览。

图 2 系统网络结构图

3.2.系统配置

GCS通用控制系统是浙江中控针对市政、环境监控、水处理等行业推出的新一代网络化控制系统,由面向集中监控的G5系列和面向分布式控制的G3系列组成。在粮库项目中,各敖仓之间距离较远,具备分布式控制的特点,适合使用G3系列控制器对各敖仓单独进行控制;同时出于简化维护工作的考虑,使用G5系列控制系统在中控室实现集中监控。

由于每个敖仓的控制相对独立,因此在每个敖仓就地安装一个以G3控制器为核心的远程控制柜,实现下述功能:

 一体化G3控制器集成有IO通道和通讯接口,可就近接入仓内的测温电缆、温湿度传感器、智能电表等仪器仪表,并通过控制网络将现场数据汇总到中控室。 控制器内置智能通风控制功能块,在自动控制模式下,可根据敖仓内温湿度情况,独立控制敖仓内风机、空调等设备的起停和风道、排风窗的开关。

 控制器内置嵌入式数据库,可记录操作过程和现场历史数据;具有断点续传能力,即使发生断网,只要网络恢复正常,就可以将数据补传回中控室。

 采用高防护等级的控制柜,并对G3控制器主板进行涂敷处理,满足现场防尘、防腐的需求。

在中控室,使用了1套G5系统进行综合监控,实现下述功能:

 作为中心管理站,通过控制网对各远程控制站进行数据采集、远程调度控制和运行状况监视等功能。

 接入来自消防、照明等外围系统的信号点,纳入智能平台进行统一监控、统一管理。 作为现场设备统一的对外接口,上位机监控系统和ERP进行交互,实现高级控制指令。

上述配置方案下,在各敖仓和中控室采用分布式控制站和中心控制站的结构,各分布式控制站可以根据敖仓的规模灵活配置IO点数和控制逻辑,而中心控制站负责统一监控,具有很好的扩展性。采用工业级设计的通用控制系统构成,可维护性强,性能稳定可靠。

3.3.SCADA监控中心设计

基于VxSCADA软件组建的监控中心是智能化粮库平台的核心,承担着对整个粮库智能化平台进行管理、集中数据处理、监控和数据交换控制等功能。VxSCADA监控平台基于先进的C/S架构,服务器负责数据采集、处理和分发,在此基础上集成现场数据采集、故障监测报警、实时监控界面、报表趋势、远程接入等常规应用模块,新构建库区基础信息管理、智能控制等行业专用模块,对整个库区实行全面统一的调度管理。

图 3 SCADA监控平台软件模块

部分关键模块的实现方式和功能如下: 1)库区基础信息管理

库区基础信息管理包括区域设置、库房类型、粮食种类、风机类型、风道数据、通风窗朝向等信息。

2)智能控制模块设计

使用VBS脚本等二次开发工具,根据《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等设计准则建立的数学模型,实现包括智能通风控制模块、智能气调控制模块等行业专用软件包。以智能通风控制模块为例,工作流程为:根据采集到的“三温两湿”(指外温、外湿、仓温、仓湿、粮温)等粮情原始数据,经过二次计算后得到关键参数,之后按预设好的通风控制策略,控制判断库房是否需要通风,继而选择通风方式和需使用的风机,在达到预定的通风目的后,退出通风状态。

图 4 智能通风控制模块工作流程

3)实时监控界面

按全线工艺以流程图画面的形式展示,采用静态图形、动态变化、多图层技术、动画、三维立体图形、画面导航、热点选择等效果绘制直观、逼真的画面;使用曲线、棒图、表格等多种形式,使显示直观明晰;使用ActiveX控件,导入多种格式的图形,实现图形微调、图层设置、动作、背景模板和快捷键使用;以矢量方式进行图形绘制,实现流程图无级缩放,使界面,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现场;采用画面关联跳转技术和弹出式调整画面,实现位号相关画面的快速切换和一键跳转。

4)远程接入

使用OPC、ODBC等数据接口,将库区粮情数据、故障报警信息实时地送到粮情远程监管中心,并接受远程监控中心的远程控制指令。

4.结束语

上述智能化粮库平台解决方案以通用控制系统为基础,针对粮储行业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和二次开发,在大幅度提高行业适用性的同时,保留了通用控制系统可靠性强、扩展性好、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即满足了现阶段粮库智能化建设的要求,又为今后继续升级预留了空间。而引入国产化的GCS控制系统和VxSCADA监控软件,与同类解决方案对比,整体建设成本性价比更高,操作方式更贴近国人的使用习惯。

目前该解决方案已经在浙江某国有大型储备粮库中进行了应用,充分满足了现场各种需求,智能控制效果达到预期,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 黄志宏,林春华。智能化粮库建设的探讨与构想[J]。粮食储藏,2012年,第1期。

[2] 寇新莲,樊裕民,田长春,万华平。再谈粮情测量控制系统的选择安装及使用[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0年,第4期。

[3] 王立根,王贵甫。粮情测控技术及其发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年第5期。[4] GCS控制系统使用手册[K]。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作者简介

张国亮(1981-),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工程硕士,工程师,从事工业自动化及工业通讯技术工作。通讯地址:浙江杭州市滨江区六和路309号F座20楼,邮政编码:310053,联系电话:***,电子邮箱:zhanggl@supcon.com。

下载税务信用在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_20110414[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税务信用在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_20110414[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