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规定

时间:2019-05-12 14:3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规定》。

第一篇: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

第2 1号部长

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行为,避免卫星网络之间、地球站与共用频段的其他无线电台之间的相互干扰,促进卫星通信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必须遵守本规定。本规定所称卫星通信网,是指利用卫星空间电台进行通信的若干个地球站组成的通信网;地球站是指设置在地球表面或地球大气层主要部分以内的,与空问电台通信或通过空间电台与同类电台进行通信的电台。

第三条国家对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实行审批制度。

建立卫星通信网,必须取得信息产业部批准。设置、使用地球站必须按照本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取得信息产业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颁发的无线电台执照。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

第四条建立卫星通信网除应遵守本规定外,还应当符合国家通信网建设的统筹规划,按照国家建设管理程序进行。

第二章建立卫星通信网

第五条建立卫星通信网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

(二)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总体技术方案;

(三)有与卫星通信网建设、运营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四)有可利用的卫星转发器资源;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建立涉及电信业务经营的卫星通信网,应当持有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町证。

第七条申请建立卫星通信网,应当向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F列文件:

(一)法人资格证明;

(二)申请单位基本情况说明;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本规定附件要求的有关总体技术方案的文件;

(五)可用资金的证明文件;

(六)叮使用相关卫星转发器的证明文件;

(七)信息产业部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申请建立涉及电信业务经营的卫星通信网,还应提交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第八条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应当自收到中请之日起15日内完成形式审查,符合第七条要求的,作出受理决定不符合的,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九条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对受理的申请,应当按照以F标准进行实质性审

(一)拟建卫星通信网是否符合本规定第五条、第六条的要求;

(二)拟使用频率和其他技术特性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无线电管理的规定、;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及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达成的双边协议的要求

(三)拟使用的国内空间电台是否业经信息产业部批准,并取得空间电台执照;

(四)拟使用的国外空间电台是否已完成与我国相关空问电台和地面无线电台的协调,其技术特性是否符合与我国相关空问电台和地面电台达成的双边协议的要求;

(五)拟使用的卫星转发器资源是否为合法经营者提供;

(六)拟使用境外公司提供的转发器资源的,是否经过信息产业部批准;

(七)拟建卫星通信网的总体技术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第十条信息产业部应当自决定受理申请文件之日起60日内完成实质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发给早请人建立卫星通信网的批准文件和网络编号,片书面通知网内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经审查不合格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第十一条经批准建市的卫星通信网,应当自批准之日起一年内投入使用。

不能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启用的,申请人应当在期满前至少30日书面通知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并说明理由。

不能在一年内投入使用,又未按照第二款要求执行的,信息产业部应当于期满后撤消对其建立卫星通信网的批准和网络编号,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二条需要变更卫星通信网运营单位、工作频率、传输容量或者所使用的卫星的,应当提前90日向信息产业部提出书面申请,并取得批准。

变更卫星通信网业务性质、经营主体或者停止经营的,应当按有关规定取得批准,并向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备案。

第十三条卫星通信网运营单位或经营者应当将其与卫星转发器经营者签署的转发器租凭协议白签署之日起30日内向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备案。

第十四条卫星通信网运营单位或经营者自营或出租网内地球站的,应当按照本规定办理地球站设置审批手续,领取无线电台执照。

卫星通信网运营单位或经营者I:得为办理地球站设置审批手续、领取无线电台执照的用户提供-星信道。

第十五条卫星通信网运营单位或经营者应当于每年1月底前向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书面报告卫星通信网的下列情况:

(一)建设和运行情况(包括开通的城市或地区、业务种类、传输容量等);

(二)卫星转发器使用情况;

(三)网内用户及地球站(包括单收地球站)设置情况;

(四)网内地球站无线电台执照办理情况;

(五)信息产业部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第十六条卫星通信网运营单位或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法规、规章,接受无线电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配合无线电管理机构对网内地球站进行管理。

第三章设置、使用地球站

第十七条设置、使用I、:列地球站,必须经信息产业部审查批准:

(一)中央国家机关及其在京直属单位在北京地区设置、使用的地球站;

(二)与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通信的地球站;

(三)涉及闲际协调的地球站;

(四)卫星固定业务以外的其他空问无线电通信业务馈线链路地球站、关口站或者测控

设置、使用除前款规定之外的其他地球站,由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审查批准。

第十八条设置国际通信地球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信息产业部办理国际通信出入口审批手续。

第十九条地球站的技术性能、站址选择和设置应当符合同家规定的标准及有关规定。

城市市区、高层建筑物顶端一般不得设置大、中璎发射地球站。在城市市区的限制区域内设置、使用的发射地球站,其天线直径不得超过4.5米,实际发射功率不得超过20瓦。

第十二条申请设置、使用属于某个卫星通信网的地球站,应当根据本规定第卜七条的规定,向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提交书面中请和下列资料:

(一)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表;

(二)地球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三)地球站站址电磁环境测试报告。

地球站站址周围视距传播范围内存在其他同频段无线电台的,还应提交该地球站对共用频段其他无线电台的干扰分析报告。

设置天线直径小于4.5米的终端地球站,站址周围视距传播范围内不存在其他同频段无线电台的,可以不提交第一款第(三)项所列文件。

第二十一条申请设置、使用不属于某个卫星通信网的地球站,除应提交本规定第二十条所列文件外,还应提交下列文件

(一)法人资格证明;

(二)卫星传输链路计算;

(三)可使用相关卫星转发器的证明文件;

(四)开展相关业务所需提供的其他文件。

申请设置涉及电信业务经营的地球站的,还应当提交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第二十二条申请设置、使用本规定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四)项所列地球站,向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提交的申请文件,应当同时抄送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三条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设置、使用地球站申请之日起15日内,就F列内容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作出受理决定;不符合要求的,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一)该地球站所属卫星通信网是否已获得批准;

(二)拟使用的空问电台和频率与所属卫星通信网批复文件所列是否一致;

(三)所提交的地球站申请文件是否完整并符合要求。

第二十四条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对已受理的申请,应当就拟建地球站与周围已建或已受理申请的同频段其他无线电台之间的相互干扰情况进行实质审查。当拟建地球站与E述无线电台之间将产生有害干扰时,可以要求申请人提出解决干扰问题的可行方案,必要时组织相关单位和技术专家进行研究和协调。

第二十五条对不属于某个卫星通信网的拟建地球站,除进行本规定第二十四条要求的审查外,还应就下列内容进行审查:

(一)拟使用频率和其他技术特性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无线电管理的规定、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及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达成的双边协议的要求;

(二)拟使用的国内空间电台是否业经信息产业部批准,并取得窄间电台执照;

(三)拟使用的国外空问电台是否已完成与我国相关空问电台和地面无线电台的协调,其技术特性是否符合与我国相关空问电台和地面电台达成的双边协议的要求;

(四)拟使用的卫星转发器资源是否为合法经营者提供;

(五)拟使用境外公司提供的转发器资源的,是否经过信息产业部批准。

第二十六条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受理设置、使用本规定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四)项所列地球站的申请后,应当征询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意见。

第二十七条在沿海和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设置、使用与其他无线电业务共用频段的大、中型地球站,当拟建地球站的协调区覆盖其他国家或地区时,受理申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在完成实质审查后,按照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的有关规定,向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提供资料和审查结论。

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按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有关规定或双边协议,与相关国家或地区进行协调。

第二十八条信息产业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在受理设置、使用地球站申请后60日内完成实质审查和相关协调。经审查合格的,予以批准经审查不合格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对涉及国际协调的地球站,信息产业部应当在完成相关的国际协调后,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设置、使用C频段天线直径6米以上(含6米)、Ku频段天线直径4.5米以上(含4.5米)的地球站,应当在批准后30日内将批准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报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备案。

第二十九条申请人应当自收到无线电管理机构批推设置、使用地球站的文件后15日内,到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设置、使用无线电台手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频率占用费和注册登记费,领取无线电台执照。第三十条经批准设置的地球站,应当自批准之日起一年内投入使用。

不能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启用的,申请人应当在期满前至少30日书面通知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并说明理由。

不能在一年内投入使用,又未按照第二款要求执行的,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于期满后注销其无线电台执照,并书面通知申请人。第三十一条地球站应当按照核定的项目进行工作。变更地球站站址、频率、发射功率、天线特性或所使用的卫星,须提前60日向原审批机构提出申请。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地球站的特性、用途及所使用的卫星。

停止使用地球站,应当向原审批机构备案,并交回无线电台执照。

第三十二条地球站用户、运营单位或经营者应当按规定在指定期限内缴纳年度频率占用费,接受无线电管理机构对其无线电台执照的核验。

第三十三条设置、使用单收地球站可以不按本规定办理申请和审批手续。无线电管理机构对其信息接收不提供电磁环境保护。

设置、使用要求电磁环境保护的单收地球站,设置单位应当按本规定的相关规定提出申请。

第三十四条临时设置、使用地球站,应当按第十七条的规定,于启用日期30日前,向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技术资料。经审查批准后,办理临时设站手续。

临时设置、使用的地球站,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

第四章罚则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由信息产业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查封或者没收设备,没收违法所得,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有关行政法规定处以罚款。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由信息产业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能脚d届职权责令改正,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中无线电管理条例》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运营或者吊销无线电台执照。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由信息产业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运营或者吊销无线电台执照。第三十八条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二条规定,不按规定缴纳频率占用费的,由信息产业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处以罚款。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外国驻中国使领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享有外交特权的国际组织驻中国代表机构设置、使用地球站,须通过外交途径向信息产业部申请批准。

第四十条卫星移动业务中移动地球站的使用管理规定由信息产业部另行制定。

第四十一条本规定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1995年1月16日原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建设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的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附件:卫星通信网总体技术方案应包括的基本资料

一、网络的一般特性

1、业务需求和功能

网络功能;业务类型和业务量;传输容量。

2、组网方式

网络结构(含网络拓扑结构图);覆盖范围。

3、网络规模

网络规模;实施计划;启用日期。

4、技术体制

基本信号形式;信源编码方式、复用方式、纠错方式;调制方式;多址联接和分配方式;网络监控系统等。

二、工作频段及卫星空产电台特性

拟使用的上,下行频率范围;

拟使用的卫星空间电台名称、轨道位置;

相关转发器的编号、类别、极化和带宽;

相关发射、接收波束的天线增益等值线图;

卫星接收系统噪声温度;

相关转发器的饱和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s)图或表、接收系统品质因素(G/T)图或表、饱和通量密度(SFD)图或表、输入补偿(Boi)、输出补偿(Boo)。

三、载波参数

每个载波的发射类别、必要带宽及拟使用的上、下行频率;

每个载波的上、下行功率及功率密度;

载波频率规划示意图(适用于多载波工作情况);

载波正常接收所要求的C/N值。

四、地球站特性

1、主站技术参数:

地理位置;

高功放饱和输出功率、所要求的实际发射功率;

天线类型及口径、发射及接收天线增益、旁瓣特性;

接收系统噪声温度。

2、远端站(典型)技术参数

近期建站的数量及地理分布;

高功放饱和输出功率、所要求的实际发射功率;

天线类型及口径、发射及接收天线增益、瓣特性;

接收系统噪声温度。

(远端站功率及天线特性应包括所要使用的各种组合)

五、传输链路计算

提供计算所采用的参数和下列结果:

主站每个载波所需的上行EIRP及发射功率、全部载波所需的发射功率;

远端站(典型)每个载波所需的上行EIRP及发射及功率、全站载波所需的发射功率;所占用的转发器EIRP和带宽。(全文完)

第二篇:《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实施细则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 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实施细则

(试行)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二〇一〇年五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一条 编写目的.....................................................1 第二条 适用范围.....................................................1 第二章 系统配置要求...................................................1 第三条 外部电源.....................................................1 第四条 供配电.......................................................1 第五条 信号源.......................................................1 第六条 上行链路.....................................................1 第七条 上行功率控制.................................................2 第八条 天馈线系统...................................................2 第九条 备份系统.....................................................2 第十条 播出监测.....................................................2 第十一条 电力和环境监测.............................................3 第十二条 机房环境...................................................3 第十三条 安全防范...................................................3 第十四条 通讯设施...................................................3 第十五条 备品备件...................................................3 第十六条 维护工具...................................................4 第十七条 灾备与应急播出.............................................4 第三章 运维与技术管理.................................................4 第十八条 运行指标...................................................4 第十九条 技术指标...................................................4 第二十条 规章制度...................................................4 第二十一条 运维流程.................................................5 第二十二条 运行规范.................................................5 第二十三条 维护管理.................................................6 第二十四条 备件管理.................................................6 第二十五条 代维管理.................................................6 第二十六条 应急预案.................................................7 第二十七条 重要保障期...............................................7 第二十八条 试播期管理...............................................7 第二十九条 临时停传管理.............................................7 第三十条 运行变更管理...............................................8 第三十一条 技术系统新建、改扩建管理.................................8 第三十二条 施工管理.................................................9 第三十三条 事故管理.................................................9 第三十四条 报表管理.................................................9 第三十五条 技术资料................................................10 第三十六条 技术安全................................................10 第三十七条 检查与考核..............................................10 第三十八条 风险评估................................................11

第三十九条 网络和信息安全..........................................11 第四十条 岗位设置..................................................11 第四十一条 人员要求及培训..........................................12 第四章 附则..........................................................12 第四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下列用语含义..................................12 第四十三条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第四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由广电总局科技司负责解释.....................13 第四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3 2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规范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安全播出管理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的技术系统配臵及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工作。

第二章 技术系统配置

第三条 应接入两路外电,其中至少一路应为专线;当一路外电发生故障时,另一路外电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第四条 供配电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高、低压供电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

(二)应设对应于不同外电的变压器,其中至少一台为工艺专用变压器;播出负荷供电应设两个以上引自不同变压器的独立低压回路,单母线分段供电并具备自动或手动互投功能;主要播出负荷应采用不间断电源(UPS)或直流电源供电,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足设计负荷工作30分钟以上;应配臵自备电源,保证播出负荷、机房空调等相关负荷连续运行;主备播出设备、双电源播出设备应分别接入不同的UPS或直流电源供电回路。

第五条 应有至少两路不同路由或不同传输方式的信号源,且能够实现不同信号源的自动、手动切换和应急跳接。应具备一路带台标的应急信号源。

第六条 上行链路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编码器、复用器、调制器、上变频器、高功放等设备均应配臵在线热备份;上行链路中单节点设备的输入输出信号应接入跳线板或配备应急跳接装臵;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实施细则

(二)上行链路应至少具备2个切换环节,且上行链路中各主备设备均能通过所设臵的切换环节实现自动、手动切换;

(三)主备高功放配臵应符合广电总局的相关规定,且最大输出功率可达到设备额定输出功率。

第七条 应配臵上行功率控制系统,实现实时判断异常情况,自动、手动提升上行功率,并具备异地接收、自环检测等防止功率误提升的技术措施。

第八条 天馈线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配臵主用和备用上行天馈线系统,主用上行天线口径应不小于9米,备用天线口径应不小于7.3米,主备天线均应配臵天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主、备天线应可进行切换;

(二)天线与高功放距离不宜过长,C波段和Ku波段高功放系统输出口至主用天线馈源网络端口间的馈线损耗应分别不超过2dB和3dB;天馈线系统应能够在高功放最大输出功率状态下持续正常工作2小时以上;

(三)应配臵波导充气机,并保持开启有效状态;

(四)在可能出现冰雪天气的地区,应具备切实可行的除冰雪手段;

(五)天线场区应设臵防雷设施。

第九条 应配臵能独立承担上行播出任务的备份上行系统。第十条 播出监测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至少监测两路接收信号,其中一路为上行播出天线接收的信号,一路为3米以下(含)小口径天线接收的信号;

(二)应对重要节点信号进行视音频实时监听监看,并监录异态视音频。重要节点信号包括:所有播出节目源信号、上行链路主要播《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实施细则

出环节信号、本站节目不同口径天线的接收信号、同转发器电视节目的接收信号(非本站上行节目可只监测不录像);

(三)应配臵对本转发器接收信号频谱的实时监看、记录设备;

(四)应配臵地球站网管系统,全面监控播出系统设备,实现设备或运行状态异常声/光告警、异态数据存储等运行监控功能,并与全国地球站运行监测平台对接,提供相关运行数据。

第十一条 电力和环境监测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符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的有关规定;

(二)应配臵具备声光报警功能的电力和环境监测系统,对供配电系统中的主要运行参数和关键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机房温度、湿度等环境状态进行监测。

第十二条 机房温度、湿度、防尘、静电防护、接地、布线及外部环境等应符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中关于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有关规定;机房消防设施的配臵应符合《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Y 5067)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 机房安全防范应符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广播电影电视系统重点单位重要部位的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GA 586)中的有关规定。

应对设备机房、供配电机房、天线场区等播出相关的重点部位设臵24小时闭路监视系统。

第十四条 应配臵两部具有录音功能的业务专用外线电话;应配臵安全播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并配臵与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机构互联的专用计算机终端和通迅设备。

第十五条 应按照有关规定配足备品备件,满足应急处臵工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实施细则

要求。

第十六条 应配备运行维护、故障处理所需的工具、材料及频谱仪、微波功率计、微波信号发生器等必要的测试仪器仪表。

第十七条 灾备与应急播出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具有一定的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应根据当地地质、气候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应具备灾备系统,当发生特别重大灾害或突发事件,正常上行系统短时间内无法恢复上行时,应能够应急传输重要节目。

第三章 运维与技术管理

第十八条 安全播出的运行指标应满足:

(一)广播停播率≤3.6秒/百小时,即广播传输可用度≥99.999%;

(二)电视停播率≤3.6秒/百小时,即电视传输可用度≥99.999%。

第十九条 技术系统运行指标应符合广播电视行业标准《卫星数字电视上行站通用规范》(GY/T 146)和《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维护管理规程(C频段)》(GY/T 182)的相关要求。

第二十条 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运维与技术管理制度。

(一)机房管理制度应包括机房出入人员管理、机房禁止性规定等;

(二)值班及交接班制度应包括交接班要求、值班内容、纪律要求、监听监看要求等;

(三)安全制度应包括技术安全、网络信息安全、施工安全、消防安全规定等;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实施细则

(四)用配电管理制度应包括用配电规范、安全规范、主要运行参数及关键设备运行状态巡查规定等;

(五)事故报告制度应包括不同等级事故的报告原则、报告内容(事故原因、影响范围、处理过程等)、报告要求等;

(六)维护检修制度应包括维护检修的项目和周期、检修规范、责任分工、重要数据存储与备份规范、维护记录规范等;

(七)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应包括技术档案的范围、整理要求、分类明细、出入库管理、销存时限规定等。

第二十一条 应结合播出系统和播出任务,制订和完善各项运维工作流程和设备操作流程。

(一)运维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交接班流程、巡机流程、播前测试流程、业务调度流程、检修操作流程、播出事故处理流程、报告流程等;

(二)设备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信号切换操作流程、各类上行设备操作流程、网管系统操作流程、天线操作流程、供配电设备操作流程等;

(三)各项操作应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操作规范,业务调度应按调度单的要求执行;运维工作和设备操作应做好记录并存档;跨单位、跨部门的业务调度、操作指令应有书面通知,相关通话联络应有录音和文档记录。

第二十二条 运行工作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载波应保持连续发送,单一载波占用全转发器时应确保转发器工作在饱和状态,多载波共用转发器时应确保转发器工作在最小输出功率回退点;

(二)应使用大功率高功放和本站最高增益天线作为主用上行系《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实施细则

统,确保最强上行能力;

(三)主备高功放均应接入自动功率控制系统,并保持主备高功放功率一致;除系统检修、日凌、雨雪衰过补偿等特殊情况外,自动功率提升系统应工作于自动状态;

(四)播出中临时需要进行主备设备或播出系统切换时,应提前报总局批准,应急处臵时可先操作后报告;

(五)对标定上行功率的调整操作,应报总局批准;

(六)地球站周边应保持良好的电磁环境,出现电磁干扰影响播出时,应及时联系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第二十三条 维护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参照《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维护管理规程(C频段)》(GY/T 182)的相关要求,针对不同系统和设备分类制定相应的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半年检、年检等周期性维护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二)应将播出及相关系统各个环节的设备、线路维护落实到机房、班组、个人,做到界面清晰、责任明确,不漏检、不重叠;

(三)应与上、下游相关播出单位划清维护分界,并签订维护协议,协议主要内容应包括维护分界图、各方保障责任、故障处理协调机制、联络电话等。

第二十四条 运行维护所需的各种工具和器材应妥善放臵、专人管理,定期检查补充、定期标校;备品备件应进行登记造册,放臵于满足器件存储环境要求的指定位臵,并定期加电检测和维护。

第二十五条 代维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委托其他单位承担运行维护任务时,应选择具有相应安全保障能力的代维单位并签署有效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应指定专人对代维单位的运行维护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代维单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实施细则

进行维护操作时,应安排内部人员监护;

(二)设备所在地的单位应承担设备运行监测、故障应急处臵等代维任务,并与委托方签署有效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应严格履行协议范围内的相关责任和义务,及时向委托方反馈运行维护情况。

第二十六条 应急预案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针对技术系统的特点和本站实际情况,制订突发故障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供配电故障应急预案、播出重要环节故障应急预案以及非法破坏事件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其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并报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备案;

(二)根据应急预案,各相关部门和岗位应制定具体的应急处臵流程;

(三)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和流程,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组织演练。

第二十七条 重要保障期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应制定重要保障期预案,预案包含重要保障期前的准备、重要保障期中的保障措施和突发故障、事件的应急处理等内容;

(二)应做好技术系统的全面检修、测试工作,应对备品备件、应急工具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补充;

(三)应提前协调电力供应、线路传输、通信联络、设备生产商、系统集成商等相关单位、部门为播出提供保障支持。

第二十八条 新建上行系统需要申请试播期的,应提前7个以上工作日逐级报请广电总局批准。审批部门应及时回复意见;批准试播的,应同时将批复意见抄送广播电视监测、指挥调度机构。

第二十九条 临时停传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实施细则

(一)正常播出期间需要临时停传的,应提前5个以上工作日逐级报至广电总局批准;节目正常播出结束后需要停止发送上行载波的,经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同意后,应报广电总局批准,除紧急情况外应至少提前2个工作日上报;

(二)申请临时停传前应做好与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沟通协调;

(三)临时停传申请材料应说明停机原因、起止日期和时间、涉及的上行业务、操作方案、应急措施等;

(四)临时停传批准后,申请单位应通知相关播出单位,相关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应通知监测、指挥调度机构。

第三十条 运行变更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节目码流及参数变更,应逐级上报广电总局审批;批准变更的,审批部门应同时将批复意见抄送监测、指挥调度机构;

(二)变更后应进行测试,测试通过后方可投入运行;应及时修改播出系统图等技术资料,妥善保存变更前后相关档案;

(三)运行变更应及时通知相关播出单位。

第三十一条 技术系统新建、改扩建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拟承担播出任务的技术系统的新建应由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报广电总局审批;

(二)承担播出任务的技术系统的扩建及系统性改造,应报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审批,并报广电总局备案;

(三)系统扩建或系统性改造完成后,应进行全系统测试和调整,及时修改相关技术资料,合理调整操作流程,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

(四)技术系统新建、扩建或系统性改造,应在通过审批单位验收后投入使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 施工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施工安排应以减少对播出影响为原则,尽量安排在例行检修时间进行,需要临时停传的,应做好临时停传申请和操作通知等工作;

(二)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应明确:施工的目的和要达到的效果、施工内容和施工区域、详细操作步骤和时间进度、各项安全措施、相关责任人和需要协调配合的部门、对安全播出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应急操作处理流程等内容;

(三)施工时,应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并做到:严格划分出施工区域,放臵警示牌;安排熟悉安全播出的人员监督整个施工过程,发生威胁安全播出的行为,立即予以制止;在播出机房内施工,应与播出运行设施隔离,并加强对播出设备的巡视;施工用电应与播出用电分离。

第三十三条 事故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安全播出事故的界定、分类、分级、统计和上报应按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行业标准执行;

(二)根据上级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安全播出要求,制定本单位的事故管理制度;

(三)对于重大事故应成立分析检查组,对事故原因、处臵过程进行调查,对处臵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

(四)根据事故的分析调查,编写事故案例,并及时组织召开案例分析会,通报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五)应按照有关规定对事故责任人予以处理,对排查发现的播出事故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改。

第三十四条 报表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实施细则

(一)按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的要求,汇总分析技术指标、播出运行、事件/事故等情况和数据,按时填报相应报表;

(二)上报数据应准确真实,并由专人进行审核;

(三)应根据报表类型分类整理报表档案。第三十五条 技术资料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技术资料管理应符合《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维护管理规程(C频段)》(GY/T 182)的有关规定;

(二)应建立技术资料库,有条件的应建立电子化技术资料库。资料库应包括:建站档案、技术审批文件、运维与技术管理制度、设备档案、运维档案、应急预案、事故档案、系统方案、系统图纸、系统重大技改资料、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及安全播出文件、报表等;应由专人负责对技术资料及时更新整理。

第三十六条 技术安全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中有关技术安全的规定,遵循《广播电视中心和台、站天线工作安全规程》(GY 62)、《广播电视中心和台、站电气工作安全规程》(GY 63)等行业标准中的有关技术安全要求;

(二)应当按照国家、行业相关规定和标准,制定和细化相关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强化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教育,落实安全责任和措施,加强监督检查,避免发生技术安全事故;

(三)高压供电系统操作、天线维护等高危操作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四)天线检修维护时应停止上行载波发射,防止有害电磁辐射。第三十七条 应建立安全播出检查和考核制度,定期对技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检查和考核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实施细则

容:

(一)系统配臵:检查技术系统的配臵及验收情况,评估播出系统的可靠程度;

(二)系统指标:检查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评估技术指标达标等级;

(三)规章制度: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情况,评估规章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情况;

(四)预案流程:检查应急预案和操作流程的制定和演练情况,考核值班人员的掌握程度,评估各项应急预案和关键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五)文件资料:检查值班日志、运行记录、播出运行文件、维护计划、维护记录、安全播出报表、安全播出事故处理和分析报告、设备器材档案等资料,评估技术资料的管理水平。

第三十八条 应对技术系统和播出管理进行安全播出风险评估,对评估出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应及时整改。

第三十九条 网络和信息安全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针对本单位网管、电力和环境监测系统等与播出相关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网络信息安全制度,明确日常操作、运行维护中的信息安全要求;

(二)播出相关信息系统应与其他网络物理隔离,封闭主机不必要的外部数据接入端口,采取病毒防护、授权认证、数据备份等安全措施,并定期对病毒库及操作系统等进行更新和升级。

第四十条 值班维护岗位设臵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设臵值班长、值班员等值班岗位,播出机房每班值班人员应不少于两人;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实施细则

(二)应设臵维护岗位,有条件的可设臵专职维护组。第四十一条 人员要求及培训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播出值班岗位和维护岗位人员应通过政治审查,具有相关的专业学历,满足岗位要求,并通过岗位培训和考核;

(二)应定期进行安全播出教育,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及与播出有关的人员进行培训、演练、考核,对考核不合格人员应予以转岗;

(三)应对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和新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

(四)与播出相关的供配电等保障部门及其从业人员应统一纳入安全播出管理。

第四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下列用语含义:

(一)广播(电视)停播率,指各套广播(电视)节目的停播总时长与各套广播(电视)节目上行总时长的比值。公式:

广播(电视)停播率事故次数各套广播(电视)节目累计停播时长(秒)各套广播(电视)节目上行总时长(百小时)

其中,统计节目累计停播时长时,节目上游单位造成的停播不计,本单位各环节事故(含外电中断、外部干扰等外部原因引发的事故)造成的停播均纳入统计;每套广播(电视)节目上行时长按24小时/天计算。

(二)广播(电视)传输可用度,指各套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上行总时长占各套广播(电视)节目上行总时长的百分比。公式: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实施细则

可用度(1事故次数各套广播(电视)节目累计停播时长(小时))100%

各套广播(电视)节目上行总时长(小时)

(三)技术系统指地球站与安全播出有关的系统、设备、线路及其附属设施的统称,包括:信号源系统、上行系统、天馈线系统以及相关监测、监控系统,相关供配电系统,相关附属设施(含机房以及机房内空调、消防、防雷接地、应急照明等);

(四)本细则中“应”表示必须达到相应要求;“宜”表示建议达到相应要求;

(五)如无特殊说明,本细则中“以上”含本数。

第四十三条 以下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最新版适用于本实施细则: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

《广播电影电视系统重点单位重要部位的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GA 586)

《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Y 5067)《卫星数字电视上行站通用规范》(GY/T 146)

《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维护管理规程(C频段)》(GY/T 182)《广播电视中心和台、站天线工作安全规程》(GY 62)《广播电视中心和台、站电气工作安全规程》(GY 63)第四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由广电总局科技司负责解释。第四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及动态监控管理规定

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及动态监控

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切实加强对道路运输业的监管,实现道路运输业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的转变,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营运车辆和从业驾驶员。3.引用文件

3.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3.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3.3《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1】80号)

3.4《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794)

3.5《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796)4.管理职责

4.1安全保卫部负责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和平台的考察和选用、安装和使用管理。

4.2公司设立GPS监控值班室,配备专用监控计算机,应指派专人负责GPS监控的管理并设置专职监控人员对公司营运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并认真填写监控记录。

5.管理内容及要求

5.1卫星定位装置及监控平台

为早班车发车前至最末次班车停运后,监控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胜任监控工作,履行安全职责。

5.2.2监控人员应轮换值班,因故不能值班时,应提前申请调换。值班期间,监控人员不得脱岗、离岗,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5.2.3监控人员对上级监管平台发出的指令,应及时做出回应,同时要汇报公司安全部。

5.2.4监控人员应按规定及时填写动态监控工作台账,包括上级下达的指令。

5.2.5监控人员对车辆超速、驾驶员疲劳驾驶、车载终端失效、非站点停车等现象,及时纠正驾驶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并登记台账。

5.2.6监控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提升监控业务水平。5.2.7监控人员应定期总结监控工作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要报告安全部,以便制定应对措施。

5.2.8监控人员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5.2.9公司应为监控人员提供满足规定的工作条件。5.3监控值班室职责

5.3.1负责本公司GPS监控管理系统的日常监控及各类监控信息数据的处置、登记、归档。

5.3.2监控公司GPS监控设备运作情况,组织解决硬件、软件方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GPS监控管理系统正常工作。

5.3.3组织人员总结分析驾驶员(车辆)违规情况,掌握其规律,提出改进办法。

有运营车辆必须安装GPS行驶记录仪。

5.5.2公司所有营运客车安装的GPS终端设备为带有卫星定位功能的GPS 行驶记录仪一体机(带打印机);货运车辆可以安装行驶记录仪和GPS分体机。

5.5.3安全保卫部应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坚决杜绝人为破坏。5.5.4安全保卫部应与安装厂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安装专门人员协助安装、维护、更换设备,确保GPS终端设备更换、维护、维修到位。

5.5.5GPS终端设备的拆装必须经本单位生产、安全部门同意后,由安装厂家进行拆装,各单位派人进行监督,任何人不得私自拆装。

5.5.6已安装GPS终端设备的营运车辆必须保持通讯畅通,以便及时联系。

5.5.7安技部负责与驾驶人员签订有效的GPS监控安全管理协议书。

5.5.8任何人发现设备异常或故障时都应及时通知本单位责任部门组织进行排除,以保证设备完好,工作正常。

5.5.9公司管理部门对本单位所有GPS终端设备每月应至少进行一次逐车逐台的全面排查并建立检查台帐,对有故障的设备应及时联系更换安装,确保动态监控措施的有效实施。

5.6监控管理

5.6.1监控人员应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认真履行GPS监控职责。

5.6.2公司监管部门应坚持实行公司营运车辆运行的全过程监控值班制度,应设置专职监控人员对营运车辆实行监控时间为

立即发送安全指令或使用其他通讯方式进行纠正、责令整改并做好记录。

5.6.11监控人员应利用车辆跟踪、位置查询、图片采集、车辆数据分析等功能对营运车辆进行抽查,对发现的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私自加班、私自包车等违规现象,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5.6.12各单位应每天对监控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对驾乘人员的违法、违纪、违章、违规行为按照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及时进行教育处理。

5.6.13监控人员对监控情况应做好各项值班记录,记录填写应认真规范,内容详实、准确。内容包括监控平台状态、上级指令信息、在线情况等。

5.6.14在使用GPS监控系统过程中发现的系统问题及缺陷,应及时反馈到集团公司监控中心,统一进行解决处理。

5.7夜间及重点车辆监控

5.7.1将本单位车辆进行分类管理监控。在全面监控的基础上重点长途班车、加班车辆及夜间运行车辆的实时跟踪监控。

5.7.5对可以预见的恶劣天气,监控人员应提前一天通知到各单位和所有驾驶员及运营车辆,并做好记录。

5.8处罚规定

5.8.1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违章行为实行安全管理处罚。

5.8.2车辆经营者、驾驶员应服从上级部门对其违法、违章、违规行为做出处罚。

5.8.3由于设备自身原因,或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明显数据失实报警信息,各单位负责进行核实处理并在三个工作日内将结

第四篇:人民检察院办案工作区设置和使用管理规定

人民检察院办案工作区设置和使用管理规定

为规范人民检察院办案工作区的设置和使用管理,保障办案工作依法、文明、规范、安全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人民检察院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建设标准》等有关规定,结合办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检察院办案工作区是指人民检察院侦查等部门在办理案件过程中,用于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证人、被害人或者其他涉案人员,接待有关知情人员,获取视听资料等的专门工作区域。

第二条 办案工作区应当设置在地上一层或者地下室,与办公区域保持适当隔离,形成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区域。办案工作区应当有明显标识,标明“办案工作区”。

第三条 办案工作区应当设置讯问室、询问室、接待室、执勤室、待诊室和卫生间等用房。用房面积按照或者参照《人民检察院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建设标准》执行。

第四条 讯问室用于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室用于询问证人、被害人或者其他涉案人员,接待室用于接待有关知情人员等,执勤室用于司法警察监控办案工作区内及办案工作区周围安全情况,待诊室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人员在讯问、询问过程中突发疾病、身体不适时休息、待诊。

第五条 办案工作区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环境保护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规定和标准,同时应当配备以下设施:

(一)安装安全防护门,窗户加装安全防护网,出入口、走廊及门窗安装视频监控和报警装置,配备灭火器。

(二)办案工作区内电路设施应当具有触电防护装置,并配备应急照明设施,电线和能触摸到的电源插头等电路设施不得裸露。

(三)办案工作区内应当安装无线电信号干扰装置。

(四)办案工作区内应当装配通风换气和房间隔音设施。

第六条 办案工作区内用房及设施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一)讯问室。讯问室的内墙应当采用软性饰面,安装显示时间、温度和湿度的仪表,室内不得摆放与讯问无关的物品,桌椅应当无坚硬锐角并适当固定,门窗应当符合安全防范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座位与室内电气设施、设备之间应当保持安全距离。讯问室应当安装与侦查指挥室连接的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设备。

(二)询问室。询问室的内墙应当采用软性饰面,安装显示时间、温度和湿度的仪表,室内不得摆放与询问无关的物品,桌椅应当无坚硬锐角并适当固定。询问室应当安装与侦查指挥室连接的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设备。

(三)接待室。接待室的内墙可以采用软性饰面,桌椅应当无坚硬锐角并适当固定。接待室可以安装与侦查指挥室连接的视频监控设备。

(四)执勤室。执勤室应当设置在办案工作区出入口处,配备视频监控和报警装置,并与讯问室、询问室、接待室以及出入口、走廊的视频监控和报警装置连接。配备常用警械具。

(五)待诊室。待诊室应当配备应急药品和简易救护设施,室内显著位置应当标明急救医院的电话号码。

(六)卫生间。卫生间的门及内墙应当采用软性饰面,门内外双向开合,不得加装门锁、插销,不得有外露的管道,不得摆放无关物品。

第七条 办案工作区由司法警察部门负责日常管理,检察技术部门负责对办案工作区相关设备定期检修和维护,计财装备部门负责提供保障。使用办案工作区期间,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证人、被害人或者其他涉案人员,接待有关知情人员等由办案人员负责;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一般由检察技术人员负责;看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维护办案工作区秩序和办案工作区的安全警戒由司法警察负责。

第八条 办案部门需要使用办案工作区的,应当填写登记表,报经分管检察长或者部门负责人批准后,通知司法警察部门安排,同时通知检察技术部门安排录制人员调试录音录像设备。

第九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他涉案人员进入办案工作区后,值班司法警察应当关闭办案工作区的对外通道,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可能危害人身安全的物品,应当予以暂时扣押。

第十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入讯问室,证人、被害人或者其他涉案人员进入询问室后,办案人员应当及时了解其身体状况、观察其心理变化,并如实记录。对患有疾病、情绪不稳定的,要做好应急准备,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第十一条 办案人员在讯问中,需要看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当通知司法警察部门安排警力。警力不足的,办案部门应当安排专门人员看管。看管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不得离岗、脱岗,严防被看管人脱逃、自杀、自残、行凶、串供、毁灭证据等。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证人、被害人或者其他涉案人员时,安全防范工作由办案人员负责。司法警察应当在执勤室待命。

第十二条 办案人员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遵守办案时限。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时限,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在办案工作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监视居住。对犯罪嫌疑人决定拘留、逮捕后,必须及时移送看守所羁押,严禁将办案工作区作为羁押、留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他涉案人员的场所。司法警察应当对办案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证人、被害人或者其他涉案人员实施监督,对办案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应当及时提醒或者制止,必要时可以向分管检察长报告。办案人员对司法警察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制止。纪检监察部门应当对办案工作区进行监督检查。对于违法违规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依纪追究相关领导和其他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十三条 办案部门使用办案工作区,司法警察应当认真记录值班事项,交接班时应当详细介绍处理事项及注意的问题。

第十四条 异地办案的人民检察院需要使用当地人民检察院办案工作区的,应当提供相关法律文书,遵守办案工作区的有关规定并负责使用期间的安全工作。当地人民检察院应当配合,并予以监督。

第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办案工作区使用管理的具体制度。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人民检察院讯问室的设置和使用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GPS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规定

GPS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规定

1)为了坚强安全生产监督防止和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安全保障措施,确保运送任务完成。

2)车队所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按国家基本要求配置运行状态记录装置GPS和必要的通讯工具。

3)车队利用GPS监控平台车辆实施全程监控,监控人员需将各车每趟次运行时间,车速等数据分别登记存档备案。

4)GPS监控平台有专人操作,无关人员不得随意操作。

5)监控人员在监控时发现有违规行为应及时制止并发送短信,并将实情详细记录报车队。根据违规实情按车队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6)监控人员发现象GPS监控平台车辆数据不能正常回放,应与购买单位联系,查找原因汇报给车队队长,三天内无数据回放又未能及时查找原因的,每次对监控人员处理五十元罚款。

下载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07-ZD01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及动态监控管理规定

    单位名称: 文件编号:XXXX-BZH07-ZD01 文件名称: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及动态监控管理规定 版 本:1.0 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及动态监控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切实加强对道路运输业的......

    吉林省道路运输卫星定位系统使用管理规定(共5篇)

    附件: 吉林省道路运输卫星定位系统 使用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等四部局《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1‟80号)、交通运......

    7.1.1企业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规定

    GPS车辆监控系统安装使用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行车安全管理,正确运用GPS车辆监控系统对营运车辆的运行状况实施动态监控,及时纠正和制止违法违规驾驶行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山东电力通信网运行维护管理规定(推荐五篇)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部室文件 集团信通„2011‟1号 关于印发《山东电力通信网运行维护 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 各市供电公司,超高压公司: 为进一步加强山东电力通信网的运行维护......

    攀枝花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规定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令 第80号 《攀枝花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规定》已经年月2005年11月 21日市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实施。 市长:孙平二○○六年一月二十六日 攀枝......

    临沂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规定

    临 沂 市 人 民 政 府 令 第27号《临沂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规定》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现予 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连承敏 二○○六年三月二十日 临沂市户外广......

    空调使用管理规定

    宿舍空调使用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宿舍空调管理,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既达到夏季室内降温又节约用电的目的,特制定本规定。 一、员工离开宿舍必须关闭空调,长时间不用空调,应将空调电......

    教室使用管理规定

    学校教室使用管理规定 教室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为规范、有序地使用教室,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教室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