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诚信问题大全
题目: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请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主旨,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重拳抑虚假 诚信树新风
————多措并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左传》云:“信,国之宝也”。其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那么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富不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亦或是未来,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然而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因此,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日益关心的课题。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这些问题之所以滋生,虽然在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的大背景下,有像见到老人摔倒了,好心将其扶起,却被人讹上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仅得不到补偿,被救者连出面作证都不愿意等等的许多企业和个人不良的行为,造成社会
“诚信危机”。但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一些领导干部的道德行为失范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领导干部作为群众的带头人,不能严于律己,没有做好表率,道德行为的失范却成了反面典型,这必然会引起社会的恶性对抗和不自觉地模仿,那么整个社会的道德必然下滑。
基于此,2012伴随着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铿锵步伐,湖南已驶入“四化两型”建设的快车道。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是我省各项事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我省构建“两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密织诚信“保障网”。各级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等的原则,建立全省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例如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委员2011年带来的提案,恰恰就是关于诚信社会的建
设问题。
牢筑诚信“防火墙”。各级人大立法部门要抓紧健全法律法规,理顺监管体制,明确监管责任,依法规范信用服务行为和市场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积极主动完善促进信用行业加快发展的法律法规,严格区分公共信息和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妥善处理好信息公开与和国家信息安全的关系,要加快信用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例如,2008年12月,浙江东阳市中级法院在全省率先实现金融征信系统与全市法院执行工作信息共享机制,有效保障了信贷资金的安全。
打好诚信“攻坚仗”。政府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和实际工作需要,抓紧研究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实行内部信用分类管理,健全负面信息披露平台。依法严格市场准入,监督和管理信用服务机构,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维护市场秩序,防止非法采集和滥用信用信息,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服务市场健康发展。例如,国务院决定从2010年10月至今年6月,在全国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的专项行动,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倡导诚信“时尚风”。面对如今某些公众人物如唐骏的学历造假中的“只认错不道歉”以及一些领导干部道德失范等等,引发社会的“诚信危机”。各级政府宣传部门,要加强同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的合作,以公益广告、纪录片、电视剧等形式,加强宣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容、目的、意义、要求等。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社会信用体系才有可能顺利完成。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过去,我省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获得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现在,无论我们怎样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其目的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我省构建“两型”社会的步伐,最终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礼!
第二篇:诚信问题
请大家谈一下,现在的大学生存在那些诚信问题,具体说明一下(多说一些小的诚信问题,例如,逃课并对老师说有事,平时抄袭作业等问题)
平时逃课,考试作弊,为了奖学金修改成绩,学生会竞选走门路,网上摘抄论文,甚至寝室兄弟间的寒暄和贪慕虚荣的爱情„„欺骗别人和自我欺骗的例子俯拾即是,可当你进入到了社会,你就会发现,原来大学生是这样单纯,这样朴实。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诚信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大学生作为执有先进文化的当代社会的准建筑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主体,承担着重要责任.大学生诚信问题是高等院校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从总体上看,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由于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令人担忧,本文通过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诚信问题.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及其诚信的历史解释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确定在中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某种角度上,“和谐”这个词是受儒家文化熏陶千年之久的中国“仁”“庸”的人文精神在政治上得以宏扬的体现。诚信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和提高道德修养的前提,是和谐社会下人类的重要指标。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瓤,其何以行之哉?主张与人交往,言而有信。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为信”(《孟子.尽天下》),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称为“信”。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信,把信作为立人之本,立政之基,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立。“信”也就成为儒家着重提倡的道德规范之一。《礼记·大学》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诚信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平平常常的身边小事。“争做诚信青年,成就道德公民”是时代的要求。“选择诚信、崇尚诚信、坚守诚信”的思想,应该在校园中受到推崇。在学校的学生工作中,以学生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实践诚信。广大干部、教师在“诚信”教育中,要做表率和楷模,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加强道德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言必信、行必果“,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有信用者荣,无信用者耻”、“有信用走遍天下,无信用寸步难行”、“存信誉就是存钱”的社会道德观。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第一,弄虚作假严重。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职业枪手“队伍。二是学术抄袭司空见惯。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是家常便饭,“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于会抄不会抄”、“文章=剪刀+浆糊”的观点,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率极高。三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四是投机取巧追逐名利。在评奖评优上,在入党、竞选干部、保送研究生等问题上,一些大学生不是靠实力去争取,而是想法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拉关系。弄虚作假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严重挫伤努力学习同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学生水平下降。水平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就业。
在北京、上海、广东的人才市场,大多数用人单位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认为他们有文凭没水平。
第二,信用意识缺乏。一是骗贷逃贷。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由于坏帐率过高,今年4月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更有甚者,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这些骗贷逃贷的行为,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之路越发艰难。二是拖欠学费。恶意欠费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所欠金额每年都在递增。三是随意违约。大学生中任意变更、撕毁就业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不少大学生签约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有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目的达到便不辞而别,让招聘单位措手不及,防不胜防。据报载,目前大学生就业遭遇诚信危机,违约罚金已高达3万元。随意违约的行为,致使一些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从此不到该校招人。
第三,人际关系淡漠。据报载,北京某大学在对42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有近一半的受访者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小心“回答中,表示完全赞同的高达45.8%,而完全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0.5%,完全同意”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便宜"的占32.7%,部分同意的占38.6%,完全不同意的只占2.6%。由于缺乏真诚与信任,于是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不愿意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者有之;背地造谣中伤,偷看他人日记,甚至盗窃财物者有之;为争夺恋人,抢夺升学、留学机会而不择手段者有之;逢场作戏,未婚同居,多角恋爱者有之,于是因恋爱不成而轻生自杀或是凶残报复的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人际关系的淡漠,容易导致学生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加大。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第一.客观因素.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大学生诚信流失的主要客观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许多人把对物质和功利的追求作为人生的最终目标,常常采取不政党甚至是非法的手段在这会的各个领域进行恶性竞争.在经济领域中, 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强买强卖的现象司空见惯;在政治领域中,一些官员在金钱和权力的驱使下,得过且过,知法犯法,贪污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正直风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建立产生了负面影响。
学校的不诚信现象也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因素。有些教师缺乏严谨治学的精神,上课应付,不求质量,在校外担任多项兼职;在学术上缺乏严谨得态度,抄袭论文,盗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这使得教师在学生中的“典范”形象大打折扣,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的流失。
第二。主观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虽然对事情的是非对错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但自我控制和把握能力较差,尤其是看到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实人”常常吃亏,他们很难守住内心的道德防线。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将“诚信”美德抛到九霄云外,最终导致了大学生的各种不诚信的行为。
第三。解决措施
学生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诚信问题的反映。
如何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认为,大学生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群体,学生可塑性很大,我们不能消极等待社会信用状况的好转,主观努力还是很重要的。比如,对于不诚信者,不仅要使之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要在行为上受到惩罚。我们在人才录用上就坚持考察两条,一是要有业务能力;二是人品要正。业务再好,人品如有问题,我们宁缺勿滥。通过这些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那他自然就
会去注意这些问题。中央人民大学彭永捷副教授认为,我们不要期望通过诚信教育,学生马上就能变得诚实起来,只要社会上存在着不诚信仍能使人获利的状况,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变得诚实起来。教育者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让学生有个诚信的准备,等到他们将来需要时,自然会派上用场。北京广播电影学院杜寒风副教授认为,可以选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诚信实验,通过各种途径如无人监考、助学金自觉偿还等,对学生进行“慎独”的实验。并可以通过企业赞助的方式,设立北京大学生诚信基金会,每年组织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评比,优秀者及时表彰。中国政法大学林存光博士认为,诚信教育要取得效果,离不开以下几种制度 的建立与健全:
1、社会评价机制的健全。
2、教育制度的完善。
3、用人制度要健全。北京工业大学学生处张青山认为,组织学生进行“无人售报”活动;组织学生在街头商场对社会人士进行诚信观的调查;建设校园网站,让学生以实名身份进入论坛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聘请毕业的成功校友回来讲“企业家论人生素质”,让学生感受诚信对事业成功的作用等,都会对学生诚信观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加强诚信教育 共铸和谐社会
2005年新学期刚刚开始,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四大高校学生会向全省大学生发出《杜绝考试作弊,做诚实守信的大学生》的倡议书。2004年8月底,浙江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以严肃考纪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让浙江高校50多万名大学生深刻认识到诚信是个人品行的标准,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
诚信,是党号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的坚实基础,是中华文化传统思想的灵魂,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诚信也是世贸组织的灵魂,拥有它就能创造财富,恶劣的信用环境会摧毁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因此,加强诚信建设的步伐刻不容缓。
第三篇:诚信问题
时事素材1:
跳水比赛裁判中混入了健美操教师和司机等非专业人士,要金牌、安排金牌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年龄造假屡见不鲜„„在调查过程中,体育界多位官员、教练员、运动员向记者反映,类似猫腻、乱象在**省级体育比赛中,绝非偶然,也并非孤例。
为了获得金牌、赢得荣誉,一些人竟然成为运动员公然造假的“保护伞”,有的教练、领队竟然组织、策划各种违反规则的“猫腻”比赛。甚至为了在省里的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有的地方对于当地运动员年龄造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主管部门难以查办。
时事素材2:
江苏南通客车司机殷红彬,下车扶起受伤老人反被诬为肇事者,因车内有监控录像方还其清白。据悉,有关方面已为殷红彬申报南通市“见义勇为好司机”。这样的事实让人感慨万端:如果不是那“呆板”的车载监控器“忠实”地记录车辆的一举一动,见义勇为的好司机殷红彬很可能成为又一个“彭宇”,甚至还会遭遇法律支持的巨额索赔。其实,该起事件中最能“起作用”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被殷红彬救起的石老太。因为当急着赶时间的殷红彬将她扶起,交给正好路过此地的一位相识的村民后,该村民因怀疑殷红彬是肇事者而“不让走”。石老太本应在此刻及时澄清事实,但她却听任村民的“误判”,以致于这一错误信息立即通过电话传达给了她的儿子并立即报了警,称“大巴车撞了人又跑了”,直到警方调阅车载监控录相才最终还了殷红彬一个清白。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司机殷红彬及乘务员将石老太从三轮车下扶起后,石老太还感谢他们做了好事,为何在随后到来的村民面前却听任村民“冤枉”殷红彬?更让人伤感的是,即使是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的石老太太,依然对南通电视台记者坚称“就是那辆大巴车将自己撞倒在地的”,而并不在现场的石老太太的儿子也表示“肯定是大巴车撞的”。
时事素材3:
有杂志总结了有关诚信的三种“囚徒困境”心态:
明哲保身,置身事外的看客心态。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遭遇别人不诚信,约半数被访者的第一反应是“愤怒,但是没有办法”。许多人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半月谈记者曾就“老人摔倒无人救助”事件进行随机采访,多数人表示对围观者“理解”。许多人称,如果自己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也不敢轻易施救。“谁知道对方是不是讹人的骗子?”
随波逐流,别人不诚信我也不诚信的放任心态。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洋货市场,原是华北地区首家专营进口货的市场,现在却成了有名的“假货市场”。200多元的“劳力士”、100多元一瓶的“名酒XO”、10元钱一包的“万宝路”香烟充斥市场。来自江苏淮安的游客刘成表示,这里的“名表”砍价后只要100多元,大家对假名牌都心知肚明。
利用制度漏洞,主动实施不诚信行为以获取短期利益的“加害者”心态。“谁诚信谁就是傻子!”浙江金华一位做饰品生意的商人讲起自己的遭遇就痛心疾首。他说,他们公司设计生产的饰品,通常在一周之内就会被大量仿冒,甚至上市第三天就在市场上发现山寨版。“仿冒者没有设计费,也不需要搞研发,成本自然比你低很多。还申请什么专利!还搞什么知识产权保护!我也去仿冒好了!”
时事素材4:
坚持“诚信为本”价值取向的积极心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渴望和追求。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两位高中生主动救助一位在路上跌倒的老人,获得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两万元奖励慰问金,这一消息引发众多网民好评热议。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张振方说,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不敢帮扶”的现实,引导更多的人追求诚信,主动诚信。
陕西西安市临潼区挖掘民间资源,掀起一股编写“村史”的热潮。一批热心村民走街串户、查阅资料,以村史的方式记录当地历史风貌、描写村庄善恶美丑。当地村民说,要把那
些失信之人、失德之人记录在册,让他们接受道德和历史的批判。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鄂介绍,对于执行工作中遇到的“老赖”,广东各级法院与十几个部门建立了执行联动机制,建设了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的执行指挥中心,与房产、车辆、税务等部门的数据库实现联网。有了这些数据,可以对“老赖”进行快速精确打击,不让失信者钻空子、占便宜。
时事素材5:
近年来,各行各业层出不穷的造假事件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心理底线,从地沟油到学历造假,从味千拉面“骨汤谎言”到假“达芬奇”天价家具„„来自社会各领域的诚信问题令人担忧,也在全社会范围内引发了如何重建诚信体系的思考。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2月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说:“现在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这两个方面解决好了,我们社会就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
有关专家认为,完善社会诚信行为规范,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信用管理制度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诚信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各界观点:
1、半月谈:“习惯性诚信缺失”引发社会问题
对诚信缺失见怪不怪的“习惯性诚信缺失”,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是扰乱了市场秩序。浙江宾王扑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楼茂兴告诉记者,公司每年打假的直接费用支出达数百万元,而由假冒伪劣产品带来的市场份额损失、信誉损失则难以计算。二是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每年岁尾年初,由企业合同失信、拖欠工程款引发的众多农民工上访事件接二连三,有的引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三是一些极端的诚信缺失事件突破了法律底线,一小部分人藐视法律、肆意践踏法律。“双汇瘦肉精”等事件使人们对市场失序状况的失望、对法律政策稳定性的忧虑、对人际交往的防备等情绪迅速扩散。不信任的社会心理集聚,将使有些人无视法律的存在,做出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山东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善峰说,政府作为社会诚信的引导者、监督者、身体力行者,各种不诚信问题、不信任情绪最终都有可能将矛盾引向政府,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2、半月谈:三大“软肋”致使诚信受困
天津市社科院哲学所所长王伟凯博士说,近年王海式打假模式逐渐式微,方舟子学术打假遭受广泛质疑,陈光标捐款被斥为“暴力慈善”,种种心态映射出当下社会诚信重建成本太高,实施太难。
——对诚信道德和诚信意识的培育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精神与物质的发展不匹配,致使社会陷入不诚信的恶性循环。10年前,北京大学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教授在日本时,有意识地在一座大楼门口放了一把雨伞,之后每次去日本都要去看看雨伞还在不在。10年过去了,雨伞还静静地挂在那里。“我们还远没有建立起这种诚信的基础。”章政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过于强调物质的东西——财富、高楼大厦,但是高楼大厦的背后要有精神来支撑。
——社会“诚信淡漠”的文化氛围对诚信的滑坡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人们只有对诚信的利益判断,而忽视了对诚信的价值判断。上海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苏建萍认为,唯利是图、功利性的社会风气使我们失去了对诚信问题的道德敏感性,许多人不觉得失信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反而觉得这是社会的常态,于是逐渐丧失了追求诚信的内生动力。
——社会诚信法律制度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守信成本高,失信成本低,这是造成诚信危机的重要原因。据了解,美国有关诚信的专门法律多达13部,而我国尚无专门的诚信立
法,也没有系统的信用法律法规、信用评估体系,各地出台的个人、企业征信、政府信息公开等地方措施都缺乏上位法的支撑。
3、人民日报:和谐诚为先
时下,“不信”,似乎成了生活的主语:做好事,不信,认为是作秀;帮助人,不信,认为有企图;甚至有人遇险去解难也不信。媒体报道,广东肇庆一70多岁阿婆跌倒后被人扶起,闻讯赶来的阿婆女婿却对其恶语相加:“周围的人都不扶,就你来扶?不是你撞的你会扶她?”多亏有监控录像证明。这个故事真让人感慨。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和谐社会。要和谐,诚为先。诚,不仅是和谐的润滑剂,而且是和谐的奠基石。可以说,离开诚,谈和谐,无异于缘木求鱼。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人与人如果互不信:“话到嘴边留半句”;或者是互猜疑:“未肯全抛一片心”;或者是互防范:“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能和谐得了吗?
同样是媒体报道,安徽合肥一76岁老大妈搭本村顺风车意外身亡,车主四次提出赔偿都被老人亲属婉拒,理由是要做好事人的钱,良心会不安。这种以德报德、好人好报的故事,展现了社会风气的另一端,折射了人性诚挚美好的一面,读来让人温暖感动。
和谐诚为先,就是把诚视为做人的根本。常言道:“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对于诚,我们的中华文化早有定论:唐代的李翱,把“诚”视为“人之性”;北宋的周敦颐,把“诚”看作“人之本”;普通的老百姓,更是把天行四时、地育万物当作“诚之源”。可以说,自古诚行天下,而今诚比金贵。事实最具说服力。且不说过去那个老喊“狼来了”、“狼来了”的小孩,由于自己的不诚而险些被狼吃掉的故事,就是当今那些头上带有不少光环的专家、学者、教授,最终由于自己的学术不诚,或抄袭、或造假,不照样落个身败名裂的结局吗?和谐诚为先,就是为人处世要诚心诚意。诚者,“开心见诚,无所隐伏”之谓也(《后汉书·马援传》)。可以肯定,做事只图其表,不叫诚;干事只谋私利,更与诚风马牛不相及。诚,只能是以心待之,诚恳、诚挚;以实处之,实心、实意。喜欢上镜、热衷造势,蓄了一尺水,却掀一丈浪,尽管所为之事是好事,所干之事是实事,也难免让人疑窦丛生。毕竟,真诚,用不着表白。其心,人能感;其意,人能知。生活就是这样:人心自有一杆秤,心心相通可预知。
和谐诚为先,就是诚字当头,行在其中。诚,不是外衣,穿穿就行;而是行为,只有行动才行。这种行动,不是比谁说的动人,而是比谁行的扎实。这种扎实,自不妄语始:即便有天大本事,也决不说天大话语;自做小事始:见有难,帮一把;见有哭,问一声;自放身段始:处高,向低走;有根,向群众。相信,只要这样做了,说不上能感天地,泣鬼神,倒是可以天天心舒畅,夜夜入梦乡。毕竟,诚字当头,于人有相长之益;行在其中,于己无自辱之患。
和谐诚为先,既是一种道德追求,又是一种行动底线。是道德追求,就要宣传教育;是行动底线,就要法律约束。实践证明,一种好的行为形成,只靠教育、不靠法律是不成的。不能设想,人人都是雷锋。对信奉“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的,对有诚信不良记录的,就要靠法律与纪律,不仅使之得不到便宜,而且让其处处碰壁。如此,才能让“诚果”累累,才可使和谐满园。
权威论述: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
全会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会议对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作了重点部署,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
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诚信缺失、不讲信用,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人民群众十分不满。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
会议强调,“十二五”期间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任务是:
(一)加快征信立法和制度建设。抓紧制定《征信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制定信用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异议处理、投诉办理和侵权责任追究制度。
(二)推进行业、部门和地方信用建设。有关行业、部门和地方管理部门要通过建立信用信息系统,依法依规有效采集、整合和应用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各地区要对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统一平台,实现对失信行为的协同监管。当前,尤其要结合市场主体准入、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保障、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各领域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尽快改善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的信用环境。
(三)建设覆盖全国的征信系统。在实现行业内、地区内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四)加强监管,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规范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和评级机构,有序推进信用服务产品创新。制定信用服务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严格征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准入标准,依法查处提供虚假信息、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行为。
(五)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政府及其部门在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中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公信力。
(六)大力培养社会诚信意识。加强诚信教育,普及信用文化和知识,强化责任、激励和约束,确立人无信不立的理念,不断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激发民族创新精神,增强国家竞争力。
第四篇:关注诚信问题(范文模版)
题目:关注诚信问题
郝玲玲
理念综述: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一项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要求,针对目前社会及校园中存在的失信问题愈演愈烈的现实情况,课程通过对诚信的概念,列举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分析大学生诚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阐述了提出解决扭转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对此,从而对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进行教育。主要内容:
一、诚信的内涵及诚信的案例
二、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
三、大学生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
四、扭转大学生的诚信危机的对策 教学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缺失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向每一个中国公民都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要求。其中,诚信问题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既是个人道德的基石,又是社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条件。导入:
近年来舆论媒体频频爆出来自社会各领域的诚信问题令人堪忧。从地沟油、上海染色馒头双汇瘦肉精事件、三鹿等多家奶企的毒奶粉、修正毒胶囊、冠生园月饼事件、唐骏学历“造假门”事件,到最近的郭美美事件、“达芬奇”天价家具造假等等,无不拷问着社会道德,难道现代社会,在利益面前,诚信已一文不值?!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诚信问题已是中国所必须面临的重大国情之一。
诚信缺失的破坏性是触目惊心的,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这不是耸人听闻。就拿最近扑朔迷离的“郭美美”事件来说,郭美美的炫富事件让红十字会陷入诚信危机之中。由于公信力的缺失,红十字会之后很快就见到了颜色,据媒体报道,事件发生近一个月来,中国各地部分红十字会收到的社会捐款大幅缩水,其中深圳红十字会几乎为零,佛山红十字会医院学校更再无捐款入账。联合早报网以“郭美美事件之后你还会给红十字会捐款吗”为题,开展了一项读者投票,截至8月3日调查共获19.5645万个有效投票,当中高达77.67%的读者表示不会再捐款,会选择其他渠道,10.75%选择“视情况而定”,仅11.58%的读者表示“依然信任红十字会”。可以预计,诚信缺失对红十字会的影响在短期内是无法平息的。
“郭美美”事件或许只是中国诚信问题的一个缩影,从层出不穷的诚信危机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诚信缺失已渗透到个人、企业、政府,这已演化为当前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论语》中就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名句,意思是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不管是交友、齐家,还是经商、为政,都离不开诚信二字。总之,诚信是立人之本。
一、诚信的内涵
诚信就其内涵而言,包括诚和信两方面,表示诚实无欺、恪守信用之义。“诚是一种内在的德性与修为,而信则是一种外在的确认与表达。内在的德性与修为会通过外在的言行加以确认,而外在的言行没有内在的涵养作为基础那也是难以持久的。正基于此,诚信经常互训连用:诚信需要内外兼修。
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流传千古。案例:曾子杀猪立信;晏殊殿试;季布一诺千金;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等
当今中国社会涌现出不少诚信的好榜样。案例:林海燕的故事。2002年8月30日,广东省茂名市一位在彩票售票点工作的姑娘林海燕接受一位老顾客电话订购彩票,而顾客没有及时去取彩票,无巧不成书,恰恰是这张彩票中了500万元大奖。结果这位姑娘在巨额的金钱面前毫不动心,主动将彩票送还了这位顾客。国外也不乏诚信的榜样。案例:美国教师涂唇膏与猪亲吻 只为一诺千金
美国加州一小学的赖斯达特校长说:学生若在4个月内阅读7000本书,他会亲吻一只小肥猪。结果学生没有令校长失望,完成了阅读量。赖斯达特校长信守诺言,借在校内安排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吻猪仪式”。650名学生雀跃万分的观看校长如何履行诺言,兴奋的不断尖叫,开心之极。校长的吻猪行为就是对孩子们对好的诚信教育。
二、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
1、缺乏诚信,背信违约:
2、抄袭成风,蒙混过关:
3、考试舞弊,屡禁不止:
4、求职履历,泡沫重重:
案例:30人的班级诞生了16个班长
在2005年北京地区毕业研究生供需双选会上,清华同方人力资源部朱云翔向记者介绍,在一次校园招聘会中,某大学一个班30人,竟然冒出16个班长。案例:谁来担保大学生的诚信
1995年6月,河北张家口市柴堡沟师范学校担任班主任的刘余秀老师,为班里即将毕业而尚未缴清拖欠学费的6名学生提供了担保当时6名学生都表示工作后3个月内一定还钱。可是,直到2005年1月,仍有一名学生没有归还欠款,以至于学校扣除刘老师的工资4500元长达10年。现已70岁的刘老师在多次追讨无果后,把学生告上了法庭。有了刘老师的“教训”,学校老师们再也不敢为学生担保了。
大学生的诚信行为问题比比皆是,对于某些失信的大学生来说,或许短期内获得了自私的个人利益,诚信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失信必将要为此付出代价的。案例:失信的代价
一位在德国名牌大学留学的学生,获得了博士学位,专业也是热门的计算机软件设计,但在德国却找不到工作。他每到一个企业应聘,主管看了他的材料都很满意,但一打开电脑查询他的信用记录,马上表示“很遗憾,我们不能用您”。
原来这位博士生初到德国时因经济紧张经常坐车“逃票”,因为德国的公交车不查票,只是偶尔有稽查员上车检查,被查到的概率很小。有一次实在不巧被查到了,在补交票款后被记下了证件号码,想不到从此有了“不良信用记录”,哪怕他学历再高技术再精也没有企业会用他。
总结: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成才,而且关系到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假设一下:问题互动:假如你很富有,有七件行囊:金钱、荣誉、机敏、健康、诚信、美貌、才学,但你却搭上了一只危险的船,遇上了风浪,你将舍弃哪件行囊呢? 如果先把诚信抛进水里,会导致什么结局。
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相跟„„但失去了诚信呢?
失去了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
三、大学生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一方面,功利主义的兴起与传统道德的失落造成了人们不再把诚信作为自己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安身立命之本,人们内心支撑结构的变化造成了诚信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契约体系不仅仅是道德要求,还是一种制度建构,而目前后者在我国尚不完善,给了违约之徒以可乘之机。在功利主义与传统道德并驾齐驱的时候,在利益算计与德性思考等量齐观的时候,公民并不能保证总是表现出诚信品质来。这便是当今诚信问题时有出现却又不至于泛滥成灾的第一个原因所在。
2、家庭和学校诚信教育缺失;
学业的压力却是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沉重。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促使着他们把成绩视为“一切”,使子女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书本知识上。教育体制是分数至上,缺乏对人才全面正确的培养。
3、个人动机不良、学风不正。
四、扭转大学生的诚信危机的对策:
1、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比如加强诚信教育;加强学生德育考核;
2、加强社会、家庭、学校的沟通机制,实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互动配合,形成对学生诚信教育良好的外部环境;
3、倡导慎独自律精神提高大学生诚信的自觉性。
知识是财富,诚信也是一种财富,拥有知识能使你变得充实,拥有诚信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诚信是立生之本,诚信无价,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个讲诚信的人。诚实守信,快乐人生。
第五篇:浅析税收诚信问题(推荐)
浅析中国税收诚信问题
摘要:加强信用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保障我国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关键之举。税收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税收信用有利于规范政府税收行为,促进依法治税,减少税收流失,降低税收成本。我国经过长期努力,已初步建立起纳税信用评定管理系统,将纳税人的纳税信用实行分级管理,在鼓励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提高纳税遵从度等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
关键词:中国 税收 诚信
目前我国的税收信用体系还不尽完善,政府(征税人和用税人)、纳税人及税收中介等税收主体的信用缺失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税收信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要解决当前我国税收信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构建系统、科学的税收信用,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税收信用实践经验,增强各税收主体的税收信用意识,完善现有纳税信用制度,逐步建立起征税信用、用税信用和税收中介信用制度,并不断优化税收信用的环境。
一.税收诚信含义
税收诚信通常是指纳税人按照我国税收法律规定的内容和法定的程序积极主动缴纳税款、诚实守信地履行纳税义务的税收行为。一般表现为:(1)按税法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积极主动地缴纳税款;(2)具有较高的纳税自觉性,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依法进行帐簿、凭证管理,按时报送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依法缴纳税款、罚款和滞纳金;(3)能够同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不人为设置障碍,影响征管工作的顺利进行;(4)实事求是地向税务机关提供纳税资料,接受税务机关的财务监督和纳税检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诚信经济。税收诚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与国家和每个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同时又是每个公民和市场主体应尽义务,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二.税收诚信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1税收诚信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一)税收诚信的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因而我国目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收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企业信用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个人信用制度落后,政府信用也在一定程度面临危机。
近年来,税收诚信的现象在市场经济中仍然大量存在。其一般表现为:(1)缺乏诚实守信、依法纳税的正确意识,对依法纳税有抵触情绪。(2)纳税自觉性差,不如实申报纳税资料改。
(3)中介信用急需规范。某些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代理机构帮企业隐瞒报税,甚至与税务机关内部人员勾结,损害国家税款。(4)对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态度生硬、辱骂甚至殴打税务人员,破坏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5)从征税信用方面看,税务机关违章办事、执法犯法甚至以税谋私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造成税收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1.我国税收诚信体系建设明显落后。由于我国信用经济发展较晚,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普遍缺乏现代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的培养。同时,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致使我国税收诚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目前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企
业也缺乏加强信用管理的能力。因此,企业在自身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择手段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发票等税收违法行为。毋庸质疑,信用缺失对我国整个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2.历史原因制约和制度原因致使我国社会信用基础差。在迈向现代市场经济过程中,传统信用观念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冲击。诚实信用的缺失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信用经济体系发育程度低,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个人,都普遍缺乏现代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的培养。再者,人们长期受追名求利心理的强烈驱使,一些企业和个人便采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致使在经济生活中各种不诚信的现象时常发生和蔓延。在税收征管中表现在纳税人故意做假帐(报表),偷(逃、骗、欠、抗)税,虚开发票等税收违法行为。
3.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体系。税收诚信缺失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经济活动主体(纳税人)是否选择违约,关键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当违约的预期效用超过将时间及另外的资源用于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收益时,便会选择违约。由于税收诚信缺失,国家和社会对失信行为的打击惩罚不力,守信的收益也不明显,甚至于“大家都不讲信用,我讲信用反而倒霉”,致使“失信所得到得利益反而多余守信所得利益”,失信反而有利可图。长此以往,必然对纳税人的行为有不良诱导作用,导致大量税款流失。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税收诚信体制的方法和途径
1.建立起一整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体系。这必须广泛深入地开展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使所有纳税人都真正树立起诚实守信的道德观,以诚信原则为核心,建立社会主义道德评价标准,以此规范各类经济主体之间乃至一切社会关系之间的行为,使人们自觉做到诚实守信,坚决摒弃非税收诚信的行为。
2.不断完善税收法制,减少偷、逃税的发生几率。这就需要加强税收信用立法,加大依法治信力度。按照新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不断强化税收执法刚性,解决好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等问题;坚决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和责任过错追究制,解决税收征管中职责不清,有错不纠和追究不力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征管基础,改革征管体制,完善征管模式,强化税收稽查,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减少非税收诚信造成的税收流失。
3.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体制。明确税收失信的法律边界以及制裁的程度和形式,加强对税收诚信行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及时快速的信息收集或举报机制以及被惩罚人的申诉机制。此外,还要与商业信用挂钩,进行全方位的信用破产惩罚,使得不讲信用者或信用不佳者难以立足,难以生存。使其“失信成本>守信成本”,而不敢为或不愿为。
参考文献:
1.税收诚信问题探析【J】集团经济,2008
2.税收诚信问题【J】人力资源管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