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县“普九”债务的形成原因调研[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4:5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靖州县“普九”债务的形成原因调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靖州县“普九”债务的形成原因调研》。

第一篇:靖州县“普九”债务的形成原因调研

关于对靖州县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现状及

形成原因的调查

为了全面了解掌握我县“普九”债务的基本情况,县政府组织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组成调研组,深入到各乡镇(管委会)、各中小学校开展了“普九”债务调研,重点对我县“普九”债务的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教育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湘西南边陲,怀化市南部,县域总面积2210平方公里,辖6镇7乡4个管委会,19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26万,其中苗、侗等少数民族人口74%,属典型的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县。2007年,我们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全县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8.97亿元,县财政总收入突破3.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县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持续协调发展。至2007年底,全县共有公办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141所,其中综合职业中专1所,普通高中1所,初级中学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105所(含教学点),幼儿园18所。另外,社会力量办有职业技术培训学校1所,普通高中1所,幼儿园26所。公办学校在校学生30356人,其中普高4089人,职高923人,初中6409人,小学16529人,在园幼儿2406人。

二、农村“普九”及负债情况

1、“普九”情况

上世纪90年代,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县全面掀起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热潮。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到1999年,我县基本实现了“两基”目标。去年4月,国家教育督导团对我省进行了“两基”工作检查验收,正式宣布我省按要求实现了“两基”工作目标,这也标志着我县的基础教育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两基”攻坚中,我县各级党政克服财力不足等多种困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普九”工作放在重中之重,采取了超常规的举措,确保了“普九”目标的顺利实现。由于地方财力不足,为解决建设资金的困难,我县采取银行贷款、工程队垫资等多种形式筹措“普九”资金,通过举债建设,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2、“普九”负债情况

(1)负债总额

根据调查摸底,目前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九”负债共计 20171893.12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债务为13297362.69元;校园维修形成的债务为4319493.31元;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形成的的债务为2555037.12元。至2008年,通过多次筹资已化解18555402.48元,其中:化解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债务为11950844.63元;化解校园维修形成债务4239777.31元;化解教学仪器设备购置

形成债务2364780.54元。截至2008年,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九”实际负债1616490.64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债务款1346518.06元;校园维修形成债务79716元;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形债务190256.58元。

(2)债务结构

农村“普九”债务的形成是历史遗留问题,形成时间长,结构复杂,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建设性负债。为实现“普九”达标,各中小学校大量负债建设。后来,国家开始施行D级危房改造,地方又因资金配套,产生了新的负债。二是发展性负债。村级学校撤并,中心学校和城镇学校生源剧增,学校扩大办学规模,修建教育教学用房及其他教育基础设施所欠债务。三是管理性负债。部分学校不考虑偿还债务能力,擅自大额借贷,擅自提高借贷利息。或财务缺乏管理,把关不严。

三、“普九”债务的形成原因

1、教育投入不足是“普九”债务形成的直接原因。

一是中央财政投入不足。中央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TP的比例为2%,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5%—6%,以及发展中国家3%-4%的标准,与《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4%的要求也有较大差距。“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更是将本应由政府、社会共同承担的义务教育的义务转嫁给了农民,将本应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了县级政府。县级财政多是“吃饭财政”,仅仅能维持学校公用经费资

金,学校为加快“普九”达标建设,不得不四处举债。

二是在“普九”期间,教育附加及教育集资多用在了弥补公办教师工资缺口、发放民办教师工资以及学校的教学支出上。在征管过程中因多头管理,各行其是,监督困难,加之农民负担较重等因素,造成少征、欠征、漏征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村教育附加和教育集资政策;新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后,相关政策不完善,学校基本上只能维持运转,个别学校甚至连基本运转都举步维艰,偿还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时期的债务就更加困难重重。

2、政策执行偏差是“普九”债务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是为了实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提高中华民族全民素质,国家积极实施“两基”政策,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让每一个适龄少年儿童均能确保上学读书,其中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初中生入学率控制在3%以内,为响应这一号召,为实现“努力在20世纪末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这一目标,各中小学校积极宣传劝学,家长义务送子女上学,掀起了适龄少年儿童上学就读的高潮。学生的大量返校,增大了学校容量,为解决大量学生的就学问题,为了缓解燃眉之急当地政府和学校积极设法投入有限的资金来改善办学条件,一些地方“拿明天的钱办今天的教育”,超规模、超标准、超预算“普九”,形成了“低水平的普九,高水平的负债”。

二是没有用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教育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没有考虑到教育的规模、水平、质量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1993-2003年十年期间,正值我县学生入学高峰期,为解决学生就近就学,当地政府及学校负债建设了一大批村级小学,当时极大的缓解了学生高峰局势。然而,后来由于生源、教育质量、办学条件等原因,相当数量的农村“普九”时期建设的村级学校不久就被撤并了,资产闲置,间接地形成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普九”负债。

3、管理不规范是“普九”债务增加的重要原因。

一是学校“普九”建设期间财务管理不规范,建设项目审批不严格,失去监督,很多建设都带有极大盲目性,扩大了“普九”支出成本。

二是少数学校为筹集资金,擅自提高借贷利息。近年来,学校实际支付利息占“普九”债务的30%左右,增加了债务负担。

三是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将教育附加和集资用来平衡乡镇财政预算,将非“普九”建设的支出挤入“普九”建设项目,挤占挪用“普九”建设资金。

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县为推动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在政府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不少学校的教学设施得到了较大地改观,提高了中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然而,由于地方财力不足,许多地方

通过“政府投入一点,从银行借一点,欠承包商一点,借教师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等办法,筹措资金加大“普九”力度,开展的“两基”达标建设形成了巨额债务,使得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喘不过气来,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基建承包商锁学校铁门的现象,教学秩序得不到正常保障。加之近年来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教育集资和农村教育附加费,偿还资金的来源更加困难,农村“普九”债务因此沉淀下来,形成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沉重“普九”债务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影响了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现象,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化解“普九”债务刻不容缓。

第二篇:全面完成农村“普九”债务化解工作

自加压力 大胆实践

全面完成农村“普九”债务化解工作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来源: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网站

(2010-11-15)

新疆作为农村“普九”化债非试点省份,在国务院综改办的悉心指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和精心组织下,自加压力,积极主动开展农村“普九”债务化解工作,于2009年5月底将15.5亿元的农村“普九”债务全部偿还完毕,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农村“普九”化债任务的非试点省份。根据会议要求,现将我区清理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面对农村“普九”债务数额大、时间久、化解难的问题,我区各级综改部门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研究制定化债措施,积极做好化债工作。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我区各地及有关部门都能够按照中央的要求和自治区党委的决定,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工作。自治区及时调整充实了自治区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加强了领导。同时,自治区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工作的领导,把化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其他领导配合抓,建立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明确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化债工作顺利进行。结合工作进展情况,各地州市、县市区都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了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为开展化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结合实际,明确政策。第一,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文件精神。通过大会、培训等方式,组织各地及有关部门近500人认真学习《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开展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等中央文件,吃透精神,掌握要领,把握界限。第二,出台办法,统一政策。我区先后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实施方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审计厅关于做好化解普九债务审计实施方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制止农村义务教育新债工作的通知》等配套文件,统一了自治区清理化解农村“普九”债务的政策口径和操作步骤,为开展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各地根据实际需要,出台了债务公示、债务审核程序和制止新债等办法。第三,结合区情,做好衔接。根据我区前期工作开展情况,注意做好与中央政策的衔接工作,做到既符合中央的规定,又符合我区的实际。

(三)自筹资金,积极化债。自治区财政克服困难,确定了区级财政拿大头、地县级财政拿小头的筹资原则,千方百计筹措偿债资金,为顺利完成全区农村“普九”化债任务提供了资金保障。在中央财政尚未拨付我区化债补助资金的情况下,我区各级财政筹措偿债资金15.5亿元,其中,自治区本级财政筹措12亿元,占全区筹资总额的77%。针对南疆喀什、和田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三地州财政特别困难,难以配套投入的特殊情况,自治区对这三个地州及所属县市不要求其配套投入偿债资金,所需化债资金4.6亿元全部由自治区财政“兜底”,占全区筹资总额的近30%。

(四)严肃纪律,把好三关。2008年以来,我区及时总结化债经验,按照中央政策,不断细化操作,环环相扣,严把“三关”,确保化债工作质量。第一,严把清理核实关。按照自治区确定的政策口径,自治区审计厅制定审计方案,组织全区三级审计机关,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前期清理的债务数据集中开展了再审计,纠正了虚报、漏报、错报的现象。在此基础上,自治区综改办组织督查组,先后对全区15个地州市中的10个地州市及所属县(市、区)的债务清理核实及审计工作开展了重点督查,进一步提高了各地债务数据的准确率。同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监管系统”,对入网债务数据予以锁定,集中审核确认。最终确认,全区农村“普九”债务总额为15.5亿元,核减4.5亿元,核减率为22.5%。第二、严把偿债兑付关。为明确责任,自治区与各县市签订了偿债责任书,明确各自的筹资责任和化债时间。为减少支付环节疏漏,自治区要求各地对偿债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以县为单位召开现场兑付大会,将偿债资金直接支付到债权人手中。针对部分县市将偿债资金经过过渡账户兑付给债权人的问题,自治区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08普九化债兑付工作的通知》、《关于提前做好2009普九债务兑付准备及相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第三、严把制止新债关。为加强新债防控工作,自治区综改办会同教育厅、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制止农村义务教育新债工作的通知》,从严格控制债务总额、实行领导管控责任制、完善财务管理、强化民主监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五)三级联动,开展检查。为使我区化债工作达到国家的验收标准,做实做牢化债工作,从2009年3月起,我区采取“三级联动”,开展了全区农村“普九”化债检查工作。第一,制定检查办法。按照中央考核验收要求,我区制定下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关于开展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互查的通知》、《关于做好2009化解普九债务工作检查的通知》等文件,为开展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提供了依据。第二,组织互查培训。为提高检查质量,自治区综改办专门组织学习班,对检查组成员进行培训。编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考核验收工作手册》,并下发到各县,统一思想,明确工作要求。要求各县市自查面要达到100%,地州复查面要达到80%,自治区互查面要达到75%。第三,开展全面检查。为做好检查工作,自治区从各地州市县抽调人员,组织3批11个组56人次,历时45天,检查偿债资金兑付工作。

(六)认真总结,全面推进。化解农村“普九”债务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拉动了内需,体现了民意,积累了丰富的化债经验。2009年上半年,我区专门对做好考核验收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要求各地不但要完成农村“普九”化债任务,还要高质量的通过国家验收。各县市要严格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对清理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工作进行自查自验,重点检查国库集中支付、债权人申请、偿债资金支付审核、销号等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核对资金支付审核、债务台账信息和金融机构付款信息的一致性以及整理完善档案资料等。按照中央新的政策要求,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部署全面推进化债工作,尽快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

二、主要成效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区农村“普九”化债工作顺利完成。全区2万多农村“普九”债权人拿到了积欠多年的债款,他们通过感谢信、电话等方式表达了对中央和自治区化债政策的感激,化债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果非常明显。

(一)“救活”了债权人,维护了政府威信。我区农村“普九”债务积欠时间长,有的长达十多年,债务数额从几百元到几百万元不等。债务长期拖欠,给众多债权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困难和精神压力。通过本次化债,减轻了债权人的经济压力,“救活”了债权人,重塑了政府威信。喀什市第二建筑公司,1998年3月为市第三小学修建676.84平方米综合教学设施,合同造价37.2万元,到工程交工只支付了13.5万元工程款,其余工程款拖欠未付。多年来,第二建筑公司多次向学校、学校上级和有关领导反映,但一直未能解决。2008年12月26日,23.7万元欠款全部汇入喀什市第二建筑公司的账户上时,第二建筑公司负责人激动不已,他说:“感谢政府。这几年来企业运转日益艰难,这次实在没有想到国家能一次性将欠款全部还清,这二十余万元的资金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是一笔救命钱,让我们的企业能够重新恢复经营,挽救了企业。政府是讲信誉的,我们以后要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保障了正常教学秩序。农村“普九”债务负债主体是乡村两级和学校,由于无力还债,产生了许多纠纷,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债务化解后,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农村社会更加和谐。乌苏市个体户彭玉祥,1998—1999年间以垫资方式先后为哈图布呼农场中学修建了花园、凉亭、旗杆、铁艺围墙等小型工程项目,合同造价为10.6万元,工程款一直未付。债务形成后,彭玉祥曾多次讨要欠款未果,无奈之下想采取过激行为,封锁学校大门。2007年7月自治区先后偿付其工程款4.24万元后,悬在他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2008年12月一次性偿付他剩余欠款6.36万元。他激动地说:“我的债务全部收回,我非常激动。今后我要更加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感恩之心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三)扩大了农村消费和投资,拉动了内需。我区的偿债资金集中在一个较短时间段内偿还,债权人手中有了一大笔“活钱”,对刺激农村消费、活跃农村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债权人拿到偿债资金后,用于偿债和消费的数额占偿债资金的48.06%,用于投资的占48.69%,拉动内需作用明显。若羌县建筑商张建华同志收到偿债资金127.79万元后,有35%用于偿还工程材料欠款,50%用于投资,10%用于购买自用小轿车,5%用于储蓄;和硕县建筑商张四焕同志收到124万元偿债资金,全部用于投资建设和硕县祥瑞小区,为和硕县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四)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清理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前,有关人员对农村“普九”债务清理、界定、录入、审核、兑付、建账、建档等工作流程不十分清楚。通过化债实践,基层干部和有关人员不仅熟悉了相关政策,掌握了工作流程,也带出了队伍,锻炼了干部,积累了经验。

我区农村“普九”化债工作的顺利完成,为自治区顺利通过“两基”攻坚迎“国检”奠定了基础,为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和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有关要求,积极做好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及有关后续工作,巩固化债成果,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附件下载:

【大 中 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

第三篇:不良贷款形成原因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探析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农信社信贷资产质量低劣、不良贷款占比高,始终困扰着农村信用社,并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和扭亏为盈的最大障碍。如何有效化解不良贷款,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农村信用社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试作如下浅析。

一、成因分析

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是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形态深刻变迁直接或间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的反映。因此,要站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分析,探索化解的思路和对策,有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预防和减少贷款风险。

本人认为,其原因主要为借款人的原因、信用社内部管理原因、其它原因等三大类。

(一)、信用社内部管理原因:

一是贷款风险识别、预测和筛选机制不健全。如对贷款的调查评估不是基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或贷款抵押品,而多是基于对借款人投资项目前景的预测,或者在借款人的资信程度及偿还能力产生质疑的情况下,发放贷款过分倚重第二还款来源(如抵押物);贷款用于投机性的“两高一剩”项目,如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的抵押率过高,或抵押品的变现能力很低;对异地贷款、多头贷款,假冒名贷款缺乏有效的监控;贷款已存在潜在风险时,没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贷款已明显出现问题,因信贷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以致疏于催收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清收,而使贷款造成损失等。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设置不合理。如在贷前调查分析阶段,获得的贷款信息不完全,贷款项目评估质量不高。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必要的信用评估、财务分析知识和经验,发放贷款时调查不充分、信贷资料有缺陷、抵押物变现力差、不足值;在贷款的审批阶段,未严格把握贷款审批条件;贷款集中程度过高,过分集中于某一借款人、某一行业、某一种类贷款,贷款风险相对集中,贷款金额超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无力偿还,借款人产生“债多不愁”,以一种无所谓的无赖态度,使信用社处于被动尴尬局面;贷款发放后日常监督管理不力,存在“重放轻收轻管理”的现象;部分信用社由于人手较少,业务量大,只配备有1-2个信贷员,往往要负责十多个村,2000多笔业务,调查、发放、管理和清收一个都不能少,致使应接不暇,难以实现按操作规程执行等。

三是信贷人员素质的制约。信贷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贷款的质量,尤其是在管理体制不十分健全、贷款运作不规范、约束执行不力的情况下。信贷人员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理论、企业财务管理、法律制度等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诚实的品格和强烈的责任心。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数量有限,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进行贷款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违规放贷时有发生;在执行信贷政策方面,有的信贷人员随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现象。在风险的预测方面,有的信贷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以主观感觉和经验代替制度。对于即将产生风险的贷款,不能拿出一套完整的防范措施和处置办法来,只是将希望寄托于借款人能扭转局面或轻信借款人的还款承诺,白白浪费和错过了清收不良贷款的有利时机。加之由于管理体制原因以及改革步伐相对滞后,部分信贷员“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因存在责任追究错位、权利与义务、风险与收益不对等等情况,致使工作主动性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四是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利益与风险并存,一些农村信用社盲目地追求高效益,一味地支持风险企业和风险项目,这种贷款配置本身就孕育着高风险。一旦政策或外部环境有变,往往造成贷款形成不良或损失。

(二)、借款人方面的原因:

一是借款人欺诈。借款人主要通过向信用社提供部分虚假信息以改善本企业(人)的资信状况,获得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其特征有:

(1)借款人向信用社提供的信息部分虚假;

(2)提供虚假信息的主要用意在于提高其资信状况,期望获得信用社的充分信任;

(3)获得的贷款主要用于真实的生产环节。如果经营按计划进行,借款人也不愿意拖欠贷款而在信用社留下不良记录,即使出现其他情况时,借款人虽然无力归还贷款,但通常愿意与信用社合作。

更为严重的是借款人通过一切手段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主要用于借款人从事的主营业务以外的行业或挪用贷款而获取个人利益。其主要特征有:

(1)为了获得贷款,借款人不惜一切手段(包括违法手段);

(2)借款人对其从事的行业并不真正关心,甚至借款人根本没有正当主业,或者从事的行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方便地获取贷款;

(3)借款人获取贷款并不用于主要业务,而是以转移、投资、奢侈消费等方式,鲸吞贷款。这类欺诈行为主要以骗取信用社贷款为最终目的,且通常利用、拉拢或腐蚀信贷人员,因这种恶意欺诈希望而造成的不良贷款风险极大,收回的可能性很小。

二是借款企业(人)经营机制不健全,经营管理不善,缺乏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健全机制和发展能力,形成高负债、低效益、软约束、超分配的局面,致使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给信用社贷款造成损失,形成不良贷款。

三是借款人通过企业改制,将信用社的贷款“一改了之”。企业通过兼并、收购以及企业改制,有的企业盘活了资产、扭亏为盈,重新获得生机。与此同时,部分经营正常的企业,也借兼并、破产、重组、改制之机“逃债”、“废债”、“悬空”信用社债权。大量的信贷资产在企业改制中打了水飘,成了企业改制的牺牲品。

四是借款人遭受不可抗拒因素影响,致使贷款形成不良贷款。由于我国农业的基础较薄弱,农业耕作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民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低,大多数地方存在靠天吃饭这种情形,这增加了涉农贷款收回的不确定性和贷款的风险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作物减产,农业欠收,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影响贷款的归还。

(三)、其它方面的原因:

一是政策因素。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续性,经济波动的频率高、幅度大,使信贷扩张和收缩的压力相当大,在宏观紧缩、经济调整时期,往往形成大量贷款沉淀。

二是行政干预因素。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压,地方财政挤,迫使农村信用社发放大量指使性政绩贷款、救济贷款、保稳定贷款,贷款行为行政化,信贷资金财政化,直接削弱了贷款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据了解,各地政府及部门在农村信用社都不同程度存在借贷业务,部分政府借款虽已逾期多年,却不能落实债务,按期收回。

二、化解对策

1、实行贷款清收责任制,落实岗位清收。做到把清收指标落实到人,与工作业绩和经济利益挂钩,按月考核。

2、委托清收。动用各种社会关系,对非金融系统人员清收的贷款实行打包委托清收。

3、落实清收担保、抵押贷款。对有担保的不良贷款,要做好担保单位的工作,由其予以偿还。对抵押贷款要通过法律程序予以执行。

4、专项清收。对那些问题严重,欠款时间较长,收回难度大的大额不良贷款,可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专项清收。

5、通过“拍卖”方式,盘活清收。通过拍卖公司,采取公平竞争,公开拍卖。

6、行使抵销权。若农村信用社与借款人之间互负有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农村信用社可根据《合同法》第99条的规定,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农村信用社在主张抵销时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附期限。

7、行使代为权清收。当借款人无力履行债务,同时借款人享有的债权却怠于行使,致使农村信用社的到期债权不能实现的,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法〉司法解释》第一部分第11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为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8、行使撤销权清收。如发生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情况,致使农村信用社的到期债权不能实现的,农村信用社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以上行为。撤销权自农村信用社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9、发挥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作用,借助行政力量清收。农村信用社要经常主动协调地方党政的关系,取得党政部门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10、适量注入信贷资金,“放水养鱼”盘活清收。对一些暂无还款能力,但信誉较好的客户,在考虑其还款计划的基础上,适量投入一些贷款,帮助其培植还款源,经营重新走上正轨,尽早归还贷款本息。

11、积极参与企业改制,跟踪落实陈欠旧贷。信用社要加强与有结欠贷款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改制信息,及早介入企业改制,变更、落实债权债务关系。

12、依法提起诉讼,强制清收。对少数有偿还能力,而拒不归还贷款的“赖账户”、“钉子户”、“地痞户”,选准突破口,严厉进行打击,通过依法提起诉讼或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等法律手段,强制收回贷款本息。

第四篇:学困生形成原因

学困生形成原因

目前,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升学率,把升学率作为考核的很重要方面。因此,要想提高升学率,作为老师必须重视后进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数学成绩。同时,如果一个班后进生较多,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教师对他们重视不够,上课提问找优生,课后谈心找优生,课后对后进生没有很好的辅导,从而后进生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们,歧视他们,这样更加不会把数学学好。

这些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适应数学课堂教学,加上有些从小学开始一直是数学上的困难户,缺陷累积太多,积重难返。有些学生运算能力差,过度依赖计算器,运算速度太慢,粗枝大叶,不会找简便的方法,而运算能力在数学中十分重要,数学中的大多数题目是需要运算的,选择题、填空题中若是运算错误,则前功尽弃。有些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不灵活,题目条件稍作变化就不会做,只习惯于生搬硬套。以及其他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

社会生活占学生生存空间的很大一部分,部分学生在其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生活的负面效应,如不良的人际关系、文化环境、高消费的生活方式等,都对其产生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味溺爱、娇惯孩子、满足其物质生活,对思想品德教育重视不够,导致孩子物质消费超前,追求享受,学习缺乏动力,数学成绩下降。

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前不预习,课上不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答。教师布置的作业,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其次,对学好数学信心不足,由于多次考试的失败,数学难度的增加,使得他们怕数学,怕做题目,这样造成恶性循环,当然成绩自然也就就提不高了。

第五篇:xx县普九债务化解工作顺利进行

Xx县普九债务化解工作顺利进行

近日,按照xx县化债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xx县财政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圆满地完成债务审计核实、债务公示、签订债务化解协议等工作。目前已经兑付资金390笔共计2987.8万元,核减非农村义务教育资金74.5万元,在拨付偿债资金的同时向债务单位下达了债务销号和帐务处理通知书,对档案材料进行了整理归档。(乡村财政管理科提供)

下载靖州县“普九”债务的形成原因调研[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靖州县“普九”债务的形成原因调研[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后进生形成原因1

    后进生的形成及其转化,虽说是老生常谈,但它仍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而且是一个绝对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所谓后进生,即是指在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组织纪律等诸方面......

    后进村形成的原因

    东发(2011)34号 中共东木镇委员会 关于“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后进村形成原因的报告 县委组织部: 按照《紫阳县村级“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镇“......

    关于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

    关于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 一、什么是问题生,其存在表现的特征及影响 普通中学的班级中总存在有一定数量品行、成绩较差的学生,在他们身上相对集中地凸显了不少问题,姑且简称之为......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后进生”是指学习进步较慢,考试分数偏低或思想品德一时养成不良的学生个体。“后进生”的形成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都必须面对的话题......

    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一、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几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形态深刻变迁直接或间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的反映。对于农村信......

    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分析

    丰登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及清收措施 受多种因素,我社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尽管我社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清收不良贷款措施,也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一些“ 玩疾”不良贷款仍然......

    湖泊分类及形成原因

    湖泊分类及形成原因: (一)构造湖 在高山高原、丘陵和平原的地表由于地壳运动发生断裂出现凹陷,凹陷的地方逐渐蓄水,形成湖泊,例如日月潭是玉山、阿里山是山间断陷盆地积水而变......

    长江三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旅游地理内容涵盖丰富,即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也包括旅游与交通。 我国旅游业一般按地理分区,共分为京津冀旅游区、东北旅游区、黄河中下游旅游区、西北、内蒙古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