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构建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构建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夏鹏编辑:studa20
[摘要]关于如何通过政策性信贷杠杆作用进一步落实中央精神,积极支持和服务“三农”,实现政府的意图和政策目标,本文提出了企业信贷文化观点,就是要通过实现信贷业务基本理念、组织架构、信贷操作、检查反馈的全局或局部统一,建立起对外服务和经营标准化,对内管理和操作规范化,从意识形态层面对信贷人员的行为产生影响,在组织中营造浓厚的尊重知识和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为农业发展银行知识管理和和谐有效发展起到一种无形的拉力,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真正办成支持建设新农村的银行。
[关键词]企业信贷文化 知识管理 有效发展
一、企业信贷文化的概念
企业信贷文化是通过实现信贷业务基本理念、组织架构、信贷操作、检查反馈的全局或局部统一,逐步建立起对外服务和经营标准化,对内管理和操作规范化的一系列的以信贷从业人员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一整套信贷质量文化体系。当前,农发行正处于内部改革的关键时期,信贷业务以及相应的信贷政策也做了重大调整,如何面对和化解转型时期的各类矛盾,预防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有效发展业务,打造现代银行笔者认为应以加强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为着力点,来实现这一目标。
二、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作用及意义
1.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带来良好的综合效益
一是可以确保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农发行的良好形象可以给客户安全感、信赖感,客户也将按封闭管理要求营运收购资金,从而确保收购资金不流失。二是有利于保留和吸纳人才。名牌企业之所以享誉国内外,作为企业形象组成部分的企业职工素质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良好的企业形象所产生的职工主人翁自豪感,不仅使原有人才能更好地发挥聪明才干,也使外部人才愿意来企业效力。三是可以得到政府和公众的支持与谅解。良好的形象使公众对银行有一种预期的好感,即使农发行一时有公众不满意的地方,也会得到谅解。同时,在农发行困难时期也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则更显得重要和可贵。
2.细化企业文化,突出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的意义
企业信贷文化是信贷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在践行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具有丰富的内涵、外延和鲜明的行业特点。企业文化建设在增强农发行的凝聚力、提高核心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已为大家认可,达成共识,但如何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更具操作性笔者认为,应该按农发行职能部门设置来进一步把企业文化细分,使其具体化和岗位化,并重点突出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核心作用。当前,农发行面对着以信贷业务为核心内容的各类矛盾,诸如:政策性经营范围定位的钢性造成的经营业务相对萎缩与内部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业务支撑点和增长点之间的矛盾;银行自身和主体服务对象两个改革过程中新旧观念转换之间的矛盾;国家认定的亏损挂账贷款占比高与政策性消化滞后信贷资产流动性受阻之间的矛盾;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低与农发行防化信贷风险及其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实现之间的矛盾,等等。
三、农发行的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发行的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概述为:一是执行政策,履行职能。这是由农发行的政策性银行性质决定的;二是生存、发展和盈利。这是由农发行的企业性质决定的。各级农发行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大原则,结合各地各行实际,贴近《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三是诚实守信,以质量求生存。各级农发行要始终抓住信贷服务质量和信贷资产质量两个基本点,树立“质量是发展的第一主题”的经营理念,提高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信贷风险;四是敬业、勤业、精业、创业,创新进取。这一点着重强调农发行广大信贷从业人员面对机遇和挑战,要永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坚定“以高质量信贷立行”的信念。
四、如何构建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
1.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保障,强化企业信贷文化的广泛性
机制、技术和文化被誉为现代银行信贷管理的“三驾马车”。其中,机制是组织保证,技术是管理手段,文化是实施的前提。可以说,理念和文化是信贷管理的血液,制度和机制是信贷管理的骨骼。但,归根结底“人”是信贷管理全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各级发行要着重打造出全新的“学习型员工,学习型领导,学习型部门、学习型银行”。一是对信贷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管理,使信贷队伍管理水平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并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二是建立规范化的培训体系,鼓励现有信贷从业人员通过培训和自学改善知识结构,彻底改变在营销和评估项目上的不科学做法;三是建立业绩评估制度,正确评价和衡量信贷经营单位与人员的经营业绩,实现业绩标准制定、监督、评估与反馈的科学化。这样就会营造出“一种风正气顺心齐,想干会干干好,为民务实清廉,团结一致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2.以风险点管理为基础,强化企业信贷文化的针对性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把银行风险分为三大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所以,各级经营行要善始善终地突出企业信贷文化的针对性,首先对信贷业务流程进行细化,有效识别各风险点;其次明确信贷流程中的各相关点;再次是建立全员参与、全体相关人员监督的内控机制。要使信贷业务的上下部门或各岗位的接口得到控制、确认。通过建立风险的预警机制,对风险点迅速进行识别、衡量和处理,使银行风险降到最低点。
3.以组织机制建设为着力点,强化企业信贷文化的系统性
要保证企业信贷文化建设在全系统得到实施,必须制定分层次的实施策略,明确各级行的工作重点和职责。首先,从上级行、各级经营行的领导和主管、主抓、主办人员抓起,为全行提供强大的支持平台;其次,要强化对企业信贷文化的学习,结合各行实际,广泛开展讨论,汲取已有企业信贷文化的精华,摈弃其不合理以及愚昧无知或落后的部分,使新的企业信贷文化内涵、目标和内容在全体信贷从业人员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并自觉地渗透到实际工作中;再次,要突出管理者在企业信贷文化建设中各个环节的作用。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会彻底改变部门间,工作人员间以及企业内部管理间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第二篇:构建企业信贷文化建设思考
一、企业信贷文化的概念
企业信贷文化是通过实现信贷业务基本理念、组织架构、信贷操作、检查反馈的全局或局部统一,逐步建立起对外服务和经营标准化,对内管理和操作规范化的一系列的以信贷从业人员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一整套信贷质量文化体系。当前,农发行正处于内部改革的关键时期,信贷业务以及相应的信贷政策也做了重大调整,如何面对和化解转型时期的各类矛盾,预防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有效发展业务,打造现代银行笔者认为应以加强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为着力点,来实现这一目标。
二、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作用及意义(一)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带来良好的综合效益
1、可以确保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农发行的良好形象可以给客户安全感、信赖感,客户也将按封闭管理要求营运收购资金,从而确保收购资金不流失。
2、有利于保留和吸纳人才。名牌企业之所以享誉国内外,作为企业形象组成部分的企业职工素质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良好的企业形象所产生的职工主人翁自豪感,不仅使原有人才能更好地发挥聪明才干,也使外部人才愿意来企业效力。
3、可以得到政府和公众的支持与谅解。良好的形象使公众对银行有一种预期的好感,即使农发行一时有公众不满意的地方,也会得到谅解。同时,在农发行困难时期也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则更显得重要和可贵。
(二)细化企业文化,突出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的意义
企业信贷文化是信贷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在践行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具有丰富的内涵、外延和鲜明的行业特点。企业文化建设在增强农发行的凝聚力、提高核心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已为大家认可,达成共识,但如何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更具操作性笔者认为,应该按农发行职能部门设置来进一步把企业文化细分,使其具体化和岗位化,并重点突出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核心作用。当前,农发行面对着以信贷业务为核心内容的各类矛盾,诸如:政策性经营范围定位的钢性造成的经营业务相对萎缩与内部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业务支撑点和增长点之间的矛盾;银行自身和主体服务对象两个改革过程中新旧观念转换之间的矛盾;国家认定的亏损挂账贷款占比高与政策性消化滞后信贷资产流动性受阻之间的矛盾;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低与农发行防化信贷风险及其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实现之间的矛盾,等等。
三、农发行的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发行的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概述为:
1、执行政策,履行职能。这是由农发行的政策性银行性质决定的;
2、生存、发展和盈利。这是由农发行的企业性质决定的。各级农发行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大原则,结合各地各行实际,贴近《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3、诚实守信,以质量求生存。各级农发行要始终抓住信贷服务质量和信贷资产质量两个基本点,树立“质量是发展的第一主题”的经营理念,提高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信贷风险
4、敬业、勤业、精业、创业,创新进取。这一点着重强调农发行广大信贷从业人员面对机遇和挑战,要永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坚定“以高质量信贷立行”的信念。
四、如何构建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
1.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保障,强化企业信贷文化的广泛机制、技术和文化被誉为现代银行信贷管理的“三驾马车”。其中,机制是组织保证,技术是管理手段,文化是实施的前提。可以说,理念和文化是信贷管理的血液,制度和机制是信贷管理的骨骼。但,归根结底“人”是信贷管理全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各级发行要着重打造出全新的“学习型员工,学习型领导,学习型部门、学习型银行”。一是对信贷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管理,使信贷队伍管理水平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并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二是建立规范化的培训体系,鼓励现有信贷从业人员通过培训和自学改善知识结构,彻底改变在营销和评估项目上的不科学做法;三是建立业绩评估制度,正确评价和衡量信贷经营单位与人员的经营业绩,实现业绩标准制定、监督、评估与反馈的科学化。这样就会营造出“一种风正气顺心齐,想干会干干好,为民务实清廉,团结一致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2.以风险点管理为基础,强化企业信贷文化的针对性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把银行风险分为三大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所以,各级经营行要善始善终地突出企业信贷文化的针对性,首先对信贷业务流程进行细化,有效识别各风险点;其次明确信贷流程中的各相关点;再次是建立全员参与、全体相关人员监督的内控机制。要使信贷业务的上下部门或各岗位的接口得到控制、确认。通过建立风险的预警机制,对风险点迅速进行识别、衡量和处理,使银行风险降到最低点。
3.以组织机制建设为着力点,强化企业信贷文化的系统性
要保证企业信贷文化建设在全系统得到实施,必须制定分层次的实施策略,明确各级行的工作重点和职责。首先,从上级行、各级经营行的领导和主管、主抓、主办人员抓起,为全行提供强大的支持平台;其次,要强化对企业信贷文化的学习,结合各行实际,广泛开展讨论,汲取已有企业信贷文化的精华,摈弃其不合理以及愚昧无知或落后的部分,使新的企业信贷文化内涵、目标和内容在全体信贷从业人员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并自觉地渗透到实际工作中;再次,要突出管理者在企业信贷文化建设中各个环节的作用。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会彻底改变部门间,工作人员间以及企业内部管理间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第三篇:浅议农发行信贷文化建设
2010年07月08日 16:10:11 来源:中国金融界网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银行间竞争日趋激烈。现在的竞争已从传统的业务领域扩展到文化领域,从单一经营业务向全方位多层面渗透。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先进的信贷文化已成为现阶段农发行信贷业务科学、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先进信贷文化建设是农发行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
信贷文化是金融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长期的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通过领导主动倡导和精心培育,并为全体信贷人员所认同和遵守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以人为本是信贷文化的核心和精髓。随着农发行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客观上需要导入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管理行为和管理手段,增强农发行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
先进的信贷文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发行的管理水平。信贷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生产力”,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正在日益显现。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文化,对信贷人员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成功企业的背后一般都有积极向上的人本文化的支撑。长期以来,农发行经营行主要实施的是以绩效考核为主的硬性管理模式,有一定的正效应,但也诱发了一切向钱看的偏差,使部分信贷人员奉献意识丧失。而信贷文化则能从精神层面,通过培育行为规范,使员工个人行为向有益于农发行发展总目标的方面趋同。信贷文化包含着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两大范畴。信贷管理成效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即权力和文化。权力作为一种配置资源的力量,靠的是硬性制度约束,是被动的约束力。而文化则是一种非硬性的规范引导,它往往是一种理念、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对培养信贷人员素质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潜在作用,是发自内心的认同。
先进的信贷文化有利于增强农发行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一个企业能够基业长存的关键因素。技术、人才及管理是企业在某段时期内相对竞争优势而已。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素才有可能作为核心竞争力。创造一种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并始终不渝地信奉它,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法则。银行业作为服务性行业,生存与发展靠的是优质的和不断作出创新的服务。农发行如何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脱颖而出?需要所有的农发行人冷静思考,审时度势。“人为企业之本,德是兴业之魂”。用一种先进的人本文化来打造、锤炼员工队伍,农发行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才会有发展后劲。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金融企业最大的财富和资本。信贷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既不是简单的规章制度、组织形式,也不是单纯的资金、设备和技术,而是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信贷文化。在科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金融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技术支援、营销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日渐缩小,客户的选择更注重对人本文化及其衍生的企业形象的认同,只要农发行真正拥有优秀的人才和富有战斗力的队伍,就意味着农发行拥有服务,拥有市场,拥有客户,拥有效益,就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二、农发行信贷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重视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是信贷文化最耀眼的闪光点。掌握信息、知识并具备创造力的信贷人员,是金融企业的第一战略资源。但目前农发行信贷文化还存有不少问题:
认识上存在偏差。少数信贷人员对信贷文化的认识比较模糊,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信心不足。由于农发行机构层级过多,作为政策性银行,机关作风较浓,且信贷政策多变,加大了信贷文化建设的难度。
队伍素质亟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员工年龄老化,高学历人才少,观念更新不强,缺乏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清收人才、科技人力、法律人才、复合型人才与创新人才。组织培训受训面不广,培训的内容缺乏前瞻性和文化性。
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完善。分配机制不灵活,员工之间收入档次没有真正拉开;费用分配不尽合理,盈利支行与亏损支行费用分配差距较小;指标考核不尽合理,有些脱离实际。考核侧重于结果而忽视过程,侧重于静态而忽视动态,侧重于目标而忽视态度。人财物的配置和工资、奖金、福利等个人收入未能充分体现“效益优先,业务量优先,贡献优先”的原则,且员工收入和商业银行差距明显,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文化氛围不浓。部分单位和领导对信贷文化建设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有人认为业务工作求实,文化建设务虚,抓业务有经济效益,搞文化建设浪费钱。目前,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信贷文化还缺乏相应的群众基础,先进典型也未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各类检查、审计的重点主要放在业务经营、制度执行上,还没有对信贷文化的检查、督促和评估。
三、农发行先进信贷文化建设途径
信贷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长期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必须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一)信贷文化建设应构筑核心价值观。
信贷文化建设要以构筑核心价值观为抓手,精心培育发展动力。一要实施人本战略和人本管理。通过激发信贷人员潜能。发挥他们的最大作用,让农发行的每一名信贷人员通过服务在获得社会认可和信任中实现自身价值。二要把农发行核心价值与个人价值有机统一起来。要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尊重员工的个人选择,使其与农发行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趋于一致,在单位与信贷人员之间培植一种荣辱与共、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大力倡导“农发行是我家,爱行靠大家”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文化,让每位员工切身感受到“行兴我荣,行衰我耻”,企业利益逐渐与员工利益趋于一致,企业向心力得到增强。三要把工作业绩与信贷人员的前途发展结合起来。建立“赛马机制”,树立“能力、表现与实绩重于一切”的观念,建立并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拨机制,以价值观、才能和业绩为标准招聘和选用各类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实现绩效挂钩、多劳多得的薪酬分配制度。向信贷人员提供教育培训、职位提升、岗位交流等均等发展的机会,形成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多能少的激励机制,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将优秀人才留在农发行。
(二)信贷文化建设应紧扣业务经营中心。
信贷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信贷文化为业务经营服务的原则。应当把信贷文化植根于农发行浓厚的业务经营土壤。农发行经营发展战略和岗位目标实质是以经营指标形成表达的一种观念文化。因此,应把它作为一种意念、符号、信号传达给信贷人员,制定的经营战略和岗位目标必须具备三个特点:经营目标数量化、战略指标成果化、发展指标观念化,使职工的信贷文化意识在具体业务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成长和发展。二是坚持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升华的原则。在农发行发展过程中,信贷文化来源于业务经营,又反过来对业务经营起促进作用。要将这一辩证过程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三是坚持信贷文化与业务经营一体化的原则。信贷文化建设的目的与业务经营的最终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是一致的,应明确农发行的核心价值观,在价值体系上,在原有内涵的基石上应把“资产质量是第一选择”这种理念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德大行远、用心则成”的行训去渗透影响信贷人员的行为。要用文化的思路来解决任务观念和自我加压的矛盾。
(三)信贷文化建设应贴近基层信贷人员。
1.用先进的文化思想熏陶人。通过学习教育,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借助信贷文化建设这一载体,去影响大环境,去占领企业内外的阵地。
2.用有效的竞争机制激励人。一要实行公开竞聘。让每一个员工通过能力的竞争找到合适的位置。彻底打破干部终身制,实行聘任试用制、任期制与限龄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要重视管理人才库入库人员的思想引导和调动未入库人员的工作性。实行全系统、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岗位流动制,通过流动发现、培养各类优秀人才。二要坚持科学考核。考核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根据员工对激励的价值观点,设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激励方式,探索目标激励、文化激励、情感激励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三要建立留人机制。规范员工价值取向,依托信贷文化建设,激发员工自我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用事业、感情、制度、待遇拴住人心。对新招收的大学毕业生,采用定向、限期的锻炼和培养方法。积极创造条件,在政治、工作、生活上加大对信贷人员的关心力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潜能,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四要对信贷文化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列入总体工作考核。
3.用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教育人。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树立先进典型,在信贷人员中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无私奉献的精神,勤奋敬业、埋头工作的务实态度,勇挑重担的高尚品质,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成为全体信贷人员的共识共为。(四)信贷文化建设应常抓不懈。
1.信贷文化建设必须树立“大文化”观念。不断完善宣传工具,广泛宣传信贷文化知识。建立交流平台,研讨信贷文化建设理论,交流建设经验和信息。丰富文化内容,实行新闻文化、营销文化、视觉标识文化三块并进。优化宣传形式,实行系统文化宣传与地方板块文化宣传相结合、内部文化宣传与社会文化宣传相结合、文字与声像相结合,把握主题,突出重点,整体联动,利用各种载体做好信贷文化宣传工作。
2.信贷文化建设必须做到全员参与。在信贷文化建设中,每位员工都是信贷文化的被升华和熏陶的对象,又是信贷文化的推动者。新形势要求农发行必须成为一个学习气氛浓厚、能充分发挥员工创造力,能继续创新发展的学习型组织。通过理论灌输、阅读书籍、心得交流、集中培训、理论研讨、学历教育和资质考试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倡导全员学习,促进员工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参与建设先进信贷文化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信贷文化建设必须一把手亲历亲为。要制定规划,明确目标,持之以恒,稳步推进。其次把信贷文化建设纳入全行的工作日程,贯穿到各项信贷业务中。要注意避免出现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重视“一把手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信贷文化是一把手思想理念、行为模式的折射,是一把手管理水平和工作业绩的的反映。在选配、使用、考核和管理一把手时,都要把信贷文化建设意识和能力作为重要因素。
第四篇:农发行对企业信贷投资问题调研思考
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加剧,效益下降,资金短缺,生存面临危机等诸多困难。如何解决“贷款难、难贷款”,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成为金融界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以某市分行为例,分析农业政策性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的难点,就改善和加强信贷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作以探讨。
一、基本情况
随着农发行业务范围的逐
步扩大,该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服务“三农”的新思路、新措施,进一步拓宽信贷支农领域,加大信贷支农力度。近三年时间,贷款余额年增幅均超过50%,分别为58.19%、81.01%和76.99%,成为全省农发行系统贷款投放增幅最大的地市分行。信贷投向上,在继续做好传统政策性业务,积极促进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商业性信贷业务,加大以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为重点的商业性贷款投放力度。2007年底,商业性贷款余额首次超过政策性贷款余额,去年底已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7.88%。但是,该行中小企业的贷款占比低。近三年时间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只有17199万元,仅占各类贷款累放额的13.38%,占商业性贷款累放额的19.6%。至2008年末中小企业贷款仅占商业性贷款余额13.89%。中小企业贷款投放总量及增速大大低于其他贷款投放量及全部贷款增速,与涉农中小企业贷款资金需求量大形成很大反差。
二、原因分析
该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投放不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从银行层面分析:一是受农发行发展战略定位的影响。一方面农发行贷款局限于涉农类企业,相对于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投放支持范围窄,而且中小企业贷款开办时间短。另一方面农发行的信贷投向主要侧重于政府重点关注、社会影响大、与“三农”息息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自开办商业性贷款业务以来,该行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中长期贷款累计达70550万元,占商业性贷款累放额的80.4%,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占全部商业性贷款余额的86.1%。二是受机构及人力资源的制约。该行包括市分行本级有9个机构,在岗67人,而且所辖的县(市)机构为清一色的信贷组,每个信贷组最多的4人,少的仅有2人。至2008年底,全市系统人均贷款占有量已接近1700万元,远超当地国有商业银行人均贷款量。三是服务功能不完善。由于信贷组人员少,不能办理会计结算业务,除一个县信贷组委托当地国有商业银行代理会计结算业务外,其他7个县(市)的开户企业均在市分行本级开户,办理存取款业务极不方便,具有一定的时滞性,且成本高,大大降低了该行的服务效率,并严重制约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力度。四是经营管理体制不配套。第一,缺乏适应服务中小企业的专业化信贷服务体系和制度。由于农发行开展商业性信贷业务时间不长,针对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少,信贷管理制度办法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第二,中小企业信贷准入门槛高。信贷准入审批权均在省级分行。贷款审批权,除贷款500万元以下的农业小企业贷款外,其他所有商业性贷款在省级分行或总行。第三,经营考核对不良贷款无适度的容忍比例。目前资产质量考核与费用、工资挂钩,不论一个行不良贷款比例高低,造成不良贷款的原因,出现不良贷款就直接影响到该行的费用及员工收入。与此同时,对工作量大、成本高,风险也相对大的中小企业贷款未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不仅没有调动信贷支持中小企业的积极性,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贷款投放。
(二)从企业层面分析:一是中小企业基础差、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弱。中小企业绝大部分是白手起家,存在先天不足。另外加上金融体制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融资渠道狭窄,严重制约其发展壮大。二是法人治理结构缺位。中小企业主要以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
一、权责不明,家族性质较浓,甚至还处在“丈夫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夫人是会计兼出纳”的原始局面。企业主存在文化水平低、观念落后,不愿借用“外脑”。该行曾经扶持过的一家养殖企业,无专职的财务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以父子俩为主,缺乏财务知识,支票也不知如何开,但信贷人员多次动员他们为企业请一位财务人员,最终是死活不同意。三是财务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企业由股东直接经营,企业账户与经营者个人账户具有一定连通特点,为了方便,企业往往原材料采购资金先打到个人信用卡收购,产品销售货款直接打入个人账户。这样不仅使银行难以掌握企业资金使用流向情况,而且获取信息成本很高,造成银行更愿意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贷款,而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服务。四是贷款抵押担保难。中小企业自身资产少,可提供的抵押物不足,有实力的企业不愿为其担保,担保公司收费高,企业难承受。为解决企业抵押担保难问题,该行曾先后探索并开办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方式,如折
地指标质押贷款、电费收益权质押贷款,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以及林权抵押贷款等方式,但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仍然严重。
三、对策建议
(一)提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工作主动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指明了农发行业务发展方向,提出“拓展农业发展银
行支农领域,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与此同时,作为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共同形成合力,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情况下,帮助中小企业“过冬”有着重大意义。一方面是政策性银行要体现先导示范职能和扶持弱质产业、弱质行业的职能要求;另一方面是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扶持培育农发行自己的优质客户,扩大业务,才能保证农发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服务体制机制,增强支持有效性。一是进一步加大机构网点升格力度,提高服务能力。建议对贷款余额超过亿元的信贷组升格为县支行,并增加结算业务等服务功能。二是增加人员。随着该行近年业务快速发展,现有人员数量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要求。一方面是要求国家相关部门给政策,增加人员数量,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素质,促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三是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加强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建设的同时,完善不良贷款考核机制,科学合理地确定风险容忍度,并且对信贷人员尽职后发放的贷款,因客观因素造成不良的,不追究其责任,充分体现尽职免责原则,以切实提高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大力开展金融创新,完善服务功能。一是根据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不健全、不规范的实际,建立独立的企业信誉状况评价方式。选择易于获取且能够反映中小企业实力和经营管理状况的非财务指标,如年纳税额、年销售归行额、年运输量、加工企业年用电量,企业主信誉、注册资本、抵(质)押物,设备加工能力等情况。二是存款账户资金往来情况作为后续贷款决策的重要依据。在企业与农发行建立信贷关系后,即要求企业的购销、加工等经济活动的资金往来通过在农发行开立的存款账户,以便信贷人员根据存款账户资金往来情况,结合企业流水账、库存商品账进行分析,更为准确把握企业经营状况、企业经济实力、负债情况,弥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与银行信息交流不畅的问题。三是注重第一还款来源,防范贷款风险。重视企业经营收入作为贷款第一还本付息来源,降低以抵(质)押担保作为防范信贷风险的依赖度,适当提高信用贷款比重。为确保企业经营收入能足以还本付息,贷款管理必要时可借鉴收购资金管理办法,实行封闭管理。信贷人员对贷款的发放、使用、回收进行全程跟踪、监测,掌握情况,防风险。四是根据企业需求开发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如中小企业自助循环流动资金贷款,创新中小企业贷款还款方式,最大限度满足企业信贷服务需求。五是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信贷抵(质)押担保方式。对于探索并取得成功的抵押担保方式,要进一步推广应用。如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加大林权抵押贷款力度。六是进一步加强与商业银行合作,积极探索信贷组代理网点撤销后贷款监管新模式,既解决贷款监管难问题,又方便企业资金结算。
(四)完善配套政策,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政策支持。一是建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落实对涉农中小企业贷款的贴息制度以及减免营业税政策。对非银行自身原因造成的中小企业贷款损失政府给予适当补偿,降低银行风险。二是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扶持发展力度,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三是银行与农业、工商、税务等政府相关部门合作,积极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对建立账务管理体系确有困难的企业,要动员企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代理记账。对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增加企业成本负担,建议政府以补贴券的方式进行补贴。
第五篇: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遂宁市分行 杜易权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企业文化日益成为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成为当前形势下研究企业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农发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企业管理是农发行企业属性的重要体现,企业文化建设是农发行企业管理的内在范畴。为此,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题,培育农发行企业精神和员工价值观念,塑造农发行外部形象,对于提升农发行系统职工素质,增强农发行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益,促进农发行蓬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农发行组建以来,农发行系统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探索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它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先进文化相比,目前还尚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重视文化建设表面形式,忽视农发行文化建设特殊性。个别地方的农发行机构为塑造自身的“文化”形象,在脱离农发行目前客观实际的情况下,总结了一套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由于这些经营理念或企业精神只有通用性,不具农发行特殊性,很难准确地反映出农发行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不能起到振奋职工精神,团结和凝聚职工的作用,不能得到职工的认可。
二、照搬企业传统文化作法,缺乏现代企业文化创新。个别农发行机构对企业文化建设急于求成,照搬传统作法,习惯于现成模式,一经建立则作为一成不变的教条,无论在那个部门推行都视为经验之谈,其成效如何则不敢肯定。
三、重视企业文体活动,轻视农发行主业工作。农发行是国家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管理是农发行的主业,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农发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个别农发行机构忽视农发行工作重心,偏离主业甚至不务“正业”,大动干戈,大花钱财,以大量精力和人力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狭隘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唱歌、跳舞、打球、下棋等文体活动,甚至不惜巨资兴建球场、娱乐室、歌咏厅,并规定每月文体活动次数,作为主要工作考核奖惩。
四、注重工作眼前政绩,忽略企业长期效益。企业文化的旋风使很多企业醒悟,必须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加之农发行上级行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力度,大力宣传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于是一些农发行机构赶时髦,搞跃进,总想率先干出一翻“政绩”来,不顾农发行客观实际,大搞形象工程:有的行挤出大量业务人员,或高薪聘请地方文艺人才?熏以长达数月时间,大搞文艺排练,总想将毫无文艺细胞的职工培养成文艺天才,甚至成为“明星”,有的行大搞“唱一首歌,读一本书,背一首诗„”等“五个一”片面的形式主义活动;有的行不顾客观条件,大力美化工会活动室,请能人拟草录相解说词,组织职工模拟录相,花巨资拍摄反映政绩的专题片等等。
上述现象,从根本上来说没有抓住企业文化的主线。所谓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合。它是企业职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物质文化主要指工作环境、生产生活设施等,它是形成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条件;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对员工行为和企业行为科学的规范和合理的约束,它是体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员工和企业行为的要求;精神文化主要是指企业领导和员工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它是形成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农发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企业管理是农发行企业属性的重要体现,企业文化建设是农发行企业管理的内在范畴。为此,农发行创建企业文化必须体现时代特色、自身特色,必须准确地把握企业文化内涵,遵循农发行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从人本文化、经营文化、形象文化入手,强化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农发行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强化人本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和员工素质。
现代金融管理理论认为,金融企业人、财、物诸因素中,人是重要的因素,人应该成为金融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职工既是金融企业管理的中心,又是金融企业管理的主体,而主体的行为管理主要依靠企业精神的激励和自我行为的约束。为此,农发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抓好人本文化建设,塑造和培育农发行特色的企业精神文化,进一步提高企业和员工素质。一是以现代价值观念,塑造具有农发行特色的企业精神。纵观国际国内现代企业,从领导到员工个个执着追求企业共同理想,个个精神振奋,团结拼搏,奋发向上,充满活力和生机,其重要经验就是塑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并将这种企业精神作为企业和员工振奋精神,激励向上的精神支柱。为此,农发行应在全国系统内统一塑造符合自身实际的企业精神,并在全行发扬光大。农发行的企业精神应当包括企业宗旨,创业方针,进取口号,从业风尚,行为规范等诸多内容,以体现农发行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经营理念,以增强员工职业荣誉感,工作责任感,开拓进取感和群体意识感,激励职工投身农发行建设。二是以领导者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观念,引导员工迈向先进文化,营造农发行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农发行领导者的模范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员工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领导者精神境界、价值观念、言行举止必须体现先进的企业文化,即先进的思想,先进的道德职业风尚,并以此来号召、感染、影响、激励和带动员工朝着先进的企业文化方向迈进。三是加强教育,增强员工素质。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业务技术素质,只有两个素质得到优化,这样的员工才能称之为优秀员工。为此,农发行人本文化建设,应抓好共同理想教育,政策形势教育,文化知识教育,金融业务技术教育,以保证员工两个素质的提高。
二、强化经营文化建设,提高农发行管理效益
经营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企业员工和企业生产行为科学地统筹、约束、规范和协调,通过经营文化建设,以提升企业和员工效率,实现企业管理效益。企业经营文化的主要内容为经营服务宗旨,经营服务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制定的经营管理制度和经营管理方式。农发行组建以来,各行先后根据农发行经营目标双重性,经营范围特定性,管理垂直性的特点,已初步形成了具备自身特色的企业经营文化,对于加强农发行经营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客观形势的不断变化,农发行经营文化也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我们认为当前农发行经营文化应当实现四大创新:一是管理创新,实现管理规范化。实现内部管理规范化,是现代银行的重要标志,是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发行有效防范风险,实现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重要保障。农发行管理创新的目标应为制度建设系统化,岗位设置科学化,业务操作程序化,管理手段现代化,数据资料档案化,考核评价标准化。为此,农发行应当借鉴现代金融企业管理的经验,不断探索和完善内部管理,以科学管理手段和方式提高农发行管理效益。二是制度创新,实现从严治行。规章制度是规范、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准则,是企业实现管理目标的工具。特别是农发行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事激励竞争机制的情况下,必须建立健全配套的员工监督制约机制,以保证激励竞争的有序化和合理化。当前,农发行要从“人管人”转变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以制管人”上来,要大力推行现代企业各种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以实现从严治行之目的。三是服务创新,赢得客户的信赖。虽然农发行是政策性银行,与企业是一种特殊的捆绑式信贷管理关系,但是信贷资金一旦融入企业,银行和企业尤如同坐一条船,生死共存亡。为此,农发行除了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严格的金融政策监管外,必须高瞻远瞩,全心全意为企业提供一流的服务,改进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功能,创新金融产品,实现银企双赢。四是技术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期的到来,技术创新文化建设已摆在了现代企业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突出技术创新文化,将直接决定着农发行未来的命运。为此,农发行要树立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观念,创建吸引、使用和激励人才的管理机制,要以现代科技设备武装人,以现代化科技知识培育人,以多种形式实现科技创新。
三、强化形象文化建设,塑造现代金融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文化建设是指企业外部形象、员工形象、工作生活环境形象、产品及服务形象等形象文化建设的总称,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员工、产品以及服务等内在品质的外部展现。为此国内外现代企业在提高企业、员工及产品内在品质的基础上,总是将企业品质及精神,运用影像、刊物、广告等媒体,通过制作形象雕塑、名称标志、行业徽章、创业歌曲、产品商标等进行刻意包装和展示,以提升内在价值并形成具有一定价值的无形资产。为此,农发行创建企业形象文化,也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提升农发行价值的需要。鉴于农发行与商业企业的差异性,农发行抓好企业形象文化建设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大力推进“十字”行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农发行风气。农发行要围绕金融系统“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十字行风的倡议,认真落实党风建设“八坚持、八反对”决定,公民道德规范以及行员行为守则,大力弘扬“三铁”精神,开展行风教育和行风监督,不断地优化行业风气,树立良好的农发行领导和员工形象。二是美化“窗口”建设,展现农发行工作生活和环境形象。美化“窗口”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发行的一项形象工程。为此,农发行的办公、营业、生活场所及环境要统筹布局,合理美化,干净整洁,和谐舒适。通过窗口的美化和包装,提升农发行品质和精神面貌。三是以文明建设为主线,搞好争先创优活动。农发行要以多种形式开展“文明单位”、“窗口示范单位”、“四好班子”、“青年文明号”等各种争先创优活动,以展现农发行奋发向上的气势。四是丰富农发行娱乐文化活动,展现农发行的群体精神。农发行文体活动要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熏通进举办知识讲座会、报告会、演讲会、智力竞赛会,歌咏比赛会、体育比赛会等多种文体活动,更好地凝聚员工,振作士气,团结协作,以展现农发行的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