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尽职调查工作的通知(2011年11月14日 中国证监会 创业板发行监管函[2011]135号)

时间:2019-05-12 14:2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尽职调查工作的通知(2011年11月14日 中国证监会 创业板发行监管函[2011]135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尽职调查工作的通知(2011年11月14日 中国证监会 创业板发行监管函[2011]135号)》。

第一篇:关于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尽职调查工作的通知(2011年11月14日 中国证监会 创业板发行监管函[2011]135号)

关于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尽职调查工作的通知(2011年11月14日 中国证监会 创业板发行监管函[2011]135号)

各保荐机构:

为进一步提高创业板保荐工作质量,充分利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现就保荐机构使用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以下简称征信平台),做好发行申请人信用信息尽职调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保荐机构应当将企业的征信平台信用信息纳入尽职调查范围,通过征信平台获得企业基本信用信息报告(简单版)和企业基本信用信息报告(明细版),并对两份报告所载明的信息进行核查,与招股说明书披露信息逐项对照,分析差异并说明原因。对于其中招股说明书不需要披露或未披露的信息亦需予以分析说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出具《××××股份有限公司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信用信息专项核查意见》。

二、2011年11月30日前申报的企业,保荐机构应在该企业上发审会前提交《××××股份有限公司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信用信息专项核查意见》;2011年11月30日后申报的企业,应在申报时提交前述核查意见。

三、《××××股份有限公司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信用信息专项核查意见》作为封卷必备文件,在封卷目录上单独编号,列在“发行保荐工作报告”文件之后。

附件:专项核查意见的必备内容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专项核查意见的必备内容

发行人、保荐机构对企业基本信用信息报告的信息进行核查,主要应包括:

1.企业基本信息;

2.被行政处罚情况;

3.获得行政许可情况;

4.获得认证情况;

5.获得资质情况;

6.法院判决和执行情况;

7.欠税情况;

8.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情况;

9.住房公积金缴费情况;

10.对外投资情况;

11.借款人财务情况;

12.期末未结清信贷信息(余额);

13.未结清不良信贷信息;

14.已结清不良信贷信息;

15.当前对外担保及被担保情况;

16.支付信用信息;

17.质检通关及企业进出口监管信息。

如以上事项为招股说明书披露事项,发行人、保荐机构应分析以上事项与招股说明书披露事项是否一致,并解释差异产生的原因,保荐机构应对查询结果与信息披露之间的差异是否构成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发表明确的核查意见。如以上事项为非披露事项,发行人、保荐机构应分析以上事项中的异常情况,并说明异常事项产生原因及对本次首发申请的影响。

第二篇: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最新.

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发行监管部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

按照依法行政、公开透明、集体决策、分工制衡的要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以下简称创业板首发)的审核工作流程分为受理、反馈会、见面会、问核、预先披露、初审会、发审会、封卷、会后事项审核、核准发行等主要环节,分别由不同处室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对每一个发行申请人的审核决定均通过会议以集体讨论的方式提出意见,避免个人决断。

一、基本审核流程图

受 理 材

料 委意见

二、具体审核环节简介

1、材料受理、分发环节

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受理处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证监会令第66号)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证监会令第61号)、《关于进一步做

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证监会公告[2010]8号)等规则的要求,依法受理创业板首发申请文件,并按程序转创业板发行监管部(以下简称创业板发行部)。创业板发行部收到申请文件后由综合处分发至审核一处、审核二处。审核一处、审核二处根据发行申请人所处的行业、公务回避的有关要求以及审核人员的工作量等各确定一名审核人员审核发行人的创业板首发申请文件。

2、反馈会环节

审核一处、审核二处审核人员审阅发行申请人申请文件后,从非财务和财务两个角度撰写审核报告,提交创业板发行部反馈会讨论。反馈会主要讨论初步审核中关注的重点问题,确定需要发行申请人补充披露、解释说明以及中介机构进一步核查落实的问题。

反馈会按照申请文件受理时间顺序安排,由综合处组织并负责记录,参会人员有审核一处、审核二处负责人及该项目审核人员等。反馈会后形成书面意见,履行内部程序后反馈给保荐机构并抄送发行申请人注册地证监局。见面会前不安排发行申请人及其中介机构与审核人员沟通。

保荐机构收到反馈意见后,组织发行申请人及相关中介机构按照要求落实并进行回复。综合处收到反馈意见回复材料进行登记后转审核一处、审核二处。审核人员按要求对申请文件以及回复材料进行审核。

发行申请人及其中介机构收到反馈意见后,在准备回复材料过程中如有疑问可与审核人员进行沟通,有必要时可与处室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

审核过程中如发生或发现应予披露的事项,发行申请人及其中介机构应及时报告创业板发行部并补充、修改相关材料。

3、见面会环节

见面会旨在建立发行申请人与创业板发行部的交流沟通机制。首先由创业板发行部部门负责人介绍发行审核的程序、标准、理念及纪律要求等,其后与发行申请人就企业情况及反馈意见中涉及的问题等进行一对一沟通。见面会按照申请文件受理时间顺序安排,由综合处通知相关发行申请人及其保荐机构。见面会参会人员包括发行申请人代表、保荐代表人、创业板发行部部门负责人、综合处、审核一处和审核二处负责人等。

4、问核环节

问核机制旨在督促、提醒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做好尽职调查工作,安排在见面会后进行,参加人员包括问核项目的审核一处和审核二处的审核人员、两名签字保荐代表人和保荐机构的相关负责人。

5、预先披露环节

反馈意见落实完毕、财务资料在有效期内的将安排预先披露。具备条件的项目由发审委工作处通知保荐机构报送发审会材料和预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创业板发行部收到相关材料后安排预先披露,并按受理时间顺序安排初审会。

6、初审会环节

初审会由审核人员汇报发行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初步审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其落实情况。初审会由综合处组织并负责记录,创业板发行部部门相关负责人、审核一处和审核二处负责人、审核人员、综合处、发审委工作处以及相关发审委委员参加。

根据初审会讨论情况,审核人员修改、完善初审报告。初审报告是创业板发行部初审工作的总结,履行内部程序后与申请材料一并提交发审会。

初审会讨论决定提交发审会审核的,创业板发行部在初审会结束后出具初审报告,并书面告知保荐机构需要进一步说明的事项以及做好发审会召开前的准备工作。初审会讨论后认为发行申请人尚有需要进一步落实的重大问题、暂不提交发审会审核的,将再次发出书面反馈意见。

7、发审会环节

发审委制度是发行审核中的专家决策机制。目前创业板发审委委员共35人,其中专职委员23人,发审委工作处按工作量和需回避事项安排相关发审委委员列席初审会和参加发审会,并建立了相应的回避制度、承诺制度。发审委通过召开发审会进行审核工作。发审会以投票方式对首发申请进行表决,提出审核意见。每次会议由7名委员参会,独立进行表决,同意票数达到5票为通过。发审委委员投票表决采用记名投票方式,会前须撰写工作底稿,会议全程录音。

发审会由发审委工作处组织,按发行人向创业板发行部报送上会材料的时间顺序安排,发审委委员、审核一处、二处审核人员、发审委工作处人员参加会议,发行申请人代表、项目签字保荐代表人各2名到会聆询。

发审会召开5天前中国证监会发布会议公告,公布发审会审核的发行申请人名单、会议时间、参会发审委委员名单等。发审会上各参会委员独立发表审核意见,发行申请人聆询时间为45分钟,聆询结束后由委员投票表决。发审会认为发行申请人有需要进一步落实的问题的,将形成书面审核意见,履行内部程序后发给保荐机构和发行申请人,同时抄送地方证监局。

保荐机构收到发审委审核意见后,组织发行申请人及相关中介机构按照要求落实并进行回复。综合处收到审核意见回复材料后转审核

一处、审核二处。审核人员按要求对回复材料进行审核并履行内部程序。

8、封卷环节

发行申请人的首发申请通过发审会审核后,需要进行封卷工作,即将申请文件原件重新归类后存档备查。封卷工作在落实发审委审核意见后进行。如没有发审委审核意见需要落实,则在通过发审会审核后即进行封卷。

9、会后事项审核环节

会后事项是指发行申请人首发申请通过发审会审核后,招股说明书刊登前发生的可能影响本次发行及对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应予披露的事项。存在会后事项的,发行申请人及其中介机构应按规定向综合处提交相关说明。须履行会后事项程序的,综合处接收相关材料后转审核一处、审核二处。审核人员按要求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按照会后事项相关规定需要重新提交发审会审核的需要履行内部工作程序。会后事项审核程序结束后相关材料存档备查。

会后事项审核程序结束后,创业板发行部根据审核情况起草持续监管意见书,将创业板发行部和发审委审核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及发行申请人承诺事项,书面告知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发行申请人注册地证监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后续监管。

10、核准发行环节

封卷完成后,履行申请批复程序,发行申请人领取批文后安排后续发行工作。

三、与发行审核流程相关的其他事项

发行审核过程中,我会将征求发行申请人注册地省级人民政府是否同意其发行股票的意见,特殊行业的企业还根据具体情况征求相关

主管部门的意见。发行审核过程中的终止审查、中止审查分别按照《中国证券监督 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第 20 条、第 22 条的规定执行。审核过程中收到举报材料的,将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 许可实施程序规定》第 19 条的规定予以处理。发行审核过程中遇到现行规则没有明确规定的新情

况、新问题,创业板发行部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根据内部工作程序提出处 理意见和建议。6

第三篇:中国证监会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

中国证监会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证监发行字〔2001〕115号)

各具有主承销商资格的证券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申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

为进一步明确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条件和程序,规范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现就《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和《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执行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除应当符合《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经注册会计师核验,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加权平均净资产利润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是不得低于7%。

经注册会计师核验,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最近三个会计的净资产利润率平均值原则上不得低于6%。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净资产利润率平均低于6%的,公司应当具有良好的现金流量。

最近三年内发生过重大重组的公司,以重组后的业务以前经审计的盈利情况计算净资产利润率。

上市不满三年的公司,以最近三个会计平均的净资产利润率与股份公司设立后会计平均的净资产利润率相比较低的数据为准。

2、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前,累计债券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后,累计债券余额不得高于公司净资产额的80%。公司的净资产额以发行前一年经审计的年报数据为准。

二、要求按照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公司的标准计算净资产利润率的公司,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公司实际从事的主营业务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业务;

2、来自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业务的业务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50%以上;

3、用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业务的资产占公司资产总额的50%以上。

公司使用合并会计报表的,第2、3项所指的指标以发行前一年经审计的合并会计报表的数据为准。

三、股东大会应当按照《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就申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作出决议,对发行规模、向原股东配售的安排、募集资金用途、转股价格的确定及调整原则、转股价格修正等事项必须进行逐项表决,且需作出具体安排,不得授权董事会决定。

四、募集说明书中的回售条款应当就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可以行使回售权的年份作出约定。在募集说明书约定的可以行使回售权的年份内,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每年可以行使一次回售权。

五、募集说明书设置转股价格修正条款的,必须确定修正底限;修正幅度超过底限的,应当由股东大会另行表决通过。

六、可转换公司债券保证人的净资产额不得低于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金额;可转换公司债券保证人的净资产额应当经过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核验并出具验证报告;证券公司、上市公司不得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提供担保。

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应当按照下列要求披露有关信息:

1、本次发行议案经董事会表决通过后,应当在两个工作日内报告证券交易所,公告召开股东大会的通知。

召开股东大会的通知应当包括董事会决议、提交股东大会表决的具体发行方案、董事会关于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说明和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有关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并载明“该项决议尚须经股东大会表决后,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字样。

2、董事会应当在股东大会召开日前至少五个工作日就以下内容以公告形式通知股东:涉及运用筹集资金收购资产的,董事会应当公告被收购资产的评估报告;涉及运用筹集资金收购权益的,董事会应当公告被收购企业最近一个会计及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

3、股东大会通过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议案后,公司应当在两个工作日内公布股东大会决议,公告中应当载明“该方案尚须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字样;如果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发行议案有变更,还应当公告变更后的内容。

4、公司应当自收到中国证监会核准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通知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发出获准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公告。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申请未获受理或未获核准的,公司应当自收到中国证监会通知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发出未获受理或未获核准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公告。

八、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必须用于公司的主营业务;用于对外投资的,对外投资项目应当与主营业务密切相关,且须对被投资机构拥有实质控制权或事先约定分红方式以保证发行公司有良好的现金流用于偿还债务。

募集资金用于收购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的资产或权益的,公司董事会应当保证有关关联交易符合公司的最大利益且不损害非关联股东的利益,并由独立董事发表意见;未聘任独立董事的,应当聘请中介机构出具独立财务顾问报告。关联股东在审议收购事项的股东大会上不得参与表决,其所代表的有表决权的股份数不计入有效表决总数。

上市公司必须严格按照募集说明书披露的用途使用募集资金,原则上不得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确实需要改变的,必须经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并赋予转债持有人一次回售的权利。

九、上市公司在报送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申请文件时,应当提供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有关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十、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00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财政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5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

财会函〔2008〕5 号

财政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

年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2007年是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做好新准则实施工作不仅关系到上市公司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和贯彻中央“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意义重大。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和监督检查机构、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注册会计师协会,均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切实防止上市公司2007年净利润和净资产同比出现非合规波动现象,确保新会计和审计准则实施到位。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和监督检查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跟进和督导本地区上市公司年报编制工作

(一)确保在上市公司实施好新准则是财政部2008年会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财政部已成立了新准则实施情况工作组(名单附后),制定了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工作的方案,密切关注每一家上市公司公布的2007年年报,继续采用“逐日盯市、逐户分析”的方式,跟踪分析每一家上市公司的2007年年报,全面、准确地掌握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的情况。对于在年报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非合规问题,财政部将对有关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项检查。

(二)各地财政部门2007年年初成立的新准则实施情况工作组,应在熟悉新准则及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区做好上市公司年报工作的方案,对本地区上市公司年报相关工作,作出统筹安排。随时掌握本地区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披露时间和进度,做好每一家上市公司年报的跟踪分析。

(三)各地财政部门应督促本地区上市公司认真学习、全面把握新会计准则以及准则发布后的相关文件规定,要求对于新会计准则首次执行日的期初数在2006年年报提供的数据基础上认真核实,同时按照有关衔接办法的规定对比较报表的数据进行调整。对于2007年净利润和净资产同比变动幅度较大的项目,要督促上市公司认真查明原因,属于新准则执行不正确、不到位的,应当予以更正,除此之外,应当作出说明。

(四)各地财政部门应督促本地区上市公司在执行新准则及编制2007年年报中贯彻稳健性原则,确保其资产的价值反映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能力,对于出现减值迹象的资产,通过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要求上市公司足额计提减值准备;督促上市公司对于因或有事项产生的义务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必须确认费用或损失;对于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要求其确定的公允价值应当具有可验证性,除自活跃市场取得的市价外,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的,应当要求上市公司充分披露所采用的估值技术方法和各项参数;密切关注上市公司披露的关联交易,对于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应当敦促上市公司更正;提醒上市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担负起《会计法》赋予的责任,对本公司出具的2007年年报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五)各地财政部门应密切关注本地区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情况的宣传报道和媒体反映,经常性地组织专稿,向媒体提供本地区上市公司实施新准则的客观信息、资料和正确评价;发现不实报道的,应当及时与有关媒体进行沟通和更正,严防不实报道对新准则实施造成负面影响。

(六)各地财政部门应严格监控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工作,选择有代表性的公司进行现场跟踪,全面掌握本地区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切实了解上市公司在年报编制过程中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无法解决的,应当立即上报财政部。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结束后一个月内,各地应形成本地区该项工作的总结上报财政部。

二、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在安排2008年会计监督工作时,要将关注上市公司年报作为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的重点

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要充分利用注册会计师业务报备网络系统和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渠道,对本辖区内上市公司年报及相应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进行跟踪分析和监控。在开展2008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时,必须将上市公司作为检查重点,对异常的上市公司年报要及时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发现上市公司年报存在问题的,必须延伸检查为其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同时,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检查应侧重于新审计准则的执行情况,并将具有证券业执业资格的事务所作为检查重点。各地专员办还可根据本地情况,深入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新会计、审计准则情况的专项调查,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上报财政部。

三、各地注册会计师协会应随时掌握本地区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情况,关注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是否恰当、合规

各地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重点监控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按照新审计准则的规定履行职责,以及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过程中是否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并保持足够的职业谨慎,特别应当关注会计师事务所对特定类型业务的审计如对公允价值的确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认定、不具商业实质的交易的判断、关联方交易及异常的长期资产处置等,是否符合新会计、审计准则的规定。同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的主任会计师要认真抓好新审计准则的贯彻落实,确保新准则的理念、原则和内容贯彻到年报审计和风险控制的各个层面。按照业务报备的要求,认真做好上市公司2007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报备工作。各地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及时研究新准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现问题的要及时跟进,密切跟踪在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审计工作中出现的“炒鱿鱼、接下家”行为,对于恶意“接下家”行为实施重点监控。

四、各有关方面应当从大局出发,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加强协同配合,共同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和监督检查机构、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密切配合,建立有效的沟通合作监管机制,不仅要做好财政系统内部的协同配合,而且要积极主动地与证券监管等机构沟通与合作,严厉打击借

新准则实施之机操纵利润和其他财务数据等不法行为,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在调查核实后,应当严肃处理,决不手软,并将处理情况上报财政部。

五、各地财政部门、财政监察专员办、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认真学习贯彻本通知,并将本通知精神告知本地区上市公司和相关会计师事务所。

附件:1.财政部新准则实施情况工作组组成人员名单

2.2007年年报需要关注的重点项目

3.新准则实施后发布的有关文件及专家工作组意见

二○○八年一月二十一日

附件1:

财政部新准则实施情况工作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长:财政部会计司司长

副组长: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

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副局长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

刘玉廷 应唯 郜进兴 杨志国

成员:财政部会计司、监督检查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

2007年年报需要关注的重点项目

一、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上市公司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

二、财务报表有关项目波动分析

(一)营业收入,重点关注营业收入的构成及其异常变动原因、是否存在分期收款销售情况等。

(二)投资收益,重点关注处置投资实现的投资收益、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及其异常变动原因等。

(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重点关注交易性金融资产及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因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及其异常变动原因、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等。

(四)资产减值损失,重点关注资产减值损失的构成及其变动原因,包括对商誉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各项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基础等。

(五)所得税费用,重点关注递延所得税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金额、所得税费用(收益)与会计利润的关系等。

(六)营业外收支,重点关注债务重组利得或损失、政府补助等。

(七)金融资产的分类基础及持有金融资产的具体分类情况。

(八)特殊交易的会计政策选择,如当期发生企业合并的,对企业合并类型的判断基础。

(九)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其合并范围当期是否发生变化及其变化原因。

(十)其他产生净资产变动较大的项目及其变动原因。

三、同时发行A股、B股或A股、H股的企业,境内外财务报告的有关项目差异的情况及其原因。

新准则实施后发布的有关文件

及专家工作组意见

1.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财会[2007]14号)

2.2007年2月1日发布的第1期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

3.2007年4月30日发布的第2期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

4.2008年1月21日发布的第3期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

5.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80号)

6.关于做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办会[2007]2号)

7.关于进一步做好上市公司2006财务报告审计工作的通知(财会便

[2007]5号)

8.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证监发

[2006]136号)

9.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通知(会协[2008]3号)

10.关于切实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报执行新会计准则监管工作的通知(证监办发[2008]7号)

第五篇:关于做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自查及检查配合工作的通知(陕财办预函[2011]3号)

关于做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自查

及检查配合工作的通知

陕财办预函„2011‟3号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财政局,各县(市、区)财政局:

为了解地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开展情况,督促各地加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力度,提升资金监管能力水平,推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持续有效展开,财政部将在5月下旬组织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进行检查。为了做好检查前的自查工作和检查过程中的配合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内容

本次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各级财政部门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组织领导、信息通达、公开公示、抽查巡查、工作督促和保障、涉农专项资金的相关信息等环节的工作情况。

(一)县级财政检查内容

1、组织领导情况

1)县财政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资金监管工作情况,依据是正式的会议纪要或会议记录等书面材料;

2)制定下发有关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文件情况,包括以政府、财政部门和财政部门科(股)室名义下发文件情况。12、信息通达情况

1)接收到上级财政部门有关乡镇财政资金信息,指预算指标文件、拨款文件、管理办法等内容,依据是正式接收到上级财政的有关乡镇财政资金信息的纸质或电子资料;

2)下发有关乡镇财政资金信息,依据是正式制发、转发的有关乡镇财政资金信息的纸质或电子资料;

3)财政反馈的有关资金监管工作信息,依据是正式接收到乡镇财政反馈信息的书面或电子资料,包括主要乡镇在开展资金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困难和提出的建议。

3、抽查巡查情况。

1)乡镇财政资金抽查巡查工作情况,依据是县级财政单独或联合其他项目主管部门开展乡镇财政资金抽查巡查情况工作的通知、检查工作底稿、检查结果通报等有关记录;

2)巡查补助性资金、项目类资金情况,依据是对补助性资金、项目类资金抽查巡查的工作底稿、检查结果通报等有关资料。

4、工作督促和保障情况

1、制定乡镇财政干部培训规划、参加上级财政部门组织的乡镇财政干部培训、直接组织开展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情况,依据是正式制发的培训通知、会议指南、培训课程安排,以及参加县级直接组织培训的乡镇财政干部名单或签到记录等资料;

2、安排乡镇财政工作经费金额,依据是正式制发的预算指标文件;

3、组织开展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考核情况,依据是正式制发的考核制度、考核通知和考核结果等。

(二)乡镇财政检查内容

1、信息通达情况。

1)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台账情况,依据是资金监管台账以及分别统计的补助性资金和项目类资金数量;

2)收上级财政部门资金信息情况,依据是正式接收到县级有关乡镇财政资金信息的纸质或电子资料,并按资金性质分别统计补助性资金信息和项目类资金信息;

3)资金信息在资金使用前传递到达情况,按照资金信息传递到乡镇的时间和资金拨付使用的时间对比。

2、公开公示情况

1)补助性资金项目情况,有关内容应与2010年乡镇财政决算报表12-1乡镇涉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表(补贴类资金)保持一致;

2)公开公示补助性资金情况,依据是补助性资金公开公示后留存的有关文字、图片等资料;

3)纳入一卡(折)通发放的补助性资金项目情况,依据是有关文件规定和金融机构拨付补助性资金的操作记录;

4)补助性资金公开公示的平均时间,依据是公开公示的所有补助性资金的公开公示时间加权计算,“时间”是指一项补助性资金公开公示开始至结束的时间;

5)项目类资金,有关内容应与2010年乡镇财政决算报表12-2乡镇涉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表(项目类资金)保持一致。

6)公开公示的项目类资金,依据是项目类资金公开公示后留存的有关文字、图片等资料。

7)项目类资金公开公示的平均时间,依据是公开公示的所有项目类资金的公开公示时间,“时间”是指一项项目类资金公开公示开始至结束的时间。

3、抽查巡查情况

1)开展乡镇财政资金抽查巡查工作情况,依据是乡镇财政单独或联合其他项目主管部门开展乡镇财政资金抽查巡查工作的通知、检查工作底稿、检查结果通报等有关记录。

2)抽查巡查补助性资金情况,依据是对补助性资金抽查巡查的工作底稿、检查结果通报等有关资料。

3)抽查巡查项目类资金情况,依据是对项目类资金的抽查巡查工作底稿、检查结果通报等有关资料。

二、有关工作要求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加强财政“两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重要保障。此次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

作检查对提升我省财政资金监管能力水平,提高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争取更多的中央财力性补助资金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做好有关自查工作和检查配合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工作。这次检查事关重大,县乡两级财政部门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开展情况是检查的重点内容,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全面动员部署,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全力做好各项自查和检查配合工作。

(二)认真做好各项自查工作。为了在检查前及时发现并纠正、处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5月17日-22日,各级财政部门要立即开展一次全面的自查工作。要对照检查内容和要求进行逐一排查,找出薄弱环节,及时发现漏洞,要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是否符合检查要求,程序是否完备,资料是否齐全,进行认真、细致的自查。如发现有问题、有漏洞,要立即进行整改,该完善手续的完善手续,该补充资料的补充资料,坚决不留死角。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自查的有关内容涉及到县乡其他部门的,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做好相应的自查和有关文件、资料和电子文档的核对、完善等工作。

(三)积极做好检查配合工作。被检查的市、县、乡财政部门要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务实的态度,按照检查组要求

及时提供有关文件、资料,确保提供的资料真实完整,确保检查工作顺利进行。不能按时提供有关资料的,要及时向检查组说明原因。对于检查组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积极做好解释工作。要多与检查组进行沟通,取得检查组的理解。对于敏感问题,要及时向上级财政部门汇报,重大问题,要及时向省财政厅预算处汇报请示。同时,要全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为检查组提供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生活便利条件,保证检查工作顺利进行。

(四)及时制定和实施整改措施。各级财政部门要以本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大力提升资金监管能力水平,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对于检查组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积极制定整改措施,逐项进行落实,并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强化监督检查,不断提高乡镇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五)各地自查结束后,要形成书面报告,由市级财政部门汇总整理后,于6月5日前报省财政厅预算处。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七日

下载关于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尽职调查工作的通知(2011年11月14日 中国证监会 创业板发行监管函[2011]135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尽职调查工作的通知(2011年11月14日 中国证监会 创业板发行监管函[2011]135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