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

时间:2019-05-12 14:5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

第一篇:论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

论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

[ 2009-12-23 9:26:00

推荐论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中小学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它既有助于拓展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材渠道,又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俱乐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自2000年以来,国家、省体育局利用体育彩票公益基金在全国创建了两千多个以学校为依托单位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旨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大力推进“送体育进校园”活动,深入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不断扩大业余训练规模,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青少年体质,并向其传授体育运动技能,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提高人才培养效益,努力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只有中小学群众体育开展的好,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多,竞技体育项目在学生中普及率高,才有可能促进学校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扩大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材范围和培养效率。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中小学群众体育开展的有效载体,在促进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体育俱乐部可以拓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材渠道

这一组织形式提高了部分竞技运动项目在广大中小学生中普及率,扩大了学校业余训练的规模,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

传统业余训练以运动技能拔尖的学生为基础,运动训练与学生的日常活动脱节,体育俱乐部则将拔尖学生的运动训练作为俱乐部活动的组成部分。

中小学体育俱乐部作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专项运动,参与俱乐部的活动,扩大了俱乐部会员在学生中的比例,让全体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俱乐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自身的健康和机能水平,增强体质。这就给部分具有竞技运动天赋的学生有了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特别是在俱乐部举行的小型比赛中,这一部分学生自然脱颖而出,为学校竞技体育业余训练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从而为选拔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了基础。

比如,镇江市青少年宫俱乐部,坚持开展体育舞蹈、武术、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的培训,涌现出了一批在省、市体育竞赛中争金夺银的运动员;鹤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长期坚持开展手球训练,该俱乐部手球队多次代表镇江市参加省级、国家级青少年手球比赛,获省十三届运动会少年甲组冠军,少年乙组亚军;丹阳市阳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篮球队,参加全国篮球城市青少年比赛,获亚军;镇江市八叉巷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省队和国家队输送了多名乒乓球队员。

二、有助于提高业余训练的效率

俱乐部的活动为学校业余训练专业化提供了保障,提高了业余训练的效率。

俱乐部在会员层次上是有所区别的,即普通大众性质的会员和具有一定专业水准运动队会员两支不同的会员队伍,因此俱乐部会员活动中也采取了分层次的教学、训练。针对专业水准运动队训练,俱乐部有自己专门的教练或有专长体育教师专人、专项负责教学训练,在教学训练、比赛的计划的安排上系统科学,符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规律,大大提高了学生业余训练的质量。

业余训练水平的提高对参训学生的成材率有极大的积极影响,它有效地提高了校运动队竞技运动水平。通过俱乐部常年开展的训练,学校运动队参加省、市比赛均能取得好成绩,这就

提高了学校的声誉,并因此得到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支持,促使他们进一步加大对俱乐部的投入和管理,形成“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最终为俱乐部的可持续性发展赢得了更大的空间。

三、俱乐部有助于提升师资水平

俱乐部能够为学校开展业余训练提供优质的教练员资源,为有效地提高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和水平提供师资保障。

通常学校业余训练都是依靠本校的体育教师担任训练工作,专项训练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训练能力往往跟不上,反映出学校竞技体育训练师资的不足。为了提高训练水平,俱乐部可以通过聘请体校的高水平教练员或退役的高水平专业运动员担任运动队的训练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学校业余训练的师资水平,为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

四、俱乐部开展的竞赛活动对学校业余训练的工作有督促检查的作用

俱乐部组织的校内、校际间的比赛,一方面让具有专业水准的会员有一个展示水平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检阅训练水平的机会。通过比赛往往能够发现俱乐部在专项训练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优势,为下一阶段训练工作计划的调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促进了学校业余训练更趋科学、合理,能有效地提高训练的效率和水平,更好地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服务。

五、俱乐部能为学校业余训练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源,促进了业余训练可持续的发展。

学校开展业余训练和参加比赛,往往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包括教练员的工资待遇和奖励,运动员的运动装备以及参赛的费用,这些全都要学校支出,而当前学校发展面临着资金短缺的状况,要学校拿出更多资金支持业余训练存在一定的难度。俱乐部通过自己的经营募集到资金,可以从中拿出一部分经费支持学校的业余训练,缓解学校业余训练方面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学校业余训练可持续性发展。

六、俱乐部为部分竞技体育项目的体教结合办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前体育主管部门与教育部门开展的体教结合办学模式中,部分项目是以俱乐部的形式开展的,体育主管部门为俱乐部提供竞技体育训练方面人力、物力、资金的支持,教育部门负责俱乐部的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管理,利用俱乐部这一载体整合双方的优质资源,通过俱乐部的正常运转培养更多更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例如:镇江市鹤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国家级)就是在市体育局与市九中组建的市青少年手球队的基础上,以九中为依托单位,下设五个团体会员单位成立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会员1000余人,手球运动在俱乐部中得到了极大的普及,拓展了手球运动的选材渠道和训练渠道,促进了镇江市青少年手球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见俱乐部实施方案和成绩统计表: 镇江市鹤山青少年手球俱乐部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二)、集体会员单位:

各集体会员单位发展会员人数为本校在校生总人数的10%左右,至少配备1名专职教练员、1名兼职教练员、保证一片标准室外手球场地,1名校级领导担任集体动员单位的负责人,主抓本校手球俱乐部的管理工作。

(三)、教练员:

镇江第九中学专职教练员必须经省级以上的体育机构专业培训,并合格方能上岗。

各小学部的专职教练员、兼职教练员必须经俱乐部专门组织的市级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俱乐部每年定期选派部分教练员参加省级或国家手球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提高俱乐部整体师资水平,加快我市青少年手球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

(四)、教材、训练计划:

青少年手球运动训练教学要有相应的配套教材,制定训练计划活动方案,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培养手球运动后备人才,既要能娱乐学生的身心,培养对手球运动的兴趣,又要能进行手球技、战术教学训练,让学生通过运动训练掌握一定手球运动的技能,促进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会员的影响进一步普及手球运动在中小学生中的开展,扩大手球运动人口比例,加快手球运动的发展。

(五)、活动、训练竞赛:

各集体会员单位坚持保证2次/周的会员训练制度,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手球比赛,并能选拔队员组队参加俱乐部组织的比赛,能选派一定数量的会员参加俱乐部组织的夏(冬)令营活动,镇江第九中学负责组织俱乐部夏(冬)令营活动,常规的比赛,并选拔优秀会员组建镇江市青少年手球队,代表市参加全国、省内的重大比赛。各集体会员单位每学年都必须根据俱乐部的总计划,合理、科学地制定本校活动、训练竞赛计划,俱乐部定期对下属各集体会员单位进行检查考核。

(六)、资金来源及使用:

省体育基金、市体育局、集体会员单位、社会赞助及会费交纳等渠道筹集资金。

资金使用主要用购买体育器材,手球场地的建设,活动、竞赛支出,教练员劳酬、奖励等方面,省、市下拨专项基金的分配,根据会员人数的比例下拨各集体会员单位,各集体会员单位必须有独立核算的专用帐户,真正做到专款专用,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俱乐部定期对下属单位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七)、考核、奖励制度:

1、会员占在校学生的比例,平时活动训练人数占学校生数的比例。

2、会员在平时教学训练方面,掌握手球运动知识、技能的程度,以及参加手球运动的积极性,态度等方面的考核。

3、对专职教练员、兼职教师、社会辅导员业务水平、教学计划、活动方案和总结进行定期检查、考核。

4、校手球队参加活动竞赛成果的考核。

5、有关青少年手球教学、训练竞赛的科研论文,课题的考核。

6、学校领导对本单位手球运动开展的重视程度的考核。

7、全校学生对本校手球运动开展情况的看法,态度的情况调查。

8、对学校资金预算及使用情况的考核。

9、各集体会员单位每年向上一级单位输送手球运动后备人才的情况。

10、俱乐部常规活动,比赛的组织工作,组队参加全国、省青少年手球比赛成绩等方面的考核。

11、对集体会员单位考核优秀的,每年组织观摩全国、省级手球比赛,并给予奖励。

表4 鹤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手球队代表镇江市参加省级以上比赛获奖情况统计表

序号时间地点比赛名称组别名次2004年潍坊全国中学生、业余体校手球联赛男子A组第六名2004年常州江苏青少年手球夏训比赛男子甲组冠军2004年常州江苏青少年手球夏训比赛男子乙组冠军2005年天津全国中学生、业余体校手球联赛业余体校男子组第五名2005年天津全国中学生、业余体校手球联赛男子A组第六名2005年常州江苏青少年手球联赛男子乙组冠军2005年常州江苏青少年手球联赛男子甲组亚军2006年常州江苏省十六届运动会手球比赛男子乙组冠军2006年常州江苏省十六届运动会手球比赛男子甲组亚军2006年珠海全国中学生、业余体校手球联赛业余体校男子组第三名

从实践效果来看,鹤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近几年来为中学培养了八十多名国家二级运动员,有三十多名学生录取了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在镇江市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得到了镇江市体育局、教育局、学校和家长的肯定。可以说鹤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镇江市以俱乐部为单位,开展竞技体育项目“体教结合”办学模式较为成功的范例之一。.总而言之,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新模式。它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小学业余训练的开展,提高中小学竞技体育的水平,从而为摸索出一条既能为我国体育事业输送优质体育人才,又不会造成人才浪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江苏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规定(试行)》.苏体竞[2003]70号

《江苏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考核评估标准(试行)》.苏体竞[2003]70号

[2]孙辉.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研究(S).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5

(12): 18页

[3]胡卫.学校体育新理念与新体系的构建[J].体育科研2008年第3期:46

[4]迟泰棱等.对我国体育俱乐部现状、发展对策及模式研究[C].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政策法规司编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1995-1996)北京

[5]肖林鹏、霍兴彦.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监管机制研究[J].山东体育学报 2007年第4期

[6]骆雷、吕芙蓉、李益群.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年第3期

[7]裴新华、桂祝.广东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院学报2005年第3期

[8]王金锋.现阶段中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初探[J].体育科学2006年第12期

[9]张清生.河南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0]刘海元.袁国英.关于阳光体育运动诺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年第8期: 10—14页

[11]柳波.德国体育俱乐部建制探析[J].体育科学2007年第3期

[12]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第二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大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着力提升陕西体育软实力 ————陕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情况调研报告

一、前言

介绍和提出问题

随着陕西省经济实力的发展和提高,陕西体育的发展也行驶在了快车道上。尤其是近一两年来,借着申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的契机,陕西省体育事业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发展。竞技体育是地方体育工作的重要标志。我省向来重视竞技体育发展,2010年成功举办了陕西省第三十三届运动会,按照竞技体育每四年一周期的惯例,为我省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

二、正文

(一)我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我省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十二五”期间,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现实体育资源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仍将是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竞技体育方面,我省优势项目不足,项目总量偏小,布局不尽合理,尖子运动员、高水平教练员较少,整体发展水平和训练科技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没有形成各项目的高精尖人才群和人才梯队。全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严重滑坡,原有各青少年业余训练层次衔接脱节,业余训练中“读训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青少年运动员文化 课教育水平有待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化发展保障机制亟须建立。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和伤残保障等长远性、根本性问题尚未得到系统、全面地解决。

(二)肯定我省竞技体育人才突出成绩

竞技体育实力明显增强。紧紧把握奥运会、全运会的项目设置变化,结合我省实际,着力巩固射击、射箭、跳水、武术、体操、摔跤等重点项目,提升田径、赛艇、游泳等潜在优势项目,恢复开展乒乓球项目,新增足球、高尔夫球等后续项目,论证设立网球等新兴项目。坚持科技强训,重视和发挥西安体院、体科所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整合资源,集中攻关,努力促进训练、科研、教育一体化。与各训练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实施周期跟踪评估、动态管理。设立训练督查室,全程跟踪检查,保证了各项训练安排和要求落到实处。积极配合总局相关项目管理中心做好青奥会、亚运会的备战参赛工作,先后有5名教练员、59名运动员进入国家队。成立青少处,专门致力于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举省一致”体制,加大扶持力度,带动市县少儿体校发展。精心组建备战“十二运”队伍,顺利完成15个项目1082名运动员的注册工作。组团参加国际国内大赛,年内我省运动员共获得33枚金牌、19枚银牌、25枚铜牌,特别是在广州亚运会上取得了7金3银2铜的优异成绩。同时,争取承办全国青年举重锦标赛、全国竞走大奖赛、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等全国性单项赛事,我省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大赛组织能力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成功举办陕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发现和选拔了一大批竞技体育优秀 后备人才,特别是开闭幕式文艺表演异彩纷呈,引起较大反响。

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稳步发展

竞技体育所带来的成绩是衡量体育事业发展的最直观的表现。然而要真正实现全面的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才是最根本的。陕西省体育事业迅猛发展自然也离不开这两项事业的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全省体育战线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不断开创新局面,各项体育工作都实现了新的突破。竞技体育层面,“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共产生世界冠军35名、亚洲冠军34名、全国冠军93名。其中,在北京奥运会上荣获了2枚金牌,创造了陕西省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历史最好成绩;在广州亚运会上取得了7金3银2铜的优异成绩,金牌总数为历史最好;在全国十一运会上,陕西省体育代表团取得了9枚金牌、19.5枚奖牌、总分537分的成绩,而且这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最佳,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十七位、西部第二位。为国家培养出了秦凯、郭文君、武柳希、吴雅楠、吉珍等多名优秀运动员。可以说在竞技层面,陕西省近年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分析制约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因素

政府领导的重视程度、训练体系因素、管理因素、运动员因素、教练员因素等5大因素 在竞技体育方面,项目布局不够合理,发展不均衡,高水平运动员相对较少,后备人才匮乏,备战奥运会、全运会的压力很大。

1、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

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是体育行政部门投资的三级训练网,也存在社会力量投资的培养机构

3、管理比较粗放,科技管理的含量较小,在工作中有权责不明、工作混乱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

4、竞赛制度相对完善,采用了“追踪竞赛法”,发挥了竞赛的杠杆作用

5、运动员的数量少、质量差训练动机不强学训矛盾出现新的问题出路难社会保障差

6基层教练员文化水平偏低,执教水平不高,很难适应科学训练的要求,且工资、待遇较差,严重挫伤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

(四)提出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足现实对策

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这是促进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所在。要坚持“举省一致”,重点扶持15所省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20所体教结合特色示范学校,努力培养选拔更多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要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的意见》,主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完善专业运动队运动员学习培训、就业安置政策,完善普通中小学业余 训练运动员分流就学保障政策,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要切实抓好各级各类体校学生的业余训练和文化课教育,既充分发挥其业余训练的龙头带动作用,又确保孩子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做到对体育事业负责、对孩子成长负责。

(十九)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巩固和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各级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运动员文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导制度,形成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各负其责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新筛选和布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特色示范学校,积极探索“体教结合”新路子,完善普通中小学业余训练运动员分流就学保障政策,确保为业训中期分流的青少年运动员提供优质文化课教育资源。不断扩大业余训练参与群体基数,形成小学层面做大做广,初中层面做优做精,高中层面做专做强的人才梯队格局,“十二五”期间,全省业训规模保持在12000人以上。进一步细化全省体育后备人才建设工作评估政策,大力加强省级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建设,省财政每年拿出8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80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后备人才专项资金增加到每年1000万元,用于支持市、县体校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达到7所以上,努力创建10所以上国家级单项体育学校,巩固和完善现有45所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5、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建设。重视学校体育,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主动争取教育部门的支持,积极探索体教结合的新路子。省上每年拿出80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每所学校10万元标准,重点加强80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 特色示范学校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学校阳光体育工作的开展。体育后备人才专项资金由每年3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用于加强全省15所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60所省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

根据陕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经验,综合各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提出了新时期陕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建议——在教育部门中一条龙培养模式和社会力量投资模式的并存,并说明了这种理想模式的优势所在由于改革有阻力和难度,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掌握大量详实资料的基础上,针对陕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和不足,本研究对我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在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

1、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

2、合理利用现有资金投入,扩大资金渠道,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3、科学管理,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绩效

4、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解决学训矛盾,给运动员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空间

5、加强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在研究中提出新时期陕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建议,以期对陕西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并在提出新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针对陕西的省情,提出了现阶段陕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希望能对新时期陕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提供可行的方法,为下一步的改革做好铺垫

三、结尾 由于受到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陕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要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级训练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培养模式已逐渐显露弊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业余训练无法开展,业体校、体育运动学校处于瘫痪、半瘫痪的状态在新时期出现了非体育行政部门投资的体育项目学校、体育项目俱乐部等,但这种培养模式还处在初级阶段,对陕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贡献还没有很好的彰显我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难以支撑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综观当今世界体育强国,大都将业余竞技体育纳入教育系统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则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在教育系统中培养出了一批竞技体育成绩顶尖、文化素质高的优秀运动员我国其他体育强省采取了一些应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出现问题的措施,如加强了“体教结合”的力度、制定法制法规支持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竞技体育做优做精——全力打造“十大夺金点”。根据申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和建设西部体育强省的需要,进一步扩大竞技体育项目规模,建设复合型专家型教练员团队,健全后备人才培养选拔体系,完善竞技体育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巩固优势项目,提升潜优项目,突破落后项目,发展新上项目,促进全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拔尖体育人才孵化培育基地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要求,实施2010年后备人才工程是一项体育后备人才精品工程,是促进全国各级各类体育学校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适应新世纪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切实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动员文化教育要 “积极发展高等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开展运动员职业转岗和职业培训工作。鼓励运动员学习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内容纳入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文化教育必修课程;结合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培养具有一定体育职业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引进专业化、社会化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项目。”

(二)学院是全国首批“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国重点乒乓球单位、全国举重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国家游泳队、国家击剑队和国家田径队的训练基地,也是举重、体操、击剑、篮球、田径、游泳、跳水、乒乓球、摔跤、柔道等10个项目的广东省后备人才基地。目前,学院附属学校共承担学院内15个运动队及广州市属船艇、射击、水球、网球、游泳、羽毛球、足球等训练基地的年龄层次从小学一年级起的1300多名运动员的文化课教学任务。

(三)由于运动员训练的特殊性,在常规的教学模式下很难兼顾运动员学习与训练两方面任务的完成,运动员难以系统化地接受文化课教育,这直接导致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愈来愈大,尽管这些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与有关部委出台了有关运动员退役安置的相关政策,但现行体制下运动员的出路问题很难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其直接后果是打击了许多运动员和家长的积极性,大大制约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

(四)随着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在我国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的体育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需要大量的竞技体育人才,另一方面体育教育人才、体育产业人才与社会体育人才的缺口也非常巨大,这类人才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五)为保持学院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队合一、学训结合、三位一体”的办学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也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以构建“十四年一贯制”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深化课程设置改革。在现有基础上,完成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体育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同时保证在训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在学科安排中融入职业教育理念,确保在训队员的系统学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形成具有特色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为省队、国家队、八一队和行业单位输送高水平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同时,保障大量退训运动员文化教育及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断层,最终通过高职教育将不能升入专业运动队从事竞技体育专业训练的运动员学生培养成高水平的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从业者,形成融竞技体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打造拔尖体育人才孵化哺育基地,构筑优秀运动员终身教育园区,根源性地解决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后顾之忧,在运动员的培养与转型安置上走出一条有益的探索之路。

(二)围绕项目建设要求,建立一支符合学院办学定位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解决以下四个问题:专任教师总量不足;教学团队建设、带头人的培养;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为聘请外校教师补充我院缺编专业专任教师队伍创造必要的制度环境。

(三)通过本项目建设,建立15个运动队的校内训练基地,并通过制度完善和整合校内资源,使基地能满足运动训练专业、体育产业和体育保健专业全部学生的校内实习,建立校队一体的办学模式,在全国起示范作用。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十四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建设 1.基础教育阶段课程学时安排: 根据教育部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兼顾各运动项目的运动专项训练要求,学院运动队在训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每周安排上课和专项训练时间各20学时,高二年级下学期考虑到学生参加高中学业考试,每周增加8节文化课时,训练课时相应减少8节。详见下表: 表一:九年义务阶段、高

一、高二(上)、高三各年级学时安排

星期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节数

1-4 上午 上课 训练 上课 上课 训练 上课 下午 晚上 5-6 7-8 训练 上课

训练 上课

训练 上课

训练 上课

训练

训练

休息

表二:高二(下)年级学期学时安排

星期

周一 周二

节数

1-4 上午 上课 训练 下午 晚上 5-6 7-8 训练 上课

训练 上课

周三 上课 训练 上课

周四 上课 训练 上课

周五 上课 上课

周六 上课 上课 上课

周日

休息

2.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安排

基础教育阶段每学期教学周数安排为22周,考虑到运动队外出比赛的情况,每学期安排两周为机动教学周,两周为复习考试周,其它18周为正常教学周。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1)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

计划学时 各学期授课周数与周学时数 其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上学下学上学下学上学下学上学下学上学下学上学下学上学下课程名称 理论 实践

总学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818时

教学 教学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1746 1746 7 6 6 5 5 5 5 6 5 6 6 5 5 语文

1674 1674 6 6 6 5 5 5 5 5 6 6 6 5 5 数学

1116 1116 1 2 2 4 4 5 5 4 4 4 4 4 4 英语

文化1 1 1 1 1 1 1 1 1 1 1

思想品德 216 216

基础

216 36 18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美术

18 90 1 1 1 1 1 1

音乐

216 216 2 政治 144 120 24

物理

60 12

化学

36 36

计算机

828

828 3 3 3 3 3 3 3 3 自习20 20 20 20 20 20 20 合计

专项竞赛与训6480 360 61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训练 练

运动员与 18

反兴奋剂 运动员体

能训练基18 12 6 职业础

技能 运动伤病

预防与康18 10 8 复

励志教育

36

与礼仪

12978 5674 7304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总计

注:★号表示该课程在空格学期将利用自习时间以讲座形式开设一至两次。20 20 20 19 2 19 3 2020 ★20 20

40 40 40

40(2)五年一贯制高中高职连读前三年高中阶段各门课程课置与教学进度安排

计划学时 各学期授课周数与周学时数 其中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称 课型

总学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学分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时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468 468 0 4 4 4 4 语文 ★ 20 468 468 0 4 4 4 4 数学 ★ 20 432 432 0 4 4 3 3 英语 ★ 20 288 288 0 2 2 3 3 政治 ★ 10 162 162 0 2 2 2 3 物理 ☆ 4 90 90 0 3 化学 ☆ 4 54 54 0 2 生物 ★ 2 54 54 0

地理 ☆ 2 36 36 0

0 2 历史 ☆ 2 54 36 0 1 1

计算机 ★ 2 18

职业生涯规划 ★ 1

2124 2088 17 20 20 28 合计

▲ 40 3 2016 180

2016

高三年级

上学期 下学期 18周 18周 5 5 5 5 5 5 3 3 1 20 20 20

评价方式

考试 考查√

√ √ √ √ √ √ √ √

√ √ 练 竞赛与训练

修 每人选满3分

2088 2016

为必修课程 ☆课程可选择其中两门为必修

▲为综合活动课

(3)五年一贯制高中高职连读后两年高职阶段课程体系衔接设置 ①教学活动周数分配表

教学活动周次

学学年 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18

单独设置课内

实实20 教

训习学 复习考试 复习考试 复习考试 上第学一期 学下年 学期 上第学二期 学下年 学期

18周课内教学与实训 18

18周课内教学与实训 18

18周课内教学与实训 18

专业实习、顶岗实习(12周)毕业设计(4周)毕业环节(2周)

②高职阶段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程

各学期授课周数与周学时数 按学期四学年 五学年 分配

课程类核心学序号 课程名称 上学上学别 课程 分 总学理论实践下学期 下学期 考 考

期 期

时 教学 教学

17周 13周 10周 试 查 4

思修与法律基础 ﹡ 3 54 45 9 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32 4 职3 18 18

形势与政策 每学期6学时 业4 4

√ 实用英语

﹡ 4 72 60 12 素5 36 26 10

应用写作 质6

√ 计算机基础与信息处理 ﹡ 9 162 60 102 5 与毕业实7 18 10 8 2

√ 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必能习、顶8 18 6 12

√ 职业社会能力

修力岗实9 18 12 6 2

√ 廉洁修身

课 课习、毕10 就业指导

12 6

业设计 450 281 169

小计 36 32 4

职11 体育概论

业12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 ★ 4 72 60 12 36 32 4

基13 体育管理 36 30 6 2

础14 运动心理

能15 运动训练与管理 ★ 2 36 32 4

计划学时 力16 田径基础 180 12 168

课 17 游泳(含救生员考证)72 10 62

小计 432 176 256 主项理论与实践(篮、羽、网、乒任选一)

★ 180 16 164 4 19 辅项理论与实践(篮、羽、4 72 6 66 职网、乒任选一)

业20 竞赛组织与体育场地管理 ★ 3 54 38 16 技21 体能训练方法 ★ 3 54 34 20

能22 运动营养

16 2 课 23 体育指导员考证

12 24 24 毕业设计

4W 25 专业及顶岗实习216 216

12W 小计

702 122 350

公共选修(每人选满4学分,每学期2学分)72 36 36 2 27 儿童心理学

30 6 28 体育法律法规

14 4

选修课 30 专业选修(每跆拳道 18 2 34

4 14

人选满4学体育游戏

轮滑运动36 2 34

分)

体育舞蹈

2 34

推拿与按摩

16 20

武术 34 2 34 小计 376 108 216

合计总学分和总学时

1960 687 991

说明:

1、*为职业核心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

(二)基础教育阶段职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如果没有合适的教材和明确的大纲,必然使有关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从而流于形式,达不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由于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所做的创新与改革,有些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或已有的教材大纲不适合运动员的实际,在本项目建设阶段将组织相关专家与教学人员编写相关实训教材用于教学,并根据使用的情况进行不断改进。1.基础教育阶段职业课程的设置 加强职业素质培养课程的研究,在确保学院在训运动员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任务的前提下,开发一批有助于学生素质提高的职业课程,以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学习的范围。如根据运动员训练及未来就业的实际情况,增设运动员体能训练基础知识、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励志教育与礼仪、职业生涯规划四门必修课;同时根据目前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增设《运动员与反兴奋剂》知识讲座。具体安排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与《五年一贯制高中高职连读前三年高中阶段各门课程课置与教学进度安排表》

2.增设职业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

评定 校企共评

运动员体能训练基础知识

本课程主要包括体能训练的原则、不同项群体能训练的内容、体能训练的基本方法、力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耐力素质训练、柔韧素质训练、灵敏素质训练。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结合运动训练实际,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运动创伤的致伤因素、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创伤的特点、运动创作的预防、运动创伤常用的治疗方法、运动创伤的康复训练等。励志教育与礼仪

内容包括两个主题:一是励志教育,二是礼仪教育。主要内容有:个人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及体育礼仪等。

(4)职业生涯规划

旨在对学生进行 职业生涯教育 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竞技体育的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5)运动与反兴奋剂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讲座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国际奥委会和我国有关禁用兴奋剂的规定;二反兴奋剂知识;三是常用兴奋剂及检测。3.教材的编写

根据以上课程设置,由学院教务处组织,训练处、附属学校、体育运动系、公共基础部、运动康复与保健系、医务所及体科所等相关部门(单位)专业人员共同进行教材编写与师资安排。

具体安排见附表:

附表:基础教育阶段职业素质培养课程教材编写安排 时间 主要任务 负责 2011 组织专家对开设课程进行论证,并组织相关人员编订教材。教务处及相关部门

根据建设方案的要求在不同年级分阶段逐步开设相关职业素2012 附属学校

质培养课程。2013 对课程效果进行总结论证,并做适当的调整

教务处、附属学校

(三)建立配套教学管理制度及相应教学方法 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根据运动队训练比赛的特点,在本项目建设阶段将对现有的十四年一贯制教学管理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建立一整套与项目建设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具体措施为:

1.实行小班教学和文化课老师跟队制度。根据运动队训练比赛频繁,人员流动大的特点,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及五年一贯制高中阶段开班时,缩小班额,每个教学班注册人数不多于30人,实行小班教学。同时,根据校内运动队的队员人数,实行文化课教师定期下队制度。2.在运动队出队比赛期间,选派文化课老师随队,为比赛队员进行补习,并结合学院 远程教育课程,建设基础教育远程教育平台,通过以上手段减少因运动员因外出比赛而造成的文化课学习缺口,保证各项学习内容的系统性。3.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建立起校队联动的学生考勤与学业、训练竞赛成绩查询平台,实现校、队对学生的联合管理。4.建设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从学生一进入学校就为学生建立起融文化学习、训练比赛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从行为表现、学业成绩、训练成绩、身体状况、职业基本能力等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定。其具体评价时间、程序与方式如下: ①评价时段

入学评价:每个学生入读小学、中学、高中第一学期前一个月或转学后一个月,对学生进行一次整体评价。

学期评价:每一学期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本学期阶段评价。学年评价:每一学年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本学年的总结评价。

毕业评价:每位学生毕业时,对学生进行小学、中学、高中全面性总结评价。②评价程序

学生自评→班级小组评价→职业老师评价→班主任评价→核计、总结→反馈各方评价成绩 ③评价方式

采取量化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方式,根据各学业阶段评价侧重点不同,量化各评价要素,以分数形式表现评价成绩。同时也要求各评价主体主观评价学生,以文字表达形式反映学生突出表现或不足。

5.改进现有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贯彻“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一体”等高职教育理念,完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年级及运动队学生的特点,采用专题讲座、选修、综合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将教学范围从教室扩大到运动训练场馆及社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6.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包括学生运动专项训练和比赛成绩)考核方式和办法认定的研究,根据课程的功能和特点,明确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制定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标准,使各职业教育课程培养目标的落实情况得到有效评价和监督。

(五)师资队伍建设

1、学院所属附属学校现有教师40人,按照现在的学生人数,如实行小班制教学,并开设职业素质培养课程,则师资力量比较紧张。计划在三年内引进专职教师10名,并通过健全制度,为聘请外校教师兼职创造条件,从而达到本项目建设所需的师资数量。

2、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外出参加进修和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高职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教师的优势,开展高职教师与附属学校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由高职教师和附属学校教师混合组成的教学团队,在进一步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的同时将职业教育融入其中。

3、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制度的建立,利用相关的奖励机制,使目前学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所有符合高校教师资格的教练员,通过培训都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成为双师型教师。即可以承担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相关职业课程教学,又可对在训练基地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指导的双师型教学人才,实现学训一体化。

四、建设预期效果

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十四年一贯制”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是对已往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项目完成后将建立起从小学到高职教育的一整套完善的体育人才培养系统,从运动员一进入运动队起,就贯穿职业教育课程,以达到提高运动员全面素质的目的,最终实现运动员基础教育到高职教育的无缝衔接,达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为广州市乃至全国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成为全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创新、机制健全的办学典范。另一方面,通过训练基地建设又可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实训平台,使学生了解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规律,熟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并能学以致用,为他们最终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帮助。(一)准备阶段

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主要任务是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各工作机构,制定符合实际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及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组织编写教材,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教材培训,准备好学校课程资料并完成对学院所属的附属学校基础教学设施的完善。(二)实施阶段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各年级分进入新课程学习,与此同时分学期对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形成阶段性成果,促进十四年一贯制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三)全面总结阶段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对项目建设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为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积累经验。初步建立起从小学到高职教育的一整套完善的体育人才培养系统,从运动员一进入运动队起,就贯穿职业教育课程,以达到增强运动员文化基础和就业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目的,最终实现运动员基础教育到高职教育的无缝衔接,成为全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新办学模式的典型。同时,通过建设和完善, 使训练基地能满足所有在校高职学生的校内实习,大大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四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申请书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申请书

2014年12月

申请书

XXX体育中心: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以及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对照申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通知精神,我XXX已经具备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条件。

望主管体育部门批准同意。发起人:

XXXXXX

2014年12月22日

体育俱乐部组织机构

XXX体育俱乐部人员组织机构 俱乐部日常管理机构为俱乐部委员会,负责俱乐部日常事务活动 组织。委员会最高领导人为会长,委员会由以下人员构成:

长: 监

理: 秘书长: 财

务: 培训部部长: 培训教练员: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之规定,为了广泛吸引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培养体育运动爱好和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同时为发掘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优秀后备人才提供可靠保证,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单位的名称为XXX俱乐部,法定住所XXX。

第三条 本单位的性质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第四条 本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是富平县实验中学,登记管理机关是富平县民政局。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五条 本单位业务范围是:

(一)指导和推动本区青少年足球、田径、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普及;

(二)配合体育业务部门举办足球、田径、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运动的训练和竞赛活动;

(三)组织和举行足球、田径、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运动业务培训、学术研讨、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教练员、教师的业务水平。

第三章 组织机构和法定代表或负责人的产生、罢免

第六条 本单位的决策机构是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理事会,其成员由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校组成,其职责是:

(一)制定本单位的发展规划;

(二)审定本单位工作计划;

(三)制定和修改本单位章程;

(四)审定本单位的机构、编制设置和基本管理制度;

(五)审议批准本单位的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六)筹备和召开会员大会;

(七)决定吸纳和开除会员;

(八)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七条 本单位决策机构的议事程序和规则是通过每年一次召开全体会员大会并经过到会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八条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理事长。

第九条本单位的法人代表产生和罢免的程序是:经本俱乐部理事会讨论并经到位理事会员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条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二)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

(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四)在开展俱乐部工作中有较大影响。

第十一条 本单位的执行机构是俱乐部秘书处。

其职权是:

(一)开展本俱乐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计划;

(二)决定各单项工作人员的聘用;

(三)定期进行交流,汇报本项目开展活动情况,促进工作正常进行;

(四)俱乐部理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十二条 本单位设管理小组(监事会),由县体育局、文教局有关人员组成。

其职权是:

(一)监督检查日常工作开展情况;

(二)听取会员的意见,改进俱乐部工作;

(三)监督检查俱乐部经费使用报告情况。

第四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十三条 本单位的经费来源(包括资金和实物):

(一)体育教育行政部门专款;

(二)社会赞助捐赠;

(三)会费。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第十四条 本单位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增值部分不得私自分配,财产不的私分。

第十五条 本单位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六条 本单位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 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十七条 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政府财税部门的监督和本单位监事机构的内部监督,接受法定审计机构的审计。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本单位的资产。

第五章 终止程序和终止后资产的处理

第十九条 本单位自行解散,分立、合并,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注销,须经俱乐部理事会讨论通过决议,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二十条 本单位在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其他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下成立清算小组,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二十一条 本单位处理所有善后事宜后,向业务主管单位申请注销登记。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后,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二十二条 本单位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的修改权属俱乐部理事会。修改后的章程,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于30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二十四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俱乐部理事会。

第二十五条 本章程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五、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二十七条 会员代表须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的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八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为三年。因特殊情况或延期换届的,必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审查,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二十九条 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领导本俱乐部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第三十条 理事会的职权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俱乐部主任、副主任、秘书长;

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会员代表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选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

六、决定副秘书长和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七、领导本俱乐部各机构开展工作;

八、制定内部管理条例、制度;

九、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三十一条 理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原则上每学期召开一次,如情况特殊可随时召开。

第三十二条 理事会必须有2/3以上的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三十三条 本俱乐部的会长、培训部部长、秘书长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五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自查报告

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自查报告

北京市平谷六中 2012年7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精神,按照北京市体育局《关于对北京市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行检查》的通知要求,俱乐部组织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平谷区第六中学位于平谷区平谷镇建设街204号,前身为平谷师范学校,始建于1931年,曾经为平谷区培养了3000多名教师,构成了平谷区师资的中坚力量。1998年开始转办高中教育,学校现有教学班45个,在校学生1972人,教职员工288人,其中专任教师158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区级骨干教师32人,中学高级教师76人。

学校占地3533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32平方米,建有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房、专用电子备课室等12个专用教室,图书馆藏书7万余册,学校建有校园局域网,实现了多媒体教室班班通。体育场地占地面积17391.24平方米,拥有乒乓球室1个、舞蹈室1 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1个,田径场地1个,羽毛球场地8个,还有各种体育运动联合器械。活动面积达11000平方米以上。在校生1850名,40个教学班,现有专职体育教师8人,兼职4人,社会辅导员6人,均为本科学历,平均年龄35岁。2011年12月,经国家体育总局验收合格,正式批准我校为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依托单位。2012年1月经平谷区体育局批准,挂牌为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在平谷区体育局、教育局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我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积极响应全民健身计划的号召,按照俱乐部的章程规范运作,基本达到了有场地器材,有师资保证,业务范围明确,会员来源广泛自由,资金管理使用严格,组织纪律严明的要求。各项工作进入了依法创办、合法经营、独立核算、自我发展的正常轨道。

二、俱乐部工作

1、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体育俱乐部工作,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以校长带头,德育为学生处主任(专职:负责俱乐部运营、宣传和各项活动的开展及材料的收集)、后勤主任担任器材部主任、体育教师及其他外聘辅导员为组员的体育俱乐部组织领导小组,各工作岗位职责明确,形成了以主任为核心,以体育教师为骨干,以制度为保障的良好管理格局。同时根据体育俱乐部计划及每年的工作重点,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安排部署,并及时征求广大会员意见,把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高质量,保证了体育俱乐部的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2、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和设施。

为确保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学校坚持抓基础建设、强化管理、多方联手、稳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学校积极建章建制,使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学校先后建立健全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章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场地设施管理制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安全保障制度》等10多项规章制度,并将各项规章制度存档。

在运营过程中,我们始终本着“在建立中实施、在实施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于学校短缺的设施和器材,我们不等不靠,坚持自筹资金,多方求援,不断发展。建立了健身房、舞蹈室、乒乓球室,购买羽毛球柱8副、羽毛球拍50副,体质健康测试仪器、篮球、足球、排球、跳绳、各类球网等体育器材,价值人民币10万余元,缓解了长年来因缺乏器材、场地给体育教师带来的压力和困惑,为体育教学训练和各项活动提供了极大的物质保障,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3、注重培训,提高教练业务水平

学校领导十分注重教练员的业务培训,领导深入俱乐部亲自组织俱乐部工作会议,落实俱乐部工作,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和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观摩,包括派我校体育教师去北京参加体育传统校培训班;参加北京市体育教师基本功技能考核,参加区里的公开课等等,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4、有效尝试,为体育俱乐部全面开放奠定基础。

为了使体育俱乐部的形象能够得到广泛宣传,俱乐部积极探索新思路,2005年-2011年初体育场馆全部免费开放,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吸纳广大青少年及社会团体参加全民健身活动。

学校还积极挖掘人力资源,将通化市知名的体育教师调入我校,将学校体育教师派到市里参加培训、比赛,并聘请北京市高水平教练员为俱乐部兼职教练,为会员进行指导培训,通过一系列举措,使俱乐部教练业务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俱乐部教练员积极探索科学的健身方法,加强科学指导,举办了体育冬令营、夏令营,使广大青少年从“盲目训练”中走出来,真正达到健身的目的,使体育的健身、观赏、娱乐、竞技等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青少年在节假日和放学后提供了更多活动的空间,同时社会流行什么运动项目,俱乐部就培训什么运动项目;广大青少年喜欢什么运动,我们就多开设这些运动,如:选项教学模式的开展,使学校的学生在篮球、足球、田径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到如今的主动学习,使青少年在运动中愉悦了身心,获得了较好的满足感及运动效果,一些有运动天赋的孩子也能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

5、发挥辐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

近年来,俱乐部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条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俱乐部青少年体育活动形式不断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形式新颖、科学健康、品位高、趣味性强、具有时代气息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体育俱乐部始终以广泛吸纳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和选拔青少年体育骨干,并使青少年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指导方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走社会化道路,加强与各学校、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培养和选拔青少年体育骨干的社会团体。

俱乐部积极开放体育场馆,中行、农行、农发行、工行、地税局、联通及周边学校到俱乐部开展了羽毛球、足球、篮球等比赛,带动了广大青少年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投身于“阳光奥运”活动中,极大的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全民健身意识。

俱乐部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师生及社会各界体育爱好者参加体育锻炼,树立健康意识,建立俱乐部宣传板、宣传标语及照片墙,组织会员篮球、足球、田径、越野赛、比赛和运动会等各项赛事,同时还参加市教育局、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类比赛。以上活动多次在聚焦民生、通化新闻等栏目播出,促进了我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受到教育局、体育局、体育总会的极大重视和赞誉。

学校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在专职教练的指导下,均获地区级比赛前五名,近几年学校还为体育院校输送了几十名体育人才,其中将12名同学分别分别输送至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8名同学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俱乐部的组织领导,完善制度,科学管理。提高服务意识,以广大青少年体育爱好者为对象,以社会体育文化生活为需求,充分利用与周边学校、社区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在俱乐部会员活动的时间、会员的管理、收费、服务等方面加强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开展俱乐部活动,加强学习、交流与比赛,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俱乐部的竞争与活动能力。

总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建立,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为学校的体育工作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我们要依据俱乐部的章程,加强管理,积极探索,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使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形成自行运作、自行发展的良性循环。

下载论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欢迎词

    在全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会议上的致辞(2012年3月 日)尊敬的温建副局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这个充满希望的美好季节,全省青少年体育俱乐......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章程

    河北省衡水市五公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之规定,为了广泛吸引青少年参加体育活......

    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坚持开展活动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工作,规范申报、审批、资助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总结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总结 作者:张伟 来源:合肥市四十二中 发布时间:2007年02月02日 点击数: 2213 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总结 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自2004年底被批准创......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年度工作报告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年度工作报告一、领导重视,规范管理。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成立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支持,为了不断完善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在学校主要领导的郑重申明自关心......

    重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办法

    重庆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下简称俱乐部)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俱乐部是由申办单位利用自......

    向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章程

    向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本俱乐部名称为“向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第二条 性质本俱乐部主要是洛阳市吉利区范围内的中、小学生为主体的广大青少年活......

    青少年篮球体育俱乐部申请书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申请书 2017年3月 申请书 尊敬的文体局领导: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积极响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