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应收款-个人”年终帐务处理注意事项[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14:5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其他应收款-个人”年终帐务处理注意事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其他应收款-个人”年终帐务处理注意事项》。

第一篇:“其他应收款-个人”年终帐务处理注意事项

“其他应收款-个人”年终帐务处理注意事项

2003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通知规定,“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即投资者个人在年末借款不归还,又未用于生产经营则征收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国税发[2005]120号)规定,“对期限超过一年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借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征税。”该办法明确规定:“本办法自2005年10月1日起执行。”因此,自2005年10月1日起,对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的期限超过一年,而不是“纳税年度终了后”,且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2008年6月,财税[2008]83号对企业员工借款,年末不归还一事予以明确,“企业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向企业借款用于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且借款年度终了后未归还借款的。不论所有权人是否将财产无偿或有偿交付企业使用,其实质均为企业对个人进行了实物性质的分配,应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如果是经营性的借款,务必要做好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拿到经营性借款的凭据。关键词:其他应收款挂账、年末其他应收款

第二篇:浅谈其他应收款

浅谈对其他应收款的审计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不设臵“备用金”科目的企业拨出的备用金、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以及已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而按规定转入的预付账款等。

在审计实务中,对其他应收款的审计往往是审计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现行会计制度中对其他应收款核算的内容规定的较为笼统和广泛;且相对于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会计实务中对该科目所要求的原始凭证等附件也不是很严格,因此企业对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就显得较为随意,经常把凡是区分不清或不能列入其他科目的记入该科目内,所以也有人戏称它是企业的“万花筒”,包罗万象,同时也成为企业处理不合法业务的工具。

在某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如集团型和投资型企业中,其他应收款往往是企业较为重要的资产,一般金额都较大且内容庞杂,所隐含的风险也较大,因此如何对其正确、高效地进行审计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对其他应收款审计中应关注的几种类型及如何加强审计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费用性质挂账

费用挂账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为实际费用已发生、但由于发票未到或发票遗失而挂账;另一种为应入未入费用,因企业效益差、无法消化而挂账。

对费用性质挂账的其他应收款,在审计时首先应搞清账户余额的经济内容,并根据企业的实际付款单位性质、账龄等因素来进行判断。如果款项长期挂账且挂账单位反映为一些商店或服务性质的公司,或账龄虽短但企业不愿发函的或函证不回的,就要引起重视,要求企业进一步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如合同等,如果证据确凿确属费用性质挂账,则应视重要程度决定是否应作审计调整。

二、投资性质挂账

有的企业还喜欢把投资,包括委托理财和股权投资等故意放在其他应收款核算。比较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由于原来公司法有规定,对外投资额累计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0%,为规避这一规定并能顺利通过工商年检而为之。由于现行公司法已取消此项规定,因此此种情况已比较少见。

另一种则是由于投资产生盈亏,为账面上不体现盈亏而为之。笔者在审计中曾遇到过此种案例:某企业将大笔款项支付给包括关联企业在内的其他企业,名义上为往来款,实质是以自己名义或他人名义进行股票投资,在收到盈利时采取不入账形成账外账,在股票亏损时则为完成利润考核指标及银行融资的需要而不调整原始投资成本,造成虚增资产和利润。

当然也有出于其他目的而为之的。笔者在审计中曾遇到过一家集团公司,母公司将一家子公司的股权溢价转让给另一子公司,母公司对该股权转让已进行了账务处理,但接受股权的另一子公司以尚未办妥工商变更手续为由将已支付的股权受让款仍挂在“其他应收款”核算,母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未进行调整,也未将此关联交易事项进行抵消,导致报表严重失真。

对于投资性质挂账的其他应收款,由于企业与对方单位关系的特殊性,有时函证在这里失去了意义,因此对大额的、可疑的款项一定要追查至款项发生时的原始凭证,甚至可要求企业提供对方单位的有关基本情况,如验

资报告、营业执照、会计报告等资料。

三、股东借款性质挂账

这种情况在私营企业及为对注册资本金额有要求的企业中比较普遍。为新设立公司或使公司注册资本达到一定金额,公司股东先向他人借入资金投入公司,一旦验资通过、工商手续办妥,即从公司账户中划走原投资款,作为股东借款性质挂账。现在也有一种较为隐蔽的做法,即股东借款不直接挂账,而是通过关联方或第三方走账,账面上挂与其他单位的往来,实际则是股东借款。

对于股东借款性质挂账的其他应收款,在审计时可结合企业设立或增资前后几个月的大额资金的来源、去向情况来进行判断,判定是否存在股东抽逃资金或虚构注册资本;此外应检查企业是否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股东借款进行了详尽的披露。

四、关联企业往来款挂账

关联企业往来款在其他应收款中是较为普遍的,特别在集团型企业中,由于资金一般是集中管理、统筹使用的,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较多的关联企业往来款。但由于存在内部人控制及集团公司的股权控制关系,这些关联交易很可能也较容易出现种种违纪违规问题。主要体现在:套取关联企业资金;人为调节利润幅度;随意拆借资金;变相侵吞企业资产等。因此是审计时的重点内容和高风险领域。

对于关联企业往来款的审计,一般审计人员认为反正是内部单位,能够获得函证,也就不愿再花更多的时间,但事实上与前面提到的一样,由于双方关系的特殊性,审计人员不能轻信被函证单位的确认结果。若对方单位恰巧为同一事务所审计,这时最好采取双方核对账目的方式来进行确认,否则还应履行替代程序,抽查款项发生时的原始凭证,并注意款项支付的内容,对有疑点的最好能积极创造条件,亲自到对方单位了解情况,并向其索取承认此笔债务的声明书。对于双方往来款项金额不一致的,应查明原因,如是否存在代垫费用、应收利息单方挂账、单方确认收入等现象,再根据重要性水平作出适当的处理。

笔者曾在审计一家企业的往来账时,发现母公司与下属一家子公司的往来款核对不符,在进一步检查后,发现原来母公司为了完成当年的利润考核指标,将子公司支付的其中一笔款项直接确认为利息收入及上交管理费收入,而子公司仍作为往来款挂账。当然这还是一种比较低级的作弊方法,所以对关联企业往来款的审计,不能因子公司已经被其他单位审计过或因为是内部单位就麻痹大意、掉以轻心,特别当内部往来账的余额核对不符时,就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五、隐瞒收入挂账

其他应收款属于资产类账户,是企业应收暂付的款项,正常情况下余额应该在借方,因此当出现贷方余额时应该予以关注,判断是否存在企业利用其他应收款账户来隐瞒收入,以达到少交税或不交税的目的。

笔者在审计一家私营企业时,发现该公司账务异常,在该企业其他应收款中总是先出现贷方发生额,随后由借方转出,经进一步检查并与结合存货等其他科目的审计情况,核实该款项实质上是该企业隐瞒的部分销售收入。

六、呆滞账挂账

此类应收款挂账往往是账龄时间较长的。在对此类应收款审计时,应向企业问明长期挂账的原因以及收回的可能性,同时向对方单位发函确认。此外应根据企业制定的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并结合所收集的资料,核实坏账准备有否足额计提。

七、期末余额为零的账户

在审计其他应收款中,一些余额为零的账户往往被忽视,甚至不采取任何审计程序,但其中往往也隐藏风险,特别是一些发生额较大或发生较频繁的账户。笔者在审计中曾发现诸如:利用其他应收款为其他企业套取现金,向其他企业出借注册用资金,向其他企业贴现票据等违规行为。

总之,在对其他应收款进行审计时,除了执行常规的函证、检查原始凭证等审计程序外,还应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性,充分运用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用炼就的“火眼金睛”来洞察真相,分辨真伪。

第三篇:会计年终结账应注意的几个帐务处理

会计年终结账应注意的几个帐务处理

2008年01月17日

点击数:1539

来源:

会计年终结账即所谓的财务年终决算,岁末年初是企业财务人员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有许多工作要做:不但要清查资产、核实债务;而且要对账、结账一直到最后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在这一系列工作中,有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涉税事项的调整应值得我们关注。以下是从企业财务、鉴证机构和税务机关角度对企业涉及所得税事项调整处理的分析,笔者认为这种多角度的分析,有利于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政策的规定,避免涉税风险。

一、国家政策对企业财务年终结账的规定:企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不得提前或者延迟。结账日为公历每年的12月31日。

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一)结算款项,包括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应交税金等是否存在,与债务、债权单位的相应债务、债权金额是否一致;

(二)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等各项存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是否有报废损失和积压物资等;

(三)各项投资是否存在,投资收益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

(四)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各项固定资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

(五)在建工程的实际发生额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

(六)需要清查、核实的其他内容。

企业通过前款规定的清查、核实,查明财产物资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各项结算款项的拖欠情况及其原因、材料物资的实际储备情况、各项投资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及其完好程度等。企业清查、核实后,应当将清查、核实的结果及其处理办法向企业的董事会或者相应机构报告,并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在中间根据具体情况,对各项财产物资和结算款项进行重点抽查、轮流清查或者定期清查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除应当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外,还应当完成下列工作:

(一)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二)依照本条例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结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和发生额,并核对各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

(三)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

(四)对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没有规定统一核算方法的交易、事项,检查其是否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及相关账务处理是否合理;

(五)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相关项目。

在前款规定工作中发现问题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

企业编制和半财务会计报告时,对经查实后的资产、负债有变动的,应当按照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标准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二、不同角度的应纳税额的理解

1、企业财务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财务决算后的利润总额×规定的所得税税率=会计本期所得税费用

2、鉴证机构审计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审定后(审计调整后)的利润总额×规定的所得税税率=本期审定的所得税费用

3、税法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规定的所得税税率=税法规定的应纳税额我们可以从上面三个计算公式可以清晰看出三者计算的口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计算的税额有显著差别。三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就是它们之间有着不同口径的调整,审计机构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程度的审计调整,而汇算清缴机构和纳税检查机关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作相应的纳税调整,从而得出了不同的应税所得,计算出不同的税额。以下便是从这三者涉税调整所秉承的原则为出发点,分别举例阐述。

三、企业财务年终自查涉税调整的原则和举例:

近年来,随着《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陆续发布实施,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国家税收政策改革过程中,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现实情况也对企业所得税法规作出了一些调整。由此,使得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中就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企业所得税法规的规定产生了某些差异。对于因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就有关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其处理原则为: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不一致的,不得调整会计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企业在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时,应在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即,“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下同)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与税法规定就某项收益、费用或损失确认和计量等的差异后,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由于会计与税收的目的不同,对某项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的规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如果差异过大,会增加纳税人进行纳税调整的成本。为此,经协调,国家税务总局最近下发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对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调整的若干所得税政策作了进一步明确。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问题解答

(三)就企业执行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并结合国税发[2003]45号文件中涉及的有关问题,对接受捐赠、对外捐赠、销售退回、提取和转回的准备金、发生永久性和实质性损害等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事宜作了详细的解答。

该规定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企业所涉及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及相关纳税调整;对于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的企业,在涉及本问题解答中相关事项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时,应比照本问题解答的规定办理。

企业对涉及到问题解答

(三)中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应按《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和本问题解答中规定的原则确认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金额。如果报告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发生于报告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对于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涉及的需调整报告所得税费用的,应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并调整报告会计报表相关项目;如果报告所得税汇算清缴发生于报告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对于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涉及的需调整报告所得税费用的,应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并相应调整本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下面以问题解答新变化的内容中发生所售商品退回为例予以说明: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应调整报告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并相应调整报告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报告应缴的所得税等。

例如,甲公司2004年12月15日销售一批商品给丙企业,取得收入100万元(不含税,增值税率17%),甲公司发出商品后,按照正常情况已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80万元。此笔货款到年末尚未收到,甲公司按应收账款的4%计提了坏账准备4.68万元。2005年1月15日,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本批货物被退回。按税法规定,经税务机关批准在应收款项余额5‰的范围内计提的坏账准备可以在税前扣除,本除应收丙企业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2005年2月28日完成了2004年所得税汇算清缴,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5%提取法定公益金。甲公司2004年财务会计报告在2005年3月31日经批准报出。

根据规定,该销售退回业务应作为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2005年1月15日,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损益调整

1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0

贷:应收账款

1170000 调整坏账准备余额

借:坏账准备

46800

贷:以前损益调整

46800

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800000

贷:以前损益调整

800000

调整应缴纳的所得税(此为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对预计应缴所得税的调整)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4069.50

贷:以前损益调整

64069.50[(1000000-800000-1170000×5‰)×33%]

调整原已确认的递延税款

借:以前损益调整

13513.50

贷:递延税款

13513.50[(46800-5850)×33%]

将“以前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2644

贷:以前损益调整

102644(1000000-800000-46800-64069.50+13513.5)。

因净利润减少,冲回多提的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

15396.60(102644×1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396.60

调整报告报表(略)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应调整报告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但按照税法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缴所得税,应作为本的纳税调整事项。

仍以上述业务为例,其他内容未变,销售退回的时间改为2005年3月1日。

2005年3月1日,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损益调整

1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0

贷:应收账款

1170000

调整坏账准备余额

借:坏账准备

46800

贷:以前损益调整

46800

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800000

贷:以前损益调整

800000

调整所得税费用(此为在2005年调减应缴所得税的金额,产生的可抵减时间差异)

借:递延税款

64069.50

贷:以前损益调整

64069.50

调整原已确认的递延税款

借:以前损益调整

13513.50

贷:递延税款

13513.50

将“以前损益调整”

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2644

贷:以前损益调整

102644

因净利润减少,冲回多提的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

15396.6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396.60

调整报告报表(略)

第四篇:会计年终结账应注意的几个帐务处理

会计年终结账应注意的几个帐务处理

会计年终结账即所谓的财务年终决算,岁末年初是企业财务人员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有许多工作要做:不但要清查资产、核实债务;而且要对账、结账一直到最后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在这一系列工作中,有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涉税事项的调整应值得我们关注。以下是从企业财务、鉴证机构和税务机关角度对企业涉及所得税事项调整处理的分析,笔者认为这种多角度的分析,有利于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政策的规定,避免涉税风险。

一、国家政策对企业财务年终结账的规定:企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不得提前或者延迟。结账日为公历每年的12月31日。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一)结算款项,包括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应交税金等是否存在,与债务、债权单位的相应债务、债权金额是否一致;

(二)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等各项存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是否有报废损失和积压物资等;

(三)各项投资是否存在,投资收益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

(四)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各项固定资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

(五)在建工程的实际发生额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

(六)需要清查、核实的其他内容。

企业通过前款规定的清查、核实,查明财产物资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各项结算款项的拖欠情况及其原因、材料物资的实际储备情况、各项投资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及其完好程度等。企业清查、核实后,应当将清查、核实的结果及其处理办法向企业的董事会或者相应机构报告,并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在中间根据具体情况,对各项财产物资和结算款项进行重点抽查、轮流清查或者定期清查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除应当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外,还应当完成下列工作:

(一)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二)依照本条例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结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和发生额,并核对各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

(三)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

(四)对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没有规定统一核算方法的交易、事项,检查其是否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及相关账务处理是否合理;

(五)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相关项目。在前款规定工作中发现问题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企业编制和半财务会计报告时,对经查实后的资产、负债有变动的,应当按照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标准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二、不同角度的应纳税额的理解

1、企业财务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财务决算后的利润总额×规定的所得税税率=会计本期所得税费用

2、鉴证机构审计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审定后(审计调整后)的利润总额×规定的所得税税率=本期审定的所得税费用

3、税法角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规

定的所得税税率=税法规定的应纳税额我们可以从上面三个计算公式可以清晰看出三者计算的口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计算的税额有显著差别。三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就是它们之间有着不同口径的调整,审计机构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程度的审计调整,而汇算清缴机构和纳税检查机关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作相应的纳税调整,从而得出了不同的应税所得,计算出不同的税额

1.把该交的税全年统算一下,在12月补齐

2.把各种超标准的费用算一下,该转转出,不够可增加

3.材料明细账应无红笔,如有赶快估价入账

4.本发生的福利费教育经费应冲减利润,当然以前有余额的就冲减余额行了

5.至于结转时,把本年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就行了,其他于往月相同

6.应收账款应无贷方余额,如有应及时开发票,应付账款应无借方余额如有应及早索要发票 把该交的税全年统算一下把各种超标准的费用算一下,该转转出,不够可增加应收账款应无贷方余额,如有应及时开发票,应付账款应无借方余额如有应及早索要发票会计年终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核算收入项目:重点关注

1、赊销,延迟变现销售行为

2、视同销售

3、废料销售

4、包装物收入

5、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

6、超过一年以上的建筑.安装,装配工程的劳务收入

7、利息收入

8、应付未付收入

9、资产盘盈收入

10、财产转让收入

视同销售

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性机构、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时,应视同对外销售处理。其产品的销售价格,应参照同期同类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没有参照价格的,应按成本加合理利润的方法组成计税价格

包装物收入

企业收取的包装物押金,凡逾期未返还买方的,应确认为收入,依法计征企

业所得税。逾期是指按照合同规定已逾期未返还的押金。纳税人为销售货物出租出借包装物而收取的押金,无论包装物周转使用期限长短,超过一年(含一年)以上仍不退还的均并入销售额征税。企业向有长期固定购销关系的客户收取的可循环使用包装物的押金,其收取的合理的押金在循环期间不作为收入。

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

企业在建工程发生的试运行收入,应并入总收入征税,不能直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外资企业根据税法的规定,对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筹办期内取得的非生产性经营收入,减除与上述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应当作为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并依照税法

第五条、第七条规定(仅适用经济特区的生产性企业)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可以不作为计算减免税优惠期的获利。

超过一年以上的建筑.安装,装配工程的劳务收入

建筑、安装、装配工程的提供劳务,持续时间超过一年的,可按以完工进度

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

收入项目下的财务处理重点

1、盘点实物、盘点帐务(仓库帐、往来帐、成本、费用帐);

1)、对实物比帐面缺少部分是否属于应计收入行为,及时调整作收入处理;

2)、已收取款项的收入项目是否尚挂在往来帐中未调整总收入;

3)、对长期应付未付款项是否已达税法规定年限应计收入处理;

4)、对费用、成本、资产项目中的直接计减收入行为是否符合规定。

2、废料收入是否已在帐上反映,是否符合企业经营的客观情况;

3、公司是否有规范的盘点制度,有对盘盈资产是否已作帐务处理;

4、往来应收款项中有否企业间借货,是否计提了当年应收利息;

5、按完工进度和工程量确定收入,是否已有足够客观依据。

二.正确核算费用项目:重点关注

1.关注利息:①列支标准用途 ②对外投资借款及关联方具体规定

三、关注财产损失

1、当年损失当年进成本当年抵扣;

2、正常损失.保备证据直接扣除列支;

3、非常损失经审批才能扣除4.报审时间规定.证据程序5.损失不予扣除的列外情况。财产损失

这里所指的,不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财产正常损耗。主要指:

?

1、固定资产损失。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盘亏(不能盈亏相抵)、毁损、报废净损失,是指企业固定资产清理结束并作出相应的会计财务处理后的净损失,即发生损失的固定资产原值加上固定资产清理费减去累计折旧减去残值收入后的净值为损失金额。

?

2、流动资产损失。企业发生的流动资产盘亏(不能盈亏相抵)、毁损、报废净损失,是指企业流动资产清理结束并作出相应财务处理后的净损失,即发生损失的流动资产成本价加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金减残料收入后的净值为损失金额。

?

3、坏账损失

?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为坏帐损失:

?(1)因债务人破产,在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2)因债轰人死亡,在以其遗产偿还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3)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已超过2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财产损失中帐务处理重点:

1、盘点流动资产,固定资产;

2、处理帐务:及时列入当年成本;

3、准备报批材料、及时上报审批。

四、关注不合法凭证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制或取得的不合法凭证,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能作为税前扣除的依据。

企业年末已计提的应交税金及附加、赊购的固定资产已提的折旧及预估入账购入存货已结转销售成本的部分,应在办理申报汇算清缴前取得合法有效凭证,否则应作纳税调整。不合法列支凭证的帐务处理重点:

1、平时严格审查;

2、结帐前关注大额凭证;

3、能调整和挽救的及时处置。

五、关注减免税资格的确认和审批

纳税人符合报批类减免税条件的,最迟在2月底前应提出申请,逾期税务机关不再受理,在办理汇算清缴时,必须取得税务机关同意批复,否则不得享受减免税。

六、关于亏损

纳税人某一纳税发生亏损,准予用以后的应纳税所得弥补,一年弥补不足的,可以

逐年连续弥补,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5年内不论是盈利或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年限计算。

税法所指亏损的概念,不是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亏损额,而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亏损额经税务机关按税法规定核实调整后的金额。如果一个企业既有应税项目,又有免税项目,其应税项目发生亏损时,按照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弥补的亏损,应是冲抵免税项目后的余额。此外,因纳税调整项目(弥补亏损、联营企业分回利润、境外收益、技术转让收益、治理三废收益、股息收入、国库券利息收入、国家补贴收入及其他项目)引起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负数,不作亏损,不能用企业下一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

第五篇:免抵退帐务处理

“免、抵、退”税的申报流程

1、免抵退税预申报

时间:本月免抵退税正式申报之前

资料:本月免抵退税明细申报电子数据。

后续处理:到税务机关进行预审后,将预审反馈信息读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并根据反馈疑点调整申报数据。

2、增值税纳税申报

时间:法定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

资料:

⑴《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

⑵ 上期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汇总表》(经退税部门签字盖章)

⑶ 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

后续处理:

将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数据录入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然后填报《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汇总表》。

3、免抵退税正式申报

时间:次月1日至15日,逢节假日顺延。

资料:

⑴ 免抵退税申报电子数据

⑵ 外汇核销单(退税专用联)或远期收汇证明单

⑶ 出口报关单(退税专用联)

⑷ 代理出口证明

⑸ 出口发票

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明细表》

⑺《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汇总表》

⑻《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经征税部门签字盖章)

有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业务的,还须报送以下资料:

⑼ 新办的来料加工海关登记手册原件

⑽ 新办的或要核销的进料加工海关登记手册原件

⑾《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海关登记手册申报明细表》

⑿《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

⒀《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申请表》

⒁《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海关登记手册核销申请表》

⒂ 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

以上资料须按照退税部门的规定要求装订成册。

后续处理:

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后,生成正式反馈信息。企业将正式反馈信息读入至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并更新原申报数据。

“免、抵、退”税的计算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委托代理出口的,出口发票可以是委托方开具的或受托方开具的),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的,应扣除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若申报数与实际支付数有差额的,在下次申报退税时调整(或年终清算时一并调整)。若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离岸价,企业应按实际离岸价申报”免、抵、退”税,税务机关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核定。

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自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12个月内的出口业务,不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从第13个月开始按免抵退税计算公式计算当期应退税额。

“免、抵、退”税的年终清算

什么是年终清算?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年终清算,是税务机关在一个公历终了后按照出口退(免)税政策和出口退(免)税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出口企业在上一已申报办理的退(免)税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重新审核、计算、清理和检查。这项工作,既是出口退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对全年出口退税工作的一次全面检查。年终清算,不但是监督和检查出口企业对出口退税的执行和管理情况,而且也是对税务机关日常工作质量、效率高低、办法措施是否得当的一次重要检验。因此年终清算,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正确贯彻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使多退的税款及时追回,少退的税款及时补足,还可以促使税企双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更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管理的水平。

清算时间:

终了后三个月内。

清算范围:

出口企业在上一个内当年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的出口货物的退(免)税款,以及以前应退未退结转至上年办理的退(免)税款。

“出口企业”指享受出口退税政策的所有企业。

特殊情况:

出口企业发生下列情况时,退税机关须在内进行及时清算。

1.出口企业经营发生变化,如出口企业因某种原因停业、歇业、破产、迁移、转业、合并、分设等;

2.出口企业违反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被国家有关部门停止或暂停一定时期出口退税权、出口经营权的。

清算核查重点:

1、出口企业(包括外贸、工贸企业和自营、委托出口货物的生产企业,下同)有无从事”四自三不见”业务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的问题。如存在涉嫌骗税问题,要一查到底,不受清算时间的限制。有重大涉嫌骗税问题的,要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查处。

2、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所提供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专用税票、出口收汇核销单是否规范、真实有效,有无伪造、涂改、非法购买、虚开代开和其他弄虚作假的问题;在具体办理退(免)税过程中,是否真正做到了单证相符、单证和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专用税票等电子信息相符;

3、出口货物退税率适用是否准确,是否严格按照总局下发的退税率文库审核审批办理退税。对调整出口退税率的货物,是否严格按照出口货物的报关离境日期执行。对多退的税款,要依法扣回,少退的税款予以补退;

4、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的计算是否准确;其计税离岸价格是否正确;

5、生产企业是否存在已出口但不申报””免、抵、退””税的情况;

6、对生产企业超过规定期限仍未取得有关单证的出口是否按规定补税;

7、对借权、挂靠企业已办理的退税,是否按规定全部追缴入库;

8、对出口卷烟有无超免税计划办理免税的问题;

9、对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采用国际招标方式国内企业中标的机电产品,其申报办理退税所附送的凭证是否齐全、完整;其贷款性质是否属于限定的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10、实行A、B类退税管理的出口企业是否将出口收汇核销单等退税凭证收齐;清算时对未收齐出口收汇核销单等退税凭证的已退税款,是否已予以扣回;

11、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税依据适用是否准确;

12、外贸出口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减免税进口原材料、零部件转售给其他企业加工时,对这部分销售材料的应交税款是否在出口企业当期办理的出口退税款中予以抵扣,是否存在漏扣、少扣等问题;

13、有无非指定外贸出口企业出口贵重货物而办理退税的问题;

14、有无出口不允许退税货物或免税货物办理退税的问题;

15、出口企业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后,发生退关、国外退货时,企业是否向退税机关办理了申报手续并补交或抵扣税款;

16、出口企业是否按期结汇,远期结汇(180天以上)的出口货物,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是否附送了外经贸主管部门出具的远期结汇证明;

17、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其他需要重点清算的内容。

出口退税涉税帐务处理

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额FOB×征退差-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应退税额: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免抵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额)

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补贴款——出口退

下载“其他应收款-个人”年终帐务处理注意事项[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其他应收款-个人”年终帐务处理注意事项[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帐务处理请示

    **发展有限公司 关于对09年帐务处理的请示 尊敬的集团领导: 新的一个会计年度即将到来,年底**公司财务人员对公司09年及以前年度的相关帐务进行了疏理,发现存在一些待解决问题,......

    房地产帐务处理大全

    一、资产类主要会计科目核算: (1)现金 从银行提取现金 借:现金贷:银行存款 支取现金或是预支现金 借:其他应收账——XX 成本类或材料类科目 贷:现金 (2)银行存款 (3)应收账款:主要是核......

    售楼部帐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为了扩大影响,便于接待客户,使其充分了解开发产品的性质和结构进而达到销售的目的,一般都会在不同区域设立售楼部、样板房以及其他项目营销设施。房地产企业的营销设......

    药店帐务处理

    药店帐务处理 入库: 借:库存商品(按发票或入库单计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银存) 结转销售成本,按实际销售数量,单价按先进先出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 营业费......

    应收款管理制度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制度编号:KD02-2017-CW004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健全客户的信用管理体系,保证公司资金安全,防范经......

    其他应收款制度

    应收款项的管理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包括备用金)和预付账款,是企业的主要流动资产之一,其管理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资产运营能力。 一、其他......

    应收款管理办法

    2003年销售中心 应收账款管理办法 为了确保公司权益,加速账款回收,降低呆帐风险,特制定此办法。 一、赊销的规定 (一) 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即获得公司交易信用所应具备的条件。销......

    其他应收款管理制度

    三、其他应收款管理制度 第一条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应付款项。主要包括: (一)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 (二)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