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新洋农场医院供应室护理工作计划 2
2013年新洋农场医院供应室护理工作计划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消毒与灭菌物品的供应中心,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关系到医院感染控制等医疗和护理质量问题。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核心,更是预防热源反应、减少微粒危害、降低医院感染发生、保证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为此,国家卫生部专门颁布了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操作和监测规范。就目前我院供应室简陋的工作条件,硬件上我们无法决策,只能在软件上给予尽可能的提升。我们消毒供应中心应定时按照医院制度落实要求,控制医院感染,认真搞好主动服务和供应室创建、改建工作,现制定2013年供应室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1、积极、认真做好消毒供应中心的改建、创建工作2004年11月江苏省卫生厅下发了《江苏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验收标准(试行)》,规定全省二级以上医院供应室必须取得省厅统一颁发的消毒供应中心(室)合格证,并对全省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及管理,特别是在硬件如建筑面积、设备配置等进行统一规范,是消毒供应中心改建、扩建、新建后检查验收的依据。由于我院地理位置偏僻,是一所“二乙”非盈利性综合医院,加之,我院以肿瘤科、骨伤科为特色专科,外科基础力量薄弱,手术数量相对较少,供应室的工作量不大,一直实行的分散式管理,即消毒供应中心负责除手术室以外的临床科室可重复使用物品的处理及供应。手术室供应室负责手术室内部所需要物品的处理及供应。一直未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创
建、验收工
作。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先进诊疗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以及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消毒供应中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往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为了更利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发展,利于医院感染管理和无菌物品质量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及设备投入,达到资源共享,经院领导的考察调研,决定我院供应室实行集中式管理,与去年年底提出了供应室创建申报工作,做好准备迎接省医疗机构对供应室审核验收达标工作。按验收达标标准规范供应室布局和基本设备设施,加强供应室的组织管理及质量管理。
2、完善组织管理模式: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分区责任制,分期对不同区域进行岗位培训,工作流程安排,各区域人员首先是对供应室工作流程的整体掌握,再分区工作,保证各区域工作的连贯性和正确性。在不违反医院感控制度的前提下,硬件设施虽不完善,但人力资源(至少固定一名护士)具备的条件下可以考虑开展下收下送工作。
3、加强科室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工作质量。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对供应室的管理要求,科室将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改建后供应室实际情况完善质量管理文件,规范各项工作程序,做到周检查,月计划,年有质量目标,使各环节工作有记录,且根据质控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4、重视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安全意识:要强化科室质量管理意识,强化每位护士的安全服务意识;认真做好消毒灭菌工作;严格灭菌技术操作,提升消毒隔离知识新理念医学,做好手卫生及职业防护,对手卫生等行为习惯持续改进,手卫生依从性大于85%,控制院感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5、转变服务观念,拓展服务项目,树立为临床服务的意识:每月到临床科室征求对供应室的意见,根据科室对器械的使用要求,及时调整,有效地保障临床一线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及时反馈信息给相关科室或分管领导,把以前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争取做到收发物品时主动热情,及时准确无差错,按规范进行护理操作,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争取做到物品发放正确率达100%,下送下收临床满意度调查大于98%。
6、加强科内人员的业务培训,注重全科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做好人员的阶梯培训,加强三基及专科理论与技术的培训及考核。科内专科培训及考核有记录,考核率大于95%,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三基理论与操作考核大于95%。
7、强化消毒灭菌质量的控制及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灭菌物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手工追溯记录齐全。建立完善的检测制度,持续质量跟进,规范植入物及外来器械的管理,质量控制过程符合要求,保证各种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维护保养,做好物质管理,控制服务成本。
新的一年,新的起色,更要有新的亮点。我们供应室将遵循院
长,护理部的指导思想,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前勤服务好。分工不同,价值不同,只要努力做好,一样会体现自己工作的风采。以上仅是我个人的理念思想,供应室要达到高水平的服务质量,还需院领 导及护理部给予大力支持及供应室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
供应室2013年15日 月
第二篇:新洋农场医院院感会议记录(定稿)
XX医院院内感染工作会议 通报6月份院内感染质量检查情况及2013年上半年院感工作总结,并部署下半年的工作1、6月25日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对全院四个病区及相关科室进行了医院控制感染管理质量检查,采取实地查看、查阅有关资料和现场考核等方法。主要从: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无菌技术操作、环境卫生、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使用及管理、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等方面。自门诊大楼拆迁后,各门诊科室、技能检查科室的大部分医护人员都能够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明确,工作流程规范,责任落实到位,院感资料记录及时完整,说明大家的院感意识都比较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院感科将检查结果反馈到各科室,希望立即予以纠正,并把纠正落实情况再反馈院感科。
2、上半年过去了,院感科在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不断规范和完善了我院严格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职责,使院感工作有序推进、顺利开展,加强全院医护人员院感知识,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努力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切实控制交叉感染的风险,并能做好消毒、灭菌、住院病例监测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沉着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院感管理重点部门、重点科室仍有隐患,不能及时进行院感病例的监测等,这些都是我们院感科下半年的工作目标。
3、下半年的工作计划:继续加大院感监测力度,规范化验室生物标本的消毒灭菌工作,开展全院感染菌株分布和细菌耐药状况工作,能做到及时发现MDA病例,狠抓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制度,继续开展全院人员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人员院感意识,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工作。
院感科 二0一三年六月三十日
第三篇: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先进事迹[模版]
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先进事迹
新洋农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境内,隶属于江苏省农垦集团公司,是一个农工商综合经营、科工贸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农垦企业。农场占地面积9.46万亩,其中耕地6万亩。人口9300人,职工5371人,其中在职职工2828人,离退休职工2543人。
新洋农场于1952年11月创建,60多年来,新洋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按照“三基地一中心”的要求,将新洋农场建设成为国家级良种基地、绿色食品基地、优质商品粮基地、优质啤麦基地,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首批百家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江苏省商品粮生产标准化示范区”。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数十项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具有新洋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一、坚持一条道路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新洋农场党委和全场职工唯一的选择。建场60多年来,不管国内外形势如何变幻,不管农场建置、体制如何改变,农场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开放后,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新洋农场更加自觉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78年发出了“将亏损帽子甩进太平洋”的铿锵誓言,甩开膀子大稿经济建设,在江苏农垦系统中,率先扭亏为盈。1978年以来,农场连续35年均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高的盈利水平,“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二、夯实一个基础
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新洋农场始终坚持不懈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开凿河渠1500多条,开挖土方近3000万立方,修建防渗渠46.24公里,将6万亩耕地全部建成长1000米、宽100米,干、支、农、斗渠配套、排灌分开的农田水利体系。修建涵闸20座,泵站50多座,达到了百日无雨保灌溉,日雨200毫米不受涝的抗旱防涝标准。
营造农田主防护林带460多条、副林带7条,林木总面积14190亩,林木覆盖率达20.8%,农田林网覆盖率达100%。修筑了四纵七横、纵横交通的农田路网,汽车、拖拉机直通田头,职工出行风雨无阻。
1980年以来,先后浇筑水泥晒场30万平方米,亩均耕地拥有晒场5平方米。1993以来,累计投资2500万元,建起3座谷物烘干、仓储及种子生产线,新建5幢高标准的粮食仓储库,增加库容3万多吨。引进美国、瑞士的种子加工设备,有效地增强了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了种子的加工质量和粮食的储备安全。全场6个农机服务队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00多台,联合收割机34台,农机总动力2万千瓦,每百亩农田拥有农机动力33.5千瓦。尤其是近两年来,投资2200多万元,引进一批国际先进的凯斯-7088收割机、大马力拖拉机和高速插秧机及配套农具等,建成全国一流水平的农机总站。2010年起,在江苏垦区率先实现了麦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
农业形成了科技服务体系,农场有农业服务中心,生产区、大队有农技员。近10年来,研究制定了“作物高产节本栽培模式”和“最佳成本控制模式”,使农业生产像工业生产一样,在生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实行模式化、标准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支出,提高了农产品产量、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
早在1976年农场就组建了江苏省盐城农垦农业科学研究所。30多年来,农科所在品种引进、选育和新技术的研究推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将试验研究、成果推广和种子繁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农场的生产与经营,对垦区及周边农村的科技推广与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2%。
三、完善一套制度
新洋农场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注重建立和完善农业经营管理制度,使生产关系不断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957年实行“三包一奖”制,即以生产队为承包单位,实行“包产量、包成本、包利润、超利润奖励”责任制。超利润部分60%上交农场,10%单位留成,30%奖励职工,受到国家农垦部的表彰和奖励,当年在一定范围内得以推广。
1979年率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实行多年的固定工资制,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1987年起实行“双层经营,双重承包”体制,即农场统一经营,大队承包经营,大队承包和职工家庭承包相结合,时称少数人种多数田,多数人种少数田,充分发挥了国营农场规模化、组织化、机械化生产经营的优势,促进了农业的健康发展。
2007年,率先推行土地模拟股份制改革,采取“农场控股、合资种田,统一管理、按股受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管理模式。农场和职工全员参股,农场控股。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三级管理、两级核算”,即农场、生产区、大队三级管理,农场、生产区两级核算。在生产措施上,实行“六统一”制度,即“统一作物布局、统一生资供应、统一良种安排、统一农艺措施、统一作业标准、统一产品销售”。模拟股份制的推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场增效,职工增收,土地产出增加,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国有经济实力壮大。
2011年,对农业模拟股份制进一步完善,推出了“公司经营、团队管理、权责明晰、目标考核、科学管控”的集体经营管理模式,使农场农业生产全面实行了组织化管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种植、标准化操作、市场化运作,使国营农场现代农业大生产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提高了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保持农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实行新的农业管理体制以来,全场年产粮食近7万吨,其中产销良种1.5万吨,粮食亩产稳定在2200斤上下,亩平净收益1500元左右。
四、强化一个班子
新洋农场领导班子有一个显著特点:他们绝大部分是农学专业出身,来自农业生产第一线,与职工群众关系密切,是农业管理、技术上的专家。正缘于此,领导班子作风民主,每年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平台,向职工代表报告工作,广泛征集提案,同时召开各种研讨会,发动干部职工为农场发展建言献策,集思广益,从而更加把关系农场发展的重大事情、把关乎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做好。
领导班子在农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在现代农业发展上,思想解放,勇于进取。新洋农场农业重要的基础设施投入都走在江苏农垦各农场的前列,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2003年投资400多万元,引进国外最先进的粮食烘干线;2008年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粮食烘干仓储中心,增加国外最先进的烘干线,集中扩建5幢标准化仓库,增加库容3万多吨;2010年投资2200多万元建设农机总站,引进5台美国凯斯—7088收割机及一大批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机械。
五、造就一支队伍 现代农业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的物质装备,而且需要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来支撑。新洋农场一是通过更新农业技术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解放劳动力;二是通过大力兴办工业、服务业,转化了2600多名农业富余劳动力;三是通过内培外引,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农业职工队伍中来,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高素质的管理、技术队伍。目前,全场6万亩耕地,仅有248名人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其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97名,占管理人员总数的39.1%;拥有技术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有128名,占总数的51.6%。职均管理土地240亩,年产粮食266吨,职均年创利35万元。
第四篇:护理室工作计划
护理室工作计划
在新的一年来,在站领导的领导下,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在护理质量,院感质量控制等方面有所提高,为更好地完成本的工作,护理室现制定以下计划: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提高服务质量。
二、参考往年的工作总量做好棉球、纱布、手术缝线等敷料的准备工作。
三、消毒室建立回收、发出物品登记制度,做好各种器械检查、保管的登记工作。
四、对手术室医疗设备的性能及安全性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护设备的完好及各种抢救设备、药品等的齐全,确保临床正常运转。
五、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认真执行各项无菌操作的规定,防止站内感染,确保无菌切口感染率≤0.5%。
六、拟申请增购紫外线消毒机、高压锅,以保证消毒效果。
七、加强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专业技术学习,以便更好地服务计生对象。
护理室
年 月 日
第五篇:新洋农场医院8月份院内感染检查情况通报及整改措施
新洋农场医院8月份院内感染检查情况通报及整改措施控制院内感染是全民的大事,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的一门重要科学,是评价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市卫生局2013年医政工作计划,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管理,保障医疗安全,将于8月下旬开展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综合检查及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督查,依据这一指示,我院自8月26日至8月27日进行院内感染自查。自查工作要求:边自查、边整改,力求做到全面自查、不留死角。以院感管理的重点部门和重点科室为重点,全力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现将自查情况汇总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放疗科:
1、病区走廊有使用过的输液贴
2、一次性注射器毁形不及时
3、感染性医疗废物里有损伤性医疗废物
(二)外科:
1、无职业暴露登记表
2、无洗手示意图及干手设施(换药室)
3、治疗车上无利器盒
(三)内科:
1、乙肝病人无隔离标识
2、无职业暴露登记表
3、有药液提前抽吸备用现象
4、一护士有美甲及戴戒指现象
(四)骨伤科:
1、备用的湿化瓶内有积水
2、泡镊筒无打开时间3、20毫升注射器有重复使用的现象
(五)手术室:
1、器械柜顶上有灰尘
2、术间地面不洁,有线头
3、接送病人未使用交换车
(六)产房:
1、待用的湿化瓶无干燥保存(瓶内有水)
2、紫外线消毒记录不规范,没有累计时间
(七)血透室:
1、感染病区内有陪护,并有吃零食现象
2、床单未能及时更换,终末处理不到位
3、生活垃圾未使用黑色垃圾袋
(八)口腔科:
1、治疗结束后未及时踩脚阀冲洗管腔
2、操作台面杂乱,有空安瓿
3、医疗垃圾未使用黄色垃圾袋
(九)检验科:
1、安全防范意识淡漠,个人防护不佳
2、静脉采血未做到一人一带
3、环境整洁度有待提高,地面有棉球
(十)供应室:
1、打包操作时未按要求戴口罩、帽子
2、无菌包打的太松,不平整
3、无菌物品包摆放无序
(十一)内镜室:
1、手卫生依从性不高(操作前未洗手,直接戴手套)
2、生活垃圾里混有医用手套及口罩
(十二)急诊科:
1、备用氧气未挂标识
2、心电监护仪上灰尘
3、无感应水龙头
(十三)ICU:
1、胰岛素开启后未注明时间
2、酒精中效消毒剂每周更换2次不到位
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8月份全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6%,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按就诊人次)为21.78%。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门诊为37.4%。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6.5%,门诊为42%.骨伤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6.5%,门诊为6.2%。肿瘤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6%,门诊为1.5%。
三、医院感染比例
8月份我院共出院病人442人,医院感染病例2例,发生率为0.45%,无漏报现象。
四、环境卫生学监测
各重点科室、重点部门每月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一次。对使用中的消毒剂(酒精、碘伏等)每周监测两次,含氯消毒剂每天监测。8月份我院检验科陆续采样115份,其检测结果均符合检测标准及要求。
五、传染病防治
传染科未独立设臵,传染病人的收治由内科负责,有发生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的潜在隐患。
六、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㈩药敏率送检明显偏低,大多科室未达到30%,相当多的科室不重视,许多应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者未做检查,导致盲目用药,长时间用药,使耐药菌的发生率增加。同时因未有细菌培养结果,使得感染病人与普通病人混合安臵,使得院内感染发生的风险加大。
七、医院感染管理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整改措施
1、医院感染管理科下一步应做好以下的工作:制定医院感染监控计划,制定和监控措施及医院感染在职培训工作,组织落实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定期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完善每月一次的感控监测以及各科室感控检查的登记。
2、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如:门诊输液室、检验科、血透室、胃镜室、口腔科、产房、手术室的感染监控、质评、漏报追查工作。
3、进一步严格按照消毒、灭菌操作规范,对各种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并认真定期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督查相关科室做好消毒液更换,紫外线灯管的更换,紫外线消毒等工作的登记、记录工作。
4、进一步按照医疗废物处臵规范,抓好医疗废物处臵工作。
5、进一步抓好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工作,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漏报率为零。严格掌握诊断标准,有效控制法定传染病报病率和误诊率。
6、进一步做好院感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尤其是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及手卫生知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院感的发生。
本次检查虽发现各个科室都存在一些问题,但大部分科室态度积极,也接受整改意见,下一步应继续加强院感的学习、管理、监督工作。总之,院感这项工作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跟进管理,只有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做到严格督查管理,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便捷、价廉的良好的医疗服务。
院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