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19-05-12 14:1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范文]》。

第一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范文]

为了有序推进乡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根据省、市、县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场所地点安排及规模

本着“一窗受理、内部运作、上下联动、全程服务”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公设施,整合各方资源,力求规范统一。乡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场所选择在乡政府机关院内,主窗口与现有的乡行政服务中心对接,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共同建设。同时,考虑到乡行政服务中心场所面积偏小(约40平方米),无法容纳所有涉农基层站所集中办公,把乡政府靠大门楼房的第一层的8个房间改为办公室,供进驻便民服务中心的基层站所办公使用,形成“一主八副”服务窗口。

二、硬件与软件初步设计

乡便民服务中心主窗口办公桌椅基本完备,需配套完善相关制度,增设岗位牌及相关服务项目及工作流程;副窗口需增加部分办公桌椅。同时,为有工作需要的站所配备办公电脑。

三、责任领导及责任人

乡便民服务中心主窗口建设责任领导:谢金长,责任人:吴环志、陈九长、刘永松。副窗口建设责任领导:李龙,责任人:朱迎春、林厚辉、严连昌。

四、工作安排

1、确定进驻办公站所。乡内主要涉农站所全部进驻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含:财政所、土管所、规划所、农医所、计生办、林业站、农技站、民政所、劳动保障所、党建办、国税分局、工商分局、供电所、信用社、派出所、党政办、综治办等17个站所。

2、明确岗位人员及集中办公时间。每个进驻站所指派一名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统一挂牌上岗;实行逢圩日集中办公制,日常工作时间由刘林坡、林厚辉等同志值班。

3、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实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落实登记、承办、转办、督办等办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台帐。

第二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株良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运行情况

为方便群众、服务群众,进一步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为民服务意识及深入开展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探索转变政府工作的新途径。按照县纪委的统一部署,我镇结合实际,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以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根本,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和“群众诉求中心”,改变了群众到政府职能部门办事难、办事繁的实际,架起了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在“两个中心”运转过程中,我们虚心听取领导提出的意见,再整改、再提高、再创新、再完善。现已迈上良性发展之路,下面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两个中心”硬件建设、完善制度建设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高起点配备、高标准建设的原则,新配置办公桌、电脑,开通了一部外线电话,更换陈旧的办公文具,并新做了大型廉政宣传橱窗和党务、政务公开栏。并制订和完善了便民服务中心和群众诉求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如: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廉政建设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预约服务制度、群众诉求、信访接待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执行,极大地提高了为民办事的水平和效率,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

二、落实四个到位,完善“两个中心”软件建设

一是认识到位。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两个中心”的建设和运转情况,先后召开多次党政联席会议进行专题讨

论,要求各相关部门要端正认识,从服从服务于全县、全镇大局,从实践“三个代表”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出发,全力支持“两个中心”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全力配合,鼎力支持,从而在全镇上下达成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认识上的空前到位。二是人员到位。按照“抽硬人,硬抽人”的指示精神,在各相关部门选拔了“思想好、素质高、业务熟、能力强、作风硬”的业务骨干到中心上班,并从工作规范和礼仪方面集中培训了2天,使其更好地开展为民服务。并严格考勤制度,把考勤、业绩考核与工资相挂钩,进一步增强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职能到位。在明确领导带班制度的同时,要求人员到位,要求领导到村住点时间每月不能少于15天,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访贫问苦,把群众反映和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要求,问题处理进行记载,并定期疏理汇总。相关职能部门严防“空壳岗位”,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体外循环,确保办证、审批等各项业务,实行一站式服务。四是宣传到位。一是在路东、尧村等村均做了大型宣传栏、标语、规章制度及服务用语以及在镇政府机关内制作了大型的廉政文化长廊。二是利用宣传车深入村、组农户,广泛宣传“两个中心”业务和办事程序,使我镇“两个中心”达到家喻户晓。使群众认知、认可镇“两个中心”这一新生事物。

三、部门联动为民解忧,建立小中心大服务的便民服务格局

首先,在办事大厅的设置上,我们充分遵循“两个中心”

便民、利民、为民的宗旨,把日常业务联系比较多的部门安排在一起,让他们搭邻居,便于群众一站式办结所有相关事项。这样,群众可少跑一点冤枉路,更增加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其次,“两个中心”建立了民事代办制度。群众来镇办事,如果不需要群众本人亲自到场的事,可要求镇、村干部为群众代办。一方面极大方便群众,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再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没有局限于“两个中心”办事大厅,而是主动出击,送服务到家门口。如计生办还定时“四上门”服务,农技站送技术到田间地头。

四、“两个中心”运转以来达到的效果

自“两个中心”正式挂牌运行以来,已接待群众上万人次,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群众办事只需入一道门就可以根据自己所办业务找到相关职能部门办事,避免了群众找职能部门难和办事手续繁的难题,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二是顺应了民心,密切了干群关系 “两个中心”成立以来,人民群众待解决的问题和事,都得到了及时间圆满解决,群众由原来的不得以才来找政府职能部门变成了如今的有事就找“两个中心”,在干部、群众中搭起了“连心桥”。

三是促进了“三个转变” 即: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体现了服务于民的本质;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各部门作风更加务实、更加贴近群众;促进了方式方法的转变,方式更加机动,方法更加灵活。

五、下一步打算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离上级领导和群众的要求还很远,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做好以下工作:

1、年底,在“两个中心”广泛开展评选“服务窗口”和“服务标兵”活动,让典型鼓舞人、激励人。

2、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向生产、科技、流通等群众较大需求的领域延伸,实现群众有需求、干部有服务的最终目的。

株良镇便民服务中心

二0一二年七月

21347.33

第三篇: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浅议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浅议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打造服务政府的具体表现、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为认真贯彻省、市纪委关于全面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要求,我县纪委监察局深入乡(镇)、村、组,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就我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完善等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基本情况及成效

我县是从2006年开始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至2008年,全县10个乡(镇)均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累计服务场所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通过群众办理各种服务反馈情况看,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逐步形成了群众满意的有效服务模式和“群众对干部、干部对干部、窗口对窗口”的有效监督体系,杜绝了“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腐败行为,从服务中心运转至今未发现乡(镇)干部在为民服务方面有违纪行为,有效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亲民便民形象。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工作模式,方便了人民群众。实行集中办公,将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政、国土、规划、计生、劳保、农医、水利、农技、畜牧、水产、林业、农机、农经、组织关系接转等部门及相关的服务项目,统一纳入中心,通过受理、承办、回复三个环节,实现进一道门、一个窗口、一处审批、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最大限度地为群众办事。

2、完善工作制度、提高了办事效率。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站式”服务制、办结销号制、领导坐岗制等系列服务制度,为群众提供“零距离”、“全方位”和“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了以往群众办事“人难找、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问题,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并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誉。

3、改善服务态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便民服务中心制定了“热情周到、高效服务、依法办事、清正廉洁”的服务守则,要求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坚持以办事方便不方便、公正不公正、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服务标准,以“微笑多一点,服务多一点”的工作作风,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战和有意刁难群众的现象,有效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4、规范办事程序,推进了廉政建设。中心工作人员从受理到办结提供全程服务、规范程序,对受理的每一件事情、办理的每一个证件,都会认真对待,并通过公开办事程序和收费标准,把各项事务的办理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杜绝了暗箱操作,避免了违规操作,防止了吃、拿、卡、要现象,推进了源头治腐工作,推进了机关效能建设。

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历经二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识不到位。有的人认为设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作用不大,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是迎接上级检查而已;有的人认为中心提供的服务不是大多数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有的人认为中心设立办公窗口是多余的,浪费了人力物力。

2、规范不到位。乡(镇)存在多种形式的服务中心,有纪委监察局牵头设立的便民服务中心、有组织部牵头的“三民”服务中心、政法委牵头的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农业局牵头的农业服务中心等多种形式,造成资源损失,并且未形成经常性、制度性、规范性。

3、管理不到位。虽然有的中心有人员、有制度,但缺少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存在有岗无人,有人无事的现象。

4、硬件不到位。办公设施陈旧,未配套电脑等相应的设备,经费也得不到保障。

5、进驻不到位。由于办公条件限制,加之与上级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省直管单位和县直管单位,该进驻中心的而未进驻。

6、人员不到位。乡(镇)中心工作较多、烦杂,人员又少,并且一般都有驻、挂村任务,中心工作人员要经常下村或承担其它工作,造成人员不能坚守岗位,工作时断时续,有的甚至有岗无人。

三、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几点意见

建立、完善和办好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重在便民,实在利民,贵在为民。各级党政及其领导要有为民办事的决心、为民解难的苦心、为民排忧的诚心、为民着想的热心,帮民致富的真心,更要做到“四个健全,四个到位”,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1、健全组织机构,人员落实到位。一是领导重视。乡(镇)党委、政府要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放在当前工作的首位,党政“一把手”要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进驻中心站办所的上级主管部门也必须高度重视中心的建设,保证人员的到岗到位;二是建立机构。要建立由乡(镇)主要领导担任第一责任人的便民服务中心领导小组,统一各方面的思想认识,经常听取中心运行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好中心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人员配备。要重视中心工作人员的选配,应选派素质高、业务精的干部到中心工作,中心工作人员实行双重领导,业务受上级主管部门指导,日常工作接受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领导和管理。

2、健全服务功能,项目集中到位。一是科学设置服务功能。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在给予便民服务中心科学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服务窗口,突出便民服务,完善项目结办、代办服务功能。二是项目进驻中心到位。服务项目的设置至少应包括:党建(组织关系转接)、农业综合、计生、民政、司法、国土、规划、农医、劳保、综治、林业等部门,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便民、为民,有条件进驻中心的单位和服务事项,要尽量进驻中心,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服务内容,要坚决进驻中心,只有合理设置服务窗口,才能有效地实现中心的服务功能,才能把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成真正的亲民、为民、便民的集中服务办公场所。

3、健全规章制度,运行机制到位。一是健全规章制度。中心要建立健全并执行好办事公开、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收费管理、考勤考核、建档销号制、回访制、分类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中心高效运转,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强化外部监督。要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将集中在中心的所有服务事项、服务单位和人员、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和依据等通过多种方式现场公开,并公布县、镇两级效能投诉电话,设立意见箱,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严格考核奖惩。建立中心日常检查考核机制,加强对业务办理、服务规范、举报投诉等情况的督查,将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考核评议结果与窗口部门及人员的考核结合起来,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4、健全办公设施,中心管理到位。一是硬件建设。中心应建在临街道、近政府、方便群众办事,又便于与各位领导和职能部门随时取得联系的地方。办公设备应根据人口、工作量等情况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包括电话、电脑、桌椅、饮水及冬天取暖、夏天消暑设施。二是软件建设。要建立健全配套的岗位职责制度,制定工作导行图、工作流程图必须张贴上墙,办事告知单要发放到群众手中,制度和服务项目应装订成册,供服务双方共同遵守,确保便民服务中心运转有章可依。三是确保经费。办公经费各乡镇要列入财政预算,确保中心工作的正常运作。四是做好内业。中心要建立健全各种台帐和报表,对窗口办件、资金流转和考勤考核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记录和汇总,定期向乡(镇)领导和县行政服务中心报送。

5、需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需正确处理好牵头单位、责任单位与主管领导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各自功能,组建了“三民”服务中心、矛调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等,这些中心的组建,大部分是那个部门、单位牵头组建就由那个部门或单位主管,责任也同样由其承担,乡(镇)只是提供场所而已,这样势必影响整体效能,我们认为,改进的办法是将多个服务中心功能进行有机整合,由多个部门牵头主管,归口到一个部门牵头主管,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为业务责任单位,党委、政府负责中心工作人员的组织领导和工作的组织实施,乡(镇)党委书记是便民服务中心组建的第一责任人,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应该是组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牵头单位,各业务主管部门应该是业务指导的责任单位,县纪检监察和乡(镇)纪委应具体负责组建和操作运行的监督检查。

二是需正确处理好中心工作人员与乡镇人员紧张的关系。针对中心业务量大、人手相对紧缺、人员难到岗的问题,要坚持“集约使用,资源共享”的原则,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习惯,通过挖掘潜力,优化组合,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要对部门之间人员兼职使用进行大胆探索,通过委托、授权办理等方式实行“一人多岗”,使相关服务事项集中到专人办理,理顺关系,简政放权,腾出更多的人力服务于政府中心工作。建立“一人多岗”工作制度,要求窗口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自身业务外,至少还应具备其它一个以上窗口的业务办理能力,使群众来时有人应,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办理事项,也可初步告之所办事项流程,推行“一人多岗”能有效地缓解了人少事多的工作矛盾,方便群众办事。同时电话预约和“AB”岗制度,“AB”岗制度是A岗责任人因事不在岗,必须提前一天做好工作移交,B岗责任人要主动、及时顶岗,避免出现无人在岗的现象。B岗责任人在顶岗期间,享有A岗责任人的职责权利,并对A岗的工作负责。

三是需正确处理好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与县行政服务中心的关系。各乡(镇)要实现与县行政服务中心和县直有关单位的信息对接,需报经上级部门审批的上报件,要在规定时限内上报到县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办理。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及县直相关部门要根据基层工作的实际需要,定期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现场办公和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为使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可延伸便民服务范围,即:在村级设立便民服务站或联络点。形成“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纽带、村级便民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联动便民服务网络。

第四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桑园镇“两个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一、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运行现状

自2007年“两个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我镇按照规定实行“一个大厅、一个窗口、一条龙服务”,将政务信息公开、效能投诉全部纳入服务中心,具体包括:受理接待信访投诉、调处矛盾纠纷、司法援助、开展党建(组织关系转接)、村账乡代理、办理个人建房、计划生育、民政优抚、劳动保障、农林水利、税务代征、涉农补贴、新农合补助等相关事宜。通过开展集中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改善政府形象。几年来的实践表明,乡镇服务中心在方便群众、改善服务上起了一些积极作用,但离预期目标还有不小距离。

今年初,我镇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桑园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意义、目标、中心建设的内容、完善的制度、办事流程、人员配置等要求。在镇财力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资金10万余元给便民中心、排调中心更新各种规章制度,办事流程,工作人员的座牌,各个窗口的座牌,考勤公示牌,新添置了办公桌椅12套,饮水机1个,便民服务台10余米,配备了工作电脑等办公设施。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

1、健全组织,强化领导。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研究决定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党群的副书记任副组长,镇党政班子成员为领导组成员的便民服务中心领导小组,其中,人大主席还兼任镇服务中心的主任。镇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会议,对中心工作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协调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镇党委书记是便民服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抓,一级抓一级。中心管理人员和窗口人员是具体责任人,严格按照职责规定和承诺时限,为群众办好每一件申办事项。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为了使便民服务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理解和积极支持,镇党委、政府专门召开了镇村干部动员大会,提高镇村干部对便民服务工作的认识。同时,还统一印发了《致全镇人民群众的一封信》,重点宣传便民服务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服务的项目、内容、办事群众的权利和义务等,使群众真正了解此项工作。

3、规范操作,热情服务。镇党委下发了《桑园镇便民服务工作实施意见》,统一规范指导全镇的便民服务工作。公布了具体的受理项目、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办事程序,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等。在办事过程中,严格实行一门受理、全程代理、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并及时回复。对于材料不全的,填写补交材料清单,一次性告之需补交的材料,减少办事群众的往返次数。

4、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根据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要求,镇级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和指导下属基层站所全力以赴做好便民服务工作,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重点督促镇站所服务人员、服务项目按要求进驻镇服务中心。镇级各单位还同时严格要求本机关所有工作人员,对前来办事的人员,做到热情高效服务,只要手续齐全、符合政策规定的随到随批,随到随办,不准推诿扯皮。由于全镇上下的协调联动,有效地畅通了办事渠道,提高了办事效率。

5、把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今年重点工作之列,纳入党委、政府全局工作责任考核目标范畴,列入到站办所及村级目标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得分与工资挂钩,以此推动信访、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真正把信访工作当成衡量干群关系的一张“晴雨表”和规范政府行为的一面“镜子”,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个中心,把信访与人民调解相结合,全力做好信访、民调工作,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各类问题、矛盾解决在最基层。

三、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1、干部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开展便民服务工作,公开向群众承诺办事时限,使基层站所的干部牢固树立了宗旨观念、政策观念、服务观念,严格坚持上下班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干部能坚持把为民办事放在第一位,主动想群众所想,变群众跑路为我替群众跑路,变“拖拉”办为及时办,变随意办为规范办,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满意。

2、群众得到了实惠。镇各职能部门严格对照相关政策,清理取消了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了收费标准,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公开办事程序、承诺办事时限,使群众少跑路、不跑冤枉路。特别是群众过去到镇办事有时不是找不到单位,就是到单位找不到人,往往要来回跑几次才能将事情办了。开展便民服务后,真正方便群众了,现在他们办事时只要向镇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员打个电话,寻问一下需要哪些资料,再把资料交到或委托村干部代交到镇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员就行了,甚至办事群众不到场就能把事情办好,真正让群众得了实惠。

3、干群关系得到了改善。推行全程代理以后,解决了过去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乡村两级各项工作的开展。

4、经济环境得到了优化。通过推行全程代理,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得到了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得到转变,从而使乡镇的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了优化。

四、关于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

1、拓展服务内容,满足群众要求。要从适应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满足群众的需要出发,进一步拓展延伸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要坚持“以民为本”的工作理念,把“为群众办事,让群众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过去的单一的咨询办证服务转向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为群众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农产品供销信息服务和劳务信息服务,以及提供新技术推广和指导服务等。要扩大内涵,拓展外延,统一受理来信来访、矛盾纠纷;统一分流矛盾纠纷处理部门;统一协调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使便民服务中心成为农村各类矛盾纠纷、信访、求助的受理、指导、调处的便民和维稳中心。

2、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要按“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以“服务群众,方便办事”为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定期组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听取群众对便民服务中心的意见和建议,创新服务手段,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提高便民服务中心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提供证件办理服务的同时免费向群众提供农技信息资料等配套服务,选定一批全程代理员或帮办员,实行承诺服务,明确规定职责,限时承诺,限时办结,真正把方便让给群众,保证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3、强化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便民服务制度。完善各类便民服务措施,健全推行全程办事代理、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岗位责任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周期,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通过部门和干部自评、领导和群众测评相结合的机关评议,结合机关效能建设,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对机关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开展责任追究;三是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操作性强的便民服务中心绩效考核办法,发挥激励约束作用。

5、健全服务功能,确保项目集中到位。一是要科学设置服务功能。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在给予便民服务中心科学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服务窗口,突出便民服务,完善项目结办、代办服务功能;二是要确保项目进驻中心到位。服务项目的设置至少应包括:党建(组织关系转接)、农业综合、计生、民政、司法、劳保、综治等部门,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便民、为民,有条件进驻中心的单位和服务事项,要尽量进驻中心,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服务内容,要坚决进驻中心,通过合理设置服务窗口,实现中心服务功能高效优质化,便民服务中心建成真正的亲民、为民、便民的集中服务办公场所。

2011年3月16日

第五篇: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浅议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浅议

发表时间:2009-7-25 18:32:37 文章来源:中廉舆情 【大 中 小】 【打印】

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打造服务政府的具体表现、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为认真贯彻省、市纪委关于全面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要求,我县纪委监察局深入乡(镇)、村、组,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就我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完善等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基本情况及成效

我县是从2006年开始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至2008年,全县10个乡(镇)均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累计服务场所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通过群众办理各种服务反馈情况看,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逐步形成了群众满意的有效服务模式和“群众对干部、干部对干部、窗口对窗口”的有效监督体系,杜绝了“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腐败行为,从服务中心运转至今未发现乡(镇)干部在为民服务方面有违纪行为,有效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亲民便民形象。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工作模式,方便了人民群众。实行集中办公,将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政、国土、规划、计生、劳保、农医、水利、农技、畜牧、水产、林业、农机、农经、组织关系接转等部门及相关的服务项目,统一纳入中心,通过受理、承办、回复三个环节,实现进一道门、一个窗口、一处审批、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最大限度地为群众办事。

2、完善工作制度、提高了办事效率。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站式”服务制、办结销号制、领导坐岗制等系列服务制度,为群众提供“零距离”、“全方位”和“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了以往群众办事“人难找、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问题,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并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誉。

3、改善服务态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便民服务中心制定了“热情周到、高效服务、依法办事、清正廉洁”的服务守则,要求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坚持以办事方便不方便、公正不公正、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服务标准,以“微笑多一点,服务多一点”的工作作风,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战和有意刁难群众的现象,有效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4、规范办事程序,推进了廉政建设。中心工作人员从受理到办结提供全程服务、规范程序,对受理的每一件事情、办理的每一个证件,都会认真对待,并通过公开办事程序和收费标准,把各项事务的办理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杜绝了暗箱操作,避免了违规操作,防止了吃、拿、卡、要现象,推进

了源头治腐工作,推进了机关效能建设。

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历经二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识不到位。有的人认为设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作用不大,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是迎接上级检查而已;有的人认为中心提供的服务不是大多数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有的人认为中心设立办公窗口是多余的,浪费了人力物力。

2、规范不到位。乡(镇)存在多种形式的服务中心,有纪委监察局牵头设立的便民服务中心、有组织部牵头的“三民”服务中心、政法委牵头的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农业局牵头的农业服务中心等多种形式,造成资源损失,并且未形成经常性、制度性、规范性。

3、管理不到位。虽然有的中心有人员、有制度,但缺少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存在有岗无人,有人无事的现象。

4、硬件不到位。办公设施陈旧,未配套电脑等相应的设备,经费也得不到保障。

5、进驻不到位。由于办公条件限制,加之与上级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省直管单位和县直管单位,该进驻中心的而未进驻。

6、人员不到位。乡(镇)中心工作较多、烦杂,人员又少,并且一般都有驻、挂村任务,中心工作人员要经常下村或承担其它工作,造成人员不能坚守岗位,工作时断时续,有的甚至有岗无人。

三、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几点意见

建立、完善和办好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重在便民,实在利民,贵在为民。各级党政及其领导要有为民办事的决心、为民解难的苦心、为民排忧的诚心、为民着想的热心,帮民致富的真心,更要做到“四个健全,四个到位”,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1、健全组织机构,人员落实到位。一是领导重视。乡(镇)党委、政府要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放在当前工作的首位,党政“一把手”要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进驻中心站办所的上级主管部门也必须高度重视中心的建设,保证人员的到岗到位;二是建立机构。要建立由乡(镇)主要领导担任第一责任人的便民服务中心领导小组,统一各方面的思想认识,经常听取中心运行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好中心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人员配备。要重视中心工作人员的选配,应选派素质高、业务精的干部到中心工作,中心工作人员实行双重领导,业务受上级主管部门指导,日常工作接受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领导和管理。

2、健全服务功能,项目集中到位。一是科学设置服务功能。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在给予便民服务中心科学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服务窗口,突出便民服务,完善项目结办、代办服务功能。二是项目进

驻中心到位。服务项目的设置至少应包括:党建(组织关系转接)、农业综合、计生、民政、司法、国土、规划、农医、劳保、综治、林业等部门,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便民、为民,有条件进驻中心的单位和服务事项,要尽量进驻中心,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服务内容,要坚决进驻中心,只有合理设置服务窗口,才能有效地实现中心的服务功能,才能把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成真正的亲民、为民、便民的集中服务办公场所。

3、健全规章制度,运行机制到位。一是健全规章制度。中心要建立健全并执行好办事公开、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收费管理、考勤考核、建档销号制、回访制、分类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中心高效运转,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强化外部监督。要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将集中在中心的所有服务事项、服务单位和人员、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和依据等通过多种方式现场公开,并公布县、镇两级效能投诉电话,设立意见箱,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严格考核奖惩。建立中心日常检查考核机制,加强对业务办理、服务规范、举报投诉等情况的督查,将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考核评议结果与窗口部门及人员的考核结合起来,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4、健全办公设施,中心管理到位。一是硬件建设。中心应建在临街道、近政府、方便群众办事,又便于与各位领导和职能部门随时取得联系的地方。办公设备应根据人口、工作量等情况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包括电话、电脑、桌椅、饮水及冬天取暖、夏天消暑设施。二是软件建设。要建立健全配套的岗位职责制度,制定工作导行图、工作流程图必须张贴上墙,办事告知单要发放到群众手中,制度和服务项目应装订成册,供服务双方共同遵守,确保便民服务中心运转有章可依。三是确保经费。办公经费各乡镇要列入财政预算,确保中心工作的正常运作。四是做好内业。中心要建立健全各种台帐和报表,对窗口办件、资金流转和考勤考核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记录和汇总,定期向乡(镇)领导和县行政服务中心报送。

5、需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需正确处理好牵头单位、责任单位与主管领导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各自功能,组建了“三民”服务中心、矛调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等,这些中心的组建,大部分是那个部门、单位牵头组建就由那个部门或单位主管,责任也同样由其承担,乡(镇)只是提供场所而已,这样势必影响整体效能,我们认为,改进的办法是将多个服务中心功能进行有机整合,由多个部门牵头主管,归口到一个部门牵头主管,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为业务责任单位,党委、政府负责中心工作人员的组织领导和工作的组织实施,乡(镇)党委书记是便民服务中心组建的第一责任人,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应该是组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牵头单位,各业务主管部门应该是业务指导的责任单位,县纪检监察和乡(镇)纪委应具体负责组建和操作运行的监督检查。

二是需正确处理好中心工作人员与乡镇人员紧张的关系。针对中心业务量大、人手相对紧缺、人员难到岗的问题,要坚持“集约使用,资源共享”的原则,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习惯,通过挖掘潜力,优化组合,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要对部门之间人员兼职使用进行大胆探索,通过委托、授权办理等方式实行“一人多岗”,使相关服务事项集中到专人办理,理顺关系,简政放权,腾出更多的人力服务于政府中心工作。建立“一人多岗”工作制度,要求窗口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自身业务外,至少还应具备其它一个以上窗口的业务办理能力,使群众来时有人应,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办理事项,也可初步告之所办事项流程,推行“一人多岗”能有效地缓解了人少事多的工作矛盾,方便群众办事。同时电话预约和“AB”岗制度,“AB”岗制度是A岗责任人因事不在岗,必须提前一天做好工作移交,B岗责任人要主动、及时顶岗,避免出现无人在岗的现象。B岗责任人在顶岗期间,享有A岗责任人的职责权利,并对A岗的工作负责。

三是需正确处理好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与县行政服务中心的关系。各乡(镇)要实现与县行政服务中心和县直有关单位的信息对接,需报经上级部门审批的上报件,要在规定时限内上报到县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办理。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及县直相关部门要根据基层工作的实际需要,定期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现场办公和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为使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可延伸便民服务范围,即:在村级设立便民服务站或联络点。形成“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纽带、村级便民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联动便民服务网络。

便民服务心相连——推行便民服务工作机制的调查

作者:石守强 文章来源:上竹乡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21

一根电话线,将干群的心连起来;一块公示牌,把党委政府的心亮出来;一证送到户,让群众的心热起来。上竹乡率先在全县推行便民服务工作机制,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作实践,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一、与时俱进的需要 上竹乡距县城以西9公里,207省道沿竹溪河呈一条直线横贯6个行政村,从县城至化龙山方向海拨缓步升高,呈“两山夹一谷一河”地貌,全乡1103户4082人,农户大多沿公路两侧居住,是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乡。现任乡党委书记,2009年初从县委组织部门选拔而至,刚过而立之年,有着丰富的党务部门工作经验。初来乍到,他看到五保老人到乡领取生活补助,不知道经办人不在跑了空路而留下失望的眼神和蹒跚的身影;听到群众对乡村干部作风问题的意见和要求;想到自身职责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时候,心被触动。推行“便民服务”话题被提上党委重要议事日程,领导班子迅速形成了“变群众到乡政府办事为干部服务上门全程代理”的共识。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服务是第一职能”摆在了乡党委和政府面前,客观上迫切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改进服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在乡村推行便民服务,能有效节省群众办事时间与精力,提高办事效率,进而也改善区域性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改善干群关系的需要。现实中,群众对办事部门不熟,办事程序不清楚,往往要跑好几趟才能办好事情,费工费力,增加开支,心有怨气,影响了老百姓对政府部门的满意程度。乡村级便民服务活动的开展,在老百姓与政府部门之间无疑是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能有效地改善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这是转变干部作风的需要。随着效能建设的逐步深入,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工作效能虽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改善,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办事拖拉,责任心不强,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现象,群众对此存在一定看法。便民服务机制的建立完善,对乡村干部提出了明确的职责和要求,监督便捷有力,有利于在工作实践中改进干部作风。思路决定出路,乡党委政府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以解决群众“办事难”为突破口,在全乡推行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思想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在干部思想认识转变和外部环境变化双重影响下应运而生。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工作中,他们从群众最需要的事办起,从能做好的事情抓起,靠载体运行、靠真情服务、靠程序规范、靠制度落实。构建便民服务载体。按照“有房子、有牌子、有人员、有制度、有记录、有考核”的要求,乡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村建立便民服务代理点、明确村“三职”干部为代理员,完成了组织机构、人力资源配备,形成了乡村两级便民服务网络。乡便民服务中心投入2万元,购置办公桌椅、电脑、电话、档案柜、饮水机等;为6个村设立了10部免费使用电话供群众拔打,确定村活动室为办公场所,配备相应办公设施,汇编相关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申报表格等工作资料。在村公房所在地醒目位置设立了大型固定公示牌,公布了全程代理的范围、相关政策、业务干部联系电话等内容。同时,乡上先后6次培训乡中心和村代理员80余人次,为开展好便民服务提供智力支撑。明确便民服务内容。按照一切方便群众的原则,把各类与群众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产业发展、民政、计生、公安、土管等项目和社会矛盾调处、社会保障服务等都纳入服务范围。大体涉及6个方面17项之多:一是证照代办服务。包括建房、用材、生育、户口迁移审批等;二是咨询指南服务。包括法律、政策、农技知识、市场信息、外出就业等方面的信息咨询;三是公益

事业服务。包括计生、扶贫帮困、环境卫生、通讯等公益服务;四是政策兑现服务。包括各类涉农政策的及时足额兑现;五是民事调解服务。包括抚(赡)养、继承、债务、承包地、山林、房屋宅基地、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纠纷;六是村民致富服务。包括农业种养殖结构调整、优良品种引进、生产技术指导、农副产品促销和个体私营企业兴办涉及用地用电审批、产品开发、贷款协调等。规范便民服务程序。全程代理分乡、村两级,申办人可根据审批权限进行选择,并按照受理、承办、回复等3个程序规范化办理。受理,申办人到村代理点,提出办理事项申请,由代理员进行审核登记。对能够实行代办的事项,在向群众说明必要的办理要求和程序基础上,承诺工作期限,并于2个工作日内报乡代理中心;对不能办理的,按照政策规定进行必要的解释。承办,乡服务中心对村代理点提交的申办人材料按要求进行审核、登记,负责把每次服务的时间、对象、内容、解决途径及办理结果详细记录,整理存档。对承办事项,乡党委、乡政府按照审批权限由业务机构办理、办结后,3个工作日内返还村代理点。回复,承办事项办结后,由村代理点于2个工作日内将办理结果通知申办人,并请申办人在承办回执单上签署满意程度意见,凡是涉及费用代收的,一律出具书面收据,办结后与农户据实结算。健全便民服务制度。乡服务中心制定了服务规范标准、佩证上岗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首问责任制度、限时办结制度、服务承诺制度、办结公告制度、效能投诉制度、文明办公制度、责任追究制、便民服务中心内部管理制度、村便民服务全程代办站工作制度等12项便民工作制度;全乡范围内形成了《上竹乡便民服务全程代理范围告知》、《上竹乡便民服务免费电话点明白卡》、《上竹乡便民服务全程代理电话点宣传纸》、《上竹乡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职责》、《上竹乡村干部全天候服务制度》及代理员定期培训工作等一套保障便民服务工作有效运行的制度体系。完善了民政救助管理、扶贫资金发放、宅基地审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等流程图13个。在保障措施上,建立了科学的责任管理制度,由乡领导小组实行定期督查考核,作为考评的主要依据。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现在办事就是方便,只需一句话或一个电话,什么事情都解决了!乡上、村上的干部为我们老百姓服务可真是没话说。”这是湘坪村主任于延德仅用1天时间,为村民严守平、王永成和杨先丕等3名群众办理完成自用材采伐和用地手续再次得到的印证。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推行后,享受或没享受全程代理服务的农户,认可度和满意率都比较高。他们认为,通过拨打免费电话,能有效减轻农民办事时间、精力、费用的支出成本;通过便民服务公示牌,群众能明白政策和相关事项规定,感受到乡村干部为民服务的诚意;通过全程代理工作的开展,极大节省了群众办事时间和精力,对干部的信任程度明显提高。如办理木材采伐证,原来需要农户拿着资料到村、乡政府、林业局审批,而全程代理只需要农户把资料交给村代理员按程序运作,最多5个工作日农户就可足不出户拿到采伐批准手续。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机制推行以来,乡机关干部认为,自己能够集中精力处理业务,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下村服务群众、上县联系职能部门,能够更多地了解群众需求,熟悉业务办事程序,为履行好岗位职责,把学习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变成了自觉行为。领导班子认为,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明显增强,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逐步提升,农村群众因行政审批难、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原因上访的少了,基本形成了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格局,建设服务型政府可以做得更好。县级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上竹调研、检查、指导中,也感受到了便民服务的变化,听到了群众的评价,见证了“小政府、大服务”的有形行动,把管理融入服务之中,在加强党的建设、转变政府职能中开展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推行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机制的一年多时间中,上竹乡便民服务中心共受理群众申办事项400余件,接受群众使用免费电话政策咨询300余人次,接待到访30件次,群众申办事项办结率和准确率均达到100%。

四、获得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便民服务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机制,是政府职能、干部位置的回归,是根本宗旨的体现,是与时俱进的需要。“小政府、大服务”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党的各级干部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要认清便民服务不是创新,而是党的承诺、各级政府的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基本要求,是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和服务型政府的根本要求。启示二:便民服务要建成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从现行情况看,由于乡级政府无行政审批职能,全程代理的范围狭窄,办理时间上无主动权,办理程序上无发言权,相关具体政策无解释权。乡村为群众办事的全程代理,更多是发挥群众与县直业务部门“传递员”作用。便民服务的本质是行政服务,政府的行政审批分散在各职能部门,只有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网络,形成全程代理完整运行的组织体系,才能真正体现政府职能的精干、优质、高效。启示三:便民服务要有严密规范的政务服务程序。既然是便民服务,应该什么事都能办,什么事都应该办。但是,有限的管理资源、物质手段和本身知识水平所限,无限的责任和有限的能力矛盾将逐步显现。当便民服务行为变为干部岗位职责时,就必须要有严密规范的服务程序作为保障,处理好依法与便民的关系,让悬挂在职能部门墙上的政务公开、办事程序走出机关大门,以通俗易懂的模样到群众中去,让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知道审批条件、需要的资料、收费标准等信息。

启示四:便民服务要有一定的人力和财力支撑。没有相应的物质投入,就不可能有高效的产出。从实践看,便民服务质量与效率取决于代理员的素质与态度,通讯、交通、社交成本都是不容回避的话题。建立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机制,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产出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是政府为民亲民的形象,是共产党执政的民意基础。通过人力、财力的有效保障,把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办成群众受益的“惠民工程”,建成干部与群众密切联系、交流沟通的“金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才能真正打开党委、政府服务群众的“方便之门”。

下载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雷甸镇洋北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2012年3月31日) 姚玉国 各位领导,各位兄弟单位的同仁: 大家下午好! 根据会议安排,我在这里发个言,我感到非常荣幸。 今天上午,我们在县纪委......

    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京什社区便民(双代)服务中心(站)建设方案 一、硬件设施 1、标识:京什小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2、选址: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在社区2#楼的一楼,服务大厅面积在140平方米左右。 3、配套......

    便民服务中心制度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1、负责制定便民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2、负责对便民服务队伍的监督、管理与考核; 3、负责对进驻便民服务中心服务项目的确定、......

    便民服务中心

    碾张乡便民服务大厅揭牌仪式致辞碾张乡党委书记、乡长赵海斌尊敬的领导、同志们上午好:今天,我乡隆重举行碾张乡便民服务大厅揭牌仪式,这是我乡贯彻落实转变干部作风、提高行政......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按照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依法行政、规范服务、廉洁高效为主线,促进乡镇政府工作由“抓事务、抓管理”向“抓产业、抓服务”转移,通过职能整合,......

    乡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自查报告

    乡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自查报告按照平政务38号文件关于对全县乡乡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要求,乡党委政府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查漏补缺。目......

    加强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行政服务中心“四规范”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3月10日下午,市纪委在江山市召开全市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现场会。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杜康出席并讲......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范文合集

    ICS 03.160 A 00 DB51 川省地方标准 四DB 51/T 1618—2013 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 201312发布 2013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 1618—2013 目次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