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4:0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调研报告》。

第一篇:文化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的意见》(供销合字[2012]1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供销合作社的软实力,促进全区供销事业科学发展,按照市社《关于对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区从8月25日开始对文化建设情况采用开座谈会、个别交谈等方式进行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有四个基层供销社和一个社属企业,分别是益门供销社、晁峪供销社、甘峪供销社、固川供销社,城区生产资料公司。五个单位拥有土地面积52580.71平方米,房产面积15749.41平方米。现有在册职工196人,其中在岗职工113人,离退休职工186人,资产总额2529万元,负债总额1600万元,资产负债率达63%。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在上级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全区供销社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中心,进一步健全网络体系,积极推进机制改革,努力实现资产增值,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着力实现职工增收、企业增盈、系统增辉。在不断增强经济硬实力的同时,确保全系统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二、主要工作措施

基层供销社文化的范畴很宽泛,它不仅有文化的一般性,更具行业文化的特殊性。其内涵十分丰富,涉及思想、管理、业务、制度、道德形象等多个方面。近年来,我区供销社围绕全系统精神文化、管理文化、道德文化、环境文化等四个方面不断挖掘和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含和实质,配合区上、市社“创先争优”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1.认精神文化建设为源动力,构建“和谐”竞争的发展格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是我们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抓经济建设的同

时,我们始终没有放松对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提高,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主阵地作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职工社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干部职工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系统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比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问卷调查,文明礼仪知识培训,影视宣传等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使供销人诚实友善,社会责任、关爱他人的道德价值观得到了提升,树立了合法经营、热忱服务、和谐奋进的行业之风。

2.以“管理”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引导企业规范运营、科学发展。管理文化是基层供销社文化本质特征的内在要求。管理出效益,把管理融入到基层供销社文化建设之中,重点在制度建设,其有效性存在于各种规章制度、办法的科学性之中。自去年底,区社党委、理事会围绕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实施意见精神,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使企业的经营活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管理文化得到丰富和完善。只有加强企业管理文化建设,才能使广大干部职工在实践活动中有章可循,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3.以道德文化建设为底线,加强廉政建设。基层供销社是依法治社、依法管社的具体实践者,担负着经营与管理等重要工作。如果没有廉政文化、道德文化做保障,不廉政现象就会滋生蔓延。因此道德文化建设是供销社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抓好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区社领导班子、各股室、各企业都分别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人,分管领导按照责任制要求以身作则,并经常过问、督促,检查班子和各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开展及落实情况,特别

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惩处,不姑息,不迁就。全系统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过硬,系统的党风廉政文化建设扎实推进。近年来,全系统未出现大的违规违纪事件。在系统内构建起了廉政文化防腐体系,把文化的力量融入到了反腐倡廉工作中,营造了以廉为荣的浓厚行业氛围。

4.把基层化改造作为重点,重塑供销形象。基层供销社的形象是整个供销社工作在社会中形成的总体印象,单位形象的树立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建设。今年以来,全系统按照区上的工作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内外部环境整治活动。我区的基层社大部分位于城乡结合部,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为了抓住城市发展“西进、东阔、南移”和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机遇,同时改善基层社经营环境,消除安全隐患,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益门供销社抓住市区提升南大门形象的有利时机,及时提出了益门供销社北院综合楼的建设。城区生产资料公司预计对高家镇闲置的院子进行开发,建立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为高家村的各项农副产品提供一个交易平台。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近几年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趁势而上,在文化建设领域做了一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这次的调查过程中,我区供销社文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现实中供销社文化总体上处于较低的层面。一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的不景气,各级甚至单位自身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高,外界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大,投入不足,研究不深,文化服务功能较为薄弱。二是文化普及不够广,部分干部职工对供销社的历史沿革,包括体制、性质、宗旨、发展历程等不甚了解。三是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载体没有建立起来,一些文化体育活动很少开展。四是全系统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和文化背景参差,人

才队伍亟需加强。五是一些由政策造成的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造成发展空间受限。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供销社文化发展和作用发挥,必须通过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来加以解决。

四、几点体会:

1.要加强供销社文化建设,就要塑造供销精神。要大力塑造具有时代特色和行业特色的供销合作社精神,它是供销合作社发展之根,前进之本,力量之源。具体来说,就是要继续传承和弘扬“扁担精神”、“背篓精神”的同时大胆开拓,锐意创新,不断塑造那种拾遗补缺、服务基层的奉献精神,那种心系“三农”,爱农为民的“民本”精神,那种奋发进取、攻坚克难的“创业”精神,那种追求共赢、互助互利的“合作”精神,使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广泛认同,在全社会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知名度,享誉度,影响力显著提高。

2.要加强供销社文化建设,就要强化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是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的思想保障。各基层供销社领导既是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和培育者,也是供销合作社文化的执行者和践行者,要不断培养和强化文化意识,并带头示范,身体力行,把文化建设纳入供销合作社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工作位置,与经济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要制定文化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有序推进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纳入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各基层供销社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3.要加强供销社文化建设,就要不断灌输理念。要对系统干部职工加强正面宣传和系统培训,不断灌输和强化供销合作社理念,通过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管理风格等渗透到每位干部职工,使之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要通过宣传、演示、讨论、培训、考核、比赛等方式,使供销合作社文化理念入耳、入脑、入心,增强基层供销社

干部职工开展为农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通过示范感染、目标激励、感情凝聚、活跃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等各种形式,把总社倡导的价值观、敬业精神、经营理念、职业操守、为人之道等,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自然和谐地贯穿于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使供销合作社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个人的自然情感、自觉行动和自我要求。

4.要加强供销社文化建设,就要坚持分类推进。区社机关要塑造优质高效的机关文化,积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引领系统又好又快发展;培育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推进理念、制度、机制创新,加快品牌培育和诚信经营,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发展中国特色的合作社文化,弘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合作理念,发挥好在新农村建设中桥梁与纽带作用;村级综合服务站要建设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提供文娱、信息、科技等综合文化服务;行业协会要打造有影响力的行业文化,加强行业自律,推行规范标准,提供诚信优质服务,增强行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话语权。

5.要加强供销社文化建设,就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影响力;要充分利用系统内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以及社会上一些知名度高、传播范围广、权威性和影响性较大的媒体,大力宣传合作社的理念和文化,宣传系统内的优秀企业、先进事迹、劳动模范、政策措施,以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不断提高供销合作社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扩大合作社的社会影响,逐步构建起统筹协调、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宣传格局。

渭滨区商务局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安全文化调研报告

某公司安全文化调研报告

为学习区内先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经验,推动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跨越,2014年3月25日,电力公司安监部部长、安全管理员前往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参观学习,听取了对方关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经验介绍,参观了部分办公现场,与对方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现将参观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某公司基本情况

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由国际著名的美国某某公司、新加坡某有限公司及某某合资成立。某公司为挖掘机和履带式推土机提供高质量的底盘系统,主要产品包括支重轮、托链轮、链条和履带总成等。

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下,以训练有素的员工,利用股东的力量在地区市场上取得世界级底盘产品的战略地位,在质量、时间、价值上超越客户及股东的期望。公司一向严格遵循其技术要求,从而确保为用户提供世界级的服务。

由于在税收贡献、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绩,公司连续6年被区政府授予了“百强企业”称号。

二、某公司安全文化建设情况

某公司为员工编制了生活安全常识自助手册,关注员工的生活安全与家庭幸福。在公司工作场所入口处设置“安全

提示镜”,提示每一位员工:自己才是自身安全的真正责任人,工作中一定要做到“三不伤害”。另外,为充分挖掘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公司组织员工编写剧本、拍摄安全事故案例短剧,收到了公司全员的高度评价。在公司内部杂志《某某某》设有安全专栏,公司内部计算机局域网设有安全论坛。在办公楼走廊,设有安全目标公示、安全理念公示、安全先进事迹公示、险肇事故公示等栏目。最为耀眼的,是公司设有安全CI卡(即安全持续改进卡),任何员工均可以填写改进建议,投入安全持续改进建议板中,公司设有专人收集建议,100%组织定期落实。

公司每周五有固定的停工时间,用来做健身操,或者开展其他安全活动,比如安全技能比武、安全春联比赛、参观安全荣誉墙等。在正常生产工作中、安全活动中,任何小小的好现象、好事情,经过公示被广大职工认可的,都可以得到小奖品,以示鼓励。

三、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申报经验

申报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应先向区安监局提交申报材料,包括自评表、自评报告、相关附件材料等。通过文件申核的企业,方可接受现场检查。安监局将派出考核组进行现场考核,检查安全文化“落地”情况。检查重点可能涉及职业健康、基建现场、目视化管理、劳动合同中的安全内容等,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应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评为

区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后,才可以申报市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市级评审通过后,才可以申报国家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

申报材料中的附件可包括:安全文化手册、安全故事集、创新成果集、职工发表论文集、安全宣传画报或漫画、应急抢险人员安全保障手册、安全培训教育教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安全事故案例集、班组建设宣传材料、企业安全宣传片视频、员工口袋书等。

某公司秉承“诚实的力量、品质的力量、协作的力量、责任的力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孕育先进的安全文化,打造一流的工业企业,为电力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安监部

2014年3月26日

第三篇:农村文化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现状调研

叶宇轩

【摘 要】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农村文化建设并没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不紧城乡地区存在差异,农村地区之间差异亦同样存在,有甚者甚至相差较远,相当一部分农村,农民的农村文化设施比较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农民对文化需求。通过对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其深层的特点,并寻找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如何提高农村文化水平提出建议,进而改变政府工作思路,提升农民自身素质、引导农民观念变化、创新农村文化形式。

【关键词】 农村文化现状特点问题文化需求

中国式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他们的生活状态不仅关系着几亿人的生活质量,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近些年来,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但与逐渐鼓起来的腰包极不相称的,是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却越发显得单调和乏味。“建设新农村不仅是让农民在物质上达到小康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农民在精神上也要实现小康。”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得重要内容,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新农民,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乡村治理取得明显进步,相比之下,作为“四位一体”之一的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政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影响农村基层社会稳定,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深层次的原因。2010年的寒假,我利用长达2个月的时间,走访了自己家乡附近10个村落,通过挑选村落不同年龄段群众做问卷和询问当地村委负责人具体情况等方式对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做了较为细致全面的调查。在农村文化生活和文化设施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进一步知道了农村日常生活中文化活动,文化活动信息渠道来源,村落面貌改变与否,对现代与传统文化认识以及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制约地区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什么等。

(一)农村文化总体现状

1、农村文化活动形式缺乏

基础设施滞后,硬件设施匮乏,极大的限制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民的文化生活大都集中在看电视、打牌打麻将、闲逛聊天上,而广大青少年则大都聚集在网吧的场所。跳狮子灯、舞龙、秧歌等传统文化活动一般都在逢年过节时才开展,且形式落后,没有创新意识,观众流失以渐招社会淘汰。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生活方式缺少,一些不良风气渐渐有抬头上升趋势,封建迷信,赌博趋于泛滥,从而导致家庭破裂的事件也屡有发生。农村公共文化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质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这个阵地,腐朽文化自然会兴风作[②]。

2、农村文化处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过度阶段

经济发展,外来文化、观念的大量进入,对于农村传统文化的冲击日渐强烈,农民对其的兴趣度逐步降低。但受制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又不能满足他们对现代文化的需求,旧的文化观念逐渐解体,而新的传统观念尚未形成完善,新的健康的文化秩序亟待健全。整体上来说,农村文化正处在最薄弱的过度阶段,“去粗取精”去除传统文化中糟粕,留其精华,结合现代文化营造出属于农村自己真正适合的才是最关键之道。

(二)农村文化存在的问题

1、农村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观念落后

从10个村落的问卷中反映出,农村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阶段,高学历文化人士稀少;另外,农村信息闭塞,获得渠道较少,严重影响农民知识的获得。农民观念的落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已成为影响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

2、农村文化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在文化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基层政府部门不够重视,各项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文化活动室、老年中心、电影院、健身器材等)建设不全,有的有名无实,只是简单的布置,而不开放拿来真正投入使用。并且地方活动设施使用率低下,政府提供的与当前消费需求花费不符合,农民宁可闲置而不去使用。

3、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缺乏,需要指导人员

农村地方偏远,消息闭塞,待遇较低,生活条件较城市差,导致高素质人员不愿来到农村,加上老一辈的文化人员相继辞世或退休,后备文化人员的匮乏,致使一些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危机。

(三)农村文化的相关建议

1、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改进农民的思想观念

2、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

3、增加农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4、基层政府提高重视力度,按需提供农民所求

5、保护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财富传承

6、大力开发农村先进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

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存在创造转换的空间和可能,关键是必须树立辩证、科学而又务实的态度,将农村文化建设和保护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积极开发民间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形式和载体的创新,赋予其新的动力。寓教于乐,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通过农民的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激活农民的创造力,使农村文化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草根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邻里和睦团结、干群关系融洽的良好风尚,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③]。

通过这次寒假农村文化现状的社会调研,在各方面都有不错的斩获。丰富了生活阅历,提升了对人处事应变能力,深刻体会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对国情、民情、社会的复杂程度知之甚少。远不是仅

凭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而文化调研则为我打开一扇窗口。通过此次的文化调研,我看到自己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学会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自己位置。同时也在活动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使自己能够潜心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对自身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使得自己不在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真切地运用于生活。农村文化社会调研使我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获得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①]田慧:《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②]尹长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弱势与强化》,《求实》,2008六月刊

[③]桂艳春:《新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学习月刊》

第四篇:文化设施调研报告

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关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展示城市文化形象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窗口,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影响和带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文化引导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作用,最近,我们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采取听取汇报、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等形式,对XXXXX区域内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总体布局和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

一、当前XXXXX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特别是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牢固树立先进文化发展理念,始终把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以保障群众文化权益为着力点,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以文化基础设施为载体,以公共文化服务为核心,加大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作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广场和影剧院等一批文化设施相继立项、竣工和投入使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施文化设施重点项目拉动战略,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建设强度,市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经费投入达10个亿,超过了过去近十年的总和。其中市美术馆于去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2个亿的市博物馆于今年5月峻工并对外开放,投资3.5个亿的市文化艺术中心计划明年春节前正式投入使用。这些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建成,不仅成为XX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建筑,而且也大大提升了XX文化的层次品位。二是县区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县区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方兴未艾,“三馆”普遍得到改建升级。XXX市文化艺术中心、非遗专题博物馆,XXX县文化广播电视大楼,XXX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XX县文广大楼、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相继建成使用。目前,整个XXXXX区域建有文化馆8个、图书馆8个、博物馆(纪念馆)7个。其中一级文化馆2个、一级图书馆2个,国家重点博物馆和国家三级博物馆5家。县区“三馆”等文化设施建设的全面展开,加快推进,为推进XXXXX文化设施建设的发展搭建了基本框架。三是基层文化设施日趋完备。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均衡发展,星罗棋布。XXXXX范围乡镇(街道)共建6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街道文化中心),覆盖率为100%;行政村建成农家书屋513个,实现了全覆盖;92%的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室(含文化活动广场)122个,其中中心城区村级文化活动室92个、社区文化活动室21个,文化活动广场9个。乡镇(街道)、村级(社区)文化设施的逐步完善,形成了更加便捷、广泛和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3、打造品牌,文化影响全面提升。一是广场文化彰显魅力。品牌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普及,影响深远。“魅力XX”广场文化演出活动,自2009年开办至今,每年完成演出任务43场以上,坚持每周有演出,每月有主题,每季有汇演,每年有晚会,深受社会各界群众的欢迎好评,已成为全市家喻户晓的一件文化盛事,成为城市居民喜闻乐见的一项文化活动,极大

展面向乡村和社区群众的流动文化服务,在市区边远的建筑工地、学校、大型社区、工业园区等单位,设立了流动服务图书馆,满足更多群体享有免费和优惠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的文化服务大理念、大网络和大格局。二是文艺演出主题鲜明。坚持唱响主旋律,每逢重要时期、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积极开展各种健康向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先后成功举办了春节团拜会暨新春文艺晚会、“红歌唱响XX湖•XX市爱国歌曲大家唱”歌咏比赛、“XX风情”中美摄影文化交流活动和中央电视台爱电影“唱响XX•相约XX”大型文艺晚会,以及第二届XX市道德模范·XX市首届十大爱心人物、十大公益慈善单位颁奖典礼等一系列文艺活动。特别是每年“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都紧扣颂歌献给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专场文艺演出,热情讴歌共产党好和社会主义祖国好。三是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坚持广泛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市民在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愉悦身心。XX区少儿文化活动引领全省;XX文化之夜大型公益演出、XX“XX之夜”国际音乐节、XX县“爱戏一起唱,爱唱一起来”和温泉旅游节、XX县 “1元剧场”和“1元影院”文化惠民工程、XX县民歌会、XX区 “唱响XXX区•相约十里河”歌手大赛等文化活动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制约 XXXXX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瓶颈

应当肯定,目前XXXXX范围内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发生了显著变化,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建成使用,不仅提升了XX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省内外产生了极大影响,也为XX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应当清醒看到,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差

化场馆的管理规定,只求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擅自出售、出租和借用公益性文化场所,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二是管理机制不畅。主要是乡镇文化站业务、人员和财务管理机制不畅,难度较大。乡镇文化站虽然业务与宣传、文化、广播等部门都有关联,但又隶属当地乡镇政府的管理。由于文化部门无法直接管理到文化站的人、财、物,结果造成许多乡镇文化站出现“三不管”的现象,文化站名不符实,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三是管理运行不活。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建成使用后,如何保持正常运转和高效运行,是当前必须面临和破解的紧迫课题。但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县区还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办法、先进的运行管理理念和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有的过于依赖政府投入,有的不善于借鉴学习外地成功经验,有的习惯用老的办法管理文化场馆,从而导致公共文化设施的发展失衡,功能单一,利用率较低。

3、文化人才十分紧缺。一是专业人才缺乏。专业人才极为匮乏,缺少一批文化领军人物、文化大师、文化名家和各类文化拔尖人才,尤其缺乏一批文化企业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的复合型人才。有些县区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培训和造就工作不够重视,文化人才队伍素质普遍较低;有些县区文化馆70%的人员不是专业人才;个别的县区图书馆工作人员没有一个是科班出身;还有的县区文化场馆专业人才存在严重的流失现象等等,已成为制约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关键因素。二是人才进出困难。文化人才的进出机制不活,老的人员走不出去,新的人才很难进来,人员素质不高、岗位空缺、年龄老化等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县区对文化人才引进工作不大重视,思想不解放,政策不落实;有的文化馆所近十年都没有进过人员,文化工作缺乏生机活力;有的文化场馆人员梯次结构不优,平均年龄偏大,能力素质不强,管理难度较大,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虽然也引进过人员,但大多是业务不对口,引不引进都无关紧要,毫无区别。三

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XXXXX,促进大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引领,离不开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化设施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要始终坚持把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加强领导、高位推进,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着眼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科学统筹发展,建设规划要坚持“标准化”。要针对XXXXX文化设施建设的总体现状,理清工作思路,摆到应有位置,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坚持标准,注重质量,确保文化设施各项建设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一要坚持规划先行。要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XXXXX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从建设的目标任务、重点内容、方法步骤和具体措施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在制定文化设施建设规划中,要科学划分公益性与经营性项目建设,对纯公益性项目优先安排,对经营性项目要根据市场需求,推行社会化运作;要合理安排长期性与短期性项目建设,对标志性的体现城市文化形象的设施要优先建设,对已有的文化设施改造项目,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要适当兼顾现代性与历史性相结合原则,重视把区域历史文化与现代建筑风格实施有机整合,在弘扬历史文化中继承与发展。二要提升建设品位。要突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前瞻性,与时俱进,打造特色,创出品牌。一方面在设计上要高起点、高规格。对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要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设计,既要有区域文化元素、又要有历史传统文化元素,既要有现代高科技的运用、又要有基础文化和文物的再现。另一方面在资源上要重统筹、重整合。XX县XXX纪念馆与星子县XX广场,都是对田园文化的复原,两县在打造XXX文化上虽然花了不少力气,但这一应该打出的品牌,却没有打造出去。市

工作、生活和娱乐等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文化设施建设也应紧跟中心城区的向外延伸,逐渐向工业园区、新建社区、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辐射,主动占领文化市场,扩大文化服务范围。在新兴城区文化设施建设中,要着重建好“三室一场”,既图书室、文化活动室、阅览室和文化广场,并将文化设施与体育、教育、卫生、科技等设施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消除文化设施服务的盲点和空白点。三是要拓展服务群体。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管理和服务。既要优化建设布局,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要,又要拓展服务对象,建立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妇女和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同时要注意转变服务方式,利用文化流动车、图书流动车等多种便捷的服务形式,将图书、影视、文化信息共享、文化教育培训等资源送到群众手中,切实满足广大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需求。

3、完善体制机制,管理运行要注重“规范化”。要根据XXXXX文化设施建设体制不畅、管理不顺、效率不高的情况,加快健全管理机制,畅通管理体系,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益,切实把各级文化场馆纳入到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建设轨道。一是要建立管理制度。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场所,必须要在资产管理、设备使用、日常维护等方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资产管理上,要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文化资产逐一登记造册,相应制定《文化资产登记制度》、《文化资产保管制度》、《文化资产清查制度》等;在设备使用上,要保证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提高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相应制定《文化设备借用制度》、《文化设备损坏赔偿制度》、《文化设备维护更新制度》等;在日常维护上,要明确文化设施管理员的工作职能,细化分工,明确责任,相应制定《管理员工作职责》、《管理员岗位培训职责》、《管理员工作考核制度》等,从而使文化设施场馆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要理顺管理体制。

定文化活动实施方案,保证文化活动开展持续不断,经久不衰。文化活动策划要突出重点、区分层次、分类推进。要重点抓好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充分考虑基层群众喜好、文化背景、农业特点等实际因素,相应成立符合群众口味、体现基层特点的文化活动组织,如社区(乡镇)舞蹈队、歌唱队、秧歌队、锣鼓队、山歌队、读书阅览小组等,并根据基层实际提出文化活动开展的具体安排表,动员和组织群众广泛参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活动项目。二是活动主题要健康向上。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坚持文化活动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做到活动主题鲜明突出,活动内容积极健康。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惠民方针政策、农民劳动权益保护、农业技术技能运用、留守儿童文化引导等方面,确定文化活动的开展主题,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进书屋”、“春风惠民政策知识讲座”、“冬日送暖阳——留守儿童文艺辅导”等文化活动。文化活动开展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力求达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要充分发掘XX人文资源、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资源,如民间剪纸艺术、手工麦秆画、竹艺编制等,不断彰显地域文化活动特色,用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理念牢牢占领基层文化阵地。三是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紧贴群众、紧贴实际、紧贴生活,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文化的群众团体,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活泼的文化活动,如针对进城务工农民开展劳动权益保护讲座、针对改制下岗职工开展劳务技能培训、针对自主创业学生开展业务拓展辅导、针对在家务工农民开展农业技能竞赛、针对留守儿童开展讲故事比赛等等。通过开展各种特色鲜明、切合实际的大众文化活动,努力引导广大群众在文化活动中自我展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丰富文化生活,浓厚文化氛围,提升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奖,充分发挥文化人才在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主力军、生力军作用。

6、加大政府投入,经费保障要做到“制度化”。要切合XXXXX文化设施投入不足的现实,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元投资为辅,加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比例,切实解决文化设施建设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不相协调、不相同步的问题。一是要落实经费政策规定。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的精神,逐步加大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要在市委制定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施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台更具针对性、更具操作性和更具可行性的政策措施,在资金投入、税收减免、征地优惠等方面给予倾斜。各相关部门如发展改革、财政、规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税务和工商等部门,要在政策制定、财力、人力、物力分配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形成有利于文化设施建设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二是要设立文化专项基金。要针对文化保障经费不足、不稳的实际情况,加大投入力度,改进投入方式,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设施保障机制。要把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发展基金,纳入政府财政支出预算,并根据经济增长情况按比例逐年增加,主要用于文化设施管理、运营,文化艺术创作、基层文化活动组织等。同时要专门设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在经营性文化企业上缴所得税收中按一定比率提取,由文化行政部门扶持重点中小型文化企业和文化场馆的发展。三是要归口经费使用管理。要着力改变目前文化经费由上级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基层单位,以及市级文化行政部门对文化资金缺乏有效监管,基层单位随意开销使用文化经费,延误文化设施建设,影响文化建设发展等做法,进一步理顺文化经费管理使用机制,确保文化资金合理使用,归口管理,专款专用。特别是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经费,要归口到市、县文化行政部门,由市、县文化行政部门根据各社区、5

第五篇:廉洁文化调研报告

廉洁文化调研报告

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需要,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北流市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的试点工作,大力开展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研究和探索廉政文化进农村的经验和做法,笔者最近对北流市农村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情况作了专题的调查。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北流市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社会和谐的构建。

一、北流市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北流市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经过半年来试点和实践,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是廉政文化在农村开始落地生根。北流市先后建立了新圩镇颖川文化园、西埌镇木棉村图书馆、真贵瓷业有限公司、民乐镇罗政村、山围镇石根自然村等五个村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每个基地都以不同的形式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廉政文化活动如火如荼。

二是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教育中发挥了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北流市许多党员干部通过接受廉政文化的教育,增强了抵制腐败文化侵蚀的能力,逐步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同时,许多农民群众已经逐渐认识到,只有弘扬廉政文化才能预防和制止“人情债”歪风。

三是廉政文化教育了基层干部,促进了基层干部作风的转变。北流市许多基层干部通过接受廉政文化的洗礼,在思想深处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廉政教育,自觉遵守廉政法律法规制度,严以律己,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行为进一步形成;四是廉政文化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廉政文化弘扬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教育人们崇廉尊廉、学廉敬廉,促进了党风政风的好转,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北流市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在区内外享得了良好的声誉,得到了中纪委、自治区纪委和玉林市委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称赞,中纪委副书记刘峰岩同志在今年4月25日的《中国纪检监察报》上就我市农村群众利用传统节日传唱廉政山歌的报道专门作了重要批示,新华社、《人民日报》、《广西日报》等媒体在重要版面报道了北流市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的情况,区内外一些机关单位专门也纷纷组团到我市参观,到目前止,共接纳区内外学习参观团300多个,人数1.5万人。

二、北流市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做法和体会

廉政文化是负起教育人、示范人、熏陶人、导向人作用的先进文化、大众文化。北流市在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的试点工作中,始终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反腐倡廉的固本强基、抓源治本的基础性、根本性和战略性工程来抓紧抓好。北流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明确思路,加强领导,把廉政文化进农村作为构建惩防腐败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为了认真抓好廉政文化进村入户工作,北流市委、市纪委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的方案和措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市纪委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选择开展廉政文化进村入户的示范点。市纪委及时召开了常委会,认真修改制订出台了《北流市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组长,两位市委常委为副组长的廉政文化进农村试点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一名纪委副书记负责,方案还明确落实责任,其中新圩镇等四个示范镇分别由镇纪委书记具体抓落实,做到落实重点,落实资金,落实工作责任人。

在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工作中,为了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确定了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选择的试点单位都分布在以民乐镇、西埌镇、新圩镇的主要公路干线上,形成点、线、面的格局,以利于在全市推广。同时北流市以“十个一”为载体,扎实做好廉政文化进村入户,这“十个一”具体是:①完善一套保障镇村干部廉洁自律的管理制度;②设置一批廉政告示牌(廉政公益广告);③设立一批廉政文化宣传中心户;④听取一堂党风廉政专题党课;⑤学习一套廉政知识读本;⑥开展一次党风廉政电化教育活动;⑦参加一场廉政知识测试;⑧组建一支廉政文化宣传的山歌队;⑨举办一次乡村廉政文化论坛;⑩建立一本廉政文化活动台账。

思路确定后,北流市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各有关镇和有关村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各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和支持,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当前全市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廉政文化与构建惩防腐败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发展镇村经济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二)创建基地,示范引路,为农村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展示平台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必须要有开展活动的有效载体。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进农村的活动中,北流市牢牢把握住基地建设这个载体,为廉政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展示的平台。首先是把北流市新圩镇颖川文化园、西埌镇木棉村图书馆、真贵瓷业有限公司、民乐镇罗政村和山围镇石根自然村这五个点定为廉政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以示

范基地为中心,通过建立廉政文化广场、廉政宣传专栏、廉政书画长廊、廉政文化宣传中心户等大力宣传廉政文化,营造廉政文化的氛围,并由基地辐射到广大农村。

如新圩镇70多岁的农村妇女黄恒荣,致富不忘报答党的恩情,倾尽150多万元积蓄建起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的颖川山庄文化园,庄园里亭台楼阁,鸟语花香,让人赞叹不已。在北流市纪委的指导下,庄园里突出了廉政文化为主题,在山庄内建立了“一亭”:即清风亭。“二室”:即廉政文化阅览室和廉政警示教育室。阅览室内有科普读物、廉政文化书籍近千册;廉政警示教育室悬挂警示名言、警示教育故事一批。“三廊”:即廉政书法长廊、廉政漫画长廊、廉政故事长廊。共展出漫画、书法近50多幅,廉政故事20多个。“四厅”:即革命导师展画像、事迹一批。把爱国主义和廉政文化、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与庄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勤廉是立德之本,勤俭是立家之本”一首首满含深情的廉政警言让人警醒;“周总理三次付饭钱”、“毛泽东一件旧棉衣”,一个个廉政故事让人感动;“高处不胜寒”、“双人拦网”,一幅幅幽默风趣的廉政漫画让人深思。这个庄园以其鲜明的廉政文化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党员干部参观学习,今年到梧村颖川山庄文化园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达2万多人次。许多党员干部和群众参观后都说这个山庄建得好,寓廉于景,寓教于乐,让干部群众在游览中思廉,在游览中受到教育,很多群众表示回去后还带着家属、朋友前来参观,同时清风亭前还设立了留言簿,游客有什么启发、感想和心得都可以写在留言簿,勉励游人崇廉敬廉。对黄恒荣老人的先进事迹,《广西日报》今年10月2日在头版头条作了专题报道,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实践证明,开展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要创建基地,只有创建好基地,示范引路,才能稳步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

(三)创新载体,注重特色,增强农村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的手段重在灌输,这对强化党员干部学习固然是必不可少的。北流市在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的活动中,一方面强化廉政灌输教育的同时,根据各地的实际,大胆创新,注重运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手段,来加强廉政教育的效果。

如北流市罗政村在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中,大胆创新,积极寻找有效方式。罗政村自然环境优美,花草树木繁多,聪明的罗政村人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创建廉政文化景观,他们把廉政文化寓于自然生态景观之中,建立具有罗政特色的廉政文化生态景观。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止,罗政村开辟廉政文化生态景观半年多以来,接待区内外游客1.5万多人,许多机关单位把这里作为先进性教育园地。又如新圩镇沙塘村、南胜村、山围镇石根自然村的农民群众,平时都有利用传统的民间节日如三月三、五月初五等节气来唱山歌的习惯,北流市充分利用这一传统习惯,组织一批民间歌手或作词作曲家,自编自导,将廉政的警句、廉政故事改编成脍炙人口的廉政山歌或戏剧,在农民休闲娱乐的活动中传唱。这些山歌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不但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而且潜移默化传播了廉洁的意识,种下了廉洁的种子,用歌

曲来倡导廉政,用歌声来营造家庭廉洁,用歌声来弘扬社会正气,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四)健全机构,整体推进,把廉政文化进村入户的工作引向深入

为了使廉政文化进村入户工作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北流市加强了对廉政文化进村入户工作的协调领导,逐步形成了“党委政府总揽全局,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各单位大力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工作新格局,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反腐倡廉和文化兴市工作格局中,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评比、同奖惩,建立起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三项机制。一是责任机制。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管,责任要到人,任务要落实,每一级纪委、宣传、文化部门每年要组织二次廉政文化专题活动,并把其作为年终“一把手”责任制检查的重要内容。二是督查机制。北流市廉政文化建设办公室建立了廉政文化“每月一督查,每季一汇报”制度,成立了督查组,定期通报督查情况,表扬先进,鞭挞后进,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三是激励机制。北流市纪委拿出一定的宣传文化基金,对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或作品)给予奖励,对被专家或群众评议确是优秀作品的,对其出版费或制作费给予补贴等,从而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今年6月15日,市纪委及时召开了全市廉政文化建设现场会,市和镇共有100多名纪检干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廉政文化建设的示范点,一些单位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市委领导在会上作出了“在全市开展廉政文化进村入户活动”的部署,各镇各单位会后都纷纷行动,推动了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在全市的整体铺开。

三、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几点启示

(一)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是廉政文化进农村取得实效的前提

廉政文化进农村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长期的工作,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廉政文化进农村是一项新的探索,在开展这项工作前,北流市坚持民主集中制,集思广益,提出了明确的廉政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制定具体的廉政文化建设总体目标、长远规划、近期目标和工作计划;确定详细的廉政文化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形式方法、途径渠道、动作机制和效果评估等;同时对廉政文化实施目标管理考核制,落实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既有科学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又不是纸上谈兵。既切实可行,又有实行的具体措施和检查落实的具体方法。特别是我市制订了以“十个一”为廉政文化进农村的载体,先试点,后推广,试点单位主要分布在以民乐镇、西垠镇、新圩镇的主要公路干线上,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推进格局,使得工作进展比较顺利。

(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是全面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的最有效的办法和途径

在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这项工作中,北流市纪委领导经过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最后选择了新圩镇颖川、西埌镇木棉、真贵瓷业有限公司、民乐镇罗政村、山围镇石根自然村作为北流市的示范基地,每个示范基地落实纪委常委负责制,并指定由该镇的纪委书记、副书记具体抓落实,每个示范基地又各有侧重,做到重点明确、分工明确、资金到位、指导到位、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同时北流市廉化办及时收集整理各示范点的进度、动态及经验,编印简报、交流经验,推动面上工作。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今年6月份,北流市及时组织召开了由全市22个镇和110个市直单位领导参加的廉政文化农村工作的动员大会,推动了全市廉政文化建设的蓬勃开展。

(三)坚持群众路线,夯实群众基础是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力量源泉

胡锦涛同志指出,反腐倡廉的过程,就是“不断以新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的过程。人民群众是推动反腐败斗争的基本力量,也是推动廉政文化发展的动力源。由于反腐败斗争直接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因此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廉政文化建设,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廉政文化在广大群众中有广泛而深厚的基础,在建设中要牢牢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只有夯实廉政文化的群众基础,才能促进整个社会形成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从而更有效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廉政文化首先是廉洁的社会文化,主要表现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政环境,让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去充实认们的精神世界,从而使优秀的传统廉政文化和道德风尚在全社会发扬光大。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培育面向公众的廉政文化,让廉政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扩大廉政文化的影响力。群众基础性的廉政文化建设,是人民群众自我完善、改造社会的生动实践,人们在参与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养。北流市成功的实践证明,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只有找准着力点,廉政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才能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在群众中才能产生共振、共鸣。只有这样,廉政文化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四)立足实际,争创特色是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基本方向

在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中,要尊重地方的文化实际,要善于挖掘和整理当地宝贵的廉政教育资源,充分考虑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和形式,使广大干部群众乐于参与,易于接受,增强影响力和渗透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北流市注重挖掘了本籍红

七、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红八军军长俞作豫、新圩梧村荒河革命会址等革命先驱和全国优秀检察官陈革等廉政先进典型以及李水明等反面的典型案例,作为生动的教材,让本地的人说本地的人和事,演本地的人和事,既可以给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带来艺术享受,又可以带来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北流市又注重创新载体,如新圩镇颖川文化园打破了爱国主义的局限,把爱国主义、廉政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了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主题公园。西埌镇木棉村图书馆成为北流市最大的廉政文化图书馆,民乐镇罗政村开辟了廉政文化生态景观,雅俗共

赏。山围镇石根组的廉政山歌成为宣传廉政文化的一朵奇葩,鲜明的创新特色,代表了农村廉政文化的基本方向。

(五)加强规范,健全机制是廉政文化进农村取得长效的根本保证

廉政文化进农村要与对基层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规范要求结合起来,要与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整合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健全和完善这样一种机制,即充分运用政治监督的力量和文化监督的力量,来培养和提高领导者的政治文化素质。因此,我们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健全完善有关廉洁自律和廉政文化的制度,建立结构完整、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反腐败机制,同时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加大对廉洁自律、廉政文化制度的宣传力度,使各项制度家喻户晓,使全社会都重视制度、服从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树立制度第一,制度不可侵犯,不能侵犯的理念,为廉政文化取得长效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实践证明,廉政文化进农村不是多此一举,通过在农村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吸引农村群众接受廉政文化的教育、熏陶,充实农民群众的脑袋,用健康向上、先进的廉政文化占领农民的思想阵地,清除农村陈旧观念,反击腐朽消极文化,既可以提高农民群众对腐败现象的鉴别能力和自觉抵御能力,又能进一步筑牢农村党员干部思想防线,从而使全社会都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和“人人思廉,全民助廉”的廉政建设新格局,是实施反腐倡廉的成功尝试。(完)

下载文化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院文化调研报告

    医院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邢台市人民医院 宋聚海 医院文化是医院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医院文化建设现状和职工对医院文化的认同,通过走......

    苗族文化调研报告

    调研地点:湖南省凤凰县麻冲乡老洞村、扭仁村、高通村调研对象:当地居民、学生、游客等 调研时间:2010年7月7日至2010年7月16日 1、苗歌 听扭仁小学龙校长、麻老师及麻志官老人......

    茶室文化调研报告

    前言: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 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因此茶叶的展销空间设计是非常苛刻的,要结合茶文化的历史和中国传统文......

    文化统计工作调研报告

    当前文化统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思路 随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文化统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文化统计数据越发成为我们认识文化现状、研究文化问题、制定......

    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目 录一、政策支持与调研目标 - 2 -二、革命意义与调研背景 - 3 -三、调研方法和实施说明 - 4 -(一)调研方式 - 4 -(二)调研阶段 - 5 -四......

    文化消费调研报告

    文化消费调研报告(2012):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和目的 来源: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作者:崔玉贞发布时间:2012-04-03 在本次文化消费调查中,用5分量表测量受访者对参与或消费文化活动或......

    家乡文化调研报告

    关于平顶山文化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平顶山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 我市文化资源丰厚,特色优势明显。平顶山文化底蕴深厚。是春秋战国思想家墨子、唐代著名诗人元结的故里......

    社区文化调研报告

    以文化繁荣促进社区和谐 ——24社区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彭焱飞) 24社区位于新疆石河子市中心地段,由2号小区和24小区两个小区组成,总面积0.5平方公里,人口9377人。为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