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才市场需求分析001
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正逐步向知识经济转移,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会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结构正由传统化社会转化为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需要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操作人员,以实现信息化社会对各行业的需求要求,实施信息化的关键在于人才,所以在我国大规模地实施信息化,各行各业都有需要大批各个层次的计算机动性专业人才。
从我国近年来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学生就业的情况来看,计算机专业毕业就业的空间非常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就为学习研究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从而也能够鼓动更多的人才去转向研究计算机,在计算机人才日益上升的同时,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掌握和操作计算机己经成为新世纪高素质的才必须要掌握基本技术。同时随着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使社会出现了对具有计算机安装、维护和保养技术的人才的需求,因此可以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计算机人才将会有很大的需求,这些人才对于推进我国信息化发展必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195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几所大学率先开办“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算起,到现在主流采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专业在中国的大学己经走过了53年的历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近十年来的蓬勃发展,以及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我国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又近一步提出了“加快信息化进程,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宏伟目标,这样在党的支持下,计算机不断的发展,它的民展为人类各方面都有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实现了全自动化。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使人们开始认识到计算机与人们的生洛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从而使人们认识它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于是全国各地也积极的展开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大潮,它的出现将代替很多不必要的劳动。因此,计算机专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第二篇: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2007年增加85万,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破纪录的611万,而2010年高校毕业生超过630万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后三年内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以每年50万的数量递增,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和社会上庞大的失业人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且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负责人普遍反映,金融危机的影响、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更多的难题。
1、企业进校招聘明显萎缩,签约率大幅下降。据了解,往年10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现在的毕业生校园招聘在启动期便寒意阵阵。据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统计,截至2008年底,来校招聘的单位约有200家,需求人数不到1500人;上年同期,招聘单位有300多家,需求人数超过2000人,减幅分别为50%和33.33%。
2、预期薪酬明显下降。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昔日的“天之骄子”们显然在心理上已经完成了向普通劳动者的转变。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将底薪定位在“1000—1500”(45.6%)和“1500—2000”(28.7%),只有14%的大学生将底薪定位在2000元以上,甚至有2.2%的毕业生表示愿意接受“零工资”就业,这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各大媒体也屡屡报道,就目前来说,房价在五至八千的城市,不到两千月薪的工作,也令大学生们求之不得。
3、结构性矛盾突出。据调查,各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各高校均表示,工科专业就业比较紧俏;文科、经济管理类就业困难,以往的一些热门专业,由于高校盲目扩招,导致供需比例失调严重,就业困难,由“热门”变“冷门”,譬如外贸英语、计算机专业,尤其是学校知名度不高的毕业生就业困难。
4、就业呈现性别差异。除了专业差异,高校就业市场还呈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就业难度远远大于男生。调查显示,男生的正式签约率为14.5%,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为35.5%;女生的正式签约率只有5%,有意向未签约的比例也只有21.7%。两相比较,可以发现女生的签约率和意向率都远远低于男生。面对残酷的就业市场,女生就业成为学校的棘手问题。
5、专科、高职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明显好于本科生。据教育部发布的信息显示,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均就业率达到95.77%,从2005年开始全国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达到95%以上。专科、高职毕业生在对薪酬的心理预期和职业层次的要求都相对要低,而且很多专科、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本来就定位在实用型“蓝领”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很多院校采取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使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大大提高。
6、定位城市,不愿去西部、下基层。虽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很多大学生转变了观点,不再一窝蜂的涌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孔雀东南飞”的景象也一去不复返,但是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仍不愿去西部省份,不愿下基层工作。调查结果显示,77.2%的学生在求职时优先考虑个人发展机会,尽管有95.6%的毕业生表示赞成“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政府新近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计划,但是只有35.3%的学生表示愿意去西部或农村寻求个人发展,有45.6%的学生认为这会限制个人未来的发展,而且有35.3%的学生对相关措施的配套优惠政策缺乏信心。
7、考研、“考公”热持续升温。在“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将目光锁定在考研究生、考公务员(或是参加选调生考试)上,于是出现了熙熙攘攘的考研大军和蔚为壮观的考公务员一族。从大范围来看,今年全国各地有77.5万人涌向国家公务员考场,争夺1.35万个职位;今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也出现了12.7万人竞争4000岗位的情况;全国有124.6万考生奔赴研究生考试考场。浩浩荡荡的考试大军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往年未就业或是就业不稳定的大学生。
8、就业难引发了明显的社会问题。一些学生遭遇多次求职受挫之后,容易引发焦虑、自卑、失落、怀疑等消极情绪,甚至出现了媒体上报道的就业不成而厌世轻生的惨案。由于就业难,高考弃考现象严重。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前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子商务高速增长,我国电子商务也急剧发展,使得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短缺,由于互联网用户正以每年100%的速度递增,该行业的人才缺口相当惊人,预计我国在未来10年大约需要200万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从社会调查实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已陆续步入电子商务行列,采用传统经济与网络经济结合的方式生产经营。根据这个现象,可以知道中小企业步入电子商务行列急需电子商务人才,所以电子商务就业前景是有希望的,国家政策正在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务部已经对电子商务给予极大重视。一,电子商务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
近年来,中国个人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猛,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2010年上半年以来,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2.25万亿元。
据淘宝网的计算,2009年淘宝网交易额达到20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另一方面,网络商品消费的增长速度也非常快,是非网络商品消费增长速度的6倍。网络商品销售额在全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也从1%增加到去年的2%,今年预计会达到3%。去年,购买网货的消费者达到1.1亿人,今年将预增到1.5亿,是全国人口的10%。
从上述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电子商务一片大好的发展现状。不过我们也看到,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膨胀,未来将需要更丰富的人才资源储备,如果人才的培养跟不上电子商务拓展的速度,这对电子商务而言可能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换言之,人才的匮乏可能会成为制约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罪魁祸首。
二,庞大的电商人才需求
阿里巴巴研究中心表示:超过70%的中小企业表示影响企业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效果的最核心因素是实战实用型人才的匮乏,仅阿里巴巴B2B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企业对实用性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总量就超过200万人。独立电子商务企业爆发式增长之下,必然是对电子商务实战人才的渴求。——中国电商第二波成长起来的京东商城、齐家网都达到了近千名员工的规模。而3年前的好乐买才刚刚成立上线,2010年的销售额就将过2亿元。2009年初七格格还是不知名的淘宝小卖家,2010七格格销售额暴增10倍以上。这些新一波成长起来的电商,人才需求更是不言而喻的。
仅2008年中国企业新增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就超过230万,2009年、2010年又分别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大幅增长。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优秀人才可谓是求贤若渴,用人需求出现井喷已毫无悬念。
三,电子商务领域的个人成长机会
珂兰钻石CEO郭峰在微薄上表示,跟猎头对话后发现传统企业对电商人才的需求更为疯狂,只要有电商管理经验,能担任新项目的总经理角色,年薪80万起,附赠母公司期权。——做好电商,无论是自己独立做,还是传统企业另开辟新战场,首要的问题除了决心以外就是能否找到合适的人才。人才需求太快,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个人能够从基层快速成长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其中的成长机会是不言而喻的。
电商行业除了薪水诱人外,期权和股权也是行业激励人才的方式。
当当网除了联合总裁李国庆和俞渝外,当当网中高层以上员工持有的期权持股比例占公司总股本的15%。2007年9月阿里巴巴当年上市的时候,公司65%的员工都拥有股份,上市之日创造了千名百万富翁。拥有期权计划的。随着新一波的电商快速成长,电商从业者的身价也在不断增长。
市场对什么样的人才需求量最大: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 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2.生物技术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科技经济发展起来是必然趋势。生物科研人才近年来一直是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之一。随着基因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这类高技术专业人才的缺口会越来越大。
3.医药类 全球现代医药技术产业继续呈高速增长态势,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医药产业新的国际竞争焦点。科技部已将“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列为“十五”期间国家12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4.汽车类 随着汽车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汽车专业也成为了社会上十分走俏的专业。汽车类专业人才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此外,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等相关专业人才需求也将持续看涨。5.物流类 随着公路货运、仓储、海上搬运运输、船舶代理等方面进一步开放市场,相关行业和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将开展全面合作,现代物流将进入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6.材料类 新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同时,国内支柱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
7.环境能源类 环保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环境保护投入的大幅度增加,环保产业发展较快,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产业的发展之快,效益之显著,无疑是环保技术人员的研究与开发的结果。8.管理类 因为加入WTO和申奥成功将直接带动外经外贸的大发展,所以,管理类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大增将指日可待。
9.法律类 目前我国律师人才十分缺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取得律师资格的专职律师还不到2万人,同时,随着全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在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也在增强,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提高。法律专业因此成为未来热门专业之一。
10.营销类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人们对市场营销的观念也将有更深的认识,所以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继续看好,并有继续升温的可能。其中最好的就是房产推销员,汽车营销人员,保险推销人员
第三篇: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人 才 市 场 需 求 分 析 报 告
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式与状况:
一、大学生就业分析:
1、供需差别大:
岗位增36%,学生130%。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直接的原因。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60万人,较2010年增加了近30万,加上约150万的往届待就业毕业生,2011年毕业生就业人数有望达到历史最高值。迎难而上还是另寻出路是许多毕业生面对的难题。
2、选材要求高:应届毕业生就业不吃香: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选材难”。一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招收1000名员工中,只有40名大学应届毕业生:一印刷有限公司的代表说:尽管我们公司的精英和骨干都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我们每年基本都不要应届大学生。
3、专业相同的人多: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4、薪酬逐年降低:市场只给很少的酬金:
有一份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北京和上海的有关机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月薪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明显高出社会现实标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5、骗子、假招聘铺天盖地:
有效招聘信息数量逐渐减少,许多骗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和缺乏社会经验的弱点进行坑蒙拐骗。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式,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的招聘信息表面看起很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却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的就业信息少,导致就业难。
6、缺乏工作经验:教授多“教练“少: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求职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质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图里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
7、怕吃苦,爱面子:
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比较爱面子,怕从事底层的工作呗身边的朋友或亲戚看不起,人际沟通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远接受应届大学毕业生。
8、频繁跳槽:
大学生就业后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接受大学生的另一原因。企业接受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甚至连联想这样的大企业,也认为他们为大学生高流失率“脚的学费太高”据调查,目前大学生存在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业率呈下降的趋势,国家对大学生毕业取消统一分配派遣,实行自主择业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呈下降趋势,就业不通畅。据调查,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对就业的信息不了解、了解不多。他们呼吁学校、政府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多联系企业、用人单位,多提供就业信息。列外,信息网站不全面、具体的信息、就业信息迟缓,影响就业生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状况:
大学生就业率趋降,社会总体失业人数渐多: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新技术、先进设备的不断应用,农业、工业,科技及政府机构等行业部门纷纷进行结构调整,许多用人单位人满为患,超编运行,企业公司减员增效,事业单位下岗增流,政府部门精简机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从农业看,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历史时期,农业科技含量逐渐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据最新统计,“80后”的青年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已达1亿人,这些不断涌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城市中建筑、家政、保安等体力型劳动的主要力量。虽然很多大学生不屑于这些就业空间较大的岗位,但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将这些岗位交于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
从工业看,我国正不断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机器设备不断应用,国有企业破产所产生大量的下岗人员已成为社会就业中新的难题。而这些下岗人员中部分懂技术、精管理的人员又具有大学毕业生没有时间的经验,正成为与部分大学毕业生进行行业有力竞争的群体。
从科研部门看,随着研究生的培养规模的不断的扩大,科研设计部门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转移到更高层的硕士或博士层面,对本专科类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逐渐萎缩。
从政府机构看,事业性编制逐渐减少,公务员录用考试逐步推广,几千人甚至几万人竞争某一国家公务员岗位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而从理论和实践经验考察,大学毕业生又往往处于竞争的弱势。
三、“名牌大学”占据就业市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名牌大学所产生的“名牌效应: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用人单位对重点大学、名牌院校的毕业生的需求乃十分旺盛;从很多招聘信息中便可看到,”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正成为众多用人单位的首选,也成为进入许多大城市的“敲门砖”。尤其是一些外资、合资或着名企业对于毕业生的毕业院校十分重视。这就造成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被动分流,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就业压力,“名牌效应”本质上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但不应成为用人单位对于聘用人员的唯一指标,高校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理应成为就业过程中需考量的重要依据。
学历层次性差异显著,技术型毕业生就业较为宽松:我国加入WTO后,企事业单位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对于本部门的人员素质要求日趋提高,个别用人高消费现象也越来也严重。有些用人单位对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并不清晰,一味追求高学历,专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岗位呈现本科生化,本科生的岗位呈现研究生化,而很多高校、科研院所原本硕士研究生可胜任的工作岗位却非博士不要。这种现象不仅加大了就业压力,而且严重破坏了人才的合理配置,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3%,本科生为84%高职(专科)生为61%。技术型专科生备受用人单位青睐,上海、深圳等地企业出现为聘用钳工、车工等技术型毕业生而竟相提供高薪的现象。有“一技之长”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
毕业生就业渠道不够畅通:当前,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在面对就业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就业本身的规制,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就业渠道不畅,政策性障碍较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全,功能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通,就业形势单一;部分地区还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为包袱,片面强调财政困难,宁可雇请临时工,也不接受本地大学毕业生,从而不能发挥高校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有些部门就业协议签订过程繁琐,人为设置就业政策上的障碍,致使很多毕业生不能实现正常就业,大学毕业生中的部分贫困生更是面巨大的就业压力。由于大多数高校贫困生来自边远地区,所受教育水平相对有限,大学期间易于产生自卑心理,不愿主动与人交流,很少参加集体性活动,以致社会认知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差,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在就业时,贫困生所掌握的社会资源较小,就业信息有限,相关的就业成本缺乏,因此,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部分贫 困生就业渠道更为狭窄,实现就业的难度较大。
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据推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此类人才仍将供不应求。据调查,现阶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对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是非常必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信息产业是我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化的迫切需要和必要保证。专家分析,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电子信息技术在人们眼中已经不是最初单纯的硬件或软件技术了,而是转为软、硬件结合的开发技术。搞技术含量、搞附加值的信息产业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保持经济持续经济增长的最高重要手段。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深受信息化的影响。
而作为信息产业中最活跃,最智力密集,发展最快的电子信息技术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成为21世纪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和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如此受到重视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怎么不好?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乐观的原因还包括国内人才急剧短缺,而产业的发展又十分迅速,中国在软硬结合这方面缺乏高层次人才。缺口较大、结构失衡、需求旺盛。
高校培养人才存在与市场结合不足的问题。目前,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跟市场需求的技能是平衡的,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无法学以致用,而企业缺乏的正是有项目操作实践能力的人才。
五、市场调研不同学历之间的就业情况:
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格局中,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基本持平,专科生则明显地供过于求。
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中,高学历无疑是占有一定优势的。尤其是教育、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研发部门,招聘硕士及博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已成为用人的基本要求。因此,高学历成了这些单位的“敲门砖”,没有高学历,连应聘的门也进不了。而其他用人单位的招聘,在其他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高学历人才将占有一定优势。
大专生和文科生“最难找工作”本科生只要调整好心态、降低期望值,找到一份工作难度其实并不大,真正难的是大专生和文科生。尽管就业形式不容乐观,但许多高校的就业办负责人认为,从整体上来看,目前本科生找工作其实并不算难。真正难的是文科类专业毕业生。据广州、东莞和佛山等珠三角各地人力资源机构了解到。目前正在人才市场上求职的未就业大学生群体中,大专生所占的比例占了70%以上。"大专生虽然只比本科生少读1年,但找工作的难度却要大许多”。广州一所公办的大专毕业生黄清颇为感慨地告知记着,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几乎都明确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即使好不容易才遇到一见愿意招聘大专生的公司,职位竞争也是非常激烈,动辄至少有三五十名学生排队等着面试。即使是那些亲戚、熟人推荐就业方面有优势的广州本地生源的大专生,也感到了“大专生已经过剩”所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
六、市场调研不同专业之间的就业情况:
机械类:及自动化专业属于人才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机械行业的人才强调技术性。企业希望招聘到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理论知识,懂得思考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希望到外企工作的学生,除了专业知识要掌握好外,管理,销售等方面的能力也不可忽视。
建筑工:大量吸纳应届毕业建筑工程专业属于人才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建筑企业对人才的硬性指标要求不严格,比如给排水、工民建、施工管理、概预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专业方向的学生,每年都被建筑施工大量吸收,由于受工作的影响人才流失相对较多。
市场营销:专业销售人才受宠,营销类职位是目前招聘类别中热点之一,企业急需的是有技术专业背景的营销人才。国内销售人员可分为高级营销人员(如销售经理)、一般销售人员,多为客户代表,推销人员,包括商场售货员和挖掘客户的推销人员和兼职销售人员。但,这些毕业生需要技术类专业背景支撑自己从庞大的营销队伍中脱颖而出。
物流管理:操作型人才格外受青睐,不少高校都设有物流管理专业,但一般着重 培养的是管理型人才,而市场每年对管理型人才的招聘有限,更多的是需要在基层从事操作的人员。因此,物流操作员在每年的招聘中格外受宠。
目前比较先进的企业正在逐步向零库存迈进,这不光对物流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也要求最直接的物流操作员有跟高的能力。相对月物流管理人员,物流操作员的要求量更大。因此,受过专业物流操作培训的毕业生凭借上手快、胜任物流各个环节操作,而被相关的用人单位大量吸收。高级技工:毕业生供不应求
旅游、外事服务:第三产业就业面宽,机场、火车站、企业前台服务、接待等都为该类人才提供了就业的岗位。第三产业提供的岗位流动性大,人才缺口也很大。所以毕业生自身有很大的选择性。除去专业比较对口的机场火车站的岗位外,这类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不断提高自己,才能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
导游、旅游管理:需求量逐年递增,今年来,更多的人通过长假旅游调整和放松,因此各地的旅游人才奇缺,市场对该专业的雪球也在逐年递增。该专业的毕业生组要从事导游、旅行社和星际丙谷胺工作人员功过,这类岗位不光对就业者的知识面层次有要求,形象,语言和举止也都必须受过专业训练,所以该专业是其他专业的应聘者不能取代的。对应届毕业生来说,理工科专业学生很畅销,此外,营销类、财务类、教育类岗位比较多,但这些工作都对工作经验有一定的要求。
一些网站和高校内部论坛上看到了关于高校专业 排名的文章,更有人发出“千万不要报的10大烂专业”的帖子,引来了众多学生讨论。“10大烂专业”包括生物工程、坏境工程、化学工程这些年比较火爆的专业,此外还有市场营销、耐火材料、农林水地矿油、行政管理、法学和所有的人文社科专业等,入选理由是,学这些专业的就业率低和今后工作坏境查。热门专业:难找工作
七、市场对什么样的人才需求量最大:
1.电子信息: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的发展那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之兆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2.生物技术:20世纪是生物世纪,生物科技经济发展起来是必然趋势。生物科研人才近年来一直是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之一。随着基因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这类高科技专业人才的缺口会越来越大。
3.医药类:全球现代化医药技术产业继续呈高速增长态势,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医药产业新的国际竞争焦点。科技部已将“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列为“十五”期间国家12个重点科技专项之一。
4.汽车类:随着汽车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品,汽车专业也成为了社会上十分走俏的专业。汽车类专业人才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此外,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等相关专业人才需求也将持续看涨。
5.物流类;随着公路哦货运、仓储、海上搬运、船舶代理等方面进一步开放市场。相关行业和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将开展全面合作,现代物流将进入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6.材料类:新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同时,国内支柱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
7.坏境能源类:坏保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坏境保护投入的大幅增加,环保投入的大幅度增加,环保产业发展较快,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产业的发展之快,效益之显著,无疑是环保技术人员的研究与开发的结果。
8.管理类:因为加入WTO和申奥成功将直接带动外贸的大发展,所以管理类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大增将指日可待。
9.法律类:目前我国律师人才十分缺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取得律师资格的专业律师还不到2万人,同时,随着全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在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也在增强,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大提高。法律专业因此成为未来热门专业之一。
10.营销类: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人们对市场营销的观念也将有更深的认识,所以对这方面人才的雪球将继续看好,并有继续升温的可能。其中最好的就是房地产推销员,汽车营销人员,保险推销人员。
八、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特征:
1、制造业技术性人才供不应求;
2、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区域人才需求集中;
3、经营、管理、外贸、物流等专业人才缺口大;
4、技术自主创新性人才紧缺。
九、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在市场上提供什么岗位: 软件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程序员等职位
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什么: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能够按照工程化的原则和发放从事软(硬)件项目开发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十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优势: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人才短缺,而产业的发展又十分迅速。中国在硬件、软件研发方面缺乏高层次人才。缺口较大、结构失衡、需求旺盛,作为信息产业中最活跃,最智力密集,发展最快的信息件产业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成为21世纪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呵呵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职业。并且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第四篇: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人 才 市 场 需 求 分 析 报 告
--通信0901班 02号 贺云英
1.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与状况;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供需差别大:岗位增36%学生增130%。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
2.选材要求高:应届生就业不吃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一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招收的1000名员工中,只有40名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一印刷有限公司的代表说,“尽管我们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我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3.专业相同的人多: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4.薪酬逐年降低:市场只给很少的酬金。
有一份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北京和上海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5.骗子,假招聘铺天盖地: 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许多骗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和缺乏社会经验的弱点进行坑蒙拐骗。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
6.缺乏工作经验:教授多“教练”少。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7.怕吃苦,爱面子。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爱面子,怕从事底层的工作被朋友亲戚看不起,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8..频繁跳槽:大学生就业后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的另一重要原因。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甚至像联想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也认为他们为大学生高流失率“交的学费太高”据调查,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几个比较突出问题。就业率呈下降的趋势。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取消统一分配派遣,实行自主择业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就业渠道不畅。据对调查,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对就业的信息不了解或了解很少。他们呼吁学校、政府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多联系企业和用人单位,多提供就业信息。另外,信息网站缺乏全面、具体的信息,很多就业信息迟缓,影响毕业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状况:
大学生就业率趋降,社会总体失业人数渐多: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新技术、先进设备的不断应用,农业、工业、科研及政府机构等行业部门纷纷进行结构调整。许多用人单位人满为患,超编运行,企业公司减员增效,事业单位下岗分流,政府部门精简机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从农业看,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历史时期,农业科技含量逐渐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据最新统计,“80后”的青年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已达1亿人。这些不断涌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城市中建筑、家政、安保等体力型劳动的主要力量。虽然很多大学毕业生不屑于这些就业空间较大的岗位,但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将这些岗位交于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
从工业看,我国正不断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机器设备不断应用,国有企业破产所产生大量的下岗人员已成为社会就业中新的难题。而这些下岗人员中部分懂技术、精管理的人员又具有大学毕业生没有的实践经验,正成为与部分大学毕业生进行有力竞争的群体。
从科研部门看,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科研设计部门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转移到更高层次的硕士或博士层面,对本专科类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逐渐萎缩。
从政府机构来看,事业性编制逐渐减少,公务员录用考试逐步推广,几千人甚至几万人竞争某一国家公务员岗位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而从理论和实践经验考察,大学毕业生又往往处于竞争的弱势。
“名牌效应”占据就业市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名牌大学所产生的“名牌效应”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用人单位对重点大学、名牌院校的毕业生需求仍十分旺盛。从很多招聘信息中便可看到,“985” 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正成为众多用人单位的首选,也成为进入许多大城市的“敲门砖”。尤其是一些外资、合资或著名企业对于毕业生的毕业院校十分重视。这就造成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被动分流,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就业压力.“名牌效应”本质上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但不应成为用人单位对于聘用人员的惟一指标,高校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理应成为就业过程中须考量的重要依据。
学历层次性差异显著,技术型毕业生就业较为宽松:我国加入WTO后,企事业单位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对于本部门的人员素质要求日趋提高,个别用人高消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有些用人单位对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并不清晰,一味追求高
学历,专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岗位呈现本科生化,本科生的工作岗位呈现研究生化,而很多高校、科研院所原本硕士研究生可胜任的工作岗位却非博士不要。这种现象不仅加大了就业压力,而且严重破坏了人才的合理配置,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3%,本科生为84%,高职(专科)生为61%。技术型专科生备受用人单位青睐,上海、深圳等地企业时常出现为聘用钳工、车工等技术型毕业生而竞相提供高薪的现象。有“一技之长”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毕业生就业渠道不够畅通:当前,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在面对就业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就业本身的规制,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就业渠道不畅,政策性障碍较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全,功能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通,就业形式单一;部分地区还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为包袱,片面强调财政困难,宁可雇请临时工,也不接受本地大学毕业生,从而不能发挥高校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有些部门就业协议签订过程烦琐,人为设置就业政策上的障碍,致使很多毕业生不能实现正常就业。大学毕业生中的部分贫困生更是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由于大多数高校贫困生来自边远地区,所受教育水平相对有限,大学期间易于产生自卑心理,不愿主动与人交流,很少参加集体性活动,以致社会认知能力与社会适应性相对较差,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在就业时,贫困生所掌握的社会资源较小,就业信息有限,相关的就业成本缺乏(如跨地区就业的交通、联络等费用),因此,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部分贫困生就业渠道更为狭窄,实现就业的难度较大。
2.软件专业的就业前景;
软件技术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中国IT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的推广应用等。IT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更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化的迫切需要和必要保证。专家分析,在IT急剧发展的今天,IT技术在人们眼中已经不是最初单纯的电脑技术了,而是转为软件开发技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信息产业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手段。软件技术的就业前景深受信息化发展的影响。
而作为信息产业中最活跃,最智力密集,发展最快的软件产业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成为21世纪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和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如此受到重视的软件技术的就业前景怎能不好?
软件技术的就业前景乐观的原因还包括中国软件人才短缺,而产业的发展又十分迅速。中国在软件总体设计,软件研发等方面缺乏高层次人才。缺口较大、结构失衡、需求旺盛。
高校培养人才存在与市场结合不足的问题。目前,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跟市场需求的技能是平行的,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无法学以致用,而企业缺乏的正是有项目操作实战能力的人才
3.市场调研不同学历之间的就业情况:
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格局中,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基本持平,专科生则明显地供过于求。
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中,高学历无疑是占有一定优势的。尤其是教育、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研发部门,招聘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已成为用人的基本要求。因此,高学历成了这些单位的“敲门砖”,没有高学历,连应聘的门也进不了。而其他用人单位的招聘,在其他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高学历人才将占有一定优势。
大专生和文科生“最难找工作” “本科生只要调整好心态、降低期望值,找到一份工作难度其实并不大,真正难的是大专生和文科生”。尽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许多高校的就业办负责人认为,从整体上来看,目前本科生找工作其实并不算太难,真正难找工作的是文科类专业毕业生。据从广州、东莞和佛山等珠三角各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了解到,目前正在人才市场上求职的未就业大学生群体中,大专生所占的比例占了70%以上。“大专生虽然只比本科生少读1年,但找工作的难度却要大许多。” 广州一所公办大专的毕业生黄清颇为感慨地告诉记者,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几乎都明确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即使好不容易才遇到一家愿意招聘大专生的公司,职位竞争也是非常激烈,动辄至少有三五十名学生排队等着面试。即使是那些在利用亲戚、熟人推荐就业方面有优势的广州本地生源的大专生,也感受到了“大专生已经过剩”所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
4.市场调研不同专业之间的就业情况:
机械类:机械及自动化专业属于人才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机械行业的人才强调技术性。企业希望招聘到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理论知识,懂得思考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希望到外企工作的学生,除了专业知识要掌握好外,管理、销售等方面的能力也不可忽视。
建筑工程: 大量吸纳应届毕业生建筑工程专业属于人才需求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建筑企业对人才的硬性指标要求不严格,比如给排水、工民建、施工管理、概预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专业方向的学生,每年都被建筑施工公司大量吸收,但由于受工作环境的影响,人才流失相对较多。
市场营销: 专业销售人才受宠.营销类职位是目前招聘类别中热点之一,企业急需的是有技术类专业背景的营销类人才。国内销售人员可分为高级营销人员(如销售经理)、一般销售人员,多为客户代表、推销人员,包括商场售货员和挖掘客户的推销人员和兼职销售人员。但,这些毕业生需要技术类专业背景支撑自己从庞大的营销队伍中脱颖而出。
物流管理:操作型人才格外受青睐.不少高校都设有物流管理专业,但一般着重培养的是管理型人才,而市场每年对管理型人才的招聘很有限,更多的是需要在基层从事操作的人员。因此,物流操作员在每年的招聘中格外受宠。
目前比较先进的企业正逐步向零库存迈进,这不光对物流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也要求最直接的物流操作员有更高的能力。相对于物流管理人员,物流操作员的需求量更大。因此,受过专业物流操作培训的毕业生凭借上手快、胜任物流各个环节操作,而被相关的用人单位大量吸收。
高级技工: 毕业生供不应求
旅游、外事服务: 第三产业就业面宽.,机场、火车站、企业前台服务、接待等都为该类人才提供了就业的岗位。第三产业提供的岗位流动性大,人才缺口也很大。所以,毕业生自身有很大的选择性。除去专业比较对口的机场、火车站的岗位外,企业所需的一些接待服务工作也比较青睐于招聘这些受过专业训练的毕业生。但,这类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不断提高自己,才能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
导游、旅游管理: 需求量逐年递增.近年来,更多的人通过长假旅游调整和放松,因此各地的旅游人才奇缺,市场对该专业的需求也在逐年递增。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导游、旅行社和星级宾馆工作人员工作,这类岗位不光对就业者的知识面层次有要求,形象、语言和举止也都必须受过专业训练,所以,该专业是其他专业的应聘者不能取代的。对应届毕业生来说,理工科专业学生很畅销,此外,营销类、财务类、教育类岗位比较多,但这些工作都对工作经验有一定的要求。
一些网站和高校内部论坛上看到了关于高校专业排名的文章,更有人发出“千万不要报的10大烂专业”的帖子,引来众多学生讨论。“10大烂专业”包括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这些近两年比较火爆的专业,此外还有市场营销、耐火材料、农林水地矿油、行政管理、工商管理、法学和所有的人文社科专业等,入选理由是,学这些专业的就业率低和今后工作环境差。
热门专业:难找工作
5.市场对什么样的人才需求量最大:
1.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 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2.生物技术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科技经济发展起来是必然趋势。生物科研人才近年来一直是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之一。随着基因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这类高技术专业人才的缺口会越来越大。3.医药类 全球现代医药技术产业继续呈高速增长态势,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医药产业新的国际竞争焦点。科技部已将“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列为“十五”期间国家12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4.汽车类 随着汽车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汽车专业也成为了社会上十分走俏的专业。汽车类专业人才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此外,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等相关专业人才需求也将持续看涨。
5.物流类 随着公路货运、仓储、海上搬运运输、船舶代理等方面进一步开放市
场,相关行业和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将开展全面合作,现代物流将进入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6.材料类 新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同时,国内支柱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7.环境能源类 环保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环境保护投入的大幅度增加,环保产业发展较快,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产业的发展之快,效益之显著,无疑是环保技术人员的研究与开发的结果。
8.管理类 因为加入WTO和申奥成功将直接带动外经外贸的大发展,所以,管理类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大增将指日可待。
9.法律类 目前我国律师人才十分缺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取得律师资格的专职律师还不到2万人,同时,随着全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在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也在增强,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提高。法律专业因此成为未来热门专业之一。
10.营销类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人们对市场营销的观念也将有更深的认识,所以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继续看好,并有继续升温的可能。其中最好的就是房产推销员,汽车营销人员,保险推销人员
6.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特征; 制造业技术性人才供不应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区域人才需求集中;经营、管理、外贸、物流等专业性人才缺口大;技术自主创新性人才紧缺。
7.软件专业在市场上提供什么岗位:
软件销售,程序员等职位
8.软件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什么: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理论和知识基础,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能够按照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9.软件专业的优势:
中国软件人才短缺,而产业的发展又十分迅速。中国在软件总体设计,软件研发等方面缺乏高层次人才。缺口较大、结构失衡、需求旺盛。作为信息产业中最活跃,最智力密集,发展最快的软件产业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成为21世纪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和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并且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第五篇: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信息技术人才
计算机产业正逐步成为我国高度集约型和知识密集型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包括软件产业、咨询产业、知识产业、管理产业、教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等。2020年我国计算机软件设计和开发产业总产值将达10—14万亿元。预计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到2020年将达800—900万人,占中国总就业人数的2.8—3%。另外,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及其使用功能的充分开发,几乎所有的领域都需要计算机类人才。因此信息技术人才在今后若干年内会持续走俏。
网络服务人才
在中国,大力发展网络技术和开展网络服务已成定势。据分析,到2010年,网络服务创造的经济产值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达0.8—1.2万亿元;2020年为3%,达7.6—8.2万亿元。而从事网络服务的人员并不多,1998年全国只有2万多人。在今后的20年中,中国这部分人员的数量预计增加30—50倍,整个行业的人数将达到60—100万人。
信息服务人才
信息服务业在中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人员数量并不多。近年来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很快,1998年,全国信息服务企业有8万多家,110多万人。根据这一情况,我国已制定出了发展信息服务企业的目标:到2010年,初步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功
能社会化、经营产业化、结构网络化、手段现代化、联系国际化,结构合理、高效、综合的信息服务体系。届时,从事信息服务所需人员将达700—900万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全球最大的信息服务网。数据管理人才
数据管理和数据库是21世纪经济系统建设的核心,它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信息和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数据库服务业已成为信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本世纪的前20年,随着中国数据产业的发展,数据服务行业就业人数将达到350万人。该行业将成为服务行业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之一。
科学技术研究人才
21世纪人类将继续进行第四次技术革命,并兴起第五次和第六次新技术革命的浪潮。高科技领域主要指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中国现有的科研人员是1300万人,到2020年,中国的科研队伍将进一步扩大,达2000万人。另外,从年龄结构来分析,也能表现出高科技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特征。根据韦伯儿分布,重大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值为37岁,最佳年龄区为25—45岁。今后几年我国一些重要的科研单位将有80%的高级科研人员要退出科研第一线。
农业科技人才
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人才状况很不容乐观。1993年中国统计年鉴表明,在职农业科技人员为47.7万人。每万名农业人口拥有科技人员5名,平均每7000亩耕地才有1名科技人员。我国现有农业高等院校59所,在校人数大约9万人,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中拥有在校大学生1人,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21世纪中国所需要的农业科技人才可能达到几百万。所需人才的专业门类,不仅包括传统的农、林、畜、牧专业,而且还需大量的生物工程等现代化的新型专业人才。
环境保护技术人才
我国环保产业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是环保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每年因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2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有关专家统计,长江上游每增加一个亿的产值,下游就要损失十个亿。由此可见,国民经济的发展,急需大量的环保科技人才。如果按照发达国家90年代初期环保产业就业人员比例计算,我国需要环保产业人员1000万人。
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
科学家预言,在工程技术领域,生物工程师将取代机电土木工程师一统天下的地位。我国的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未形成产业化的格局。就从事生物技术活动人员的情况来看,我国从事
生物技术研究的人数为1.7万,从事生产和经营的人数为0.9万,仅是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人数的1/4。无论是生物技术的研究人员,还是生物技术产品的开发人才,都严重不足。
管理人才
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范围内各方面的管理将经历第二次革命,其内容包括价值化管理、系统化管理、智能化管理及国际化管理等,将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管理等各行各业。有专家预测,在今后20年中,中国所需各类管理人才将达1000—1300万人。贸易人才
1998年,中国贸易行业的从业人员达2100万人。到21世纪20年代,电子贸易和网络贸易将成为全球贸易的主流,在这方面的从业人员将达4亿人,中国将达3600万人。
经纪人才
经纪人是21世纪全球最活跃的人才之一。据统计,1998年我国经过考试由工商部门批准具有经纪人经营资格的人员达120多万人。具有经纪性质的公司、经纪人事务所已有80多万家,经营额约达1.2亿元。在今后20年当中,我国需要经纪人才800—1200万人。律师人才
1998年我国执业律师的人数为89万人。无论是律师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如果每万人需要一名律师,我国就需要100多万名律师。此外,我国有5000万家企业,目前只有4万多家企业聘请了律师当法律顾问,仅占全部企业的千分之几,而绝大多数企业请不到或还没有聘请律师。有关人士估计,到2020年,我国的律师需求量将达300—350万人。
金融人才
在今后的20年中,中国的金融业所需人员达500—600万,是中国第三产业中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和就业最热门的职业之一。教育人才
据调查,近年来一些特殊专业的教师一直被人看好,如音乐、美术、电脑等学科。有人估计,在今后的20年中,中国教育行业部分专业的教师人数将增加一倍,整个教师队伍人数将达到1700—2100万人。
医疗保健人才
20世纪末,中国从事医疗卫生和保健医疗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开发的人数达1200万人,到2010年将增加到1500万人。在今后的20年中,全国从事医疗保健业的人员数量将增加一倍,整个行业人数将达到21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