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东县教育局信访工作意见
黄东县教育局2008年信访工作意见
信访工作是实践群众路线和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它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结合我县教育工作的工作实际,2008年县教育信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发20075号
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全县教育工作大局,以贯彻《信访条例》为主线,以完善和落实领导责任制为重点,创新教育信访工作机制,规范信访工作和信访行为,为构建“平安黄东、和谐黄东”做出新贡献。围绕“奥运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活动,确保“政治生态年”的有序推进,和五年再造一个新黄东目标的实现。2008年我县教育信访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信访条例》宣传力度
新修订的《信访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信访制度已全面启动。为使广大教职工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信访条例》精神实质,熟悉《信访条例》的各项具体规定,各基层学校要进一步加大《信访条例》的宣传力度,组织学习新的《信访条例》,并利用宣传栏进行宣传,使广大教职工能基本明确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氛围。把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作为全年教育信访工作的一条主线,把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作为教育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教育信访工作的准确定位,创新教育信访工作理念,拓宽教育信访工作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信访工作在构建和谐教育中的作用。
二、建立领导责任制抓好源头工作
进一步构建教育信访工作领导责任体系,明确教育信访工作主体责任,把党政领导的信访工作责任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实施。县教育局信访工作领导组,组长:许德康;副组长:江赛霞、曹庆生;成员:办公室、招生办、人事股、基教股、计财股、职成股等相关责任股室负责人;领导组下设办公室,郑共祥兼办公室主任,许俊为成员,在局办公室专设信访接待室,在相关责任股室建立信访接待台帐。
落实信访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以党政领导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以领导信访接待日、领导阅批重要来信、领导包案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信访工作责任制,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汇报,及时部署、检查、指导全县教育信访工作的开展,认真研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探索教育信访工作新途径。营造人人重视信访,人人做信访,人人是信访工作的“行家能手”的良好氛围,确保信访工作落到实处。对各校没有及时报送信访重大信息致使工作被动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不履行应尽的职责而推诿扯皮、敷衍了事以及出事后隐瞒不报的,将严肃追究领导和当事人责任。要做到:重视信访减少人访,重视初访减少重访,重视个访减少群访,立足稳定,夯实基础,争取在巩固提高教育信访工作格局上取得新突破。
三、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进一步认清信访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不断提高对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规范来信和来访的办理程序,特别是在办理时限、受理告知、办结答复等方面进行规范,做到依法、及时、妥善处理好信访问题。各学校收到信访事项后,应立即进行登记,并区分情况,在15日内进行处理,(按《信访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办理。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将每月的领导接待日做为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原则上局班子成员每月安排一个接待日,接待日时间每月逢
5、逢10时间,如遇双休日,时间顺延。协助接待的股室要安排专人热情接待来访群众,并不得将来访者情况向当事人泄密。要加大初信、初访的办理力度,坚持首问、首办责任制,着力提高一次性交办率、办结率、答复率和息访率,确保“案结事了”。对所有排查到的信访不稳定因素,全部落实包案领导,定工作人员,定工作措施,定结案期限并一包到底的“三定一包”责任制,确保将信访问题解决在当地。各信访工作人员要严守保密制度,因工作疏忽造成泄密影响案件查办或导致对来信来访人打击报复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各学校年初要有信访工作意见(3月20日前报县教育局),6月底以前统计上半年信访情况报县教育局,年终要有全年信访工作总结,2008年要有1-2篇信访问题调研、分析报告,不断提高全县教育系统信访形势的分析研究能力。建立健全信访档案,信访档
案要单独归档。
四、加强信访队伍建设、提高信访工作能力
信访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反映校情民意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信访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县教育工作的大局。建立一支业务精、能力强、政治素质好的信访工作队伍是非常必要的。各学校班子成员要确定信访工作人员,信访工作人员
要进一步加强政策、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依法处理来信来访,将《信访条例》正确地应用于信访工作实践中,要加强对信访疑难问题调研工作,针对信访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深入分析研究,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超前性、预见性。狠抓措施落实,瞄准目标不放松,强化素质求实效,提高处理群众信访事项的水平和质量,加强督查督办,在全县教育系统努力形成信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良好局面。
黄东县教育局
2008年3月10日
黄东县教育局信访工作意见
第二篇:信访工作意见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信访工作效率,维护信访活动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信访条例》的规定,结合博野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信访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
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信访工作负总责,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为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其他领导“一岗双责”。
第三条 信访部门职责:
(一)受理、交办、转送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
(二)承办上级和本级县委、县政府交由处理的信访事项;
(三)协调处理重要信访事项;
(四)督促检查信访事项的处理;
(五)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六)对各乡镇、各部门的信访工作进行指导。
第四条 各级各部门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和依法行政,严格、公正、文明接访,及时排查化解信访苗头隐患。
第五条 对信访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章 信访苗头排查
第六条 加强信访苗头排查网络建设。将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县直群众工作站队员全部纳入信访信息员管理,负责信访苗头隐患的经常性排查,第七条 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每月15日、30日向县信访局上报信访苗头隐患排查情况专报,县信访局汇总后呈报有关县领导。
第八条 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每月召开一次分析例会,研究决定复杂疑难信访苗头隐患的调处方案和稳控措施。分析例会要形成会议纪要,并报送县信访局。
第三章 信访接待工作
第九条 每周二为县级领导接待日。县级党政领导轮流到县信访局接待群众来访,由县信访局统一安排并提前通知。县级领导要确保信访接待日到岗接待,如遇特殊情况,可与其他领导进行调换,同时通知信访局。
第十条 信访局负责做好县级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的各项工作,维持好现场秩序,及时通知涉访的单位和群众工作站人员到场,对信访人反映问题和接访领导意见认真记录,整理汇总,予以交办。
第十一条 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每个工作日明确一名领导干部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做好接访记录备查。情况复杂、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由单位主要领导按工作分工落实责任人,限期解决。
第十二条 信访人员到县委、县政府或市以上越级上访,有关责任单位接到县两办或县信访局通知后,立即赶到指定地点,将信访人员劝返接回。不按要求到位接访的,县“两办”和信访局要记录在案,定期通报批评,因行动迟缓,造成严重影响的,要追究责任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第十三条 发生信访人员围堵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阻塞交通,举打标语口号,散发宣传品,冲击会场,损害接待场所公私财物,影响党政机关工作秩序,纠缠、侮辱、殴打、威胁各级领导和接待人员,携带危险品、爆炸品以及管制器械进入接待场所等情况时,经过接访机关劝阻无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四条 对非法上访、带头组织煽动闹事、故意挑起事端人员,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置,并及时在媒体公布;对参与、组织、幕
后指挥集体越级上访的党员干部,由监察机关依照党纪政纪予以严肃处理。
第十五条 下班时间和节假日的上访,由两办负责报带班县级领导,由带班县级领导主持按程序处置。
第四章 信访事项处置
第十六条 对所有排查出的信访苗头隐患,由县信访局统一汇总梳理,逐件落实“四明确”责任制。需县级领导分包的信访案件,报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经县委主要领导审阅后,确定包案领导及责任单位。
第十七条 县级领导分包信访案件的基本原则是按工作分工和分包联系乡镇确定,当同一乡镇出现多个需县级领导分包的信访案件时,根据信访事项的难易程度,按职务排位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分包。
第十八条 全面推行“信访代理”工作制度。乡镇、县直部门选配1-3名专职信访代理员,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按照人口规模选配1-3名专职信访代理员。群众反映的信访请求和信访事项,凡是能代理的,均由本辖区信访代理员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逐级代理,主管部门对信访代理员代理的信访事项要优先受理,优先办理答复。
第十九条 坚持“首接负责”与“归口办理”相结合。职责范围内的问题,首接负责,一包到底,确保问题彻底解决。职责范围外的、尤其是已经明确分包领导和责任单位的问题,按照“归口办理”的原则,由分包领导和主管部门统一口径、统一标准解决,严禁多头答复,确保政策严肃性、处理科学性。
第二十条 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建立信访工作台帐。“一册”:《信访苗头隐患登记册》,对排查到的各类信访苗头隐患,按性质和轻重缓急进行梳理分类,详细记入登记册,做到一目了然,有底有数。“一档”:信访苗头隐患档案,对信访苗头隐患按照一案一档的要求,建立档案,将有关情况、调处工作情况以及回访情况等集中归档管理。县信访局负责定期督导。
第二十一条 重点信访案件及领导批示信访案件,由县两办督查室和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调度督办。
第五章 奖励和责任追究
第二十二条 信访部门将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及群众工作站信访工作情况及时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做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 县委、县政府对信访工作先进的乡镇和部门予以通报表彰并给予奖励。
第二十四条 信访工作责任追究以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和博野县《维稳信访百分量化考核制度》为主要依据,由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意见,报请县委、县政府领导同意后,县两办、县纪委、组织部、信访局负责实施。
第三篇:教育局基础教育工作意见
2015年全县基础教育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三要”和“两个行为”为工作载体,紧紧围绕县教育局提出的“6个一”发展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目标,大力实施“质量兴教工程”,制定并实施第二个“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全面完成2015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突出抓好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工作主调。
一、工作目标
紧扣县委、县政府和市教体局工作主线,全面落实县教育局党委、行政工作部署,以“六个用”的新常态推进新发展,着力完成“123”工作目标。
(一)坚持一个根本,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贯彻落实《市少先队活动课程分年级实施计划》,通过开展多形式德育课程和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制定并实施《县学校学生德育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及本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市、县“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家校联动,德智兼修,知行合一,全面完成2015年“学校学生德育工作强化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二)突出二个关键,即以质量提升和均衡发展为关键环节。坚持质量为核心,制定并实施第二个《县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大力实施“质量兴教工程”,全面完成2015年质量目标任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质量巩固并保持全市第一方阵位次,并不断缩小与市内教育质量先进区(县)差距;高中教育稳中求进,努力提高本科上线人数和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实现“数量和质量”双突破,保持全市高中教育质量评价考核现有名次,努力实现全县教育质量“保4争3”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确保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整体达到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实现学校管理、质量均衡提质增效,并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三)深化三个重点,即以推进课改工作、落实教育信息化及技术装备建设、创建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为重点工作。积极实施以“ms—eepo有效教育”为主要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圆满完成实验试点学校第二阶段工作任务,总结阶段成果,启动第三阶段课改工作,推进全县中小学校课改年级各项工作,提升课改成效。大力实施以“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创建示范点,实施全覆盖。加大创名升位工作力度,积极申报创建市级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
二、主要工作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学生德育教育提升工程。
全面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贯彻实施《县学校学生德育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夯实德育常规管理,完成2015年“学校学生德育工作强化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1.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文件精神,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开展评选市县“美德少年”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活动,推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坚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渗透,落细、落小、落实,实行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现场会制度,建立并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2.强化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管理考核。认真落实2015年“学校学生德育工作强化年”工作任务,制定并实施《县学校学生德育工作评估考核方案(试行)》,建立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考核“两单制”(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坚持每年对学校德育工作评价考核。建立学校学生德育教育激励机制,设立学校德育工作专项考核经费,表彰奖励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3.强化德育主题教育。通过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三心”教育、“三爱”教育、“三节”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和“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等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树民族之魂,做有德之人。加强主题班会(队)课程的实施与管理,贯彻执行《市少先队活动课程分年级实施计划》,坚持开展主题班会评比活动。重视各类仪式教育,切实提升师生道德素养。
4.强化德育阵地和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德育组织建设,重视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标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依托现有素质教育阵地资源,深入推进高雅艺术、优秀传统文化、“四大文化品牌”(戏剧文化、民俗文化、竹文化、奇石文化)进学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提高使用效益,推进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工作,提高德育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水平。
(二)坚持质量提升核心意识,大力实施质量兴教工程。
巩固提升第一个“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4)”教学质量成果,全面实施第二个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继续实施《县振兴高中教育十大行动计划》,进一步健全质量提升激励导向机制,优化质量提升过程管理,努力提升全县教育质量管理水平,促进全县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1.学前教育。大力实施第二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2015年学前教育建设项目。积极提高幼儿入园率,力争全县3-6岁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1%以上,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全面完成《县推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的工作方案》和《县0-3岁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方案》工作任务,深入开展幼儿游戏活动研究和其他课题研究,加大幼儿园“去小学化倾向”工作力度,切实规范小学附设幼儿园保教行为,完善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考核与激励机制,建立动态现场会、视导等质量提升帮扶制度,努力提高保教质量,全面提升办园水平。
2.义务教育。牢固树立质量中心意识,建立质量巩固、提升长效机制。坚持“常规为本,落实取胜”的工作理念,积极实施并不断完善学校、督导区、县三级教学常规督查通报制,贯彻落实“学校管理一日常规”、“教师工作一日常规”、“班主任工作一日常规”、“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工作要求,提升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效能。建立质量预警机制,对在学期市、县教学质量监测中成绩下滑及靠后的,以及当年毕业年级较薄弱的学校,提前警示督促,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建立考风考纪督查复核制度,公平实施教学质量考核,以优良的考风促进优良的教风、学风。继续强化学校管理人员深入一线教学和管理意识,坚持实施薄弱学校重点视导制和学校管理人员教学质量和工作量通报制。贯彻落实质量考核末位轮岗交流制,加大质量考核结果在绩效分配、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教师调动、公招等方面的运用。建立并实施优质生源输送专项考核制度,坚持召开学校优生培育工作例会,积极探索优生培养工作模式,加强优生培育,促进义务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强化学校生源巩固工作,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实施学校生源巩固考核、交账制度,落实生源巩固相关工作要求,切实提高普及程度各项指标。
3.高中教育。贯彻落实全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协同提升计划,持续推进《县振兴高中教育十大行动计划》,完善中学拔尖创新人才试点培养机制,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试点班管理工作水平。强化高中学校优质生源招生激励考核工作机制,加大优质生源吸纳力度,建立并完善初中生源校拔尖创新人才送生考核方案,切实提高高中入口质量。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大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实施研究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强化高中学校目标管理,明确高中学校工作目标任务,加大工作考核激励力度,充分调动高中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出口质量,力争2015年高中升学本科上线人数取得新突破,完成市、县下达的高考质量目标任务。
(三)坚持创名升位工作理念,大力实施内涵发展提升工程。
1.积极推进高中教育集团化、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加快推进南屏实验学校建设,积极争取启动中学扩建工作,优化全县高中教育资源布局。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工程,加强县内高中学校与市内学校及成都七中、成都树德中学、成都外国语实验学校等省内高中名校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中学与西南政法大学、学院的战略合作,探索实施职校、中学等学校与台湾等地区及国际中小学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县内高中办学水平。以“创名升位、内涵发展”为抓手,推进全县高中教育持续协调发展。
2.全力推进义务教育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和星级幼儿园创建工作。继续开展一星级、二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和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幼儿园、县级示范性幼儿园的评审认定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争创三星级及以上的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和四星级幼儿园,确保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和星级幼儿园创建成功。
(四)坚持以改促教工作策略,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工程。
全面深化以“ms—eepo有效教育”为主要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以课改为抓手,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积极打造高效课堂,为质量提升提供根本保障。继续扩大“ms—eepo有效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范围,在全县中小学校课改年级全面实施课改工作。建立课改学校团队,开展“ms—eepo有效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系列活动,全面完成试点学校第二阶段实验工作,启动实施第三阶段操作系统的实验工作。继续实施好中期评估和阶段性考核表彰奖励工作,继续抓好对课改实验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教师驾驭“ms—eepo有效教育”课堂教学能力。切实加强对试点实验学校课改推进工作的管理,重视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地对课改实验推进工作经验的总结、交流及推广,充分发挥课改试点实验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组织开展好各层次课改教学研讨活动,营造浓厚的课改氛围。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新高考的研究与指导,继续开展新修订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和培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五)坚持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工程。
1.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巩固并提升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学生巩固率达94%以上。均衡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质量水平,积极开展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级复查迎检工作,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职责任务,全面启动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接受省检的各项准备工作。
2.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定并实施《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bt招商项目,全面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全覆盖,加强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在线使用课堂和微课建设,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改革,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大学校装备建设、管理、运用考核工作力度,对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指标开展自查,摸家底、找差距、抓整改,配齐所需的教学仪器设备。
3.强化教育合作交流,探索建立校际间协同提升发展机制。积极开展县内教育交流活动,强化乡镇中心幼儿园对其他公民办幼儿园、普通高中和单设中学对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心校对基点校和村小、优质学校(园)对薄弱学校(园)的引领示范作用,探索建立学校联盟,落实校际间协同发展提升机制,开展学校间帮扶、交流、学习、合作等形式的捆绑发展工作,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园)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开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不断促进薄弱学校的转化提高,实现全县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力度,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华东师大慕课联盟、东北师大微课联盟合作,深入推进课改工作。
4.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特殊教育的文件精神,落实工作要求,实施全县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努力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积极探索学前特殊教育及职教特殊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加强随班就读建设工作,加强对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与指导,积极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增加必要的职业教育内容,强化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大力提升全县特殊教育水平。
5.关爱留守学生。加强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加强学生“亲情电话室”使用与管理,提高全县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入住率,解决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管理问题。建立并完善留守学生教育帮扶制度,落实教育帮扶责任,总结推广留守学生教育帮扶工作成果,落实留守学生“三个优先”的工作要求,重视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县留守学生教育帮扶水平。
三、保障措施
通过建立“四个规范”工作机制为保障,严格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进一步规范“两个行为”,促进全县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一)规范“两个行为”。切实规范校(园)长办学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执行上下班签到制,治理“庸、懒、散、浮、拖”。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标准,确保各学科开齐开足课时。严肃清理教育乱收费、乱办班行为,着力纠正违规补课、有偿家教、违规征订教辅材料等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进一步规范小学学科任教安排,坚决纠正中、高年级学科教师只担任一个班语文或数学科教学现象。强化艺体课教学管理,实施“艺体专业教师回归计划”,坚决纠正艺体教师主要承担非艺体学科教学现象。加强村小管理与指导,完善村小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将村小课程安排、教学常规管理考核纳入完小管理范围,建立完小教师到村小支教、走教制度。
(二)规范教辅材料使用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做好教辅材料的选用、征订、管理和使用工作,严格执行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坚持在市定《教辅目录》内学生和家长自愿选用原则以及教辅材料代购服务的各项规定,切实做好教辅材料的代收费结算和清退工作,全面规范教辅材料使用行为。
(三)规范教育教学常规督查。完善教育教学常规督查考核机制,加大教育教学常规督查力度,督导区教育督导组坚持至少每学月一次督查学校常规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学校至少每学月两次检查教师教学常规,认真记载,加强考核,提高学月教育教学常规督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常规督查结果通报公示制,加大督查结果的运用,切实规范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四)规范招生和学籍管理。规范学校招生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切实做好进城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保障工作。加强中小学学籍系统建设工作,规范学生学籍基本信息,确保学生学籍信息准确完整,做好学籍信息全国联网运行对接工作,规范学籍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提高学籍系统管理水平。
第四篇:最新教育局教研室工作意见
教研,是教改成功的关键。教研室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创新教研工作机制,激发教研活力,全面完成教育局的各项工作,提高教研室的工作职能,促进我区教育工作争先进位。
教研室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教育工作意见,围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总目标,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校本教研质
量,不断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切实加强教学研究指导,不断完善师资建设机制,为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总结课改经验,着力做好课改实验
1、进一步完善区、校两级新课程的研训网络,在实践基础上引导我区教师进一步理解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采取专家讲座、学术沙龙、参与式研讨、公开课观摩与评价、联校合作、案例设计等多元研训活动方式,切实提高研训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努力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2、高中各学科应努力探讨有关本学科课程实施重点、难点问题,如必修模块、选修模块的教学研究、课程标准的研究,攻难克关,提高课程理解能力和实施水平。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要加强研究与总结,及时推广研究成果。
3、在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引导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包括幼儿园的各科教师回顾、反思三年来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经验,找出解决问题对策,以利于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
4、与教科室合作,进一步认真开展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引导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以课题为载体加强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与研究,大面积提高我区教育教学质量。
5、加强课程管理,教研室除了帮助学校开发校本课程之外,还要研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校落实和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二、引领校本教研,提高学校教研质量
1、改革传统教研方式,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与教师共同协商、平等对话,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科研基地学校和各学科中心组的研究与辐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2、充分发挥学科基地和各学科中心组的研究与辐射作用。各学科基地与学科中心组要正常开展活动,进一步明确活动目标,改善活动方式,提高活动水平。本学期从学科基地开始,到学期结束时,每个学科基地学校要提交阶段性研究总结。总结提倡以“记叙文”、“散文”、“手记”、口语化的“研究叙事”等形式进行撰写,使基地的经验容易使有类似经历的学校通过认同而达到推广。
3、不断完善《宿城区教研组工作规程》,切实加强对学校教研活动的指导,以评选优秀教研组为载体进一步推动学校教研质量的提高。各校必须确保每位教师每周有半天的时间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时间列入课表。
4、学校应结合实际,组织教师开展“五个一”的活动。即每位教师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运用一种教育理论于教学实践、各学科(教研组)每学期开展一次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评价反思活动、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新课程教学工作研讨会、每学年汇编一本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案例集。这项工作将作为评选优秀教研组的重要依据。
5、引导学校逐步采用“教师成长档案”“学生成长档案”等质性评价方式并将这项工作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考试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同时有校长、同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改进工作的信息,引导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激发在自审、反思基础上的自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1、继续加强对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管理。进一步完善新的《宿城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标准》,修订各学科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并以此为平台,教研室、教研员及学校教导处要经常性地通过各种形式,全面深入地了解教师“六认真”的工作情况,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将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
2、进一步规范各类教研活动。不断完善《宿城区教研组工作规程》与《宿城区学科基地工作规程》,切实提高活动质量。要充分发挥片教研活动的作用,将各片教研活动纳入全区教研体系。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备课组活动的过程控制,备课组活动列入课表,学期初的备课组计划中就应落实固定地点、活动内容、主讲教师,年内要将说课评课作为备课组活动的主要内容。备课组内既强调统一性,又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独创性。规定第一年教毕业班的教师必须每周听平行班教师两节课以上,备课笔记必须由备课组长或指导教师签字后方可进入课堂。
3、继续加强对教辅用书的监控。我们将
第五篇:80关于2012信访工作意见
XX府发〔2012〕80号
XX镇人民政府
关于2012信访工作意见
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镇级各部门: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信访条例》,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为建设“平安XX”、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就2012年的信访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1的十七大和县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理念求突破,以务实作风求发展,围绕构建“和谐XX”,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权益,强化信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地创造安定和谐的发展氛围。
工作目标:围绕构建信访工作新格局、新秩序、新机制,突出抓好源
头预防化解、群众“三最”问题解决、基层基础建设和重信重访整治,杜绝进京上访、到市集访、越级上访、实现正常信访数量明显下降,确保信访工作提质升位。
二、完善信访制度,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领导机构和“一岗双责”制度。坚持以主要
领导为信访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的信访稳定工作负总责,对重要信访事项实行“一把手”亲自抓,镇上建立由镇党委书记向军同志任组长、镇长吴松、副镇长王长红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坚持辖区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引发信访问题谁解决”的原则,实行驻村包片工作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
(二)建立健全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机制。镇党委、政府
将信访稳定工作纳入2012年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坚持每季度定期专题研究信访稳定工作,要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信访联席会,专题研究重大和突出信访事项,重大信访事项实行领导包案处理等工作制度。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综合协调机制、目标管理责任考核机制、信访预警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形成迅速化解矛盾纠纷的大格局。
三、强化源头治理,着力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一)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要
坚持定期排查、集中排查、专项排查相结合,强化日常排查,及时发现信访苗头并妥善处置。要做到排查不留死角、化解不留积案。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镇级部门要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例会,重大活动之前要开展专项排查;对排查出的纠纷实行台账管理,认真落实“五个一”工作制度(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和“四定四包”责任制度(定领导、定专人、定方案、定时限,包调查、包处理、包息诉、包稳控);切实加大调处力度,力争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0%以上,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二)加强初信初访的接待处理工作。有效信访事项要力求一次处理
到位;50人以上的联名信件、言辞极端且危害较大的重要信件和集体上访事项,要实行交办督办。落实信访事项首接首办责任制,强化有权处理信访问题责任部门的主体责任,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引发信访问题谁负责解决,努力提高初信初访案件的结案率、息访率,促进信访问题及时解决,对初信初访的处置率必须达到100%。
(三)民主科学制定和执行政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
生。建立健全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在制定重大决策前,要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使作出的决策顺乎民意、切合实际。在重大决策出台前,要同时制定稳定工作方案和政策实施方案。加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重视社情民意,提高人民建议转化利用率。加强对访突出问题的调查研究,适时调整完善政策,及时化解群体社会矛盾。
四、推进“事要解决”,着力解决群众“三最信访问题
(一)准确掌握信访突出、源头问题。要围绕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社会保障、水库移民、环境保护和涉法涉诉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调查分析,准确掌握情况,为有效解决这些信访突出问题奠定基础。
(二)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访求。建立信访问题分类处理工作机制,设
立处理信访突出问题专项资金,确保信访突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坚持依法依规按政策处理信访问题,有政策规定的坚决按政策规定落实到位,有具体困难的要研究具体解决办法,但不得突破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三)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完善干部下访、定期接访、带案下访
和领导包案处理信访突出问题长效工作机制。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镇属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坚持每月定期接待群众来访,每年至少约访、下访两次以上,各级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包案解决一件信访疑难案件,推动各类信访突出问题的较好解决。
五、开展重信重访整治,着力规范信访工作秩序
(一)开展重信重访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按照全县统一部署,详细清
理整治进京上访老户、到市重复集访。力争重复信访率下降,上级交办的重信重访案件中诉求合理的息访息诉率达60%以上。镇信访接待室要加大对重信重访案件的交办督办力度,减少重信重访现象的发生。
(二)依法规范信访行为。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镇属各部门要
积极配合公安机关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加大依法处置组织、挑头和煽动闹事人员的力度。重点治理赴京敏感地区、到市委市政府及周边等重要部位和县委县政府等重要办公场所的信访秩序,严防全国、全市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发生群众到市进京上访滋事和群体性事件。
六、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一)严格落实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镇
属各部门要按照《信访条例》规定的时限和程序,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及时落实承办责任人和办结时限,努力把问题解决在首办环节,能早办结的,要尽早办结;能一次性办结的,坚决一次性处理到位;能在基层和当地解决的,决不能推给上级,决不能因为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不恰当,造成来信转化为上访,初访转化为重访,个访转化为集体访,集体访转化为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二)抓好信访交办案件的办理工作。对县领导批示交办、镇主要领
导交办、以及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县信访办决定立案的信访问题,要纳入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镇属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案范围,由镇信访接待室向相关单位转办或交办。各责任单位对转办或交办的信访问题,要按照“五个一”和“四定四包”责任制度要求和《信访条例》规定,认真审查,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不推不拖,全力化解,真正实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疑难问题才找镇政府的原则。
(三)抓好信访稳定事项的督察督办工作。镇信访接待室要建立健全
信访督查机制,对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信访办、镇领导批示和会议交办的重点信访案件、进京到市集体上访特别是大规模集体访的处置情况、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息上报等各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予以通报,限期整改,并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七、加强自身建设,着力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
(一)完善信访稳定工作体系。在巩固和完善现有三级信访网络,配
齐配强专职信访干部的基础上,完善信访办、联席办、维稳办“三办合一”的工作体制。重点加强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信访稳定工作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以信访接待室为窗口的基层信访维稳工作机制,确保信访稳定工作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有条件办事。
(二)加强信访干部教育培训。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镇属各部
门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机构和信访干部队伍建设。要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镇属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信访知道的理论水平、政治水平和依法办事的水平,确保信访工作的正常开展。
八、完善考评机制
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考核机制,2012年镇党委、政府将信访工作纳入
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对辖区责任范围内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并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对信访稳定工作考核前三名的村分别奖励200元、150元、100元;对考核倒数第一名的、且在80分以下的村扣100元。
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主题词:信访工作意见2012年XX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2012年4月20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