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收获奇迹——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时间:2019-05-12 14:2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任,收获奇迹——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任,收获奇迹——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第一篇:信任,收获奇迹——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信任,收获奇迹

——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信任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相信而敢于托付。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感觉,蕴藏着神奇的感染力。对于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来说,信任他人,就是和谐社会的诠释,而对于教师,信任学生,那就是爱的诠释。

一、信任敲开了一朵顽石花

班主任每学期都要给学生写评语,我把这项工作看得很重。在农村,很多家长看重的是学生期末带回家的一张奖状和一本素质单。班主任填写的评语会直接影响学生心情和下学期的学习情况,你写的那些评语不管好的方面还是不足之处学生是否会接受,这里面有一种很重要的力量,那就是信任。

案例一:

一次,我在小L的评语写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比较贪玩,所以成绩很不理想,老师很伤心。”结果和其他任课教师时交流时,他们坚决反对用“聪明”两字形容小L,说这与实际不符。但我觉得这个学生还是可以“救”的,因为他的真诚,懂礼貌。

家长会时,我曾了解过这个学生的家庭,父母和姐姐特别爱护他,在我与他们交流情况时,他们总会说“我们家小L太皮,给你们添麻烦了。”谈到成绩时总说“我们知道他学不好了的。”对于这个情况我很疑惑,为什么家长会认为孩子笨,学不好了的呢?有次我很生气他说自己的孩子学不好,他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告诉我“老师,我家孩子得过脑膜炎,记忆力特别差,就这样让他读完小学就好了。”我给他讲了很多例子,并告诉他小L其实很聪明,家长不能偏袒,误导,家里必须严厉点,我们应该给他信心。评语我没有改,还为他向其他教师做了担保。

第二学期开学,小L总是追着我问每天的背诵内容,每次听写错的很少,很多时候全对,这样的进步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我也借机在课堂上表扬他,我分明看到了他脸上洋溢的笑容,对于我的表扬,他总会说声谢谢老师。后来,他告诉我从来没老师夸过他很聪明,所以一直以来他认为自己挺差,也就一直学不好。后来小L花了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闯祸的机率就少了很多,这只是因为我夸过他聪明,信任他的学习能力,就这么简单。

信任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信任是对学生的特殊鼓励。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老师的信任能让差生得到鼓励,明白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知道自己也是有闪光点的,从此不再自暴自弃,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当他们碰到困难时,想到老师的信任,就会迎难而上,努力去克服;当他们面临挫折时,想到老师的信任,就会重新振作起来。

信任对我们教师来说,有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微不足道的话语,一个微妙的眼神,但是带给学生的确是一种神奇而强劲的力量,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二、信任征服了一匹脱缰的野马

教育教学,不是简单地一个教师在讲台上讲,一群学生在讲台下听。这里起作用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微妙关系,一方面我们教师充当着“权威”,一方面我们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这里我们需要信任教育,所谓信任教育就是对犯错误、有过失的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并以此唤醒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进而使他们“痛改前非”,实现良性转化。

爱学生就是要充分信任他们。在信任他们,让他们产生上进心的同时,学生也会开始信任我们老师,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案例二:

上学期,在我们班教室里发生了件很不愉快的事,小W买校服的一百元钱在铅笔盒里不翼而飞。课间就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且无人进过我们班,那么结果很明显与自己班的学生有关,我气呼呼冲进教室询问情况。深入了解后,我坚信钱就在教室,但这个学生此刻是不敢拿出来了的。于是我耐心地对同学们说拿走一百元钱是很严重的一件事,这叫“偷”。但是我相信我们班的都是好学生,没有人会这么做的,刚才一定是钱自己跑出来刚好被你捡到了,现在说不清了,明天你把钱夹在别的同学们的本子里交给老师。说完我还给他们布置了个作业,以“长了翅膀的钱”为题写一篇作文,之后就放学了。

第二天走进教室,我就跟同学们说,快看看自己的本子,谁收到钱啦。很快,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说,“老师,一百元。”我欣慰的笑着说:“啊,钱真的飞回来了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这件奇怪的事。谁也没注意我和小Z的那一次眼神交流,他红了脸,但表情却比昨天轻松很多。很快这件事就被同学们忘记了,大家依然愉快的学习着,同时一个学生的成绩也在快速地进步。

信任要以爱为出发点,我们只有对学生献出真诚的爱,才能体现出我们的信

任,实现教育的目的。尤其是犯错误、有过失的学生,因为平时同学们的“冷眼”,他们已经很敏感了,无论班级中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们都会与自己挂钩。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孤独和自卑,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我们最真诚的信任。

所以学生犯了错误,我们不能对其失望,要让学生时刻感到我们对他充满信心,这样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产生认同感,亲切感。这种情感会产生巨大的感染力,让学生自觉、努力地去做最好的自己。

信任是创造奇迹的魔法石,它让人在遇到挫折时,逼迫自己坚强;信任让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经过不懈努力变为美好的现实;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让心与心的距离靠得更近。

第二篇: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通过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对师德师风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新的认识。

一、更新教育观念

当今时代,科学发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要求教育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尽快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转变师生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新课程下的教育观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学者。

二、爱事业: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教师只有热爱教育,才会热爱学生,才会献身于教育。热爱教育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而不是事事以钱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教师只有职业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把这份对工作的职业深化为事业心,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

三、爱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为此我们更应通过爱去尊重我们的学生。但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对一些成绩好好的学生不自觉地有一种偏爱;反之,对一些学习成绩差、平时有经常违纪的学生则总是认为“孺子不可教也”,甚至大发肝火,更甚者动之以体罚。其实,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天空,在一些我们认为的“坏孩子”身上也有潜能,我们要善于发现,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同样的倾注一些爱、一份尊重。所幸的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观念已在许多学校,作为一个要求向教师提出。所以,在新形势的教学环境下,我们教师需要转变原有的质量观、人才观,用全面的眼光来看我们的学生,从内心来热爱他们,不因学生的一时好坏而下永久性的结论,我想这也是一位教师应有的高尚道德。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篇: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同样一个没有师德的教师也就不成为教师了。在看了《中国师德手册》后,让我对师德有了更深的思考。

爱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乃宽容,爱乃信任,爱乃赏识,爱乃理解。有容乃大,用爱去宽容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爱的“大家庭”,打破“只要范错误,就会受批评”的思维定势,用爱去感化犯错的学生,让他们主动意识到错误,愿意发自内心地改变自我,化“要我这么做”为“我要这么做”。除了宽容之外还应对学生充满信任,有了老师的信任,学生更会对自身充满信心。每一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赏识和赞美,同样的小学生更不会例外,他们都喜欢被赏识,被赞美,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有利于激励学生的成长,但是也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而一味地赞美,忽略了学生的不足,这无异于扼杀学生的未来。任何的爱都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转变自己高高在上的专制作风,懂得换位思考,在做任何一个决定的时候多为孩子考虑,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理想化的教学效果而把一些措施强加于学生,这样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反弹心理。

有人说教师起的比鸡早,干的比牛多,睡的比狗晚;有人说教师职业稳定,工作轻松;也有人说当了教师饿不死,也富不了„„作为教师我们应怎么远离这些形形色色的影响——不要抱怨,要“甘于平淡”。俗话说“非淡泊无以致远”,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情调节到最佳的状态来继续这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呢?甘于平淡吧!最快乐的不是一味地追求平庸,更不是追求富有的物质生活,而是甘于平淡。教师应把这一职业看成是一种责任,正如《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方宇所说的“责任是一种你别无选择的目标,必须努力实现它,责任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让你永远有努力的勇气和劲头。”只有真正把教师这一职业看成是一种责任,才能真正的甘于寂寞,甘于平淡。

“活到老学到老”,学生要学习知识,同样的教师也需要学习知识。所以师德的一个重要部分便是不断超越——提升高超业务素质。教师不光要对学生负责,同事也要对自己负责。教育永远是一个开创的事业,教师永远是一个前进的职业。不学无术,不进则退,这些道理人人知道,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飞快,要对学生负责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不能一刻不学习、不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师——观念老土、知识过时的“老”师。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师德只有理论不行,更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并对学生起到正面教育作用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本质上是品格教育,教师就是这种教育的实行者,她必须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帮助和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其对社会有用。”教师应该努力地通过师德来润泽人心,塑造和谐的人格,构建和谐的社会。

第四篇: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范文)

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屈原学校皮蓉

当我第一次走上那神圣的三尺讲台时,我是多么的自豪;当我第一次听到学生们亲切地问候时,我是多么的快乐;当我第一次手捧着学生们的成绩单时,我是多么的喜悦……无数次的第一次让我对教育工作充满了无限的憧憬,那时我工作,我快乐。不知不觉中,我已在讲台上度过了十一个春秋,暮然回首才发现:昔日那可亲的笑容、激昂的声音早已随时间逝去,留下的只是无奈的脸,无味的音。在岁月的洗礼下,我开始厌倦这份酬劳低的工作。对于未来,我彷徨、我失望,我像绝大多数的同仁一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正当工作举步维艰时,我有幸拜读了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师德手册》一书,感触颇多。此书犹如一支强心剂,让我燃起了工作的激情;此书犹如一盏明灯,让我看清了前行的方向。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价值,做到“生命的分量有多重,留下的脚印就有多深!”。当迷惘的心灵受过《中国师德手册》这股清泉洗涤之后,我豁然开朗,我悟出了教师之道。

一、要静下心来,甘于寂寞,把乐于奉献作为自己的最大追求。每当同学聚会,都是我最沮丧的时候,我为囊中羞 1

涩而不安。看到身边做生意的朋友,个个过得丰衣足食,我也曾想过下海经商,是那一张张稚嫩的脸、一双双天真的眼让我留了下来,在那些可爱的孩子身上,我找到了金钱所买不到的快乐。在通读了《中国师德手册》一书后,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我要把有限的生命全部付诸于伟大的教育事业。教师职业既没有钱,也没有名,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决不能在社会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丧失了道德底线,辱没了教师名节。记得小时候,我的恩师们总是在放学后给落下课的孩子补课,总是边炒着菜边帮学生背诵课文,总是在烛光下埋头批改作业。是什么让他们这样的无私奉献?是钱吗?绝不是!是那种甘于寂寞,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精神支撑着他们!现如今,条件优越了,生活富裕了,可先辈们的这种“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职业精神不能丢。我一定要紧随先辈足迹,静下心来,甘于寂寞,不为名利所惑,把乐于奉献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做一个安贫乐教、无私奉献、合格的、纯粹的教育工作者。

二、要俯下身来,爱岗敬业,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最大目标。教育无小事,要实现教书育人的大目标,我们教师必须用“孺子牛”的精神,爱岗敬业,兢兢业业、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备课、讲课、评改作业和课后辅导。三尺讲台就是我们的战场,就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岗位,对待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教育事业,我们必须满怀忠诚,心存敬畏,一丝

不苟地对待我们的学生,让三尺讲台成为我们闪烁师德光彩的舞台!爱岗敬业,不能仅仅只是一句口号,它应该落到我们的实际行动上,让学生实实在在受益。只要我们每位教师坚持做到:每天早到一点点,每天晚走一点点,每天关心多一点点,每天看书多一点点,一定能成为开启学生内心之门的钥匙,一定能实现教书育人的最大目标。

三、要弯下腰来,关爱学生,把学生快乐作为自己的最大乐趣。作为教师,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让自己的学生快乐成长。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们快乐呢?我认为,要放下架子,“弯下腰”来,用一颗童心、诚心和学生进行交流,成为他们的朋友,切不可高高在上,整天一张“苦瓜脸”,命令这个又命令那个。教师只有保持尊重姿态,才能理解、赏识、接纳每一个学生,才会公正、真诚、平等地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我们殷切期待的目光中快乐成长。孩子的快乐是我们最大的乐趣,也是我们最高的荣誉。只要我们放下架子,用心倾听学生诉求,细心关爱学生生活,一定能为孩子们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也一定能为自己创建快乐的工作环境!

总之,只要你能“静下心”、“俯下身”、“弯下腰”,你就具备了良好的师德,你就是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你就一定能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第五篇: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同样一个没有师德的教师也就不成为教师了。在看了《中国师德手册》后,让我对师德有了更深的思考。

爱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乃宽容,爱乃信任,爱乃赏识,爱乃理解。有容乃大,用爱去宽容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爱的“大家庭”,打破“只要范错误,就会受批评”的思维定势,用爱去感化犯错的学生,让他们主动意识到错误,愿意发自内心地改变自我,化“要我这么做”为“我要这么做”。除了宽容之外还应对学生充满信任,有了老师的信任,学生更会对自身充满信心。每一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赏识和赞美,同样的小学生更不会例外,他们都喜欢被赏识,被赞美,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有利于激励学生的成长,但是也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而一味地赞美,忽略了学生的不足,这无异于扼杀学生的未来。任何的爱都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转变自己高高在上的专制作风,懂得换位思考,在做任何一个决定的时候多为孩子考虑,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理想化的教学效果而把一些措施强加于学生,这样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反弹心理。

有人说教师起的比鸡早,干的比牛多,睡的比狗晚;有人说教师职业稳定,工作轻松;也有人说当了教师饿不死,也富不了……作为教师我们应怎么远离这些形形色色的影响——不要抱怨,要“甘于平淡”。俗话说“非淡泊无以致远”,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情调节到最佳的状态来继续这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呢?甘于平淡吧!最快乐的不是一味地追求平庸,更不是追求富有的物质生活,而是甘于平淡。教师应把这一职业看成是一种责任,正如《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方宇所说的“责任是一种你别无选择的目标,必须努力实现它,责任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让你永远有努力的勇气和劲头。”只有真正把教师这一职业看成是一种责任,才能真正的甘于寂寞,甘于平淡。

“活到老学到老”,学生要学习知识,同样的教师也需要学习知识。所以师德的一个重要部分便是不断超越——提升高超业务素质。教师不光要对学生负责,同事也要对自己负责。教育永远是一个开创的事业,教师永远是一个前进的职业。不学无术,不进则退,这些道理人人知道,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飞快,要对学生负责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不能一刻不学习、不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师——观念老土、知识过时的“老”师。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师德只有理论不行,更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并对学生起到正面教育作用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本质上是品格教育,教师就是这种教育的实行者,她必须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帮助和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其对社会有用。”教师应该努力地通过师德来润泽人心,塑造和谐的人格,构建和谐的社会。

下载信任,收获奇迹——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任,收获奇迹——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李卉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中国师德手册》之终身学习有感 前人说过: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而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年代,对老师的要求则是一条源源不断的‚活......

    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2[定稿]

    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翻阅完叶小媚老师编著的《中国师德手册》一书后,让我认识到作为一位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献身......

    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5篇)

    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这几天一直在阅读《中国师德手册》这本书,阅读的同时,我在慢慢思考着,这些思考使我深刻体会到师德的核心和灵魂——爱和责任该是怎样。爱和责任是人类......

    读师德手册 有感

    读《中国师德手册》心得体会盘县职业技术学校何兴荣 2012年10月4日学习《中国师德手册》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现代师德新的涵义,我认识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读中国师德手册

    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在读了《中国师德手册》之后感觉颇多,看到的每个故事,每个人物都让人耳目一新,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责,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行为的标准,就是无论什么时......

    读《中国师德手册》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以德树行风用爱暖校园———学习《中国师德手册》心得体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习了《中国师德手册》使我深刻体会到师德的核心和灵魂。教师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

    读《中国师德手册》心得体会

    读《中国师德手册》 心 得 体 会盘县平关镇中学何茶 读《中国师德手册》 心 得 体 会盘县平关镇中学 敖 选 读《中国师德手册》 心得体会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在阅读的......

    读《中国师德手册》心得体会

    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谢小芳 通过这次《中国师德手册》的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体会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深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