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对高校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开发出一个学校的管理系统。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考虑:
一、学籍管理
对学生、课程、成绩等信息进行管理
实现综合测评的功能
对留级、退学的情况进行管理
产生学生成绩表(按班、单个学生)
二、教师管理
对教师、部门、教学等信息进行管理
对教师教学任务进行登记(课程、毕业设计、监考等),按照算法计算工作量 对教师进行年终考核,记录考核成绩
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测评,记录测评结果
制定培训计划,记录教师接受培训的情况和成绩
三、科研管理
对科研项目信息进行维护(项目号、项目名称、甲方单位、甲方负责人、项目级别、负责人、总经费、合同签订日期、完成日期、目前状态等)
记录项目经费的支出情况
登记项目的获奖情况
登记学术论文(论文号、题目、期刊、作者、发表年月、卷好期刊、内容简介、获奖情况等)和著作(著作号、著作名、出版社、作者、出版日期、字数、获奖情况等)并完成相应的查询
对科研按部门项目进行汇总,形成部门的总经费、支出经费、结余经费,并可打印。可按结余经费进行查询和打印(如按范围10万-20万查询)
四、图书管理
对图书、读者信息、借阅证进行管理
提供借阅、归还的功能。在借阅时,有相应的限制(如:是否合法的读者、是否有过期未还的图书、借阅的图书不能相同、只能借5本等),在归还时,对于过期未还的图书要按超过的日期处以相应的罚款。
可实现各种查询,如:已借图书查询、在库图书查询、读者借书情况、过期未还的图书等。
进行汇总和打印,如:图书库存表;产生按图书类别,根据借阅情况进行排名,了解哪类书借阅次数最多,为采购新书提供参考。
五、工资管理
根据教务处提供的教师工作量计算奖金,产生月工资(职务工资、津贴工资、补贴、奖金、养老保险、工会费、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其他扣款、所得税金额、实发合计)
说明:
1.实发合计=职务工资+津贴工资+补贴+奖金-养老保险-工会费-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其他扣款-所得税金额
2.职务工资和津贴工资由人事部提供
按个人、部门产生月工资报表和查询
第二篇:港口管理信息系统 6
港口的功能 运输功能
港口基本任务就是迅速、安全、优质、价廉地将抵达港口的货物通过装卸作业等过程运送出港。 仓储功能
港口已成为综合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货物在港口储存,既可不间断地供应市场的需要,同时又可以达到降低运输成本和调剂货物余缺的目的。 贸易功能
主要是转口贸易,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港口的中转运输。 商业功能
作为航运与贸易的辅助功能如代理、保险、金融、通讯、航运交易等业务和功能的开发和发展,加快了港口地区城市化的进程,以装卸为主的港口发展成了多功能,多层次和多方位的系统。港口的主要设施
港口水域
港口水域是供船舶进出港,以及在港口运转、锚泊和装卸作业使用的。因此要求它有足够的深度和面积,水面基本平静,流速和缓,以便船舶安全停泊和技术操作。港口的水域包括港池、航道与锚地。
港池:指码头附近的水域,供船舶靠离岸操作,要保持足够的水深、宽广的水域。 航道:指船舶进出港通道,需有足够的水深与宽度(通航船舶宽度的5-8倍),弯曲度不能过大(转弯半径应不小于通航船舶总长的3~5倍)。
锚地:供船舶抛锚候潮、等候泊位、办理手续、接受船舶检查或过驳装卸等停泊的水域,要求有足够的水深、水域,水底为平坦的沙土或亚泥土
港口的主要设施
(cont.)
港口陆域
港口陆域必须有适当的高程、岸线长度和纵深,以便布置各种设施和设备。
码头:港口水域和陆域的交接线,供船舶停靠、货物装卸。以长度和泊位数表示。 仓库与堆场:供货物在装船前或卸船后存放。
港口铁路与道路:主要供货物进出港口之用。
港口装卸机械:是港口完成货物装卸的设备,专业化程度较高。
辅助生产设施:给水、排水系统,输电、配电系统,燃料供应站,工作船基地,各种办公用房,维修工程队和船舶修理站等。港口的经营性设施
港口码头提供货物装卸、存储等生产经营及其有关服务的设施,主要分为装卸生产设
施和货物仓储设施等。 装卸设施。
装卸设施主要是指港口为船舶、车辆装卸货物和港区内货物搬运所用的装卸、搬运机械。港口装卸机械的种类和数量根据港口所要装卸的货物种类、吞吐能力和装卸工艺确定。港口装卸机械设备是港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起重机械、搬运机械、输送机械以及各类装卸专用机械等。 港口库场。港口库场是港区仓库、货棚、堆场的统称,为货物在装船前卸船后提供短期存放的港口设施。它是由仓库和堆场两部分构成。 港口库场是货物的主要集散场所,在货物装卸转运过程中起储备、调剂、整理和缓冲的作用。仓库主要用于存放不宜日晒雨淋的货物和易于散失的贵重货物,它可分为前方仓库和后方仓库,前方仓库用于短期存放货物,以达到加快车、船、货周转为目的;后方仓库可供货物较长时间储存,以服务于货主储存待机的目的。货场主要用于存放不怕雨淋、日晒和气温变化影响的货物。货棚是指仅有棚顶遮盖而四面无掩蔽的堆场,供临时堆放不宜日晒雨淋的货物。航运生产过程概述
航运生产过程包括: 船舶装卸前的准备工作; 船舶在发货港装货;
船舶载货从发货港航行至目的港; 船舶在目的港卸货等。
船舶每完成一次货物运输任务都必须重复这些作业,称为一个生产周期。 每一航次时间分为三部分:
基本作业时间,包括装货、卸货、航行等直接从事运输的作业时间;
辅助作业时间,包括装卸前的准备、编制货物积载图,开闭舱盖、办理文件以及拖顶船队编解队等作业时间;
服务作业时间,包括燃料、物料、淡水、食品及备品供应等作业时间。港口生产的主要特征
港口生产能力的超前性
港口生产的不平衡性与储备性货流的不均衡
车船类型、承载能力、运行规律不平衡 气象因素造成的不平衡储备性:应对不平衡性的必然选择
港口生产的复杂性 信息量大多重约束
多环节复杂作业生产过程的随机性船舶运行组织形式
航线形式:指在固定港口之间,为完成一
定的运输任务,选配适合具体条件、性能接近的一定数量的船舶,并按一定的程序组织船舶运行活动。
航次形式:指船舶的运行没有固定的出发港和目的港,船舶仅为完成某一次运输任务、按照预先安排的航次计划运行。 货船运行组织特点:操纵性能好、抗风浪船舶运行组织特点
性能好、航速较高、运行组织简单、停泊时间内动力部分不能充分利用、对航道水深度要求高。
(泊)船队运行组织特点:因载货部分和动力部分可以分开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在吃水受到限制的航道仍有较大的载货能力、航速较低、抗风浪能力差、船员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较差、组织管理较货船复杂。
船舶配载与积载
为船舶的具体航次选配货载,即根据货物船舶配载
托运计划,对船舶的具体航次确定应装运的货物品种、数量及体积。
船舶积载
对货物在船上的配置与堆装方式作出合理的安排,即在配载的基础上根据装货清单确定货物在各货舱、各层舱配装的品种、数量与堆码位置及正确的堆装工艺。港口生产过程组织
港口生产过程组织主要包括 船舶装卸作业组织装卸作业线组织船舶在港作业组织
船舶在港作业过程
船舶在港作业过程包括联检(对外轮)、锚地等泊、引船人港、靠泊、卸货、移泊、装货、各种辅助作业及各种技术作业、燃料供应、办理货运文件、办理离港手续、引船出港等。
船舶在港作业组织
港口生产组织包括船舶作业组织、铁路作业组织、场库作业组织、驳船作业组织、车船直取换装作业组织等。港口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应研究生产任务的合理分配及其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合理布置。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不仅要在空间上保证各港区各码头的任务和能力之间的协调平衡,而且在时间上必须保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工序的紧密衔接。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是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的保证。
港口生产过程组织的主要任务
保持港口畅通,加速车、船、货的周转。保证按期、按时、安全优质地完成车、船
装卸任务,特别是重点船和货的装卸。
充分合理运用港口能力和一切技术手段,完成生产任务,使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减少到最低限度。
保证与港口生产过程有密切关系的其他部门(铁路、航运、外贸、货主等)之间的组织配合与全面协作。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
使整个生产过程和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协调配合,保证人力、物力、空间和时间都得到合理的利用,多快好省地完成港口生产任务,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在具体组织港口生产过程时,要做到:
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保证生产过程的协调性(或比例性)。保证生产过程的均衡性(任务与能力在时空的均衡)。
保证生产过程的经济性。我国港口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
船舶管理 火车管理 货源管理装卸作业管理货物仓储管理 财务结算管理 船舶管理流程
船舶管理流程主要是指对船舶从预报抵港开始,直到船舶离港各种动态的管理。
过程可以分为 预报 抵港装卸作业 离港 内容包括船舶资料信息
航次载货及来往港信息船舶在港靠泊情况
船舶在港各种停时动态信息船舶作业开完工时间等。火车管理流程
火车管理的信息来源主要是通过铁路部门的《火车抵港预报》和作业现场提供的《现场作业情况报告》等途径来获取。
管理的流程从预报抵港开始,直到火车离港各种动态的管理。货源管理流程
货源管理是港口一切工作的源头,也是港口间相互竞争最激烈的部分,货源的竞争实质是服务、质量和价格的竞争。
我国港口目前货源管理主要有三种方式: “ 渔猎式”
““培育式牵手式””货源管理方式
开发新的货源、货主时是有效的,通过业“渔猎式”
务人员收集市场信息、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经过综合分析,去发现潜在的新货主、新货源。捷足先登,争取货源。
依托港口城市的功能或港口周边的交易中“培育式”
心等来培育自己的长期货源和货主,给他们一定的优惠政策,真心维护货主的利益,争取实现双赢。
“牵手式” 与大的原材料需求厂家或大的产品供应厂家建立具有一定纽带关系的实体或股份公司,或者通过建立业主码头、租赁仓库、修建专用道路、专用铁路等手段,把他们拉到港口的生产经营中来,与他们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牵手式是近年新兴港口普遍采用的形式,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下,更多的港口企业向这一方向转变。
装卸作业管理流程
港口装卸作业生产是港口企业的主要业务,企业的体制、组织结构、人员分布、机械、仓库、堆场、道路以及一些后勤服务单位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来配置和设置的。是港口企业的中心工作。
装卸作业管理流程
港口企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现代港口作业专业化、机械大型化、分工精细化、考核标准化等要求。针对这种情况,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以下诸方面加以改进以实现管理的扁平化,提高效率。
装卸派工流程
信息反馈渠道
作业考核方法统计分析工具货物仓储管理流程
货物仓储管理流程主要是指对进口货物或待出口货物从第一次入库、指定堆存位置、卸货理货、存储保管到货物出库全过程的货物和帐目管理。
财务结算管理流程
财务管理机制的差别造成各港口在财务结算管理流程上的差别,根据港口对基层单位成本和利润不同的控制形式,可分为集中控制型和分散授权型两种。
将财务结算的收款业务划归港口当局统一集中控制型
管理,依据收款的比例向下属的装卸公司划拨成本和其他费用。
加强了港口对货物装卸的管理和对下属装卸公司的控制但限制了基层单位的自主权。港口当局授权装卸公司经营港口的部分码分散授权型 头、库场和其他装卸设施,财务结算的全部过程由他们自主决定,各装卸公司按照一定的比例向港口当局上缴利润。 能够充分调动装卸公司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展港口装卸生产。缺点是各公司间难以保持平衡。港口的管理模式发展趋势 由于历史的演变、装卸货物种类的变化、货物包装的改进和装卸工艺的发展,造成港口间的发展也不均衡,加之各港口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各地各级管理人员管理思想和意识的差异,使得各港口的管理模式呈现出千姿百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装卸工艺的改进和各种新型管理工具的出现,进行生产管理模式的改变是一定会发生的,各港口管理机制向着更加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发展是必然的。
第三篇: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论文
摘要: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是学校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途径。然而,其建设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建立学校MIS的必要性,功能模块,系统安全以及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四方面阐述学校MIS的建设和应用。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安全
一、学校建设MIS的必要性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由于系统是学校自行研发的,各项功能都能配合本校的管理模式,体现本校的管理特色;针对性强,符合实际需要。学校自行研发的系统与软件公司开发的系统不同,前者是系统跟着管理走,后者是管理跟着系统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查找方便、快捷、准确,有效提高管理质量。学校管理的数据相当庞大,仅是学生成绩这一项的数据就已经很多,而且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记录方式,师生查询起来相当麻烦,耗时很多,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化高速高效的目标。
二、学校MIS的功能模块
学校MIS系统由多个管理信息子系统组成,最后形成一个学校管理的大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学校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数据、决策方案;提供最佳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学校各项管理的最优化川。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教学管理信息子系统(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学生管理信息子系统(招生、就业、学生工作等),人事管理信息子系统(人才引进、教师培训、人事工资管理、人事档案等),科研管理信息子系统(纵向课题、横向课题),财务管理信息子系统,公共服务体系管理信息子系统(网络信息服务、图书档案信息服务等),后勤管理信息子系统(教室、宿舍、餐饮等服务)以及资产管理信息子系统(房产、地产、设备仪器、无形资产等)等等。各个管理信息子系统又是由若干个管理信息模块组成。
三、学校信息系统安全
校园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访问学校的校园网络,其中就可能有“”试图攻击网络,破坏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还有的可能窃取保密的技术资料及数据等等,这样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主要包括物理安全与逻辑安全;物理安全主要指网络硬件的维护和使用以及管理等;逻辑安全是从软件的角度提出的,主要指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等。
由于学校信息系统支持全校各部门的办公活动,采取集中存放、统一管理数据的方式,因此这些信息的安全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共享信息的安全,从数据管理安全和系统管理安全两个方面加以保证。在数据管理安全方面,录入数据要进行有效性检验,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归档制度、系统管理员责任制度、关键程序的管理制度和服务器机房的管理制度;在系统管理安全方面采用多层安全机制,即信息服务器的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和应用程序安全的四层安全保证。在信息服务器的网络安全方面,为了保护服务器上的信息资源,在信息服务器与校园网的连接处设置了防火墙,使用防火墙用以防止非法用户的频繁登录、猜测系统密码,对服务器的开放端口进行限制,设置允许用户访问端口的时间,限制用户访问端口的IP地址等;在操作系统安全方面,系统管理员对用户权限严格控制,有些用户必须在指定的机器上进行某种操作;在数据库安全方面,对用户设定权限控制表,做好数据库审计记录的检查。
四、值得注意的问题
1、强化学习培训,为信息化增强后劲
学校在建设硬件环境的同时,必须拿出一部分资金,挤出一定的时间,统一组织,科学安排,对教职工进行全员培训。其中对三支队伍的培训更要严格:一是领导干部队伍。首先要让他们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真正把信息化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做到天天讲,处处讲,营造浓郁的信息化氛围。二是骨干教师队伍。尤其是那些通过竞赛活动涌现出的各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能手,要让他们加强实践,提高技能,示范引路,以点促面,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三是信息技术专职教师队伍。一所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有赖于学校领导的懂行和重视,更有赖于学校的信息化专业老师的素质和知识水平。一个好的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能够将整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提高一个层次,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及时、随时的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能够承担对本校教师进行简单而富有实质性的辅导和培训工作。所以,学校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方面尽可能地提高这部分教师的待遇,另一方面经常派遣他们参加国家、省、市级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学习、参观和进修,这对促进学校信息化水平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学习培训,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必将大幅度提高,这就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增加了坚强后劲。
2、重视维护与换代,为信息化建设夯实基础
一些学校筹巨资建成了一座校园网,但由于管理不善,维护不力,服务不到位,短短一两年时间,就出现设施提前损坏、设备提前报废的情况。其实,校园信息化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工程,教学硬件设施的购置,除了考虑性能、价位等外,还要考虑以下两方面因素。一是设备的后期维护,包括商家跟踪维护和学校自身维护。二是现在的IT业更新如此之快,教育教学的要求可能随时会根据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而做出合理的调整和改变。所以,硬件设施的购置策划一定要注意以后的二次更新和将来可能的升级换代,千万不可为省有限的钱,而将硬件的可扩展性全部放弃。
学校全面实现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学校应当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标准化、业务流程化、制度规范化”的教育管理信息化理念,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让系统为提高教学及管理水平多发挥作用,促进学校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光生。走进“教育e 时代”—广州教育信息化创新和发展经验谈[J]。中国教育信息化
[2]乌日其木格,马恒宇。浅谈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J]。内蒙古石油化工,[3]王映雪。基于Internet的信息服务系统研究与实现[J]。电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
第四篇:医院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我国医院已进入了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大型的数字化医疗设备在医院中使用,各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医疗临床信息系统正在普及。医院信息化使医院工作流程发生了改变和创新,并使医院得到了全面发展。目前,医院信息系统大体上均为基本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结构,选择SQL SERVER或者Oracle作为基本的数据库系统,以NT或Unix作为操作系统,前台大多采用PB为开发工具,软件设计方面利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还有Oracle数据库。
一、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一)[1]5月27日举办的2010年亚太地区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博览会传出信息,目前,我国90%以上的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已建立挂号收费、药品器材等医院管理信息系统,1/3以上医疗机构建立了电子病历。
据中国医院协会信息委员会调查显示,在三级医院中,应用化验收费系统、药物管理系统和挂号系统的比例分别达到93%、91%和84%;应用住院工作站系统和医院工作站系统的比例分别达到80%和63%;半数以上医疗机构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上年投入超过100万元。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调查的我国各医院信息化部门全职员工人数多为3-10人之间,调查样本表明,医院信息部门平均员工数为8.68人。表明了我国77%的医院IT人员编制在10人以下。这说明信息化人员在医院的相对数量比较少,还不能满足信息化的需要。
建设数字化医院,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卫生信息、卫生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已成为当前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需求和趋势。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的通知中提到:[2]按照《2010年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方案》要求,为从技术方面指导16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建设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目标是以试点城市为单元,以公立医院为基础,以点带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各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建立和完善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并初步实现试点医院信息系统通过医院信息平台与试点城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区域协作,以及医院医疗行为的全过程、动态监管。其建设任务是紧密围绕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任务要求,加快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主要完成以下三项任务:建立和完善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初步构建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医疗信息共享与协作系统;基本建立医院医疗行为管理系统。对于试点城市中的试点医院,2011年的建设任务为:
1.建立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初步实现医院临床服务、医疗管理和运营管理三方面重要业务的信息整合和高效共享。
2.实现区域医疗一卡通、预约挂号、双向转诊,实现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初步共享。
3.实现医疗质量安全指标的实时上报,初步实现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的监管要求。
从卫生部印发的文件中可以推断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省市一级的大型医院水平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广大的县区镇一级的医院中,虽然已经使用了电脑,但应用水平较低。本选题主要是针对中小医院、乡镇、私营、基层医院等,使中小型医院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经费迅速搭建实用、好用、高效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医院管理的数字化。面临社会竞争的压力,为了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医院必然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医院以先进的管理手段作为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许多商业性计算机公司纷纷投身于医疗卫生界这块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相对落后,开发较慢的市场。一批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向医院管理领域进军,他们将成功地运用于其它领域的信息管理理论、经验、技术转而用于医疗卫生领域。
可是,医院的内外环境仍处于不稳定状态,我国医院的外部环境在激烈变动,医院本身正处于由福利型向经营型转变的过程中,医院的管理也在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由于医院以后将转型到哪一种模式,现在并不明确,导致医院的管理、运转模式难以确定,对信息的当然需求亦难以确定,这种状态与计算机管理的要求存在很大的矛盾。可以说,目前,甚至是未来几年,既不可能期望HIS发展太快,更不可不切实际地要求计算机管理能一步到位。
二、医院管理系统的进展
医院信息系统主要由临床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组成,每个大系统又各自包括若干个小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医疗信息化体系。
2007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对全国3765所医院(其中:三级以上,663家;三级以下3102家)进行信息化现状调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只有2%的医院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OA)只有15%的医院使用,住院医生工作站系统只有22%的医院使用,门诊、急诊医生工作站系统只有21%的医院使用,制剂管理系统只有21%的医院使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只有6%的医院使用,医院资源计划系统仅有2%的医院使用,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管理分系统也不过有51%的医院使用。信息人员总数占医务人员总数比重有1578家在0.5%以下,占医院总数的41.9%,有1237家在0.5%-1%,占医院总数的32.9%。
医院信息系统软件的发展趋势是:
建立开放、稳定的集临床和医院管理为一体的数字化平台,核心技术为HL7、DICOM、CCOW。应用软件逐步小型化、个性化,更专业地处理业务,如心电图智能诊断工作站将取代一般的ObservationReporting工作站。
已经开发完成的病案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后具有数据输入效率高、数据共享程度高、实用性和安全性、开放性和扩展性、一致性和完整性、规范化和标准化、兼容性和稳定性等功能特点。改变了手工操作和纯粹手工操作计算机化的病案管理模式,实现了计算机的一体化管理;提高了病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扩大了病案信息资料计算机的存储、检索及利用;及时反馈了医疗信息的统计数据;保证了病案流通病案资料保存的完整性。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中,“军卫一号工程”是目前国内最成功、使用最广泛的医院信息系统之一。它在用好医院信息系统的前提下,扩展了信息技术在医院其它方面的应用,如健康体检信息系统、医院电子排队管理系统、麻醉信息系统、无线移动医护工作站信息系统、电生理信息系统等,对于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目前,我国各大中型医院已经实现了部门的信息化管理,条件较好的医院正在向全院信息化管理过度。然而大部分小型医院在这方面还有待发展,相信未来几年内这个领域将是一块活跃的市场。
三、实现全面集成化的数字化医院
全国医院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医院的级别上。医院所处地区经济越发达,医院的级别越高,信息化的投入越大,医院的信息化发展程度越高。
近几年,国内一些大医院和一些有实力的机构开始探索区域医疗信息化,以实现在一定区域内实现医疗机构之间医疗信息交换和共享。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建立跨越医院的信息交换平台,在此平台上,才能开发呼叫中心、远程医疗、双向转诊、分级医疗、人才培养、信息发布等应用系统。
医院信息化发展到这个阶段,医院使用的HIS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得到。其一是购买。目前在国内市场,有国内企业开发的HIS和国外企业开发的HIS产品。国内HIS企业开发的HIS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好的技术服务,价格比较低,设计思想与国内医院管理模式比较接近,目前90%以上的医院购买国内企业的HIS产品;国外企业的HIS产品,由于其设计思想和数据流程与我国医院管理模式有很大差异,价格比较高,到目前为止,购买的比较少。其二是自主开发。这类医院多为大型综合医院或大学的教学医院,有充足的人力与资金支持,科研开发环境较好;或是医院自主建立或购入一家IT企业,作为医院的一个分支机构,以解决本院信息化任务为主,对外技术服务为辅。其三是合作开发。医院与大学、研究机构或公司合作,实施医院信息化工程项目,为医院定制开发HIS,但不求商品化。而且根据卫生部于2007年对3765所医院信息化现状调查表明,有2176所医院是购买商品化软件,占被调查医院的58%,说明购买商品软件还是主流。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三级医院已经建立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它已经成为医院管理业务运行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设施。基层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也在快速发展,同时,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正在向深度发展,从侧重于经济运行管理,逐步向临床应用、管理决策应用延伸。
2007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对全国3765所医院(其中:三级以上663家;三级以下3102家)进行信息化现状调查,结果显示:门急诊划价收费系统、门急诊药方管理系统、住院病人费用管理系统、药库管理使用最为广泛,均超过80%,说明以收费为中心的HIS已在大部分医院应用;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系统、住院病人床位管理系统、住院药房管理系统使用的医院超过70%,说明住院病人管理系统也已在大部分医院应用。
此外,全国医疗卫生领域医疗软件生产供应商约有500家,其中:医院信息系统生产供应商300家,大型生产供应商占15%,中型占60%,小型占25%。从供应商的数量也可间接反应出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四、医院管理系统的信息技术
目前,我国医院信息技术采用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高速以
太网(>=100M)技术、数据安全技术、条码技术。各级各类医院(不同的级别、不同经济发达程度的区域、不同的累积信息化投入金额)对这三项技术的采用率均居前三位,说明各级各类医院对这三项主流技术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硬件生产的发展,硬件价格的不断减低,技术性能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大量应用于现代化的医疗、诊断、实验、分析的设备仪器上,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必然促进HIS的发展。充分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重点推动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
院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建立医院之间及医院与相关部门之间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区域医疗协同服务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医院内部信息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共享与流程优化,最终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方便百姓就医,降低医疗费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其他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疾病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联动与信息共享,构建医院间的联合、合作与双向转诊制度,使医疗资源得到更有效、合理的利用;构建医院与其他机构间的业务联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卫生服务效率和效果。同时,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使丰富、全面的临床信息资源的积累成为可能,有助于落实、规范临床路径,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监管,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高医疗救治水平与应急指挥能力。这将是我国卫生医疗机构在近五年的发展趋势,也是实实在在的目标。
(二)存在问题
1、网络基础设施需要扩充改造
目前总院中心机房位于门诊楼四楼,面积不足25m2,服务器没有隔离放置,维护工作站、电话交换机同处其中,因工作及维护需要,机房进出人员频繁、芜杂,机房设备及数据极不安全。网络中心采用PC服务器,无双机热备。网络主干为千兆、百兆到桌面,主交换机只有一个千兆端口连服务器,四个百兆光纤端口已全部接满,分别连接住院楼、医技楼、办公楼及传染病楼二级交换机。除医务科、医保办、财务科各有一信息点通过ADSL单独接入互联网外,总院其余科室都只能通过中心机房一根电话线上网,共享1兆带宽。现有机房条件设施、网络带宽及容量、互联网连接环境不能满足未来五年医院业务发展的要求,达不到三甲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利于信息系统向临床方向发展和数字化医院的建设。
2、应用软件亟待更换单纯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看待,医院信息系统目前使用的应用软件及其数据库设计功能尚不完善,更不具备向临床信息系统发展的基础。没有医保、农合接口,不具备药房药品严格数量管理功能,没有设备物资管理模块,不支持医院全成本核算,综合查询统计功能弱小。版本成旧,得不到当今软硬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持,致使系统维护使用越来越困难。软件开发销售商早已完全退出医疗软件市场,软件可维护性差,功能扩充几乎没有可能。
3、其它制约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因素 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医院近几年因为搬迁和各项基本建设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并且仍将需要大量资金,资金的压力本身已经十分严重,所以未来几年资金问题将是制约医院信息化发展持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建设要靠意识推动,靠需求推动。信息化建设本身非但不能赚钱而且还要花掉不少的钱,临床信息系统建立之前,临床一线工作的同志不能真切看到信息化将给他们工作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加上职工们对信息化技术普通不太了解,所以大部分职工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意识和热心。尤其是医院处于管理工作第一线的部门、科室负责人,大部分也对信息化技术不熟悉,不知道信息化技术不能做什么、能做什么、善于做什么,缺乏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管理难题的意识,特别是部分临床科室的负责人本来就有重业务而轻管理的倾向,这是制约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医院工程实施过程中,计算机在医院各项管理及业务工作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普遍,要求大部分职工尤其是临床专业人员能熟练地操作使用计算机,但目前医院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职工数量非常有限。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密配合医院发展战略,以医院新五年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建立临床信息系统为方向,以实现数字
化医院为长远目标,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打好数字化医院建设网络基础为重点,稳步实效地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为
医院的发展及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信息化方面的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按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医院信息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保证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院整体建设与发展的一部分,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适应医院的整体建设和长远发展。信息化建设本身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各个阶段各个项目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其整体适应性和是否便于长远发展,以免对系统整体建设和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和对医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基础设施尤其是网络建设要超前,新技术、新应用的采用要切合实际。计算机网络的机房、网络布线是信息化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机房要一次性定位,网络布线也属于一次性到位工程,机房的定位、网络布线一定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为未来的发展留足空间、留足余地。不然,达到一定时期,两者将成为阻碍信息系统继续发展的因素,并给医院的建设和经济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当今,信息化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各种先进的技术、新的应用不断涌现,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情况也不例外,但医院在采用信息化的新技术、新应用时一定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其社会基础,不能盲目地追赶新技术、新应用。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很多内容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必须坚持分步实施的原则,同时必须跟随医院建设发展的步伐,确定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顺序,抓住突出各段时间内系统建设的重点,促使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序地、高质量高水平地向前发展。
4、坚持标准化先行。在医院信息化每个环节的系统实施前,必须先完成管理流程的标准化、信息
编码的标准化、基础数据的标准化,确定好系统的接口标准。
5、高度重视软件的地位和作用,融先进的管理思想于软件当中
信息化建设要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关键在于软件的好坏,在于软件蕴含的管理方式、管理思想是否先进合理。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软件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软件的资金投入、软件的考察挑选,要从工作流程、管理思想的角度去分析考察软件。因为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管理模式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即使是市场反映最好的HIS也不会对各个医院都完全适合,就算一时适合,也不能保证能长期满足医院的管理要求,因为医院会变化、会发展,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会跟着发生变化。所以,购买引进的软件在试运行期间,操作人员尤其是各个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要迅速全面彻底的去研究了解软件的所有功能及工作流程,接受软件中好的管理方法和思想,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软
件提出改进意见,把自己的适合于医院的好的管理方法和思想融入到软件当中,尽快尽好的完成软件客户化的过程,并能在以后的应用当中根据医院的发展变化对软件修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不断完善软件的功能,通过软件实现的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思想,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信息化的这一途径使医院管理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6、切实保证系统安全与稳定。因为医院工作的性质,要求医院信息系统一年365天、天天24小时连续不间断地运行,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就会造成整个医院业务工作的中断甚至瘫痪,给医院造成重大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加书签收藏下载跳至底部↓经济损失,因此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必须切实保证和落实系统的各项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系统运行中的安全与稳定。
(三)建设目标
今后五年医院信息建设发展的目标是:选好一个软件商,选好一个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为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的起步、数字化医院工程的实施打好数据库建设及His应用基础;扩充完善管理信息系统(His)功能,通过拓展深化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较大幅度地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为今后临床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为二甲达标验收、三甲创建打造好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平台;职工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普及和提高。
四、医院信息化建设具体任务
1、更换管理信息系统软件(His)。2008年完成。新His在以前His功能基础上,要增强院长查询系统的综合统计与查询功能,药房管理模块中要加入数量管理和盘点功能,新增设备管理系统、总务管理系统、医保农合接口、财务系统接口、病案管理与医疗统计系统、财务监管与票据管理系统、医疗成本核算系统,包括医疗、护理、院感在内的医疗及病历质量检查登记统计模块。His软件的选择要注意其开发销售商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有雄厚的技术实力、较长的经营时间,服务质量好,在His市场占有一定份额,拥有一个成功实施的客户群,有电子病历、PACS系统、LIS系统、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等产品,以避免随后医院建设临床信息系统时重新考察选择软件商和His产品,给医院带有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再次更换系统的麻烦。
2、完成中心机房易址改造、新建业务大楼网络布线及计算机机房建设。中心机房易址改造、新楼网络布线及机房建设两项内容要综合考虑,方案在新楼建设动工前完成,新楼网络布线、新楼与门诊四楼现中心机房之间的楼间网络干线敷设和新楼建筑施工同步进行,做好管道预埋或管线一次预设,中心机房易址改造、新楼计算机机房建设在大楼启用前完成。中心机房的安排有两种方案供选择。一是把中心机房安排到新楼,新楼不另设分机房,现在的中心机房变为分机房。二是中心机房维持原位置不变或选择旁边的房间,新楼设分机房。考虑新楼将是今后医院的重要建筑形象之
一、是医疗工作非常繁忙集中的区域,同时医院在本规划时期内将要启动三甲创建工程,新楼设计、建设必然具备超前性、科学性、现代性,新楼的网络布线布点、机房建设一定要满足以后临床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建设的要求,大楼信息点将非常密集。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还是医院一项重要的形象工程。如同把医院的领导集体看作医院的大脑,网络中心可以看作是医院的心脏。所以,中心机房的安排可能以第一种安排更为合理,而且这样安排就不再有中心机房易址改造问题,还可以避免机房改造时对机房辖区内医疗业务工作可能造成的中断或其它影响。另外,如有条件,分设网络维护间(包括采用与服务器、交换机放置区隔断的方式),硬件维修间,杂物间,建立1间计算机网络教室,并将它们与中心机房、远程医疗会诊中心连成一片。
3、改善互联网接入条件。总院现采用ADSL方式接入互联网,4用户,财务科、医务科、医保办各占1用户,全院共享中心机房1用户,出口带宽共计只有4M,连接经常不稳定,数据上传下载速度慢,如再不加以规范和综合考虑,今后还将继续增加ADSL用户。为彻底改善这一情况,并满足今后政府电子政务实施工程、医疗保险区域医疗信息网络建设、医院网站电子阅览室及远程会诊中心建设等对医院互联网连接条件的要求,医院新增光纤接入方式,原则上不再增加ADSL连接。光纤接入在中心机房易址改造前完成规划,实施与中心机房改造同步进行。
4、建立电子阅览室。改善职工学习环境,改善医院科研条件,建立电子阅览室,引进CNKI数字图书馆。2010年完成。
5、建立医院网站。作为医院对外宣传重要途径和窗口之一,同时配合医院今后的专科建设,建立医院网站,积极加大对外宣传,扩大医院社会影响。网站同时作为医院内部管理及职工内部交流的辅助平台。2010年完成。
6、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建设。为了增强医院间学术交流,寻找社会力量对疑难病例诊断治疗的帮助,或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他人,远程医疗会诊是一种新型的医院手段。能够采用这一手段的前提是医院要建好远程会诊中心。因远程会诊中心的建设涉及面广、投入较多,所以近五年内只完成规划工作,留好房屋,准备好互联网接口,具体建设等以后时机及条件成熟再进行。
7、完成临床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工作。临床信息系统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包括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PACS系统、LIS系统等应用,涉及面非常广,投资巨大,部分技术目前还不成熟,发展速度尚难预测。医院根据发展情况结合医院实际适时完成规划和启动建设。
8、完成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网络改造。临床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完成后进行。
9、普及和提高职工计算机应用能力。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医院信息化建设素有“一把手工程”之称,只有院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决策、亲自推动,才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保障,处理好重点项目、难点项目的协调,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切实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结合医院的办院思想和发展战略,制定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指导和督促医院信息化建设项
目的实施。
2、规范、完善并严格落实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和落实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确保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顺利发展和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因此,医院将逐步和尽快完善落实相关的一些规章制度,如信息网络系统各工作岗位职责、操作规程,信息网络系统出入管理制度,信息网络系统升级、维护制度,信息网络系统安全检查制度,信息网络系统应急制度等等。
3、认真借鉴其他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经验全面深入了解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认真借鉴其他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经验,促使医院信息化建设少走弯路,力争不走弯路,加快建设发展步伐,减少甚至完全避免投资浪费,提高建设效率和效益。
4、厉行节约、努力保证信息资金的投入医院克服一切困难,尽量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始终坚持节约的原则,重要项目、投资稍大的项目严格实行招投标,尽量压缩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规模,减少浪费。
5、切实加强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安全保护措施为增强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医院在中心机房易址改造时增加对安全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用于设备安全系统、防火墙系统、防病毒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的建设。同时严格控制各类操作人员的访问权限,完善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6、加强职工信息化知识技术培训、提高全员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全员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是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医院将对各级各类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做出明确具体的要求,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教室改善培训条件,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各类人员信息化知识技术的培训。努力使全体职工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适应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要求。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应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现状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有三种方式:自主开发、、、技术要求高等因素,件公司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系统设计与高校实际情况不相符,系统功能存在不适应
为了追求系统的广泛适用性,软件公司在开发系统时往往选择全面实行了学分制或实行学分制比较成功的高校为设计的模板,系统功能具有通用性。而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完全实行学分制或还只是处于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的阶段,所以系统设计的管理模式与这些高校的管理模式存在差异。由于管理模式存在差异,系统设计的教学管理流程也与高校现有的教学管理流程不完全一致,造成系统的总体设计与高校的实际情况不符,最终导致系统在功能上存在不适应。21系统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导致后期运行不顺畅
高校在购买系统之后,往往仓促上马,梦想一夜之间实现系统全面正常运行,没有进行实施前必要的组织和协调,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得不到组织保证而出现各种不协调。
对前期基础数据的准备不充分,比如:基础数据编码不规范、数据录入不准确、旧系统数据没有按照新系统的编码要求进行正确转换等,数据的不规范和不完整是系统后期运行不顺畅的原因之一。
31硬件投入不够,系统功能应用受到制约
有些高校在引进系统后,不愿意再花更多的钱购置或升级硬件设备。比如系统在设计上为了满足大量用户的实时访问,通常要求数据库要运行在小型机上,而小型机昂贵的价格使一些高校改为购买一般的服务器代替;又如系统的许多功 能要求要有完善的校园网络支持,而一些高校因为建设成本高而没有建成高质量的校园网络等等。由于配套设施跟不上,硬件的不完善和不配套成41,因涉及到要增加人员编制,没有。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管理和维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无法保障,正常运转也无从谈起。
系统培训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有些高校对系统使用人员的培训不够重视,培训内容不全面、不深入,管理人员对系统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最终导致系统推广应用困难。
51软件开发公司售后服务跟不上,系统修改、升级不及时软件开发公司考虑自身的利益,往往重前期销售轻售后服务。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在用户数量增长迅速的情况下,没有增加足够的人手为高校系统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存在滞后的现象。一方面,对于分散各地的众多用户,软件开发公司不能保障技术人员能及时上门服务;另一方面,教学管理是不断发展的进程,高校对系统的功能也会不断提出修改需求,软件开发公司由于人手不够,管理跟不上,导致对系统的修改和升级不及时。更严重的情况是,软件开发公司为了满足用户的时间要求,对新修改的功能没有进行全面测试,导致修改后系统
反复出现问题而影响正常使用。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基本对策
11规范管理流程,加快学分制的建设
学分制是高校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要以系统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系统的先进功能,重新规范和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流程,全面加快学分制的建设。对于还没有完全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可以要求软件开发公司提供系统的过渡版本并结合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修改,以使系统能适应高校的实际管理需要。
21形成长效机制,确保系统数据准确
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系统至关重要,尤其是基础数据、教学管理流程的源头数据,要科学采集和编码,并且保证录入正确。同时,要将教学管理过程中变化的信息及时更新到系统,使系统数据保持准确和动态更新。
高校对系统的建设要高度重视,要成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系统建设协调小组,负责解决系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建立和完善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各种规章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从管理上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和一致。3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系统配套设施
高校要加大对系统配套设施的建设投入,要设置专项经费按照系统实施的设计要求升级落后的硬件设备,为系统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完善和建立稳定、可靠的校园网络,为构建网络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网络平台。
41加强系统培训,合理配置管理人员
高校应重视对教学管理人员在计算机专业技能和系统使用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这是系统能否得到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
要合理配置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人员,让他们接受软件开发公司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并经常参加专业技能的学习,为系统的安全和稳定保驾护航。
51结合高校实际,周密制定实施计划
高校在购买系统功能模块时,既要考虑目前的实际需要,也要考虑将来的发展规划,对于暂时不能使用的功能模块,可以考虑后面再购买,这样既可以节省成本,也可以减轻系统实
施的压力。对已经购买的功能,要制定周密的实施计划,写清楚系统实施的验收标准,与软件公司商定具体的实施步骤,逐步实施。对于无法在短期内推广应用的功能,要与软件公司签定后续实施协议。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系统建设中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的规划,加大硬件投入,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保证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顺利建设,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办学质量。
第五篇: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读后感
这学期读了由张建华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管理信息系统》,读完之后感觉受益匪浅。
本书内容总共分为五个篇:基础理论篇,系统开发篇,系统管理篇,系统应用篇,系统选型篇。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顾名思义,他肯定会包含三个基本组分:管理、信息、系统,即管理理念与方法、信息科学技术、系统科学思想与策略。然而,通读全书,我明白了,关系信息系统不是3个基本组分的简单堆砌,而是各组分的有机整体;管理信息系统是以系统科学思想与策略为方法指导,将成熟的信息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理念相集成,从而建立起来的能够有效的实现将先进管理模式与方法由“理念”层面成功导入“实践应用”层面系统化支撑平台。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概念,是一个具有“社会-技术”双重属性的复杂信息系统,是个涵盖多学科只是交叉性学科。MIS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办公及管理都将朝着高效、快速、无纸化的方向发展。
一个完整的MIS应包括:辅助决策系统(DSS)、工业控制系统(IPC)、办公自动化系统(OA)以及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的接口。其中,特别是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等都离不开Intranet的应用。可以这样说,现代企业MIS不能没有Intranet,但Intranet的建立又必须依赖于MIS的体系结构和软硬件环境。
基于Web的MIS系统是对传统MIS系统概念上的扩展,它不仅可以用于高层决策,而且可以用于进行普通的商务管理。通过用户的具名登录(或匿名登录),以及相应的权限控制,可以实现在远端对系统的浏览、查询、控制和审阅。随着
Internet的扩展,现有的公司和学校不再局限于物理的有形的真实的地域,网络本身成为事实上发展的空间。换句话说,“数字化生存”归根到底就是“网络化生存”,网络将成为人们之间交流和通讯的最直接,也是最便捷的工具。
基于Web的MIS系统,弥补了传统MIS系统的不足,充分体现了现代网络时代的特点。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因特网必将成为人类新社会的技术基石。基于Web的MIS系统必将成为网络时代的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统,前景极为乐观。
在现代化管理中,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帮手,它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企业管理现代化中,组织、方法、控制的现代化离不开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和网络逐渐应用于现代管理之中。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和越来越复杂的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有必要建立高效、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决策和控制提供保障,这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以我觉得学习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