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教法
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教法
陕西省靖边县东坑中学邮编718500作者:王威联系电话:***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高新技术时代需要的是具有高级信息读写能力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读写能力,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将逐渐成为一门必修课程,担负着“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理论和社会等问题,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等重要责任。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是所有从事此门课程的教师要努力研究的。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在几年的教学中进行了下述几点尝试。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起到“激趣”的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
二、即学即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兴趣
即学即用是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种工具,学习计算机不必过分强调系统性,它的每一个模块都可以相对独立出来,学一点就可以用一点,如学会了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就可以用计算机编辑文稿,而不必去学习微机原理,更无须知道什么是程序设计。例如,我在上“画图”时,让学生将他们用计算机画的第一幅作品,作成windows桌面的墙纸,几次课后,又让学生在画图中制作自己的名片,当学生拿到自己的作品时,心中自然是兴奋不已,一定会将作品珍藏;在计算机的教学中,尤其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为学生在操作计算机时的能力有很大差异,作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教师,我们既不能让走在前面的同学原地踏步,无所事事,也不能让后面的学生望尘莫及,失去信心,为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课堂教学尤其要因材施教。
三、以用促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习计算机是为了应用,在应用中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应用中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要把它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在用中加深理解,把计算机变成自己得心应手的工具。
四、新课程教学中重视网络的运用
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服务日臻完善的时代,面临的是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新课程教学中的必然选择。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努力创造条件,以积极参与、学以致用为本,激发兴趣、全方位互动、尝试创新为手段,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大胆探究,小组合作,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
第二篇:教材教法:信息技术课,如何听课评课
教材教法:信息技术课,如何听课评课
一、什么是听课
听课是听课者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记录本、调查表)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听课的功能
(1)、发现亮点,总结经验教训,借助别人的教法指导自己的教学;
(2)、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形成教学氛围,促进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4)、可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理论的提高。
三、听课的原则
1、先进思想性原则
(1)、教师学科素养培养,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统领教学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教学的魅力在于如何将学生初始学习兴趣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提倡以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即学习效果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2)、信息技术教师要明确总体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
小学以兴趣为主,引导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
初中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文化道德观念,尤其在网络环境中,加强自身素养作为中学教育重要内容;
高中,提倡深度学习,向学生传授技术层面的内容、思想、方法、原理等深层次东西。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就是抓好学生兴趣培养、能力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在能力培养方面避免对学生单纯技术上的培训,侧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明确学习和探索软件的方法比掌握软件功能更重要的教育思想。
(3)、教学过程活动化
学生活动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
2、发展性原则
以教师的发展为主,淡化听课的甄别功能,发挥听课的教育功能。
拒绝表演课,多上研究课。
3、科学性原则
制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基本维度评价教师的授课质量,评价标准应侧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四、听什么,怎么听?
教师手里有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才能依据量表确定听课的着眼点,大大减少听课的盲目性。
(1)、听教学思想
感悟教师是否体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设计整体新颖,结构完整,重难点突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安排得当,注意课程整合。教学内容以目标为依据,灵活处理教材,教学内容生活化,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关注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是解决怎样教,如何学的问题。包括: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知识材料的设计。
当前新课程教育中,我们更加关注教师是否启发学生思维,是否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是否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是否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或者老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4)、关注学生活动
要关注学生活动是否有一定的深度,活动是否充分,活动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是否符合学生、教学内容实际,活动内容是否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既做到全体参与,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分层提出要求,给以相应的指导,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能力有所发展。
四、听课中注意的问题
(1)、课前准备,带着问题去听课
1)、提前学习执教者提供的教学设计
2)、初步勾勒大体教学框架,思考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困惑)是什么。然后在听课中,特别留意执教者在这些问题上是否有成功之处可以借鉴,带着问题听课。
3)、角色转换
教师一方面要充当学生角色,将自己置于“学”的境地中,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是“教师”的角色,将自己置于“教”的境地
(2)、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为教育思考积累素材
采用边听,边记,边思考的方式,以听为主,记录有详有略,讲究一定的技巧
在做听课记录过程中,进行对比研究
如果在记录过程中,出现记录速度跟不上教学节奏,可以以摘要形式,简单记录,待听完课后进行完善。比如有了感受、触动、立刻用简洁的语言予以批注。
(3)、听课后整理记录、认真分析、总结
整理听课记录,重新梳理记录要点,重现教学活动过程。做好课后分析,找出这节课的闪光点,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明确对自己有启迪、能学会的有哪几个方面。并针对这节课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合理性的修改建议,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切磋,以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
什么是评课?
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教学观,和对其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
日常评课时应该把握以下三点:
1、明确评课目的。评课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教后反思活动
目前评课中存在一些问题:
(1)、注重形式
(2)、对课的评价缺乏深层次的颇析。
2、把握评课内容。
根据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看,评课应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㈠评教学思想。
㈡评教材处理。
㈢评教法运用。
㈣评学法指导。
㈤评教学过程。
㈥评教学效果。
以上六个方面可以归结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4个维度来评价。
3、讲究评课的技巧。评课效果如何,这是个方法问题。方法得当,效果就好。否则就会失去评课的意义,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评课的方法技巧上应该注意:
⑴要抓主要矛盾。
根据上课教师探讨的目的和课型,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评论。
⑵要采用多种形式。
⑶要坚持激励原则。
下面谈谈评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评课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
2、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
3、评课要全面衡量,切忌以偏盖全。
4、评课要因人而异,切忌程式化。
①要注意年龄差异。
②要注意教师的性格差异。
③要注意教师的素质差异。
5、评课要实事求是,切忌片面性和庸俗化
第三篇:教材教法:信息技术课,如何听课评课
教材教法:信息技术课,如何听课评课
一、什么是听课
听课是听课者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记录本、调查表)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听课的功能
(1)、发现亮点,总结经验教训,借助别人的教法指导自己的教学;
(2)、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形成教学氛围,促进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4)、可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理论的提高。
三、听课的原则
1、先进思想性原则
(1)、教师学科素养培养,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统领教学“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教学的魅力在于如何将学生初始学习兴趣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提倡以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即学习效果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2)、信息技术教师要明确总体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
小学以兴趣为主,引导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
初中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文化道德观念,尤其在网络环境中,加强自身素养作为中学教育重要内容;
高中,提倡深度学习,向学生传授技术层面的内容、思想、方法、原理等深层次东西。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就是抓好学生兴趣培养、能力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在能力培养方面避免对学生单纯技术上的培训,侧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明确学习和探索软件的方法比掌握软件功能更重要的教育思想。
(3)、教学过程活动化学生活动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
2、发展性原则
以教师的发展为主,淡化听课的甄别功能,发挥听课的教育功能。拒绝表演课,多上研究课。
3、科学性原则
制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基本维度评价教师的授课质量,评价标准应侧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四、听什么,怎么听?
教师手里有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才能依据量表确定听课的着眼点,大大减少听课的盲目性。
(1)、听教学思想感悟教师是否体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设计整体新颖,结构完整,重难点突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安排得当,注意课程整合。教学内容以目标为依据,灵活处理教材,教学内容生活化,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
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关注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是解决怎样教,如何学的问题。包括: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知识材料的设计。
当前新课程教育中,我们更加关注教师是否启发学生思维,是否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是否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是否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或者老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4)、关注学生活动
要关注学生活动是否有一定的深度,活动是否充分,活动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是否符合学生、教学内容实际,活动内容是否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既做到全体参与,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分层提出要求,给以相应的指导,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能力有所发展。
四、听课中注意的问题
(1)、课前准备,带着问题去听课
1)、提前学习执教者提供的教学设计
2)、初步勾勒大体教学框架,思考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困惑)是什么。然后在听课中,特别留意执教者在这些问题上是否有成功之处可以借鉴,带着问题听课。
3)、角色转换
教师一方面要充当学生角色,将自己置于“学”的境地中,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是“教师”的角色,将自己置于“教”的境地
(2)、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为教育思考积累素材采用边听,边记,边思考的方式,以听为主,记录有详有略,讲究一定的技巧
在做听课记录过程中,进行对比研究
如果在记录过程中,出现记录速度跟不上教学节奏,可以以摘要形
式,简单记录,待听完课后进行完善。比如有了感受、触动、立刻用简洁的语言予以批注。
(3)、听课后整理记录、认真分析、总结
整理听课记录,重新梳理记录要点,重现教学活动过程。做好课后分析,找出这节课的闪光点,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明确对自己有启迪、能学会的有哪几个方面。并针对这节课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合理性的修改建议,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切磋,以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
什么是评课?
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教学观,和对其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
日常评课时应该把握以下三点:
1、明确评课目的。评课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教后反思活动
目前评课中存在一些问题:
(1)、注重形式
(2)、对课的评价缺乏深层次的颇析。
2、把握评课内容。
根据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看,评课应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㈠评教学思想。
㈡评教材处理。
㈢评教法运用。
㈣评学法指导。
㈤评教学过程。
㈥评教学效果。
以上六个方面可以归结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4个维度来评价。
3、讲究评课的技巧。评课效果如何,这是个方法问题。方法得当,效果就好。否则就会失去评课的意义,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评课的方法技巧上应该注意:
⑴要抓主要矛盾。
根据上课教师探讨的目的和课型,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评论。
⑵要采用多种形式。
⑶要坚持激励原则。
下面谈谈评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评课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
2、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
3、评课要全面衡量,切忌以偏盖全。
4、评课要因人而异,切忌程式化。
①要注意年龄差异。
②要注意教师的性格差异。
③要注意教师的素质差异。
5、评课要实事求是,切忌片面性和庸俗化
第四篇:信息技术课总结
木垒县哈族中学2012-2013学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总结
木垒县哈族中学 :艾 山
一、教学方面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课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二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二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
3、学生方面:在转差促优上,注意在教学中或教学之余以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差生,促进他们的发展。
4、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制作课件的高级阶段、网站,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学困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二、德育渗透方面
1、通过对本册书的学习,在学习当中,不要忘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多给集体争光添彩;以祖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而自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对软件方面的学习能力和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身方面,认真按照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要求自己,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耐心指导,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三、微机室,接受室及多媒体教室管理方面
1、本学期,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微机室完成了教学和使用任务,多媒体教室按照规定的每周使用率25节以上。
2、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好的设备必须进行及时的维护,出现问题后马上进行检修。不让机器耽误学生使用和教学。
3、认真打扫三个教室的卫生。每天进行拖地扫地,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让学生和老师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备课环境。
4、坚持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工作。每天下班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用电方面的检查。是否关闭了电源和门窗。
5、多媒体室的使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完成,合理安排每天的教师上课时使用多媒体室的时间。教师上完课及时进行卫生的打扫。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
四、努力方面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5、在网站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制作上下功夫,努力使学校的网站和学校的多媒体课件的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根据上述总结,我深深感到,只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课程指导纲要,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就能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能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
第五篇:如何评信息技术课
如何评信息技术课
一、评价课前准备
学习和 思考的能力如何?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点面结合、轻重有别,因材而施教,最后,教师还要精心准备好学生操作用的练习题、巩固作业、思考题。现行教材 中涉及的练习题目比较少,实用性不强,为配合教学需要,教师要自己动手,准备一些必要的练习题、操作题,让练习的针对性更强、效用性更大。
二、评价教师的“教”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课堂上教师犹如导演,执导着课堂的各个环节,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要看导演的处理水平和艺术。笔者认为评价教师的“教”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知识传授: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如何要看: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否正确、有无错误,是否与教学任务、目标相符,是否超出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是否难易适 度,是否前后连贯、先后有序,是否做到了以点带面、详略得当。例如,有些教师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将教材上的知识点不论轻重、难易,不论粗细、详略,不进行 加工,不进行处理,不进行调整,按顺序一股脑儿全灌输给学生,讲完后让学生进行操作,结果,学生必然是学得一头雾水,操作一塌糊涂,效果很差,甚至对个别 知识还进行了错误的理解,课堂收效甚微。这样的教师传授知识的水平就很低。相反,一些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却善于抓住教材中知识的重点、难点,筛选、梳理出 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将知识点加工处理成不同的问题和任务,逐个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完成任务后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要深刻、牢固得多,如此,传授的知识重点 突出、详略得当、形式灵活多样。
2、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课程的最大特点是操作性强,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操作、指导操作,所以需要评价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是否把提高学生的操 作技巧、技能,培养各种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教师是否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操作的技巧、技能,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创新等多种能 力。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wps知识时,利用以前的word知识作铺垫,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进行自学,并提出具体操作任务(如制作一份电子小报)。通过自学à解决问题à掌握知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自学、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等多种能力。
人生观,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4、课堂环节的设计: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环节的安排上要做到合理、有序、高效,做到环环紧扣,步步相连,课堂活跃,学生不拘束,教师的讲授、演示,学生的操作、作业时间分配要合理。例如,在教学word的 第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记事本程序来引入,学生触类旁通,以此类推,为教学的引入这个环节节省许多时间。再如,教学演示文稿内容时,教师应该在学生操作的 环节上尽量多安排时间,教师讲解的环节少安排时间。另外,在课堂的最后要结合实际给学生作总结拓展,这个环节很重要,不能少,它是学生对概念、公式、规律 等知识的总结、整理、深化,它是加深记忆,牢固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
5、教学方法使用:教师是否依据学生、教材的实际情况使用恰当的方法,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相应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学程序语言内容时,因知识内 容相对枯燥,难度较大,不宜使用让学生自学和讨论的教学方法,而应该使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讲授法。在教师的讲解下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教学应用软件 的使用时,教师应多安排时间让学生动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领悟、构建知识。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倡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兴 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课堂教学凸显亮点。评价时要多加注意,课堂上的教师是否 运用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
老师始 终站在讲台上,从不走到学生中去,整个课堂就会显得沉闷,学生的思维放不开,效果一定差;如果老师语言亲切,动作自然,给人神清气爽的感觉,课堂就显得活 跃,课堂给听课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操作、演示的每一个小动作,甚至是操作键盘的姿势都会深深的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所以,评价时,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 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否给学生和听课者一个精神饱满的形象。
三、评价学生的“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教师的“教”为主导来展开,学生的“学”就成了评价课堂教学优劣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看学生的活动和操作。
1、学生的活动: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就要看学生在课堂上就是否以主角的形式出现,课堂的讲授、活动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灌输。例如,在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课程时,接触的知识大多是关于信息技术的基础、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构成及特点等知识,这些内容大多比较单调,如果教师只 是按照教材的顺序罗列知识,学生往往感到索然无味,一开始便对信息技术课程失去兴趣。若教师利用学生具备的上网知识,提出一些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的问题,设 计成表格,让学生分组合作,上机操作,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知识,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学生会积极合作,开动脑筋,动手操作,把老师交给的任务圆满完成。学生 有了任务,能够开展活动,课堂气氛很容易就活跃了,学生的主角地位也就体现出来了。学生的活动设计中,要注意活动设计的必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指学生的讨论、研讨、探索、提问要紧密为教学任务服务,不能游离于课堂教学内容之外,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不必要的活动要尽量少,不搞形式上的活 动。可行性指学生的活动要难易恰当、方便操作,太难了不易完成,太容易了达不到效果,没有区分度。
2、学生的操作:上机操作练习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操作练习能够及时对概念、定义、规则加强理解和记忆,同时能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 践中。评价学生的操作注意几点:一是学生的操作要有目的性,减少随意性,内容要与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紧密联系。二是学生的操作要相互协作,相互学习、观摩,学生自己的许多操作技巧往往来自老师及邻座的同学,而自己能够总结的一些操作技巧却很少。三是学生的操作要到位,让每位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保证完成操作任 务,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操作的完成就不能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四是学生的操作要与实际相联系,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完成文件的复制、移 动后,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加深对文件操作知识的记忆。有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对比实验,甲班的练习内容是把C盘的一些文件复制到D盘,把E盘的一些文件移 动到另外的文件夹中。乙班的操作内容是把e盘的文件(包含照片、音乐、文字、电影、游戏)分门别类存放到D盘,各种类型的文件放入不同的文件夹内。显然,乙班学生兴趣更浓,学到的知识更牢固,这样的练习更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生的操作有创新,课堂就会有新意。
四、评价教学效果
一 节课经过老师精心“导”和学生主动“学”终于有了结果,对一节信息技术课的评价,我们看了课堂教学的过程,现在要看结果如何。好的课堂结束后学生不但掌握 了知识,同时提高了操作技能,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老师感觉教得很轻松,学生感觉学得很愉快。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在课堂上很和谐,很默契,共同努力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