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新模式

时间:2019-05-12 14:4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索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新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索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新模式》。

第一篇:探索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新模式

探索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新模式

2011-11-21 13:14:03 来源: 当代金融家

近年来,许多地方先后开展了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工作,并积极探索在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基础上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的创新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寻求一种揭示风险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信用等级评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理论框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现状并不理想。一方面,中小企业固定资产较少,不足以抵押,贷款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屡有逃费、悬空银行债务的事情发生,损害了自身的信用度。问题的关键是由于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着较大的投机性以及银企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由此造成的信用风险也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意义重大。一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还款意愿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是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外部揭示,同时,还可以通过信用评级获取企业征信数据,提供征信增值服务;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不仅成为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开拓优质客户的重要信息来源,也逐渐成为行业信用状况和区域信用状况评价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模式创新:由分散的中小企业到互助组织

一般来说,金融机构内部的信用等级评定是金融机构只针对有贷款需求的中小企业进行的信用评级,不仅增加了信用评级成本,而且分散的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难以形成良性的信用互动关系,对中小企业的信用也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与惩罚机制,仍然存在逃废债务的现象,这导致金融机构在给中小企业贷款时面对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信用评级过程中,必须从市场的实际出发,寻找合适的信用分析、评估方法。吉林省蛟河市天岗石材产业园区互助协会的信用等级评定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天岗石材产业园是吉林市十大工业产业园区之一,目前开采矿山达50多处,石材加工企业150多家。其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外,部分产品已进入日本、美国、德国等国际市场。2006年成立了天岗石材产业信用互助协会,目前150户石材加工企业全部是协会会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多数中小企业出现了贷款难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当地政府和农村信用社对天岗石材产业信用互助协会加以完善,并对协会的中小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在信用的基础上,实行“协会+互助担保基金+农业保险+银行贷款”的贷款运作模

1式,放大信用贷款额度,有效地破解了“贷款难”和“难贷款”的问题,实现了中小企业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双赢。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和当地农村信用社共同制定出台了《天岗石材企业户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并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

其次,建立信用社、信用协会负责人组成的石材企业户信用等级评级工作小组,并制定信用等级评定程序和方法。主要负责对石材企业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定。信用社要对成立的评定小组成员建立档案。贷款评定领导小组要在信用等级证上加盖印章,确认信用等级证的有效性。信用等级证要以石材企业户为单位发放,必须是一户一证,不能办理一户多证,防止石材企业户因贷款额度过高,而减弱偿债能力。石材企业户也不得将信用等级证出租、出借或转让,如果发现有出租、出借或转让信用等级证的情况,信用社要立即将信用等级证收回。信用等级证只起到证明石材企业信用等级的作用,不能以此给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最后,合理确定信用协会会员的信用等级。信用等级评定坚持动态管理原则,每年评定一次。农村信用社根据信用等级,确定当年有效的信用授信额度,会员可在此额度内随借随还。对石材企业户信用等级打分评定,等级分为AAA级、AA级、A级、B级四个等级。整体而言,天岗石材产业信用互助协会就是在诚信的基础上,把分散的、个体的石材产业园区的中小企业整合起来,成立行业自律组织,使中小企业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自律组织。在协会内部产生了很好的相互协助、相互监督和相互约束的机制。一旦一个中小企业失信不按时还款,则不仅会影响其个人信誉,还对小组信誉与协会信誉造成连带影响,从而使协会和小组内部产生了极强的监督和约束动力,协会会员之间相互担保,形成联保贷款,解决了担保难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这对于区域内中小企业信用机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效应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蛟河市通过对石材企业户的信用等级评定,提升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层次,创新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运作模式。

首先,中小企业诚信意识得到加强,贷款安全系数高,进一步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各个石材企业都能够按月到信用社交纳贷款利息,当年到期的石材企业联保贷款全部收回,实现当年到期贷款结零。据统计,五年多来,天岗农村信用社已累计向109户石材企业发放贷款2.45亿元。

其次,信用社对石材企业贷款的发放,有力地促进了天岗石材业的发展,使石材企业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了信用社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也得到了广大石材企业户、开发区政府的支持和满意。这种由中国人民银行推动,信用社组织指导,协会及会员参加的信用等级评定模式,形成了农业产业化企业与金融机构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新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但是,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与征信服务体系建设不对应。由于目前中小企业评级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难以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农村信用社又缺少获取信息的渠道,只能依靠调查搜集和平时积累的信息,因而对中小企业情况只能是“大概了解”,与征信系统的要求相差甚远。

其次是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天岗石材协会的信用等级评定是在天岗石材产业园区内进行的一种自发行为。因此,信用评级监管主体长期缺位,使信用评级缺乏一个统一的监管部门,未采用统一的标准对评级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审查,容易造成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结果差异性较大,评级结果的公信力无法得到保证,影响了评级产品的运用。另外,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也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最后是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指标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天岗石材协会信用等级评级指标将企业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销售收入等规模变量作为主要的参考指标,赋予了较大的权重,而营业利润率、产业前景等反映企业赢利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被赋予的权重不及规模指标,属内部评价体系,主要目的是对客户的还款能力作出判断,很难综合反映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

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新模式的启示

从吉林省蛟河市天岗石材产业园区互助协会的信用等级评定模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把分散的个体信用整合成为自律组织的整体信用,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信用等级评定模式改变了以往信用评定由信用社一家独搞、中小企业被动参与的做法,形成了多方参与、企业主动要求信用评级的良好局面。这无疑对探索中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种创新和完善,为“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第三方外部信用评级”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二,这种信用等级评定模式具备极强的监督和约束动力,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社之间形成了稳定的信用关系。信用社发放的石材企业贷款,实行的是协会担保、风险共担的风险控制机制,使其相互协助、相互监督、相互约束。一旦一个企业失信不按时还款,则不仅会影响其个人信誉,还对协会信誉造成连带影响,从而使协会内部产生了很强的监督和约束动力,具有极强的刚性约束力和较高的安全系数,较为有效地防范了信贷风险,也为今后各类信贷组织探索资金风险防控模式和区域内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第三,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扶持是农村信用体系发展的关键。从天岗石材协会的组建和运作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地方政府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在其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与主导作用。地方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基层央行和地方政府在农村金融创新中如何整合资源,如何在各个主体中发挥协调与纽带作用。一是发挥政府部

门的主导作用,积极推动协会信用评级有效开展,加大宣传和支持力度。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农村的诚信建设纳入考核内容,进一步优化农村信用环境。二是发挥人民银行的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协调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确保信用评级工作正常运转。同时结合征信系统建设,将评级信息加工整理,为农村征信系统建设打好基础。

(张荣智为中国人民银行吉林市中心支行行长,张维发为中国人民银行蛟河市支行行长,李慧林为中国人民银行吉林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处科员)

第二篇: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构建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袁吉伟

来源:《财会通讯》2008年第09期

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科技创新、社会就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然而,融资难逐步成为阻碍其进一步成长的重要因素。除了股权融资难、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企业自身管理不规范等原因,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制约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因素。较高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将增加信用风险管理难度和交易成本,降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授信的积极性。信用评级可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为银行提供信贷决策的外部依据和参考,有利于银行降低相关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是解决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这就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立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信用评级体系。

第三篇:打造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新模式

打造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新模式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是近年来人民银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和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来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2006年,按照人民银行总行统一部署,南京分行开始着手推进江苏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截至2009年10月末,累计为江苏省38.57万户中小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为进一步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征集与更新的长效机制,提升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水平,2008年,南京分行在常州、南通两市开展了一系列试点工作。

主要做法

深入调查研究,精心组织试点。在试点工作启动之初,南京分行即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数据整合、建立长效机制、完善信息服务、改善融资环境”的试点目标。2008年5月,南京分行发布《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信息采集和更新长效机制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分行建立了试点工作定期报告制度,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汇报会,及时掌握情况、解决问题、分类指导。试点两市中心支行围绕试点目标,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建立了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试点工作小组和工作机制,确保了试点工作务实、有序推进。

加强信息共享,拓展征集范围。分行坚持“以用促征、以征促用”原则,除了人民银行总行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所征集的内容,还将信用信息征集、更新的内容拓展到商业银行重点关注的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纳税、公共事业收费等信息;人民银行已采集的非银行信息;内部可整合的企业环保信息、公积金信息和外汇检查信息以及金融机构上报的贷款、银保合作数据等方面。经多方协调,南通和常州市中心支行已分别与辖区的税务、电信、工商环保等11个和8个部门达成了信息采集共享协议;南京分行与南通市政府签订了《南通市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辅助管理系统共建共享协议》,南通市政府承诺将进一步推进市级有关部门与人民银行合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长效机制,确保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

研发辅助系统,强化信息功能。为科学、高效地整合、利用征集来的各部门数据,南京分行研发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辅助管理系统”。系统功能设计主要围绕两大目标,一是执行各类信息的校验,并自动上传总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管理系统;二是实现单个和批量企业查询、按条件批量筛选企业、查阅固定统计分析报表等功能,以满足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和行内相关部门的各类需求。系统开发完成后,试点单位组织人员对7.6万户企业的行业分类、经济类型、行政

区划等信息进行了核对和更正,对728万条信息进行了匹配、整合,将各类信息归集到各企业主体下。

引入专业机构,建立评价体系。常州市中心支行在有关专业信用评估公司的帮助下开发了指标筛选工具,立足于商业银行“信贷工厂”的信贷经营理念,形成了优选成长性企业的“信用评分+指标筛选”分析测评方法。南通市中心支行借助软件公司技术力量建立了预测性评分模型,通过预测“违约概率”揭示信用风险。两个评价体系的建立为科学、动态、持续地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批量筛选、推荐优秀中小企业,实施融资培育计划创造了有利条件。

提供信息服务,搭建融资平台。南通市中心支行以“金融超市”为载体,利用系统筛选优秀中小企业,按月主动向政府和金融机构进行推介,并根据中小企业局、财政部门的需求,给予419户成长性中小企业财政和金融方面的重点扶持。常州市中心支行依托系统建立了“常州市银行间信息交流平台”、“信用档案征集平台”、“中小企业融资培育平台”、“数据综合分析平台”四个服务平台,批量为商业银行筛选、推荐优选的中小企业,并在企业授权情况下,提供企业相关信息查询,为商业银行信贷营销和贷后管理提供服务。

试点成效

通过试点,试点单位不仅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更新、整合、运用的长效工作机制,而且探索了以信用体系建设推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方式,大大提高了信用良好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机会,充分发挥了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信息“服务政府、辅助银行、助推企业”的作用,赢得了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和支持,为试点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征集、更新的长效机制。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常州、南通两市中心支行拓宽了企业征信系统非银行信息采集范围,均实现了企业基本信息、财务报表、纳税、环保、公用事业缴费、公积金等10类信息的定期获取,建立了信息采集与更新的长效机制,实现了新增中小企业及时建档、已建档企业信息及时更新。截至目前,试点单位累计向企业征信系统上报6.85万户未与银行建立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信息,更新财务报表7.52万份。完善了信用信息的统计分析功能,为人民银行货币信贷政策传导和调查统计工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为中央银行深入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创造了条件。利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辅助管理系统功能,试点单位不仅可以按月提供分行业、分区域、分规模的各类中小企业统计报表,多视角、多维度地反映当地中小企业贷款投放结构翔实情况,动态监测金融机构贯彻执行信贷政策的效果,还可以按快速调查、课题研究的要求提供灵活多样、及时准确的查询、统计

服务,极大地缓解了货币信贷和调查统计部门日常监测和调研取数难问题,为央行基层行增强信贷政策窗口指导的针对性,持续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信用环境建设和融资对接推荐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2009年,常州市中心支行就先后完成了“中小企业贷款投向情况调查”、“中小企业融资历程回顾及相关问题研究”等,并被总行确定为企业贷款投向调查监测点。南通市中心支行先后建立了中小企业融资协商、应急互助、“金融超市”等8项制度。

为政府部门扶持优秀中小企业提供了信息支持,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试点单位不仅为当地政府制定实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决策依据,也为推动政府、银行携手扶持优秀中小企业成长创造了条件。2008年以来,南通市中心支行针对系统为政府筛选出的419家重点扶持的中小企业,通过制定实施鼓励金融机构的一系列财政、担保等扶持措施,推动银行融资80亿元,政府给予金融机构奖补资金100万元;2009年,南通市中心支行与市政府联合制定《南通市中小企业成长扶持计划》,抽样锁定2000户企业进行跟踪关注,及时向政府部门优选、推介。常州市中心支行根据系统与政府联手启动“中小企业融资培育计划”,批量优选3000户中小企业进行分类并辅以政策支持,同时建立了“瞪羚计划”、“龙腾计划”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计划三个融资培育池。两市中心支行通过扶优限劣,以点带面,进一步增强了中小企业信用意识,让成长性好、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更多融资扶持的机会,在当地逐步构建起了“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环境。

搭建银企互动平台,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加大信贷支持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南京分行依托辅助管理系统建立了中小企业批量优选和定期推荐机制,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信贷的营销和贷后管理成本,切实提高了金融机构筛选、营销客户和信贷决策的效率。2009年10月,常州市中心支行引入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4家商业银行的分支行参与“中小企业融资培育计划”,促进其制定了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优惠扶持措施,短短两个月时间,4家试点行已经拓展28户中小企业信贷客户,发放贷款1.36亿元,并选出了1100余户中小企业进入2010年小企业信贷营销储备池。2009年8月以来,南通市中心支行成功举办了5期“金融超市”,帮助167家中小企业获得银行授信20.86亿元,落实贷款14.51亿元。经统计,截至2009年10月末,常州、南通两市已建档中小企业中有4782户办理了贷款卡,有3862户获得了银行贷款,余额达291亿元,比2009年初增长65.7%。

推动了征信重点和难点工作取得突破。第一,拓宽了企业征信系统非银行信息采集范围。试点单位都已实现按月向征信系统上报企业缴存公积金信息,定期征集企业环评环保执法信息、地税部门企业欠税、企业外汇收支、电信缴费和用电、用水等信息。第二,推动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依托辅助管理系统,试点单位引导和协助商业银行全面了解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信息,筛选优质客

户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2009年以来,两市在总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开设常用户16个,比当年年初增长89%。第三,强化对外部评级机构的监管。试点单位利用系统信息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内外部信用评级结果进行验证,动态监测评级机构违约率和评级质量,有效促进了当地信用评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基本经验

健全工作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是做好试点工作的重要基础。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人民银行总行征信局、征信中心加强指导、鼓励探索,分行党委加强组织、协调推动,试点单位党委明确分工、加强督查,层层重视,逐级建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试点过程中,对内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征信管理、货币信贷、调查统计、科技、国库、外汇管理等多部门密切协作,对外加强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的理解和支持,有力保证了试点工作的有序、顺利推进。

助推银企合作,培育企业融资,是试点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一年多的试点实践证明,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根本目标。要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不仅要多方掌握信息资源,更要加强对信息的分析和深加工,通过信用信息共享体系建设,有效降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帮助金融机构高效地、低成本地筛选优秀客户,增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信心,并通过后续的跟踪监测,降低银行贷后管理成本,逐步形成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搭建起让更多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不断获得融资的平台。

面向三个服务,促进信息共享,是形成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江苏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突出瓶颈和困难是:在目前征信法律法规不健全、部门信息分割等现状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信息采集和更新难。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我们感到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坚持“服务政府、服务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根本宗旨,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体系,促进面向三个方面的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以此赢得各方对人民银行征信工作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形成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政府支持、人行推动、多方参与、合力推进的和谐共赢的工作格局。坚持勇于开拓创新、务实先行先试,是工作取得主动的根本前提。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体系,通过“征信+信贷”的方式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人民银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金融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务实、创新之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创新力度,依靠新机制、新方法和新技术来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工作思路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年多的试点只能算是刚刚起步。虽然取得的成效让我们看到了这项工作的前景,但目前仍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研究和破解。展望2010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总行的指导和支持下,在以下三个方面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力争率先打造出具有江苏特色、有效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

认真总结经验,扩大试点范围。认真总结南通、常州试点工作经验,形成更加全面、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模式。按照总行工作部署,制定全省推广运用工作规划,加快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其在推动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内部联动,完善系统功能。整合征信管理、货币信贷、调查统计以及科技部门力量,加强沟通和协作,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信用信息辅助管理系统的功能,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分评级模型,搭建多元化、多形式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信息应用科学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加快成果转化,加大应用服务。协调推动政府部门、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信息采集范围,巩固和完善采集更新长效机制,确保信用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推动建立以信息采集更新、信用状况评价、融资培育推介、政策扶持引导、多方共享合作、持续风险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融资培育机制,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努力让更多成长型、有信用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第四篇:关于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优化的思考

关于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优化的思考

摘 要:我国中小企业占法人总体的99%以上,但是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确是远低于此,传统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投入也是一向较少。笔者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它们的企业管理不够规范导致股权融资艰难,相应的信用评级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债权融资受阻。由于中小企业的长期不稳定性,现今的评级已无法反映其真实发展情况和成长潜力,优化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中短期信用评级体系亟待解决。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评级模型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依据严谨的分析方法、科学的指标体系客观权威地对被评级企业标记信用等级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费用带来的不必要成本,有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我国中小企业占法人总体的99%以上,但是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确是远低于此,传统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投入也是一向较少。笔者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它们的企业管理不够规范导致股权融资艰难,相应的信用评级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债权融资受阻。其中更关键的还是在于传统债权融资的不足,以至很多中小企业只能依赖高息的民间借贷。由于中小企业的长期不稳定性,现今的评级已无法反映其真实发展情况和成长潜力,优化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中短期信用评级体系亟待解决。

1.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现状

1.1 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信用评级

我国商业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授信评级时,一般会考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利润分配、现金流量、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等反映企业自我清偿债务能力的财务指标,以及抵押担保等反映企业潜在清偿能力的非财务指标。更审慎的银行还会考虑企业地域行业排名、政策支持等反映企业违约可能的非财务指标和企业利息偿还记录、到期信用偿还记录等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数据。据笔者了解,在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过程中,对评价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抵押担保额度和政策支持力度。

根据企业风险状况,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评级模型:

1.1.1专家评估法

专家评估法也称专家调查法,专家评估法是以专家为索取未来信息的对象,组织各领域的专家运用专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直观的归纳,对预测对象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找出预测对象变化、发展规律、从而对预测对象未来的发展区实际状况做出判断。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表现在:首先,主要依靠评标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评标的主观性有余,客观性不足;其次,评标的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结合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同类型的工程甚至是同一工程,不同的专家可能会评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1.1.2财务比率分析法

财务比率分析法就是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一般用三个能力来衡量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赋予不同财务比率的不同权重,确定计算标准然后加权计算得出分数,根据分数划分出企业等级,最终确定贷款数额。典型的代表是杜邦分析法和沃尔比重评分法。

1.2.3外部评级法

外部评级是指社会专业资信评估公司的信用评级活动,目前主要是针对大公司,如上市公司或者是大型的跨国企业,还没有针对于中小企业的外部评级。

1.2 以网贷平台为代表的新兴金融机构信用评级

作为新兴金融机构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特别是网贷平台开始参与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此类平台一般经营P2P、P2B、B2B等业务,如陆金所、宜人贷、人人贷、拍拍贷、红岭创投等,均是从对个人信用信用卡评级经验逐渐发展建立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笔者调研了北京几家知名网贷公司,它们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更注重公司抵押担保额度和资金用途,企业领导者素养和其控制的无限制资产金额,对反映公司盈利能力、流动性、成长性等的财务指标要求很低,而且基本不区分不同行业贷款企业的经营偿债能力差异。

1.3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不足

首先,目前无论在商业银行还是新兴网贷平台民间借贷针对中小企业的评级体系不尽完善,不能真实反映中小企业的客观情况和成长潜力,需要做出改进。

其次,在解决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途径上,也要重视中小企业自身的商业信用缺失、财务信用缺失、抵押信用缺失是造成融资困难的另一原因,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信用建设、克服信息不对称是一个面临的问题。

2.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改善

2.1 对企业还款能力的评估

目前常用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中对偿债能力的评估是通过考察企业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财务指标和企业抵押担保以及业主的无限制资产金额。对此笔者认为,对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评估可增加资产变现难易度的评估,例如固定资产变现的能力等,因为足够的获取现金能力才是企业按时还本付息的基础。

2.2 对企业成长性的评估

企业的成长性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盈利前景,现行的信用评级体系对企业成长发展能力的评价和分析很少。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时,不仅要分析企业当前的偿债能力和运营状况,也要重视企业的成长性。企业的成长性评估分为企业状态评估和企业能力评估,企业状态评估包括绩效评估、综合评估和公司治理指数评估,企业能力评估包括企业活力、竞争力和企业发展力评估。多数大型企业的发展,都曾经历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因此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评级时,应更加注重中小企业的成长能力因素。对于成长能力的评估,笔者认为应该关注中小企业的盈利增长能力(地域市场份额占比趋势)以及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这里着重提出创新能力,其是一个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中小企业实现持续成长基础是企业质和量两个层面的优化,而不是单纯依托于快速增长的利润,中小企业的增长存在瓶颈,创新能力的融入为企业经营层面和管理能力的改善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也为企业做强做大提供保障。

2.3 对企业历史信用记录的评估

随着社会征信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企业的违约成本越来越高,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时,有必要关注企业的历史信用记录。如果一个企业虽然拥有很好的还款能力,但却没有良好的还款意愿,那么企业的信用评级一定很低。对于一个不曾有过违约记录的企业,它将会有更强的意愿去维护自己的信用。对企业进行评估时,可以结合以往历史信用记录、授信额度和还款记录、领导者的信用记录以作评价参考。

2.4 对经济环境及政策鼓励的评估

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在受到自身能力和资源制约的同时,也受到外部宏观环境条件的约束。在我国现今国情下,企业是否享受到国家政策鼓励支持或者限制制约,企业所属行业的景气度高低,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好坏,对于中小企业未来的信用能力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行业做细分,参数可以参考全国和地区生产总量和行业景气度指标。

3.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的优化

3.1 着力信用评级行业细分的重要性

国内现行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来源于201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根据该规定行业划分为十六个大类,扩充了原中小企业五大类行业细分为:农业(林、牧、渔)、工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

信用评级时由于不同行业运营的各自特点以及在行业风险暴露时所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分行业的评级参数占比应有所不同。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中指出2014年,中小微企业行业分布比较集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小型微型企业占各类小型微型企业的18.49%,批发业和零售业小型微型企业占各类小型微型企业的36.4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占各类小型微型企业的9.93%。这几大行业中的小型微型企业共670万户,占小型微型企业总数的近三分之二。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此处仅指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占各类小型微型企业的比重为4.62%。

对于行业内部从事不同经营业务的企业,参数占比也应不同。但是,现行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来看,没有对行业进行细致的划分、有的也只有模糊的两三类划分。笔者认为,强调行业内部细分评估的重要性,不仅便于侧重考察评级核心因素,而且对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在评级模型中的参数占比起到很大影响,这也是本文模型优化关注的重点。不同行业的经营基础不同,信用评级的核心决定因素也不同。行业划分得越细,越能更好更贴切地按照每个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信用评级权重。对于农林牧渔行业的评级,产品市场景气度和经济政策的影响权重相对更大;轻工业的信用记录和还款意愿在评级中权重相对更大;重工业的财务指标特别是盈利成长和偿债能力指标在评级中权重相对更大;建筑业和公共事业的财务指标特别是营运能力指标和宏观政策在评级中权重相对更大;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的财务指标特别是营运能力中的存货周转能力指标在评级中的权重相对更大;医疗文化业的非财务指标评级权重相对更大,投资及商业服务业的财务指标中偿债能力指标评级权重相对更大,等等。

3.2 定性指标处理

信用评级主要是对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进行评定。还款能力主要依据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等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来体现,同时也要考虑企业以及业主所能寻求到的自由抵押担保额度。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和还款意愿则是重要的定性指标,这些指标在信用评级模型中必须做相应的量化处理,外部宏观环境往往选取地区政策力度、行业景气度和行业每年新进入者占比作为参考,还款意愿往往选取企业和领导者信用记录和纳税记录以及领导者文化素质等作为参考。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在现实中都是采用百分制打分卡的直观形式展现,笔者认为对以上定性指标可以采用模糊隶属度的方法消除量纲的影响,取10年内最佳指标为1,最低指标为0,实际值经过线性变换处理成转化值。

3.3 指标体系的选取

信用评级体系的建立主要依靠企业定量和定性两大类指标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配比不同权重来确定,其中定量指标主要根据企业的财务指标来确定,定性指标则参考之前提出的参考指标划分等级评分来确定。

参考国内外金融机构,特别是国内各大银行的评级体系,笔者选取深交所中小板部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企业的部分财务指标纳入评级体系,并利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将它们分为四类。分别是反映还款能力的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动负债比、利息保障倍数;反映盈利能力的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运营能力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反映成长能力的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其中现金流动负债比、总资产现金回收率反映了部分获得现金的难易程度。

按照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惯例来看,定量指标在信用评级体系中占到的比重一般为55%到70%,定性指标30%到45%,如工商银行的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比重占到了60%,定性指标比重为40%,民生银行则将定量指标比重设定成 58%,定性比重设定为 42%。鉴于我国中小微企业财务数据缺失和失真的现状,笔者将指标体系中的定量指标权重设定为50%,定性指标权重设定为 50%。本文以创建信用评级百分制打分卡的展现形式,设立不同行业得分区间对应的信用等级。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评级系统的架构如下图所示:

表1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

3.4 细分指标的权重配给

细分指标的权重确定我们可以采取AHP和DEMATEL的方法进行处理,但是过程中必须注意将不同行业的企业数据单独处理,这样得到的权重配给才能突出强调每个细分行业评级核心因素的影响作用,不同得分区间对应的信用等级也更合理。

4.总结与展望

贷款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最主要的盈利来源,如何有效的预防信贷风险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的收益、更加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客户结构和市场竞争力,在面对分布分散、风险相对高的中小企业时,如何有效的规避风险,同时又能满足与培养价值客户、保证商业银行的盈利、解决小企业融资困境,是当前商业银行乃至非传统银行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好的信贷模型具有风险的有效预测和规避,同时筛选出优质客群,过时的信贷模型以及不适合的目标模型应及时优化改进。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专门信用评级还处于初步阶段,评级指标体系大都沿用大企业的指标体系,并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的行业细化特点来进行设置。按照行业细分能够有效的规避行业不同带来的风险,又能针对不同行业做出不同评级。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不仅能够全面地、公正的反映出中小企业的真实情况,为其资信状况提供公正合理的评价,使得中小企业获取相对容易和低成本的融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使我国中小企业的自身建设,将企业自身信用视为企业根本,带动国内市场信用环境的规范,使企业更好的与国际接轨、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企业的信用市场建立也反向为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有利于银企双方面共赢。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国内目前信贷方法做出总结和评书,结合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模型和中小企业评级现状的理论分析,针对中小企业的行业特点做出了评级模型的优化改进。

当然,评级政策的改进只是工具,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仍然需要从现在乃至一段时间去建立并培养中小企业的信用环境,加快建设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政府或者民间组织加强信息公开和服务、整合信用信息资源公开透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分清监管责任主体。

参考文献

1.贾媚,《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2013年5月。

2.《国家工商总局全国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报告》,2013年。

3.摩根士丹利亚太区联合首席执行官兼管理委员会成员孙玮的采访发言。

4.尹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信用缺失的一个视角――建立信用评级指标体系》2009年5月。

5.李雪峰,《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研究》2010年4月。

第五篇:中小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中小科技型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一、从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阶段看其风险特点

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通常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技术酝酿与发明阶段(种子期)、技术创新阶段(导入期)、技术扩散阶段(成长期)和工业化大生产阶段(成熟期)。每一阶段的完成和向后一阶段的过渡,都需要资金的配合,而每个阶段所需资金的性质和规模都是不同的。从这四个阶段来看,风险特点各不相同。一般来讲,由于在前两个阶段风险太大,要获得银行甚至客户的信用是比较困难的。而在第三阶段,只有部分企业可以获得成功,降低风险,获得银行的信任。从评价的角度看,由于前两个阶段不确定因素太多,风险过大,信用等级不会太高。

1、技术酝酿与发明阶段(种子期)

种子期是指技术的酝酿与发明阶段,这一时期的资金需要量很少,从创意的酝酿,到实验室样品,再到粗糙样品,一般由科技创业家自己解决。在这个阶段的企业面临三大风险,一是高新技术的技术风险,二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风险,三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风险。这个阶段具有不确定性因素多且不易测评、离收获季节时间长等特点。风险投资家在种子期的投资在其全部风险投资额的比例是很少的,一般不超过10%。企业进行间接融资的可能性很小。

2、技术创新阶段(导入期)

导入期是指技术创新和产品试销阶段,这一阶段的经费投入显著增加。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制造少量产品。一方面要进一步解决技术问题,尤其是通过中试,排除技术风险。另一方面,又要进入市场试销,听取市场意见。这个阶段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和风险投资机构增加的资本投入。这时期投入的资本称作导入资本(Start-up Capital)。这一阶段风险仍主要是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并且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开始凸现。这一阶段所需资金量大,是风险投资的主要阶段。这个阶段风险投资要求的回报率是很高的。一旦风险投资发现无可克服的技术风险或市场风险超过自己所能接受的程度,投资者就有可能退出投资。在这个阶段,进行间接融资的可能性一般也不大。

3、技术扩散阶段(成长期)

成长期是指技术发展和生产扩大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本需求相对前两阶段又有增加,一方面是为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是开拓市场、增加营销投入,最后,企业达到基本规模。这一阶段的资金称作成长资本(Expansion Capital),主要来源于风险投资家的增资和新的风险投资的进入。另外,产品销售也能回笼相当的资金,银行等稳健资金也会择机而入。这一阶段的风险已主要不是技术风险,因为技术风险在前二阶段应当已基本解决,但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加大。由于技术已经成熟,竞争者开始仿效,会夺走一部分市场。中小科技型企业领导多是技术背景出身,对市场营销不甚熟悉,易在技术先进和市场需要之间取舍不当。企业规模扩大,会对原有组织结构提出挑战。如何既保持技术先进又尽享市场成果,这都是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来源之所在。这一阶段的风险相比前二阶段而言已大大减少,但利润率也在降低。在这个阶段进行间接融资是比较恰当的。信用评价工作在这个阶段开展就可以获得相对满意的结果。

4、工业化大生产阶段(成熟期)

成熟期是指技术成熟和产品进入大工业生产阶段,这一阶段的资金称作成熟资本。该阶段资金需要量很大,但风险投资已很少再增加投资了。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产品的销售本身已能产生相当的现金流入,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阶段的技术成熟、市场稳定,企业已有足够的信用能力去吸引银行借款、发行债券或发行股票。更重要的是,随着各种风险的大幅降低,利润率也已不再是诱人的高额,对风险投资不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成熟阶段是风险投资的收获季节,也是风险投资的退出阶段。风险投资家可以拿出丰厚的收益回报给投资者了。实际上,这四个阶段之间并无那么明显的界限,这只是一种理论的抽象。企业成长的四个过程是产品寿命周期理论的观点,较常用的区分四个过程的方法是根据销售增长率的变化。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要复杂得多。

二、中小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性

总体上看,由于中小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含量较高,产品或服务市场紧缺,成长性良好。根据有关研究结果,最具成长性的不是规模最小的企业,也不是规模最大的企业,而是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据有关调查和研究,在我国工业企业中,成长最快的企业主要为规模在10000—20000万元之间的企业,其次为规模在20000—50000万元之间的企业。这一特征是与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规律是一致的。规模偏小的企业一般都是新成立的企业,实力很弱,产品方向不稳定,管理不规范,企业知名度低,因此成长性不强。而一旦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实力增强,主导产品形成,单厂企业转为多厂企业,管理走上正规,企业知名度提高,于是便进入了企业的高速成长期。

据有关调查,我国全部中小型企业中,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比重只有30.42%。也就是说,我国仅有3成左右的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成长潜能,而7成左右企业的发展能力是很弱的。对于不同的产业未说,对“稳定成长的规模经营”的要求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规模经济规律规定的。在不同的行业,规模经济性的要求不同,对“稳定成长的规模经营”的要求也就不同。烟草加工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的中小企业,获得稳定成长的规模经营要求较高;而木材及竹材采运业、煤炭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的中小企业,获得稳定成长的规模经营要求较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的产业,如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仍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优势产业;一些规模经营要求高或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如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和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烟草加工业等部门中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则很低。

三、中小科技型企业的生存率

根据有关学者对美国中小企业的研究,在全部中小企业中,约有68%的企业在第一个5年内倒闭,19%的企业可生存6-10年,只有13%的企业寿命超过10年。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4-5年。对我国中小科技型企业尚没有类似的统计,但有关统计可以供我们参考。从理论上讲,中小企业的偿债意愿与其违约成本有很大关系,在违约成本较低时,中小企业随时可以关门。如由于规模不大,对于一些股东来讲,并不一定把某个特定的企业作为发展的主要支撑,因而在其总体资产中,特定企业的破产可能对其损害不大。在一些特定企业中,自己投入的资本早已收回,有关资产已经大幅度贬值,而且债务很大,清算价值已经接近于零甚至小于零,企业完全可能采取不道德的行为,把企业搞破产。一些企业也会在必要时进行资金转移。因此,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不会很长,生存率不会很高。

四、中小科技型企业的特别风险

一是过于集中风险。如市场过于依赖某个客户,市场拓展过于依赖某个人,以及经营管理或者技术等关键因素等过于依赖某个人,企业过于依赖某种产品等。

二是法律风险。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旦政府官员更迭、政策变更,就有可能引发法律纠纷甚至犯罪问题。如环保政策等政府的政策就很容易使中小企业关闭。

三是财务真实性风险。不少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帐目随意性较大,收入、成本不真实,资产不真实,调查核实难度大。

四是抗风险能力低。包括资本的后续来源比较容易枯竭、产品的更新换代容易出问题、财务弹性低、自然灾害威胁大、事故率高而保险少等。

总之,由于中小科技型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可供抵押的物品少,财务制度不健全、破产率高,所以他们向银行贷款和利用商业信用等方式融资比较难,信用等级不可能很高。按照严格的评价含义和国际评价标准,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风险情况,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可能普遍在BB级以下,中型企业才有可能达到A级水平。

五、中小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中小科技企业具有一定的信用是信贷与其他信用交易的基本前提。总体上讲,由于中小科技企业所具有的发展历史短、资本金少、经营中不确定因素多、市场风险大、盈利少及不稳定、可以明确评估和抵押的资产少等特点,因而中小科技企业信用能力普遍不高。中小科技企业的信用评估与一般企业的信用评估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即高信用必须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可预测的未来发展,良好的财务结构和偿债能力。由于中小科技企业普遍具有的一些特点,信用评估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从信用评估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中小科技企业的基本特点,以下方面应在信用评估工作中特别注意:

1、有关行业分析

每个中小科技型企业都是处在特定行业中的,如生物工程与制药,向某个行业提供软件的企业,为计算机配套服务的行业等等。由于相关行业的发展和竞争特点不同,每个中小科技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会有较大差别。如有的可能正处于市场需求的培育期,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拓展市场;有的已被市场接受,竞争的重点有的是科技水平与服务;有的要在价格、质量上与国外产品竞争;有的可能处于市场转型期等等。行业进入的难易程度差别也很大,如有的虽然有专利,但替代技术很多,有的竞争对手很多,有的基本为独家垄断等。在对中小科技企业进行分析时,应确切地把握与之相关的行业的发展情况及未来的竞争态势和竞争焦点,从而为判断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企业的经营管理分析

由于中小科技企业普遍历史较短,经营业绩不完全具备预测的基础,更难以预测,因而必须对基础素质方面更加关注,以尽可能把握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态势。

一是企业的技术状况和开发能力。现有产品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含量是否较高,创新性强弱,技术水平是否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领先。如果仍处于技术酝酿与发明阶段(种子期)或技术创新阶段(导入期),项目应具备一定的成熟性,如是否拥有被专家认可的创新性较高的实用技术,有明确的技术线路和产品构想,并有明确的市场应用目标;产品处于中试阶段的项目,是否完成产品的样品或样机,是否有完整、合理的工艺路线以及有效的生产及市场经营计划;产品处于规模化阶段的项目,是否有成熟的产品并已小批量进入市场,是否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主要的竞争优势是哪些。

二是对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分析。中小科技企业不完全是依靠资本发展的,经营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素质及实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道路。如管理人员的发展思路、管理哲学、管理方式等是否符合企业的特点,是否适应未来的发展与竞争。科技人员的分析主要指科技研究的实力、特长、经验,对竞争对手技术的把握及未来科研方向的把握,科研攻关的能力,核心控制等。

三是对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分析。中小科技企业往往发展到一定阶段应会出现内部体制紊乱,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内部激励机制、人事关系是否能保持平衡,接受新管理的能力等都是很重要的。

四是市场潜力和市场能力。一项新产品开发出来后,市场是否能接受、进入市场是否及时、采用该技术之后的新产品是否可靠等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新产品的性质是替代性的还是全新的,是质量提高了还是成本降低了等等。产品是否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和较强的市

场竞争力,是否有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有望形成新兴产业。任何一项技术或产品如果没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潜在的增值能力就是有限的。市场营销人员有无经验,市场意识的强弱,营销手段如何,能否找准市场,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等,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五是未来发展的综合分析。在上述基础上,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行综合的分析与判断,如企业未来市场的拓展程度、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利润、投资支出、融资来源等,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一些可能性较大的情况,如市场的发育程度、技术的更新、筹资的不确定性等关键问题,并分析其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的发展进行稳健的预测。

3、有关财务分析

总体上看,中小科技企业资产规模不大,资产主要为流动资产、无形资产,负债主要为应付帐款,自有资本不是很大,股东的实力往往也不大,如相当部分为企业内的职工。同时,企业未来的财务结构变化也会很快。因此,简单分析当前的财务结构对确定企业的信用等级可能不易得出可靠的结论。对中小技企业财务结构分析,一是重点对企业自有资金增长机制的分析,即能否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股东继续投资或引入风险投资等;二是重点分析企业项目或经营资金投入及其产出的情况,分析其资金流出和流入,从而对其未来的资产负债结构做出判断。三是结合前面的分析,对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作出比较客观的预测。

六、中小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标准

1、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方式

对于企业来讲,外部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融资,二是间接融资。直接融资要求资金使用者通过信息披露及公正的会计、审计等第三者监督的方式来提高经营状况的透明度。信息不透明的程度越高,资金提供者在让渡资金时所要求的风险补偿就越高。一般来讲,只有大企业才支付得起为达到较高的透明度所需的信息披露、社会公证等费用。中小企业必须支付远远高于大企业的资金成本才能获得直接融资。因此,实际上多数中小企业是达不到直接融资所要求的规模和回报的。

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媒介(主要是银行业)进行的融资。在融资过程中,金融媒介在事先对资金的使用者进行甄别并通过合同的签定对资金使用者的行为进行约束,在事后则对资金使用者进行监督。由于金融媒介成为完成上述任务的专业化组织,它就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任务,所以这种融资方式对资金使用者信息透明度的要求相对较低。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活动透明度比较差,间接融资就成为他们的主要外部融资选择。但是,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抵押条件上的差别以及单位贷款处理成本随着贷款规模的上升而下降等原因,金融媒介也会在经营中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区别对待。一个典型的结果就是,大型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样,如果一个经济中金融业(尤其银行业)比较集中,并以大银行体系为主,中小企业的融资就会特别困难。

2、中小科技型企业的贷款难问题必须用新的信用文化来解决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中小科技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为间接融资。但是,在我国这种融资方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小科技型企业贷款难问题在我国是个不争的事实。通过对浙江金华、绍兴、台州、温州四个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抽样调查发现,在目前融资体制下,还有四分之三的企业认为从金融机构较难获得贷款或很难获得贷款。在探讨解决贷款难问题时,不少人认为应该修改现行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使用同一标准的办法,制定符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特点和要求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核定标准,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一个途径。

所谓评价标准,主要是关于不同行业、不同的金融工具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和评价基准。评价观点是对风险和事件的看法,是评价机构独立意见的主要体现。评价基准,主要包括各

行业相关指标的平均数和各种参考值等定量标准,如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负债比率、利息倍数、债务保护倍数等等;也包括有关定性的标准,如企业管理水平、经营规模与水平、内部风险控制水平等的判定原则和标准。定性的标准一般相对要模糊一些,主要靠行业经验和行业对比来实现。评价标准在信用评价业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对信用评价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就要获得最高级,认为不达到一定等级就说明企业不好;一些银行和担保机构也把低于BBB的企业基本排除在担保和贷款的对象之外,认为这些企业风险过大;有些银行和担保机构为了满足贷款审查条件,就降低评价标准通过制定新的评价标准来解决贷款难问题。因此,修改现行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使用同一标准的办法,制定符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特点和要求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核定标准,就似乎成为解决贷款难的途径了。

所谓修改现行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使用同一标准的办法,可以有几种理解,一是把评价标准降低,如中型企业也可以获得AAA级,小型企业也可以获得AA级等等。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自欺欺人,没有意义,而且容易引起市场混乱,破坏评价机构、银行等在评价方面的权威。二是制定一种与普遍的评价标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这种做法需要银行或贷款机构的认可和社会的接受,比如制定新的评价符号,并确定其经济含义,目前不少地方已经在这样做,征信机构也采用风险指数的办法。但由于仍然要采用评价的概念,人们必然会把这种等级与普遍的等级适当挂起钩来,实际上效果可能与用同样的标准评价出的结果类似。第三种理解是,银行应修改中小企业贷款的标准,如可以考虑把信用等级在B级以上的企业纳入到可以被选的对象中来,贷款的决策不能仅仅与企业的信用等级挂钩,如果有合适的担保或其他保证措施,应积极进行贷款支持;甚至银行对于虽然有一定风险,但值得冒险的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扶持,改变传统的贷款不想冒一点风险的政策,这当然需要一定的勇气和科学的方法。第四种理解是,应只对中小企业进行征信,不一定给出信用等级。总之,只要评价机构、银行和担保机构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风险观点来评价,仅从修改现行的评价标准等方面入手,是不可能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而且意义不大。真正要修改的是银行的信贷文化。

3、评价机构必须坚持合理的评价标准

中小科技企业达到一定的发展阶段,就需要进行间接融资,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评价的需求。按照信用评价的定义,信用评价是对企业债务如约还本付息能力、偿还意愿和损失率的评价,是对企业风险的评价。据标准普尔(S&P)对1981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9200个被评对象的统计,5年、10年和15年期平均累计违约率(%)与其给出的信用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从表1中可以看到,信用等级越高,违约率越低,信用等级越低,违约率越高,BBB级10年的违约率仅为3.68%;投资级与投机级的违约率有明显的差异,BB级10年违约率高达15%。

只有某家评价机构建立起了上述关系,其评价结果才有价值,才有权威性,否则,该评价机构会因评价结果不准确,失去信任,最终失去生存的空间。这是市场对评价机构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机构确定评价结果的最重要准则。

各等级的违约率(%)

信用等级 AAA A A A BBB BB B CCC

5年违约率 0.10 0.25 0.49 1.8 9.22 21.44 42.13

10年违约率 0.51 0.79 1.41 3.68 15.00 27.88 46.53

15年违约率 0.51 1.07 1.83 4.48 16.36 29.96 48.29

因此,评价机构只能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中小科技型企业的信用评价工作。中小科技型

企业所谓的贷款难问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小科技型企业自身的信用能力低。这个问题不可能通过中小科技型企业本身来解决,也不能通过提供虚假的信用等级来解决。

下载探索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新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索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新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企业信用评级

    关于企业信用评级 企业信用评级概述及等级划分 概述:企业信用评级指信用评级机构对征集到的企业信用信息,依据一定指标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的活动。企业主体信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简报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简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2011年7月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进展 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累计补充完善中小企业信息219.76万户,系统提供查询1287万次......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简报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简报 2011年第7期 (总第46期)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 二○一一年七月十四日 目录 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进展 .................. 中小企业信用......

    青岛市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青岛市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各区、市中小企业发展局(发改局、企发局、经贸局)、政策性银行青岛(市)分行、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国有银行青岛市分行、股份制银行青......

    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江苏中同兑担保有限公司企业信用评级办法企业信用评级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正确评价公司类客户的资信状况,控制担保资产风险,提高担保资产的使用效益和效率,根据有关规定,制......

    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调研报告

    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调研报告 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支持和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了全面了......

    关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可持续性的探讨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所在。人民银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把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把建设中小企业......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研究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研究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做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等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