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保健食品市场现状的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联合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和突击检查,发现保健食品市场比较混乱。为此,笔者对保健食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谈点思考对策。
一、现状分析
通过联合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和突击检查,**县保健食品市场逐步得到规范,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概而言之,一是假冒伪劣保健食品
若隐若现、虚假夸大宣传广告时有发生、消费者盲目跟随成风;二是监管法规不够完善、管理模式仍不成熟、保健食品市场还不规范。究其原因有:
1、审批与监督脱节,出现监管真空。一是保健食品注册审批与监督脱节。根据《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保健食品注册审批经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形式审查及受理后,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并注册;保健食品市场监管由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省以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保健食品注册审批既不要审查,更不存在审批,对市场上的保健食品又没有具体的监管职能。这种保健食品注册审批纵向断层,审批注册与市场监管横向脱节的监管体制,严重制约着省以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二是保健食品广告审批与监测脱节。从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内部来看,保健食品广告的审批权仅限于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无审批权,保健食品广告审批与监测出现“管着的看不到,看着的管不到;审批的不监测,监测的不审批”的尴尬状况。
2、监测与处罚掉链,引发监管短路。《广告法》和《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规定,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辖区内审批的保健食品广告发布情况进行监测,并将违法发布保健食品广告行为的,填写《违法保健食品广告移送通知书》移送同级工商管理部门查处。实际工作中,审批部门的监测侧重于是否经过批准,广告的内容是否与批准内容一致,对监测到的违法广告只能通报和移送,无权查处;而监督处罚部门主要侧重于广告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对于保健食品广告内容,往往是雾里看花等其他因素,给一些广告违法分子有机可乘。保健食品广告监测与处罚部门这种“监测的不处罚,处罚的不监测”状况,必然导致违法保健食品广告禁止受牵制、处理受限制。
3、职能与责任移位,诱发责权扯皮。“谁审批、谁监管,谁监管、谁负责”是我国行政执法工作中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则。而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与监管,广告审批和监测与处罚等权责却不符合该通则。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权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权却在各级卫生等相关部门。保健食品广告审批权在省级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测工作又在市、县两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而对违法广告的处罚权又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这种监管模式容易导致部门之间工作上的互相扯皮,一旦发生事故,追究相关责任就比较复杂。
4、法律法规标准不统一,导致执行艰难。现行保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中所明确的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各部门在各自环节的监管工作中,所执行的法律依据各不相同,卫生部门依据《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质监部门主要依据《产品质量法》,工商部门则依据《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这些法律标准不一,如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处罚,按照《产品质量法》,要处以货值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至三倍的罚款;按照《商标法》,则予以通报或处以罚款;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则处以非法所得的一至三倍罚款。具体处罚时,涉及到生产加工、经营和消费等多环节、多部门,执行时有异议,落实时难到位。
5、部门与部门失衡,致使牵头乏力。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保健食品监管工作,按照“三句话”职能要求,其主要内容是对各职能部门的保健食品监管工作进行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有关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目前,无任是在机构设置、工作职能、单位资历,还基础设施、经费投入、人员数量等诸多方面,作为保健食品监管牵头部门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工商、质监等各保健食品监管职能部门相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显然是级别低、职能虚、资历浅、基础弱、投入少、队伍小,牵头部门与监管职能部门之间基础条件明显失衡,必然制约牵头工作的开展。
二、对策思考
针对目前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如前所述,目前用于规范保健食品生产、销售的法律法规有《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2005年7月1日施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1996年6月1日实施)、《食品卫生法》(1995年10月30日施行)。这些法规是在不同的时期制定的,相互之间有矛盾和不一致的地方。
根据现有法律的规定,保健食品的违法行为由卫生部门查处。但目前出现的新动向已经使法律严重滞后。比如,《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食品说明书内容虚假的,按第四十九
第二篇:对保健食品市场现状的调研报告
对保健食品市场现状的调研报告
2010-07-27 17:12:04来源:作者:【大 中 小】 点击: 18
今年以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联合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和突击检查,发现保健食品市场比较混乱。为此,笔者对保健食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谈点思考对策。
一、现状分析
通过联合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和突击检查,**县保健食品市场逐步得到规范,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概而言之,一是假冒伪劣保健食品若隐若现、虚假夸大宣传广告时有发生、消费者盲目跟随成风;二是监管法规不够完善、管理模式仍不成熟、保健食品市场还不规范。究其原因有:
1、审批与监督脱节,出现监管真空。一是保健食品注册审批与监督脱节。根据《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保健食品注册审批经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形式审查及受理后,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并注册;保健食品市场监管由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省以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保健食品注册审批既不要审查,更不存在审批,对市场上的保健食品又没有具体的监管职能。这种保健食品注册审批纵向断层,审批注册与市场监管横向脱节的监管体制,严重制约着省以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二是保健食品广告审批与监测脱节。从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内部来看,保健食品广告的审批权仅限于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无审批权,保健食品广告审批与监测出现“管着的看不到,看着的管不到;审批的不监测,监测的不审批”的尴尬状况。
2、监测与处罚掉链,引发监管短路。《广告法》和《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规定,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辖区内审批的保健食品广告发布情况进行监测,并将违法发布保健食品广告行为的,填写《违法保健食品广告移送通知书》移送同级工商管理部门查处。实际工作中,审批部门的监测侧重于是否经过批准,广告的内容是否与批准内容一致,对监测到的违法广告只能通报和移送,无权查处;而监督处罚部门主要侧重于广告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对于保健食品广告内容,往往是雾里看花等其他因素,给一些广告违法分子有机可乘。保健食品广告监测与处罚部门这种“监测的不处罚,处罚的不监测”状况,必然导致违法保健食品广告禁止受牵制、处理受限制。
3、职能与责任移位,诱发责权扯皮。“谁审批、谁监管,谁监管、谁负责”是我国行政执法工作中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则。而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与监管,广告审批和监测与处罚等权责却不符合该通则。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权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权却在各级卫生等相关部门。保健食品广告审批权在省级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测工作又在市、县两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而对违法广告的处罚权又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这种监管模式容易导致部门之间工作上的互相扯皮,一旦发生事故,追究相关责任就比较复杂。
4、法律法规标准不统一,导致执行艰难。现行保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中所明确的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各部门在各自环节的监管工作中,所执行的法律依据各不相同,卫生部门依据《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质监部门主要依据《产品质量法》,工商部门则依据《商标法》和
《反不正当竞争法》。这些法律标准不一,如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处罚,按照《产品质量法》,要处以货值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至三倍的罚款;按照《商标法》,则予以通报或处以罚款;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则处以非法所得的一至三倍罚款。具体处罚时,涉及到生产加工、经营和消费等多环节、多部门,执行时有异议,落实时难到位。
5、部门与部门失衡,致使牵头乏力。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保健食品监管工作,按照“三句话”职能要求,其主要内容是对各职能部门的保健食品监管工作进行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有关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目前,无任是在机构设置、工作职能、单位资历,还基础设施、经费投入、人员数量等诸多方面,作为保健食品监管牵头部门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工商、质监等各保健食品监管职能部门相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显然是级别低、职能虚、资历浅、基础弱、投入少、队伍小,牵头部门与监管职能部门之间基础条件明显失衡,必然制约牵头工作的开展。
二、对策思考
针对目前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如前所述,目前用于规范保健食品生产、销售的法律法规有《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2005年7月1日施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1996年6月1日实施)、《食品卫生法》(1995年10月30日施行)。这些法规是在不同的时期制定的,相互之间有矛盾和不一致的地方。
根据现有法律的规定,保健食品的违法行为由卫生部门查处。但目前出现的新动向已经使法律严重滞后。比如,《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食品说明书内容虚假的,按第四十九条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查处,但在说明书中添加只有药品才具有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超出审批范围的,就不一定适用该法。根据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也可以按2001年12月1日颁布实施的《药品管理法》由药监部门处罚。药监部门处罚时往往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或第三款第二项。但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指的是“以非药品冒充药品”,其中哪些情形属于“冒充”呢?而且更重要的是处罚依据的第七十八条规定必须载明药检机构的质量检验结果,但药检机构却无检验食品的法律依据,也没有检验标准。所以,很多情况下,部分地区药监部门绕开此条,依据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第二项来查处,但适用该条的前提条件又必须是药品。
再比如,对保健食品在宣传中涉及药品的处理,可依据《广告法》、《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来管理。《药品管理法》第六十一条第三款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四十三条对此也作出规定,但因为没有法律责任的规定,药监部门却难以处罚。
所以,必须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适应当前的市场状况,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严厉打击这些违法行为。
2、加强相关各部门的协作。
在国家目前暂不能理顺监管体制大环境下,结合实际,加强保健食品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除了上面提到的卫生、药监,还涉及到工商、质监、公安、广电等部门。管理的部门越多,链条越长,就越有可能在工作中产生推诿、扯皮、相互踢皮球等现象。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要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建立行之有效的协作机制,突破条块分割的藩篱。目前,国家已经在布置,在药监部门设立了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但从实践来看,光有协调机构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合理完善高效的长效工作机制,使对保健食品日常监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也可以采取在打击违法过程中政府牵头,各部门联合发文,明确各自的分工和任务,开展专项治理等等。
3、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违法分子之所以敢铤而走险,某种原因就是钻了政府监管不到位、打击不得力的空子。如果各部门面对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打击一起,决不姑息迁就,违法分子就会失去违法的胆量和气焰;如果在处罚时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的成本,使违法行为达不到目的,违法分子就会灰心丧气、偃旗息鼓。为此,相关监管部门要从群众利益出发,日常监管不松懈,发现违法行为不手软,查处案件不徇私,编制合法产品的安全网,设置违法行为的高压线。更不能为了部门利益,巧立名目收取“管理费”、“索证费”、“备案费”等,干扰查处工作。
4、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
打击假冒伪劣,光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向群众宣传科学的医药保健知识和保健食品的有关法规,让群众增强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我局准备与电视台协商,以县政府的名义开设食品药品专栏,既要宣传好经验好做法,更要对违反食品药品的典型案件予以坚决的暴光,使其无处遁形;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放手发动群众参与打击违法行为,让违法分子如过街老鼠无处藏身。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编写手册、印发宣传材料、邀请专家举办讲座把科学知识普及到农村、社区、学校、机关,使消费者增长知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保健食品,让假冒伪劣保健食品失去市场和生存的土壤;还可以通过公布举报电话、发布打假信息、公示法律法规制度等形成全民参与、人人打假的气候,使制假售假行为暴露在群众监督之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指出,食品药品监管必须树立和实践科学的监管理念。要尽快解决一些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就要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不断提高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水平和能力。针对保健食品存在的问题,只要我们迎难而上、认真去想,在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坚强支持下,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我们排除万难、认真去做,就一定能规范市场的秩序,保障好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为构建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本信息来源于 大学生招聘会:
第三篇:对保健食品市场现状的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联合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和突击检查,发现保健食品市场比较混乱,对保健食品市场现状的调研报告。为此,笔者对保健食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谈点思考对策。
一、现状分析
通过联合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和突击检查,**县保健食品市场逐步得到规范,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概而言之,一是假冒伪劣保健食品若隐若现、虚假夸大宣传广告时有发生、消费者盲目跟随成风;二是监管法规不够完善、管理模式仍不成熟、保健食品市场还不规范。究其原因有:
1、审批与监督脱节,出现监管真空。一是保健食品注册审批与监督脱节。根据《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保健食品注册审批经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形式审查及受理后,报送国材料、邀请专家举办讲座把科学知识普及到农村、社区、学校、机关,使消费者增长知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保健食品,让假冒伪劣保健食品失去市场和生存的土壤;还可以通过公布举报电话、发布打假信息、公示法律法规制度等形成全民参与、人人打假的气候,使制假售假行为暴露在群众监督之下,工作报告《对保健食品市场现状的调研报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指出,食品药品监管必须树立和实践科学的监管理念。要尽快解决一些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就要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不断提高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水平和能力。针对保健食品存在的问题,只要我们迎难而上、认真去想,在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坚强支持下,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我们排除万难、认真去做,就一定能规范市场的秩序,保障好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为构建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第四篇:进口食品市场现状分析报告
进口食品市场现状分析报告
1.1、进口行业无人争锋
进口零食、进口休闲食品专卖店是近两年国内的新兴行业,进口食品以口味新奇、包装精美、口感好的优点,赢得了国人的认可,零食族队伍在不断扩大,吃零食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因此,零食专卖店越来越炙手可热。然而,由于流通渠道匮乏,目前,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至今仍与进口食品无缘!国内进口食品销售的渠道仅仅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型城市KA国际超市(如沃尔玛、麦德龙),即便如此,近5年来,中国进口食品市场总额年平均增长率仍高达15%。专家预测:随着中国国民收入不断增加,进口食品必将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对国内市场产生长期冲击和巨大影响……
令人惊喜的是,面对这座尚未发掘的金矿,虎视眈眈的对手几乎没有!虽然有KA国际超市销售,由于其仅仅在大型城市,其高昂的价格以及有限的品类限制了它成为进口食品销售的主渠道。可以说,至今中国内地没有一家形成规模的进口食品专卖销售的品牌企业,投资进口食品专卖,投资中国零售市场唯一尚未发掘的金矿必将为您带来滚滚财源!
1.2、市场容量大得惊人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指出:自2005年以来,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而且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结构出现整体升级的明显趋势!研究显示:中国80后甚至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群将在未来十年内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力量!他们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必将颠覆性的改变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架构!以时尚、品质、美味为代表的进口食品将迎来超高速发展期。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届时中国大陆进口食品市场规模高达4800亿人民币。21世纪属于中国,未来十年是中国进口食品“井喷式”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投资进口食品专卖=投资未来十年最具发展潜力的黄金产业,必将为广大投资者带来无限美好的前景!
1.3、盈利模式登峰造极
犹太人说:“赚女人和孩子的钱”。这一创业金言经过时间的考验屹立不倒!只赚女人钱算什么?只赚孩子钱又算什么?进口食品目标消费者“女人+孩子”,面对世界各国2200多种系列顶级美味的诱惑,女人、孩子,必将失去理智,疯狂追捧……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礼尚往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因为如此“礼品经济”在中国一直高速增长,长盛不衰!进口食品无论在包装、口味、品种、档次等各个方面都堪称送礼佳品。走亲访友时送进口食品绝对是一种品位和身份的象征,情人节时送极具诱惑力的进口巧克力,体现出一种时尚、潮流和对浪漫爱情完美的诠释……
两大行业优势占尽,投资进口食品专卖。想不赚钱?都难!
1.4、行业暴利令人震撼
目前,中国市场制造业的平均利润为15%,零售业平均利润为20%,餐饮业的平均利润为30%。中国入世以来关税一降再降,RMB汇率一升再升,市场经济透明度越来越高!一个个利好消息使进口食品的平均利润高达40%-50%!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投资中国进口食品专卖,投资令人垂涎三尺的暴利行业,必将带给您一个高额的回报!!
业内现状
就商业结论而言,成为成功连锁加盟店母体的标准是:自有店铺超过十间以上,并且整体达到赢利标准,且净利率高于销售收入的10%为获利底线,自有店铺的知名度已经得到所在地的高度认知。在这一基础上,母体则有能力拓展加盟连锁店,将自身的成功盈利模式通过有偿商业行为拓展至他人取得成功。
然而,在这样一个标准中,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国内许多连锁加盟的母体在并未达标,甚至没有母体店的基础上盲目拓展加盟连锁店,以赚取加盟金,或者以免费加盟为诱饵,以收取保证金为本质目的、占用他人资源而获利。我们高度怀疑这一商业行为,这将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加盟店的成功率低于20%,反之,80%的加盟店处于亏损乃至倒闭的边缘,而其中20%成功加盟店主的成功并非来自于母体成功经验的复制,而完全依靠个人的努力达到。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在休闲食品零售加盟店体系中,若每十万元为一个加盟投资单位计算,加盟店发展商的母体每拓展十间连锁店,便有八间最终倒闭,如此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17万元。这样的结论是:加盟商宁可牺牲加盟者117万的经济损失来换取其6-8万不等的加盟费。
鉴于此,我们更鼓励独立创业精神,不可以盲目轻信于加盟之约。
第五篇:国际有机食品市场现状[模版]
国际有机食品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1.欧洲市场及进口状况
欧洲有机食品的生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机食品消费市场之一。据ITC报告,2001年欧洲有机食品和饮料销售值为120亿美元。德国则是欧洲最大的有机食品消费市场,占欧洲有机食品销售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除德国外,欧洲有机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还包括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在大部分市场,有机食品销售值在食品销售总值中所占比重约为1%左右,预计今后几年各主要市场有机食品在食品销售总值中所占比重将从1%增至5%~10%。
在欧洲,按照产品类别分,有机谷物制品占有机食品市场的37%、奶制品占11%、肉类占11%、其他产品占41%。上述数字在各个欧洲国家间各不相同。如法国有机食品市场谷物占42%、水果/蔬菜占25%、酒占2%、肉禽类占3%;而英国水果/蔬菜占54%、谷物占14%、奶制品占7%;在丹麦奶制品占45%、水果/蔬菜占17%。
欧洲国家大面积进行有机农业生产为有机贸易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欧洲国家国内市场的主要供货者为国内生产商,特别是奶制品、蔬菜、水果和肉类。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荷兰有机食品的出口大于进口,而德国、英国和丹麦都有较大的贸易逆差,进口需求很大,其中英国有机食品销售值中60%~70%依赖进口,德国约为50%。有很多种食品,特别是干燥食品往往是欧洲国家不生产或不加工的,只能从世界各地进口,包括从发展中国家进口。阿根廷是欧洲有机食品的主要进口国,其进口量占欧洲进口总量的70%以上。欧洲有机贸易商正与若干北美和非洲国家的公司密切合作,帮助其转化为有机农业种植方式。有机产品的需求如此之大,欧洲贸易商在不断寻求潜在的有机产品货源,主要包括咖啡、茶叶、谷物、坚果、干果、油籽、香料和食糖。对中国需求较多的产品主要包括豆类产品、籽类产品、谷物产品、茶叶、速冻水果和蔬菜、蜂蜜、茶叶、香料、核桃、其他坚果、姜、芝麻、南瓜籽、调味料等。
2.美国有机食品市场
在美国,有机食品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农业产业之一。在过去的6年中,有机食品的销售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01年销售值接近100亿美元。
美国有机食品市场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有机食品的种类增加,销售有机食品的途径也变得多种多样。现在,从非有机食品销售渠道也能买到几乎所有种类的有机食品。有机谷物、水果、蔬菜、坚果和香料市场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其他还有有机葡萄酒、糖浆等。有机番茄酱、油、麦片、冷冻蔬菜和速冻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也是发展相对快的产品种类。在有机农业领域,发展速度最快的产品可能是有机鸡蛋和有机奶、酸奶、奶酪及其他系列奶制品。有机中草药,无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种植的,因为维生素生产和食品配料对有机中草药的需求日益增长,其市场增加速度也很快。同时,因为公众对有机棉加工的衣服、被褥和其他制品需求看涨,有机棉花的市场也在扩大。与此类似的,用有机方法生产的花卉及其他非食品类产品的市场也有潜力可挖。
美国有机农业迅速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欧洲和日本市场对有机产品的强劲需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国家2000年底有机产品市场为100~120亿美元,需求增长率为20%~25%。美国也是有机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其消费的所有蔬菜和水果中,25%~40%来源于进口。进口的产品中有半数以上是来自墨西哥。根据研究报告,为有机生产者提供的最好领域是面向出口的国家当地没有或不能生产的产品,比如咖啡、茶叶、可可、香精、热带和柑橘属水果、蔬菜等。除了供应这些国家反季节市场的水果和蔬菜,也可供应当地时令季节供不应求的有机水果、蔬菜及其它食品。所有这些因素都作用于美国市场,激励着产品消费。事实上,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设想美国有机市场仍能以每年20%甚至更高的比例扩张。对有机食品的进口需求会持续增长,美国有机市场也将由微不足道的地位逐步上升为贸易的主流。
3.日本有机食品市场
在日本,有机农业发展十分迅速。有机农业协会在1993年就推出了有关有机农业生产的标准,并在地方自治体和农业协会等团体兴起有机农业生产和消费活动,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目前,日本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户占全国农产总数的30%以上,提供的有机食品增加到130多种,其中有40多种出口到欧美国家。
从日本市场规模上来看,1995年以后,日本的有机食品市场急剧扩大,2000年达3500亿日元。有机食品的销售增长很快,年增长率达10%以上。专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日本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机食品销售市场。主要销售的有机食品有大豆加工品(酱、酱油、纳豆)、冷冻蔬菜、果汁制品、植物油(食用)、茶、咖啡类、调料、大米等。
4.发展中国家的有机食品出口贸易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有机产品消费量大大超过其国内的生产量,因此将寻求有机食品的进口,以填补这个市场缺口。由于有机食品一般较常规食品价格高20%~30%,有的高出50%或更高,有机食品的国际贸易也日趋活跃,向这些国家出口有机食品已成为具有较高效益的新领域。以色列有机食品的出口量已占农产品出口总量的2%~3%,主要出口新鲜水果如柑橘、瓜类和早季蔬菜。其它如土耳其的无花果、坚果和干果,摩洛哥的橘子,西印度和加勒比群岛的香蕉和印度的茶叶。
尽管发展中国家的有机食品生产和开发都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势头很猛。比如南美洲的巴西、智利、秘鲁,南亚的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泊尔,非洲的肯尼亚、毛里球斯等国家,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优势、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传统农业技术,生产了大量绿色农产品,为其创造了许多外汇,成为消除贫困的一项很有效的措施。
二、有机食品贸易发展趋势
众多现象表明,有机食品贸易和普通食品贸易一样出现全球性、集中化以及初级生产者利润减少等发展趋势。全球性是指世界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而有机食品贸易趋向集中于几个主要贸易商和大型贸易公司。在有机食品市场初期,由小公司进行有机食品贸易,随着有机食品贸易的开展,小公司逐渐被几个主要的大公司兼并,比如美国最大的奶牛场
Horizon已经收购了英国第一号有机奶牛场。另外,在有机食品贸易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收入是付给初级生产者的,特别是从发展中国家出口到发达国家的有机食品更是如此。另外,有关专家对全球有机食品市场需求发展趋势也进行了分析:
(1)对高质量的有机食品的需求将稳步增长。特别是市场份额较高的有机食品如水果和蔬菜、婴幼儿食品、加工产品的原料(粮食类)、奶制品等,这种增长是由追求高质量和健康食品的中产阶级和中上层人士带动的。
(2)具有较高发展潜力的有机食品如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糖果类、饮食服务等需求将增长。目前处于二、三十岁年龄段的下一代消费者,将是购买有机冷冻食品的主力军。单身人群是这个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人大都受过高等教育、收入不菲,喜欢口味好的健康食品。
(3)大型折扣店也将成为新的市场。一些连锁折扣店现已开始销售部分有机食品。
(4)对经过权威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食品的需求将增长。消费者希望他们所购买的有机食品是真正的有机食品,他们不愿意购买未经权威机构认证的有机食品。
三、有机食品贸易发展前景
世界贸易组织最近发布的调研结果表明,由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转基因、饮食结构和健康问题日益关注、政府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支持力度、有机标识日趋统一并易于识别、有机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大型超市和大公司介入有机食品的营销等原因,有机食品市场的预测比较乐观,具有极佳的发展前景。预计今后若干年内,有机食品的销售值占世界食品销售总值的10%。美国、欧洲和日本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有机市场。FAO预计亚洲有机食品市场将迅速发展,日本和新加坡的年增长率将达20%。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发展其国内市场,但进展缓慢。据专家预测,到2005年,在全球上市的主要农产品中将有1/3的农产品是用有机耕作方式生产出来的。
一项跨国民意测验表明,85%的工业化国家公民在选择食品时首选有机食品。因此有机食品将成为世界食品市场的宠儿。尽管有机食品在国家市场上的价格比传统的食品高出20%以上,但市场销售额将会不断上升。专家预测在今后10年内,全球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将从目前的10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目前欧美国家每年进口有机食品的总额约80亿美元。美国农业部官员预测,今后10年内,美国有机食品的销售额将增加3倍。预计欧洲有机食品销售值的年增长率将为20%,在有些国家的主要市场,增长率会更高些,而某些类别的产品,如肉类和加工产品增长幅度会更大些。
四、发展有机食品,开拓国际市场
由于国际市场绿色环境的形成和完善,使我国现行相关产品的对外贸易受到重大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经济发展时期。一方面粮食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但还不能完全将市场拱手让给外国另一方面,我们的很多名优特农产品具有质量和价格优势,可以占领一部分国际市场,特别是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因此,对于农产品的生产
者,应在充分考虑其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尽可能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我国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目前,在农产品国际贸易领域,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比重日益增长。有机食品的价格比普通农产品要高30%,有的甚至高出60%,农民可以从较高的农产品价格和较低的资金投入两方面获得收益。具有地区特色的产品,如果没有质量优势,就没有竞争力,如果附加值低,就难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因此要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进一步加快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20%~30%的速度增长。几年内将达到1000亿美元。如果我们能在其中占到1%~2%的话,就可以每年增加1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相当于2000年上半年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的13%。有机食品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这首先在于,世界的绿色潮流为中国提供了市场机遇。从国际需求市场看,有机食品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消费主流,他们的有机食品基本上靠进口,德国、荷兰、英国、美国每年进口的有机食品分别占有机食品消费总量的60%、60%、70%、80%。有机食品正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国际上对我国有机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在国际市场有十分巨大的潜力,大豆、稻米、花生、蔬菜、茶叶、干果类、蜂蜜,以及绿色药品如中草药、生物药品,绿色纺织品如丝绸、棉花等颇受外商欢迎。现阶段我国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其次是我们自身具备条件。一是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在精耕细作、用养结合、地力常新、农牧结合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是有机农业的精髓。有机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依靠现代科学知识,在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科学原理指导下对传统农业反思后的新的运用。二是中国有其地域优势,农业生态景观多样,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尽管中国农业主体仍是常规农业依赖于大量化学品,但仍有许多地方,多集中在偏远山区,或贫困地区,农民很少或完全不用化肥农药,这也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基础。第三,有机农业的生产是劳动力集约型的一种产业,我国农村劳动力众多,这有利于有机食品发展,同时也可以解决大批农村劳动力。第四,10多年来的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发展,提供了技术积累,并作了广泛的宣传,使绿色食品的概念深入人心。再加上常规农产品生产方式已引起人们广泛的思考和深思,只关注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已远远不够,而必须考虑食物的生产方式对资源、环境和消费者的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适应国际贸易环境需求,开发有机食品势在必行。以生产经营者为主体的有机食品的推出不仅可以解决环境和食品污染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且也将是我国摆脱农产品出口困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