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7-08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研计划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信息技术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本着“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全面发展”的宗旨,实现教育现代化。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信息的能力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突破口,开展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工作重点:
1、明确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要求,全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合作精神,培养团队精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
6、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7、加强网站管理、维护工作。
三、工作目标:
1、明确教学目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以备课组为中心,开展课题研究,达到人人参与,有目标、有计划、措施、过程、总结。
3、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提高科学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参与备课组的公开教学研究活动,即听课、评课、说课。
4、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县各项信息学竞赛。
5、通过培训,使三分之二的参训教师能独立制作课件。
四、主要措施: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充分发挥课堂效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2、严格执行教学任务和目标。
⑴钻研教材,了解每课重难点,认真备课,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工作。
⑵认真上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电脑的兴趣。
⑶加强训练,做到扎实有效,并有计划、有过程。
⑷加强电教课题的研究,教研组定时组织上研究课、汇报课。
利津二中信息技
术教研组
2008年3月
第二篇: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组教研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组教研计划
为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开展创新教育,我校将继续深入地进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将教研与培训相结合,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的成果。根据学校的现状和发展规划,依据学校教学计划的指导,特拟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
2、学习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教育教学理论,在传承经典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基础之上,认真地研究信息技术学科特色,做好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
3、规范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常规,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加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4、继续贯彻和落实《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进行课程教学。并结合我校信息技术教学实际情况,研究和二次开发教材。
5、继续深入地进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活动,交流共享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继续做好校级信息技术相关课题研究工作。
二、具体事项如下:
3月份:
①制定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
②制定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表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③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教研研讨及信息技术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进行先进教育理论学习及探讨;
4月份:
①规范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常规,教研组组织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检查活动(听评课,查教案);
听课活动授课人:
参加人员:
②开展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主备人:
参加人员:
③进行业务学习,学习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教育教学理论。
5月份:
①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培训;
②开展信息技术组教研工作研讨对信息技术教材进行研究和二次开发。
③开展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主备人:
参加人员:
④进行业务学习。
6-7月份:
①教研组配合教务处检查教案、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 ②开展信息技术组教研工作研讨;
③开展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主备人:
参加人员:
④教研组工作总结等。
信息技术教研组
2014年3月
第三篇: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研计划
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
教研组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本教研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成长,我们教研组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好数学教研活动。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仍然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不断深入课改实验,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
二、教研目标:
1、以党的先进性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2、为教师们学习、交流、提高创设一个良好的研讨氛围,提供一个和谐的研讨平台。
3、继承和发扬我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教风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全组发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浓厚的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
4、在学习、实践、研讨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总结新课程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5、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实验工作,规范数学教学常规,督促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教研措施:
(一)扎实有效落实课改精神,以课改为核心开展教研活动。
1、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提倡每位教师本学期在小组里讲一节公开课,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用好新教材,通过反复探索、研究、反思、实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细化课改过程管理。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加强教材研讨、坚持推行听课制度,加强数学常规课的常规考核,收集、整理优质课件资料,并及时总结课改经验,确保课改工作落在实处。
(二)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使教师及时了解最科学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2、继续以小组为单位每周四晚上开展教研研讨活动,学习新课标、听课、评课以及学习探讨教育教学反思。
4、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通过互相听课、说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四、教研活动安排
1、每星期进行上节研讨课。
2、5月9日进行全校数学笔算团体赛活动。
3、4月27日,进行英德市“华粤杯”小学数学知识竞赛初赛,5月17日决赛。
第四篇: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研计划
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上学期,幼儿园继续强化和细化幼儿园各项管理工作;严抓幼儿园常规工作;严抓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为了更好的实现未来目标,本学期幼儿园将以加强教师培训和常规教学管理为重点;以抓教研为突破口,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全面开展新的教学课程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工作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南》精神为指导,在区教研室的引领下,全面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工作,切实转变观念,以适应当前改革的需要,从而更好的服务家长,促进全体幼儿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情况分析:
通过对上学期工作的反思和总结,对工作有了深的认识和理解:
1、教育教学方面:如何促进教育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发挥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作用,和谐高品质的教育,突显幼儿园教育的优势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2、家长工作: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家长的理解和积极配合,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家园共育的桥梁;挖掘家庭方面教育资源成为我们要努力地方向。
3、教研工作:全面引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与园所文化建设是本园工作重点。另外,如何把教研活动朝着为教师教育教学服务、提高实效方向努力也是思考内容。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是提高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塑造良好师德、师表形象的重要载体,为此本学期继续加强教师礼仪培训,推进幼儿礼仪教育的进一步巩固,彰显沧州市文明礼仪示范校的文明风貌。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师资队伍
根据幼儿园师资队伍目标,提高师德修养,帮助教师树立目标意识,加强骨干教师队伍与新教师的管理与培养。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
目标:
1、通过“为人、为师、为学”师德系列活动,强化教师礼仪和职业道德,激发教师发现与学习高尚师德的积极性。
2、通过磨、炼、推,把有不同专长的教师朝有利的方向引导,继续开展传帮带结对活动,以“聚焦课堂”为园本培训手段培养新教师、锻炼经验性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实践操作指导中提高保育教育工作质量。
(二)课程开发
以保教并重为研究前提,全面开展幼儿早期阅读特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注重加强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过程管理,逐步完善领域组的制度建设。
措施:
1、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实施及研究活动,通过多渠道的园本课程培训,主要形式采取:师徒帮教结对、“示范课、模仿课”活动;不同范围开放观摩活动;
2、抓教研小组长队伍建设,促她们学习、思考能力,具体表现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
题上;
3、结合“四段制”保教常规模式,在日常环节中的渗透保教并重的理念。
(三)家园共育
加强家长与幼儿园的互动,实现家园共育。
措施:
1、以全园、年龄段、各班、个别为不同形式的组织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家长会活动;
2、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并开展家长问卷调查、家长满意度调查工作;
3、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家长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活动,丰富家长学校活动。
2014.2
第五篇:2013——2014第二学期教研计划
2013——2014学第二学期
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开发区第三小学
根据教研室的工作要点和本学期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我们语文组的教研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主题教研
主题教研的内容不变,低年级是大量识字,中高年级是“精要阅读”(一篇带多篇的探索)。低年级的识字教研,依旧是《中华字经》,本学期学习第二册,连带复习第一册的内容。识字的形式,在多样化的诵读基础上,本学期希望在识字方法上有所突破,除了常规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我们要在字理、猜谜语、编儿歌、环境识字和生活识字等下功夫,让《中华字经》掌握的功能扎实牢固。中高年级的“精要阅读”,我们要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放开步子,有条不紊的进行“一篇带多篇”的课堂教学,希望有所提高,有所突破,使其逐渐成熟。
二、集体备课。
本学期的集体备课把内容的整合、核心问题的提出和引导放在重要位置。找出每课重要内容中的重要问题,精讲精读,渗透方法。课件做到简单实用。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形式一直,内容可以略有改动。
备课时间是单周。每次集体备课前,备课组长到教务处
开个碰头会。备课形式,级部内备课组长根据分工,指定个人先备课,然后集体通教材,解决重点和难点。最后写出一份教学设计、制作出课件级部共享。个人使用时需要改动,请用红色。使用后有改动请用蓝色。
三、作业改革。
本学期的作业内容是作文、小练笔、语文基础训练、读书笔记。加大小练笔的数量,在作文和小练笔的批改上,做到面批面改,注重作后的讲评和修改;抓实抓牢基础训练,做到每人每道题都过关;充分利用好读书笔记,让学生的阅读和积累在有形的本子上,发挥无形作用。总之,在尽量减少作业形式的基础上,不削减作业的质量。
四、磨课。时间下周开始。形式,跟去年一样、报课题时间、人。
五、课堂大比武。所有的老师参与、时间期中考试后。形式讲课(一篇带多篇)
六、听课。语文教研组推门听课。时间从开学到3月底。打分,听课人王晓彤、王梅。中层包级部听课,每周都有,打分。校长坐班听课。本周开始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