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带答案)

时间:2019-05-12 15:2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出师表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带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出师表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带答案)》。

第一篇:出师表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带答案)

《出师表》课外比较阅读

一、【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 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躬耕于南阳躬:亲自,亲身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出生卑微,身份低贱③约己爱民约:克制

④悉仰于官悉:全部,都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我将来去世的时候,不允许家人收受财物,在外有盈余的钱财,而辜负了陛下的恩德啊。

3.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D)(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B.咨臣/以当世之事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D.臣身/在外 4.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2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公正廉洁 5.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3分)亲贤臣,远小人,选贤任能。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来讲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选拔有才能的人,善于听取意见,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百姓办实事,如果只是一味任人唯亲或量“财”而用,那只会祸国殃民,违法乱纪,被人民所唾骂,成为国家的罪人。

二、【甲】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乙】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臣本布衣布衣:平民百姓(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地位低下,学识浅陋(3)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奔走效劳(4)悉仰于官悉:全部 仰:依赖、依靠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字的含义(2分)(1)咨臣以当世之事(把)(2)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以至)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军事失利时我接受重任,在危急关头接受使命(2)及卒,如其所言到诸葛亮死时,情况果然如他说的一样 4.(甲)文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是三顾茅庐(或临危受命)(1分)

5.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是如何评价的吗?说出其中一点即可。(3分)

尽心为国,不谋私等;一代贤相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写一篇《出师表》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等

6.你对诸葛亮不留遗产给儿孙(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有什么评论?(3分)(褒贬不论,言之成理即可。)

三、【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优劣得所。【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1)简拔:选拔(2)裨补阙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3)优劣得所: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意气扬扬: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

(5)名显诸侯: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D)(2分)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4.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晏子的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四、【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乙】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①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

骜霸王②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吕氏春秋·下贤》)【注释】①“骜”同“傲”② 霸王:霸王的事业译文:三次到我住的草庐拜访我,向我询问当时的天下大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译文:于是不到一年,有很多匹日行千里的马送到燕国(1)先帝不以臣卑鄙(低微鄙陋)(2)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轻视)...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2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告之于帝

B、则攸之、棉、允之任也入则无法家佛士

C、先帝不以臣卑鄙以中有足乐者

D、遂见之公将鼓之

3、理解填空(2 分)

(1)杜甫在《蜀相》 一诗中写道:“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甲文中最

能休现诸葛亮“两朝”、“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也。

(2)齐桓公一日之内,数见布衣之士,亦可谓“三顾频频” 乙文中最能表现他这样

做的理由的句子是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

4、甲文中的刘备与乙文中的齐桓公有何共同点?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3 分)

共同点:他们都非常重视人才,或礼贤内下士,求贤若渴(1分)认识:当今世界,各种竞争日趋激烈,谁赢得了人才就能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我们

应该创造更加良好的氛围,真正做到人尽其才(2分能围绕人才,联系实际来谈即可)

五、【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

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

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

者三③今王诚欲致④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

而师之士争凑⑥燕。(节选自《燕昭王求贤》,有删改)

【注】①厚:丰厚,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由是.

感激(此(或“这”,或“这件事”))(2)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3)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4)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买)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B)(2分)A.苟全性命于乱世 / 况贤于隗者乎B.受任于败军之际 / 臣闻古之君人 C.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遂许先帝以驱驰 /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分)士 争 凑 燕士/争凑燕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5.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2分)思贤若渴,尊重人才,虚心求教(意思接近即可)

六、【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可计日而待也。【乙】郗超与谢玄①不善,苻坚②将问晋鼎③,既已狼噬梁、岐④,又虎视淮阴⑤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朝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⑥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⑦,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勋”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注释〕①郗(xī)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 ②苻(fú)坚: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③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④梁、岐:地名⑤淮阴:地名⑥桓宣武:即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⑦履屐之间: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 1.选出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2分)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B.必能裨补阙漏(同“缺”,缺点)C.郗超与谢玄不善(善良的)D.既已狼噬梁、岐(像狼一样)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A)(2分)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故不为苟得也 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扶苏以数谏故 C.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至则无可用 D.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其如土石何 3.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断句(只断两处)(2分)大 功 既 举 人 咸 叹 超 之 先 觉 又 重 其 不 以爱 憎 匿 善 大 功 既 举 /人 咸 叹 超 之 先 觉 / 又 重 其 不 以 爱 憎 匿 善 4.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5.【乙】文中郗超认为谢玄一定能完成北讨苻坚的重任,他的根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郗超曾与谢玄共事,发现谢玄使用人才得当,做事细致,能使各人都发挥出他们的才干(意思对即可)6.在【甲】【乙】两个文段中,诸葛亮和郗超为国家举荐人才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的优良品质请根据文段的内容对两人作简要评价(3分)诸葛亮:(评价诸葛亮能扣住“公平严明、知人善任、亲贤远佞”来答即可。)郗超:(评价郗超能扣住“发现人才眼光独到、力排众议推荐人才、不计个人恩怨、心胸宽广”来答即可。)

七、【甲】先帝知臣谨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1.解释下列词语(4分)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寄:托付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攘除:铲除 ③思惟北征,宜先入南宜:应该

④今贼适疲于西适:正好,正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2分)A.兴复汉室,还于旧都B.以奉先帝之遗愿 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辍耕之垄上

C.而议者谓为非计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水落而石出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②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 4.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3分)

①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②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③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答出一点得1分,意思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八、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16分)【甲】侍中、„„„„,可计日而待也。【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①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②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③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3)其谁可而为之(做、担任)(4)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过了)..

4.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4分)

(本题可从选用人才、举荐人才、结交朋友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完整阐述即可得满分。)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所以兴隆的原因。(2)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您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

3.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亲贤臣,远小人 ;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用原文回答)(4分)

第二篇:课外文言文答案

1穿井得人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一,1.等到 2.说,讲 3.不如

二,1.得到,获得 2.找到 3.能够

三,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四,以讹传讹

2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派使者问候赵威后,送给她的信还没有启封,威后问使者:“你们国家今年收成怎么样 百姓怎么样 国君怎么样 ”齐国使者很不高兴,说:“我奉命问候威后,可您现在不问候我们齐王,先问收成和百姓的情况,难道有先卑贱而后尊贵的道理吗 ”威后回答道:“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每年的收成,哪有百姓 没有百姓,哪有君王啊 怎么能舍弃根本的而询问次要的呢 ”

一,l.问候 2.这样 3.如果

二,排比: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反问:苟无岁,何以有民

三,民本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救民于水火之中……四,舍本逐末 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 轻重倒置

3齐欲伐魏

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一,l.快 2.分别 3.怕,担心 4.辞去,遣散 使(让)……休息 5.独得,据有

二,1.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2.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3.农夫看见了,没有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

四,寄寓了一定道理,对人们有一定警示作用.4.赵襄子饮酒

赵襄子喝酒,五天五夜没停止,对侍从说:“我真是国家的杰出人才呀,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居然一点也不疲劳.”优莫说:“君主您多努力呀!比纣还差两天罢了!纣喝酒取乐达七天七夜,现在您已经持续五天了.”襄子害怕了,对优莫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也要灭亡了吧 ”优莫说:“不会灭亡.”襄子说:“比纣就差两天罢了,不灭亡,还等什么呢 ”优莫说:“桀纣之所以灭亡,是因为遇上了汤武,现在天下都是桀一样的人,而您是纣一样的人.桀与纣并存世上,哪能一同灭亡呢 不过,也危险了!”

一,1.确实 2.尽力,努力 比不上 3.全,都 4.等待什么(其中“何”为疑问代词,什么)二,危险 知己知彼

三,1.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居然一点也不疲劳.2.比纣就差两天罢了,不灭亡还等什么呢

四,对比

5.沛公至咸阳

刘邦攻破咸阳后,手下的一些将士们都争先恐后地奔向秦朝的国库,把里面的金帛财物都分了,而萧何唯独先进入秦丞相府,把丞相,御史的律令,图籍都收藏起来.后来,刘邦成为汉中王,任用萧何做丞相.项羽和众诸侯们到了咸阳,烧杀抢掠一番离去.刘邦之所以了解天下的各处险要,人口的密与稀,人民的强健与柔弱,百姓的贫苦,都因为萧何完备地得到了秦的图籍.一,1.跑 2.用 做 3.……的原因

二,汉王刘邦之所以了解天下各处险要,人口的密与稀,人民的强健与柔弱,百姓的疾苦,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的图籍.三,萧何月下追韩信

6.四面楚歌

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士兵很少,粮食也没有了.刘邦的军队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围了好几层.项羽在深夜听到四面的汉军都唱起了楚地的歌曲,于是大惊失色,说:“汉军都已经取得楚地了吗 为什么楚国人如此之多呢!”就起床,在帐中饮酒.项王有一个美人,名叫虞姬,经常因宠幸而侍从在侧;有一匹骏马叫乌骓,常常骑它.于是项王就唱起了悲凉激愤的歌,自己作歌词:“我的力气能够拔山啊,勇气盖过世人.时运不济啊,乌骓马也不能奔驰了.乌骓不能奔驰了可如何是好,虞姬啊虞姬,我将怎样安置你呢!”唱了好几遍,美人随歌声应和起来.项王流下眼泪,手下的人都哭了,没有谁能够抬起头来看他.一,1.和 几 2.就 3.自己,亲自 4.没有人

二,1.汉军都已经取得了楚地吗 为什么楚国人如此之多呢!2.唱了好几遍,美人随歌声应和起来.三,乌江.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惋惜 不可沽名学霸王

7.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 ”孙叔敖惊讶地改变脸色说:“我很糊涂,怎么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 ”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厚的,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我的俸禄越是多,布施越加广泛.这样可以免于害吗 ”狐丘丈人说:“话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

一,1.吃惊 改变脸色 2.我,谦词 3.聪明,才思敏捷 4.君主厌恶他

二,l.我的爵位越是高,越加关心下层的百姓;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俸禄越是多,施舍越加广泛.2.话说得好啊!这类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三,大多人得“三利”之后纵情傲物,放任自己,以至于以荣升开始而以失败告终.8.孔子见罗雀者

孔子看到张网捕鸟的人,捕到的都是黄口的小鸟.夫子问捕鸟人:“唯独大鸟捕不到,为什么呢 ”捕鸟人说:“大鸟容易警觉,所以不易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如果小鸟跟从易警觉的大鸟,就捕不到;如果大鸟跟从贪吃的小鸟,也能捕到.”孔子回头对弟子说:“容易警觉就远离了祸害,贪吃就忘记了灾患,这是出自它的本性啊.但是因为所跟随的不同就变成了福或者祸.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

患.”

一,1.跟随 2.回头 3.贪图 4.远离

二,1.大鸟容易警觉故难以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2.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患.三,君子 小人

9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儿子还和原来一样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 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者说:“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 ”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 ”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一,1.逮捕 惊恐 2.希望 自身 3.同“否” 4.不久 逮捕他们的人

二,1.父亲难道见到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 2.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三,覆巢无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不能幸免.10三 上

钱惟演虽然出生长大在富贵人家,却很少有特别的爱好.他在西京洛阳时曾经对自己的下属官员说,自己一生惟独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书和史书,躺着的时候就读笔记小说,上厕所的时候就读短小的诗词,不曾有一刻放下书.谢绛也说:宋绶和他同在史馆任职,每次上厕所一定带着书去,诵读的声音洪大响亮,远近都能听见,他专心好学到了这种地步.我于是对谢绛说: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大多写于“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这是因为这些时候更有利于构思.一,1.虽然2.对……说 3.形容清脆响亮 4.使……听见 5.周密思考,构思 6.也二,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写的.三,B

四,成功来自于勤奋

11献曲求诗

宋神宗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是苏东坡生日,生日酒席摆在赤壁矶下.人们坐在高高的山峰上,可以低头看到树顶上的鹊巢.大家酒兴正浓的时候,江面上响起了笛声.客人中有姓郭,姓尤的两个人,很懂得音乐,他们对东坡说:“笛声很有新意,决不是一般的乐工.”派人去询问,原来进士李委听说是苏东坡的生日,专门作了一支南曲《鹤南飞》献给东坡.大家呼喊他,让他来到跟前,原来是个戴着青头巾,穿着紫色皮衣,腰间插了一支笛子的人.他吹奏完新曲,又畅快地吹了几个曲子,笛声嘹亮,就像要穿透云层崩裂山石一样,在座的客人都举杯痛饮而纷纷醉倒.李委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很好的纸,说:“我没有什么要求您的,如果能得到您的二首绝句就很满足了.”苏东坡笑着答应了他的要求.一,酣(喝得痛快,酒兴正浓)俗(一般,普通)腰(腰间插着)既(已经,以后).袖(从袖子里)从(听从,答应)

二,1.客人中有姓郭,姓尤的两个人,很懂音乐.2.在座的客人都举杯痛饮而纷纷醉倒.三,抛砖引玉

四,《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2.唐太宗论弓矢

皇上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少时喜欢弓箭,得到好弓数十张,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近来把它们给造弓的工匠看,却说'都不是良材',我问那原因.工匠说:'木心不直,则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弓虽然强劲,但射出的箭不直.'我这才明白先前的分辨不精了.我凭弓箭平定天下,辨别它还不能详尽,何况天下的事务,能够都知道吗 ”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多次召见,向他们询问民间的疾苦,朝政事务的得失.一,1.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 2.从前 3.不正 4.事务 5.皇帝自称 箭

二,l.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2.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省值班休息,经常召见,询问民间百姓的疾苦,国家政事的得失.三,1.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2.这段话说明唐太宗不但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触类旁通,从自己的不足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执政手段,这样他治天下可以说“虽不中,亦不远矣”.这也是形成唐代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吧.13王猛为京兆尹

秦王苻坚从河东回来,任命中央禁卫军营的将领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任命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兼京兆尹之职.特进,光禄大夫强德是太后的弟弟.他醉酒闹事,倚势横行,抢人财物,子女,成为老百姓的患害.王猛刚一到任就把强德拘捕了,上报皇帝后不等批示,就已把他杀了,陈尸于市;苻坚派臣下快马传旨赦免,已来不及.王猛与邓羌志趣相投,疾恨坏人,纠查案件,没有什么顾虑,一个月左右,被杀掉,判刑,免官的权豪和贵戚有二十多人,朝廷震惊,邪恶的人连大气也不敢出,路上丢失的东西无人拾取,治安很好.苻坚感叹说:“我今天才知道天下是有法治的!”一,l.京城最高的地方官长 2.朝廷中一种特殊的官号.3.初到任 4.志趣相同

二,1.醉酒闹事,倚势横行,抢人家财物,子女,成为当地百姓的祸患.2.苻坚派臣下快马传旨赦免,没有来得及.三,1.王猛不怕权贵,严格执法,是国家的重臣.2.秦王坚在王猛严肃执法之后,叹道;“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他岂能无法,只是无必行之法,袒护亲属是“刑不上大夫”.14.赵奢收税于平原君家

赵国的田部官吏赵奢征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用国法处治,杀掉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人.平原君愤怒,将要杀赵奢.赵奢说:“您在赵国是(王室)贵公子,现在纵容您家而不奉行公事,那么国法就被削弱,国法削弱则国家弱,国家弱则诸侯发兵入侵.这将使赵国无法存在,您又怎么能享有这种富贵!凭您的尊贵,只要奉公守法那么上下就安定了,上下安定则国强,国强则赵国政权稳固,而您贵为王族,难道会被世人看轻吗 ”平原君认为他很贤能,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让他主管国家税收,他把税收工作做得很好,使百姓富裕而国库充实.一,l.赵惠文王的弟弟,名赵胜 管事的人 2.国法 3.主管国家税收 4.发兵入侵二,1.而您身为王族,难道还会被世人看轻吗 2.平原君认为赵奢贤能,把他推荐给赵王.3.您在赵国是(王室的)贵公子.三,对比 国家的利益与王公贵族的利益是一致的15三 镜

正月十七日那天,魏徵去世了,皇上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唁,赏给羽盖鼓吹,恩准陪葬昭陵.魏徵的妻子裴氏说:“魏徵一生节俭朴素,现在用一品官的仪仗举行葬礼,这不是死者的心愿.”全都推掉不接受,而用布篷车载运棺柩埋葬.皇上登上禁苑的西楼,望着灵车痛哭.皇上亲自撰拟碑文,并刻在石碑上.皇上思念魏徵不止,对左右大臣说:“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正衣整冠;用古史做镜子,可以从中发现盛衰的道理;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与失.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一,1.现在 2.推辞 3.停止 4.心愿

二,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用古史做镜子,可以从中看出盛衰的道理;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与失.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三,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之治(贞观盛世)

16.毛遂自荐

赵王让平原君去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打算请他门下食客中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和他一起去,找到了十九个,剩下的没有能选到.毛遂向平原君自我推荐.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好比锥子放在口袋里,那锥子尖立刻就会显露出来.现在先生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身边的人对您没有什么称道,我也没有听说什么,这表明先生没有什么能耐.先生不行,先生留下吧!”毛遂说:“我不过是今天才请求进入口袋里呀!假如早让我进入口袋,就连锥子上部的环儿也会露出来,岂止是露出个锥子尖呢!”

一,1.剩下的 2.尖端 3.向 4.通“早”

二,1.赵王让平原君去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打算请他门下食客中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2.假如早让我进入口袋,就连锥子上部的环儿也会露出来,岂止光露个尖儿!

三,毛遂自荐 脱颖而出 自己推荐自己 人的才能全部表现出来

四,①人要善于把握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②这也是自信的表现.17.苟变吃人两个鸡蛋

子思向卫侯谈论苟变说:“苟变的才干可以统率五百乘.”卫侯说:“我知道他能够为将;不过苟变曾经做过官吏,收民税时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子思说:“圣主选用人材,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因此几搂粗的良材而只有几尺腐朽的地方,好木工是不会抛弃它的.现在君王您正处在列国纷争的时代,选拔得力将士,却因为两个鸡蛋的小过就把卫国良将弃置不用,这事儿可不能让邻国人知道哇!”卫侯连拜两拜说:“谨受您的教导!”

一,1.率领,统带 2.任用 3.不过 4.抛弃,舍去

二,1.向民收税时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2.圣主选用人材,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三,辅佐君王的武臣 坏人的党羽

四,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略

18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汉高帝刘邦在洛阳南宫摆下酒宴.皇上说:“列侯,诸将不要隐瞒我,都说出你们的想法: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就分封给他们,和天下人同享好处.项羽不是这样,有功

劳的就嫉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这就是他失掉天下的原因.”皇上说:“你们只知道问题的一个方面,不知道另一面.在军帐中运筹谋略,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粮道,我比不上萧何;联合百万军兵,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任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啊.”群臣听了,心悦诚服.一,1.隐瞒 2.夺取 3.嫉妒 4.供给,供应 5.同“悦” 6.同“擒”,擒获

二,1.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2.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三,鸿门宴中范增数次递眼色给项羽(数目项王),让他杀刘邦,他都不听从.

第三篇: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与答案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与答案

(一)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其始折旋疾徐()乃四顾胆落()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遂以为尽操舟之术。椎鼓径进……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②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③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④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义士。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③委:丢下。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

1、在下面语句中加上一个逗号,将其断开。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2、翻译下面语句。

吾今死矣,子速去!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都城。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距离B.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诽谤 C.愿王察之:观察D.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结束 2.翻译句子。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三人成虎”。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4]

蜀之鄙(边远的地方)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依仗、凭借)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以()告富者”是一个省略句,括号中省略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3.选出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B)吾欲之南海(往)(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来)4.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的是问号,而第二处用的是感叹号?请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鲜明是本文写法上的一大特点,请以蜀鄙二僧欲往南海部分为例,说说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子侄立定志向,刻苦学习?()A、天下事有难易乎?B、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7.文中可以看出“之南海”是非常困难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楚有祠①者,赐其舍②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③,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予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选自《战国策·齐策》)注:①祠:祭祀。②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③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1.请从所学的课文中,找出与文段中加点的“且”、“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句子各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与本则寓言的寓意相对的—个成语。()(A)画饼充饥(B)画地为牢(C)画虎类犬(D)画龙点睛

(六)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选出对“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翻译正确的一项()A.我也没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罢了。B.我也没有其他手段,只有手熟罢了。C.我也不说别的,只有手熟练。

D.我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4]

2.这段方框中最恰当的标点是哪一种?为什么?选出理解最正确的一项。()A.句号。因为一句话已经说完了,要稍作停顿。

B.问号。因为这是一疑问句,句中含有疑问词“安”(怎么)。C.逗号。因为一句话尚未说完。

D.感叹号。因为它深刻地表现陈尧咨盛气凌人,怒不可遏的骄傲态度。

3.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从根本上说,是由陈尧咨的什么心理引起来的?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A自矜B.自卑C.谦虚D.嫉妒 4.陈尧咨的神态是怎样变化的?根据文段内容,填写下表(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矜_____________ 5.“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状态?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A.佩服卖油翁的高超技艺,表示虚心向他学习。B.始终不信服卖油翁“惟手熟”的说法。C.争强好胜,不愿当面接受。

D.打心里感谢卖油翁的有益教诲。

6.《卖油翁》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1.解释加点的词。

(1)将援引射之()(2)宜燔()(3)烹燔半焉()(4)已而索雁()2.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已而索雁,则凌空远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竞斗而讼于社伯”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一丝而累,以至于寸。C.择其善者而从之。D.朝而往,暮而归。4.本文涉及几个人物?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②,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⑤。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⑥之甚!身⑦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注释]①氓,百姓。②中济:渡到河水的中间。③寻常:古代以八尺为寻,两寻为常。④侣:同伴。⑤怠:懒惰,松懈。此为疲倦无力。⑥蔽:蒙蔽,指为金钱所迷惑。⑦身:自身,自己。

1、解释加点的字。

永之氓咸善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 是以后何不去之益怠

2、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项()()A水暴甚暴病身亡B绝湘水夜久,语声绝

C汝善游最也京中有善口技者D身且死立岸上呼且号曰

3、翻译句子:

①汝愚之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慢看

2、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3、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不能自满或应该不断进取)

(二)1、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2、我现在是活不成了,你快离开吧!

3、被荀巨伯舍身救友的义举所感动

(三)1、C2、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明摆的事,但是有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变成真的有老虎了。

3、担忧邯郸距离大梁太远,有人挑拨离间,使魏王对自己失去信任。

4、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四)1、主观努力或立志

2、到过南海这件事或“之”

3、D(难道)

4、第一次表探询的语气,第二次轻蔑的语气或第一句表疑问,第二句表不屑一顾)

5、贫和尚认为去南海一瓶一钵就够了,富和尚认为应雇船去南海(或贫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还没有成行)

6、D7、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五)1、年且九十亡以应

2、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她添(画)上脚呢?

3、D

(六)1、A2、D3、A4、忿笑

5、C6、熟能生巧

(七)1、牵引应当烧寻找

2、过了一会儿去寻找雁,而那雁已向高空飞远。

3、C4、三个人都不正确。因为办事要抓住时机,不能为无为的争论而贻误战机。)

(八)1、都他的你因此抛弃更加

2、AC3、①你太愚蠢了。②你最善于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后了?

4、讽刺了那些贪而无厌、爱财如命的人。

第四篇:小学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小学课外文言文阅读

1.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逐走】竞跑,赛跑。逐,追赶。【入日】追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足】够。【北】向北。【大泽】大湖。【道】中途,半路 【弃】遗弃。【邓林】桃林。【夸父追日(成语)】比喻决心大或不自量力。

2.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①,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②!天帝使我长百兽③,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④。子以我为不信⑤,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⑥?”虎以为然⑦,故遂与之行⑧。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⑨,以为畏狐也。——《战国策》

[ 注释 ] ①求——搜求,寻找。②无敢——不敢。

③长(zhǎng)—首领。这里用作动词,当首领。④逆—违反。命—命令,志。⑤不信——不老实,说话。⑥走——跑,逃走。⑦然——对的。⑧遂——于是,就。⑨畏——害怕。

揠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坠--落。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从表达方式上看,选问中前两句的是(),最后一句是()。5.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6.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②先子度其足: ③而置之其坐: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文中的 之 字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②至之市()③而忘操之()

④反归取之()

⑤何不试之以足()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 “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1.解释加点字 ①窃.入学舍()②辄.默记()③儿痴.如此()④恬.若不见()⑤父怒挞.之()⑥曷.不听其所为()2.翻译句子

①王冕者,诸暨人

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3.王冕能成为画家的原因是什么?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1.解释加点字 ①席而啖.菱()②欲以去.热也()2.翻译句字。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鼠画逼真

原文:东安①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②,献之邑令③。令初不知爱,漫④悬于壁。旦⑤而过之,轴必坠地⑥,屡悬屡坠。令怪之⑦,黎明物色⑧,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⑨举轴,猫则踉跄⑩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⑾着,于是始知其画为⑿逼真。注释:

① 东安:县名,现在湖南省衡阳一带。善,精通,擅长。

② 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轴:画卷 ③ 邑令:县令。

④ 漫:漫不经心,随便。

⑤ 旦:早晨。

⑥ 必坠地:总是落在地上。

⑦ 怪之:对这种情况感到奇怪。怪,认为••••••奇怪,感觉奇怪,此处形容词做动词,意动用法。

⑧ 物色:察看;观察 ⑨ 逮:等到,及。

⑩ 踉锵:形容猫跳跃捕捉的样子。

⑾ 然:这样。

⑿ 为:是。方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也。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问其故(2)。

一儿曰:“我以(3)日始出时去(4)人近,而日中(5)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6),及(7)日中则(8)如盘盂(9),此不为(10)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11),及其日中如探汤(1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13)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4)!” 注释:(1)辩斗:辩论,争论。

(2)故:原因,缘故。

(3)以:认为。

(4)去:离。

(5)日中:正午。

(6)车盖:如今雨伞,顶篷呈穹隆状,称为车盖

(7)及:到了。

(8)则:就。

(9)盂:圆者为盘,方者为盂。盂是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0)为:是。

(11)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12)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

(13)决:裁决,判断。

(14)孰为汝知乎:谁说你智慧多呢?孰:谁。为,同“谓”,说。汝,你。知,同“智”,智慧。

小学课外文言文阅读译文

1.夸父追日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2.狐假虎威

[ 译文 ]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 寓意 ] 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揠苗助长

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刻舟求剑

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①自:从。

②是:这。船已经前进了,而剑不能前进。像这样寻找剑,不也太愚蠢了吗? 记述; 议论。5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更加具体地楚国人的死板、愚昧。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考虑情况的变化,按照事物的发展来办事。郑人买履

译文: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走到走到集市上去买鞋子时,忘记把量好的尺码带在自己身上。他拿起鞋子,才想起,说:“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①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的人。②先自己测量自己的脚。③然后把尺子放在他的座位上。3 不要墨守陈规,按教条办事,要知道变通,摆脱腐朽思想的束缚。4 ①代词,指尺子; ②到……去; ③代词,指尺子; ④代词,指尺子;

⑤代词,指鞋 王冕 ①窃:偷偷地; ②辄:就;

③痴:形容极度迷恋某种事物;

④恬:坦然;

⑤挞:用鞭子打。

⑥曷:同“何”,怎么,为什么。①王冕是诸暨县人。

②一到夜里,王冕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读书。3 吃苦耐劳,勤奋学习。北人啖菱 ①啖:吃。

②出:驱除。菱是在水中生长,而他说是在土中生产,这是本来不知道的事情却硬说自己知道。自己不懂的事物,不虚心求教,反而自吹自己知道,结果闹出笑话,充分反映出这个北方人的愚昧。(其它答案合理均可)鼠画逼真

译文: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做画,作了一幅题材为老鼠的画,献给县令。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

上去多次落下地。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来察看,发现画落在地上,而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跟着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到这时候,才知道这幅鼠画是画得很逼真的,值得爱惜

方仲永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的时候,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两小儿辩日 译文.:

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第五篇:初中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B.答案

(一)曹彬仁爱

【参考答案】

1、(1)居住(2)担任

2、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墙壁瓦石的缝隙里,蛰伏着各种虫子,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

3、为下面的故事作衬托,突出他“仁心爱物”

4、不以个人喜怒杀人 冬日不修敝屋 仁心爱物

(二)狄仁杰

【参考答案】

1、(1)派往(2)到„„去

2、(蔺仁基)因此对李孝廉说:“我们难道不感到惭愧吗?”

3、表现出狄仁杰的品行影响了他人,侧面衬托出狄仁杰品质的高尚

4、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待,友好相处,尽力帮助他人

(三)巨商蓄鹦鹉

【参考答案】

1、(1)才(2)因为

2、(商人)就许诺它,说:“我应当亲自送你回归大自然。”

3、(3)思维敏捷,及时倾诉自己的不幸(4)离别时情真意切

4、不要剥夺他人的自由,不要剥夺其它生命的自由

(四)鲁肃简公二事

【参考答案】

1、(1)回家(2)详细

2、但是我已经换了衣服,街上也没有认识我的人

3、他嗟叹鲁肃简公宁愿受责罚,也说实话,在官场上保持着少有的诚实、正派

4、诚实正派(忠实)安贫乐道

(五)床头捉刀人

【参考答案】

1、认为;使者

2、但是(那位)座位旁边握刀(侍立)的人,才是位才略非凡的人啊。

3、D

(六)韩休为相

【参考答案】

1、(1)做,担任(2)到

2、韩休担任宰相,陛下(变得)很瘦,为什么不罢免(驱逐)他

3、韩休为人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为了国家大计,敢于与皇上争执。他是个有良好声誉的官员。

(七)洪承畴①二事

【参考答案】

1、(1)替,给(2)跑,小跑

2、洪承畴出去以后,先生拿笔很快地写了一副对联

3、闭目不视 憎恨洪承畴背叛明朝(不与洪承畴同流合污),保持了民族气节

4、巧用人名,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八)刘南垣开喻门生

【参考答案】

1、(1)等到(2)勉强

2、(1)直指因为(是)老师说的话,不敢推辞(2)、直指明白了这是在开导他,以后就再也不敢因饮食问题而苛责别人了

3、B

4、(供参考)刘南垣教训弟子的方法巧妙、得体,我们给别人提建议,也要讲究方法,使接受者心服口服。或:待人要宽厚,不要在小事上苛责于人

(九)明成祖讲官

【参考答案】

1、(1)看(2)道义,真理

2、小人确实有不能放弃的才能,必须经常告诫他,不让他有过错就可以了

3、小人逞才而无耻

4、略(讲出道理即可)

(十)银烛

【参考答案】

1、(1)做,担任(2)原先的

2、你的蜡烛不能够燃烧,换可以燃烧的

3、希望丰庆不要追查他的贪财行径,保住官位

4、他是个清廉正直的人,是个做事讲究方法策略的人(是个照顾别人面子的人)

(十一)知人

【参考答案】

1、(1)不久(2)看着(回头看)

2、知道这些情形的人,都感叹赵开心有知人之明。

3、吴园次独落落不以欣戚改观

4、示例:要通过平时的言行,真正了解人的内心,要有知人之明。或:做人要知恩图报,要古道热肠

(十二)谲判

【参考答案】

1、(1)路(2)导致

2、你的银子确定是五十两,但这里写明为四十五两,这不是你的银子

3、为了惩罚得人帮助不知感谢,反而昧着良心含血喷人的人

4、本分,不贪不义之财,懂得教育子女走正道

(十三)物破自有时

【参考答案】

1、(1)说(2)全

2、你是因为不小心才打破玉盏,又不是故意的,这有什么罪呢

3、坐客皆愕然 尤为宝爱

4、待人要宽容大量

(十四)赵人患鼠

【参考答案】

1、(1)善于(2)吃

2、他的儿子觉得猫成了祸患,告诉父亲说:“何不把这只偷吃鸡的猫赶走呢?”

3、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4、有所失,才有所得,不可因小失大。(或:当事物必须加以取舍时,应该“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将损失降到最低,获益力求最大)

(十五)登泰山记

【参考答案】

1、(1)山脚(2)尽头

2、到了泰山的脚下,已经看见所说的天门,在几千丈以上

3、姚鼐

4、奇 独

(十六)鸟 说 【参考答案】

1、满;寻取,寻觅

2、距离地面不超过五六尺,人的手能够碰到它们

3、羽毛洁(或:色明洁)音鸣好

4、在世俗的社会中,高洁的人,往往命运多舛。

(十七)说马

【参考答案】

1、(1)到(2)被

2、回家的路上想不出其中的缘故,到家后就把这件事告诉给了前辈长者

3、(1)庞且峻,雄而有力(2)鬣长蔽目不见虎,故不知其为虎,故其气猛,猛故不惧

4、天下事,成于勇,败于怯

(十八)东坡逸事

【参考答案】

1、(1)担任(2)欠

2、长时间下雨并且天气一直寒冷,扇子卖不出,不是不肯偿还债务

3、表现了苏东坡书法水平高超,为人潇洒倜傥

4、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十九)君子济

【参考答案】

1、(1)路(2)命名、取名

2、他的儿子把钱币全部赠给津长,津长不接受

3、厚道,不贪财

4、君子济命名的缘由

(二十)赵母训子

【参考答案】

1、(1)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却”(2)吃

2、他曾经捕获肥美的动物来给母亲

3、勤学苦读,获取功名

4、例:家庭(母亲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

下载出师表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带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出师表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带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一、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各题 (一)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大全]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2007年江苏省无锡市 田单即墨之战 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幸轊①。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

    课外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 (一)徐孺子的故事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世说新语•言语》) 1、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

    课外文言文

    【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

    课外文言文专题

    课外文言文专题阅读2010上海初三二模专题复习杜刚【奉贤】(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商汤见伊尹①②③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

    课外文言文

    (一)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 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 蛇成,夺......

    课外文言文(本站推荐)

    课外文言文阅读(A级) (一)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

    文言文课外

    11、崔景偁拜师 余始识景偁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请为弟子。余愧谢,不获。且曰:“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之谓也。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