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畜牧兽医基础知识
养禽场气雾和注射免疫操作注意事项
气雾免疫的注意事项
气雾免疫法是一种值得稳步推广的免疫方法,气雾免疫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注意免疫鸡群的日龄日龄过小的鸡做气雾免疫,易引起呼吸道症状,影响免疫效果,生产中常常在大于45日龄的鸡做气雾免疫。
使用合适的佐剂稀释疫苗最好使用去离子水、蒸馏水、凉白开水、清洁用水,切不可用生理盐水。为保护疫苗,稀释时应加入0.1%的脱脂奶粉、3%~5%的中性甘油、1%明胶、10%葡萄糖、10%蔗糖等佐剂。冬天气雾免疫时,水温在20~30℃之间再稀释疫苗,从而避免雾滴过冷引起的应激。
选择合适的雾粒一般70%以上的雾粒直径为1~12微米为宜,为达到合适的刺激强度,1月龄以内的鸡,可以使用粗雾粒,雾粒直径在50微米以上;1月龄以上的鸡,可使用细雾粒,雾粒直径为5~20微米。
保持合适的高度一般来说,喷雾枪口应在鸡头上方约30厘米处喷雾,选用粗雾滴气雾时,喷雾枪口可在鸡头上方约80~100厘米处喷雾,人距鸡2米为宜。
注意鸡舍的温度和湿度气雾免疫时较合适的温度是15~25℃,温度再低些也可以进行,但一般不要在环境温度低于4℃的情况下进行。如果环境温度高于25℃时,雾滴会迅速蒸发而不能进入鸡的呼吸道。如果要在高于25℃的环境中进行气雾法免疫,则可以先在鸡舍内喷水,提高鸡舍内空气相对湿度后再进行。
在天气炎热的季节,气雾免疫应在早晚较凉爽时进行,而且喷雾时要求相对湿度在70%以上,若低于此湿度,则可在鸡舍内洒水或喷水。
注意疫苗用量和疫苗稀释液使用量气雾免疫时,使用的疫苗剂量最好加倍,而稀释液的用量,则应根据饲养方式、鸡的日龄及雾滴大小来确定。1月龄以下的平地圈养的雏鸡,如用粗雾滴喷雾,则每1000只需用疫苗稀释液300~500毫升。1月龄以上的笼养蛋鸡和种鸡或在气雾前已预先被赶入适当栏圈内,使之较为密集的平养肉鸡、种鸡或后备鸡,使用雾滴直径在30微米以下的,则每1000只需用疫苗稀释液150~300毫升。
添加合适的药物气雾免疫对鸡群的刺激作用较大,尤其会加重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性气囊炎等疾病,因此,进行气雾免疫时,必须选择没有呼吸道症状的鸡群,而且在喷雾前,可适当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以避免诱发呼吸道疾病,如硫氰酸红霉素、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等。
注射免疫的注意事项
1.注射疫苗的部位应选择在颈部皮下(下1/3处)或浅层胸肌进行注射。不提倡在腿肌注射,特别是细菌苗的注射。颈部皮下正确的注射方法是一人保定鸡只,另一个人负责注射。注射时用拇指和食指把鸡颈部(靠近翅膀处)皮肤捏起使皮肤与颈部肌肉分离后,注射器针头以小于30度角注射到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皮下。注射后的油苗应分布在颈部肌肉和皮肤之间。在进行胸肌注射时,应该用7~9号短针头,并且针头与注射部位成30度角,于胸部的上1/3处,朝背部方向刺入胸肌,不能垂直刺入,以免损伤内脏,造成死亡。
2.油苗免疫前应摇匀,注意预温。疫苗使用前注意轻轻摇匀,避免产生泡沫。在秋冬季注射油苗前,一定要预温,预温方法是在注苗前4~5小时,把油苗取出后放到温水中(37~40℃),使油苗的温度尽量接近鸡的体温时再进行注射。
3.注射疫苗时对鸡应轻拿轻放,抓鸡动作不能粗暴。多数鸡群注苗后出现的产蛋率下降与抓鸡动作过于粗暴有关。
4.产蛋鸡注射油苗应选择在合适的时间进行。由于正常鸡群的产蛋集中在上午进行,在上午所产鸡蛋数占全天所产鸡蛋的80%以上,因此,在黄昏后注射疫苗有助于减少鸡群应激,有利于减少卵黄性腹膜炎等症状。
另外,注射疫苗的注射器、针头应严格消毒,注射疫苗时每100只鸡更换一个针头。
养鸡免疫接种十大要点
近些年来,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鸡的疾病也越来越趋向于疫病慢性化和非典型化,混合感染病例增多,而药菌株也越来越多,而且耐药谱也越来越宽。这些现象都给临床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有很多常见病如大肠杆菌病,呼吸道疾病等都是由于免疫接种做得不规范,或者是疫苗质量有问题而造成免疫效果不确切而引发的;有的是由于免疫接种引起的应激,使鸡体抵抗力降低而引起的。广大养鸡户和基层畜牧人员尽管认识到“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理念,但在预防免疫接种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养鸡免疫接种做得好,可大大减少鸡病的发生,能大幅度提高养鸡的效益,使养鸡业蓬勃发展。养鸡免疫接种中应十分注意的有十大要点,望养殖户参考。要自己制订免疫程序,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现成的程序。要根据你处养鸡业的发展状况、鸡的生产用途、常见病种类及其流行特点等因素,在当地畜牧人员的指导下,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如果养的是商品蛋鸡,就不要接种传染性脑脊髓炎疫苗,非传染性喉气管炎疫区不宜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正处于产蛋盛期的鸡群,尽量不进行免疫接种。为了加强免疫效果,必须进行重复接种。如新城疫可进行3~5次接种。只要疫苗质量可靠,初次免疫接种和重复接种都尽量使用同一厂家的疫苗,这样才能产生较持久的免疫力。不要过分加大疫苗的使用剂量。事实上,一般在采用滴鼻、点眼、刺种或者注射等方式进行免疫接种时,只要按照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上规定的去做就行;如果采用饮水免疫接种,每只鸡可增加1.5~2羽份;紧急接种鸡新城疫Ⅳ系疫苗,一般每只鸡为4~6羽份。在采用饮水免疫接种时,饮苗前要停水2~3小时,饮苗后还要停水1~2小时。饮完苗后的停水一般被忽视了,从而造成免疫效果不佳。只有饮苗前后都停水,才能获得满意的免疫效果。要把灭活油苗和冻干弱毒活苗同等重视,配合使用。灭活油剂疫苗容易贮存,便于运输,使用剂量标准,免疫期长;但价格高,使用麻烦。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在单一使用灭活油剂疫苗,其免疫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防治新城疫时应同时使用灭活油苗和弱毒活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不能接种弱毒活苗与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同时使用。弱毒活疫苗是抗原,而高免血清和卵黄抗体是抗体,同时使用两者会发生中和反应,会大大地降低免疫效果。如果要用,也应至少间隔2周以上。不要在疫苗稀释液中加入抗菌药物。实验证明,大多数抗菌药物都可改变稀释液的渗透压或pH值,降低疫苗内病毒的成活率,从而降低了免疫效果。8 不能用皮下注射或者肌肉注射来代替翼膜刺种。实验证明,现有鸡痘疫苗只适宜来用刺种法或者毛囊涂擦法。不要对大羽份疫苗进行分装。因为原先冻干苗经冻融后,病毒活力会降低,而且分装过程中可能带进杂菌,分装前后湿度也不一样,都会影响疫苗的质量。10 疫苗要从当地畜牧部门许可的兽药店购买,并要认准是国家准许的生产厂家生产的有批准文号的合格产品。用后要把空包装瓶立即掩埋处理好,不能随便乱扔,以免弱毒变异成强毒而继发感染。
第二篇:畜牧兽医基础知识
鸡群免疫抑制病感染现状与防控
一、鸡群免疫抑制病的感染现状
1.经对鸡群中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呼肠孤病毒3种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鸡场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呼肠孤病毒的母源抗体阳性率都非常高,在经过1~3周母源抗体消失后不久,从5周龄开始出现自然感染引发的抗体阳性率逐渐升高;到20周龄时,绝大数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呼肠孤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可达到95%~100%。
2.发病鸡群中免疫抑制性病毒发生共同感染,也就是说几种免疫抑制病同时存在于动物的体内。
3.禽呼肠孤病毒、禽白血病J亚群可对鸡胚垂直传播。如果鸡蛋中含有此病毒的话,那么肉鸡的鸡苗中也会有此病。
4.免疫抑制性病毒对疫苗免疫的影响可以持续3个月。
5.免疫抑制病可诱发和加重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并减弱药物的作用。如,成为大肠杆菌、支原体、球虫等疾病发生的诱因。
6.免疫抑制病使细菌和寄生虫病更容易产生耐药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在动物体内形成,是引发动物发病的重要因素。
二、免疫抑制病发生的危害
在生产第一线的兽医工作者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绝大多数抗生素对雏鸡或是青年鸡细菌性心包炎和肝周炎不起作用,但是在90年代,像皮肤烂、隐性杆菌等细菌性疾病,使用抗菌药物就会立马见效。
原因是这些免疫抑制病的病毒感染雏鸡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表
现为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和法氏囊的萎缩,从而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易继发其它疾病混合感染,因此,单纯的应用抗菌药物效果不明显。
经对临床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时发现,在大部分“包心、包肝”的病死鸡体内,确实可以分离到大肠杆菌,但还有20%的病例分离出的却是沙门氏菌,还有15%的病例是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据此推论,所谓“大肠杆菌病”只是一种继发性感染。
研究结果证明,多数免疫抑制性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除外)的免疫抑制作用与年龄密切相关,以1日龄感染特别是垂直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最为严重。
三、免疫抑制病的流行和防控
(一)流行发生时的表现
1.免疫抑制性病在我国呈多发态势。各种鸡均容易感染,饲养管理不良的鸡场发病严重。1周龄雏鸡表现为弱雏多、生活力差、死亡偏多,存活鸡生长差异显著。
2.1~3次免疫后,尤其是首免2~3天后,即表现出生长受阻、体重差异大、全身羽毛粗乱、无光泽、脱水、死亡率上升,有明显的死亡曲线,容易继发大肠杆菌病、副伤寒、新城疫等疾病。蛋鸡体重不达标,开产延迟,可在饲料里面加入牛奶、蛋白质;肉鸡不能同期出栏。死亡率一般在3%~10%之间,严重的可达50%以上。
(二)临床症状
1.在1~3次疫苗免疫后,鸡群出现数量不等的鸡精神沉郁、减食,有的呼噜,羽毛粗乱、无光泽,生长受阻;有些鸡群出现少量死亡,且死亡数量逐渐增多或
是不断出现新发病例。
2.成鸡表现为体重差异明显,开产延迟,采食量长期低于正常水平,产蛋减少,畸形蛋或是白壳蛋增多,没有产蛋高峰,并不断有死亡鸡出现;肉杂鸡仅表现为采食量低下,个体参差不齐,不断检出死亡鸡只,不能正常出栏。肉鸡表现比较明显。
(三)病理变化
如果没有继发感染,剖检可见肝、脾肿大出血,肠道内容物呈粘液性变化,少数有局部点状或片状出血,胸腺显著萎缩,这是重要指标。有些病例气囊轻度浑浊,严重者十二指肠、空肠、直肠、泄殖腔黏膜及心肌、胆囊、胰脏上有多少不均、大小不一的突出性结节,法氏囊萎缩变性,有黏液,有的出血,胸肌和腿肌黄染,但不一定出血。
(四)处理措施
1.严格拒用被污染或是非SPF来源的弱毒疫苗,特别是2周龄内的雏鸡用疫苗,以防止由于疫苗因素造成鸡群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病毒是禽类疫苗中最为常见的污染病毒之一,所以建议大家使用正规厂家的SPF疫苗。
2.要求鸡场或饲养户对鸡群的母源抗体状况、鸡群日龄、免疫间隔时间、所用疫苗的性能有充分的了解。原则上正常鸡群首免不用中等毒力和中等偏上的法氏囊疫苗免疫。
3.接种疫苗后的2~3天内对鸡群加强管理,不让其受冷、过热、拥挤,并避免转群、断喙及其他对鸡群有应激影响的活动。在饮水中添加优质的电解质多维,也可配合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比如,左旋咪唑、黄芪多糖、干扰素等,以防
止免疫抑制和并发病的发生。
4.已经发生免疫抑制的鸡群,要详细的了解整群鸡的状况。处置原则是:消除应激,提高免疫力,控制继发感染。建议用免疫增强剂配合优质的电解多维和抗菌消炎的药物饮水或拌料。只要用药及时得当,一般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病情会有所缓解或痊愈的。
5.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或禽呼肠孤病毒已有商品化疫苗,建议所有种鸡在开产前免疫,并对鸡群抽样检测抗体阳性率,通常一个群体抽取30~40份血清。鉴于在鸡场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和禽呼肠孤病毒自然感染非产普遍,鸡群在开产前几乎所有的鸡已经产生抗体。在这些鸡群里,为了节约成本就没有必要实施免疫。根据我国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建议在16周龄龄时取30~40份血清,如果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或禽呼肠孤病毒的抗体阳性率不到60%,就应尽快实施免疫,如果在60%以上,一般来说,到开产前,抗体阳性率可以通过横向感染自然达到95%以上。
6.对于还没有商品化疫苗的网状内皮增生病和禽白血病,必须设法完成原代种鸡场的净化,比如,淘汰带毒鸡,从而减少和避免垂直感染或早期感染。近两年来,经农业部批准,我们正在研制用于免疫种鸡的网状内皮增生病疫苗,经过2~3年的田间试验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已经开始申报规程。
另外,对于免疫抑制病的预防原则是增强机体免疫力、健脾、开胃、保肝、健肾,可使用益生素、酶制剂、低聚糖、中草药、多种维生素、葡萄糖、微量元素替代抗菌药物的使用,常常可取得良好效果,能从根本上避免细菌感染的发生。
养鸡场如何防控疫病的发生
1.重视鸡场卫生。养殖户应始终把搞好环境卫生放在重要地位。要定期清扫、消毒,每周至少1次,场区内不能有鸡粪和鸡毛。死鸡不能乱扔,要及时进行焚烧或深埋。从鸡舍清出的鸡粪要及时运走。并进行发酵或烘干处理,鸡舍排出的废水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2.严格隔离饲养。鸡场位置的选择要有利于隔离,要建在地势高燥,开阔平坦,排水方便、水质良好,远离村镇、工厂、肉类加工厂的地方,既要求僻静,又要交通方便。场内鸡舍间距不小于12m。鸡舍不得让外人参观,进场人员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方可进入。不从疫区购买饲料、鸡苗等。还要做好防鸟、防鼠、防蚊蝇等工作。
3.坚持全进全出。目前,很多养鸡场(户)尤其是农村养鸡户,常常在一个很小的区域里把雏鸡、育成鸡、成鸡都养在一起,而且老鸡还没淘汰,新雏又进场,鸡场没有间歇的时间,也就不能进行全场的彻底消毒,所以,一旦发生传染病,很快就会殃及全群鸡。科学的养鸡方法是把成鸡和育成鸡、雏鸡分开饲养,绝对禁止把不同日龄的鸡放在同一鸡舍内饲养,最好做到全进全出。
4.加强饲养管理。在断喙、转群、免疫或饲养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及天气骤变时,鸡群会发生应激反应,鸡对维生素A、K、C需求量增加,应及时补充。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微生态制剂(如:EM菌),能增强鸡体质和抗病力,对防治某些特定疾病,如大肠杆菌病等有显著作用,并能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5.彻底消毒。要把消毒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不仅要做好鸡场的各个环节(如大门口、生产区入口及鸡舍入门等)的消毒,而且要坚持做好带鸡消毒,即在鸡舍有鸡的情况下用适当的消毒剂对鸡群进行喷雾消毒,这对环境的净化和疫病的防治具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夏季鸡消毒还可降温。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是引发多种疫病的原因。因此,一定要十分重视饲料和饮水卫生,鱼粉和骨粉中常含有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最好不要用来直接喂鸡;发生霉败变质、污染严重的饲料不能喂鸡;鸡的饮水应清洁,无病原菌或病原菌数量不超标。
6.合理免疫。免疫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免疫能否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疫苗的种类、疫苗的质量、免疫的时间、免疫的方法等等。所以,养鸡场一定要根据本场的疫情和生产情况,制订本场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要有计划地对鸡群进行抗体监测,以便确定最佳的免疫时期,并要常检查免疫后的效果。使用的疫苗要确保质量,免疫的剂量要准确,方法要得当。免疫前后,一定要保护好鸡群不被强病毒侵袭,还要避免各种应激。对鸡群增喂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及免疫增强剂,以提高免疫效果。
7.科学投药防病。根据本场的发病情况和疫病的流行特点,制定一个投药程序,有计划地在一定日龄或季节对鸡群投药,可防止或减少发病。
第三篇:畜牧兽医工作计划
20**年,在区委、区政府、区农委的非常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年工作目标,扎实推进畜禽规模养殖,有效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各项关键措施,突出加强检疫监督工作,大力整顿和规范活禽交易市场秩序,加大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等畜牧投入品监管力度,努力完善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不断提升畜牧业依法监管水平,全区畜牧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生猪、肉禽和蛋禽的规模养殖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标准化、产业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抗体保护率全部达到省市规定的要求。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率达100%。全年未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关键之年,我区畜牧兽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保供给、促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总体要求,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坚定信心、促进发展”为主题,以“稳生猪保供给、抓防疫保安全、上规模增效益、调结构促发展”为重点,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畜牧业为抓手,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千方百计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千方百计保持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主要目标是:2009年全区畜牧业产值提高5%,规模养殖比重完成省、市下达指标,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基地2个,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应免率达100%,有效抗体保护率80%以上,畜禽养殖、免疫信息建档率、牲畜挂标率均达100%,产地检疫率、屠宰企业持证开办率、屠宰检疫率、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流行”和不发生重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努力实现全区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1、扎实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加快清洁健康养殖步伐。畜牧规模养殖是我区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发展方向,以麒麟高效畜牧业园区为抓手,罗宏斌10万头猪场在**年的基础上09年将继续加以推进,向周边地区辐射成为生猪养殖小区,继续加强奶牛、长毛兔、蛋鸡养殖小区建设。进一步转变养殖观念,创新养殖技术,大力发展健康生态养殖模式,积极引导现有养殖场户进行改造升级,加强圈舍粪污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以清洁健康养殖示范点的创建为契机,培植建设一批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现代畜牧生产企业,力争泰州卫岗奶牛场、罡杨佳旺合作社万头猪场健康生态示范基地通过创建验收。
2、贯彻实施《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加强对奶农、奶站及卫岗乳制品厂的监管和服务。加强奶牛养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规范的生鲜奶收购管理制度和生鲜乳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大奶牛养殖管理技术培训、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等服务。切实做好饲料和兽药等生产投入品的监管使用,建立规范的养殖档案。按照《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总体要求,指导和督促奶农完善防疫制度,做好牛口蹄疫的强制免疫、监测工作,强化奶牛布病、结核病的监测和净化,确保生产符合要求的生鲜乳。
3、增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继续坚持常年免疫和强制免疫制度,以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疫为重点,组织实施好春季突击防疫、夏季生猪高热病防治、秋冬防疫三大行动,组织开展科学防疫示范场建设活动,促进防疫技术的规范化建设。加强疫情监测,严格产地报检制度,实行屠宰同步检疫,对病死畜禽实行“四不准一处理”制度,切实消除疫源和肉品安全隐患。
4、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全面启动动物疫病可追溯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设动物疫病可追溯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在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屠宰环节,都能通过耳标识读器掌握相关信息,分析查找动物防疫漏洞和薄弱环节,预警动物疫情。加强畜牧业投入品质量监管,积极开展“保障饲料安全,推进健康养殖”为主题的饲料执法年活动,坚决打击饲料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和无证生产行为,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完善提高区乡兽药gsp试点,规范兽药经营行为。坚持扶优与打假并举,全面推行畜牧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守信承诺制度。加大兽药、饲料、畜产品监管抽检力度,畜产品中“瘦肉精”、莱克多巴胺抽检合格率稳步提高,努力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按照农业部提出的“加强整合,合理调配力量,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要求,全面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提高畜牧兽医依法行政能力。
5、强化项目建设管理,用好用足各项扶持政策。抓住2009年国家和省对农业支持保护制2009年畜牧兽医工作思路 20**年,在区委、区政府、区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年工作目标,扎实推进畜禽规模养殖,有效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各项关键措施,突出加强检疫监督工作,大力整顿和规范活禽交易市场秩序,加大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等畜牧投入品监管力度,努力完善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不断提升畜牧业依法监管水平,全区畜牧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生猪、肉禽和蛋禽的规模养殖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标准化、产业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抗体保护率全部达到省市规定的要求。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率达100%。全年未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第四篇:畜牧兽医工作汇报
***畜牧兽医工作汇报
***畜牧兽医局
(2011年10月)
一、单位基本情况
***畜牧兽医局(挂“***人民政府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牌子)为县人民政府承担畜牧兽医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畜牧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股、动物产品安全监督股、兽医医政药政股5个职能股室,下属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畜牧技术推广站3个副科级事业单位。
二、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畜牧、草地、兽医、饲料行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质量标准;
2、拟订和组织实施畜牧、草地、兽医、饲料行业地方性法规、规章、发展规划、标准、产业政策、重大科技技术攻关措施;
3、制定和组织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扑灭计划;
4、负责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动物寄生虫病防治管理工作;
5、负责兽医医政、兽药药政、饲料行业的管理工作;
6、负责动物产品安全和畜禽产品加工产业化发展的管理工作;
7、负责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8、负责种畜禽管理、保护和利用畜禽遗传资源;
9、负责草地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
10、负责提出畜牧兽医行业投资计划建议、项目建设方案、组织项目实施,监督检查畜牧兽医项目经费和专项经费的落实与使用;
11、负责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科技教育、科技攻关和职业技术鉴定的管理;
12、负责畜牧兽医行业的政务、经济、技术、市场信息管理和统计、宣传工作;
13、负责对全县畜牧兽医行业的指导和监督;
14、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当前主要工作情况
1、推进规模养殖。随着社会的发展,畜牧业由过去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逐步向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方向转变。近年来,重点推广了山羊“1235”、生猪“150”、黄牛“165”模式为主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到今年10月底,全县规模养殖户(场)达1500余户,带动了全县畜禽生产快速发展。
2、夯实疫病防控基础。时刻抓紧动物防疫这根主弦,制定和完善《***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加强物资储备,健全动物疫情监测网络,落实动物疫情报告制度;推行重大动物疫病“季防月补”以及动物免疫标识制度,不断强化基础免疫,免疫密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全力开展动物检疫工作,县城区定点屠宰检疫率达到100%,乡镇集镇市场检疫率达到80%以上,经营户执证率达到70%以上。
3、抓好畜产品安全监管。监督、指导养殖户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做好免疫、用药等生产记录;对定点屠宰场实行检疫员驻场检疫,严格按照检疫程序和标准进行检验;对大型超市的畜产品不定期的进行样品抽检,送省、市专业机构检测,购臵检测设备,对“瘦肉精”进行专项检测。从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全
方位开展畜产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
4、着力打造畜牧品牌。参入制定《马头山羊品种国家标准》和《马头山羊饲养与疫病防治规范》,实施“郧西马头山羊”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注册,开展郧西马头山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马头山羊产品精深加工。通过谋体宣传和品牌战略的实施,“郧西马头山羊”特色畜牧品牌正在形成,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5、积极探索畜产品加工。改造升级 “***天源名特畜产品开发中心”,探索牛羊肉系列产品的精深加工,已开发涮羊肉、羊珍、羊肉串、火锅羊肉、羊肉馅、火锅牛肉、红烧牛肉等系列产品,直销武汉、十堰、襄樊等地,填补了省内羊肉加工空白,成为我县牛羊肉加工转化大户。产品注册了 “源元”商标,制订了产品加工技术标准,通过了国家无公害畜禽产地认证。
截止10月底,全县生猪、山羊、黄牛、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52万头、47.8万只、6.17万头、340万只,出栏量分别达到14.8万头、11.6万只、0.256万头、75万只;完成招商引资850万元,占总任务的(1200万元)70.8%;新培植规模养殖户139户,占总任务的(150户)92.6%;培训养殖从业人员1056人次,全部完成任务;其他工作正全力推进,年底可实现既定目标。
我县畜牧业发展较快,已初具规模,但受多种因素制约,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动物防疫压力大,保障能力不高。我县畜牧业大多沿袭传统饲养方式,饲养管理粗放,环境卫生差,农民防疫意识不强,极易引发各种动物疫病,造成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二是繁育体系建设迟缓,良种供应程度不高。生猪良种繁育
体系不健全,而猪价持续走高,农民积极性高,仔猪供应紧张。马头山羊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提纯复壮工作进展不快,近亲繁殖严重,品质退化,马头山羊虽“名”而不“优”。三是基地规模小,有效供给能力不高。我县畜牧产业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大户相对较少,还没有形成大批量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对外提供有效供给的能力较差。四是畜产品加工滞后,产品附加值不高。全县只有“***天源名特畜产品开发中心”一家企业从事畜产品的开发与加工。由于企业加工转化能力弱,畜产品附加值得不到体现,无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由此带来品种改良滞后、基地扩张缓慢、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难以配套等问题出现。五是技术力量薄弱,服务水平不高。畜牧系统技术人才严重断档、青黄不接。由于结构失衡、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由此造成服务产业的能力不强、手段不多,一些新模式、新技术、新科技难以较快推广和应用,科技贡献率较低。
意见与建议:一是建立山羊产业发展基金。郧西是马头山羊原产地和主产区,“郧西马头山羊”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郧西马头山羊已成为我县、乃至十堰市畜牧业中的一个知名品牌。由于受资金、技术因素的制约,山羊产业还未形成规模,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建议县政府加大马头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和科技开发力度,每年筹资100万元建立山羊产业发展基金,保证山羊产业发展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以发展壮大山羊产业,繁荣农村经济。二是将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特别是今年的“瘦肉精”事件,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
和社会各界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关注。我县畜产品质量安全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养殖场(大户)为牟取私利,违法使用、添加违禁物品的现象不可排除,加之外省、外县畜禽及其产品的频繁调入,给我县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如不加强安全检测,及时消除隐患,将对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但我县至今没有预算这项经费,致使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难以全面开展。根据省、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要求,我县年检测费用需要25万元。建议县政府将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保障此项工作正常开展,确保人们吃上“放心肉”。
第五篇:畜牧兽医名词解释
完全康复致病因素作用已经停止,疾病的全部症状已经消失,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损伤完全恢复正常。
出血血液(主要指红细胞)流出或渗出到心脏、血管之外,称为出血
水肿过多的液体蓄积于组织间隙或体腔内
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坏死,坏死细胞物质代谢停止,功能完全丧失,并且不可恢复。
蜂窝织炎皮下或肌间疏松结缔组织发生的弥漫性化脓性炎
脱水由于水的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以致体液总量少于正常的现象,称为脱水机化指由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其他异物的过程。
恶病质恶性肿瘤的晚期,动物出现的进行性消瘦、贫血、无力和全身衰竭称恶病质。嗜酸性粒细胞性脑炎 是由食盐中毒引起的以嗜酸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脑炎
病理性钙化 除骨骼和牙齿外,在机体其他组织发生钙盐沉着的现象,称为病理性钙化。栓塞 在血液循环系统内形成或由血管外侵入的异物,随血流运行引起血管阻塞的过程。发绀 淤血时,组织和器官的颜色变成暗红色或蓝紫色。这种颜色变化在可视粘膜和无毛皮肤上特别明显 称为发绀。
卡他性炎 粘膜或浆膜表层轻微的急性渗出性炎,称为卡他性炎。
虎斑心 心脏发生脂肪变性时,在正常心肌之间有灰黄色的条纹或斑点分布,在外观上呈黄红相间的虎皮状斑纹,称为虎斑心。
炎症 炎症是指机体对各种致炎因子损伤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在血管、神经、体液和细胞的参与下,炎症局部有变质、渗出和增生等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表现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淤血 即静脉性充血,组织或器官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淤积,使局部组织血量增多,称为淤血。
痛风 指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尿酸和尿酸盐沉着在体内一些组织或器官的疾病。
萎缩 是指已经发育成熟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发生体积缩小和功能减退的过程。
坏疽 组织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和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后引起的病理变化。肥大 由于细胞体积增大,导致组织、器官体积增大、功能增强的状态,叫做肥大。心力衰竭细胞 肺淤血时,常在肺泡腔内见到吞噬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因为这种细胞多见于心力衰竭的病例,又叫“心力衰竭细胞”。
出血性浸润 渗出性出血时,渗出的红细胞进入血管周围组织间隙的病变。
噬神经元现象 神经细胞坏死后,小胶质细胞吞噬神经元残体。
梗死 指局部组织或器官因动脉血流断绝而引起的坏死。
肉芽组织 在组织损伤的修复过程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的一种幼稚的结缔组织。眼观呈鲜红色、颗粒状、质地湿润柔软类似肉芽。
化脓 炎灶中,中性粒细胞死亡后,释放蛋白水解酶,将自身和周围组织分解液化为浓汁的过程。
支气管肺炎 又称为卡他性肺炎,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渗出性炎症,多数为化脓性炎症。由于病变多半局限于肺小叶范围,又称小叶性肺炎。
绒毛心 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时,心脏表面覆盖有易于剥落的黄白色薄层纤维素。如果炎症时间持久,覆盖在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因心脏搏动而形成绒毛状外观,称“绒毛心”。肉瘤 来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软骨组织以及淋巴、造血组织等)的恶性肿瘤。
败血症 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在入侵局部组织和血液中持续繁殖并产生大量毒性产物,造成广泛的组织损伤,使机体处于严重中毒状态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炎性细胞浸润 炎症时,炎性细胞穿过血管壁后 在炎灶组织间隙内聚集并发挥吞噬作用的现象。
炎性水肿 渗出液进入组织间隙,引起组织间隙含水量增多的现象。
肺肉变 大叶性肺炎时,当肺泡内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白细胞释出的蛋白溶解酶不足时,肺泡内的纤维素性渗出物不能完全溶解、液化,间质、肺泡壁、血管及支气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并伸入肺泡,取代纤维素性渗出物而发生机化。此时病变肺组织致密、坚实、变成红褐色肉样,称为肺肉变。
白斑肾 局灶性间质性肾炎,在肾表面及切面皮质部散在许多点状斑状或结节状病灶。在牛尤其是犊牛,病灶较大,稍膨隆,呈灰白色,有油脂样光泽,称为白斑肾。
脑软化 脑组织发生坏死后分解液化的过程。
血管套 在脑组织收到损伤时,血管周围间隙中出现围管性细胞浸润(炎性反应细胞),环绕血管如套袖,又称为管套形成。
固缩肾 慢性肾小球肾炎时,由于肾组织纤维化、瘢痕收缩和残存肾单位的代偿性肥大,肾脏体积缩小,表面高低不平,呈弥散性颗粒状,质地变硬,肾皮质常与肾被膜粘连,颜色苍白,故称固缩肾。
泡沫细胞 小胶质细胞吞噬坏死细胞,细胞体积增大、变圆,轮廓清楚,核显圆形、杆形,胞浆中含有脂滴形成的空泡,使外观呈格子状或呈泡沫状,又称格子细胞。
假小叶 在肝硬变时,结缔组织在肝小叶内及间质中广泛增生,增生的结缔组织包围或分割肝小叶,使肝小叶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小岛,即假小叶。
出血性素质 指机体有全身性渗出性出血倾向,表现为全身皮肤、粘膜、浆膜、各个脏器都可见出血点。
西米脾 淀粉样物质沉着在脾脏淋巴滤泡部位时称呈透明透明灰白色颗粒,外观如煮熟的西米 故称“西米脾”。
火腿脾 淀粉样物质弥散地沉积在脾脏红髓部分,呈不规则的灰白色区,而未沉着部位仍保留暗红色,两者交织成火腿样花纹,称火腿脾。
细胞凋亡 指多细胞生物为维持自身组织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性死亡过程。槟榔肝 肝脏淤血较长时间时,组织内伴发有脂肪变性,在切面可见红黄相间的网格状花纹,状如槟榔切面。
卟啉(bu lin)症 由于卟啉代谢紊乱,血红素合成障碍,卟啉色素在全身组织中沉着,称为卟啉症。
急性卡他性肠炎 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肠炎,以充血和渗出为主,主要以肠粘膜表面渗出多量浆液和粘液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