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党90年来党内民主建设研究(孙兵工商局)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理 论 研 讨 会 征 文
建党90年来党内民主建设研究
[摘要]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争取和保障民主权利的奋斗史。从农村根据地时期就开始了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三个阶段。本文对上述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和情况进行了系统介绍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并结合蚌埠市党的民主建设实践,说明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力所在,党内民主建设使全党形成团结和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是我们伟大的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所在。
[关键词] 90年来共产党民主
一、党内民主的实质和内涵
1、党内民主的实质
党内民主的实质,也就是指全体党员在平等的基础上,对党的一切问题有最终决定的权利。换句话说,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就是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党员是党的主人,是党内生活的主体,他们有权直接或者通过代表来决定党内的一切重大事务。归根结底,就是党内的事务由一律平等的全体党员当家作主。
2、党内民主的内涵
党内民主作为一种多元的复合存在,其含义不应该是单一的,它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它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民主主体。党员是党的工作具体承担者,是党内生活的主体力量,因而也是党内民主的主体。党员应看作是党内有着独立的主体人格、强烈的主体意识、较高的主体素质的充满活力的党的细胞。
民主权利。党员权利是以党章或其他党内法规形式确认的党员在党内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党员权利是党内民主基础,是民主实质 1的核心内容。
民主原则。其基本内容是:一是党内平等原则,即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人人平等;二是参与原则,即疏通与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使党员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的民主管理;三是多数决定原则,即凡属党的重大问题,都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充分讨论,然后严格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四是选举原则,即党的各级领导机构均应自下而上地选举产生,对不称职的领导者,党员有权按照一定程序罢免;五是集体领导原则,即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决定重大问题,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反对个人专断;六是监督原则,即所有党员都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尤其要接受党员的监督;七是公开性原则,即党务活动公开。包括党的领导活动公开化等方面。党内民主原则是党内民主实质的具体展开,是发展党内民主的理论基础。
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是广大党员行使和实现管理党内事务的行为规则和程序的总和。包括党代表大会制度、集体领导制度、选举制度、党务公开制度、监督制度等方面。
民主作风。民主作风就是党内的群众路线。具体来说,党内的一切重要事务和问题,都必须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决定和处理,党的民主作风是党内民主实质的生活形态,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保证。
二、党内民主的发展历程
1、革命时期的党内民主状况。
从总体上说,这一时期党内民主的发展,有时比较充分,有时不够充分,甚至受到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内民主建设处于萌芽状态,建立了一些党内民主生活制度。由于党的活动主要在军队,所以军队的民主生活一定程度反映了党内民主的状况,强调官兵一致,在政治上平等;设立士兵委员会,委员会由选举产生,代表士兵利益,监督各级军官。毛泽东指出:“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①“民主集中主义的制度,一定要在革命斗争中显出了它的效力,使群众了解它是最能发动群众力量和最有利于斗争的,方能普遍地真实地应用于群众组织。”②但是,由于党处于幼年时期,民主的一面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集中的一面则受到过分的强调。当时党的领导人陈独秀、王明等人家长制作风严重,大搞“一言堂”,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从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①
②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页。《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2页。的领导地位到党获得执政地位,党内民主的实践和理论不断发展与完善,党对党内民主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毛泽东在1937年5月2日一14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讲话指出:“争取民主,是目前发展阶段中革命任务的中心一环。看不清民主任务的重要性,降低对于争取民主的努力,我们将不能达到真正的坚实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③与此同时,党创造解决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的一种民主新形式,延安整风就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一次成功的实践。而1945年党的七大,代表了24年中党内民主发展的方向和主流。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遵照党内民主的原则进行工作。”刘少奇对党内民主的基本内涵和作用作了充分阐述,指出:“党内民主的实质,就是要发扬党员的自动性与积极性……只有认真地扩大党内民主,才能巩固党内的自觉的纪律,才能建立与巩固党内的集中制,才能使领导机关的领导工作臻于正确。”④1948年9月,毛泽东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为中央起草了《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党委制从此成了实行党的集体领导的重要制度。这个时期是我们党党内民主成熟的时期。
2、从建国初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内民主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进程。
当时由于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制约,党内民主建设呈现两个不同发展趋向。一是正确和比较正确的趋向,形成了一些正确的理论观点,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特别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发展了党内民主的理论。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了高岗、饶漱石反党分裂活动,加强了对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的监督等,并且创造一些发扬党内民主的好的做法。1962年的中央扩大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也比较广泛深入地发扬了党内民主,帮助党和国家渡过难关。我们党运用党内民主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党内极少数人骄傲自满、贪污腐败问题。另一个发展趋向就是错误的趋向,党内民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发生了一些严重的问题。这个趋向始于毛泽东1955年对邓子恢的批判,邓子恢因主张对农业合作化速度适当加以控制并被定性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严重后果是从此形成了毛泽东个人可以随意否决其他领导人意见乃至中央集体决定的不正常局面。⑤为以后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严重破坏党③
④ 《毛泽东选集》第1卷,255页、256一257页、274一275页、278页《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61、365页。
⑤谢春涛,《庐山风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内民主埋下了伏笔。在此之后,把阶级斗争扩大到党内,错误地提出了“两种个人崇拜”的理论,为中国共产党内己经萌生和发展的个人崇拜开了绿灯。在实践上,在反右派斗争、“反右倾”斗争、“四清”运动等一系列政治运动中,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专断、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不断滋长。党内民主建设的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没有它存在的位臵。“文化大革命”中党内民主建设更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党内民主生活长期不正常,党内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被破坏,个人领导实际上取代了党中央集体领导.特别是党的九大,在理论上和党的根本制度上破坏党内民主,把个人崇拜推到了顶峰,同时在党章中全部删去了党员权利的条款,取消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等机构,使党内民主失去了载体,失去了位臵,遭到了最严重的践踏。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民主建设不断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转折的实现,把党内民主的进程引向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境界,真正开始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文革结束后,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不久就提到民主问题,认为这是党内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内民主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全会正式选举成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其根本任务,就是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搞好党风。这是保障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的一个重要措施。为了充分发扬和保障党内民主,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准则》重申了以民主集中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明确规定要坚持集体领导,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反对个人专断,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等。党的十二大党章规定党中央只设总书记,不再设主席、副主席。总书记是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成员之一,负责召集政治局会议,召集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此外,十二大党章还规定了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在1986年1月发出《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必
须在用人方面模范地遵守党的原则,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办事;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充分走群众路线,必须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不准个人说了算等等。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个途径。这些措施和思路,对于党的正确路线的巩固和发展,对于党的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对于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进国家生活的民主化,发挥了重大作用,党内民主也由此迈上了一个新水平。
十三大以后我们党在发展党内民主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党内民主的发展。十四届四中全会,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十五大对十四大以来党内民主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列举了发展党内民主要坚持的六条基本原则,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党内民主的指导思想。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的决定》把“充分发扬民主,维护集中统一”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十五大以后在全党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用整风的精神,发扬党内民主,解决领导干部存在的党性党风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积极推动党内民主的实践,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在地方四级党委领导班子换届中,普遍采取了差额推荐、差额考察的办法,一些地方还在差额推荐、差额考察的基础上探索实行差额表决。同时,逐步扩大差额比例和直选范围,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在十七大代表选举中,差额比例超过了15%,比十六大时增加了5个百分点。一些地方的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中逐步扩大了直接选举的范围,在村一级探索实行“两推一选”,在乡镇一级探索实行“公推直选”,在县级探索实行“公推直选”。这些新的探索和实践,拓展了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进一步落实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与监督权。这次换届把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蚌埠市近年来党内民主建设实践
近年来,蚌埠市委、市政府在探索扩大党内民主的途径,保持党的团结,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制约过分集权,克服官僚主义,有效地防止腐败上,以保障党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能够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愿意的党内民主制度。以2009年蚌埠市出台的《关于加强基层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为例,该《意见》从规范公开范围、程序、形式、时限、制度上,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推进党内民主。一是规范公开范围。基层党务公开的内容包括中心工作、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五个方面,涵盖党委年度工作总体计划,重要事项决策情况、重要工作制度、廉政建设规定、党内选举结果、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及整改情况、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情况、办事程序和工作要求,以及涉及党员权利和群众切身长利益等事项。二是规范公开程序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先审核后公开的原则,具体分四个步骤进行:提出环节体现党员群众意愿;审核环节体现民主;公开环节体现规范;反馈环节体现快速。三是规范公开形式。适宜在党内公开的,主要采取会议、文件、通报等形式公开;适宜向全社会公开的,采用党务公开栏、先锋网、广播电视、报纸、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局域网和互联网等形式公开。四是规范公开时限。按照“固定内容长期公开、常规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任务分期公开、热点难点工作及时公开”的要求,按需分时向外界公开。五是规范公开制度。健全监督员、检查监督、考核奖惩制度、意见收集处理反馈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该《意见》的出台有力的推动了全市党务公开工作的进程,丰富了党的民主实现途径,使全市党务公开、党的民主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民主政治建设历程的回顾,再结合对蚌埠市近年来党的民主建设实践的梳理,我们可以得出很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无论这些经验还是教训,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都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的总结,都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得出的。因此,认真地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们今后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启发,有助于推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党和国家的长盛久安。
第二篇: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研究
大学生实践学习报告(论文)
题目
课程
姓名
学院
班级
学号
成绩
关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情况调查研究《纲要》及《概论》自主学习杜 韵 楚外国语学院英日二班4130080203
2010年8 月 26 日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关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发展党内民主作为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提出了有关发展党内民主的新设想。在执政党建设中,党内民主是一个收到党内外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基层党内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础,是党稳健推进党内民主这一系统工程的起点。
一、发展基层党内民主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基层党内民主是构建党内民主的基石。要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应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首先要解决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的观念问题,促进发展党内民主的各项政策和目标的实现,保证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的各种方案和措施的真正到位,从而推动党内和谐和社会和谐。
发展基层党内民主是发展党内民主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有了长足发展,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的地方和单位,党员对党务工作不太了解,党员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现状迫切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党内民主,以保持和激发党的生机与活力。
(二)发展基层党内民主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前提条件。营造党内和谐局面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在这样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只有以充分的基层党内民主为基础,才能把党内和谐的局面一直发展下去。
(三)发展基层党内民主是提高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是深入研究党内民主建设规律,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内在要求。坚持和发展基层党内民主,能够极大地调动全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党能够科学地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四)发展基层党内民主是推动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基层党内民主对基层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农村基层实行最直接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
二、近年来我国在发展基层党内民主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一)突出制度创新,构建党代表履职保障平台。先后实施了常任制试行办法、代表大会年会、代表视察、提案质询、代表培训和代表考核等综合制度,对代表在年会和闭会期间的职责权利、活动形式、工作保障等作出明确规定,积极为代表履职营造宽松环境。
(二)创新行权载体,开展党代表“五好三评”活动。在党代表中深入开展以“学习宣传好、履行职责好、参加活动好、树立形象好、监督落实好;评选先进代表小组、优秀党代表、优秀提案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五好三评”活动,促进了代表日常行权活动的有效开展,搭建了代表参与党内事务的平台。
(三)强化监督考核,构建党代表退让激励机制。同时,每年底组织党代表进行公开述职测评,凡不称职率超过30%的作不称职处理,连续2年不称职的按程序罢免。坚持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先进代表小组、优秀党代表和提案建议。
三、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探索中显现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发展基层党内民主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随着基层党内民主的不断推进,一些影响基层党内民主健康发展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一)存在的问题:党员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党员缺乏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许多党员忽略了宪法和党章赋予的权利,不主动去参与、监督,不是发自内心地关注党内的具体事务,政治参与意识淡薄。二是部分党员缺乏平等意识和平等观念。相当数量的党员、干部都缺乏这样一种平等意识和观念,普通党员把党员领导干部看得高人一等,在很多问题上乐于服从和顺从,有问题不愿讲、不敢讲。造成了党内民主生活的不正常。党的领导干部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少数党组织的主要领导干部民主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好。有些领导在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上没有处理好,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家长制、“一言堂”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党的领导班子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民主不力,主要表现在决策缺乏民主。首先在于领导班子内部缺乏民主,不能首先集体讨论,而是由个人说了算。二是集中不力,主要表现在决策的执行上。有的党员领导班子成员在集体做出决定后,自己不带头执行,反而搞自由主义,损害了民主基础上形成的决议的权威性。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家,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缺乏民主和法制传统,权利意识比较淡漠。战争年代形成的领导体制的影响。从建国开始到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党长期沿用了战争年代形成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发展党内民主就受到很大限制,党内民主实现的难度就更大。党内生活和社会生活衔接、磨合得不好,淡化了一些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意识。比如在一些非公有制和新型社会组织中,有的还没有建立起党的组织,党员过组织生活都很难,追求党内民主的动力不足,民主意识相对淡化。
四、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内民主的相关思考
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推进党内民主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总结以往经验,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先从基层做起,再逐步推进,这是党内民主建设应当遵循的一条规律。为此,我们必须作长期不懈的努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党内民主。
(一)发展基层党内民主必须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前提和基础。发展党内民主,实质涵义是充分实现和保障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制约党内权力的民主权利。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党员权利与党内权力之间的关系,并明确相应的制度规定。紧紧围绕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就抓住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根本。
(二)发展基层党内民主必须把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和中心任务作为方向。党内民主作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在全党共同的政治信仰和奋斗目标基础上的,它既是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一个重要手段。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实现
自己的执政使命和中心任务。
(三)发展基层党内民主必须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前进的动力。广泛而深刻的世界变化和国内变革,决定了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对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而言,就是要使改革创新成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不竭动力。要充分认识推进基层党内民主的实践性与长期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党内民主的发展。
(四)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重大区别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具有强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只有把握好发展党内民主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关系,才能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当代中国基层民主建设在改革开放30年中已结出丰硕的果实。目前,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实行民主自治。这一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基层民主的不断扩大,将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给物质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可以肯定,随着基层民主的不断扩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的国家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
第三篇: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思想的发展范文
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思想的发展
一、毛泽东时期的党内民主思想
中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直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兴起,西方的民主、自由和法制等观念才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开来。毛泽东指出“扩大党内民主,应看作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的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跃,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的武器。”毛泽东对党内民主理论的创造性贡献主要表现为:
(一)开展民主教育(整风运动中共七大)
毛泽东指出:“必须在党内施行有关民主生活的教育,使党员懂得什么是民主生活,什么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关系,并如何实行民主集中制。这样才能做到:一方面,确实扩大党内的民主生活;又一方面,不至于走到极端民主化,走到破坏纪律的自由放任主义。”
(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毛泽东大力倡导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党的组织生活的基本内容和我党党内民主生活所独有的存在方式。毛泽东指出,“我们自己来批评自己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这会不会使我们的党丧失威信呢?我看不会。相反的会增加党的威信,增加了同志们的威信。”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发展的重要武器,是正确地执行党中央路线的重要武器,是党更加布尔什维克化的重要武器”。
(三)发展民主集中制
“没有民主,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因为大家意见分歧,没有统一的认识,集中就建立不起来。”其次,民主是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如果离开了集中,片面地追求和强调民主,民主就失去正确的方向,就会走向极端民主化,就会走向无政府主义。
(四)提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
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可以大大减少代表选举工作的负担,代表大会在任期届满以前,可以随时召集。更重要的是,常任制使党的代表大会真正成为党的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机关。
二、邓小平时期的党内民主思想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集体,总结了中国革命以及建国以来党内民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并结合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设想和实践,赋予了党内民主新的内容。
(一)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基础和前提
邓小平根据中国的实际充分把握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二者的内在逻辑关联,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对接起来,认为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几千万优秀党员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是整个社会的表率。
(二)实现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1.恢复民主集中制2.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3.健全监督制 邓小平把制度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认为,中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邓小平力主使党内民主法律化和制度化,并且使这种法律和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的这一见解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给党内民主建设指明了正确的航向,从而使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
三、江泽民时期党内民主思想的发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了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关 1
于如何发扬和发展党内民主的正确思想,并结合新时期党员和党组织的现状做了新的思考,对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
(一)揭示出党内民主生活存在问题,指明我们党在新时期发展党内民主的极端重要性“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等重要论断是江泽民同志在总结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得出的。
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充分调动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从而在党内形成解放思想、畅所欲言、生动活泼、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局面,以保证党的事业蓬勃发展;才能使广大党员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党的工作和党内事务中来,正确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内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失误,以保证党内各种机制的有效运行。江泽民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归根到底,发展党内民主是第一位的,没有党内民主就不可能有人民民主,脱离党的领导而强调发展所谓的“大民主”,只会是导致社会的混乱与动荡,这已为“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所证实。由于我们党在执政前是体制外政党,必须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国家政权才能取得执政的地位,因此,中国社会制度的合法性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都不存在了,那么人民民主的政权及其制度的合法性本身也就不存在了。由于这种历史情境,由于两个合法性紧密相连,使得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民主状况将对国家权力运作和人民民主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三)提出党内民主建设的思路
第一,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第二,明确了我们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党内民主的具体思路,即“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四、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思想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21世纪初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以改革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党内民主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二)围绕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三)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化、制度化体系
十六大以来,党在选拔和任用干部的民主性方面显著提高,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委会投票表决、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三个方面:①将改革成果及实践经验以制度加以巩固,初步形成干部人事工作制度体系。②引进竞争机制。③健全干部推出机制,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任期内的职务变动。
(四)改进党内选举制度
(五)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和党务公开制度
讨论:。。
总结: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年来的历史、梳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充分理解党内民主对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意义:党内民主不仅是党的生命,而且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带头和示范作用。第二,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共产党的具体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推进。第三,党内民主建设应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不断实现党内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从而使中国共产党永葆蓬勃的生命力,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四篇:建党九十年来年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研究(定稿)(模版)
建党九十年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研究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论文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以来,党的民族理论创新和民族工作不仅取得伟大成就,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是我们宝贵的思想财富。认真总结建党以来的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创新历史经验,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我国民族问题,做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促进党的民族理论不断创新和发展,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理论发展创新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以来,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的创新在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中取得了伟大成就,形成了据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政策,解决我国民族子建党以来各个时期的历史性问题,这是我们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
一、建党九十周年来的理论创新
1、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反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其主要内容是,用暴力形式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外”,正是这样的思想理念促使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毛泽东在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涌出的思想热潮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富满生机的土地上体现出巨大的理论威力。
2、毛泽东思想的成立对中国的重要性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
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其基本思想是把我们的发展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从中国实际出发,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前进道路,并依靠中国人民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斗争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独立自主思想得到新的体现和发展。
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基本内容:首先,在政治上,主张建立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政治体制。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和毛泽东就提出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主张。在工农联盟基础上的人民民主专政,而究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建国后,我们采取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这一点与苏联东欧实行的元产阶级专政国体相比,在本质上一样,但具体内容和具体形式有自己的特色。在政党关系和政党体制上,党和毛泽东始终坚持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使之成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这一独具特色的政治体制的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其次,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提出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对中国工业化的目标模式、中国工业化道路中的基本经济关系以及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具体方针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论十大关系》中,他专门论述了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他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这一理论的各个方面,是这一理论的思想基础。这一理论指导了改革开放,使我国不断发展进步。
“ 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对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的深刻认识。“三个代表”是对于历史规律性与必然性的把握,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为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4、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建党九十周年来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总结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对于推动新世纪的理论创新,进而引导实现新的社会变革,具有积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告中强调,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胡锦涛同志的深刻论述,既是对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发展历史的精辟概括,也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发展的方向和指南。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回顾党90年的历程,经历了两大失误两大发展,第一个大失误大发展是建党初期,党对当时中国实际缺乏了解,多照搬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指导中国革命,犯了许多错误造成了重大损失。毛主席在分析这段历史时曾指出:“这时的党终究还是幼年的党,是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的党,是对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的党,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完整的统一的了解的党。”这种没有很好掌握中国实际、结合中国实际指导革命,盲目性、主观性很大,使革命遭受了重大挫折和损失。直至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使革命转危为安。并指导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另一个大失误、大发展,是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期,由于对当时国际形势和国内情况缺乏深入正确的掌握,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知之甚少,社会主义建设又遭到严重挫折。邓小平同志后来在总结这段历史的经验教训时指出:“1957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在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后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性缺乏认识,以及骄傲情绪的滋长,使得急于求成思想迅速发展起来,又由于缺乏对现实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全面把握和深刻认识,既未科学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又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变化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全面深入的分析使我们联想到当时组织发动的许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违背客观规律的运动和斗争,如“反右倾”“四清”,直至最后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1976年一举粉碎“四人帮”。1978年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纲领性的讲话,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会议一致通过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从此开始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左”倾错误,拨乱反正,坚决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明确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逐渐形成了指导改革开放、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各方面都有较大发展。从以上两大失误两大发展正反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我们付出的代价很大,给我们提供的教训很深刻,经验也很宝贵。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关系到我们事业上的成败,国家的兴衰。两者结合好了,革命建设改革才能顺利发展,结合的不好,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失败。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科学规律,是中国快速稳步发展的根本保证。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思想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才能与时代发展同步,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凝聚智慧和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治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才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用创新精神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决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或者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熟悉上,或者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推进思想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回顾历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为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其中比较大的斗争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君主立宪的戊戌变法,以农民为主体的义和团运动;以孙中山为领袖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但由于中国新生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被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封建势力北洋军阀所篡夺。这些事实表明,尽管这些运动的领导者曾经提出过这样那样的救国方案,但他们的活动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的斗争中肩负起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使命,这已经被几十年历史所证实的颠覆不破的真理。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写到:“在中国、在五四运动以来六十多年中除了中国共产党,根本不存在另外一个像列宁所说的联系广大劳动群众的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政
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四个现代化?党的领导当然不会没有错误,而党如何才能密切联系群众,实施正确而有效的领导,也还是一个必须认真考虑和努力解决的问题,但这决不能成为要求削弱和取消党的领导的理由。我们党经历过多次错误,但是我们每一次都依靠党而不是离开党纠正了自己的错误”。邓小平同志三十年前提到这些看法,今天仍然对坚持党的领导具有指导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党的建设都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有力保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主席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党的建设作为三大法宝之
一、不失时机的进行教育整顿、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进一步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各方面开展党建工作,增强了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我们还要看到一方面世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继续在曲折中发展,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并没有改变,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世界并不安宁。国内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党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和国内两个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另一方面我们党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形式,还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不大,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思想不端正,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一些基层党的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还比较严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也较普遍,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认真解决,我们要永远深刻汲取世界上某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坚持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才能与时俱进,永葆青春。
参考文献、中图分类号:C9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44(2010)06——0005——04、《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毛泽东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第五篇:英语 北京市石景山区 古城第二小学 幻灯片游戏在小学英语课中的研究 孙兵
幻灯片游戏在小学英语课中的研究
孙 兵
(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北京100084)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老师。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2014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加入了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在取得丰硕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成为教研的重点。【关键词】 幻灯片;游戏;兴趣
引言
二零一零年七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北师大顾明远教授指出,学生“减负”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学生的负担。如果学习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很累。针对这种意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为此,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势在必行。而本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信息技术中以游戏的教学方式适应新课改的精神,突显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对PowerPoint Game进行应用研究并引入小学英语课堂2.设计PowerPoint Game应用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加以验证。信息技术中的游戏作为教学内容的呈现工具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已不是件新鲜的事情,PowerPoint Game即利用游戏特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游戏,从而体现教育的游戏性和游戏的教育性。本文写作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阐释清楚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中的游戏。另一个是通过教学实践证实PowerPoint Game在课堂教学应用的可行性、价值意义,并力求达到推广应用的目的。国外的学者研究教育游戏最早是从电视游戏入手的,他们主要研究电视游戏如何激发游戏者的内部动机并试图将电视游戏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游戏是一个非常广阔的概念,应该把游戏扩展到更远、更广的范围里面去重新认识游戏在教育中的应用。笔者以信息技术和游戏为关键词对Google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和阅读相关英文文献发现:在课堂上应用比较流行的游戏模板并将这些模板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中。在课堂则以问答题为主进行PowerPoint Game的应用,经过对比实验发现:信息技术中的游戏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一 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北师大何克抗教授发表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一文,文中指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确实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这些特征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所必不可少的。”何教授提出的跨越式教学模式正是在改变传统课堂结构和构建新型结构的同时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深度融合。石景山区几所学校在语文和英语两个学科开始实施跨越式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14年笔者的学校参加了跨越式课题,在二年级建立了两个实验班与两个平行班。教师们在非网络环境下实施跨越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北师大课题组给予了指导与帮助,共同进行课题实验。二 发现问题
自2014年开始实施跨越式英语教学以来,通过对比分析如图1所示两个实验班的期末考试平均分数明显高于两个平行班,但这成绩背后依然隐藏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觉得趣味性不足与缺乏学习主动性。以下是笔者利用问卷星所制作的调查问卷,两个实验班与两个平行班共计256人填写了该问卷。问卷如图2所示。
图 1 学生学期成绩对比图示
图 2 英语学科调查问卷图示
经过调查,结果如下:在实验班中有44人,占总人数比例68 %的学生认为上英语课没有意思,有20人,占总人数比例32%的学生认为英语课一般或有趣。对比班中有39人,占总人数比例60 %的学生认为上英语课没有意思,有25人,占总人数比例40%的学生认为一般或有趣。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很少主动学习英语。为什么实验班的学生成绩更好,但他们更加强调英语课没有意思?为什么大多数的学生们很少主动学习英语? 三 分析原因 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言的学习和掌握需要有个逐步理解和吸收的过程,而对于非母语的英语学习过程中,遗忘则是老师和学生碰到的最头疼的问题。俗话说:“practice makes perfect”。也就是说通过不断地、反复地复习、练习、操练和巩固才能熟练掌握一门语言技能。然而,在笔者的教学课堂中存在两点普遍的现象:一方面,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复习、巩固教学内容的环节中,因为学生对所学知识已有一定的掌握,以默写为主的复习方式很难长时间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消极、被动地应对英语学习,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受到潜意识的影响从而产生紧张和焦虑,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在公众面前表达、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教师填鸭式的灌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学生们慢慢地厌倦英语。过多反复的讲述,枯燥而无味的重复,每个单词读写多少便等活动会使学生陷于烦闷中。教师及教学方法对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影响。兴趣和需要支配儿童的活动,好胜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在低年级英语教学的基本活动中,灵活运用各种游戏,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在英语课上,即使不喜欢英语的学生,一旦到了游戏环节都会跃跃欲试。
反思课堂教学后,笔者决定要尽可能地将枯燥、机械地复习活动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符合“寓学于乐”原则,同时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己的学习行为自信心,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说“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学习,游戏就是劳动。”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笔者反思用于游戏及歌曲歌谣的平均时间为不足8分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游戏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性,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随时都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在英语学习方面也是如此。然而当笔者十分欣喜的找到了适合孩子们的游戏教学时,问题又随之产生了,由于笔者执教的班级每个班都有32名学生,如果用传统的游戏教学,就会出现学生参与度不广的问题。课堂时间有限,班级人数较多,部分学生还未参与游戏就已经下课了。通过不断的实践笔者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PowerPoint Game融入笔者的课堂。这样既满足了学生们的需求又打破了时间与班级人数的限制。四 解决问题 在词汇教学中游戏的应用(1)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特征分析和PowerPoint Game选择。以北京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下Unit2 Lesson7的词汇为例,ice、ice cream, juice,等,该类词汇可以通过实物图片传达意义。因此,笔者反复推敲选用“Fortunate wheel(幸运罗盘)”模板。游戏页面如图3所示。该游戏不仅可以学习新词也可以对已学内容如Lesson5中的flag, gift, grapes, fox,Lesson6中的head与hair进行及时而有趣的复习。
图 3 Fortunate wheel(幸运罗盘)图示
(2)游戏设计
“Fortunate wheel”(幸运罗盘)主页面如图三所示,该游戏针对全班学生参与而设计,类似于大家常见的日常生活中商家发起的幸运罗盘抽奖活动。游戏过程简单、易行。老师提问一个问题,如果小组回答正确,那么该小组就获得一次旋转罗盘的机会,罗盘静止时,学生需大声朗读指针对应的图片,如果朗读正确,该单词所对应的数值就是该组所得到的分数,最终总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3)教学应用
笔者所执教的班级中人数均为32人,按座位分布将班级分成三大组。组内成员可以自由组搭档,最佳方案是将同桌两个人结成小对子,保证课堂秩序为保证有序、游戏活动顺利进行,小组分布如图4所示。
图 4 班级小组分布图图示
Teacher: Let’s listen to a dialog.Students: Listen Teacher: It’s our Role Play time.Who will try? Student1 and student2: Role Play Teacher: Anyone else?(There is only student rising up his hand in the classroom)Teacher: Games will for you if you do well in the part “Role Play” It’s called “Fortunate wheel”.Student1, you can play this game.Student1: press the button.“Oh, the wheel stopped”.It’s “ice” I can get five points Teacher: Five points for your group.Student2.It’s your turn.Follow the same step Teacher: Who will try?(All the students are rising up their hands.)Students: “Let me try”
(4)教学评价
笔者在课间通过访谈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是否喜欢“Fortunate wheel”游戏以及喜欢的元素是什么。多数同学表示喜欢游戏原因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可以赢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等。短短地几分钟游戏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满足了学生表现自我、好动的心理需求,积极参与表演的过程也是知识强化巩固的过程且有助于学以致用。在故事教学中游戏的应用(1)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特征分析和PowerPoint Game选择。以北京版小学英语二年级下Unit3 Lesson9的故事为例,本课围绕Maomao和Guoguo到Lingling家做客展开故事。本课重点是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使用目标语言“Would you like to„?”“Can I use„,Please?”来询问对方的意愿或提出自己的请求。本课内容学生并不感到陌生因为有相关生活经验,但本课的趣味性不足,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有可能会感到没有意思。因此,如何在丰富本课情景加大学生语言输入量的基础上增加本课的趣味性成了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反复推敲选用“Bombing game(炸弹游戏)”模板。游戏页面如图5所示。
图 5 “Bombing game(炸弹游戏)图示
(2)游戏设计
“Bombing game(炸弹游戏)”主页面由图五所示。该游戏针对全班学生参与而设计,类似于大家常见的娱乐性游戏,在规定时间内容回答问题。游戏过程简单。老师让学生表演小故事,如果小组能在炸弹爆炸之前能够正确而又有感情的将故事表演完毕,那么该小组就获得一次投色子的机会,筛子静止时,学生需大声朗读骰子正上方的数字。骰子上面每个点数都对应一定的分值,该数值就是本小组所得到的分数,最终总分最高的小组获胜。如图6所示。
图 6 投骰子赢比分图示(3)教学应用
笔者所执教的班级中人数均为32人,按座位分布将班级分成六个组。组内成员可以自由组搭档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保证课堂秩序为保证有序、游戏活动顺利进行,小组分布如图7所示。
图 7 班级小组分布图图示
Teacher: Let’s listen to a story.Students: Listen.Teacher: It’s our Role Play time.Who will try? Teacher: Set up time for thirty seconds for bombing game.Group1: Role Play.Teacher: Good job.Student1, you are the best actor.You can make the dice go.Student1: press the button.“Oh, the dice stopped”.It’s “six” I can get five points.Teacher: Congratulation!Five points for your group.Teacher: Who will try?(All the students are rising up their hands.)Students: “Let me try”(4)教学评价
笔者在课间通过访谈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是否喜欢“Bombing game”游戏以及喜欢的元素是什么。多数同学表示喜欢游戏原因有:时间有限比较有紧张气氛,这样说英语比较有挑战,有期待,可以赢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等。学生们纷纷表示特别喜欢,希望这样的英语课堂可以多一些,上课时间可以长一些。在复习课中应用信息技术中的游戏(1)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特征分析和PowerPoint Game选择。以北京版小学英语二年级下Unit2 Lesson8的复习课为例,本课的话题是食物,是在第一单元学习时间表达的基础上谈论一日三餐。这一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关系紧密。本单元呈现出大量食物类词汇,hamburger、bread、rice、noodles、rice noodles、meat、fish、water、milk、soy milk、tea、juice、vegetables等可数名词。本课内容学生均已学过,如何让复习课更富有趣味性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反复推敲选用“Bingo game(宾果游戏)”模板。游戏页面如图8所示。
图 8 Bingo game(宾果游戏)图示
(2)游戏设计
“Bingo game(宾果游戏)”主页面由图8所示。该游戏利用PowerPoint超链接制作而成并针对复习课而设计,教师针对学生已学过但掌握不扎实的词汇分别放入任意九个区域中。词汇隐藏在图片的后面学生从表面看不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任意一个区域,比如C1区域然后点击后可看到图片后的词汇,如图9所示。每个词汇后面隐藏一定的分值。比如学生选择了C1区域并能正确朗读,就可以再次点击C1区域,查看得到相应的分数,如图10所示。最终总分最高的小组获胜。如图六所示。
图 9 宾果游戏图示
图 10 宾果游戏图示(3)教学应用
笔者所执教的班级中人数均为32人,按座位分布将班级分成六个组。组内成员可以自由组搭档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保证课堂秩序为保证有序、游戏活动顺利进行,小组分布如图11所示。
图 11 班级小组分布图图示
Teacher:Let’s play a game.OK? Student: OK.Teacher:I’d like to ask one to come to the stage and choose anyone that he likes.Then speak the word out.Teacher:student1.You have a try.Student: Choose one and touch the screen(C1区域).“vegetables” Teacher:You’re right.Let’s check the points.Student: Touch the area C1.Oh we got five points.Teacher: Congratulation!Group1 gets five points.Student: Let me try.(4)教学评价
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图文并茂的教学幻灯片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学生初始的注意力和主动性呈由低到高的积极效应,笔者在课间通过访谈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是否喜爱“Bingo game”游戏以及吸引他们的元素有哪些。多数同学表示喜欢游戏原因有:有期待,好奇心被充分调动,一旦有机会参与总是想知道我选择的到底是哪个词语,这个词汇背后隐藏的分数是多少。学生们纷纷表示特别喜欢,这样的英语上一天是都不累。五 效果分析
自2015年上半年,笔者开始利用信息技术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2016年三月笔者利用问卷星再次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如图二。学生感兴趣了
调查结果表明在实验班中有60人,占总人数比例93 %的学生认为加入游戏后的英语课更有意思,这样的英语课堂更受学生们的喜欢。对比传统课堂的68%,感兴趣人数增长了22%。有4人,占总人数比例7%的学生认为一般。没有学生选择英语课没意思。对比班中有41人,占总人数比例64 %的学生认为英语课没有意思,有19人,占总人数比例36%的学生认为一般或有趣。通过数据,我们不难分析出学生更喜欢含有信息技术游戏的英语课堂。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主动学习英语了。学生们纷纷表示为了在游戏中有更好的表现,他们愿意回到家中主动学习英语。
学生成绩提高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们真正地感兴趣了,成绩也自然提高了。2015年下半年中实验一班与二班期末测试成绩都提高了,分别由平均94分提高到了95.5与96分的好成绩。如图12所示。对比班的成绩变化不大。
图 12 学生学期成绩对比图图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15 [2]安奈特.布鲁肖.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78-79 [3]北京出版社.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英语一年级下册[T].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2013:105-112 [4]北京出版社.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英语二年级下册[T].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2013: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