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史复习重点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题型:选择题16个、每个一分,名词解释4个、每个5分,简答题4个、每个7分,论述题2个、每个12分,比较分析题1个12分。重点:
学前教育计划制定的最早年代是西周。
南朝周兴嗣的《千字文》与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以及无名氏的《百家姓》,简称“
三、百、千”。
强调学“眼前事”的是朱熹。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第一个法规是《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论儿童公养公育:实现天下为公,太平大同,世界极乐是康有为提出的。1770年,奥柏林创办编织学校,被认为是“幼儿教育设施历史开端的象征”。杜威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精神领袖”(领导者)。三公指的是“太保、太傅、太师”。三母指的是“子师、慈母、保母”。孝悌是封建社会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朱熹编写过教材《小学》《童蒙须知》。
蒙养院保姆的来源是敬节堂的节妇和育婴堂的乳媪。
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在武昌创立的幼稚园。壬子葵丑学制规定,将蒙养院改为蒙养园。壬戌学制首次将幼稚园纳入了学校教育体系,确定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重要地位。厦门集美幼稚园是陈嘉庚创办的。
北京香山慈幼院是一所官督民办的综合性教育机构。
陈鹤琴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陶行知开办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首陀罗子弟被完全剥夺受教育的权利。
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提出按幼儿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康帕内拉的儿童教育思想体现在《太阳城》中。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学校——新拉纳克幼儿学校。
伊莉莎白.皮博迪在波士顿开办美国第一家英语幼儿园。
自然后果的道德教育原则是卢梭提出的。《人的教育》是福禄贝尔创作的。《普洛登报告书》(1967)和《教育白皮书》(1972)对英国的学前教育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975年,法国政府颁布《哈比改革法案》要求学前教育发挥教育、补偿、诊断治疗、与小学衔接的四重作用。
蒙台梭利总结“儿童之家”的经验,出版了《适用于幼儿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又译为《蒙台梭利方法》)。蒙台梭利在《有吸引力的心理》(1949)中系统地阐述了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进程,揭示了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与联系。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最早论述了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
光谱方案的理论基础有两个: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二是费尔德曼的非普遍性理论。
德克乐利逐渐形成了以兴趣为中心、以整体为原则的课程和教学系统,简称德克乐利教学法,由观察、联想和表达三个步骤组成。
名词解释:
保傅之教
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始于殷商时期。殷商的师、保、傅的设置是一贯的,西周的师保之教内容较全面。外象内感
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的胎教基本理论,“外象”是指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内感”是指母体内的胎儿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感应。“外象内感”的意思是说孕妇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所以要注重孕妇所处的外界环境。《小学》
是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编写的幼儿教材。《小学》系将古代童蒙读物加以选择、扩充,加上古今圣贤名流的嘉言善行汇集成书。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极其深远,地位相当于《四书》。“艺友制”
由陶行知提出的,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艺友要和导
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教师,边干边学。艺友制是对传统的师徒制的一种改造,是新教育方式之一。是一种见效快、质量好的幼教师资培养的方法。
简答: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1、固须早教,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提倡胎教。
2、威严有慈,父母对子女的正确态度是将慈爱和严教结合起来。
3、均爱勿偏,在家庭教育中切忌偏宠,要以同样的爱护和教育标准来对待子
女。
4、应世经务,学校的目的在于“行道以利世”,要掌握一技之长作为立身之
本。
5、重视风化陶染,家庭中父母和其他成年人要注重对年幼者的示范作用。瑞吉欧教育体系的主要特色
该体系来源于意大利,是影响世界的教育体系,其特点为:
1、全社会的幼儿教育:社会支持和家长参与。
2、民主与合作:学校管理风格。
3、项目活动:弹性课程与研究式的教学。
4、百种语言:儿童学习与表达的手段。
5、合作学习和反思实践:教师的成长。
6、开放的环境:学校的第三位教师。“五指活动”理论
五指活动理论是陈鹤琴创造的幼儿园课程结构设置理论。分为:
1、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科学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政治常识等。
3、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
4、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5、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昆体良对体罚的认识
昆体良竭力反对儿童教育中的体罚现象,提出对幼儿的体罚要禁止,给体罚列举了五大罪状:
1、体罚事实上是一种凌辱,是一种残忍的行为。
2、孩子一旦对体罚习以为常,教育就很难起作用。
3、如果儿童在幼年时期遭受体罚,长大以后往往更难以驾驭。
4、体罚只能造就奴隶的性格,而不能造就雄辩之才。
5、体罚的结果必然是儿童心情沮丧压抑,经常感到抑郁,产生恐怖心理。
论述:
怎样理解或评价幼稚园的“行为课程”
行为课程是近代著名教育家张雪门课程理论的核心。他认为课程是适应生长的有价值的材料。他指出:幼稚园课程应强调直接经验。课程需和儿童的生活联络,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活动。
行为课程的内容:幼稚园课程应能促进儿童健康活泼的发展。首先,幼稚园的课程是“整个的”,不能是学科式的。学科式的课程不适合儿童的生活。
其次,幼儿园的课程是“直接的”,应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
最后,幼稚园的课程是偏重个体发展的,应更多地重视儿童本体,而不是强调社会制约性。
所以幼稚园课程由游戏、自然、社会、工作与美术、故事和歌谣(言语与文学)、音乐、常识等方面组成。如何实施行为课程:
第一,课程需经过人工的精选,二,课程需在劳动上劳心,三,课程由儿童生活中取材,须有远大的客观标准。
综上,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主张尊重儿童的特点,必须联系儿童的生活,引导儿童在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中学习,培养儿童的生活力,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有积极意义。《幼稚园课程标准》的意义
《幼儿园课程标准》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它规定,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是:
1、增进幼儿身心的健康。
2、力谋幼儿应有的幸福与快乐。
3、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
4、协助家庭教育幼儿,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
它规定,幼儿园的课程范围包括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餐点等七项内容。在每一门课程里,都详细规定了授课目标、内容大要和所要达到的最低限度。
它规定,幼儿园教育方法要点特别注意儿童社会化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提出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并采取奖励机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人。
《幼稚园课程标准》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是由我国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在总结自己实践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学前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的结晶,建立起的符合我国实际与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课程理论体系,结束了中国自清末以来幼儿园课程外国话、宗教化和非科学化的混乱局面,特别是运用团体、分组和个别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无疑是历史的进步。
其他考点: 名词解释:
巴乌利美保育所
是由巴乌利美侯爵夫人于1802年在德国的多特蒙德设立的一个保育所,教育内容主要是训练、唱歌、社会道德培训和生活规律培养,提倡户外游戏,把婴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是季节性的托儿所。爱的教育
18世纪末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其中,道德教育就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指在家庭中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母爱和父爱,在学校教师要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热爱儿童,教导儿童。性格形成学说
是欧文从事教育活动的依据,继承了法国18世纪“人的性格是环境的产物”思想。他认为人的性格是从出生之日起由外力形成的。社会环境是形成人性格的决定性因素。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在很好的环境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开端计划
是1965年秋,美国政府为实现幼儿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而实行的一项重要计
划,属于政府行为。要求对“处于困境者”家庭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以消除他们与其他儿童入学前形成的差异。短期效果是好的,长期效果不够理想,总的说来,这一计划的实施大大促进了美国学前教育的普及。有准备的环境
是由蒙台梭利提出的,应具备以下要素:
1、自由的气氛。
2、结构和秩序。
3、真实与自然。
4、和谐与美感。
5、蒙台梭利教具,包括日常生活联系教具、感官训练教具、知识性训练教具、艺术类训练教具。“活教育”的三个目标:
一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二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三是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简答:
封建社会的胎教思想
1、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2、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3、注重孕妇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4、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1、顺导性情,鼓舞兴趣。
2、循序渐进,量力而施。
3、因材施教,各成其材。
4、全面诱导,不执一偏。论“创造的儿童教育”
1、活跃被禁锢的头脑,给孩子们想象的空间。
2、解开被束缚的双手,给小孩子创造的空间。
3、鼓励孩子多动口,让他们享受更多的话语权。
4、让孩子走出教室,给他们了解社会的机会。
5、留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在快乐游戏中成长。陈鹤琴对儿童心理特点的认识
1、小孩子好游戏。
2、小孩子好模仿。
3、小孩子好奇心强。
4、小孩子喜欢成功。
5、小孩子喜欢野外生活。
6、小孩子喜欢合群。
7、小孩子喜欢被称赞。
精神分析理论对学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影响
该理论的创立者是佛洛伊德,系统地论述了人的个性结构学说,对教育的影响有:
1、注重心理发泄和代偿教育。
2、要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3、要利用升华的作用对儿童加以积极的引导。
4、要重视儿童人格发展中的自我发展。革命老区学前教育经验
1、坚持为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主要是通过解放妇女,解除父母的后顾之忧来实现的。
2、贯彻依靠群众和勤俭办学的原则,人们对学前教育的支持主要包括房屋、玩具设备、事务、医疗、人力、师资、掩护等多种不同的方式。
3、实施“保教结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
4、建立了一支“一切为了孩子”的保教队伍。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0——2岁,感知运动时期,道德情感萌生。2——
6、7岁,前运算时期,“他律”。6、7——
11、12岁,具体运算阶段,“自律”。11、12——
14、15岁,形式运算阶段,“公道”。蒙氏老师扮演的角色(主要解释观察者)
蒙氏老师主要扮演观察者、环境创设者、指导者、家园合作的联络者。蒙台梭利训练的最终落脚点是观察。蒙台梭利要求老师做一个被动的观察者,不主动给孩子施加影响。
论述:
述评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福禄贝尔是近代系统的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也是近代影响最大的幼儿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哲学。
他认为教育原则有:
1、人是不断发展的。
2、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福利贝尔认为人的发展是渐近连续的。儿童发展分为下面三个时期:
1、婴儿期,称为吸收期,要激发儿童最初的求知欲。
2、幼儿期才是真正的人的教育开始的时期,要培养幼儿游戏的能力,使儿童
成长为完全的人。
3、少年期即学习的时期,要以课程为中心。福利贝尔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详细论述幼儿园工作的体系、内容和方法。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社会的公共教育,由训练有素的幼儿教师担任教育职责,儿童是发展者。幼儿园要保护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成长,培养训练有素的幼儿教师,推广幼儿教育经验。
福禄贝尔崇尚游戏,他认为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出儿童的积极性、表现性和创造性。
恩物是福禄贝尔是为幼儿设计的一系列玩具,供幼儿游戏时使用。作业活动是为了让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品质的和谐性发展。他还设计了一套精美的歌谣和游戏方式的说明。评价:
福禄贝尔首创了幼儿园教育体系,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和独立部门,标志着学前机构的作用开始由“看管”转向“教育”。他为幼儿园创造教学材料、玩具,设计一整套作业体系的思想和方法。这在整个学前教育史上是首创的,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他的学前教育理论的某些思想材料成为杜威教育思想的渊源之一。
但他在运用恩物等玩具材料进行教学和作业的方法过于枯燥和形式主义。而且,由于他的理论是建立在其唯心主义哲学观上的,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有神
秘主义和宗教色彩。他的有关宗教教育、道德教育的观点是落后不可取的。补充:
19世纪末以来法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态度和措施
(一)近现代法国政府都很重视学前教育在国家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将其纳入公共教育系统。
(二)为学前教育的发展保证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使广大幼儿能够接受免费的公共学前教育:经费三级分摊;2~5 岁儿童入园率高,在发达国家中始终位居前列。
(三)注意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促进学前教育的改革和确保学前教育的发展,比如通过了《费里法案》、《戈勃莱法案》、《哈比教育法》等法案,颁布了多项教育部令,规定了学前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办学形式等,规定了学前教育师 资的教育和培训要求及措施。
蒙台梭利与福禄培尔幼儿教育理论的不同点
(一)在理论基础上,福禄倍尔以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同时受到宗教影响,往往从神秘主义或神学出发来论述人的发展和教育问题,故许多观点充斥了符号及谜样的象征哲学意味。蒙台梭利虽也受到宗教的影响,但其教育理论主要以近代科学、哲学及心理学,特别是生物学、生理学为基础,其宗教唯心主义色彩远较福禄倍尔为轻。
(二)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二人虽都赞同“内发”论,但蒙台梭利强调通过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儿童的发展,福禄倍尔则倾向于个体复演说。
(三)在教育内容、方法上,福禄倍尔倡导“游戏”、“恩物”、作业(绘画、纸工、手工),认为游戏是幼儿自我表现的最高形式,强调应通过游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蒙台梭利则主张"工作”、自动教育、感官教育(包括读、写、算的练习)、实际生活练习等,认为工作是幼儿特有的有价值的活动,反对有想象活动的游戏及玩具,否定了创造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福禄倍尔要求组织集体教学,蒙台梭利则主张个别活动,单独的学习。
(五)在教师作用问题上,在福禄倍尔的幼儿园里,教师被视为“园丁”,须承
担对幼儿的关心、指导乃至教学(如“恩物”的演示、说明)的职责;而在蒙台梭利幼儿学校中,教师由主动转向被动,被称为“指导者”,只是承担指导、引导及环境保护、看护的责任。
(六)蒙台梭利与福禄倍尔对幼儿活动“环境”的理解不尽一致。二者都包括室内、室外两部分;但蒙氏的“有准备的环境”与福氏的幼儿园环境及设施有些区别。
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和杜威的儿童中心思想的比较
(一)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思想代表了传统教育对学生的看法。赫尔巴特重视儿童管理,视其为顺利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赫尔巴特之所以重视管理,主要是因为他认为儿童有一种“不驯服的烈性”,它是不守秩序的根源。因而,对儿童必须自幼加以管理,使之在儿童时期就能够克服他的烈性,“造成一种守秩序的精神”。
管理儿童的方法:1)惩罚的威胁2)监督 3)命令和禁止 4)惩罚 5)做功课或进行活动 6)权威和爱
(二)杜威的儿童中心说是建立在其实用主义哲学、机能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杜威于1898年首先提出了“传统教育”的概念,(以赫尔巴特为代表),并针对时弊,对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将其特点归纳为“三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并以新的“三中心”(儿童中心、作业中心、活动中心)来对抗之。杜威强调必须尊重儿童的思维习惯,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儿童。
(三)通过对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思想和杜威的儿童中心说的研究,我们在对待儿童时,不能走向两个极端,不应非此即彼,既要尊重儿童,又不放弃指导的责任。
学前游戏班运动:
英国在二战后产生的学前教育组织形式。由救济基金会发起、以为幼儿提供游戏场所为目标、以大城市为中心设立的的学前教育机构。收2-5岁幼儿,无自己独立设施,免费借用学校等房屋。发起人员为中产阶级家庭妇女,教师由孩子母亲自愿担任。一直保留至今,成为英国学前教育体系的补充。
第二篇:学前教育史复习重点
学前教育史
1、P17古代初步道德教育的内容:1.培养志向;2.教以孝悌;3.勤俭耐劳;4.诚实无欺;5.行善积德;6礼貌谦让;
2、P31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局限:方法:1.游戏、2.体罚3.讲故事.局限:长期的封建社会下,因为封建礼教的影响,很多儿童故事都是以孝悌忠信等封建道德为内容。提倡体罚是侮辱儿童人格、压制儿童的个性发展、违背自然原则的封建专制注意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3、P38三母制度:是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担任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
4、P67颜之推的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及早施教、2.严慈结合、3.均爱勿偏、5、P76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
1.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揭露和批判
提倡儿童要顺其自然,用对待成人的办法甚至用对待囚犯一样的办法对付儿童,其结果只能与施教者的愿望相反,他揭露的封建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束缚、压制儿童个性的弊端
2.儿童教育的目的、内容
“教以人伦”以儒家教育道德为中心,包含了陶冶儿童的意志品质,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发展儿童的知识智能,希望儿童身心得到教为全面的发展,诗、书、礼、乐成为儿童的主要内容和课程。在各种教育的潜移默化中,使儿童在道德、智识、身体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
3.顺应性情,激发兴趣
是自然教育论的集中体现,他把儿童好动喜乐的天性视为教育儿童的基础和基本原则,他主张要顺应儿童性情,使其自然发展,才能使儿童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4.量力施教,“随人分限所及”
他认为儿童身体、智慧处于发展之中,必须循序渐进,量力施教,儿童知识不求多,而求精,让儿童自然消化,达到自得自美
总之:王守仁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论述儿童教育原则,突破传统儿童教育的方法,丰富我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
6、P104帝国主义在华培养幼教师资的主要途径:
1.办幼稚师范教育、2.吸引留学生、3.派师资任教于中国幼教机构。
7、P105外国教会在华推行幼稚师范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教会办的幼稚师范学校,重视宗教教育与英文教学;
1..课程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外语、宗教等课
是适应外国在华办教育需要的,其中英语占学分最多。社会问题、宗教学、圣道教法等课程,都是直接为资本主义国家传布基督精神、培养顺民服务的2.第二类是文化课如:国文、体育、生理及卫生、生物学、音乐
3.第三类:是专业课,如:心理学、学校管理法、实习、幼稚教法。
8、P120“五四运动”我国儿童观的变化
1.对传统儿童观的批判
中国儿童的长期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身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批判旧教育是对儿童的摧残,儿童的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教育,而且受的是被摧残的,扭曲天性的教育。
2.儿童公育思潮3.平民化教育幼儿思潮.9、对比我国老区学前教育事迹,思考当前的服务方向和服务精神
1.学习老区的坚持为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服务的崇高精神,有助于端正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思想,有助于让全社会尤其是工厂、企事业单位正确认识学前教育机构的价值和功能,;
2.学前教育的发展始终是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关心与支持,即使在物质条件比较丰富的我国城市,继续提倡勤俭办园,因地制宜,不相互攀比。
3.继承老区保教结合的经验,从思想上认识保教合一的必要性,4.老区保教人员一切为了孩子的自我牺牲精神,是我们当前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生动教材,有助于广大幼教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高度的责任。.10、P168张雪门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具体目标:1.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2.唤起我民族的自信心;3.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4.锻炼我民族斗争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努力。
11、P171行为课程:张雪门提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孩子们在幼稚园的生活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12.P185陶行知 幼稚园新大陆: “最需要幼稚园的地方是什么?最欢迎幼稚园的地方是什么?幼稚园应
当到而没有到的是什么地方?幼稚园还有什么新大陆可以发现?”他旗帜鲜明地指出:工厂和农村最需要幼稚园。
13.陶行知 的创造教育的思想:1.)认识儿童的创造力;2.)培养创造力3)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1.解放儿童的头脑2.解放儿童的双手3.解放儿童的眼睛4.解放儿童的嘴巴5.解放儿童的空间6.解放儿童的时间
培养创造力 :1.需要成分营养;2.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3.需要因材施教;4.发扬民主
14、P198陈鹤琴认为幼儿的心理特点:1.好动、2.好奇、3.好模仿。
15、P212陈鹤琴幼稚园的课程理论1.课程应为目标服务;2.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
3.课程应实验“整个教育法”4.课程应当采用游戏式5.课程应当有考察儿童成绩的标准616、P212整个教育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相互连接不能四分五裂。
17、P214五指活动:陈鹤琴依据儿童身心的发展,五指活动在儿童活动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
统,合理的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包括: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言活动
18、P229简述新中国初期幼儿教育工作方针和发展重点。
方针:1割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城乡的差异,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整顿中提高,在巩固基础上适
当发展。2.积极培养幼儿师资;3.在三、五年内要着重短期培训和在职学习,发展重点:
1、应该放在工业地区企业部门;
2、机关、学校及郊区农村,主要解决工农劳动妇女对孩
子教养问题;
3、鼓励私人办幼儿园并加强领导,作到公私兼顾
19、P231幼儿园教养原则:1.使幼儿全面发展;2.使教养内容和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
3.使幼儿有独立活动完成简单任务的机会;4.使幼儿习惯于集体生活;5.使必修职业、选修职业以及户外活动配合进行;6使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密切配合。.20、P247 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学前教育领域的学术批判的教训
《幼儿教育工作指南》遭到否定性的批判,使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极度混乱,混淆了是非、正误。
此后在理论及实践工作中出现了大量的口号化、成人化、形式化的错误倾向,尽管60年代初对
1958年的错误批判进行了甄别,但幼儿教育中政治化、成人化的现象却影响长久。
21、P249十年**学前教育领域全面发展教育方针遭到了怎样的曲扭
十年**,极左猖獗对新中国17年的教育,坚信了彻底的否定,并把学前教育视为推行修正主义路线的典型,对全面发展学前教育方针进行严重曲扭,斥之为资产阶级的教育方针,对四育的任务和内容全面的横加批判。
22、P255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的进步性
1.将1952年颁发的“教学纲要“改为“教育纲要“体现了幼儿园国际年龄特点,突出其主要工作是
“教育”而不是“教学”
2.吸取国内外幼儿生理学、心理学理论,特别是将关于幼儿大脑的研究成果,作为文件的第一部分,统帅其后的教育任务,内容等章节、使《纲要》的科学依据更加鲜明
3.教育内容扩展为生活卫生习惯、思想品德、基本动作发展、常识、语言、计算、美工、音乐等8项,加强了对幼儿习惯和品德的培养。
4.强调教育任务、内容、要求应通过游戏、体育活动、上课、观察、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等教育手段来完成,以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人化;
5.指明幼儿园要主动争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以大教育观增强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效应。
23、P261 分析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新特点
1.更强调其基础教育属性,而不仅仅为人小学做准备,2.改变了长期以来强调为“工作”,从不提为“学习”提供方便,这一点体现了时代的需要。3.体现了尊重和保护幼儿人格的重要意义。4.更符合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5.使家园两方面共育扩展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共育
24、P286《儿童权利公约》:是联合国大会1989年通过的,《公约》的四个基本原则:
1、是儿童最佳利益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尊重儿童观点观点与意见的原则、4、无歧视原则
25、P297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的特征和原因
特征:1.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是在家庭进行的,它随着家庭模式变化而变化、发展而相应得到改进与发展
2.原始社会是没有阶级划分的,人人享受平等教育权,这个时候的儿童是公养公育,教育的目的的为了
整个氏族的生存和繁衍,教育是整个氏族生存斗争的工具,幼儿就体现出民主、平等的性质。
3.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方式是同生产劳动和家庭生活紧密结合的,其教育内容简单粗率,但几有多方
面性,在文化上学习更为局限。
4.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还没有也不可能出现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老师,老年和成年女性是教育者,家庭及周围驻地是自然的教育场所。
原因:.史前社会末期,随着生产水平提高,氏族社会制度逐步解体,私有制萌芽,出现专门致力于脑力劳动的人逐渐增加,教育与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密切结合的方式开始发生转变,一种新的社会、教育制度和幼儿教育模式也就应运而生
26、P321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比较
共同点:1斯巴达和雅典都属于奴隶制国家,国家对幼儿的体质都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优选法”;.2.教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母亲是天然的教师;3.轻视任何形式的体力劳动和劳动教育;4.教育成为奴隶主阶级及其子女的一种享受和特权;从小就开始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的熏陶,灌输剥削阶级思想意识,5斯巴达和雅典的整个学前教育还处于萌芽状态.不同点:1.在婴儿生存上斯巴达是由政府官员决定,而雅典一般又父母决定。2.在培养目标上斯巴达是英勇善战的战士,雅典是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3.在教育内容上斯巴达偏重于身体的养护和品格的陶冶,雅典则还在横加初步知识和音乐欣赏;4.在教育方法上,斯巴达则强调简练、严厉和服从。雅典注重和谐、灵活和温情。
27、P321 柏拉图的优生优育:柏拉图主张任何人都得过集体生活,应使婚姻成为高尚的事业,明确婚姻的目的是生育优秀的后代,任何人无婚姻自主权,婚权在于执政者,执政者成为成人选择配偶。他认为这样才能一代胜过一代,在理想国中所生的子女都属于国家所有,父母和孩子都不知道谁是亲生的孩子和家长。
28、P333性恶论:
在中世纪基督教会地位独尊,鼓吹由于儿童是带有“原罪”来到人世的,故生来性恶,人人必须历尽苦难生活的磨难,不断赎罪,才能净化灵魂。为了得到未来天堂的幸福,人人应当听从教会的训诫,常年敬畏上帝,实行禁欲;应当从幼年起就抑止儿童嘻笑欢闹、游戏娱乐的愿望,并严厉措施来禁止这类表现。
29、P333预成论
按照预成论的观点,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预成论的要点 时否认儿童预成人在身心特点上的差异,也否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由于受预成论的影响,人们无论是在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都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忽视儿童的爱好及需要,对儿童的要求整齐划一,方法简单粗暴。
30、《儿童教育论》:是意大利人文注意教育家维吉乌斯,与1945年写成,该书详尽论述了人道化和个性化的幼儿教育。
31、P354欧文的幼儿学校:英国从1816年爱伯特 欧文创办英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新兰纳克幼儿学校(性格形成学院)幼儿学校是其中一个部门,当时解决:工人做工和其子女教育问题。
32、P361开发教育法:维尔斯平提出,包括五个方面1.激发好奇心;2.通过感觉教学;3.从已知到未知;4.是让孩子独立思考;5.把教学和娱乐结合起来。
33、P364奥柏林编织学校:1776年,奥柏林创设了编织学校。主要为所在地区贫民的子女提供教育(3岁以上的幼儿)。学校有两名指导教师,一名任手工技术指导,另一名任文化和游戏方面的指导。并挑选年纪大的还女孩作“助教”。编织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标准法语、宗教赞美歌、格言、绘画、地理、做游戏、观察和采集植物、听童话故事、传授缝纫及编织方法等;
34、P367柯夏的“托儿所”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柯夏托儿所的教育内容包括:宗教、读、写、算、集合、帝力、历史、博物、图画、体育等,这同当时的初等学校的教育内容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在教育内容上有所差别,在方法上使用的是直观教学法,以实物教学为主。
35、P373巴乌利美保育所:巴乌利美保育所 巴乌利美社设施是由巴乌利美侯爵夫人于1802年设立的一个保育所,它是一个救济贫民的设施而产生的,是为了让穷苦孩子的母亲们去安心去劳动,不用为了留在家中的孩子而牵肠挂肚设立的一个机构。
36、P384乌申斯基“教育的民族性原则”1.俄国是教育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别国的教育制度,而应该从本国的教育实际出发,制定完全符合本国,本民族特点的国民教育制度;2.要继承俄罗斯民族的文化遗产,重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教学。.38、P412《爱弥儿》:是卢梭1762年发表,该书卢梭通过对他设想的教育对象“爱弥儿” 进行教育的过程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了他的自然教学法
39、P414:卢梭自然教育观和现实意义:
卢梭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教育来自三个方面: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这三种力量协调统一才能达到教育的 目的。
意义:在西方教育思想上卢梭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应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使人得到成分自由发展的思想。
40、P423斯坦滋孤儿院的教育特色:斯坦滋孤儿院的教育有两方面最为突出
1、实施爱的教育,激发儿童的良心、培养儿童善良的情感和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精神,使孤儿院的教育和生活家庭化
2、实施劳动教育,根据儿童年龄特点,组织儿童从事手工和农业劳动,使他们受到多方面的劳动训练,促进他们的体力、智力和道德的发展,从而获得生活所必须的劳动技能。
41、P440教育性原则: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42、P449福禄贝尔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游戏及恩物
游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最好活动。使儿童通过游戏发展认识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和体力,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恩物就是福禄贝尔为幼儿设计的一系列玩具。用来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和创造力,训练他们手的活动技能。
2.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式----作业
3.无论是游戏还是作业的过程中,成年人要注意结合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发展幼儿的语言。
43、P463法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态度和措施,对我国有什么启发
一、1.政府重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法国政府继续把发展幼儿教育看成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开发人力资源,加强科技竞争、增强国力的重要严肃,予以高度重视。
2.措施得力:为了保证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法国采取了中央、省和市镇三级政府分摊经费的办法,保证了学前教育经费的稳定可靠的来源。
3.社会支持:民间组织能国根据不同家长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期限短,收费少,方便灵活,是政府学前教育机构的有效补充。
4目前:法国学前教育机构朝着小型、多样、灵活、家庭化的方向进行改革尝试。
.总之:.政府重视、社会支持、措施得力使得法国幼儿教育在发达国家中始终位居前列。
二、对我国的启发(略)
44、P479开端计划:美国联邦政府对“处于困境者”家庭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由财政拨款,将贫困而缺乏文化条件的家庭的4-5岁的幼儿免费收容到公立小学特设的学前班,进行为数一年的保育。
45、P505杜威怎样论述教育本质?如果评价
杜威这样论述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1.教育即生长:从生物化本能论的心理学出发,认为教育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过程,即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是促使儿童本能生长。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儿童的本能活动,并把他们作为教育的出发点。
2.教育即生长:从社会学观点出发,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学校应该利用儿童观现有的生活周围其学习的主要内容。
3、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是以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哲学理论为基础的,既然经验是世界的基础,教育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去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
评价:杜威教育本质的论述,虽然有些合理的见解,但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唯心主义的,他在论述教育本质问题时,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教育的阶级性,没有把能正确阐明教育在促进社火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46、P506儿童中心主义: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论的基本原则。批判传统教育弊端,实际上是说明教育要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来进行的理论。他提出,书本、教师应是儿童房屋的,主张把教育的中心转移到儿童方面来。
47、P516《蒙台梭利教学法》:是蒙台梭利于1909年出版的书,该书总结了自己的实际经验,全面阐述了她的教育观点和方法,48、发生认识论:是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思维)发展的结果理论,其探索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儿童出生后,认识是如何形成的、发展的、受那些因素影响和制约,其内在结构是什么,各种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维结构是如何先后出现等等。
第三篇:学前教育史复习材料
学前教育史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
1.宫廷中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的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有制度作保证。这便是______和三母制度。
2.西欧中世纪的儿童观包括性恶论和。
3.夸美纽斯撰写的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4.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中。
5.1922年教育部公布的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6.为了把无家可归的难童培育为抗日建国之力量,1938 年 3 月在武汉成立中国;该组织在抗战 8 年中先后建立了几十所战时儿童保育院。
7.1955 年,教育部决定幼儿园师资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幼儿师范学校负责培养,在全国范围内增设中级幼儿师范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校。
8.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即家庭教育时期和______教育时期。
9.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10.在我国学前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一整套儿童公育思想,设想了从胎教到幼教的完整的学前公共教育体系。
11.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创建了晓庄师范,结合杜威的教育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
1.中国古代负责太子、王子教育的人员称为、傅、保。
2.《》中记载的学前教育计划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宋代的司马光曾以此为蓝本,制定过自己家庭的学前教育计划。
3.据史料记载,我国实施胎教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期,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文王的母亲。
4.按《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蒙养院不单独设立,而是附设在和敬节堂内。
5.陈鹤琴提出了适合儿童发展的课程组织法,即,就是把儿童所有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6.“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
7.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带有浓厚的和明显的等级性。
8.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双语教育”问题的是。
9.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了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活动玩具,即“”。
10.瑞典教育家明确提出“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11.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即家庭教育时期和教育时期。
12.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
13.1881年,法国通过《》,确立了国民教育中的“免费”、“义务”和“世俗化”三条原则。
14.在西方教育史上,是最早提出儿童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幼教界受到西方新教育运动影响,出现保育思想。
1.清末蒙养院并不单独开设,而是附设在和敬节堂内。
2.为适应抗日战争需要,1938年由邓颖超等人在武汉成立,抢救培育民族后代。
3.1921年,陶行知与东南大学赵叔愚创建了南京实验乡村师范学校,即后来的。
4.柏拉图在其代表作《》中提出了培养“哲学王”的教育思想。
5.昆体良晚年著成西方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系统著作《》,在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6.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主导原则是“”,即教育要遵循自然界的秩序。
7.欧洲文艺复兴是从世纪开始至16世纪。
8.在《》一书中,卢梭以自然教育理论为依据,论述了幼儿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9.法国教育家基于游戏和儿童兴趣的新颖方法创建了欧洲第一所幼儿学校,而被誉为“幼儿学校的创始人”、“幼儿教育的杰出先驱者”。
10.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奇第一个提出了“”并付诸教育实践,探索以心理学为基础来发展人的能力的有效方法。
11.二战前英国为解决5岁以下幼儿的保育问题,成立了一种新颖的保教机
构。
12.“教育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哲学思想。
13.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从事过身心缺陷儿童的教育,创办了驰名世界“”,致力于儿童教育实验。14.是HIGH/SCOPE学前教育方案的核心,就是指幼儿只有在其兴趣与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其效果才是最佳的。
15.解放区最早成立的托儿所是1934年在江西下周村创建的上屋子托儿所和下屋子托儿所。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
A、三少B、三公
C、三母D、三太
2.提出“固须早教、威严有慈、均爱勿偏、应世经务”等学前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的是()。
A、王应麟B、颜之推
C、朱熹D、王守仁
3.在我国古代,()认为教育儿童应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导儿童性情,促其自然发展,即儿童自然教育的思想。
A、王守仁B、颜之推
C、朱熹D、贾谊
4.清末民初,()式幼稚教育虽然呆板但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在中国影响最深。
A、日本B、德国
C、欧美D、教会
5.()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相应地,应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制度。
A、梁启超B、康有为
C、孙中山D、蔡元培
6.中国第一所幼稚园是1923年由陈鹤琴创办的()幼稚园。
A、南京鼓楼B、南京燕子矶
C、南京高师附属小学D、厦门集美
7.我国革命老区最早成立的托儿所是()的下周村的上屋子托儿所和下屋子托儿所。
A、江西瑞金B、陕西延安
C、河北阜平D、皖南
8.下列哪一个不属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A、教育立法B、学习即回忆
C、和谐发展D、优生优育
1.据史籍记载,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育的地方是()。
A、庠B、校
C、序D、庭
2.()认为孕妇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即外象内感胎教理论。
A、贾谊B、孙思邈
C、颜之推D、朱熹
3.“圣贤之学,虽不可以浅意量,然学之者,必自其近而易者始”反映了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A、重视蒙养教育B、慎择师友
C、强调学“眼前事”D、正面教育
4.()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相应地,应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制度。
A、梁启超B、康有为
C、孙中山D、蔡元培
5.中国第一所幼稚园是 1923年由陈鹤琴创办的()幼稚园。
A、南京鼓楼B、南京燕子矶
C、南京高师附属小学D、厦门集美
6.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新中国第一个学制(),把沿用了30年的“幼稚园”改称为“幼儿园”。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C、《幼儿园暂行规程》D、《师范学校暂行规程》
三、名词解释
1.2.3.4.5.6.7.8.9.10.11.“三母” 行为课程 预成论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整个教学法 原罪说 要素教育 保傅之教 自然后果法 预成论 “教育即生长”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四、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试列举当代西方著名的学前教育方案。
2.简述中国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
3.简要评价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
4.简述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5.简述文艺复兴的基本含义。
6.7.8.9.简述洛克儿童理性教育的方法。试述孙思邈的“外象内感”说 简析康有为的“公养”、“公育”思想。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对近代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五、论述题
1.试述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其对当代家庭学前教育的借鉴意义。
2.分析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试述卢梭的儿童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对今天的儿童教育的借鉴意义。
4.试述昆体良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幼儿教育的启示。
第四篇:学前教育史
一、填空题
1.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公养公育)。1.2.古代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
1.3.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是(“庠”),是学校的萌芽,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育的机构或场所。
1.4.最早有记载的胎教在(西周)时期。
1.5.我国教育历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计划的记录出自(《礼记·内则》)。1.6.我国古代的学前教育已经有了计划性,但还没有统一和明确的年龄划分,比如(《礼记·内则》)以10岁前为学前教育期,而《大戴礼·保傅》中是8岁,《尚书·大传》中是13岁。(8岁)岁入小学成为封建时代占主要地位的观点。1.7.“三公”是指(太师)、(太保)和(太傅)。
1.8.“三母”是指(子师)、(慈母)和(保母),除三母之外,当时宫廷内还置有(乳母)。1.9.(西周)是我国胎教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初始阶段。
1.10.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的《养胎》一篇中,提出(外象内感)胎教理论。
1.11.(《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学著作。1.12.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
1.13.北齐医生徐之才的(《胎产书》)中提出的“逐月看胎法”,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
1.14.古代对儿童进行常规教育的内容很多,被概括为(“幼仪”或“童子仪”)。(礼教)是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
1.15.我国古代对太子、王子的教育,早在(商代)就已经存在。1.16.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
1.17.我国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三者简称“(三、百、千)”。
1.18.自(宋代)以后,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1.19.为儿童编写的故事书多出自(宋代)以后。
1.20.我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有(游戏)、(讲故事)、(体罚)。
1.21.我国古代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主要有(语言教育)、(。识字教育)、(计算)、(自然常识)。
1.2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明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
1.23.最早记载胎教的医学著作是(《黄帝内经》)。
1.24.儿童诗歌的类别有(识字类)、(训诫类)、(知识掌故类)。
1.25.(刘向,)的《列女传》记载了我国最早的(宫廷胎教)的经验,提出(孕妇对外界事物要“慎所感”的)理论,为“外象内感”的胎教理论奠定基础。
1.26.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儿童图画有(《养正图解》)、(《蒙养图说》)、(《养蒙图说》),都处于(明代)。
1.27.影响比较大的儿童故事有(《书言故事》)、(《日记故事》)、(《二十四孝图说》)等。
1.28.胎教的目的、作用有(才德过人)、(健康长寿)、(形貌端正)、(选择男女)。1.29.知识掌故类的蒙学读物,以(《蒙求》)最为流传。1.30.胎教的方法有(监督法)、(瘦身法)、(小劳法)。
1.31.用儿童口语编辑成的训诫类儿童诗歌中(《小儿语》)是一部影响极大的蒙学读物。
2.1.贾谊关于太子教育理论的著作主要见之于《(新书》)的《(傅职》)、《保傅》()、(《劝学》)、(《胎教》)诸篇中。
2.2.贾谊把太子整个教育分为四个阶段:(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19.22.皮亚杰认为,儿童教育的根本和主要任务是发展(智力)。19.23.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是一个不可跳跃和不可逆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自爱-他律-自律-公道)。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胎教是母亲在怀孕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我的和外部的措施,有意识地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以便生育出聪明、健康的后代,是一种早期教育措施。1.2.三母制度。这是宫廷儿童教育制度之一。在宫内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子师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慈母要根据太子的需要,供给衣食和其他所需;保母负责安置料理睡眠。
1.3.保傅制度。这是宫廷儿童教育制度之一。选择贵族和大臣中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对太子、王子们的身体、道德和知识的训练。师、保、傅,分为太师、太保、太傅和少师、少保、少傅,称“三公”和“三少”。太保负责太子身体的安全和健康;太傅从道德和政治方面教育和训练太子;太师负责太子的学业知识。1.4.宫廷儿童教育。宫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宫廷儿童教育主要介绍以太子、王子为对象的教育,有独特的意义、内容和形式,主要体现在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上。
2.1.小学。为便于儿童学“眼前事”,朱熹与刘子澄编纂《小学》一书,该书将大量古今圣贤“嘉言懿行”汇集起来,贯彻对儿童多用正面教育的原则,希望用这些古人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的言行,教育和诱导儿童行“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学“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全书共六卷,分内外篇,内篇有《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外篇有《嘉言》、《善行》。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包括刻苦学习、忠君、孝宗、事长、守节等德行方面的格言、故事等,内容生动,通俗易懂,易于儿童接受。
2.2.眼前事。在教育内容上,朱熹提出,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是就儿童日常生活接触的“眼前事”去教他们,就教者而言,是“教事”,就孩子而言是“学其事”。他认为学必自近者易者始,并认为学位之道只就眼前日用的开始,初学应给以简单容易的内容。儿童主要是学习眼前日用之事,是“知之浅而行之小也”。
3.1.武昌蒙养院。1903年秋,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创办了幼稚园,即湖北幼稚园,也叫武昌蒙养院,是中国创立的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附设女子学堂,是中国幼稚师范的萌芽。湖北幼稚园的教员主要由日本人担任。户野美知慧,是日本来华的最早幼教工作者。她拟定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规定“重养不重学”的原则。保育幼儿包括发展身体、开发知识,培养行为习惯三方面。课程有行仪、日语等。
3.2.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1903年,清朝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其中,《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其内容包括:①蒙养院的对象:3~7岁儿童;蒙养院的意义:指出了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基础地位。②蒙养院的设置: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③蒙养院的保教要旨:对儿童教育,包含德智体美的内容,照顾儿童情性及心理。④蒙养院课程:游戏、歌谣、谈话、手技。⑤蒙养院内教师称“保姆”,由乳媪、节妇训练而成。⑥蒙养院实行“蒙养家教合一”。
19.5.克鲁普斯卡娅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1917年出版了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著作《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她重视学前教育,参与主持制定了发展学前教育的各种政策性文件,发表了论述学前教育的文章,为苏联社会主义学前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对苏联学前教育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6.发生认识论是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所谓“发生认识论”是关于儿童智力(思维)发展的结构理论,其探索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儿童出生后,认识是如何形成、发展的,受哪些因素所制约,其内在结构是什么,各种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维结构是如何先后出现的等问题。
19.7.结构。皮亚杰认为,所谓结构,也叫整体、系统或集合,“是具有整体性的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一个有自身调整性质的图式体系”。结构具有三个基本性质,即整体性、转换性、自我调整性。
19.8.康有为的“公养公育”思想:公养、公育是康有为的理想教育制度。其思想基础是康有为的建立大同世界的政治理想。他认为,要建立大同世界,就要实行政治改革,其核心就是要打破家庭界限。相应地,教育要实行儿童的“公养”、“公育”制度,即儿童教育完全由政府负责;人人由社会负责受教育,直到20岁。为此,他设计了一个从胎教到大学的“公养”、“公育”的理想教育制度。康有为的这一思想是一个终身教育计划,贫富平等,男女平等,二十年一贯制。这虽然至今都无法实现,但有着鲜明的民主性和反封建性,是进步的。
简答题答案
1.1.简述原始社会儿童教育活动的内容。答:原始社会儿童教育活动包括:①生产劳动教育;②生活习俗教育;③原始的宗教教育;④原始的艺术教育;⑤体格和军事训练。
1.2.简述中国古代胎教的目的。答:中国的胎教,最初是宫廷中的早期教育。封建统治者实施胎教,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合格君主。春秋战国以后,胎教逐渐下移民问,成为人们培养合格后代的措施。要让儿童的教育有一个好的起点,为其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孕育一个德才兼备、健康长寿、形貌端正并且最好是男性的后代。
1.3.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答:原则:①教儿宜早;②教子义方;③信儿勿诳;④潜移默化;⑤量资循序;⑥有教有爱。方法:①游戏;②讲故事;③体罚。
1.4.古代初步(学前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答:包括:①培养志向;②教以孝悌;③诚实无欺;④行善积德;⑤礼貌谦让;⑥勤俭耐劳。
1.5.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意义、目的。答:①儿童家庭教育是齐家治国的基础;②获取功名,光耀门楣;③立志做人,修养品德。
1.6.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①婴幼儿身体的养护;②童生活常规的培养;③初步的道德教育;④早期的知识教育
1.7.古代胎教的内容和方法及其评价。答:胎教的内容:①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②重视饮食影响与调摄;③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④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胎教的方法:①监督法;②小劳法;③瘦身法。评价:中国古代胎教,历史悠久,其实践与理论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和科学的论断可以借鉴,其片面的、不科学的内容应予以批判。
1.8.古代儿童诗歌有哪些种类?答:古代儿童诗歌有:①识字类;②知识掌故类;③诫类。
2.1.试析贾谊“早喻教”的主张。答:贾谊将太子教育分为4个阶段,即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前两个属于幼儿教育。胎教:(1)选择父母是胎教的根本问题。(2)对孕妇要进行“正礼”教育。(3)安排适宜的环境及人员对孕妇予以影响。学前教育:(1)贾谊“太子之善,在于早喻教与选左右”。早,一是要行胎教,一是要实施学前教育。(2)学前教育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3)宫廷中,聘请“三公”“三少”为专任教师。(4)为太子创造一个特殊优越的教育环境,“左右前后皆正人”(5)学前教育内容是多方面的,包含体德智的要求。......19.5.分析和评价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论。答:幼儿的感官训练和智力培养是蒙台梭利创建的“儿童之家”的重要特色,也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一大特点,有很多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1)蒙台梭利强调感官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应加强适当的教育,不失时机地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感官训练是形成认识能力的第一道门。这种观点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2)在教育实践中,她设计了一套“感官练习材料”对儿童进行了各种感官教育。这些材料是符合儿童认识特点的,感官训练活动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3)但是,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论也有其不足之处。她的感觉训练是孤立地进行的,割裂了各种感觉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感官教育的方法有机械、呆板、枯燥乏味倾向,不利于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19.6.简述克鲁斯普卡娅关于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答:克鲁普斯卡娅主要是从三方面阐述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意义。(1)她把发展学前社会教育同国家的建设事业联系在一起。她提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妇女也参加生产劳动,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儿童的照顾,而设立公共的学前教育机构,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2)她从重视儿童早期教育的角度来阐述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她认为,儿童的教育应及早开始,儿童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会使儿童终身受益。(3)她从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角度,强调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意义。她认为对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需要借助于公共的学前教育机构来进行。
19.7.简述皮亚杰理论的思想基础。答:皮亚杰理论的形成受到很多人的影响。(1)在哲学上,皮亚杰受康德影响较深。他的“图式”概念渊源于康德的“先验图式”。(2)在自然科学上,皮亚杰早年受生物学的影响很深。如达尔文的“适应”概念,成为皮亚杰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他将达尔文的被动的适应发展为主动的调整与同化。(3)在心理学上,格式塔心理学关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理论,发展心理学家中霍尔的复演说,瓦隆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谈话诊断法等都对皮亚杰有所影响。(4)在教育学上,皮亚杰深受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蒙台梭利、杜威等人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上半期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内发论、儿童中心论、活动教学等观点对他影响很大。
19.8.评价皮亚杰道德教育理论。答:关于儿童道德发展规律的研究,皮亚杰在借鉴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创造性的贡献。(1)肯定了儿童认知发展是其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皮亚杰看来,无论是儿童道德判断、道德情感,还是对道德规则的学习和理解都要受到认知水平的制约。(2)丰富和发展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并确定了教育的适当作用。他指出: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是一个不可跳跃的和不可逆的连续过程,把这一过程概括为“自爱一他律~自律一公道”等阶段,并对各阶段道德发展作了详细论证。(3)将皮亚杰有关理论引申到道德教育上,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第一,儿童道德认识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作为教育者应很好地理解儿童,努力使德育内容适合儿童的认识水平,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对儿童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第二,发展智力是提高儿童道德认识的必要条件;第三,发展自我评价能力是提高道德认识的-个重要方面。(4)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除可以给人们以极大的启示外,也存在着某些不足:①偏重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但忽视道德行为,特别是良好的习惯行为在德育中的意义。②忽视了不断变化或不同背景下的社会道德标准对形成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
1.如何继承和弘扬老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 1.答: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大历史阶段,始终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和重视。(1)坚持为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老区学前教育始终是有坚定正确的服务方向,即为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服务。这是对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的最充分体现。这一服务方向主要是通过解放妇女,解除父母的后顾之忧来实现的。学习老解放区学前教育坚持为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服务的崇高精神有助于端正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思想,有助于让全社会尤其是工厂、企事业单位正确认识学前教育机构的价值和功能,使他们在取舍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时更慎重。(2)贯彻依靠群众和勤俭办园的原则。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机构诞生在条件艰苦、物质匮乏、战争频繁的年代。它所取得的所有成绩是与群众热情支持密不可分的。今天,学前教育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关心与支持。即使在物质较丰富的我国城市,继续提倡勤俭办园、因地制宜、不相互攀比仍然是十分必要的。(3)实施“保教结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老解放区学前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了托儿所、保育院是对儿童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儿童实施全面的教育。至今,我们继承了老解放区学前教育强调保教合一的经验,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保教合一的必要性,从行政管理制度上加强对各自职责和相互协作的行为的规范。有的幼儿园保育员和医生也共同参与对儿童的教育工作。(4)建立一支“一切为了孩子”的保教队伍。老解放区学前教育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最重要的经验是她有一支“一切为了孩子”的高素质的保教队伍。老区保教人员一切为了孩子的自我牺牲精神,是我们当前提高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生动教材,有助于广大幼教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高度的责任感。总之,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为革命战争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为工农大众服务的学前教育。它在本质上不同于国民党统治区的学前教育,它所创造的幼教业绩,它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它的崇高精神和它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永远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发展史的辉煌乐章。
第五篇:学前教育史
学前教育史
题型:单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一、基础概念
1、行为课程
2、《幼稚园课程标准》(时间、起草人、三个部分、两个基本点,我国第一个„„)
3、恩物
4、儿童之家
5、艺友制
6、活教育(时间、人、三大纲领、总结)
7、五指运动
8、颜氏家训
9、“编织学校”10、11、12、13、14、15、16、17、18、湖北幼稚园 南京传播幼稚园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江西省立(成都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怀德幼稚师范学校 亚里士多德 杜威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开端计划
政策法规(时间、起草人
二、理解应用题
1、近代中国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2、苏区托儿所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意义
3、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4、陈鹤琴的幼儿园课程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6、陶行知先生机房儿童创造力的理论挤兑当今幼教的启示
7、陶行知先生关于普及学前教育的提法及对当今学前教育史发展的启示
8、张雪门的行为课程与陈鹤琴的单元教学的共同点
9、张雪门的改造民族的幼儿教育目标及其现实意义
10、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11、12、13、14、15、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乌索娃的学前教育思想 欧文幼儿学校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