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儿子亲情牵手空巢家庭新闻稿

时间:2019-05-12 15:1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兵儿子亲情牵手空巢家庭新闻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兵儿子亲情牵手空巢家庭新闻稿》。

第一篇:兵儿子亲情牵手空巢家庭新闻稿

兵儿子亲情牵手空巢家庭

生育关怀奏出新乐章

近年来,槐荫区在军地“双管双助”工作的大平台上,区计生委、计生协围绕如何发挥驻区部队的组织优势、科技优势、宣传优势,积极寻找工作的结合点,探索协会工作军地计划生育服务新模式,达到相互支持、相互发展的目的。在开展的生育关怀行动中,我们继续发挥驻区部队的优势,让部队战士参与到生育关怀活动中来,2008年,我们以开展“爱心相伴、夕阳别样红”计划生育空巢家庭精神慰籍项目为载体,选择驻区部队多、“双管双助”工作开展好、基础工作扎实的张庄路街道办事处开展了“情系空巢家庭——兵儿子亲情牵手”活动,与空巢计划生育家庭结对帮扶,为空巢家庭送去温暖和希望,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

一、理清思路,找准载体

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广大计划生育家庭顾大局、识大体,以牺牲家庭和个人利益为代价,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终生只要一个孩子,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有效缓解人口压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计划生育家庭都是幸福的,但也有少数家庭因为遭遇重大灾祸而陷入困境。特别是那些独生子女因为各种原因离世而导致空巢的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和生活的希望。我们开展生育关怀,就是要去关心这些最需要温暖、最需要关爱的人们,这是我们计划生育系统应该承担起的责任和义务。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确定在生育关怀行动中要首先关爱空巢家庭,开展“情系空巢家庭——„兵儿子‟亲情牵手”活动,与空巢计划生育家庭结对帮扶,为这些精神上陷入困境的“空巢”家庭,献爱心、送温暖,同时也解决了战士远离家乡,也需要亲情的抚 1

慰的情况。给这些空巢家庭认个兵儿子,让兵儿子认个济南的妈妈,让他们亲情牵手,互相慰籍,就弥补了双方精神上的需求。基于这样的理念,经过我们和部队领导对接、协商,确定了军民共建,让“兵儿子”志愿者与计划生育空巢家庭亲情牵手活动。并确定了以开展精神慰籍为主,双方在活动中实现互动连心,使空巢家庭在交谈中感到暖心、生活上得到关心、接触中感到贴心,使“兵儿子”志愿者虽身在外地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同时也培养这些年轻人的公德意识的工作目标。

二、搭建平台,规范运作

一是建立组织。开展情牵空巢家庭“兵儿子”行动活动的主要瓶颈,是“兵儿子”志愿者队伍如何建立与管理。为此,经军地双方多次商讨,确定成立街道军地计划生育协会。协会会长由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由驻办部队单位的政治部门负责人担任,建立起“兵儿子”志愿者队伍组建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是摸清底数。深入调查,摸清计划生育空巢家庭底数。组织各村居对计划生育家庭因独生子女死亡、入伍、外地打工和上学等原因形成的空巢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对55岁以上计划生育空巢家庭,全部建立了档案。

三是组建兵儿子志愿者队伍。“兵儿子”志愿者队伍的招募由街道军地计划生育协会负总责,驻办部队理事成员单位具体负责本单位“兵儿子”志愿者的招募、管理等工作,每个家庭的“兵儿子”决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班、一个排,甚至一个连。如果指定的“兵儿子”退役了,还会有新的优秀的“兵儿子”来接班,目前在全区共组建“兵儿子”志愿者40人。

四是因人制宜、亲情对接。按照“人际相宜、居住相近、供需相符、便于服务”的原则,组织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牵线搭桥实施亲情对接。为做好亲情对接,我们组建了志愿者小组,志愿者小组由2—3人组成,志愿者小组与空巢家庭实施一对一的对接。

要求“兵儿子”要经常与“父母”保持联系,以实际行动给家庭以帮助,给老人以关心。平时双休日,“兵儿子”要“回家”清理卫生,修缮房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对家庭经济条件尚可身体健康的以精神抚慰为主;并利用部队医疗资源对身体欠佳的开展医疗咨询,有针对性的服务活动。

五是建立制度。建立了《军地计划生育协会会议、活动制度》,确定了活动内容和方式,一是定期访视,志愿者定期到结对家庭拉一次家常、做一次家务;二是热线服务,与计生办电话并机,及时掌握空巢家庭的需求,做好与志愿者的沟通联系;三是困难帮扶,及时协调,第一时间解决空巢家庭的急事难事。同时,还制定了《关爱空巢家庭兵儿子志愿工作者章程》,明确了志愿者的招募条件,招募单位和日常管理。

三、注重效果,多方受益

(一)“兵儿子”亲情牵手行动,让计划生育空巢家庭得到了真切的关爱。“兵儿子”张书国进入陈福清一家以后,每逢休息日和节假日,只要部队工作不忙,张书国都要请假回“家”去看看老人,干家务活,聊聊天,尽一份做“儿子”的孝心。看到老人生病了,张书国就会第一时间把药送到老人身边,看到家里下水道堵了,张书国马上挽起胳膊就去疏通。照顾陈福清老人就像照顾自己的母亲那样细致认真。陈福清老人深情地说:“„兵儿子‟让我不再孤单,温暖了这个冷落的家,计生协会好,部队好,„兵儿子‟更好!”一年来,兵儿子志愿者都和自己的新家建立了浓厚的感情,一声妈妈、一声儿子把一份亲情呼唤,妈妈叫儿子来家吃饺子的故事更是常事,那些有了“兵儿子”的“空巢”家庭的夫妇成了左邻右舍羡慕的对象,孤单的老人又找到了精神慰藉,欢乐又重返“空巢”家庭。

(二)“兵儿子”亲情牵手行动,为驻区部队的生育关怀工作开拓了新的途径。我们充分利用计生协会的优势,将协会组织延伸到了驻区部队,进一步组织动员驻区部队积极参与到生育关怀

活动中来,不仅探索了军地计划生育新的服务模式,而且也为驻区部队的生育关怀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同时也为教育培养官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促进部队的全面建设、提高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起着重要的作用。08年4月份,国家计生委政策法规司、全军计生办来山东调研时,专题来我区调研“双管双助”工作,区委杨峰书记在代表我区作典型发言时,介绍了“兵儿子亲情牵手”活动的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兵儿子”亲情牵手行动,不仅加强了部队和空巢家庭的互动,还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在“5.29”前夕,我们举办了军地计生协关爱空巢家庭联谊会。联谊会上,表彰了在情牵空巢家庭——“兵儿子”行动活动中表现较为突出的部分兵儿子志愿者;某航空师、军区综合训练基地等部队官兵,向空巢家庭的“老妈妈、老父亲”奉献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军区训练基地的兵儿子志愿者向空巢老人赠送了慰问品。前不久,我们又为8个计生空巢家庭找到了他们的兵儿子,并在济南市纪念计生协创建30周年的大会上举行了结对仪式。“兵儿子”行动,搭建了一个军地配合、双向受益的广阔舞台,进一步密切了军地关系,增进官兵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军民鱼水情更深。

(四)“兵儿子”亲情牵手行动,将“双管双助”工作不断推向深入。部队和地方在人口计生工作上,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兵儿子”行动,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不仅促进了驻区部队的工作,也进一步丰富了全区“双管双助”工作服务内涵,强化了计生工作的服务职能,达到了互动双赢的效果。

槐荫区计生委

槐荫区计生协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三日

第二篇:拥抱亲情 温暖2012 爱心助空巢

“拥抱亲情 温暖2012”

——“关爱空巢老人”校外实践活动方案

玫瑰镇小学第一中心校 迟冬芝

孤独的老人,眼里总是含着别人看不到的泪水,因为他时常面对的仅仅是徒徒四壁,苍白的灯光,和看不尽的,看不尽的那条人来人往目光不遇的街道。老人的理想,年轻人很少能够读懂,他们在生命的最后年光,用目光纵成期望,用思念横成挂念,织成一棋盘,而其间的楚河汉界,确实目光和思念难以跨越的相聚界限。关爱老人本应是为人子女的本分,但是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每一位空巢老人都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关爱不应只是小家,而是大家。每个人都是一颗小雨点,每个家庭都是一条小河流,当其他小河流的水要干枯时,我们都要蒸发,然后才能化雨拯救那条河,我们的大海才不会干涸。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待自己也成花甲时,你也可以享受身边跳跃着的年轻人的美好,感受生命的“天伦”。关爱空巢老人,是现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个小学生应尽的责任,绵绵之力,长长流水,雁山常话,学子常勤。我们要大力弘扬“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一枝一叶都牵动过树的心跳,一样的脉搏,一样的伟大。我们特向全校师生(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实践)发出如下倡议:

一、爱心献老人,真情暖空巢。用心沏一壶清茶,盛上一碗饭,这小小的点滴肯定会让老人们温心不已;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按下一个电话,道上一声问候,字字句句都酥老人的心。根据空巢老人具体情况开展生活照料志愿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空巢老人,提供送餐、帮助做饭、打扫卫生、帮助购物、陪同就医等志愿服务;对生活半自理的老人,提供一天一次电话问候,急事随叫随到等志愿服务。

二、组织志愿者定期或不定期为精神寂寞、特别是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提供心理抚慰志愿服务,采取电话问候、上门慰问、为老人读报、陪老人聊天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定期在村里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讲座、报告会、讨论会,组织空巢老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三、组织亲情关爱志愿者经常主动上门,对老人们嘘寒问暖。特殊的节日特殊的情怀,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看望慰问空巢老人;对空巢老人情况记录存档,在他们生日之际,赠送贺卡或小礼物,给他们一份不一样的感动。

网不疏自密,密而能网方为网也。我们要以结对帮扶活动为载体,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形式,组成一个全方位的帮助网,广泛开展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法律援助、文体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为有困难的空巢老人办更多的好事实事,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一叶不足以密林,一鸟不足以繁音,关爱空巢老人需要每个人的力量。当我们承受着阳光雨露,当我们口含着饱腹之餐,也许,那些老人正寒寒不能入睡,生命包裹着灵魂,生命之外是其他的意识,拯救灵魂就先得从拯救意识开始,让老人们真正生活起来,让老人们真正快乐起来!

2012.7

第三篇:社团“幸福牵手 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策划书及相关事宜

“幸福牵手”---空巢老人关爱项目简介

如果你喜欢倾听和交谈 如果你喜欢老人 如果你有爱心和耐心

如果你在周六日其中一天有稳定的时间 如果你不怕老人偶尔的任性和小脾气

那么,“幸福牵手 ”非常欢迎你,请加入我们的助老项目吧 【服务地点】东八里、红专南路等社区 【服务形式】 每周一次,外加节日探访

【服务范围】 居住在西安年满70岁,缺乏照顾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服务内容】 老人谈心服务、节日探访服务、老人户外活动服务、病期护理服务、粗重家务服务等。

【服务目的】尊老爱幼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这次活动使缺乏照顾的独居老人,孤寡老人得到适当的照顾。凭借点点的爱心,帮助老人改善生活环境,唤起独居老人对生活的向往,驱走他们对生活的倦意,陪他们快乐地度过。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多做积极有意义的事情。了解孤寡老人生活现状,在学校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后续宣传,让更多有爱心的人参与进来,并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做公益活动,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素质修养。【服务要求】

1、愿意付出时间和精神参与照顾老人的工作,要保证每月有足够的时间做探访,工作太忙的人不适宜参与此工作。服务老人的义工不适宜频繁更换。

2、服务中,一般为两人以上五人以内到老人家中去。如果服务对象的老人已经固定,经组织同意后,队员可单独前往服务。

3、要求是志愿加入照顾老人队伍,并积极参与服务工作,掌握一定的老人健康饮食常识和老人常见病常识。

4、对义工工作既要细心又要有耐心,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身体状况、脾气、生活习惯、家庭成员、邻里关系)。

5、做事要有恒心,服务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更要懂得耐心倾听。

6、要有集体观念,不要强求个人突出。当遇到难题时,应及时向组织反映,以便妥善解决,不可随便替服务对象做决定。

7、要有无偿的奉献精神。

8、不得携带食物给服务对象,禁止携带无厂名、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食物给服务对象,水果除外。也不要携带老人不易辨别的物品(如洗衣粉,老人容易误为食盐)。

9、不怕脏,更不能有嫌弃老人家的心理,能够接受老人的生活习惯。【活动优势】

·对大学生而言: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鼓励同学们多做积极有意义的事情。了解孤寡老人生活现状,唤醒对老人的尊敬关爱意识(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培养大家的爱心意识,让更多有爱心的人参与进来,并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做公益活动,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升道德素质修养,并从中懂得感恩、学会关爱。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对孤寡老人而言:心灵上的慰藉,感受到大学生带去的朝气和温暖关怀。微笑面对生活,对以后的生活会有更多的期许,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

·对社团而言:有利于志愿类社团拓展服务内容,改进服务类型,完善社团工作。【活动组织者及负责人】

活动组织者:实践部部长杨青青、部员徐晶、林峰 活动负责人:社长冯舒玲

附:社团敬老活动注意事项

(1)时刻保持微笑,初次见面要问好;(2)言行举止得体大方,注意措辞,不得在老人家随意走动,大声喧哗;(3)打扫房间卫生时征得老人同意,注意房间的卫生死角,多做实事;(4)与老人交谈中,手机需调为静音,有必须接的来电时,注意向老人表示歉意,接电话时间不宜过长;(5)注意与老人聊天话题,避免敏感话题(如:儿女赡养,财政收入等等),尽量提及老人感兴趣的话题,学会倾听,在老人倾诉时表情要专注,切忌不耐烦的表情;(6)仪表着装简单大方,不要太过时髦,尽量显得朴实,便于尽心交流;(7)不能对老人随便作出承诺,思量自己是否能兑现承诺;(8)时刻留意老人的变化,如:冷、热、渴、咳等等,以便能及时做出处理,有突发状况请找领队;(9)不能接受老人赠送的任何财物或太多食物,也不能随便给老人家食物,避免好心办坏事;

(10)活动结束时,以合适恰当的方式离开,忌一哄而散,注意友善道别(如:聊了这么久,您也累啦,好好休息一下吧).附:社团志愿者培训方向:

(1)聊天交流型:

可以先引起老人谈话的兴趣.先聊一些天气,健康,等等方面的普通话题,慢慢引导老人说一些他们开心的事,让他们打开了话匣子那就比较方便了.那时候,我们可以做个谦恭的听者就可以表述自己的观点,而那些话不多的老人,你就可以多说说,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话题的话,可以考虑询问老人以前是什么工作的,或者称赞老人的气质啊,或者目前的活动啊等等(在未知情况下不要涉及子女情况和家庭情况)。

例如:

今天天气还不错啊— 接话:下过雨后空气也清新了许多

您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 接话:您当年做这个也算是**的行业了;

您今年高寿 — 接话:那抗战您也是经历过来的啊。

【关于个别问题的答复口径】*老人向我们述说邻里纠纷和家庭纠纷,请求调处解决。

答复口径:(通过点头和说“唔”来满足老人倾诉欲望,认真倾听,但不表态,不要流露出支持某一方的立场,听完后)我们会向管理员反映的(纠纷情况要记下来,并在成员中传递)。*老人向我们述说他的伤心事。答复口径: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好了,但要把事情记下来,在成员中传递

【推荐话题】兴趣爱好、身体保健、辉煌经历、日常生活起居、历史事件、时事政治、籍贯、社会保障制度、性格、价值观取向等等,投其所好即可(2)干活服务型:(某些老人可能不喜欢说话)

可以在征得老人同意的情况下给他们读读报,梳梳头,陪他们走一圈,或者打牌,下棋,整理房间,清洗小件物品,打扫卫生。等干活的话一定要征得老人的同意,同时做的时候注意卫生和自身的健康安全的防护。读报时注意自己的语速,老人反映相对迟缓,发音清晰,语速缓慢。可通过观察老人的表情来确定老人语速和声音是否合适。梳头和搀扶时一定要注意动作轻柔,收放有度。打牌和下棋,不要催促老人,也不要为了悔棋而争。也有些老人又身体上的不便的,可以帮助老人做一些恢复性的活动。例如:我碰见过一个不能说话(中风)的老人,通常这种情况下,我会说很多, 同时如果能帮着他锻炼,恢复不能动的肢体,也是一件可以做的事.(3)表演才艺型:(某些老人不爱说话,也拒绝你的帮助)

可以通过给老人唱一些歌曲,或者表演一些小魔术,或者讲个单口相声之类的等简单的才艺来看望老人。不过这些都需要事前做一些准备。才艺避免动静太大和过于复杂。

第四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空巢家庭现象浅析(精选)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空巢家庭养老问题浅析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空巢家庭现象越来越严重,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空巢家庭的含义和成因分析,发现空巢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

关键词:空巢家庭 人口老龄化

养老问题

网上有个视频叫《老人与年》,描述的是一个老人等不到儿女的回家,孤独的过完又一个年,深山老林,只有一条大黄狗的陪伴。其实早在1980年,世纪老人冰心就在她的名作《空巢》中将“空巢老人”的晚景寂寞描绘得栩栩如生。如今,中国的空巢现象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早已远非改革开放初期的景象了。

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有专家称,“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甚至是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因此

一、空巢家庭现象的含义及其成因分析

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中,杜瓦尔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八个相互联结的阶段,空巢期属于其中的第六阶段,是指从第一个子女到最后一个子女陆续离家出走这个阶段。在空巢时期,成年子女因就业、服兵役、上学、结婚等因素离家,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对于空巢家庭的分类,根据穆光宗的观点,有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分为群空巢家庭和类空巢家庭,前者指单身空巢家庭和配偶空巢家庭,后者指子女不在身边但其他亲属在身边的空巢家庭;第二种分为年老的空巢家庭和年轻的空巢家庭。

我国出现大量空巢家庭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家庭、社会变迁、思想文化等因素。第一,个人和家庭影响因素。空巢家庭在传统社会中极为罕见,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生育率普遍下降,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和“核心化”。同时,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住房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不同不愿意和父母居住在一起,选择独居。第二,社会结构转型和变迁。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速度加快,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流动频率逐步提高,中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离开户口所在地外出打工的农民流动人数大约在100万~200万之间,但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已高达1.47亿,占总人口的11.28%。劳动力的流动和迁移使更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父母,到外地寻求更好的发展和工作机会。第三,思想观念的改变。传统家庭的观念是养儿防老,大家庭以血缘为纽带,共同生活,一起劳作,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从注重伦理关系转变为重视经济关系。父母和子女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活动方式上差距加大,因此,双方都更倾向于分开居住,由此产生了空巢问题。

二、人口老龄化下空巢家庭对养老带来的挑战

其实空巢家庭现象增多的背后最重要的还是中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从老年人口规模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多的。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是全球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

从老龄化速度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快的。“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高峰,年均增加860万左右,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6%。2021~2035年,中国将出现第二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年均将增加1100多万人。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2000年中国老龄人口比重与世界平均数相同,均为10%左右,到2010年我国上升3.3个百分点,而世界平均数只上升了1个百分点。预计未来40年,世界老龄人口比重将上升10.8个百分点,而我国将上升21个百分点。从解决老龄问题的难度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老年人口增速加快、高龄老人增速加快、空巢化加快”等三个特点,老龄工作面临的困难之多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人口老龄化,同全球化、城市化和气候变化一样,被视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四大挑战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独居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们的养老、健康医疗等问题逐渐凸显。

空巢老人的生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空巢老人的经济相对困难,无法保持基本生活水平。

良好的经济状况是保证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基本物质基础,由于老年人退休后,退出劳动力领域,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 收入大大减少。部分农村老人仍以家庭为主要依托,但在空巢家庭中,儿女都不在身边,加之青年人自身生活,供养孩子的压力,他们的经济负担非常沉重,也不能时时给父母以经济上的补助。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最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并不完善。虽然到2011年为止,我国的养老保险实现了全覆盖,但是这只是补了了缺位,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实际作用,保障水平很低的,很多时候不能解决老人的经济问题。

在《老人与年》中,老人因为没钱提前出院,总是在破落的昏暗的墙角数着不多的几张皱巴巴的钱,一遍遍在我脑海中徘徊。

二是空巢老人的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健康、人身安全、生活照料等问题突出。

据调查显示,空巢老人家庭的老年人患病率达80.7%,比非空巢老人平均患病率高10.03个百分点 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更大而由于无人照料,使空巢老人病情加重或暴死家中的例子时有发生。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没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照顾自己,尤其是很多患有慢性病、大病的老人,更无法照顾自己基本的饮食起居。在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水平有限,儿女又不在身边,社区资源有限,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很容易使空巢老人患病、面临着很大的生存风险。

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及对各种危害因素的抵抗能力下降,发生跌倒、摔伤、烫伤等的几率增加。此外,有些犯罪分子瞄准空巢老人家庭这个弱势群体 进行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活动,老人因孤立无援而深受其害。2012年4月19日桂林就有一“空巢老人”煤气中毒死亡20天后才被发现。同时调查显示,有58.2%的老年人不能照顾自己,在做饭、买菜、洗衣等日常生活上需要接受帮助。空巢老人患病率较高,家庭在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内蒙古清水河县北堡乡桦树沟村成了所谓的老人村,这块土地已经“留不住年轻人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甚至很多家庭都是一个老人一个家。2岁的王四肾脏不好,经常腰痛,有时实在干不动活,就趴在田里,一边爬一边“扒拉”着松松土。年轻人走后,老人们需要打理家里的一切,其实,这个家不过一个人而已。

三是部分空巢老人缺乏精神慰藉,情感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一方面 在空巢家庭中,子女远离父母外出求学、工作、生活,无法时时陪伴在父母身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公共资源有限,特别是在农村,文化娱乐设施非常缺乏,空巢老人没有活动产所,也时常无人聊天,精神空虚会使病残率提高和导致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

“儿孙满堂全家福,天伦之乐笑开颜”的传统文化背景下,空巢的出现使老人进入了“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状态。调查显示,有42.6%的空巢老人有非精神病

性心理障碍 表现为情绪低落 焦躁不安 孤僻 抑郁等 这些心理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有可能使老人陷入心理危机,甚至发展为空巢综合症。

“每天像窝在鸽子笼里一样。”患有心脏病的吕奶奶说,她平常很少出门,怕在外面晕倒。自己在家每天用一个舀水大铝勺做两顿面条,“吃罢就干坐着”。子女经常给她钱,送来的食品总也吃不完,不受饿也挨不着冻,只是无尽的“寂寞难以打发”。

“最盼望过年,像小孩子一样了。”吕奶奶苦笑道。只有每年春节期间子女们才能回来聚一聚,但往往正月初五初六开始,“家在外地的要回去,本地的也要忙他们的工作,又剩下我一个人”,刚刚“热乎”起来的心窝又复归寂寞。

精神空虚,是不少空巢老人面临的共同问题。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天盛社区76岁的汪秋菊老人,独生子常年在外地开油罐车,三四个月才回来一次。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疾病,严重糖尿病引发了白内障,她只能模模糊糊地看路,2010年因此摔断了腿,钢板至今还没取出来。为此,她很少出门,只是偶尔出去买点菜和馍馍回来。儿子担心她再出意外,每天下午都会打电话问她身体如何、吃啥了。“我现在每天就等着儿子5点钟的电话了!一个人在家里很孤独,然而待不住也要待,没事就在屋里转圈圈,人真是老不得!”

三、解决空巢家庭养老的对策

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在高层部署中,未来五年,中国将以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加快社会化的老龄服务体系建设。其中,加快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照料服务,加强对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生活照料和各项服务,大力培养居家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加快老年人护理康复服务等六大发展重点,均是对位解决“空巢老人”精神寂寞、生活照料等现实困难的可行举措。我们在这再对空巢家庭养老提出以下对策。

一、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从社会宏观层面维护空巢老人的权益。在人口老龄化和老年家庭空巢化形势下,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帮助空巢老人克服诸多生活及心理危机,保证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是国家和政府义不容辞的社会义务和历史责任。政府除应逐步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老年福利设施等外 还应针对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以空巢老人的需求为导向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从宏观层面维护空巢老人的权益,以解决空巢老人面临的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其生活质量,最终使空巢老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

二、发扬传统的孝文化,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空巢老人是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养老同样有物质的需求,也渴望得到子女亲情的关怀。然而他们的子女很多为了生计常年在外打工,与自己天各一方。从中国传统的“孝文化”来说,子女理应赡养年迈的、曾经为自己辛苦付出的父母,发扬我国优良的家庭养老传统。子女当自己不在父母身边之时,除了应托人照顾家里的老人之外,还要经常打电话回家问候老人家,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让空巢老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需要转变思想,恰当地处理好中国历来最难处理的婆媳关系,对于自身与子的矛盾应该积极去面对,而不应选择与子女分居的办法来逃避现实的矛盾。应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养老氛围,充分发扬家庭养老的作用。

特别是针对农村空巢老人来说,这一对策是目前最可行的。

三、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体制,重视空巢老人的精神照料

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不同,社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主,社区为辅,老年人家庭是基本生活载体,社区通过上门服务、社会互动、网络交流等方式提供养老服务。这是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选择,也符合我国几千年的思想文化传统,这种方式有效弥补了空巢老人因儿女不在身边的精神空虚问题。它以家庭为载体,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向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医疗、家政、康复、娱乐、精神等多方面的服务,是一种家庭与社会、传统与现代、个体与集体相结合的养老模式 能够有力的应对我国的老龄化冲击,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

四、结语

“劳我以生,佚我以老”。养老“空巢”,是一个需要家庭、社区、社会、政府以及个人共同努力加以解决的综合性问题。面对“未富先老”和“银发浪潮”的双重压力,老年人是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空巢家庭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有巨大影响。唯有直面空巢现象及其影响,准确把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和规律,尽早在思想、理论、法规、政策、物质、社会氛围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准备,方能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回应公众对于“空巢”现象的担忧与诉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之路。

参考文献:

[ 1] 刘娜梅、路丽娜.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现状及对策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9月第26卷第18期

[ 2] 肖洁红.空巢老人问题探析.巢湖学院学报, 2006: 46-49.[ 3] 谢慧娟.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分析.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70-71, 74.[ 4] 李靓.浅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空巢家庭养老问题.经济视角.2011年第1期

[ 5]杨琳.你的老年也会“空巢”吗.瞭望.2012年

第五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家庭老人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家庭老人

精神赡养问题研究

谢美琪

(温州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08公管3班0806020136)

【中文摘要】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随着 “送出一人,全家脱贫”、“ 走天涯、闯天下”等思想的深入,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尤为严重,农村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迫在眉睫。新农村建设以及各种规划、政策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由于空巢老人的特殊性,他们的精神需求还得不到足够的慰藉和满足,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精神赡养状况,促进健康老龄化农村的实现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

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严峻挑战 截止到2009年10月,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9亿,超过总人口的10%,且以每年近1000万的速度增加。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由此推算,全国农村老人应该在1.2 亿左右,农村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人口老龄化给老年人口,特别是农村老年空巢人口的养老问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所谓“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而一旦配偶去世,则家庭生命周期进入鳏寡期。空巢期与鳏寡期对老年人来说是生活中容易发生困难的两个重要阶段。又据全国老龄办2007年12月17日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农村地区的空巢家庭为38.3%,其中单身孤老户为9.3%,夫妻户为29.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税费改革、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农村人民尤其是老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但与之相对应的精神文化发展却迟迟跟不上物质经济发展的脚步。

二、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现状

心里专家指出,人到老年,各种生理机能都进入衰退阶段,如形态老化、感觉器官功能下降、神经运动机能缓慢、记忆力减弱、性格改变等,这些必然引起老年人心理素质逐渐弱化,表现出进取心差、风险承受能力弱、害怕孤独寂寞、情感脆弱、容易灰心等心理症状。这些心理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抚慰,会导致更为严重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疾病,甚至成为老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而农村空巢老人在年轻时超负荷的劳动,加上没有足够的营养摄入和预防保健,各种生理机能衰退的尤为严重从而进一步致使其心理素质弱化——更需要子女的关心,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然而现实是子女纷纷进城打工、学习或者定居,独留老人驻守农村老家,或许子女会定时打钱到老人账户,现在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也进一步完善。但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却得不到赡养。子女极少打电话回家,更少回家看望老人,他们总以学习忙工作忙为借口,而老人又总是一再的体谅一再的压抑他们深深地思念。孤独感不断上升,尤其是丧偶的农村空巢老人。

同时,农村不像城市,老年人想锻炼身体可以去公园,想培养兴趣爱好可以去老年大学,想看书打牌可以去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想集体出游可以去各种老年组织……农村老人也同样有着与城市老人一样的需求与爱好,可是他们却没有足够的公用养老设施,无法大量结识同龄老人来填补他们的孤独与寂寞。农村老人能排解寂寞与空虚的至多也不过是看看电视,在傍晚蹲蹲树阴唠唠家常。

三、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现状原因分析

(一)国家相关立法政策的缺失

尽管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但其中并没有明确立法规定应如何进行精神赡养,精神赡养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哪些。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立法。几千年来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最主要的依据和保障还是社会的道德约束。但道德约束是不具备任何强制力的,它仅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起一定指导作用,尤其是在当今孝道观念逐渐弱化,市场经济占主导作用的时代,立法保护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已变得日趋重要。

(二)农村家庭养老观念弱化

市场经济的冲击,使人们价值观念产生偏离,重视金钱,淡漠亲情,再加上社会的迅速变迁和人口迁移使家庭中的代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更推动了老少两代的分居和老年人家庭户的增长。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核心家庭的出现,给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带来了诸多的困难。随着市场经济大潮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孝道观念弱化,现在的年轻农民家庭责任观念日益淡化,敬老、养老意识淡薄,因为赡养老人问题而出现的纠纷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虐待老人的现象;随着社会转型加快, 代沟愈来愈突出。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型的统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追求个人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增加,子女人格独立化,家庭重心下移和平移,老人在家庭中绝对权威地位丧失。与此同时大众教育的普及,尤其是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已经和正在改变着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必然使传统的孝道观念受到严峻挑战,某些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逐步退却或让位,因此出现有些道德缺位现象和更多的道德弱化现象。

(三)农村相关养老设施的缺乏

显而易见,农村或许有大片的农田、树林、草地,却没有公园,没有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更没有老年大学。农村空巢老人想要克服空巢心理,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广交朋友,丰富生活,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和公益性劳动,但是却没有相对应的设施机构或组织。

(四)对养老的理解存在误区

在农村,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加上市场经济各种物质思想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对养老的理解存在误区,他们普遍认为:养老=物质养老,即给予老人足够的物质,老人就越满足、越快乐,却忽视了精神赡养的存在。

同时,农村空巢老人对选择养老院养老的态度上不够积极他们认为,“只有无子女的人才会去养老院”,“自己有儿有女去了还不让人笑话?”“除非到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又无法在身边照顾的情况下,才选择去养老院”等等。

四、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重要性

(一)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是老人的健康、被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

身体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交的健康。对老人的精神赡养,能够有助于其广交善友,减少孤独无助感,促进其身体的全面健康。

同时,步入老年人就意味着进入了“弱势社会团体”,其社会角色、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影响到老年人的家庭地位和支配权。这些有可能会造成老年人情绪低落、抑郁和消沉,出现焦虑、孤独和被社会抛弃感,严重的甚至会诱发身心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老年人特别需要别人对他的尊重,对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尤为敏感。通过有效的精神赡养能有效的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

农村空巢老人虽然离退休,但他们尚有工作能力,渴望为社会做贡献。鼓励其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进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有意于社会的事,能够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或未完成的心愿,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

(二)精神赡养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尤其是农村地区,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就必须认清这个大趋势,重视老人的赡养,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

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抓物质文明,更要抓精神文明。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对于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一直是我们的一个空白区,要真正发展健康的社会主义社会就必须填补这个空白。重视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

五、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内容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立法,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农村各类养老设施

我国现行法律在老人精神赡养方面的缺失,使得没有切实可依的量化标准,在具体操作工程中,往往让少数人钻了法律的空子。为了让司法系统有法可依,让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成为子女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有必要将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以法律形式进行量化。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还不是很发达,没有能力给每个农村配备完备的养老设施,但是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基础养老设施。结合农村老人的实际情况,可以优先考虑建立一些活动室,配备各种书刊、报纸、多媒体和健身设施。

(二)农村空巢老人自身要自立自强,冲破传统思想,培养兴趣爱好,懂得自得其乐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老人的精神生活是以儿孙为中心的,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所以对儿女的“精神赡养”过分依赖,这种精神状态很容易使老年人产生抑郁,如食欲减低、体重下降、失眠、懒散、情绪低落等。今天作为新世纪老人,老年人要拥有乐观的心态,能够调整生活中心和生活节奏,主动接受社会,适应社会,积极地走入社会去寻找快乐。若能每日将“自信康寿二百年”默念数遍,久而久之,在人的潜意识中,自然就会树起一个坚强的健康长寿的精神支柱。生理衰退,尚可恢复,精神衰老,一老百老。因此,最重要的是老年人自己主观上要努力,做到凡事想得开,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在精神上持久地保持青春活力,这才是老年人精神慰藉的长久源泉。农村空巢老人要在空闲时间注意培养自己的新兴趣,寻找适合自己口味的自娱活动,如:种花种草、养鱼养鸟、绘画书法、歌舞旅游、拳剑功操、读书看报等,这些活动能够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使他们精力充沛,体力增强,使他们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晚年生活。

(三)家庭要发扬“孝”的传统,不仅要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更要让他们老有所乐

孝是我国养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孝经》上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也就是说,孝顺是天经地义的,是人生来的义务。具体一点说,孝就是使父母宽心喜乐,免忧愁少担心。在今天子女孝顺父母有了新的时代意义,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更多的是去尊敬他们,使他们身心愉快,这也是“精神赡养”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子女,要想搞好老年父母的精神赡养,就必须在应对繁忙的工作和其他杂事之外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多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关心老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让老人在家里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温暖。要经常抽时间出来陪空巢的父母散步,让他们不再空巢,主动与老人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教育子女尊敬老人,不要嫌老人唠叨啰嗦,不要嘲笑老人的某些“儿童行为”;要尊重老人的自尊心,耐心倾听老人的想法,遇事多与老人商量,经常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老人生病要带他们就医,逢年过节或遇老人生日,特意为老人做爱吃的食物,买老人喜欢的物品。出门在外多打电话报平安,多问老人的近况。不仅要尊重老人的兴趣爱好,更要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兴趣好看,帮助他们广结益友。

【参考文献】

[1] 黄佳豪.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家庭)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9月第30卷.[2] 杨珞.对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问题的道德思考.[J]黑河学刊总第151期第3期.[3] 陈玉光.农村“空巢家庭”老人面临的困境及其改善.[J]《 新视野 》.[4] 邵南.浅谈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精神赡养.[J]南平师专学报.[5] 冀相英.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J]知识经济2010年10期.[6] 焦娜娜、张静平、谢丽琴、彭芳.农村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1月第30卷.[7] 陈超群、林 梅、王莹洁.农村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分析 及其对策.[J]RCH INESE GENERAL NURSING October, 2008 Vo l.6 No.10B.[8] 马淑青、谭洋.老龄化趋势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8期.[9] 刘高宾、郑锦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0 年5 月刊.[10] 黄羿友.弘扬传统美德关注“ 空巢老人.[J]《经济师》2009 年第3 期

[11] 李锋清.老龄化趋势下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思考.[J]沈阳大学学报第21卷第2期

[12] 刘桂莉.养老支持力中的“精神赡养”问题———试以“空巢家庭”为例.[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第34 卷第1 期

下载兵儿子亲情牵手空巢家庭新闻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兵儿子亲情牵手空巢家庭新闻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