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时间:2019-05-14 15:5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第一篇: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

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2007-12-12 13:54:5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2)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这几年来在老年人家庭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就是被许多学者称为的“空巢家庭”。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后,只剩下父母留守、独自生活的家庭。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

“空巢”家庭问题,它不仅仅是个别家庭问题,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问题。它关系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安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研究“空巢”家庭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空巢家庭现状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最近10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之势。全国有65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中,空巢家庭户占,其中,单身老人户占,只有一对老夫妇户占。地区之间的差异悬殊。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户中空巢家庭户的比例,山东省最高,达到,其次是浙江省,达到,均超过1/3。上海()、天津()、江苏()、黑龙江()、辽宁()、山西()、河北()及北京()的比例也超过或达到1/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单身独居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由1999年的上升到2004年的11,即增加了两倍。另据有关部门对天津、杭州、××三城市60岁以上老人抽样调查表明:的老人生活在单身家庭里,的老人生活在夫妇二人家庭里,即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已占老人总数40以上。

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大部分老年人家庭都成了‘空巢’”。

常州市城调队曾在市区范围内进行了抽样调查,对离退休“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现状进行分析,接受调查的1418户居民家庭中,共有250户属于纯离退休空巢家庭(家庭成员均为离退休及内退人员,仅1户家庭中有1位未曾工作过的高龄老人),在这些“空巢”家庭的454位成员中,共有城镇离退休职工441人,未到退休年龄提前办理内退手续的人员12人,分别占总数的和,其中男性占,女性占,调查表明,大多数“空巢”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平安幸福,但也有一部分家庭晚年生活寂寞凄凉,需要引起社会的充分关注。

二、空巢家庭带来的困难与问题

1.经济供养保障问题。在空巢家庭中,有一部分老年人独居,其中不乏经济贫困者。接受调查的我市离退休家庭有的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元

以下,有8的离退休家庭表示收入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需求。如果独生子女收入较高还能够照顾到家庭和老人,但大部分人都是职业一般,收入偏低,经济是一个限制。父母有养老金还能得到一些保障,如果没有退休金,光靠子女,就会给子女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2.医疗药费保障问题。空巢家庭中的家庭成员大多数年过花甲,体质和肌体免疫力相对较差,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各种慢性病的发生率以及受疾病感染的几率较高,看病就诊的消费支出明显多于一般家庭。调查数据显示,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均比城镇居民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其中扣除医保及单位报销部分,个人平均负担额占到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家庭总消费支出的10,对一些收入偏低的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部分家庭由于医疗费太贵或经济原因,生病后没去医院诊治。

3.生活照料保障问题。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我国的计

划生育国策推行独生子女制,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子女。“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以及社会流动的加速,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得老年人期望子女照顾和子女想亲自照顾老人的想法已不太现实,给家庭赡养老人带来问题,也是赡养方式的问题。有调查显示:48的中年人认为照顾老人有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时间、精力不够,致使老年“空巢”家庭照料资源不足。

4.精神慰藉保障问题。我国历史上历来以子孙满堂的大家庭为荣。而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也是通过大家庭的居住方式来体现的。如今,子女离开家庭生活,空巢老人无法享受过去大家庭的天伦之乐,使他们从精神上失去寄托,产生孤独感。据全国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研讨会上公布的数据表明:在被调查的500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认为自己经常或有时感到孤独的占,在1428名接受调查的60岁以上的老人中,绝大多数也因为不能与子女经常沟通而

常感到孤独与寂寞,精神状态犹为堪忧。老年人为同子女团聚打官司事件虽并不多见,但是老人想从儿女处得到精神抚慰的心理需求却是普遍存在的。

三、解决空巢家庭的建议与思考

1.提高养老收入水平,增强空巢老年人经济支撑力。近年来我市离退休家庭总体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也有一定比例的离退休

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第二篇: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这几年来在老年人家庭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就是被许多学者称为的“空巢家庭”。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后,只剩下父母留守、独自生活的家庭。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

“空巢”家庭问题,它不仅仅是个别家庭问题,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问题。它关系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安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研究“空巢”家庭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空巢家庭现状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最近10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之势。全国有65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中,空巢家庭户占22.83%,其中,单身老人户占11.46%,只有一对老夫妇户占11.38%。地区之间的差异悬殊。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户中空巢家庭户的比例,山东省最高,达到36.05%,其次是浙江省,达到35.12%,均超过1/3。上海(29.37%)、天津(28.20%)、江苏(27.48%)、黑龙江(27.21%)、辽宁(27.08%)、山西(27.00%)、河北(25.39%)及北京(25.00%)的比例也超过或达到1/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单身独居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由1999年的3.8%上升到2004年的11%,即增加了两倍。另据有关部门对天津、杭州、**三城市60岁以上老人抽样调查表明:10.9%的老人生活在单身家庭里,29.1%的老人生活在夫妇二人家庭里,即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已占老人总数40%以上。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大部分老年人家庭都成了‘空巢’”。

常州市城调队曾在市区范围内进行了抽样调查,对离退休“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现状进行分析,接受调查的1418户居民家庭中,共有250户属于纯离退休空巢家庭(家庭成员均为离退休及内退人员,仅1户家庭中有1位未曾工作过的高龄老人),在这些“空巢”家庭的454位成员中,共有城镇离退休职工441人,未到退休年龄提前办理内退手续的人员12人,分别占总数的97.1%和2.6%,其中男性占48.0%,女性占52.0%,调查表明,大多数“空巢”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平安幸福,但也有一部分家庭晚年生活寂寞凄凉,需要引起社会的充分关注。

二、空巢家庭带来的困难与问题

1.经济供养保障问题。在空巢家庭中,有一部分老年人独居,其中不乏经济贫困者。接受调查的我市离退休家庭有3.3%的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下,有8%的离退休家庭表示收入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需求。如果独生子女收入较高还能够照顾到家庭和老人,但大部分人都是职业一般,收入偏低,经济是一个限制。父母有养老金还能得到一些保障,如果没有退休金,光靠子女,就会给子女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2.医疗药费保障问题。空巢家庭中的家庭成员大多数年过花甲,体质和肌体免疫力相对较差,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各种慢性病的发生率以及受疾病感染的几率较高,看病就诊的消费支出明显多于一般家庭。调查数据显示,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均比城镇居民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其中扣除医保及单位报销部分,个人平均负担额占到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58.2%。家庭总消费支出的10%,对一些收入偏低的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部分家庭由于医疗费太贵或经济原因,生病后没去医院诊治。

3.生活照料保障问题。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推行独生子女制,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子女。“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以及社会流动的加速,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得老年人期望子女照顾和子女想亲自照顾老人的想法已不太现实,给家庭赡养老人带来问题,也是赡养方式的问题。有调查显示:48%的中年人认为照顾老人有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时间、精力不够,致使老年“空巢”家庭照料资源不足。

4.精神慰藉保障问题。我国历史上历来以子孙满堂的大家庭为荣。而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也是通过大家庭的居住方式来体现的。如今,子女离开家庭生活,空巢老人无法享受过去大家庭的天伦之乐,使他们从精神上失去寄托,产生孤独感。据全国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研讨会上公布的数据表明:在被调查的500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认为自己经常或有时感到孤独的占21.4%,在1428名接受调查的60岁以上的老人中,绝大多数也因为不能与子女经常沟通而常感到孤独与寂寞,精神状态犹为堪忧。老年人为同子女团聚打官司事件虽并不多见,但是老人想从儿女处得到精神抚慰的心理需求却是普遍存在的。

三、解决空巢家庭的建议与思考

1.提高养老收入水平,增强空巢老年人经济支撑力。近年来我市离退休家庭总体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也有一定比例的离退休家庭,由于退休时间较早、医疗支出较多,生活比较困难。因此,稳定并逐步提高空巢老人的收入水平,才能增强空巢家庭的经济支撑力。一是依靠劳动和民政等部门,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养老保险为主、最低生活保障为辅、特困补贴制度为补充的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保证老年人正常的收入来源,二是履行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目前家庭养老在我国尚是主要形式,因此对不在一起生活的父母,子女有责任和义务提供经济上的赡养扶助,给予老人必要的经济支持。三是“以房养老”,建立老年人财产的合法转移途径,比如老人拥有的住房等不动产能够通过抵押、租借等方式转化为老年人可支配收入,拓宽老年人的收入来源。

2.提供健康医疗支持,提升空巢老年人生命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每况越下。据调查显示,老年人患病的主要病种为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白内障等。而目前还有部分老年人无法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因此在遇到疾病时难以保证能得到较好的治疗。因此,一是要积极发展老年医疗保健事业,真正把医疗工作的重点转向预防为主,定期开展健康知识教育活动,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做到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二是设立方便、快捷的社区医疗机构,建立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网和老年人健康状况监测卡片,设置家庭病床、为老年人提供送医送药、定期体检,医疗咨询等多种形式的上门服务。三是给予优惠政策,市财政应设立老年人医疗基金,降低或免除一部分空巢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提供医疗支持,提升空巢老年人生命质量。

3.建立完善服务功能,确保空巢老年人幸福安度晚年。城市老年人的生活空间主要在社区,对社区有较强的归宿感、认同感和依赖感。因此,一是探索居家养老方式。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养老福利模式在新形势下的新探索,是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领域的新拓展。尤其对于空巢家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其形式主要有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街道和社区责成人员负责为空巢家庭建立档案。社区服务根据空巢家庭的要求实行包干制或定期服务制。社区服务的内容可以是多样化的。二是要加快在社区普遍构建“生活照料服务网”,为居住在家中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护理服务等服务。设立老人购物和服务中心,建立老年活动室,开办老年学校,开展老人法律援助、庇护服务等,在社区建立一些老年公寓,优先接纳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社区工作人员应定期看望、慰问空巢老年人,为他们解决困难。三是扩大志愿者队伍,开展结对帮困活动,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给予特别帮助,从调查的情况看,社区更要帮助“老年人搞好邻里关系。俗话说:“邻居好,赛金宝”。老年人遇生活不便、头疼脑热或突发事件,邻居能在第一时间赶到,是社区照料不能完全替代的。四是鼓励空巢老年人与子女就近居住,使空巢老年人和子女能够“分而不离”。《老年法》第十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解决老年人生活照料问题勿庸质疑,家庭成员负有主要责任。常州市建立的市民求助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急救、治安报警和日常生活服务等,深受老年人的欢迎。

4.高度重视精神赡养,提高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老年人精神慰藉问题不仅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家庭和睦,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关系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对老年人精神慰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集中供养,建议尽量多建价廉物美的养老院,护理院,实行集中供养,消除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焦虑感和孤独感。同时在社区设立专业的老年人心理咨询场所和服务热线,普及老年人心理知识,及时排除老年人的心理压力;开展适应老年人参加的各种兴趣小组,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二是鼓励老年人再婚,排除再婚的社会和家庭干扰,使丧偶老年人得到配偶的照料和心理支持。三是引导老年人积极地看待空巢现象,把子女长大离巢看作自己抚养的成就,利用空巢的悠闲、清静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从而战胜“空巢综合症”带来的抑郁、孤寂和不安。

5.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维护空巢老年人合法权益。关心空巢老年人的工作不仅仅是政府或老龄工作部门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一是要不断强化宣传,把我国《老年法》和《条例》的有关规定落到实处,并在全社会加强尊老爱幼、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和帮助空巢老年人的良好氛围。二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做好空巢老年人养老保险、退休金、医疗保障、老年文化活动等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三是制定针对空巢困难老年人的特殊救助制度,把帮扶救助重点放在空巢老年人中的独居、高龄、女性、农村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上,人人为空巢老年人献爱心、送温暖,共同来扶助空巢困难老年人。

第三篇: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这几年来在老年人家庭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就是被许多学者称为的“空巢家庭”。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后,只剩下父母留守、独自生活的家庭。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

“空巢”家庭问题,它不仅仅是个别家庭问题,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问题。它关系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安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研究“空巢”家庭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空巢家庭现状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最近10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之势。全国有65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中,空巢家庭户占22.83%,其中,单身老人户占11.46%,只有一对老夫妇户占11.38%。地区之间的差异悬殊。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户中空巢家庭户的比例,山东省最高,达到36.05%,其次是浙江省,达到35.12%,均超过1/3。上海(29.37%)、天津(28.20%)、江苏(27.48%)、黑龙江(27.21%)、辽宁(27.08%)、山西(27.00%)、河北(25.39%)及北京(25.00%)的比例也超过或达到1/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单身独居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由1999年的3.8%上升到2004年的11%,即增加了两倍。另据有关部门对天津、杭州、××三城市60岁以上老人抽样调查表明:10.9%的老人生活在单身家庭里,29.1%的老人生活在夫妇二人家庭里,即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已占老人总数40%以上。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大部分老年人家庭都成了‘空巢’”。

常州市城调队曾在市区范围内进行了抽样调查,对离退休“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现状进行分析,接受调查的1418户居民家庭中,共有250户属于纯离退休空巢家庭(家庭成员均为离退休及内退人员,仅1户家庭中有1位未曾工作过的高龄老人),在这些“空巢”家庭的454位成员中,共有城镇离退休职工441人,未到退休年龄提前办理内退手续的人员12人,分别占总数的97.1%和2.6%,其中男性占48.0%,女性占52.0%,调查表明,大多数“空巢”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平安幸福,但也有一部分家庭晚年生活寂寞凄凉,需要引起社会的充分关注。

二、空巢家庭带来的困难与问题

1.经济供养保障问题。在空巢家庭中,有一部分老年人独居,其中不乏经济贫困者。接受调查的我市离退休家庭有3.3%的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下,有8%的离退休家庭表示收入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需求。如果独生子女收入较高还能够照顾到家庭和老人,但大部分人都是职业一般,收入偏低,经济是一个限制。父母有养老金还能得到一些保障,如果没有退休金,光靠子女,就会给子女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2.医疗药费保障问题。空巢家庭中的家庭成员大多数年过花甲,体质和肌体免疫力相对较差,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各种慢性病的发生率以及受疾病感染的几率较高,看病就诊的消费支出明显多于一般家庭。调查数据显示,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均比城镇居民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其中扣除医保及单位报销部分,个人平均负担额占到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58.2%。家庭总消费支出的10%,对一些收入偏低的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部分家庭由于医疗费太贵或经济原因,生病后没去医院诊治。

3.生活照料保障问题。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推行独生子女制,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子女。“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以及社会流动的加速,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得老年人期望子女照顾和子女想亲自照顾老人的想法已不太现实,给家庭赡养老人带来问题,也是赡养方式的问题。有调查显示:48%的中年人认为照顾老人有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时间、精力不够,致使老年“空巢”家庭照料资源不足。

4.精神慰藉保障问题。我国历史上历来以子孙满堂的大家庭为荣。而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也是通过大家庭的居住方式来体现的。如今,子女离开家庭生活,空巢老人无法享受过去大家庭的天伦之乐,使他们从精神上失去寄托,产生孤独感。据全国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研讨会上公布的数据表明:在被调查的500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认为自己经常或有时感到孤独的占21.4%,在1428名接受调查的60岁以上的老人中,绝大多数也因为不能与子女经常沟通而常感到孤独与寂寞,精神状态犹为堪忧。老年人为同子女团聚打官司事件虽并不多见,但是老人想从儿女处得到精神抚慰的心理需求却是普遍存在的。

三、解决空巢家庭的建议与思考

1.提高养老收入水平,增强空巢老年人经济支撑力。近年来我市离退休家庭总体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也有一定比例的离退休家庭,由于退休时间较早、医疗支出较多,生活比较困难。因此,稳定并逐步提高空巢老人的收入水平,才能增强空巢家庭的经济支撑力。一是依靠劳动和民政等部门,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养老保险为主、最低生活保障为辅、特困补贴制度为补充的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保证老年人正常的收入来源,二是履行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目前家庭养老在我国尚是主要形式,因此对不在一起生活的父母,子女有责任和义务提供经济上的赡养扶助,给予老人必要的经济支持。三是“以房养老”,建立老年人财产的合法转移途径,比如老人

第四篇:空巢老人问题分析

姓名:李波

学号:pb11204050

空巢老人问题分析

在我们农村有句话:养儿为防老。可是慢慢地我们发现农村里就剩下了老人和小孩,他们孤独的在家里,精神上极度的空虚,身体上也多是疾病缠身。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空巢老人现象日益凸现。空巢家庭是可以说是近几年出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相对于城市里的空巢家庭,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可利用的养老资源更少,也更容易被忽视。所以建立和完善以农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21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当今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到来,它所带来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各种迹象表明,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老人家庭的主要模式,空巢老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亟待社会的关注。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已成为农村老龄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农村社会关注的新焦点。如何化解他们的养老困境,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

农村空巢老人因身体状况、社会环境的原因,在经济、情感、心理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使得他们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姓名:李波

学号:pb11204050(一)劳动和经济负担较重。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随着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使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日益严重。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困难远远超过了城市空巢老人。虽然,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收人高于种地收人,但他们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往往很有限,以至于大部分老人还要靠劳动来维持生计。有时高龄老人他们也不得不承担起繁重的农活和家务。同时,外出打工的子女多数也将承包的土地交由父母耕种,这样一来无疑加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劳作负担。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们,却还要辛苦在地里劳动,不能不让子女心疼。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伴随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衰退,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患病率也随之上升。更严重的是,他们的退休金和养老保险极低,甚至有的老人未享受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同时,农村老人普遍有“拖”病的心理,他们一方面抱怨医院收费太高,每次病痛发作,吃一些廉价的止痛药,隐瞒自己病情不说,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给儿女找麻烦;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节俭,舍不得花钱看病,对待小病他们总是一拖再拖,得了大病就干脆不治了。

(三)缺乏幸福感,孤独无助。

因为孩子不在身边,平时只能两个人,很是孤独寂寞。在独居的和没有配偶的老人中,感到孤寂的比例更高。在农村,青壮年很多是 姓名:李波

学号:pb11204050 夫妻双双外出谋生,加剧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化与老人的养老难问题。外出的青壮年有时把小孩接去一同生活后,留守老人不但在生活上受影响,连起码的精神慰藉也没有了。留守的老人,长期独处,生活意义不明确,和外界接触越来越少,心里话没处叙说,有时间没事可打发,更谈不上享受大家庭的天伦之乐,最容易产生孤独感。加之,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蹲墙根、找树荫、聊聊天、看电视”成了很多老人的生活轨迹。至于空巢老人,更难有所精神寄托,大多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他们迫切需要思想交流、语言沟通,更需要亲情的慰藉。

(四)缺少人照料。

在广大的农村,老人一直是由家庭提供其养老保障的,而子女外出的结果是老人需要照料时子女都不在身边。在留守老人中,无人照料、无配偶照料占了相当高的比重。空巢家庭老人一旦患病,既没有儿女在身边照料起居,更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请保姆来代劳。同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儿女虽然在外打工,但还是没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支持以治病。当前,孤身老人暴病无助的情况,在各地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贫病交加、悄然离世的悲剧时有发生。在步人老龄化社会的今天,这些悲剧在给我们敲响警钟:必须切实重视和解决老人养老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否则,建设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

姓名:李波

学号:pb11204050 总之,农村空巢老人间题,已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它关系到千家万户。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出现的原因

(--)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家庭的各种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中青年进城务工,造成许多农村老人留守家中无人照顾,这样就导致了空巢家庭的出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直接带来了经济发展以及个人收人的提高,客观上有利于增强对老年保障的经济支付能力;另一方面直接改变了农业单一的生产方式,促使更多的青壮年在外寻求发展机会。

(二)人口的老龄化和少子女化,使过去几代同堂的情况越来越少。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农村生育率有了下降趋势,使农村产生出大批的少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家庭规模缩小,也使得代际重心发生倾斜,有的家庭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对老人的关心有所减少。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婚后很多不再与父母住在一起,这种现象在农村更是明显。目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现在已进入青壮年期,在一般情况下,他们婚后与父母同居的时间缩短,结婚时、婚后一二年就与父母分家的情况多起来,这时老人可能就要单独生活了,“养儿也没能防老”。(三)现代价值观念的冲击加剧。

姓名:李波

学号:pb11204050 在经济的转型期,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对传统家庭文化的冲击很大,“万事孝为先”的传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在市场经济浪潮面前,年轻一代更看重经济关系,家庭成员的地位不再是单单依靠年龄和经验,而是经济能力和社会关系网络。而所有这些,恰恰是农村空巢老人相对缺乏或日益减少的资源。这就间接促使了家庭成员角色的重新定位,进一步加剧了空巢家庭的产生。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现代教育的普及,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村空巢老人所生存的社会伦理环境。道德上的缺失,农村家庭中老人的家长地位正在消失甚至已经消失。地位的缺失又更加导致处境的恶化,使这些空巢老人“弱上加弱”。在农村,孩子不孝的事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打骂父母。(四)老人长期养成的生活观念难于改变。

一些进城务工的年轻人,在城市购买了房子,也乐意把父母接到身边一起“享福”。但城市生活是一种与乡土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很多农村老人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城市生活的单调乏味、相对淡薄的人际关系,使得一部分老人对久居的农村生活充满怀念。也有的农村老人虽然希望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但觉得双方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方面存在差异,为避免共同居住与子女产生冲突而选择返回农村居住。总之,对于大多数农村老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留在农村。所以,除了那些进城务工尚无多少发展的大量青壮年的父母而外,即便是那些在城里站住了脚的少数青壮年的父母,也一样多半会不得不自守农村的“空巢”。

姓名:李波

学号:pb11204050

三、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

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是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根本上说,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全体的长期协调和配合。(一)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实现农村养老的全民化。

全民化的养老方式,是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制度。目前,农村老人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家庭赡养,而子女的外出务工并不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援助,这就意味着留守的空巢老人如果单纯依赖家庭养老可能会不尽人意。因此我们要在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以不断调整和完善,使农村的空巢家庭老人逐渐能从其中受益。

(二)加强农村邻里交流,发挥邻里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作用。

在农村,邻里交往频繁,人际关系比较亲密,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社区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可以在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上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例如,建立农村心理服务站,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维护身心健康;可以安排人员为不能自食其力的、身体患病的空巢家庭老人干农活,给他们提供饮食、住宿方面的照料;组织农村卫生保健服务部门,定期为空巢老人进行健康检查,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可以采取大众传媒手段如广播电视或举办娱乐活动等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以减少他们的孤独感。

姓名:李波

学号:pb11204050(三)重视家庭赡养,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今后在农村仍占主要地位。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之风,弘扬传统美德。使子女应承担的赡养和照料老人的义务落到实处。当然,我们强调家庭养老,并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居家养老,主要是让子女尽到赡养的义务。同时要教育子女要常回家看看,帮助父母做点家务,沟通情感,照料生活。此外,我们要在各中、小学中开展孝敬主题教育,从小培养孝敬父母以及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四)建立各类社区民间组织,为农村空巢老人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

对农村空巢老人来说,物质生活的困难是一个方面,而精神空虚和孤独感的问题也是值得重视的另一个方面。所以,一方面,要发挥邻里交流作用,组织老人开展邻里互助、互相结对等活动,让一些谈得来、相互信任的老人结成互帮伙伴,彼此交流,增进感情,减少精神空虚和孤独感;另一方面组织发动青年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开展联谊帮扶,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农村空巢老人是我们社会中相对脆弱的群体,他们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独自很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呼吁全民参与,一起帮助实现他们安享晚年的愿望。我认为,只要我们全社会共 姓名:李波

学号:pb11204050 同努力,为农村老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赡养环境,农村空巢老人将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管理学院

李波

PB11204050

(参考中国敬老院网)

第五篇:空巢老人问题

空巢老人问题 1定义以及现状:“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2这种社会现象会引起的社会问题: 家庭“空巢”综合症主要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3解决措施:1).老人: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建立新型的家庭关系。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要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特别是子女到了“离巢”的年龄,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状态。其次,老人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

如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等。

2).儿女:儿女应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

儿女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 “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和父母住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不要太远。

对于身在异地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了。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3)社会:政府应完善服务政策,社会各界人民应给与空巢老人更多的帮助

下载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农村老人空巢问题与对策

    浅析农村老人“空巢”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农村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转型较快,农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不断流出,一......

    “空巢老人”问题调查

    关于山东省“空巢老人”问题调查 在广大农村,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儿孙满堂,却孤守晚年;他们年迈体弱,却肩挑生活重担;他们疾病缠身,却硬扛硬撑。他们,就是出现自打工村的特殊群体 —......

    空巢老人问题综述

    “空巢”老人的生活及健康现状的研究综述 摘要:目前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观念等多种现代化因素的共同作用,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和空巢化转向是一种必然趋势[1],空巢老人所带来......

    空巢老人现象调查与分析

    “空巢老人”现象调查与分析 “空巢家庭”特指那些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空巢”现象,是一个普遍而突出的社会问题。所谓“空巢”,只是一种比喻。“巢”,鸟......

    城市空巢老人问题分析调研报告

    城市空巢老人问题分析调研报告 【摘要】本调研报告是通过对就近的一些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所提及的问题进行的调查与分析,主要涉及空巢老人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

    忘忧草与空巢诗歌

    忘忧草外一首诗文草木白雪寻寻觅觅,不停的找寻踏遍千山万水,只为寻你/四月,你从南国含着泪光,头顶着馨香的花朵向我走来感染你芳香的气息,我的梦氤氲在没有惆怅的一张诗笺上/一盏......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探讨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探讨 ---以江苏省睢宁县何圩村为例 摘要:“空巢老人”现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产物,是新形势下社会工作面临的一个新情况、新问题。本......

    空巢留守儿童分析报告

    韩集镇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空巢老人 有关问题的调查报告 根据临夏县《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相关问题的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全镇社会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留守妇女、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