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的思考
关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建设的思考
摘 要:社会政策是国家和政府为保护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以实现公正、福利等特定的社会目标而制定的,是各种法律、条例、措施和办法的总称。社会政策在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社会政策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中作用的缺陷和限制分析,找出现行社会政策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推动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社会政策;建议
21世纪初,我市经济进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与其伴生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流浪儿童问题凸现出来,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按照我国政府的定义,流浪儿童指的是年龄在18周岁以下,离开家庭或监护人,流落于社会超过24小时,造成基本生存条件失去可靠保障而陷于困境中的少年儿童。流浪儿童的安置问题若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将会对社会和谐与稳定形成阻碍。因此,关注流浪儿童,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已迫在眉睫。
一.造成儿童流浪的原因
流浪儿童的大量存在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资源配置非均衡化的最直接表达。经济、家庭、学校和自身原因是造成儿童流浪的最主要原因。
(一)经济原因
目前我市尚有一些地区还未脱离贫困,靠天吃饭的情况仍然存在。农闲时节或遇自然灾害,部分农村家庭经济来源阻断,家长便会携带子女或单独让子女外出务工。盲目外流,难以安定,那些无法找到工作或没有固定住所的儿童便会流落街头。
(二)家庭原因
单亲家庭、与继父母生活的儿童与监护人相处不融洽,或父母对孩子缺乏教育和照顾,产生家庭矛盾不能及时消除,孩子在受到身体或心灵受到伤害后容易离家出走。因此,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也是导致儿童流浪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学校原因
由于部分学校过于强调分数和升学率,造成一些学习不好的孩子被忽视,成为“边缘儿童”。这些孩子在学校无法融入主流生活,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脱离学校和家庭流向社会成为流浪
儿童。
(四)自身原因
8-14岁孩子好奇心强,好模仿,是心理学理论认为的“危险年龄阶段”,逆反心理强,主观上有要求家长和社会尊重其个性和独立意志的朦胧意识,但实际上又不具备分辨是非和解决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能力,若学校和家长教养方式失当,就会导致一些性格偏激的儿童负气离家,因衣食无着而四处漂泊。
二.社会政策在流浪儿童救助和保护体系中的作用
社会政策是国家和政府为保护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以实现公正、福利等特定的社会目标而制定的,是各种法律、条例、措施和办法的总称。在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问题上,社会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保障流浪儿童的基本权利,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流浪儿童属于儿童中的更弱势群体,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回归正常的生活,连基本权利都难以得到实现。这就使得实行合理的社会政策成为建立完善的流浪儿童救助和保护体系的重中之重。儿童的思想很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流浪儿童过早的接触了社会的阴暗面,容易变得消极,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社会应该及早加强对流浪儿童的关注,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更完善更合理更符合实际的政策来救助和保护流浪儿童。
(二)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维护流浪儿童利益
流浪儿童救助工作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单靠市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政府部门应通过有效的鼓励、税收优惠等社会政策大力倡导国内外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其他社会各界力量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事业出一份力。
三.对于完善流浪儿童救助和保护体系的社会政策体系建议
(一)完善流浪儿童社会政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保障基本权利原则
保障基本权利原则,维护流浪儿童的基本权利是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必须以有利于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为出发点来制定与完善流浪儿童社会政策。
2.无歧视原则
无歧视原则是指有关流浪儿童保护的社会政策应面向全体流浪儿童,而不受性别、民族、种族、国籍、宗教信仰、居住地域、居住期限等等的限制。不能保护一部分流浪儿童的权利而忽视或排斥另一部分流浪儿童的权利。我国现实存在的对流浪儿童社会保护的城乡差别,这
就是一种地域歧视,应当尽快加以改变。流浪儿童社会救助保护体系遵循无歧视原则,不仅可以使他们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而且还将避免某些因素成为儿童权利被剥夺或被忽视的理由。
3.社会责任原则
流浪儿童的不利处境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无论是哪种或哪些原因,社会的原因应是主要的。因为如果社会能够对他们采取特殊的保护,其弱势处境及由此而导致的心理压力就会大为缓解。强调流浪儿童保护的社会责任原则,将使国家和政府更加自觉地将完善相关社会政策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明确社会政策制定工作的重点
1.将参与发展政策的制定置于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
我国现行的相关社会政策在基本导向主要是注重基本生活保障,而对流浪儿童的参与发展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尚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这种政策导向和当代国际社会政策学界强调社会政策目标应从“克服贫困”向“消除社会排斥”转变的新主张是不相吻合的,实际上对流浪儿童的未来发展也不利。因此,这种导向应当尽快加以扭转,在继续强调与完善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同时,将参与发展政策的制定置于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
2.流浪儿童社会政策制定的重点应放在农村
针对我市有关流浪儿童的社会政策和其他许多社会政策一样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我们在制定城市相关社会政策的同时,应将重点放在农村流浪儿童社会政策的建设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上,特别是相关社会政策的配套设施建设的问题。是因为在农村,完善相关的社会政策固然十分迫切,但鉴于农村配套设施的缺乏,即便有了相关的社会政策,其具体落实也将困难重重因此,在农村流浪儿童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考虑和相应的设施建设同时并举,如流浪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应和相应的教育设施的完善同时并举,流浪残疾儿童康复政策的完善应和相应的康复设施的完善同时并举,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的完善应和相应的福利设施的完善同时并举,只有这样,相关的社会政策才能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3.制定流浪儿童社会政策的应注重统一协调(整合)机制的建立
流浪儿童社会政策要达到理想的实施效果,应当探索建立社会政策执行过程的统一协调(整合)机制。这种统一协调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同执行(实施)主体之间的协调,一是流浪儿童社会政策与其他相关社会政策之间的协调。就第一种协调而言,目前,流浪儿童的社会支持,政府仍是主要的执行主体,准政府机构、民间组织、社区等也在不同程度上介入了这一工作。为避免出现对流浪儿童的社会支持出现苦乐不均的现象,在统一的社会政
策之下,对不同主体的相关工作进行协调、整合就变得非常必要。就第二种协调而言,应当通过协调工作,促使流浪儿童的社会保护政策和其他相关社会政策的建设相配套、相衔接,从而使对流浪儿童的社会保护真正落到实处。对流浪儿童社会政策的统一协调工作应当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来进行。这样的机构可以妇联组织或宋庆龄儿童基金会为依托,吸收政府相关部门成员、民间组织代表等组成。
(三)加强立法与社会政策干预
1.预防性立法
修改相关法律监护权条款,保证儿童不会在监护人不能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滥用监护权(如家庭暴力、虐待或将未成年人作为赚钱工具而无视其身心健康)等不利的情况下,作为弱势群体的未成年人能够得到权利保障,同时对不履行监护权或滥用监护权者规定相应的惩戒措施。使法律能够真正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利益,预防、减少未成年人滑向街头流浪生涯等。
2.预防性政策制定
制定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上,切实解决家庭贫困问题;同时制定相应的困难儿童生活保障政策,并且实行制度化救助。比如,民政部门根据不同的情况认定贫困孩子每月应给予的生活补贴;对亲属扶养孩子困难者,可以适当给予接济,使政府在困难儿童保护和安抚中起到作用;实施对问题家庭的早期干预和儿童流浪的预防,如相关的家庭支援服务、福利政策服务、法律保护服务等。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对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费用实行适当的减、免、缓政策。
3.制定“流浪儿童救助管理办法”
以国务院部门规章的形式,对业已形成的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行为做出规定。尤其应对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的法律地位、公设监护人资格、职能、资金来源、专业化要求等做出明确规定。
4.制定政策,规定建立社区儿童状况监护网络
社区是社会与政府之间的纽带,社区在向政府反映儿童权利实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获得政府的支持方面比其他社会组织更具有优越性。可由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和居委会成员或村委会成员组成社区儿童状况监护委员会,负责指导本社区儿童状况监护工作,并负责与其他部门在儿童问题上的协调工作。流浪儿童流出要纳入当地政府工作考核范围。同时要在立法中确立社区儿童状况监护制度中的干预权。这种干预权在美、法等国均有相关立法,如法国法律规定17岁以下儿童应接受义务教育,如某个儿童长期滞留在家,社区工作者会上门了解情况并动员家长送儿童入学,如果家长拒绝劝告将受处罚。我市社区儿童状况监护制度也需
赋予社区工作人员一定的干预权,在儿童权利受到侵害而又无自我保护法律意识时,这种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可大大降低因家庭暴力和父母把儿童乞讨当作谋财手段类的儿童流浪几率。
流浪儿童是儿童中的特殊困难群体,是城市生活无保障的特殊群体,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是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对这个群体救助成功与否,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我们国家人权的现实体现,更关系到我们当前提出的创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全力做好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对于这个系统的救助工作,不仅需要民政部门的努力,还需要司法部门,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卫生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努力,在流浪儿童产生的源头处预防监控,对流浪儿童进行及时有效科学的救助,并为他们回归主流社会牵线搭桥,只有全方面调动对流浪儿童的救助资源,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的具体执行,才能真正为流浪儿童问题的解决找到更好更实际的办法。
政策建议: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我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的分析和思考,从社会政策的视角提出完善该体系的建议,包括确立具体的工作原则,逐渐建立预防体系,扩大针对群体范围等。旨在以社会政策为导向,从实处着眼,改善流浪儿童生存状况。
第二篇: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工作职责
1.负责接收救助管理科转来的流浪少年儿童,及时为他(她)们清理个人卫生,发放卫生用品。
2.负责对流浪少年儿童基本情况的询查、登记,建立椅案。
3.负责流浪少年儿童的核查、统计工作。
4.负责流浪少年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
5.负责流浪少年儿童的生活、行为、管理、教育和培训工作。
6.负责保护流浪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宣传工作。
7.负责社会各界对流浪少年儿童捐助钱物的管理。
8.保障流浪儿童在中心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儿童离开中心时必须经站领导同意。
9.负责为流浪儿童联系亲属、查找家庭住址,检査确认认领家属的真实身份,并通知其到救助管理科办理认领手续。
10.承担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篇: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汇报
齐河县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工作落实情况 8月19日,在收看了国家、省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县立即召开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社会和谐安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落实,我县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坚持“完善机制、提升服务、源头预防、标本兼治”的目标,进一步钢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出台文件成立领导小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完善出台了齐政发《齐河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成立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民政局、公安局、财政局、卫生局、城管执法局、交通局、团县委、妇联、残联、铁路部门以及晏城街道办政府、铁北街道办政府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在晏城街道办社会福利中心内成立齐河县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中心、齐河县人民医院为定点救治医院。
二是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中的牵头作用,健全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协调财政、公安、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我县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意见,定期召开联席办公会议,认真分析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逐一制定化解矛盾和问题的办法及措施,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周到、优质、高效的救助保护服务,确保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建立网络管理机制。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仅靠一个或几个部门难以做到全覆盖,只有建立部门、乡镇、村(居)委联动的管理网络,才能对流浪未成人予以更好的救助和保护。一是建立乡镇、村(居)委救助网络,做到救助不留死角。以乡镇民政办为主体,对乡镇、村、社区流浪未成年人予以救助和保护,充分调动村(居)委干部、村(居)民的积极性,发现流浪未成年人及时向乡镇民政办报告,乡镇民政办迅速给予救助,不能救助的及时送往救助管理站,并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信息台账,建立健全县城以救助管理站为主体、乡镇以民政所为主体的救助保护责任机制;二是变被动为主动,做到救助保护全覆盖。县救助管理站落实专人定期在县城及周边区域巡查,发现一起救助一起;三是发挥公安执勤亭、便民服务亭的作用,达到救助不留空挡。加强同公安、城管、环卫部门的协调、联系,利用公安执勤夜间
巡逻、城管执法、环卫清扫等时机,一旦发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人员及时赶往现场对其实施救助;四是主动联系、协调卫生部门,对生病的流浪未成年人实施医疗救助,确保流浪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
四是建立学习培训机制。针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加强救助管理人员的法规政策、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等知识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救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加强法规、政策的培训。以国务院颁发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主要内容,使全体救助管理人员进一步熟悉法规政策、科学合理运用,做到依法、依规、依政策救助;二是加强救助业务知识培训。在做好救助常规业务知识培训的同时,重点强化对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的培训力度,要求全体救助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认真钻研,采取聘请专家到站讲课和派员外出培训相结合的方法,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为准确揣测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行为状态,疏导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障碍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强化流浪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工作。积极加强同教育部门的协调、联系,对流浪未成年人中较为特殊的群体,聘请当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或专家对其进行心理、行为的矫治工
作,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尽快消除心灵中的阴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是建立生活保障机制。保障流浪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建立科学的生活保障机制是减少或杜绝流浪未成年人流入社会的关键举措。一是建立基本生活保障机制。结合区域流浪未成年人流入社会的现象和特点,按法规、政策将当地生活困难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分类施保,切实保障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对因灾、因病造成生活临时困难的家庭,给予医疗或临时生活救助,帮助困难家庭渡过生活困难期,从源头预防流浪未成年人的现象发生;二是建立生活救助保障机制。救助管理站切实履职尽责,对到站主动求助或送往救助站的流浪未成年人,依法依规、按政策给予救助,切实做好流浪未成年人的食宿、教育、技能培训等相关服务工作,对能提供家庭住址的及时护送回家,对实在不能提供家庭住址的安排寄养或到当地儿童福利院进行集中供养,切实保障了流浪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三是建立部门协调的救助机制。积极协调公安、卫生、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建立对未成年人实施共同救助的长效机制,教育部门确保流浪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卫生部门保证生病能得到及时治疗,财政部门提供较为充裕的救助保障经费,同时,加大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社会爱心人士对流浪未成年人给予救助保护,真正形成部门联动、人人参与的救助保护工作格局。
第四篇:流浪儿童教育现状及救助保护对策
流浪儿童教育现状及救助保护对策 摘要:国家民政部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流浪儿童总数在15万左右,并且呈增长态势,流浪儿童问题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流浪儿童的产生主要有:经济、家庭、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国家必须通过宏观措施,促进各地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将素质教育提上日程,实现对流浪儿童问题的综合治理;还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或讲座,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父母的教育,提高其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水平;在社会上也要对流浪儿童进行特殊的教育,保证流浪儿童得到社会的关爱与保护.关键词 流浪儿童;原因分析;救助保护措施
流浪儿童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流浪儿童” 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内涵略有不同,国际上广泛接受的概念是一种”把流浪儿童就其居住方式而区分开来”的定义,此定义把流浪儿童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与家庭脱离关系,居住在街头包括无人居住的废弃房里没有任何负责的成人来保护、照顾、指引的儿童,称为完全流浪[1]。另一类是白天在街头从事莫种工作以帮助家庭维持生活,晚上回家同家人住的儿童,称为”不完全流浪儿童”。而流浪儿童教育及救助是保障流浪儿童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近年来,流浪儿童生活恶化以及流浪儿童对社会文明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流浪儿童社会群体的高度关注,救助保护流浪儿童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强创新实践,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可以预防未成年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一、我国流浪儿童基本状况
据民政部信息网络反馈的情况分析、目前中国约有15万人次的流浪儿童。如果考虑随父母外出务工、处于隐性流浪状态的街童(即那些白天主要时间生活在街头,晚上又回到父母身边的儿童),实际人数则远远超过了30万人,其中已进入救助网络,即实际经过救助保护中心帮助的流浪儿童中,男性占70%,约有10.5万人,女性占30%,约有4.5万人。来自农村的占83%,来自城镇的占17%,绝大部分流浪儿童是文盲或小学文化程度,从年龄分布上看,7岁以下的占10%,8—12岁的占23%,13—15岁的占63%,16—18岁的占4%。从离家次数上来看,初次流浪的占60%[2],有两次以上流浪经历的占40%,由此可见,构成流浪儿童的主要是男性,以农村流出为主,以文盲、半文盲人群为主体,初次流浪人数相对较多,年龄主要集中在8—12岁和13—15岁二个区间。流浪儿童的主要流出地是湖南、四川、河南、山东、安徽、贵州、广西、云南、新疆等省份,主要流入地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郑州、武汉、沈阳等大城市和交通枢纽 1
城市。调查发现,不同省份的流浪儿童在流向上有较明显的区域性特性。如山东、河南、新疆的流浪儿童主要流向北京,安徽的主要流向上海,四川、湖南的主要流向广州、深圳,郑州的主要来自西北地区,长春、哈尔滨、贵阳等地以本省贫困地区的流浪儿童为主。
二、造成流浪儿童的原因
2.1经济原因
贫困是造成儿童流浪乞讨的主要原因。中国约有592个贫困县和4600万的贫困人口,赤贫人口数量约有2400万人。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变革引起的不同团体、集团、个体之间的社会利益的重分配,不可避免的给社会弱势群体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乡低收入人口相对贫困现象日趋明显,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现象较以前增多。有些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再遇到自然灾害或农闲时节,携带子女或单独让子女外出务工,盲目外流,造成一些儿童衣食无着而流落街头。
2.2教育原因
教育方式失当和忽略心理病态儿童,造成城市非贫困儿童流浪现象严重。今天社会竞争意识和竞争现象越来越普遍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高度组织化的学校里,学生面临的学业竞争日益激烈,迫使学校和家庭都不得不过于看重和强调分数和升学率,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优势发展,只用”分数”这一把尺子衡量学生优略,有着明显偏颇。有些孩子因学习压力太大,一次考试出现失误,就可能引起情绪过于紧张,或是畏惧老师、家长的严厉责罚,或是恐摄于家庭暴力,他们离家出走的动机多数是为了逃避责罚,并且越逃心里越害怕,越害怕就逃得越远,很少有人主动想到与家庭联系。这种规避心态还迫使流浪儿童说谎或杜撰家庭背景,增加了救助工作难度。另有一类孩子在心理上存在偏差,与正常学生相比,在学习上表现为一定的接受困难,在交流上表现为一定的语言障碍,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一定的逆反或对抗,但他们并不存在智力困难问题,却往往被视为不好学上进的顽劣儿童,被离群索居或肉体惩罚次数明显多于其他循规蹈矩的孩子。越被忽视,他们就越怀疑在组织化的集体中存在的意义,越要用对抗甚至破坏的方式引起成年人的重视,显然达不到目的,反而会被进一步孤立。还有一些孩子则因学习成绩不好,在学校、家庭(再多
子女家庭中更为明显)、甚至在学生群体中经常被忽略,成为“边缘儿童”,自尊心反复受挫,天长日久便会产生厌学情绪,自动脱离学校,流向社会。
2.3 家庭原因
调查统计研究结果表明,不完整家庭的孩子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缺陷,问题家庭的儿童问题较多。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给社会经济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活力,但一位追求高效率,忽视社会公平,使弱势人群及后继的弱势人群的处境每况愈下,社会保障机制无法覆盖的人群,生活状况较以前更糟糕了[3]。精神压力大、经济窘困导致家庭结构进一步松散,家庭的凝聚力和亲情的向心力日渐弱化,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数量日益增多,家庭破裂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有些则是受家庭监护人(多数是继父母)虐待,被赶出家门。有些孩子因得不到家庭温暖而离家出走,流落社会。
流浪儿童主要靠捡垃圾、乞讨、做廉价小工、卖艺卖花等方式维持生活。他们脱离了主流社会,享受不到义务教育和计划免疫,食宿不讲卫生,愚昧、疾病和级饥饿侵害困扰着他们,对他们身心健康和生存发展影响很大[4]。在北方某市发生的阉割致残流浪儿童案,在南方某市发生的拐卖、强暴、欺凌卖花女案等,无不骇人听闻,触目惊心。几年后新闻媒体再访当事人,重提旧事,仍令人难以平静。在一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未做到位的地方,频频发生的成年人蓄意利用流浪儿童贩卖黄色光碟、倒卖假火车票或故意致残流浪儿童,将他们变为贩毒、头道、乞讨的“活道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毒害最深,祸害犹烈。
三、流浪儿童救助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3.1救助机构职能认识不清、教育功能不足
2006年民政部联合19个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中,确立了流浪儿童的救助“预防是前提,救助是基础,管理是手段,教育是重点,保护是根本”的指导思想[5]。但问题是,这个指导性意见只能起到倡导作用,并非制度性的要求,因此目前流浪儿童救助机构的功能定位仍是临时性救助与管理,教育功能严重不足,69.2%%的机构仅有住宿床位,缺乏独立的生活空间和活
动场地,无法开展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教育培训等工作”。
3.2流浪儿童教育工作发展缓慢,未形成完整的机制
全国一百多个救助机构中,仅有少数几个大城市的救助机构开展了教育工作,大多数救助机构并未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现有的这些教育工作也是零星、不系统的,缺乏长远规划、制度性保障和政策支持。每个机构都只注意到教育的某些方面,各自摸索,缺乏交流,具有片面性。例如,“类家庭”式教育只是侧重了生活照顾和行为习惯的教育;与普通学校合作“送出去”的做法难以惠及大多数流浪儿童;而“请进来”的形式同样也存在问题和困难,教师精力有限、教学稳定性、教学方法的适合性等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总之,成熟的流浪儿童教育机制远未形成。
3.3教育师资匮乏、内容随意性大
流浪儿童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与同龄儿童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教育者的要求更高。目前,全国流浪儿童救助教育机构中基本没有适应流浪儿童特殊需要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现在的从教人员主要是救助机构管理人员兼任,缺乏教育教学专业训练,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不足,施教的内容简单且不系统,随意性大,对促进流浪儿童转变和成长、实现真正回归主流社会的作用有限[6]。
四、对策建议
4.1加大救助力度,增强救助社会化和网络化
针对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建议尽快通过立法营造社会慈善环境利用税收机制鼓励企业关心社会福利事业、企业、私营业主向救助保护中心捐善款,不仅应得到社会荣誉,还应得减免税优惠,从法律上保护他们投人包括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事业在内的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基金会、群团、宗教、国内外慈善机构关注和参与流浪儿童及其救助保护设施建设、物资捐赠、技术援助,应同样享有优惠政策和优惠扶持政策[7]。在时机成熟时,还应允许投资者参与“中心”管理,使救助保护事业逐渐由政府兴办、管理、走向以政府为主体,统一规划、政策引导,社会组织机构兴办、运作的高度社会化之路。将救助保护中心从社会救济范畴中分离出来,成为社会福利事业的组成部分,把救助经费列人财政预算,政府部门通过评估救助保护机构实绩,宏观调控资源。在社会组织尚未大量介人救助工作
之前,先给中心以灵活的优惠扶持政策,使中心能够挖掘潜力,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办小型免税实体,维持自身发展[7]。
4.2相关部门加大协调力度,充分发挥整体效益
妇儿工委、民政、妇联等有关部门要从各自职责出发,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加强部门协作和国际合作,支持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为救助保护中心扩大部门间、国际间的交流协作牵线搭桥。救助保护中心要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地吸收国际援助资金和先进科学技术、提高救助水平和救助能力。
4.3健全和完善流浪儿童监护权转移、减少流浪儿童乞讨现象
《儿童权利公约》指出“父母或视具体情况而定的监护人对儿童的养育和发展负有首要责任儿童的最大利益将是他们主要关心的事”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群体,作为家庭所有成员、特别是儿童生长和幸福的自然环境,应获得必要的保护和帮助,以充分担负起它在社区的责任,儿童应该在家庭环境里,在幸福、爱抚和理解的气氛中成长”。为解决流浪儿童屡遣屡返和因没有办法寻找到家庭或监护人的问题,建议妇儿工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此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民法通则》的基本精神,寻求合法的解决办法我们认为,对不能履行抚养、教育义务和关心儿童发展的监护人,从维护困境儿童生存、发展立场出发,通过法律程序将被家庭或监护人恶意遗弃儿童的监护权转移到政府举办的福利机构监护养育,福利机构根据儿童具体情况考虑助养、寄养和收养等抚养方式流浪儿童的最好归宿是家庭,从有利于孩子融人主流社会、健康成长的角度考虑 ,无论是家庭寄养,还是福利院助养,要充分注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不能脱离家庭形态这一重要环节,应尽量使孩子的成长环境保持“家庭”形态和功能。为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建议设立流浪儿童救助基金,专项用以资助指定寄养家庭和福利机构助养的流浪儿童的生活和教育费用[8]。
五、结语
我国流浪儿童数量增多、群体庞大,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治安问题及对城市形象的负面影响已为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流浪儿童正值成长年龄却没有享受到正常的家庭生活,甚至连基本生存和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就更谈不上发展了.若得不到及时救助保护,他们只能更加弱势化、边缘化。流浪儿童是寄生在社会肌肤上的毒瘤,治理和救助流浪儿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一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
程中,建立切实有效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新模式还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王彦斌.儿童福利社会化重构[M].北京:社会出版社,2003.[3]魏津生.中国流动人口研究[M].北京:人民出出版社,2005.[4]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阎青春.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第五篇:XXXX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汇报材料
XXX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自治区、地区电视电话会议的安排部署和地区《阿克苏地区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阿克苏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方案》要求,XXX全面开展了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建立了由县委XX为组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综治办,主任由县委政法委专职副书记兼任。及时召开动员会,对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结合XXX实际制定下发了《XXX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方案》,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各乡(镇)和成员单位也层层召开了动员会,并结合各自职责任务制定了工作方案,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横幅、板报等形式,在群众中广泛宣传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从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打击活动中,参与到关心支持救助保护工作中,形成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从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公安局设立“防拐”咨询电话,为群众答疑解惑。结合“六五普法”和“法治进校园”工作,加大对未成年人《中华人民共和 1
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救助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宣传力度,从源头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截至目前,全县法制副校长授课12余次,张贴标语500余条,悬挂横幅23条,广播电视滚动播放10多小时,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受教育学生达6900余人。
(三)健全工作体制,认真摸排查。根据各单位的工作职责,构筑起公安、民政及各乡(镇)、各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参与的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体制,以保护为重点,以教育为根本全面开展工作,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进行摸底排查,对流浪未成年人登记造册,实行一人一档,逐一查明去向,逐一签订救助保护责任书,从而确保流浪未成年人不失管不失控,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真正做到了发现一个救助保护一个,对于那些能转化的就及时进行教育,从根本上转化一个。经过摸底,目前XXX共有外出未成年人84人(学生58人,人户分离26人),其中,XX人,XX人。未发现被拐骗及被他人操纵情况。自工作开展以来,XXX在XX救助管理站接回一名18岁的在外流浪的未成年人,目前已安置其在县农办工作的哥哥家中。
(四)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确保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力。我县全力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建立辍学学生责任制和报告制度,保证适龄儿童都能够入学接受教育,对于辍学的学生组织人员进村入户进行调查,对控制中小学生辍学工作不力的学校和家长实行责任追究,有效的控制了辍学率。二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的管理力度,对影响校园学生活动的违章建筑进行
了拆除,对影响学生上课的施工单位进行教育,让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对学校周边的治安情况进行集中整治,努力给中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不断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规范电子游戏厅、网吧经营、文化市场和二手手机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目前为止,对网吧、文化及二手手机市场检查了25次,确保未成年人有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1、外出未成年人中存在人户分离的情况,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
2、个别单位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开展还不够扎实。
三、下一步打算
(一)设立警务交流平台。对人户分离的外出未成年人,由公安局与外出未成年人所在地派出所联系,向其告知外出未成年人的基本情况,请求所在地派出所予以协管。对流入未成年人所在地派出所告知的人员进行协管,使人户分离的未成年人不失管不失控。
(二)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强乡(镇)治安联防队员、村治安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十户长等群防群治队伍的管理,及时发现和登记流入流出未成年人,通过亲属或派出所了解具体情况,做到对未成年人情况底数清、情况明。
(三)建立长效机制,增强救助实效。一是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对返家的流浪未成年人,及时与其家人及所在村委会或社区联系沟通,了解生活状况,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二是探索建立预防机制。建立登记台帐,摸排重点户(有流浪史)和特困户,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救助计划。开展预防工作试点,建立“三方联席、定期例会”工作机制(村(社区)、家庭、民政部门),对于贫困失
学且愿意上学的贫困少年儿童,联合辖区派出所和所在学校,形成“五位一体”帮扶机制。三是开展“四无乡镇”创建工作。针对流浪儿童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的实际,在全县组织开展“四无乡镇”(无未成年人流浪、无遗弃家庭成员、无因家庭暴力外出流浪、无安置后人员反复)创建活动,并纳入文明乡镇考评内容,从源头上减少流浪未成年人的出现。
(四)规范工作制度。一是完善责任体系。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突出重点,落实责任。二是完善工作机制。研究解决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定期召开领导小组联络员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工作。三是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通过上下联动,在全县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网吧、学校周边及文化市场进行检查整治,净化社会环境,减少社会影响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加强督查考核。县综治办不定期对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于督查出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确保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XXX综治办
2011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