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黄县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及下一步打算-1
内黄县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及对策
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是政府提供的一项重要公共卫生服务,是儿童健康的基本保障,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落实扩大国家传染病免疫规划范围的政策措施”。经国务院批准从2007年起,国家在原有免疫规划基础上将甲肝、乙脑、流脑、风疹、腮腺炎等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共15种纳入了国家免疫规划。建国以来,我国的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免疫预防在上世纪70年代就成功消灭了天花,2000年如期实现了基本消灭小儿麻痹目标,2006年实现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小于1%的目标,其他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也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因此,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免疫规划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公益性和福利性,连续性和经常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的特点,免疫规划工作成绩的保持需要不断地人、财、物力投入,现就我县的免疫规划现状及对策汇报如下:
一、我县免疫规划现状:
1、在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免疫规划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2002年以来,县、乡两级建立免疫规划接种门诊18所,实现了0-6岁儿童门诊化接种,提高了接种质量。卡介苗、脊髓灰质
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风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连续6年保持在98%以上。2007年我县被省卫生厅授予“计划免疫一类县”荣誉称号。
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我县已连续27年无白喉病例报告,连续16年无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病例发生,麻疹、流脑、乙脑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及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免疫规划队伍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2002年以来,县卫生局针对预防保健队伍整体政治业务素质不高的情况,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考试考核业绩与工资福利相结合的方式,连续6年对全县预防保健队伍进行定量考核、优胜劣汰、优劳优得。同时,还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优化预防保健队伍,6年来共引进大中专毕业生40多人充实到乡镇预防保健第一线,对有培养前途的18名业务骨干送到上级对口单位定向培养、对经考试考核不称职的12名预防保健人员实行了待岗、转岗。
房屋、设备等硬件建设不断改善。在国家扶持的乡镇卫生院改造项目支持下,17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建成了拥有1-2间接种室的免疫规划接种门诊。在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基金会资助下建立了县、乡、村疫苗贮藏、运输的冷链系统。从而保障了免疫规划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人员情况:县疾控中心人员按上级配置标准应为:130人,目前县疾控中心编制60人。免疫规划科及免疫门诊共6人。
2007年以前,17个乡镇防保站共有防保人员103人,没有正规大专学历人员,只有37人为中专学历,仅占职工总数的35.9%。卫生局党组高度重视防保队伍建设,2007-2008年招聘大中专学生31人;目前,县、乡两级从事免疫规划工作的人员共140名,学历情况是:大专学历18名、中专及高中115名、初中及以下7名;职称情况是中级3名、初级 37名、无职称人员 100 名;执业资格情况是执业医师或执业护士共28名、助理执业医师 11名、无执业资格者101 名。其中,县疾控中心6名,大专2人,中专4人,有执业资格5人。乡镇防保站134名,有大专学历 16 人,中专及高中学历111人,初中以下7 人,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共35人,其中执业医师14人(中级1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执业护士10人(中级1人)。
3、冷链情况:我县1999年配备冷链运输车一辆,已行驶30万公里,车辆已严重老化;现有冰箱31台,冰柜22台。扩大免疫规划后,按国家配备标准,我县冷链需求数为:冷藏车3辆,疫苗运输车3辆,普通冷库3个,低温冰箱65台,普通冰箱120台,冷藏箱130个。
4、房屋情况:
乡镇卫生院基础建设后,卫生院医疗用房有了很大改善,但是,防保站作为卫生院一个科室,用房仍很紧张,有的就根本没有接种室,而是与住室或急诊室合用,有的在资料室接种,绝大多数防保站没有预检登记室和观察室,不能满足各乡镇接种需要,更达不到省市要求的用房标准。此外一些免疫门诊设施不足,有的有一个空调,有的乡没有空调,给夏天接种疫苗带来了安全隐患。
5、财政投入情况:扩大免疫规划后,我县所需运转费用为1549037.5元,目前县财政准备投入50万元,资金缺口较大。
二、存在问题:
1、免疫规划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河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试行)》的通知(豫计社会„2000‟31号)到2005年,疾病控制专业技术人员按服务人口每万人1.2~
1.8人配置。
县疾控中心负责全县免疫规划的技术指导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截止目前,乡镇防保站共有正规大中专学历人员68人,占职工总数的50.7%;无学历人员34人,占职工总数的25.4%;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证书35人,占职工总数的26.1%,73.9%的人员没有执业资格,近1/3的人没有受过系统的卫生专业知识培训。仅有35人取得了预防接种合格证,每个乡镇平均2人,各乡镇从事接种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接种时均需抽调卫生院人员或乡村医生。总之我县的防保人员整体学历低、职称低,没有执业资格的人员多,近75%的人员不具备执业资格,给预防接种工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工作压力大,培训任务重。
2、扩大免疫规划后,冷链缺口较大,如不能保证正常冷链运转,将直接影响疫苗质量。
3、房屋不足,设施老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县实施以来,乡镇卫生院医疗用房日趋紧张。防保站只是卫生院的一个科室,业务用房更加紧张,有的甚至就没有接种室,而是住室和接种室在一起,没有专用的卡介苗专用接种室,达不到上级要求的用房标准,更谈不上配备预检登记室和观察室。有个别防保站与卫生院的急诊室合用,接种期间是接种室,平时是急诊室。接种室内冬天取不上暖,夏天无空调,接种的儿童冬天冷、夏天出大汗,易出现受凉生病和汗水污染针孔而感染,给儿童接种带来许多不安全的隐患。
4、财政投入不足,扩大免疫规划后,资金缺口为1549037.5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队伍建设,培训专业人员。
针对我县的防保人员学历低、职称低,没有执业资格人员多的现状,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鼓励学历教育和自学,举办专业培训班,督促无执业资格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尽快取得执业资格,消除安全隐患。
2、装备冷链器材,保证冷链运转和疫苗质量。
3、新建、修缮房屋,增添配套设施。
加强基础建设,为防保站新建、修缮房屋,增添配套设施。
4、增加财政投入,确保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在我县顺利开展。
内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008年四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免疫规划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夯实基础,优化服务
促进预防接种工作长足发展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汇报的题目是《夯实基础,优化服务,促进预防接种工作长足发展》。
一、重培训强基层,提升免疫规划人员执业能力
一是注重培训。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预防接种队伍是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儿童健康的客观需要,更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品牌的软实力。为此,我们十分重视人员培训,每年初市级举办乡级以上预防接种人员培训班,明确工作要求,统一认识;县、乡级每月举办一次培训班,重点要求在预防接种过程中认真执行“三查七对”等要求,规范疫苗接种,确保接种安全。二是强化能力。有计划地邀请国家和省疾控专家讲授免疫规划前沿知识,使基层预防接种人员开拓眼界,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服务本领。三是提高素质。岗前培训是免疫规划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和前提,对新参加预防接种工作的人员重点培训有关免疫规划工作各项法律、法规和规范以及省免疫规划各项工作制度,强化参训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思想认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2018年我们举办“强本领、优环境”全市免疫规划知识竞赛,通过一系列举措,接种人员素质逐年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能力也随之增强,几年来,没有发生免疫规划上访事件,在去年长春疫苗等事件中做到了零投诉。
二、重落实强督导,保持免疫规划工作高质量高水平
首先,强化规范落实。各接种单位按照规范要求,加强疫苗冷链管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等工作,多年来,我市疫苗报告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未发生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的流行。城镇预防接种门诊推行日接种,不仅提高了及时接种率,也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做到“接种不求人”。其次,强化督导检查。免疫规划靠检查,坚持问题导向,每半年开展一次大型督导,按照省“手牵手互助共进行动”要求,抽调基层骨干参加,不仅提高了队伍素质,还采取牵手帮扶薄弱地区、重点地区强化督导、选先进带后进等多种措施和手段,使全市免疫规划工作上台阶、出亮点。第三,强化基础建设。我们加强冷链基础建设,18年更新一台冷藏车,冷库全部安装了自动温度监测系统,做到了温度的时时监控,确保疫苗安全。第四,强化科研创新。配合省疾控完成“黑龙江省医务人员乙肝疫苗接种必要性和对策研究”课题,18年我们申报的《**市2004-2017年流行性出血热特征及疫苗接种影响因素分析》课题,在省卫健委立项。
三、重载体强促进,加大免疫规划知识宣传可及性
为加大出血热防治知识宣传,我们录制科普视频下发到各接种单位。定期组织专家参加市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开展免疫微讲堂,与广电合作,每天在5个节目150秒的时间里循环播放免疫规划知识,在公园等人群密集的场所设置宣传板50余块,做到媒体和公众预防接种知识的充分交流。在编辑出版“健康龙江行动”小人书科普漫画系列丛书《艾滋病》、《营养膳食》、《健康扶贫政策解读》的基础上,拟于4.25之前出版《免疫规划篇》下发到基层,创新宣教载体,让群众喜闻乐见,强化知识宣传的可及性。通过普及预防接种知识,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为免疫规划奠定了广泛深厚的社会与群众基础。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们做了一点工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预防接种服务中数字化程度严重滞后,卡证中批号等信息依旧手工或机打,没有实现自动录入;预防接种队伍人员流动频繁不稳定等。今后,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省卫健委领导下、在省疾控中心的指导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撸起袖子加油干,做新时代免疫规划工作的追梦人。
第三篇:免疫规划工作责任状
预防接种、传染病预防分工责任书
(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部分)
为进一步加强单位的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工作,认真贯彻《2014年阿克苏市免疫规划规范化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全面落实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的发生,特签订如下责任书:
一、工作职责
1、要切实加强对预防接种工作的领导与管理,采取主要领导负责制,明确职责和任务,提高对预防接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2、街道办事处召开免疫规划专项整治活动动员大会,成立免疫规划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开展免疫规划目标儿童摸底清查工作。
3、街道党委安排相关人员或(社区、居委会)干部直接参与摸底清查工作。
4、居委会干部直接参与常规免疫与补充免疫目标组织动员、主动搜索和查漏补种工作。
5、建立并落实免疫规划专项整治工作责任制和追究制。迅速启动并完成辖区目标儿童的摸底核实工作。
(1)、制定辖区预防接种工作方案或计划;免疫规划疫苗的使用管理;本级冷链运转和预防接种工作;负责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发现、报告,并协助调查处理;对本级预防接种
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督导检查中心、站两级预防接种工作;对麻疹、AFP等进行主动监测;开展预防接种宣传活动;掌握辖区预防接种开展情况,定期对各辖区适龄儿童摸底及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未达到进度要求的村进行提醒,督促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负责按时完成相关信息的汇总、统计、分析和上报,对相关工作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归档保存;负责辖区预防接种工作绩效考核。
(2)、广泛开展免疫规划的宣传。要利用日常预防接种和“4〃25”宣传日活动,结合查漏补种活动开展入户宣传,特别在农村、城乡结合部等预防接种工作薄弱地区,开展形式多种的宣传,使措施落实到所有适龄儿童。
(3)、加强对接种门诊和预防接种人员的管理。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实行预防接种人员持证上岗,同时,进一步规范接种门诊建设和管理,针对疫苗运输、保存、出入库、接种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严格按照预防接种规范提供接种服务。要加强对预防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安全注射知识教育,提高其服务技能和水平。
(4)、认真落实免疫规划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通过规范开展常规性的预防接种门诊工作,结合查漏补种活动,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等工作的开展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继续保持在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其中含麻疹成
份接种率达到95%以上,顺利通过今年省卫生厅对免疫规划接种率90%的达标审核。全面实行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建立和完善预防接种相关资料的登记、管理和上报工作。
二、传染病防治
制定辖区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和计划;督促落实传染病的发现、登记、报告,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等服务;配合疾控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转诊和管理;负责组织辖区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业务培训;开展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定期(每旬)在辖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传染病报告主动搜索和自查工作;负责按时完成相关信息的汇总、统计、分析和上报,对相关工作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归档保存;负责辖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绩效考核。
三、具体工作目标:
(1)预防接种建证建卡率达95%以上,麻疹、乙肝接种率达95%以上;卡介苗及时接种率达98%以上,卡证相符率100%。
(2)传染病报告率、及时率、准确率达95%以上,个案处理率达100%,非住院结核病人规范化治疗率达95%以上,完成艾滋病病人的治疗管理;居民、病人知晓率达疾控机构要求。(3)脊灰强化免疫(补充免疫)达到自治区的要求,发动组织辖区居民积极主动参与防治传染病。
四、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
市卫生局、南城街道办事处将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因工作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力造成下列情形和后果的,将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直接责任人视情形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警告、记过处分,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单位按照绩效考核制度予以扣除相关人员的补助经费。
1、经检查评估,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影响省卫生厅对“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90%达标”的顺利审查验收的。
2、违反规定,存在免费疫苗乱收费现象或额外收取其他费用的。
3、发生因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达不到要求,甚至存在免疫空白地区和人群而导致免疫规划针对疾病流行或暴发疫情的。
4、不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出现不具备接种资质人员上岗,不执行安全接种违规操作和消毒管理办法等,造成预防接种差错和事故的。
5、擅自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和二类疫苗接种的,造成群体性预防接种事故的。
6、其它因工作落实不到位或违反规定、笔头接种、造成工作滞后或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受到上级通报的。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南城街道办事处、中心各留存1份。
南城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签字): 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责任人(签字): 责任人(签字):
2014 年8月24日
第四篇:社区免疫规划工作流程
社区免疫规划工作流程
免疫规划工作是现在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是城市最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
一、卡、证、册的管理
1.建卡、建证、建册:儿童出生时便由出生所在医院为儿童建立了儿童预防接种证,社区根据接种证为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片并在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册进行登记。对于日常工作中发现未建证或接种证遗失的儿童应该予以补证,并在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册进行登记,并建立相应的卡片。按规定要求,社区应为本地户籍儿童出生后1个月,外来儿童寄居满3个月,建立预防接种登记薄和预防接种证和接种卡片。社区站负责对辖区新出生儿童进行摸底,并进行相应的卡、证、册建立。
2.预防接种登记册接种卡应分年龄段进行登记。现在我们要求的是2005年至今的分年进行登记。
3、对所在辖区的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实行查验接种证制度,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接种的儿童必须到所属接种门诊补种。
二、免疫规划疫苗使用管理与接种要求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将疫苗分为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
第一类疫苗 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现在我们实施的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常规接种的疫苗(11种):乙肝疫苗(HepB)、卡介苗(BCG)、脊灰疫苗(OPV)、百白破疫苗(DPT)、白破疫苗(DT)、麻风疫苗(MR)、麻腮风疫苗(MMR)、甲肝减毒活疫苗(HepA-L)、乙脑减毒活疫苗(JE-L)、A群流脑疫苗(Men A)、A+C群流脑疫苗(Men AC)。
1、疫苗管理
建立疫苗账目,所有疫苗为单苗单账,疫苗、注射器出入库流向向要清楚,要做到日清月结,合格的疫苗账目应该为随时查看冰箱时,账苗相符。账目应当注明疫苗的通用名称、生产企业、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数量、(领取、使用)日期、产品包装以及外观质量、储存温度、运输条件、批签发合格证明编号或者合格证明、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名等。疫苗使用应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避免疫苗的失效浪费等情况发生。对于已经失效的疫苗,要在失效疫苗上交记录本登记后,交于社区中心,集中回收后上交疾控中心进行统一处理。对于领取过量的疫苗,应当在剩余疫苗上交登记本进行登记后交回社区中心。接种单位应当建立真实、完整的疫苗领取、使用记录,记录应当保存、装订存档。
2、冰箱温度记录
因疫苗效价和安全性因素考虑,常规疫苗应在2℃~8℃条件下储存,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应在-20℃以下冷冻储存。冷藏室和冷冻室应配备对应的温度计,每日上午、下午对冰箱温度做两次查看,及时将温度调整到合适疫苗储存温度,并做好温度记录。
3、疫苗接种
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有每周不少于2天的固定接种日,接种者应当具备规定的资质,疫苗接种记录数据来源为接种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和接种卡册、判定时有接种证者以接种证记录为准、无接种证者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为准,前两者均无者以接种卡册记录为准,三者皆无者判断为未接种。对于未接种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予以接种,并将接种信息上接种证、册,在接种后7天内将接种信息录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在进行接种证、册、卡片登记时应该避免接种证涂改、错误的修改、接种时间填写不规范、卡、证记录不符、将预约时间填写在接种时间栏、没有填写疫苗批号或填写不全、存在提前接种、超期接种、接种间隔时间短的现象。接种应当规范使用儿童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家长后由家长签字。疫苗注射后注射器应该进行消毒毁型后集中处理,并在疫苗使用后注射器处理记录本进行登记。
4、合格接种判定一般原则
有准确的出生年、月、日(公历)和接种年、月、日记录(公历)、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准确到天);同种疫苗2针接种针(剂)次间隔≥28天、内容填写齐全,记录清楚,不缺项 全程接种均符合国家免疫程序要求。
5、预防接种禁忌症
为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下列禁忌症应该给予特别注意:
1、急性疾病
对正患有发热、特别是有高热的人,或伴有明显的全身不适的急性症状时,应暂缓接种疫苗,避免接种后加剧发热性疾病、避免把发热性疾病的症状当作疫苗的反应、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及恢复期接种疫苗,有可能诱发、加重原有病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亦需推迟接种,待好转后补种,一周内严重腹泻的病人,暂缓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2、过敏性体质
有过敏性体质的人接种疫苗,常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对有过敏性体质、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小板性紫癜、食物过敏史者,在接种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属于含有该过敏原的疫苗不予接种,不含该过敏原的疫苗可以考虑接种。对疫苗中的卵蛋白质有过敏的人,如吃蛋白质后有过敏反应(荨麻疹、喉头水肿、低血压和休克、腹痛、腹泻等)不应接种某些用鸡胚组织制备的疫苗(麻疹疫苗、流感疫苗等)。已知对特定抗生素有过敏反应史者,对含有该抗生素的疫苗应属禁忌症。
3、免疫功能改变
一般来说,活病毒疫苗不宜应用于以下人群: 免疫缺陷症,如联合性免疫缺陷症、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或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白血病、淋巴瘤、霍奇金病、恶性肿瘤病人; 由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代谢药物,以及脾切除的病人。述对象如使用活疫苗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凡最近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应推迟麻疹、腮腺炎、水痘疫苗的注射至少4 周。
4、既往接种后有严重不良反应者
既往接种后发生过敏反应、虚脱或休克、脑炎(或脑病)、非热性惊厥史的儿童不再接种以后数剂同种疫苗。需要连续接种的疫苗(如百白破疫苗),如果前一次接种引起严重反应,则不应继续接种。百白破疫苗免疫后出现以下一种情况者,即应停止随后的百白破疫苗接种,如休克、持续性尖叫、高热、惊厥、严重的意识改变、全身或局部神经症状、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或溶血性贫血。
5、神经系统疾患
凡患有神经系统疾患,如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惊厥等疾患不要接种乙脑疫苗、A 群流脑多糖疫苗;绝对不能接种含有百日咳抗原的制剂。
6、重症慢性病患者
如活动性肺结核、心脏代偿功能不全、急慢性肾脏病变、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血液系统疾病、活动性风湿病、严重化脓性皮肤病的病人,接种疫苗后可能加重原有病情或使反应加重,应暂缓接种或慎种。
对患有上述疾病,目前病情已长期稳定,可以接种反应较小的疫苗,如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等。
7、妊娠
由于理论上有危害胎儿的可能性,孕妇的预防接种应慎重。小剂量的水溶性抗原可导致胎体产生免疫耐受性,异种动物血清容易致敏,一般孕妇均应禁用。活疫苗,特别是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等病毒疫苗,在妊娠期禁忌使用。在妊娠期前3个月对胎儿传染造成的损失可能性更大,要特别避免。
疫苗补种原则
1.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3.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5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6~11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12岁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补种原则
4.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儿童未达到3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儿童未达到4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次。5.未完成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含强化免疫等)的儿童,应补种完成2剂次。6.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以下儿童可直接补种,对3月龄~3岁儿童PPD试验阴性者补种,≥4岁儿童不予补种。
第五篇: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总结
免疫规划工作总结
为贯彻国家《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科根据《市2007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方案》的要求于7月18日-8月3日对全市开展了常规督导,同时按市卫生局的要求于8月14日至17日对今年省疾控中心督导的部分预防接种门诊整改工作进行了督导。现将督导情况总结如下:
一、督导内容和方法
督导内容主要包括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与管理、督导培训、经费的预算落实与使用、免疫规划的管理、基础资料的管理、预防接种的实施、冷链设备与疫苗管理、计划免疫监测和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督导单位包括4个区疾控机构和6个工作难度较大的接种单位,同时在省级督导的单位中选取6个单位进行督导。
督导采取听取工作汇报、检查工作现场、查阅资料、询问有关工作人员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二、督导结果
(一)区级疾控机构督导结果
1、预防接种单位设置情况:全市4个区预防接种门诊基本按服务需求设置,但区省妇幼保健院和区卫生防疫站门诊管辖的居委会未做到明确划定,区卫生局则未发文对各接种单位管辖的地段给予指定。
2、区级对基层督导情况:今年各区基本按要求频次开展了对基层单位的督导,做得较好的是区和区。但4个区均未对新生儿入册情况和常规免疫查漏补种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区个别被督导单位未在督导表上签名,区未完成对产房接种工作督导。各区均没有将督导情况以文件形式反馈到有关单位。
3、经费预算与使用情况:4个区中区和区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上报了免疫规划工作经费预算。但4个疾控机构均未查到2007“免疫规划工作经费”、“冷链运转经费”和“查验预防接种证经费”的入账凭证。
4、免疫规划的组织管理:各区疾控机构按照工作规范要求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总结。免疫规划网络运行由于网络故障问题致使区接种率报表及区的接种反应调查表无法进行网络报告。4个区能坚持计免例会制度,做得较好的是区和区,区上半年仅召开了2次例会。
5、学生查验接种证和补种情况:4个区均未按市卫生局和教育局文件要求启动2007年学校幼儿园查验预防接种证和补种疫苗工作。
6、计免资料归档情况:4个区中今年仍以区2006年资料归档较有条理,资料项目填写齐全,有目录、页码、编号。区则均存在“六本帐”有缺项,归档资料无目录、页码和编号等“老毛病”,如区的乙肝疫苗优惠卡回收副卡无月结、年结;区2006年“免疫接种的基础免疫接种情况统计汇总表和历年儿童免疫接种调查情况”均为空白;区的疫苗领发记录项目不全,冰箱温度记录与实际不符,除霜未做记录,且乙肝疫苗及其专用注射器部分进、销、存登记无月结、年结。
7、冷链与疫苗管理:2007年卫生部《疫苗贮存和运输管理规范》下发后,我市在疫苗运输、贮存、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各区疾控机构的疫苗管理基本达到《规范》要求,但因冷藏设备容量不足,普遍存在疫苗放置密度过大的问题。此外区个别疫苗未制作标签,二类疫苗运输温度记录有漏项;区冰箱中有过期疫苗、杂物,在冰箱门上存放疫苗。各区均没有按《规范》要求制订2007冷链设备补充更新计划并上报。
8、传染病监测与控制:各区均能按有关病种的监测与控制方案要求开展了监测工作,督导也未发现2007年上半年有afp漏报,各病种发病率控制在国家规定控制指标以下,主动监测、病例个案调查、采样均及时,除区“0”病例旬报表经常迟报及其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漏报外,其它各区均能及时完整报告旬报表。但、区主动监测医院科室,没有查到工作人员现场监测时所做的标记。有些单位仍使用旧的旬报表,如省委门诊、省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卫生院。个别单位发生病例,但未在旬报表中报告,如三江农场医院、市保健院、甲子卫生院。市医院2007年6月至督导时漏报旬报表。
9、免疫监测:各区按免疫监测方案的要求完成了大学生强化免疫效果评价的样本采集与送检工作,但健康人群免疫水平调查的样本采集与送检工作仅区完成,区和区2个承担省下达我市麻疹免疫成功率监测任务的区站也未完成采样与送检工作。
10、流动人口管理:各区已完成今年第一次流动人口儿童摸底调查,并将有关报表上报。和区2006按要求对流动儿童接种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与评价,但区未完成。
11、接种率考核: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区级每年必须进行两次接种率考核,与区已完成第一次,但区抽样人数不足,区则至今未开展。
(二)预防接种门诊督导结果
1、经费使用情况:2007年上半年各被督导接种单位收入凭证中均未能查到各区政府下拨的查验预防接种证专项经费和预防接种补助经费。可见各接种单位都在垫资进行常规免疫。
2、免疫规划工作的管理:被督导单位常规免疫运转正常,大多数接种单位都按计划安排有序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并按要求参加区级计划免疫例会和上级技术培训。但有些单位没有按要求制订工作计划或完成工作总结,如新坡、美安卫生院、三江农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个别单位仍有专职人员未接受《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培训,如遵谭、石山、美安卫生院、坡博预防接种门诊、金盘第一社区卫生服务站。
3、基础资料归档:各接种单位已逐渐养成做好“六本账”归档的习惯,不少单位文书、科技档案资料开始统一建档。但有些单位仍存在档案无目录、页码、立卷、编号,“六本帐”中填写与实际情况不符、有缺项等问题,特别是青年路社区卫生服务站用练习本做乙肝疫苗接种帐目,苍西卫生室乙肝疫苗账物不符,甲子卫生院用铅笔填写六本账,而遵谭和美安卫生院2006年资料仍有多项未归档。
4、免疫接种实施:督导发现我市的接种实施更趋规范,不少单位对接种前告知、问诊、接种现场、器械和抢救药械的管理等环节有了明显的进步,如海滨、道客社区卫生服务站、坡博接种门诊。但也有些单位未认真落实预防接种前告知制度,如卫生院、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未按要求开展一类疫苗接种告知,农场医院、卫生院、卫生室未按要求开展二类疫苗告知;个别单位对安全注射重视不够,未使用乙肝疫苗专用注射器,紫外线消毒、酒精领用、更换及酒精瓶更换不够落实。
5、接种卡册和流动儿童管理:由于人口的流动性大,我市对接种册的管理困难较大,虽然市卫生局一直强化对接种卡册的管理,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少接种单位的接种卡册未按时进行剔卡整理(每半年将已不在本区域接受免疫服务的儿童接种卡剔除另行保管),如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卫生院、卫生室;其次为对流动儿童的迁入、迁出未注明,个别单位甚至未开展,如卫生院,有些单位则是未注明儿童迁入、迁出时间,如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院、省保健院。此外还存在接种卡(册)填写不全,涂改,字迹了草,未填写批号、签名或签名不全等现象。个别单位未建立专门的流动人口接种卡(册)。
6、定期下地段摸底与查漏补种工作。在本次督导中发现各单位都已将下地段摸底作为常规工作来抓,大部单位有下地段工作的原始记录。但部分单位查不到记录,如等。有些单位记录过于简单不能反映下地段具体情况,如第一社区卫生服务站、预防接种门诊、和卫生院,有些单位下地段频次与要求差距大,如道客社区卫生服务站今年下地段仅有3次。
7、冷链设备与疫苗管理:督导结果表明我市各接种单位在疫苗的领购、冷藏与使用等环节的管理更趋规范,特别是在疫苗领购资质把关、运输温度监测、定期送苗、疫苗分批使用和开启疫苗使用时间标记等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进步。做得较好的有铁桥卫生院、道客社区卫生服务站、省妇幼保健院。但部分单位购置二类疫苗资质凭证不全或过期,如第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院,特别卫生院二类疫苗运输无温度监测记录;部分单位账物不相符或部分账目不做记录,如第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院;个别卫生院疫苗使用管理不规范,如卫生院将狂犬疫苗、乙肝疫苗归药房管理,不但接种人员无资质证书,且药房冰箱未做温度监测、未建立疫苗使用账册。
8、流动人口管理:各单位都按时完成了上半年流动儿童来源及免疫状况调查,但对流动人口的查漏补种及接种册证管理的存在问题更为突出(如前述),如有些的单位未按一个月一次下地段的要求开展针对流动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对辖区流动儿童的动向欠了解(如道客社区卫生服务站),接种册(卡)应种针次空白,也未注明未种原因;有些单位仅靠电话与儿童家长联系,电话联系不上则当作迁出处理而剔卡(如金盘第一社区卫生服务站)。
(三)省级督导单位整改情况 针对省疾控中心发现的存在问题,我们对区的卫生院,区的、卫生院和区甲子卫生院等7个单位进行了督导。
1、区级督导情况:上述3个区中,截止市级督导之日,仅有区、区对部分单位整改情况进行了督导。
2、接种完成情况:为了客观评价这些单位的整改情况,督导组针对省级督导的村委会儿童的册上接种率和现场调查接种率进行了评估。总体而言,册上接种率低于现场接种率,接种率未达标者为甲子的麻疹基础免疫和百白破、乙脑、麻疹加强免疫,大致坡的乙脑加强免疫(在现场抽查过程发现漏种的儿童都已收到接种通知书),见附表。
3、摸底入册和查漏补种工作开展情况:这些单位普通没有按市级要求做到每月一次下地段开展新生儿入册登记并做好详细记录,有些单位即使下地段次数达到要求,但未做到挨家逐户摸遍整个地段;各单位均未严格落实市卫生局下发的常规免疫查漏补种方案,除大致坡卫生院在省级督导后按市级方案要求启动查漏补种工作外,大部分单位虽然也在不同程度上按各自方法开展了查漏补种工作,但也不了解市级曾下发此方案,区既未制定本级方案也没有转发市级方案,大部分单位查漏补种工作未达到市级要求。总体而言,近期各单位在查漏补种方面已经行动起来,在这些单位的门诊都有大量的乙脑补种人群等候接种。
4、接种卡(册)管理情况:本次督导的7家单位中仅永兴卫生院按要求做到定期整理接种卡(对长期外出和迁出儿童剔卡),对迁出迁入儿童有正确的标记,其它单位对此均未给予足够重视,不少单位接种卡上有迁出1-3年的儿童仍未剔出,个别单位对近1个月才迁入我市的儿童未注明迁入时间,接种卡填写项目不全(如接种者未签全名,疫苗批号、二类疫苗生产厂家未填写等)。其中尤以大致坡、甲子和石山卫生院问题较为严重。因此,接种卡册管理不善是现场抽查的接种率相以高于册上接种率的主要原因。
三、近期工作意见
(一)认真落实定期下地段摸底工作制度。下地段应做好安排、分片负责、责任到人,每个必须挨家逐户查遍所辖地段,及时发现新出生(迁入)和迁出儿童,并在接种册上做好记录和标记。
(二)按《市常规免疫查漏补种工作方案》要求认真抓紧漏种儿童的搜索及补种工作,查漏工作必须过细、有完整的工作记录,补种要及时,必要时可在流动儿童聚居地设临时接种点提供接种服务。
(三)认真做好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中发现的漏种儿童的补种工作。各区卫生局和疾控机构要认真落实学校(托幼机构)有关人员查验接种证的技术培训和督导检查工作,各接种单位要按照市卫生局和市教育局要求积极与辖区托幼机构、学校进行联系,做好辖区补种工作的计划安排并有序地完成。
(四)各区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检查督导,特别是常规免疫查漏补种、接种卡册管理、流动儿童接种管理、安全注射和疫苗冷藏贮运等环节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并切实指导基层单位做好整改工作。
(五)加强对afp监测系统运行的管理,主动监测工作要一丝不苟,旬报表报告单位必须包含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医疗单位,并按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