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批腹泻病人诊疗工作总结分析
一次群体性腹泻病人诊疗工作总结分析
2010年8月10日晚,值班院长到急诊科例行检查,发现10余名腹泻患者前来就诊,详细询问为外地旅游客进食海鲜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水样便,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当时值班大夫1名,护士2名,出现不能及时开药、输液等人员不足问题,遂通知医务科,并立即启动人员紧急替代预案,调动二线值班医护人员及医技科室协助诊疗,调整床位,疏散病人,输液观察,检验科进行大便常规等化验,排除了霍乱、菌痢等,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经过给予解痉、止痛、补液等对症治疗,患者病情趋渐平稳,好转出院。
情况分析:
一、存在问题:
1.值班医护人员遇到问题报告不及时。
2.科室负责人非正常班巡查不到位,致发现问题迟缓。
二、改进措施:
1.值班医护人员要熟知相关制度、掌握相关流程,在遇到群体性 腹泻、中毒等事件时,应逐级上报,及时解决。
2.应建立巡查值班制度,科室负责人在非正常班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医疗纠纷。
医务科 2010-08-12
第二篇:职业病人诊疗制度
职业病人诊疗制度
公司办公室负责公司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人诊疗管理。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一、职工上岗前健康检查。上岗前检查是指公司对准备到公司参加工作的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属于一级预防。
二、职工在岗期间健康检查。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的时间间隔,对已从事有害作业工作的健康状况进行常规检查,属于二级预防,是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
三、职工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职工调离当前工作岗位时或改换为当前工作岗位所进行的检查,属于三级预防,也是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
四、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职业禁忌证者的处理:
1、体检和诊断结果的登记与报告。
2、健康检查和职业病损害诊疗费用管理:
(1)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用人单位对不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2)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3)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4)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用人单位承担;最后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
(5)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岗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青岛西海岸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二00八年十月
第三篇:第四章 重点病人诊疗制度
重点病人诊疗管理制度
一、重点病人的范围:
1.危重病人,主要指心、肺、脑、肾、肝等人体生命器官出现功能衰竭者,其中最常见的为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也可见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以及各种休克(最常见的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昏迷(脑性和代谢性昏迷等);
2.手术后病人,尤其是心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移植手术后病人; 3.新生儿病人,其高危险程度比较明显;
4.疾病晚期的临终病人,是需要进行特别照料的人群;
5.急诊病人,尤其是成批交通事故或工伤事故的外伤病人,或成批中毒病人,对社会影响较大; 6.社会上有影响有地位的人物; 7.与医疗纠纷或司法案例有关的病人等。
二、“四三”管理责任制度: 1.门诊、急诊、病房负责制;
(1)对急诊病人和危重病人,门诊要及时发现和处理;(2)急诊要24小时应诊,作好一切抢救的准备;
(3)病房要做门急诊的后盾,及时全力支持医务人员的抢救并收治必须住院的病人。
2.住院医师(包括进修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负责制,各负其责,各在其位,加强请示报告和督促检查制度;
3.临床、医技、行政工勤人员负责制;重点病人诊疗不只是医师护士之事,要靠各医技部门的支持配合,要靠行政后勤部门的服务,任何环节的失误都会招致不良后果;
4.院长(业务院长)、医务科、临床科室负责制
(1)各临床科室要高度重视重点病人的诊疗工作,并及时请示报告;(2)医务科能经常深入病房、门急诊了解情况,参加讨论,征求意见,进行协调;
(3)院领导能重点掌握全院重点病人诊疗情况,重点巡视重点病人,参加甚至组织指挥全院性的重点抢救、病例讨论会或大会诊,解决管理中的重点问题。
三、重点病人日报制度: 医院要制定本院重点病人的管理标准,建立日报制度,病房和门急诊要填写重点病人情况表,对病重通知或病危通知的病人情况要及时向医务科或院领导汇报,使全院上下对本院重点病人诊疗情况清楚明了并管理有力。
四、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医院各级抢救组织,并做到思想、组织、技术、人员、药品器械、后勤保障落实;
2.及时填写危重病人通知单,上报院医务科,并通知病人家属; 3.强调医务人员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
4.强调严格执行各种抢救危重病人的技术操作规程; 5.强调一切抢救药品、器械、敷料等定位、标记和管理措施; 6.强调必须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工作;
7.强调重大抢救必须立即报请医务科或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 8.强调在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各部门的支持配合,并制定对影响抢救工作或造成不良后果者的惩处制度。
五、院总值班夜间巡视制度: 凡夜间院总值班者必须了解和巡视重点病人的主要情况,主动帮助科室解决抢救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进行必要的组织协调,做好巡视情况登记并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一、监护病房的建筑设计要求: 1.监护病房的选址:(1)选择监护病房的原则是要方便抢救,如病房内的监护病房由于50%以上是收治手术后恢复病人,故宜靠近手术室和麻醉科;急诊科的监护病房则应贴近急诊科抢救室,以便病人直接转入。
(2)方便抢救的中心问题是要做到“接近”,例如心脏外科的ICU要求七个“接近”:
①接近手术室,便于很快进行抢救性心包填塞减压;
②接近心导管和心血管检查造影室,以保证在心导管检查时,一旦发生意外可以便于抢救,例如作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时可能发生冠状动脉夹层、梗塞或穿破等并发症时,可迅速作紧急手术; ③接近心脏外科,便于心脏外科医师呼唤; ④接近血库;
⑤接近心内科,便于会诊和转送病人; ⑥接近中心监护病室; ⑦接近化验室。
若无法实现上述七个“接近”时,应尽量争取靠近电梯。2.监护病房的整体布局: 监护病房的整体布局主要是两种形式:(1)圆形结构,以护理站为中心,周围一圈均为监护病间,每间30平方米左右,每间可收治2位病人;
(2)扇形结构,也以护理站为中心,其对面呈扇形排列的监护病间,病间大小不等,除收治1人或2人的以外,可有收治6~8人的统仓式,床与床之间隔以屏布。其他辅助设施(包括医师值班室、护士长室、储藏室、餐具室、清洁间、污物间、小化验室、病人家属接待室等)的布局,有的设计在监护病房外,有的则在监护病房内,但总的要求是便于抢救和减少污染。
3.监护病房的室内建筑设施;对监护病房的室内建筑设施具有不同于其他普通病房的特点和要求,主要有:
(1)对地面和墙体的要求,适用液体清洁消毒;
(2)对房顶的要求,安装可拆卸天花板,并装有天轨,以自由移动输液吊钩和围帐(屏布);
(3)对照明光源的要求,要有一定强度的可移动的照明装置,夜间照明灯的光线亮度应可以调节;
(4)对通风采光要求,要求通风良好,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故应有空调设备,病室的色调、色彩应柔和,每个病室必须有一个与外面相通的大窗户,可见自然光,但应有窗帘以调节光线强度;(5)对出入通道的要求,监护病房的病人进出通道应与工作人员进出通道分开,以免带来污染,引起感染;
(6)对病床空间的要求,每床的理想面积为10~15平方米,因为每张病床周围均被很多电子仪器和装置所包围,为了保证医护人员从病人的四面八方均能对其进行操作和检查,要求床头留有0.6米的空隙,每个病室以设置2~4张床为宜;
(7)对电源系统的要求,要求备有多套电源系统,并保证不停电;(8)对管道和传呼装置的要求,要有中心供氧系统、中心吸引管道和传呼器装置;
(9)对卫生排污的要求,监护病房要设置更衣室、盥洗室、消毒室、洗涤室和污物室等相当辅助部门;
(10)对病床功能要求,病床配有脚轮和制动装置,可调节病床高度和倾斜度,两侧装有可调动的栏杆以防跌床,病床上配有防止褥疮发生的带波纹的或多孔的塑料垫褥;
(11)其他要求:①要尽可能建有室外花园;②要在室内挂有日历和时钟,时钟要有秒针,以便让病人能自己观察时间的变化;③儿童监护病房还要有各种适合儿童心理的挂在墙上或床上的装饰、儿童画和玩具等。
二、监护病房的基本医疗器械设备要求:
监护病房除要装备普通病房所需要的诊疗器械外,还应配备以下仪器:
1.基本固定设备,每床都有中心供氧和高低压两种中心吸引装置,输液瓶悬吊装置,微量输液泵及电源点;
2.心血管系统监测方面,包括心电记录监测仪、血压监测仪、心输出量测定仪、心室颤动除颤器、体外起搏器、肺动脉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多道血流动力学监测器,可监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肺动脉楔压或左房压;
3.呼吸系统监测方面,包括多功能呼吸机、人工气道用品、血气分析仪、肺功能检查仪、氧饱和度监测仪等; 4.肾功能监测方面,包括肾功能监测治疗仪、小型血液透析机、腹膜透析用品、各种渗透压计等;
5.神经系统监测方面,包括颅内压监测仪、脑电图仪、脑血流图仪、诱发电位测定仪、经颅多普勒仪等。
三、护病房的人员配备和管理要求: 1.监护病房的组织领导:
(1)省级综合性医院的监护病房通常设2~3个。①急诊科的急症监护病房,一般有6~8张床位;②综合性监护病房,收治各种住院危重病人,尤其是手术后病人、多脏器损伤病人和神经科病人,一般有床位8~12张;③心内科专设监护病房,收治心脏病重症者或进行导管检查、冠状动脉扩张术和安装起搏器后的病人,一般有床位6~10张,一些规模较小的省级医院则与综合性监护病房合并使用。(2)急症监护病房由急诊科负责领导,心脏监护病房由心内科领导,中心监护病房即综合性监护病房则直接在业务院长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负责全科行政业务领导,下由主治医师带领住院医师分级管理;护士长应在科主任领导下主管护理工作,监督护士执行医嘱,做好基础护理、专业护理和生活护理等。2.监护病房的人员编制:
(1)综合性监护病房应作为一个独立科室,人员编制尚无标准,一般8~12张床位的规模原则上设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4~5人,再配以一定进修实习医师,使各级医师总数与监护病房床位数之比达1.2~1.5:1;(2)为了保证24小时都有护士守护,而且还要考虑护士的法定休息日、节假日和产假等,故要求护士总人数,与监护病床数之比达3~4:1;
(3)配备一定数量的工勤人员,有条件的还可配备专职或半专职的工程技术人员。
3.监护病房工作人员的职责:
(1)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行政上担任科主任,负责监护病房医疗、行政领导,组织实施每日查查房,制定和调整重大的治疗方案,要求具有丰富的处理危重病人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
(2)主治医师;在科主任领导下具体执行治疗方案,预测疾病发展趋势,采取预防性医疗措施,修改治疗计划,指导下级医师,修改医嘱;
(3)住院医师;在主治医师领导下具体实施危重病人的诊疗抢救工作,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历,做出诊断并下达医嘱,操作特殊治疗;
(4)护士长;协助科主任工作,全面管理护理工作,监督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熟悉每一种监护仪器的性能,熟练掌握各种监测仪器的操作步骤和规程;
(5)护士;具体执行监测、治疗和基础护理工作,具有急救处理的应变能力和技术素质。
4.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应掌握的特殊技术:
(1)急救技术,主要是窒息急救和心肺脑复苏技术,包括电击除颤、体外心脏按摩等;
(2)建立各种静脉管道技术,包括周围静脉通道,中心静脉通道、Swan-Ganz导管(又称漂浮导管)插入技术;
(3)建立动脉测压管道,常用为经皮穿刺插入导管法;(4)预防和处理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技术;(5)止痛技术,药物止痛和神经阻滞止痛;(6)机械通气技术等。
监护病房的业务技术管理制度
1.病人入室标准:要明确规定哪些病人才能进入监护病房治疗,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重大手术后需监测重要器官生理功能者;
(2)各种因素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功能不全急性发作者;
(3)各种中毒、休克、败血症病人,严重复合伤、器官移植后,各种代谢性疾病危象者;(4)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者;(5)严重止血机制、凝血功能障碍者;(6)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者;
(7)癫痫持续状态,羊水栓塞、重症妊娠中毒症等。
2.监护病房的入室途径:
(1)大手术病人或老年人,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手术后病人直接由手术室送入;
(2)对急诊病人经会诊后决定收治者,其中有些通过急诊手术后转经手术室送入;
(3)各临床科室危重病人经会诊后同意收治者;(4)院外病人经本院医师前往会诊同意后直接转入。3.病人离室标准:
(1)一般重大手术后病人观察24~72小时无明显异常改变则可离室。(2)对生理指标一直不稳定,生命器官功能仍较脆弱,有的甚至要依赖人工通气机支持者,可能长达2周以上或更长时间。
病房的医疗业务环节制度
1、病历书写:对监护病房的病历要求各种记录资料必须及时、详实、准确、连贯,要能充分记载和反映病人入室后的病情演变真实状况,在特别紧急状况下可采用先抢救后补记的原则;
2、医嘱:监护病房危重病人的特点是医嘱必须适应病人病情变化,因此临时医嘱多、口头医嘱多,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更加严格执行医嘱制度;
3、查房:①科主任(主任医师)必须坚持每天晨间带领全体医师查房1次,检查病情,判别疗效,分析发展趋势和转归,决定可否离室;②主治医师每天必须查房2次以上;③值班医师要不离监护病房岗位,不间断地巡视病人,观察病情,检查各类仪器使用情况,分析各种仪器的参数,凡遇病情突变应立即投入抢救并呼请上级医师。
4、会诊:必须加强各科室会诊,可在院长领导下成立由各科专家组成的治疗小组,便于联系协调。
5、建立健全监护病房的规章制度:
(1)监护病房要在院长领导下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并严格付之执行,具体包括:①交接班制度;②医嘱查对制度;③会诊制度;④抢救工作制度;⑤晨会制度;⑥保护性医疗制度;⑦病例讨论制度;⑧死亡病例讨论制度;⑨药品器械物品管理制度;⑩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⑾消毒速度制度;⑿家属探视制度;⒀各种护理管理制度等。(2)要制定各项技术操作常规和护理规范。
6.要特别强调监护病房的管理守则每个监护病房都要对医护人员强调几项管理守则,其内容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保证各种急救器械完好使用、常备不懈;(2)报警信号就是呼救信号,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3)在给病人使用机械通气装置时,护士绝不能离岗,要杜绝通气机械故障或通气管脱落时未及时发现造成不良后果;
(4)应用各种血管扩张剂或强心药物时必须密切观察和调整滴速;(5)必须保证科主任、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的查房次数,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6)工作人员语言必须清晰明了,尤其是下达口头医嘱时决不能含糊不清,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复读,以免造成错误;
(7)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包括工作人员进出时的衣帽鞋罩和人数的控制,转送病人都应用清洁车或活动车,工作人员洗手和定期作鼻拭子培养,鲜花不入清洁区,病人只能隔窗观赏,严格掌握病人的分室安排,正确安排单房间、隔离间和多人房间;(8)要保持监护病房的安静舒适。
监护病房感染管理制度
感染是监护病房最常见的并发症,50%的死亡病人与院内感染有关,因此感染管理是监护病房管理的十分重要的内容。
1.监护病房预防感染的管理措施:监护病房内预防感染的管理工作要抓好病人、环境和病原体三个中心环节,关键是抓好医务人员的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感染管理,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监护病房建筑设施、环境卫生和消毒处理,要做好对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柜橱、病床、室内空气的消毒处理,并形成制度,定期检查,例如地面每日要用0.2%过氧乙酸消毒剂湿拖清扫4次,可减少细菌数95%以上;
(2)污染用品的消毒处理:①被污染的被单、床单、衣服等,床上的棉被、褥垫、毯子等,用后都要用药物消毒或射线照射;②便盆、尿壶最好固定使用,但也应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3)医疗器械和装备的消毒:①外科手术、换药器械敷料等都要高压灭菌消毒;②通气机要坚持24小时更换气囊袋管道和连接物;③对接触病人的雾化器喷头、管道和药液盛器都要作浸泡消毒;④为预防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要在严格无菌操作下采用密闭式导尿。(4)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根据日本报道,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可使手术后感染率下降三分之一,现在不仅使用一次性输液、导管(包括血管导管、气管导管、尿路导管、胃肠导管等)插管、针头等,就连医务人员使用的衣帽口罩和手套,医用包装敷料纸以及病人用床单等均为一次性材料;(5)合理使用抗生素:要严格掌握使用抗生素的适应证,有条件的要开展血浓度监测,做到合理地、科学地、正确地使用抗生素。2.对监护病房工作人员的感染管理要求:
(1)出入监护病房的更衣换鞋制度;工作人员必须在更衣、换鞋、戴帽后才能进入监护病房,所用衣、帽等要每天洗换;
(2)无菌操作制度;尤其在进行上呼吸道护理、换药、灌肠、留置导尿管时均应戴无菌手套;
(3)洗手制度;凡接触病人(包括处理病人物品、尿壶、便盆后)都要认真洗手,必要时要再用75%酒精擦拭手部;
(4)物品消毒和专用制度;监护病房内的任何物品包括器械设备均不能与其他病房混用,带入监护病房必须先进行消毒或清洁处理;(5)常用器械物品专床专用制度;例如每位病人的血压计、听诊器、床头物品、供氧和吸引装置,以及简易呼吸器等,必须每床专用,病人出院后要进行终末消毒;
(6)工作人员患有呼吸道或肠胃道病症时要避免接触病人的制度;(7)工作人员不得在监护病房内饮食的制度;(8)室内禁止养花、插花的制度;
(9)区分病人隔离的制度,尤其对器官移植病人;
(10)消毒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卫生部第22号令《消毒管理办法》,做到熟悉各种消毒剂的性质和作用,合理使用消毒剂溶液,定期检测监护病房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疗用品和医务人员手的细菌总数。
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要求。它包括:
(1)循环系统监护理论;围绕着心泵收缩功能、体内血容量、周围血管阻力和心脏传导功能(心脏电生理)等问题对各种休克、低心输出量、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等病理循环状态所采取的措施和操作,例如尿量分析、中心静脉压测定分析、心电图操作和分析、血气测定值分析等;
(2)呼吸系统监护理论;围绕对通气、灌注、弥散、运输和组织氧合作用五个方面,特别是通气功能,监测参数变化的分析;(3)中枢神经系统监护理论;包括对神志、血压、瞳孔、眼球、四肢反射、感觉、肌张力、脑电图和诱发电位改变等方面的观察、分析,特别是脑灌注量和灌注压改变对心肺脑复苏病人是最为重要的;(4)水电解质平衡监护理论;保持需要量、补足丢失量等方面的监测;
(5)内分泌危象监护理论;主要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减退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症、高血压危象等早期监测和处理;(6)其他;包括肾脏、肝脏、出凝血、感染等方面的监护理论。2.护理人员操作技能要求:
(1)在监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能娴熟地掌握各种监护器械的操作技能,如心电监护仪、压力监护仪、血氧饱和度仪等;
(2)能在监测护理中善于及早捕捉各种变化的信号,供医师作出诊疗措施。3.监护病房护理工作程序和干预决策 监护病房的护理人员要掌握以下五个步骤:
(1)资料收集:从病史、各种检查阳性发现、各系统功能监测参数变化等方面取得,目的是发现问题(包括已存在的问题、潜在的问题和可能发生的问题);
(2)建立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包括对已发现存在问题的诊断,对潜在问题的预见性诊断,对可能发生问题的及时性诊断。它是通过资料收集后,发现问题,以症求源,所作出的护理诊断;
(3)作出干预决策:所谓干预,就是对病人要选择那种危险性最低的,同时又是效果最满意的措施,必要时还可对医师的临床诊断问题作出干预;
(4)干预执行:作出干预决策后应制定干预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护理治疗;
(5)干预效果评估:评价各种护理操作是否正确,效果如何。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一、在手术前处理的内容:
1.诊断及确定手术治疗后所进行的必要的进一步诊断措施; 2.讨论手术方案和制定围手术期处理预案; 3.作好病人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心理准备; 4.详细的体检以及其他病理状况的检查处理; 5.对病人疾病或手术本身所需要的特殊准备; 6.器械、药物准备和配血; 7.预防处理感染的发生; 8.麻醉选择和麻醉前用药; 9.其他。
这9个方面都是手术前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中心目的是要求病人和手术组人员处于最佳状态进入手术。
二、在手术中处理的内容: 1.麻醉操作及其管理;
2.术中对病人的监测、治疗和护理; 3.手术中意外情况的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 4.预防感染和其他。
这4个方面都是手术中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中心目的是要保证病人能够安全地耐受手术并保证手术的成功。
三、在手术后处理的内容:
1.对生命体征和重要脏器功能监测及其异常情况的处理; 2.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3.预防感染及其对发生感染后的处理; 4.保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和良好的代谢支持; 5.对创口、引流物和其他安置物的处理; 6.术后特殊治疗和护理;
7.对病人原有器质性疾病的必要处理; 8.心理护理。
复苏室管理制度
一、复苏室属于麻醉科领导,24小时开放,由麻醉医师继续负责他所操作的手术麻醉病人,直到完全恢复,再根据恢复情况转回原病房或外科监护病房。
二、复苏室应紧靠手术室,既方便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的抢救,也方便在必要时还可迅速返回手术室作抢救治疗。
三、复苏室的床位数,一般按与手术台数1:2设置,或按手术人次24小时内每4次手术设复苏病床1张。以每病室3~6张床为宜。
四、复苏室的建筑设计要求包括空间面积、空气调节、电源插座、中心供氧和吸引、通气采光、清洁卫生和预防感染等内容,与监护病房相同。
五、复苏室的监测设备、治疗用具、急救药物等都根据麻醉复苏要求配备,病床必须安有车轮,以便随意推动。
六、复苏室业务技术管理: 1.必须配备有经验、有技术的高素质护士,具有扎实的临床护理基础,还要了解麻醉药、肌松药、麻醉性镇痛药的药效学,掌握各种监测方法,熟练地施行气管插管、心脏复苏、心律失常诊断和常规治疗,并能正确地使用呼吸器等特殊技术操作。
2.要配备1名护士长负责统一安排护理组织工作。
3.手术病人拔除气管导管送到复苏室后,麻醉医师必须向护士介绍病情,其内容要包括:
(1)病人施行的是什么麻醉方法,手术操作过程情况如何;(2)病人在麻醉过程中应用过哪些麻醉药、肌松药和麻醉性镇痛药;(3)手术过程中病人的变化情况如何,有否出现过险情;
(4)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以及输血输液补充情况、尿量变化情况;(5)作过哪些药物处理;
(6)术后估计可能会发生哪些并发症。4.麻醉医师必须在开出医嘱后,向护士说明自己的去向。
七、复苏室管理主要内容:
1.呼吸系统并发症,特别是通气量不足、气道阻塞、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支气管痉挛、呼吸窘迫综合症、呕吐物误吸等; 2.循环系统并发症,特别是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骤停、高血压等;
3.其他并发症,特别是继发性出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凝血机制障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肾功能衰竭、颅内出血、应激性溃疡、多器官系统衰竭、胃肠功能紊乱、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褥疮等。
外科监护病房的管理制度
一、收治范围:外科监护病房的收治范围主要是:心内直视手术后病人、术中或术后有严重并发症者、术后需严密观察者、严重外伤特别是严重复合伤、外科重症感染病人等。
二、普外科监护病房管理: 普外科监护病房主要收治腹部外科重症感染、腹部严重创伤和腹部大手术(肝胆胰手术后)病人。
1.腹部外科重症感染: 这是外科最常见的并发症,肠道细菌是内源性感染的重要来源,腹部手术或外伤会破坏机体的内在平衡和损伤胃肠粘膜屏障,从而削弱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招致感染的发生。由于腹部重症感染常表现有循环、呼吸改变、代谢改变和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需要积极监护治疗,除要抓住抗菌治疗和一般对症治疗外,必须切实抓好对原发感染病灶的处理工作。
2.腹部严重创伤: 包括开放伤和闭合伤两大类,尤其是闭合伤在诊断治疗上必须严格遵照一定程序,监护的重点是抗休克和严密观察病情进展情况,成功的抢救取决于对休克的积极而正确的处理。3.腹部大手术: 监护的最大特点是病人手术时间一般较长,组织器官损伤较多,再手术的比例比较高,营养状况明显下降,术后引流管道多,因此必须进行全面监护,包括心电监测、血液动力学监测、呼吸功能监测、代谢功能监测和肝肾功能监测。特别要注意并发症的处理,胰十二指肠手术后要注意并发胰瘘、胆瘘和出血,肝叶切除术要注意肝脏代谢改变(包括血浆蛋白、血糖、凝血机制、电解质和酶系统改变),注意胆瘘、膈下脓肿的发生。
三、胸外科监护病房管理:
1.收治范围: 胸外科监护病房主要收治心胸外科手术(尤其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的病人。对心脏直视手术病人来说,从病人切口缝完最后一针到护送到监护病房,这段时间是病人在整个住院期间最危险的时期,它包括:
(1)胸腔引流管的持续引流和继续复温可导致低血容量;(2)虽停止麻醉,但麻醉的影响仍未消失,削减心血管反应的情况仍然存在;
(3)病人体位的改变会改变病人体内血容量的分布,这对心脏手术过程中已长期受到抑制的功能来说难以代偿;
(4)外科医师有可能会松一口气,麻醉医师也在忙于拔除各种导管、插头等。2.管理措施:(1)要形成严格的制度,病人在搬运过程中必须持续监测心电图、动脉压,必须准备除颤器,必须随时观察心律和血压,必须保持辅助呼吸,必须保持平稳搬运,必须要求至少一名术者和麻醉医师共同护送病人。
(2)病人转入监护病房后,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必须向监护病房医师介绍手术情况、麻醉方法、用药和副反应、心肺转流持续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入量(出血、尿量、输液输血量)。
(3)监护病房的重点是及时观察、早期发现、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最常见的是:①出血,引起心包填塞;②低排综合征(又称低心输出量综合征);③心律失常;④术后反应性高血压;⑤肺高压危象;⑥肾功能衰竭;⑦肺部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灌注肺(表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⑧精神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⑨灌注后综合征;⑩其他,例如颅内出血和血肿、应激性溃疡等。
(4)必须认真做好一般生命体征监护、循环系统功能监护(除心电监护外,重点是心血管动力学监护)、呼吸系统功能监护(包括通气功能、气体弥散功能和气体运输功能的监测)、肝肾功能监护、凝血功能监护、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监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护和营养支持监护,并注意抗感染。
(5)在管理上要求建立系统的监护计划,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四、神经外科监护病房
1.收治范围: 神经外科监护病房主要收治颅脑手术后病人,各种因素引起颅内高压随时导致脑疝并危及生命者、颅脑外伤等病人; 2.神经外科监护病房的监护内容,如同其他监护病房一样要把循环、呼吸、体温作为重要监测指标;
3.要突出监护重点是神经功能和颅内压,并注意预防术后并发症,包括颅内血肿、脑水肿、脑脊液漏、术后癫痫、呼吸障碍、ARDS、高热或体温不升、多尿或少尿等。
临终关怀工作制度
一、临终关怀的内容:
1.针对濒死病人的病痛和症状予以相应专业的治疗和全面身心照料; 2.帮助濒死病人维持正常的生活形态; 3.根据病情适当调整使用的药物及其服用剂量; 4.鼓励临终病人之间的彼此沟通和互助;
5.鼓励医务人员发挥内在力量给予濒死病人的情感、身心最大安慰和最有力的支持;
6.向临终病人家属和所有受死亡阴霾笼罩的亲人提供温暖的照料和帮助,并考虑他们的处境;
7.向濒死病人提供保持他独立性、隐私性需要的生活空间; 8.在病人死亡后对其家属进行追踪式照料。
二、临终关怀的责任:
1.帮助病人正确地面对死亡的现实;当病人的生命已无法拯救,且其病情又在不断恶化时,病人的心理状况是十分复杂的。医务人员要抱有对病人的同情心,鼓起勇气,采用病人可以忍受的比较容易接受的渐进的方式方法,逐渐向病人家属和病人本人透知真情。一般病人疾病比较笃重,在治疗上有麻烦,但医务人员一定尽心尽力给予诊治,开始先让病人有一个身患重疾需作长时期治疗的思想准备;随着病情的日益恶化,病人一般都慢慢地冷静地面对已面临死亡的事实;这时候医务人员可以表明,病人的死亡不至于会立即来临,可起到缓解紧张的作用;同时要真诚地、坦率地与病人沟通心理,理解和鼓励他们,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这是临终关怀的基础。
2.帮助病人减轻痛苦;对于濒死病人,减轻或控制疼痛是第一位的,通常要给予足量的药。满足病人临终前的需要,临终病人存在的主要3.心理障碍是恐惧、孤独和不安,医务人员的理解、关心和安抚是最重要的。
(1)要充分倾听病人谈话,使他们精神上得到安慰;
(2)要创造条件,使病人经常保持与亲人和好友的联系,鼓励亲人的相陪,以创造良好的氛围,尊重临终病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4.要同时关心好病人家属。对临终病人实施临终关怀服务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整体护理原则;对病人的服务重点不是治疗,而是护理,是提高有限生命阶段的生活质量,是减少难以承受的痛苦,而决不是延长寿命。
(2)加强心理治疗的原则;使病人能够消除各种恐惧心理,坦然地面对死亡现实,平静地接受这一现实,含笑迎死。(3)人道主义原则;
临终病人比一般病人更需要同情、关心、理解、体贴和尊重病人的人格、权利和尊严。
(4)解除痛苦的原则;要保持适度支持性治疗,停止非正常的过度治疗,尽力解除病人的痛苦,做到无痛苦地死去。
(5)全面服务的原则;即既要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家庭式的治疗护理服务,又要关心家属,提供死后丧葬服务。
第四篇:急诊大批病人抢救护理的工作心得
急诊大批病人抢救护理的工作心得
属基层镇的医院,地处干道公路旁,交通方便,人口密集,突发性灾害事件时有发生,如工伤、烧伤、食物中毒、交通意外等,由于组织健全,技术力量充实,故均能使病人转危为安。在抢救过程中,我们总结了如下经验:
全院统一指挥:遇到成批患者同时来急诊时,应即时报告院部急救领导小组,由院急救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调动全院力量争分夺秒投入抢救工作,确保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抢救,这样既分工又合作的密切配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护士长的先锋模范作用:抢救工作是否组织得当,是抢救成败的关键,而抢救工作的组织又靠着护士长的先锋模范作用,这里护士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护士长应及时掌握抢救情况,合理组织安排,同时负责业务指导,对全体病人做到心中有数,对可能发生的事态有所估计,做好充分准备,注意抢救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并随时给予解决,同时提醒及指导护理人员如何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特点,了解病情,及时提供线索,密切配合,紧张有序,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病人的转送工作:在进行急救的同时,与住院部相应科室及时联系,做好接纳病人的准备。病情相对稳定的病人,及时转送住院部,这样相对缓解了人员紧张状况,也有利于危重病人的重点抢救。
整理工作:抢救工作完毕后,做好现场清理工作。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检查清洗,维修急救器材,以备后用;补充急救药品;抢救病人完毕,补办一切手续,完善各种记录,如急诊日志,入院登记,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死亡记录等;完成医疗费用、药费等的结算;归还所借物品等。
由于医院完善的管理体系,合理的抢救制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加之医护人员急病人之所急的高度责任感及熟练的理论技术,每次都能及时准确、有效地抢救病人,顺利完成抢救工作。
第五篇:腹泻门诊工作总结
2010年杨村煤矿医院腹泻门诊工作总结
感染性腹泻是当今发病率最高、危险性较大的肠道传染病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在矿、院领导大力支持下,2010年5月份以来,我矿职工医院一直把腹泻门诊管理视为工作重点,并按腹泻门诊要求落实到位。
一、成立了腹泻病防治领导小组。组长:陈春海 副组长:孔丽平
成员:、李作峰、邢丽平、李雪莲、戚稳稳、马洪涛。按照严格的工作制度,对传染病疫情在法定时限内进行报告,及时组织治疗病人。
二、对防疫人员、内科门诊大夫、检验室人员进行了腹泻病防治知识培训。
三、腹泻病门诊相对独立,设有专职大夫、专用诊疗桌、流水洗手设施。
四、配置了专职(或兼职)医生、护士和药剂、化验人员以及工勤人员,各岗位职责分工明确,24小时开诊;
五、卫生设施、物品配置如下:
1.备有专用医疗抢救药品、消毒药品、治疗药品;各种器械及防护用 品齐全;
2.诊疗、输液室内紫外线消毒机和消毒门垫配置合理,纱门或纱窗齐 全;
3.诊疗、输液室 有专用消毒液盆,每张病床旁放置痰盂1只;
4.厕所内设置排泄物消毒桶和容器消毒池。
六、建立管理工作责任制。认真做好预检分诊工作、腹泻病人的登记 和筛检工作;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落实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工作,按旬上报腹泻病人的登记、检索情况;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我矿腹泻门诊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0日,共诊治腹泻病人42人、粪检32人、细菌性痢疾4人。
七、做好肠道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按要求对所有就诊的腹泻病人进行登记,做到项目完整、地址详细;对疑似霍乱病人和重点人群(包括饮服行业从业人员、流动人口及来自疫区的人员)中的腹泻病人进行采样检索,并有记录。
杨村煤矿职工医院防保站
李雪莲 2010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