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党建项目化为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推进党建项目化为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近年来,乡党委始终将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通盘考虑、统一部署、同步推进。我们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坚持“虚功”实做,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探索了项目化管理办法,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真正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规定动作不走样。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围绕“突出一个主题,明确三个重点,贯彻四项要求,实现五个目标”的总体要求,充分运用基层组织分类定级成果,扎实做好整改提高工作,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全面晋位升级。
(二)自选动作创特色。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自创“村情报告会”和“一企联一村”两大党建项目,率先探索了加工分厂、专业合作社党小组模式。
开展村情报告会。会议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会前七天公开村务,会前三天公布报告会时间、地点和内容,要求驻村乡干部、村干部做好答复准备。会中,议程 “四步曲”为“乡村干部报告工作—村民代表评议质询—到会村民发言提问—乡村干部解释答复”。会后,以村“两委”会议形式梳理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及中心户长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措施,确保落实到位。这一党建项目列入县2012年党建项目库。
推行“一企联一村”活动。本着“双方自愿、优势互补、工农互促、民企共富”的原则,建立“四共四互”工作机制,即组织共建互联、党员共管互助、活动共抓互促、发展共赢互惠。村党支部选派政治素质较好、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到企业挂职,指导企业党
支部开展党建工作;企业发挥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支持村党支部加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帮助村里发展产业,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和致富能力。
组建加工分厂、专业合作社党小组。全乡建立了3个加工分厂党小组、4个专业合作社党小组,着力谱写党小组政治优势与社(企)经济优势的结合文章,打造了党建工作新亮点。
党的建设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该乡党建工作注重“四个结合”,即与“抓基层、打基础”,“抓中心、促发展”,“保平安、促和谐”,“重民生、解民忧”结合,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强力推动了我乡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
(一)经济大发展。以合引或独引方式,引进七星炭材科技、方科炭业、杰洋铝材、裕福行实业、建发伞业、安娜淑实业、思尔床上用品、君发鞋材印刷、黎川福盛实业、黎川忠胜实业、欧斯乔业服饰、利兴织造等一批有型、有根、有税企业,其中:7家在建,5家投产。这批企业总投资约10个亿,年产值近21亿元,用工1300余人。仅2011年,实际进资4900万元,超额完成年度招商引资任务。今年1-10月,该乡完成财政任务1795.6万元,是计划任务的122.4%。其中:国税116.9万元,地税1567.5万元,财政111.2万元。同时,发展特色农业。建立了9000亩蜜桔、200万羽肉鸭、10000亩水产基地,培育了1900亩烤烟、200亩紫薯、1000芳樟、80亩杨树基地,创建了中田烤烟、中田果业科技、钟贤水产养殖、绿茵茵鸭业等多家专业合作社,打造了“丑小鸭”、“金钟”、“钟贤”等国家品牌。购置了250台抗旱机械设备,建成了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除险加固了中田、公村2座排灌站和会源村、营前村坡坝3座。目前,小农水、农业开发、公益金扶贫等项目正在建设当中。另外,乡境创办明川鞋业、永超鞋业、天龙刺绣、兴溢实业、裕福行实业、鑫益美服装等6家加工分厂,集中或分
散安置数百名留守妇女家门就业。
(二)民生大改善。修建了营前村上排至球场水泥路,中田村遥前至涂田、石牛公路;改造了下洋至邓家源、洋坊至篁岭、长坪至鄢家边、朱坊至过坊路基。建成永兴、洪门和渔潭新村点,以及朱坊至竹际水泥路、教师周转房和乡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19户,装修了乡敬老院。开展了村镇整治建设,亮化、绿化集镇主要街道1500米,同步推行“清洁工程”,创建“3+5 ”垃圾管理模式,这种做法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目前,中田自来水、竹际危旧土坯房、界岭水泥路等民生工程上报待批。
(三)社会大和谐。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排调了46起社会矛盾纠纷,处理了50多个信访问题,对14名刑释解教人员实现了无缝对接、1名武疯分子有效监管,保持了防火、防汛、防地质灾害和安全生产工作零事故。尝试了和谐平安保险、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和农民充分就业工程。其中,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和农民充分就业工程做法均被抚州日报登载。
(四)党建大提升。基层党组织全面晋位升级,涌现了全县种烟面积增量最大的中田村。举办了42场“村情报告会”,有力维护了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增进了党群干群的“鱼水情”。“一企联一村”活动,联村企业向结对村捐资4.2万元帮扶改造路基和硬化道路,并慰问救助100户困难户、20名贫困生。结对村为联村企业输送200余名合格员工,实现了“企业增效、群众受惠、干部长智”目标。加工分厂、专业合作社党小组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的“引”党员的“带” 职能,充分彰显了党组织终端神经元的活力。以“乡·企联姻”为载体,以“导、纠、问、建”为抓手,有效整治了当前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5方面19种突出问题,初步达到“一改两升”目标。“村情报告会”、“一企联一村”、“乡·企联姻”等特色做法均被抚州日报登载。
2011年度,该乡获得了抚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黎川县乡镇目标管理考评党建工作第三名、招商引资工作第一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第一名,烟叶生产单项工作(冬翻起垄)先进奖、乡镇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林业工作先进乡镇、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职工互助保险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
第二篇:调研报告:把党建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
调研报告:把党建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
调研报告:把党建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
党的建设所具有的独特的政治优势、思想理论优势、组织优势和领导优势,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力量。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大的制度演进和社会变革。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不仅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且还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利益关系,以及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如何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琼海市的探索与实践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
一、新型城镇化给琼海市党建工作带来新挑战
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地方党建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带领党员和群众贯彻落实中央的政策部署。地方党委的领导责任,首先体现在为中央的政策部署在本地落地生根指明方向,并进行顶层设计,即打通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头一公里”。
琼海是个农业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占大头的县级市。工业规模总量及结构质量与城镇化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这决定了目前阶段琼海很难像一些地区那样实行“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常规城镇化发展模式。
那么,琼海如何进行新型城镇化?党建如何引领琼海新型城镇化?这是2012年琼海市委在研究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城镇化建设时遇到的大难题。新形势新任务也给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二、以党建推动城镇化建设,开创琼海城镇化新路
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琼海市委通过发挥党建优势,激发党员干部的创新活力和担当精神,破解城镇化建设难题,有效推进了本地城镇化建设。以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引领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探索和开创琼海城镇化建设新路;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大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决策力、执行力和创新力,有力保障了琼海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解放思想,集思广益,确立琼海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
琼海市高度重视把学习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系列重要讲话与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他们把思想理论学习与市情、镇情和村情的大调研结合起来,包括研究外地城镇化路径及国外城镇化经验教训。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引导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对琼海城镇化道路进行畅所欲言的大讨论,逐步形成三点共识。
第一,理性认识到当地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客观限制,必须因地制宜,另辟新路。第二,认真总结一些地方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明确了什么路“不能走”。比如,“摊大饼”式的过度扩张、无序开发,砍树、毁田、拆房,强拆强迁,强迫农民上楼等问题,都是必须要避免的。
第三,从琼海区域功能定位出发,以先进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禀赋,探索琼海城镇化新路。琼海的目标定位是建设全域旅游城市。他们解放思想,扬长补短,突破了城镇化的常规发展路径,突破了用城市户籍人口比率衡量城镇化程度概念等,2012年,确定了琼海走一条建设“田园城市”“不砍树、不占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的“三不一就”新路子。这条新路主要由四根柱子来支撑:一是“一镇一特色,一镇一产业、一镇一风情”的特色小镇,二是农业公园,三是旅游绿道,四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琼海市以“四根柱子”为抓手,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打造全域5a级景区,实现文化与产业相融合、旅游业与农业相融合、城市与农村相融合,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全过程相融合,从更高的发展层次上提升新型城镇化的经济聚集价值。
思想理论建设推动了琼海城镇化新路子的确立。琼海市委、市政府又把城镇化新思路转化为可具体操作、实施的规划、蓝图。为党员干部组织带领群众推进琼海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狠抓落实,把党建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目标确立之后,落实就决定着成败。发展的力量是什么,发展所需的人才在哪里?对此,琼海坚持在忠诚、实干、担当中实现廉洁发展,既注重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对腐败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又注重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带领群众致富、服务群众的素质和能力;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改革干部人事制度,从制度和体制机制上防止干部“逆向淘汰”,为忠诚、廉洁、能干、勇于担当负责的干部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从理想信念、政治生态、用人制度上激发和保证党员干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
第一,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改革完善干部制度,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琼海市委带头进行用人制度改革,建立了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市委书记用人行为制度,完善了全委会提名和票决重要干部制度。琼海积极试行领导干部“任期+竞岗”制度,加大治懒治庸力度,探索干部“能下能出”机制。比如,乡镇领导干部在5年任期期满后,原则上自然卸职,该职位按照有关程序重新公开竞争上岗。琼海市委专门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镇干部管理的意见》以及《琼海市“吃空饷”和“干部走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制度,采取定期实地检查、电话点名及网上视频点名抽查、定期通报等方式抓整治,加强了干部的常态教育管理和动态监督检查,有效杜绝了“干部走读”现象,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这些改革使能者上、庸者下,进一步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加强党员干部培训,大力提升党员干部忠诚、担当、廉洁意识和组织带领群众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领导能力和业务水平。琼海市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全市中心工作任务要求,针对干部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根据不同层次干部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开展大规模的党员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活动,不仅进行政治理论培训,而且结合新型城镇化任务进行业务培训。干部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培训+自主选学+国外省外学习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对各镇、各单位正副职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进行集中轮训;采取“领导(专家)讲学+学员研讨+实地考察+部分学员省外学习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对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含大学生村官、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进行培训;采取集中办班、业务实习和选派到职业技术学校、国内外高等院校进行深造等方式,对旅游业、会展业、海洋产业、医疗、教育、科技等六类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专业培训。从培训计划的设计到具体方案的落实,始终立足琼海城镇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需要,以破解实际问题为抓手,针对性突出,效果明显。
第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确保新型城镇化和党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琼海市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事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工作,本着“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的原则,引导全市普遍建立了基层便民服务窗口和村级代办点,业务上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联网对接,构建起市、镇、片区、行政村四级便民服务网络,让群众不出村、不出镇就能把想办的事情办好。在职党员定期在居住社区报到,参加网格化服务或志愿者队伍,定期帮贫扶困为群众送温暖。农村支部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向群众公开承诺带领群众致富,为农民增收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近三年来,有95名村支部书记带领3760多户农民组建农业合作社194个,党员利用便民服务网络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9650多条,网上直销农产品15万多吨,成交金额约3.96亿元。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着力解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琼海市委坚持把发展中的难点作为基层组织工作的重点。如,为保证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和机场建设等重大项目征地拆迁的顺利进行,党员干部深入拆迁户家中与村民拉家常、讲政策、摆道理,确保了拆迁中不发生一起集体上访事件。又如,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62个项目完成对接,20大项开工建设,时间不足一年;创造“琼海速度”的博鳌机场一期工程完工时间仅10个月。这些因征地、拆迁、赔偿等涉及基层群众重大利益的问题解决得好,主要得益于基层党组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把加强基层党建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结合,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如,加强制度建设,开展经常性的基层反腐倡廉和干部作风检查巡察,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条件。推广“组财村管”工作经验,把村民小组的资金、资产、资源委托村委会并账管理。加强集体资财的监督,堵住村财管理漏洞。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村务协商会,吸纳乡村能人、乡贤入协会共商村务。健全和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对基层权力的监督。规范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激发了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推进城镇化,全面奔小康的积极性,使党的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优势。
不断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动力和法制保障
琼海市委和各级党组织号召党员干部带头打破行政壁垒和局部利益的藩篱,以高度负责和敢于担当精神,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了效率,方便了企业和群众,促进了经济发展。在市率先进行“多规合一”试点,协调统一城乡规划、国土、海洋、林业等各类规划指标,使“多规”真正合成“一规”。避免了无序、过度开发、资源的粗放低效利用和政绩工程及短期行为。
琼海市委高度重视加强法治建设,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依法执政本领。如,对不讲诚信或违法经营者、欺诈游客者,依规依法严加惩处,为建设全域5a级景区创造良好环境,大大推进了旅游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这些改革提高了党的执政水平,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党建的引领下,经过四年实践,琼海新型城镇化建设成绩喜人。环境资源得到保护改善,经济保持稳步发展。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202.5亿元,比2011年增长51.1%,年均增长9%。旅游总收入从2011年的14.82亿元增长到49.81亿元,年均增长35%。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6.5∶13.5∶50.0,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支撑起半壁江山,实现了由旅游通道向旅游目的地的转变。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55元,比2011年增长51.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6元,比2011年增长59.3%。同时,琼海出现了六大变化:一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升;二是转型发展取得突破,城乡产业融合加快;三是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四是创业就业空间拓宽,农民身份更多元;五是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城市品位提升;六是人民群众认同感、归属感、满足感增强,百姓生活更加幸福。随着琼海的变化,近几年已有5万人返乡就业创业。琼海“三不一就”新型城镇化模式已成为全国示范。
三、琼海经验的启示(弘利遴选)
牢牢把握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党的伟大事业服务的基本规律,努力把党的思想理论和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优势
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服务,这是党建的基本规律。“服务”过程就是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党的事业发展优势的过程。“领导就是服务”,因此,这个转化过程也是实现党的领导的过程。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思想理论优势,以先进思想理论为指导制定出科学战略目标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政治优势。把党的思想理论和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就要把中央的政策部署转化为符合当地实际发展的蓝图及路径、方法,使党的政策部署真正在当地落地生根。这也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地方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的集中表现。党的思想理论和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种“转化”是一个学习、调研、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进行再创
造的过程。琼海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就是追求“真实的城镇化水平”。因各地情况不同,琼海的具体做法不能照抄照搬,但这种城镇化建设的理念和思想,各地都可学习。特别是琼海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把党的思想理论和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战略任务的精神,更值得学习和推广。
牢牢把握党的建设主线,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我们党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这是我们推进伟大事业的强大组织优势。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琼海的实践给我们四点启示。一是全面从严治党,严厉惩治贪腐行为,改善政治生态环境,防止干部逆向淘汰,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的前提。二是不仅要治贪,而且要治庸治懒,这样才能建设一支忠诚、担当、清廉的党员干部队伍。而治庸治懒,除了加强教育,还必须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在干部队伍建设中,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琼海市实行的乡镇领导干部在任期期满后,原则上自然卸职,该职位按照有关程序重新公开竞争上岗的制度,对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畅通好干部上升渠道,激发干部活力就产生了很好的效应。三是坚持党建设的主线,在注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同时,还必须大力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党的事业发展到什么程度,党员干部组织带领群众发展党的事业的水平和能力就要提高到什么程度。琼海紧密结合推
进城镇化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开展对党员干部和各种专业人才的大培训,为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基础,是打通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琼海实践证明,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把发挥好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和政治功能紧密结合,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结合,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改革,加强法制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动力和保障,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持党的先进性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和重要保证。琼海市率先试行“多规合一”等制度,进行行政、财政等制度改革,不仅防止无序发展,资源浪费,重复建设,激发企业和社会发展活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提高了执政效益。改革为琼海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也有利于从制度上防止腐败。加强法制建设为琼海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也提高了党员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琼海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实践,使我们更切实地认识到:党建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同时,也只有在推进党的事业发展中,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
这也是党建的基本规律。
第三篇:浙江东阳:构建行业协会党建新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浙江东阳:构建行业协会党建新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坚强的组织保障
2014年10月27日14: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工作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体育、卫生等多个领域,承担着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多种公共服务职能,尤其是行业协会的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东阳市的建筑业协会、工艺美术协会、影视产业协会等组织,已经成为我市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进“强市名城”建设的重要力量。但由于行业协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仍有不少“空白”、“断层”和“弱化”现象,行业协会党建从全国范围来讲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加强行业协会党建工作,是我市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现实需要,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
1、行业协会组织已经成为社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我们党的组织和工作去占领覆盖。当前,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加强党对经济社会的领导,夯实党在社会基层的执政基础,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推进发展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繁重。抓好行业协会党建工作,发挥行业协会党建工作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成为一个重大课题,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市重视和加强行业协会党建工作,主要基于不断夯实党在基层的组织基础,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和“盲区”,整体提升我市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确保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促使行业协会党建工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考虑,是我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
2、行业协会组织已经在社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迫切需要我们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去引领和推动。社会组织扎根基层、联系广泛,是新形势下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行业协会组织是社会组织中组织结构相对严密、从业人员相对固定、活动开展相对正常的重要部分,在引领行业方向、形成行业力量、服
务行业发展、管理行业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职能。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在行业协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更具有现实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行业协会组织的功能和地位,积极主动地在行业协会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不断创新和优化协会组织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引领协会从业人员立足岗位建功业,创先争优促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3、行业协会组织党建工作已经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迫切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理顺行业协会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虽然各地在加强社会组织党建方面都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党章》对社会组织党组织尚未进行明确定位。行业协会组织党组织的组织体系和行业协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都有待理顺和规范。在2013年的“组工难题破解”活动中,我市把“如何更加有效地加强行业协会党建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组织部门的重要调研课题,通过前期工作,我们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初步明确了在新形势下行业协会组织党组织的功能定位、行业协会组织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内容、行业协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等工作,这些工作举措都需要我们认真抓好落实,形成行业协会党建工作经验。
二、主要做法
重视和加强行业协会党建工作,是我市贯彻落实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年初,金华市委常委、东阳市委书记徐建华就做抓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专门作出指示,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联合召开社会组织有效覆盖百日集中行动会议,全面推进行业协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并在部分重点行业协会中探索建立党委,作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加以培育,制定了一系列文件规定,深入推进这项工作,主要做法是:
1、扩覆盖,创新组建形式。以各机关部门单位归口管理的社会组织为重点对象,在全面摸底、建立台帐的基础上,扎实开展“推进有效覆盖百日集中行动”。实行由市委两新工委、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三位一体、共同负责”的工作机制,明确两新工委统筹协调指导,社会组织联合党委(设民政局)牵头抓总指导,业务主管单位或属地单位党委直接指导的领导模式。根据行业协会组织分布特点、组织结构、规模大小等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
建等3种方式,大力推进全市行业协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目前,全市行业协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率达到100%。
2、抓队伍,壮大工作力量。注重配强市委两新工委和两新组织党建科工作力量,健全完善市委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市委、市委两新工委、社会组织联合党委、业务主管单位或属地单位党委、各行业协会组织党组织等垂直的党建工作管理体系。全面推行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要求各业务主管单位或属地单位向行业协会组织党组织派驻1名以上指导员,结合业务工作加大对行业协会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目前,全市各行业主管部门共派出党建工作指导员37名,确保了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全覆盖。注重加强对行业协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规定行业协会组织党组织书记每年参加由市委两新工委组织的学习培训、外出考察和交流研讨等活动不少于1次,致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懂经营、会管理的行业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队伍。6月初,东阳市组织全市行业协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到北京清华大学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党的建设、企业管理创新、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等。同时,在市级层面成立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研究会。
3、搭平台,发挥示范作用。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党员我诺我行”、“服务岗位建功业”、“青春党建”、“巾帼党建”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横店影视产业协会党委,在全面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的基础上,深化流动党员“同等化”管理举措,按照“横漂党员”停留时间长短实行分类管理,规定在横店停留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横漂党员”,参加演员公会公益活动1次以上;超过6个月的“横漂党员”,每2个月参加演员公会公益活动不少于1次,通过良性互动激发流动党员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影视产业园区健康和谐发展。同时,市级层面每年在行业协会组织中开展“发展强、党建强”协会组织和“五星服务标兵”评选活动,带动全市行业协会组织对标创标、争当服务标兵。
4、强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在制度建设上,东阳市制定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程》、《社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党建工作的意见》等3个文件,规范和提升面上协会党建工作水平。在阵地建设上,按照“十个有”标准,在全市新建了10个区域化综合性协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在作用发挥上,全面推行行业协会组织党建工作“四化三管
理”模式,“四化”即党组织组建工作前置化,党组织与行业协会组织注册、年审、社会组织评估等同步开展;流动党员管理同等化,流动党员享受与正式党员同样的权利和义务;活动载体公益化,组织行业协会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党群活动一体化,党的工作与工青妇工作同步开展。“三管理”即行业协会组织中的党员实行由工作单位、协会组织、居住社区等三方党组织共同管理。在经费保障上,市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用于行业协会组织党建工作,并建立党组织活动经费从行业协会管理费用中列支制度。
三、初步成效
行业协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推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助推我市“强市名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转变了政府工作职能。随着行业协会党建工作的推进,行业协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强化,政府职能得到了有效转变,较好地厘清了政府部门与协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比如,市建管局党委明确,局党委侧重于党建工作的领导、方针政策的落实、建筑业业务的牵头抓总等工作;建筑业协会党委则积极落实好联系、沟通、协调、服务、引领等职责,积极为协会成员单位提供培训、业务代理等日常服务。其它如影视产业管委会与影视产业协会,经信局与工艺美术协会等也一样,通过明确职责,种好责任田,较好地理顺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组织、单位会员之间的关系。
——创新了社会管理模式。行业协会党建工作的加强,较好地解决了看到的管不到、管不到的看得到的问题。作为行业协会党组织的普通一员,在平时工作中,既要受到工作单位党组织的管理、居住地党组织的管理,也要受到行业协会党组织的管理。行业协会组织作为“自愿发起、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会员、自我管理”的自治组织,较好地加强了对行业协会成员,特别是对一些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协会成员的规范管理。通过行业协会党建工作,注重加强协会成员的教育,强化了协会成员的党建工作意识,实现了党的工作覆盖,从而推动了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
——扩大了党建工作覆盖。行业协会党建工作的推进,在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和有效覆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较好地落实了党建工作任务。目前,我市29个行业协会中,共有单位会员2350个,单位会员中多数为小微非公有制
企业,这些非公有制企业本身没有党员或仅有个别党员,无法单独组建党组织,成为行业协会会员后,协会党组织定期对单位会员的法人代表开展党建工作教育与宣传,实现了党的工作覆盖。通过行业协会党建工作,在思想上引领、在感情上融入、在工作上助力,使业主对党建工作有了认同,也为下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奠定了思想和工作基础。
——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建筑业、影视文化产业、工艺美术业等一直是我市的特色产业,在我市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4月底,我市在这3个行业协会中建立了党委,行业协会党委的建立,无疑为建筑业、影视文化产业和工艺美术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也成为了我市特色行业的一张金名片。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2.18亿元,其中这三个行业的税收就占30%左右。其它如磁性材料行业、红木家具行业等协会党组织的建立,也为单位会员之间加强学习交流创设了平台,发挥出了社会组织的效益,有利于发挥行业协会中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助推我市特色产业的发展。
四、探讨启示
行业协会党建工作的推进,在服务我市“强市名城”建设中发挥出了积极作用,关键在于它适应了新时期社会发展形势,使基层党建工作实现了四个转变,逐步从模糊、虚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取得了扎扎实实的工作效果。
1、行业协会党建工作需要从领导式党建向协调式、引领式转变。行业协会党组织依附于协会组织而存在,行业协会党建工作与农村、国有企业、机关部门单位的党建工作不同,后者侧重于领导式、命令式的工作方式,而前者是强化协会组织联系、沟通、协调、服务、引领等职责的重要保证,更注重于协调式、引领式的工作法。行业协会党组织必须处理好与上级主管单位党委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统筹推进。如我市建筑业协会党委提出的功能定位是“四不”,即有为不越位,献策不决策,参与不干预,联合不离合,较好地解决了局党委、协会党委、单位会员党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
2、行业协会党建工作需要从个体化党建向行业化、整体化转变。以前,基层党建工作侧重于抓一个具体单位、个体点上的党建工作,后来慢慢地向区域化党建转变。行业协会党建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必须结合行业协会的特性来开展。随着我市行业协会党建的推进,创新开拓了行业化党建、整体化党建工作新模式,需要我们在抓党建工作中注重行业整体的特点来谋划落实,坚持把党建工作同行业特性结合起来共同推进,整合资源力量,把小微单位会员集中起来,形成行业合力,着力打造“发展强、党建强”行业协会党建。
3、行业协会党建工作需要从传统型党建向科技型、网络型转变。行业协会组织是新生组织,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行业协会党建具有新生代的特点,与传统的党建模式不同。行业协会单位会员情况各不相同,如有的自身建有党委而有的甚至没有党员,有的比较集中而有的是跨地域的,单位会员大小不一,内部成员流动性相对较大,等等。但它们从事的行业是一致的,具有共同的语言,需要我们创新行业协会党建工作模式,利用高科技手段来推进协会党建工作。通过结合行业特点来设计活动载体,积极探索网络党建、QQ群、微博、微信、网上党校等平台,充分发挥信息窗口的交流作用。
4、行业协会党建工作需要从集中性党建向灵活性、业余性转变。行业协会作为由同业企业组成,具有独立地位、民间性质的行业自治组织,不同于其它实体化组织,协会组织的结构不如其它组织那样紧密,行业协会组织单位会员内部有日常的生产活动,行业协会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不应该是集中性地推进,而是要结合单位会员的特点,结合单位会员的需求,经常性地利用行业空档期来开展党的活动,采取相对灵活的模式来推进党建工作。比如,我市影视产业协会党委坚持结合产业周期特点,来安排协会党建工作计划,得到了影视协会单位会员和“横漂”党员们的一致认同。
第四篇:环峰镇召开经济社会发展表彰暨“项目推进年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动员大会
环峰镇召开经济社会发展表彰暨“项目推进年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动员大会
2月7日,环峰镇在县影剧院隆重召开经济社会发展表彰暨“项目推进年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动员大会,全镇各村(社区)党小组长、村民组长以上人员,23个行政村、6个社区以及机关全体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中小学校校长、非公有制企业法人代表等1000多人参加大会。
会议确定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市委、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11年工作,周密部署2012年各项工作任务。2011年环峰镇在坚持发展为上,攀升综合实力;坚持统筹发展,改善城乡面貌;坚持民生为先,促进社会事业和谐进步;坚持风清气正,优化政治生态等方面取得巨大成绩。获得县经济发展第二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三名,文明创建工作第一名,武装工作第一名,宣传思想工作第一名,组织工作第二名等荣誉,并有多项工作获得县直有关单位表彰。
会议号召全镇上下,努力拼搏,务实创新,力争2012年环峰镇经济社会发展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推进“三化”同步、“三区”共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村新社区建设,为把含城打造成为“皖中明珠”、“亲水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成为马鞍山的副城区、承接产业转移经济辐射的前沿阵地做出应有的贡献,努力成为科学发展示范镇、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镇、社会管理创新示范镇、生态建设示范镇,实现环峰跨越式发展,走在全县科学发展前列。大会还对全镇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第五篇:学习《扎实推进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心得体会
学习《扎实推进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心得 体会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组织部文章《扎实推进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文章从“三个着力”入手,深刻指出“建班子、强队伍,建组织、强支部,建制度、强激励”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脱贫攻坚战进入“倒计时”,乡村振兴建设如火如荼,让人才活力在脱贫一线绽放,实现队伍更强、平台更实、力量更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收官”不“收兵”,建强“一线指挥部”。疾风知劲草,一线识人才,距离脱贫攻坚战“收官”还有不到 50 天的时间,如何在关键时刻、“战地”前沿让一线力量和整体功能不断强化,考验着“一线指挥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坚持党建引领,统筹用好干部资源,选优配强贫困地区“领头雁”,充实后备干部人才库,让一线“主力军”越建越强,提升脱贫质量和成色。要紧盯战贫重点任务,精准区分“已摘帽”和“未出列”对象、“完成时”和“进行时”工作,从“全国一盘棋”出发,搞清楚弄明白“差距在哪里,如何补短板、强弱项”,确保“过渡期”内思想不乱、方向不改、队伍不散。要稳定队伍、凝聚人心,用准用好激励保障政策,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发挥好“传帮带”的骨干力量,变“给我上”为“跟我上”,变“单独作战”为“组团作战”,激发选派挂职干部、本土乡贤、大学生村官等主体活力,让有头脑、有技术、有担当、有情怀的扶贫人才在一线“安
心、安身、安业”。要围绕战贫“收官”后村“两委”换届契机,科学量化、及时验收脱贫成果巩固拓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把既能“督”又能“战”、敢于“揭榜挂帅”的干部人才引进来、留下来、用起来,持续充实一线力量。
“收官”不“收摊”,压实“一 线衔接面”。接续推进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力有效的人才保障不可或缺。要把握住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做好制度衔接、职能衔接、“清单”衔接、人力衔接,锚定从“减贫”到“脱贫”再到“振兴”的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将了解情况、监督检查、解决问题、服务保障落实在一线。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干部“选育用管”整体布局,压实主责主业,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好产销对接、供需匹配,总结好、运用好脱贫成果,确保劳动力能够充分就业、各领域人才能够尽展其能。要深化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把脉引领人才流向,推动东西部地区人才交流协作,助力前后衔接、左右联动向贫困地区聚集,让科技、农业、文化等各领域人才在一线贡献智慧和力量。要遵循“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发展规律,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科学考核评价脱贫实绩与人民期盼、与目标任务、与高质量发展需要之间的差距,寻求在制度供给、资金投入、要素配置等方面的“链接点”,点燃守业创业路指路“明灯”,让“能者上、优者奖”示范成果在乡村振兴“连区连片”建设中立得牢、用得着。
“收官”不“收劲”,培优“一线实战力”。崇尚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脱贫攻坚一线上一步一个脚印“战”,一分一秒不能
停滞,一丝一毫不能懈怠。要主动对标“收官”一流成果,永葆“永远在路上”的学习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进取劲、“敢闯敢试、敢拼敢干”的探索劲,发挥连续作战、接力奋斗的优良作风,真正实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要着眼实战做好“党建+”大文章,细化权责清单,在明责、履责、尽责中增强“八项本领”和提升“七种能力”,激励引导广大干部在一线中营造“以事业聚人、以发展成人”良好环境,让人才红利直达基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自觉形成从“平时”到“战时”的相互转换和提档升级,树牢“战时”思维,永葆“战时”状态,严格“战时”纪律,始终肩负“战时”担当,推动各级干部在各条“战线”出“战时”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脱贫攻坚“收官战”,不是“收兵”,不是“收摊”,更不是“收劲”。脱贫要全面,乡村要振兴,必须点燃一线“人才引擎”,在固成果、强衔接、优本领上夯实人才基础,注入“燃动力”,形成强大支撑力。全面脱贫“收官”在即,我们定能以“干”的作风、“战”的成效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去迎接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