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之伟:在人性和党性夹缝中挣扎的法学人生》

时间:2019-05-12 15:5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童之伟:在人性和党性夹缝中挣扎的法学人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童之伟:在人性和党性夹缝中挣扎的法学人生》》。

第一篇:读《童之伟:在人性和党性夹缝中挣扎的法学人生》

读《童之伟:在人性和党性夹缝中挣扎的法学人生》

所谓的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而人性就是在一个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我的理解是,人性是高于党性的,因为每个政党都有不同的性质,而人类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哪一种社会制度下,他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我们社会普遍认为,法律是人民的意志与执政党的主张统一,其中,宪法是人民的根本意志与执政党的最重要的主张统一。

这就是说,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是人性与党性的共同要求。面对践踏法律的行为挺身护法、面对颠覆公平正义的做法仗义执言,必然要不同程度地承担牺牲个人安全、自由和利益的风险。冒牺牲个人安全、自由和利益的风险表现出来的人性和党性,是最高境界的人性和党性。

1956年5月29日,《人民日报》登了吴家麟帮党整风提意见的发言,要点如下:人民代表大会制比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有无比的优越,但我们在运用政治制度的某些环节上有毛病,甚至有严重的毛病;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的领导力量,但两者应有界限,要实现党的领导,但不能以党代政;有些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形式主义偏向;应作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但有些部门没有作到有法必依,中央最高领导机关法制观念不强,有不遵守法制的现象,应该坚决纠正。吴讲师最后提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建议中央领导机关首先在严格遵守法制方面做出榜样。那时的规矩,好像是不能对领导党的任何言行,表达半点异议,吴家麟居然说党的人大制度有形式主义偏向,且不仅要求领导党守法,还建议其中央领导机关在守法方面率先垂范。

他在那个敏感的时代敢于有这样的言论来维护法律的公正性是很勇敢的,但是除了他的妻子没有人支持他。而现在我们,55年后的现在,这些问题依旧悬而不决,我作为一个

学生,实在是无法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法学家人性与党性的最高境界是挺身护法,仗义执言。吴家麟1957年在《人民日报》上刊登的、导致他被打成右派分子的发言,就表现了挺身维护宪法的精神。当时他批评了执政党“在运用政治制度的某些环节上有毛病,甚至有严重的毛病。领导干部在对制度的运用中存在不少的问题”;认为“不能以党代政。以党代政就牵涉到政治制度问题”,“有些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没有按规定召开,开得也不及时。……没有真正起权力机关的作用”,“有些部门没有作到有法必依。中央最高领导机关法制观念也不强,甚至还有不遵守法制的现象。”为此,他还要求“加强对国家机关人员的民主和法制教育,中央领导机关首先在严格遵守法制方面作出榜样”。

吴家麟虽然做到宁夏大学校长的位置,但他仍然注重通过做兼职律师来体察社会,他代理的案子基本上都具有维护法制、仗义执言的性质,其中不少是免费的。在这些案件中,有四件影响较大:

1、支持工会抵制“假洋鬼子”侵占、维护广大工友切身利益的宁夏自治区总工会诉汇龙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

2、吴教授认为被告“欺人太甚”,因而义务代理的“银川市时新服装厂诉银川市经济委员会行政侵权案”。

3、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一个医疗责任案。

4、一个重大杀人抢劫案。程鹏、邵小旦、余大伟他们三个人虽然是同犯,但案件轻重不同,余大伟只参与了一件案件,而其他人却是不止这件,他们的判刑却相同,这是不公正的。只有及时把握和充分吸纳人性新因素的党性,才是强固的党性。才会真正被拥戴。

第二篇:童之伟:关于党性与人性关系的思考

童之伟:关于党性与人性关系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1-11-11 23:18 作者:童之伟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1824次党性应吸纳人性新因素着力向上提升

——关于党性与人性关系的思考

《人民日报》2011年10月31日发表了中共陕西省委王侠副书记题为《以坚强党性应对“考验”和“危险”》的文章,文章提出,新形势下要以坚强党性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我基本认同这篇文章的观点,但我觉得,在肯定上述观点的同时,还应该留意党性以下三个方面的品质:

1.党性是人的组织体的特性,它不是神秘莫测地由不可知的因素决定的东西,而是由社会的物资生活条件决定的特性;2.这种特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党的地位和生存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东西;3.党性是相对于人性而言的,从发展的观点看,且相较于人性的一般发展水平,有一个引领、同步还是滞后的问题。

能否以坚强的党性应对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不仅取决于党员表现出坚强的党性,还取决于党性能否最大限度顺乎人性进化的趋势并引领人性的发展和完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党性如果拂逆人性或脱离人性,像文革等历史上的某些时期那样,党员盲目地坚守党性可能不仅不会有助于党应对“考验”和“危险”,反而可能会把党推到更危险的境地。因此,以坚守党性成功应对各种“考验”和“危险”的前提,是让党性顺乎人性进化的趋势并引领这种趋势的行进。党性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党的价值观、理想、纲领和根本性方针政策。坚强的党性表现为对党性构成要素的自觉维护、自觉服从和自觉的献身精神。能否经得起各种“考验”,表现出坚强的党性,首先是党本身和党的领导集体必须面对的问题,然后才是普通党员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所有考验中最关键的是执政考验,我党作为今日之执政党应该时刻不忘并且矢志于落实1949年10月之前表达的价值观和社会政治理想。

“人性”与“党性”是长期以来时常被人们相提并论的理论范畴。不少人讳言“人性”与“党性”的关系及其矛盾或对立,其实大可不必。人性与党性是有差别的,差别就意味着矛盾,对立是矛盾的表现形式之一。当然,在每一种具体情境中,人性与党性虽然会有矛盾和对立,但如果两者所占空间恰当,关系处理适宜,它们也完全能够和谐统一。如果人性与党性在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体身上获得了完全的统一,像重合的两个场域一样,他/她身处相关场域,就不会受到来自两种方向不同的力量的拉扯,也不会因此而感受相应的现实压力和精神情感痛楚。

历史上人们谈论人性,容易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单纯强调人作为动物的一个特殊的类的生物本能,法学中的自然法学派有这种倾向;还有一个极端是忽视人之作为人在生物学上的类的共性,只强调人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人的特性的决定性影响力,其结果是近乎把人性看成了人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社会的所谓社会性。现在看来,这两种极端化的看法都有片面性。或许,恰当的理路是把人性理解为人作为生物的一个类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已形成的和通常会表现出来的特性。不过,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活生生的、具体的和有个性差异的,因此,人性在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的表现也必然会是个性化的、有差异的。

至于党性,用王侠副书记的话说,“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内在属性,是一个政党阶级属性的集中体现。”在过去阶级斗争为纲的语境下,党性被描述为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执政党的党性,似乎最好理解为作为社会领导力量的执政党用民主方法予以集中,经适度提升和统一表达的全民性。因为,自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章程》并不仅仅是从阶级角度来定义党的,而是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规定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中“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后半句,是1997年中国十五大通过的党章和此前的党章所都没有的规定。这表明,至少从2002年中共16大起,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此前的党性已有了明显变化的,具体地说,就是阶级性减少了,全民性增加了。

实际上,任何政党的党性都不应该也决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一定要在适应社会环境和乃至改造社会环境的过程中不断与环境相调适。否则,相关政党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其党性也将逐步失去社会基础,慢慢变成某种偏激或怪异的组织特性。所以,一个有生命力的政党的党性,在任何意义上说都不是该政党的固有的本性,它不仅应随着时代、随着历史条件变化或自我调整,也应该随政党这种政治组织与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关系的改变而不断自我修正。党性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是统一的,但它在不同成员身上的体现却会有差异,甚至反映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生活侧面的强度也会不尽相同。

人性也好,党性也好,都可以理解为某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间接支配的空间,同时也可以说都是某种精神的和情感的场域。它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显然具有对于相关主体自身行为的无形规范作用或主观制约力。在社会的精神和情感场域,人性表现为个人依天性可自主支配的空间,党性虽源于人性但又是或多或少相对于人性的平面有所提升或有所沉沦的表现。由于两者有落差,党性对人性及其表现方式始终会有所要求、有所制约。相对于人性的平面有所提升的党性具有先进性,反之则具有落后性甚至野蛮性。

理解和把握这个问题的难点和关键,在于历史地、动态地认识人性在现实社会的进化水平和它的发展方向。如果这个问题不厘清,人们可能会把党性相对于

人性的沉沦视为党性的提升,或者把党性相对于人性的提升看作党性的沉沦。人性进化的基本方向很难抽象概括,但可以大体做如下具体描述:从习惯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到接受和欢迎平等共存的契约社会;从习惯于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到确信人生而平等、至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习惯于一个人或一家一姓垄断社会全部资源,到寻求社会成员普遍参与公共管理和按平等参与制定的规则共享资源;从习惯于要么奴役他人要么被他人奴役,到爱好和追寻民主、自由和共和的社会状态;从习惯于仅仅爱自己爱家人,到乐于帮助他人爱其所爱及至博爱;对危害社会的个人行为的惩罚方式,从习惯于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式同态复仇,到习惯于仅仅有限期或无限期地剥夺加害者的自由;从习惯于普通社会成员少权利缺自由,到追求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广泛的人权;从习惯于服从或维护难以捉摸的个人意志的统治,到只愿意接受已公布周知的既定的规则的统治;如此等等。在这个漫长转变过程中,能够或多或少超前和引导人性发展方向的政党表现的党性是先进的党性,反之则是已经不同程度地落后了或沉沦了的党性。

人性是党性的基础,党性既可能因其所属政党的先进成员超越时空局限爆发的人性光辉而得以在整体上显著提升,也可能受制于能量非凡的少数人乃至个别人堕落的个性而在一时一地大幅沉沦。历史经验表明,得到显著提升的党性会带动人性的整体提升,而特定条件下一个政党党性的大幅沉沦则能够让人性的平均表现在某些时段倒退数十年乃至数百年。

人性与党性相比,前者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紧密结合的人本身的特性,它稳定性强,包含较多变易缓慢甚至近乎永恒不变的东西,党性是人的组织体的特性,它不仅会随着组成人员综合素质和组织原则的改变而变化,还会随着社会发展或时间的推移而淡化乃至最终改变属性,逐步完全回归未来的人性、为未来的人性所吸收。不过,这个过程会十分漫长。

作为一种组织体的特性,党性本来是由人性让度和转化而成的,但一旦转化形成后,它就具有了相对独立于人性的地位,会时常与人性发生某种形式的对立,就像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一样。在一个政党的领导地位、从而执政地位由宪法或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对比的实际状况被固定下来的社会政治条件下,党与国家、党的组织机构与国家机关体系尽管形式有别,但往往在实质上难以区分。因此,体现执政党对其成员的要求的党性,通常往往会事实上具有国家性的外观和功能。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任何个人,不论他/她是否执政党的党员,其与国家及国家机关体系的关系,往往集中表现为他/她与执政党的关系。从内容上看,这种并不仅仅限于政党成员的个人与执政党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广义地看通常也具有人性与党性关系的性质。

正确理解现实的人性与党性的关系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需要人们准确把握决定人性与党性内容的客观因素及人性与党性的边界。由表及里地列举,支撑人性的客观因素依次是个人权利、个人利益、个人拥有的财产,而支撑党性的客

观因素依次是公共权力、公共利益、公共机构掌控的财产。可见,人性、党性的空间大小及其边界,很大程度上是被决定的东西,主要取决于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

人性与党性的联系和区别表明,在现实社会的一个个具体生活领域,人的精神、情感空间和选择自由都是有限的,因而必然会有一个人性与党性此消彼长的问题需要解决好。如果党性与人性之内容共性多,固守和发展党性,对于人性虽然会有压缩的需求,但压缩比例不大,较容易被人认可和接受,因而此时的人性与党性虽有矛盾但这种矛盾一般会比较缓和。如果党性相对于人性提升或沉沦的幅度较大,那么固守和发展党性,必然要求个人在很大程度上放弃或牺牲较多的人性要素,因而势必加剧人性与党性的冲突,此时保持党性对于该政党的成员和受其影响的个人来说将变得十分困难。

在政党与国家高度一体化的社会,党性必然大部分甚至全部转化为国家性。人性、党性或国家性,均具有自我扩展的本能。面对党性或国家性,个人在人性的保存和发展方面有所坚守,是形成和维持民主、法治秩序过程中社会对其成员的一种素质要求;同理,党性及其背后的国家性对人性的表达范围及其展示形式有所制约,也是它们间互动关系在特点环境下不能没有的内容。为了每一个人都能最好地发展,人性的驰骋空间不是不可以有所压缩的,但能够压缩的幅度不可能是无限的。因为,按照主流的价值观,人们最终期待的是人与人之间形成“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健全和进步的党性,不仅应该包容全部人性,还应该促进人性层级的提升和人性内容的丰富,鼓励和支持与违背人性的不人道现象进行抗争。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余年里,前30来年间由于复杂的原因,我国执政党的党性在大部分时间和空间里,并未提升人性的层级和丰富人性的内容,反倒是驱使人性向下沉沦,因此,人性与党性的对立和矛盾在那几十年中往往十分尖锐,而党性与国家性不分的背景,又加剧了人性与党性冲突的烈度、加重了冲突的有害后果。当然,如果将这30来年细分为一些阶段,不同阶段的情况也不能说完全没差别。

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党性包容了日益增多的人性要素,在不少方面实现了向上提升、丰富了自身的内容。人性与执政党党性的矛盾,在今日之中国总体说来已经不再像改革开放前的30年那样尖锐和突出。但在当代中国,要丰富和发展人性,提升党性的进步程度,充分理顺人性与党性的关系,还有很多事情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尤其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来推动。

我国今天面对的社会现实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经济经过30余年来高速增长,规模、格局和质量已经与从前不可同日而语,但政治体制虽然也进行过些许改革,但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成果尚不够显著,因而经济与政治两方面的发展严重失衡。在迄今为止的过去30余年中,党性较充分认可了人性中的经济内容,但却面对人性中随经济要素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愿景或欲求裹足不前。无须讳言,在这方面,党性相对于人性的发展,显现出了程度明显的滞后或沉沦。此时此地,党本身就要经受四个考验,其中首先是执政考验,包括一部分成员拒不放弃任何既得利益造成的挑战,党本身也还要消除四个危险,其中主要是精神懈怠的危险和落后于时代潮流的危险(这种危险是“脱离群众的危险”的一部分)。党性不会自动提升,只能在经受这些考验、消除这些危险、及时把握和充分吸纳日益增长的人性新因素的过程中获得提升。

只有及时把握和充分吸纳人性新因素的党性,才是强固的党性;只有形成了强固的党性,党本身和党的组成分子才能够坚强地秉持这种党性举重若轻地应对目前和将会遭遇的各种考验、各种危险。党性本身的强固和党员秉持党性的坚强,在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的过程中相互为用,缺一不可。

我希望上述这番议论,能够作为对王侠副书记《以坚强党性应对“考验”和“危险”》一文的补充。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宪法学教授)

第三篇:李育中:百岁之童 写意人生

李育中:百岁之童 写意人生

左鹏军

(李育中家属提供)

图片来源:CFP

李育中手迹 书法诗

40年后重画鲁迅像

2013年6月28日,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育中先生走完了103岁的生命历程,在广州安详辞世。7月4日下午,在广州银河殡仪馆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上,许多人从各地赶来送先生最后一程。在送行的人群中,有来自各个方面的领导和知名人士,但人数最多也最引人注目的,是李育中在各个时期教过的学生们,其中年轻的二三十岁,年长的则已届八旬。这般场景,最为充分地体现了李育中作为一位知名教授的身份特点,也体现了他广泛的文化影响力。

李育中何以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和如此普遍的尊重?这还要从他一生的传奇经历说起。

传奇人生

在一个动荡的大时代,在反映和昭示时代先声的岭南地区,李育中生活了一个多世纪,似乎注定要书写许多人无法企及的生命历程与人生传奇。

李育中原籍广东新会县(今江门市新会区),1911年1月出生于澳门。新会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由于人口密集、水路交通发达,是岭南文化较早发达的地区之一。明代哲学家、理学家陈献章,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现代史学家、教育家陈垣等,都是新会人。新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由于耕地较少,人们不得不向外发展,不仅海外华侨众多,是著名的侨乡,而且新会人也是较早向澳门、香港寻求生活出路的群体。

和许多在澳门、香港求生的广东人一样,李育中早年的谋生之路也备尝艰辛。因为读过一点书,有一定文化基础,李育中主要在报馆、杂志社从事校对、记者、编辑等职业,不得不从最艰苦、最底层的工作做起,以此换得生活的来源。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李育中从香港到了广州,积极投入抗战运动当中,担任《救亡日报》社论委员,参加广东文化界抗敌协会,并负责伤兵难民工作。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李育中转移到粤北地区从事新闻和教学工作,还参与创办粤北青年记者学会和粤北文协分会。后来又从粤北到桂林,一边在逸仙中学教书,一边编辑《中国诗坛》等报刊。1940年春天,正是全国的抗日战争最关键而艰苦的时期,李育中刚结婚不久,就以衡阳《大刚报》和韶关《大光报》战地记者的身份随军采访中国赴缅甸远征军,并担任杜聿明将军的英文秘书,以一介书生的身份开始了一段传奇的军旅生活。这段经历对李育中的影响很大,他自己对此也念念不忘,还写作并出版了具有战史价值的回忆录著作《缅甸远征记》。

新中国成立以后,李育中主要在大学里从事教育工作,战争年代的那些奔波经历、戎马生涯被平凡的日子所取代,一切归于平静。而在解放后到文革结束前的动荡时代里,思想改造、政治运动成为主题,教学秩序、科研条件多年无法正常化,同代的多位教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持续教学研究工作、连生活都失去了基本保障,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代价,他虽然也明显受到了冲击,但仍然能够相对平安地度过那些荒诞而漫长的日子,并一直坚持到新时期到来之后。

李育中曾与多位著名人士相识或相交,比如郭沫若、茅盾、巴金、陈残云、秦牧、黄谷柳、康白情、梁宗岱、钟敬文、廖冰兄,等等。一直到晚年,与这些名人的交往都成为李育中难忘的记忆,他经常津津乐道当年的情况。在将近100岁的时候,他根据自己的记忆和一些老照片,加之其较好的美术修养,画了100多幅人物像,结集为《大家小画——百岁学者李育中漫像集》出版(香港书艺出版社,2011年2月)。这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一个侧面的形象记录,也是李育中广泛交往与人生传奇的写照。

记者作家

李育中笔名李航、韦陀,1929年开始在香港发表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通讯、政论、报告文学等多种文体。起初李育中从事文学创作主要是为了维持生计,后来,随着思想的逐渐成熟和时代的多端变化,他进行文学创作的思想目标和艺术意图也渐趋成熟,走向了与中国现代新文学与新文化运动,特别是民族文学、抗战文学声气相通的道路,并体现出岭南文学家特有的思想素质和艺术特性。

1936年5月21日,由于邹韬奋的倡议,并受到高尔基在苏联发起《世界的一日》的直接启发,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向全国征集稿件,以纪念发生于1927年5月21日的“马日事变”,谴责国民党右派的反共行径。李育中积极响应,以一篇《我今天失业了》成为唯一入选的香港作家。这使他的名气明显扩大。在20世纪30—40年代,李育中写作了大量影评文章,成为香港著名的专栏作家,也是广州地区最著名的影评人。像当时的许多青年文学爱好者一样,李育中还积极进行新诗的创作,并于1941年出版了个人新诗集《凯旋的拱门》,受到关注。从创作实绩和文坛影响来看,可以说李育中对现代岭南新诗作出了积极探索和突出贡献。

作为一名作家,李育中始终对外国文学保持着关注的兴趣。因为通晓英文,也粗通葡文等外文,他还亲自译介外国文学作品。李育中以特有的敏锐眼光,利用接触外国文学与文化的方便,在香港最早翻译了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早期代表作《诀别武器》(今译《永别了,武器》),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还有《拿破仑之死》、剧本《伴父生涯》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渐趋深入细致,特别是港澳文学、岭南文学研究的兴盛,李育中在香港、广州等地的文学创作活动愈来愈多地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李育中的文学创作活动被写进了《岭南现代文学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等著作中,还有一些研究者在考察20世纪30、40年代的香港文学、岭南文学时,也经常论及李育中的文学创作成就与文学史贡献。

由于早年的文学创作成就和后来的读书写作活动,李育中于1979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杂家教授

教师这一职业占据了李育中一生的大部分时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历任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师,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他先是担任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教师,1953年,华南师范学院(1983年起改华南师范大学)成立不久,李育中起任教授,直至1991年退休。近40年,除了担任几个教研室的主任外,没有担任过更多的行政职务。他说过,自己的性格可能不大适合担任什么重要的行政职务。

李育中主要任中文系(今文学院)教授,但教学涉及的学科领域之广、讲授过的课程门类之多,可能是时人和后人都难以企及的。就大的学科门类来说,他讲授过的课程就包括中文、美术、英文三个学科。他还曾相当自信地说过,历史系没有请他上课,假如请他,也是可以去上的。在中文系的课程中,李育中讲授过的有外国文学、文学理论、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等。这对于兴趣广泛、知识广博、不为学科专业所限的李育中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反而是他自得其乐的一个方面。

李育中以自学成才,爱好广泛,经历丰富,见识广阔,职业多变,他一生的教学活动、学术研究自由灵活、感悟随性。李育中的学问不以精辟深邃见长,治学也不以刻苦执着取胜,他自己似乎也不想成为独守一隅、精专孤诣的专家型学者,而是以博览乐闻、周知多晓、灵通敏锐为主要特点。因此李育中一生涉猎的学术领域非常广泛,许多想法经常出之以感悟式、随意性表达,并不喜欢也不大擅长以纯学术方式、严谨的学问化方式表达。这一点,表现了记者编辑出身的李育中的思考特点和表达习惯,体现了一位杂家教授的知识结构和著作方式。

除了文学翻译,李育中对外国文学、哲学也一直保持着关注的兴趣并适时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他的这种习惯保持了一生。1938年他就曾撰写文章介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1946年以后又撰文介绍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西方现代主义美术大师毕加索。这些努力随着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政治局势的重大变化而中止。新中国成立后,在经过30年的对内文化专制、对外文化封闭、付出了沉重代价之后,政治经济百废待兴、思想学术界如饥似渴,李育中性情气质中对于新鲜事物、异邦思想的兴趣再次被唤醒。他在大陆首先介绍现代派大师卡夫卡,介绍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也是新时期以来为尼采翻案、提出正确评价尼采的第一人。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在对“文化大革命”的沉痛反思中,出现了多种文学探索和思想文化思潮,也引发了一些思想冲突和争论。“朦胧诗”就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种。在对朦胧诗这种新的创作现象褒贬不一的时候,李育中以其特有的敏锐感受和趋新意识,撰写文章明确支持这种文学探索与创新。也是在这一时期,海峡两岸政治对立、文化隔绝的状态“破冰”以后,台湾的一些文学艺术现象、思想文化观念传入大陆,台湾作家李敖及其作品就是。但是一直以来对于李敖的认识和评价却存在很大分歧。还是李育中首先对李敖的思想文章予以充分肯定,成为大陆高度评价李敖的第一人。

李育中一生勤于笔耕,以写作为乐趣,年事很高也仍然保持着写作的习惯。关于这一点,有一件事情是最有代表性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发表了李育中的《对香港诗坛形成和发展的我见——举两个诗人的案例作说明》,文章发表时,作者李育中已经97岁,无论是对于李育中本人来说,还是对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来说,这一点都有特别的纪念意义。这是李育中发表的最后一篇学术论文。李育中也因此成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以来健在作者中年龄最长的一位。这个记录在今后的许多年中可能都再难有人打破。

李育中性格随和,待人平易。晚年的李育中,最招牌的形象就是那习惯性略微左倾的身影、颇为浓重的广东口音和脸颊上、眉宇间的微笑。李育中也非常喜欢与年轻同事、青年学生交流,与他们交朋友,可以一起吃顿便饭、品尝各色小食,也可以一道逛书店,更可以一块儿谈读书,谈国内外、校内外的各种旧闻新闻,甚至可以谈各种流行的八卦。即便到了90高龄以后,与学生们交流仍然是李育中的生活乐趣,各个阶段、各种年龄的学生们也都觉得,与李育中交谈,是一种难得的乐趣。李育中与学生们交流畅谈,已经成为华南师范大学的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聚书读书 李育中是一位真正的爱书人,特别是到了晚年,除了读书之外他似乎对生活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据李育中自己说,多年来他养成了每天读书的习惯,除了休息以外,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直到90岁已过,他仍然每天坚持读书10个小时。在广州这种夏长冬短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下,每天如此之长的读书时间,不用说是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就是对于20多岁的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件难以做到更难以坚持的事情。

首先是他买书之勤之多。多年来,在华南师范大学校内和附近的书店里,甚至是在广州市内的书店里,时常可以看到一位老人认真选书的身影,那个人就是李育中。据李育中自己说,即便是到了80多岁以后,他每个月还是习惯性地花上500元左右用于买书,买各种新书、旧书、流行书。90岁以后他还时常一个人乘坐公交车去买书,让子女们着实为他提心吊胆。

其次是他读书之广之杂。李育中是一个可以读古今中外书籍的读书人,这缘于他突出的中外语言能力、广博的知识修养,更缘于他对书的痴迷。

再次是他藏书之富之久。李育中藏书并不讲究版本,过去许多藏书家向往的宋椠元刻、明清珍本、孤本秘籍,都不是他追求的目标;他也不大讲究书的收藏价值或文献价值。他的藏书中,虽然有一些线装古旧书,也有一部分岭南文献,但大部是新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及各种研究著作,新式平装书占据了他藏书的主体部分,而且多是他自己一本一本买回来的,当然也有一些朋友们、学生们赠送给他的签名本。李育中藏书的最大目的是供自己阅读,以自己喜爱与否为主要选择标准,带有非常明显的个人化色彩。因此,与其说李育中是在藏书,不如说是在聚书来得更准确一些。也是因此,有人亲切地称他为“书虫”。

1994年12月,佛山召开黄节诗歌学术研讨会,已经84岁的李育中全程参加并在会上做了发言。也是为了参加那次会议,李育中特地从家里找出一册珍藏多年的《蒹葭楼诗》线装本,那是黄节1935年1月去世之后刊行的最早的黄氏诗集版本。在前往佛山的汽车上,李育中就高兴地拿出那本书向大家展示介绍,还兴致勃勃地讲起黄节及其诗歌创作,以及那本诗集的来历。事情过去了近20年,但是至今想起,一位爱书读书的可爱的老人形象仍然跃然眼前。

不论是谁,只要一走进李育中位于华师北区一楼的住所,就立即被众多的书所包围,本来还比较宽敞的房子因为大部分空间被书占领,一下子显得很拥挤,人的活动不得不变得小心局促起来。在他的住所里,书架上、家具上摆满了书还不算,连茶几上、床铺边、过道里也都是书,能够利用的空间全都用上,这所房子已经完全成了书的天下!李育中家里有多少册藏书,恐怕连李育中本人也无法准确地说出。住在医院的最后日子里,李育中最惦记的仍然是他的那些书,书成了他最后的牵挂。最近据他的儿子说,父亲留下的书估计还有4万多册,准备开辟成小型图书室,供教师和学生们阅览。果真如此的话,李育中一生爱书读书的脾性就得到了嘉惠后学的机会。

百岁之童

对于许多年轻后辈而言,李育中从来就不是一个严肃的、难以接触的人;恰恰相反,他总是表现出一种洒落自在、平易亲切、自适自得的待人方式和生活态度,经常保持着一种难得的多乐少忧、风趣幽默的处世习惯,还有一种无可而无不可、与世无争的智者风范。这样的性格特点和处世方式,经常令许多人特别是年轻学生们觉得李育中是一个可爱的老朋友,是一个充满童趣童心的老小孩。

了解李育中的人经常会说起,不管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去请教他,古今中外的事情他好像什么都知道。还是二十五年前,笔者开始在华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业师管林教授、钟贤培教授都曾提醒我们,要注意向博学多闻的李育中先生请教,说他不仅了解近代文学特别是岭南近代文学的情况,而且通晓许多方面的知识和学问。二十多年来,笔者向李育中请教的次数不多,但每次前去拜访,他都显得很高兴,也很健谈,经常一谈就是两三个小时。晚年的李育中除了听力有一点不佳之外,说话、行动、思考都保持着很好的状态,他高兴时笑眯眯的样子,就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小朋友。

晚年的李育中经常高兴地谈起自己被评为广州市健康老人、广州市长寿老人的事,好像总是能从中获得很多的生活乐趣和信心。2007年9月,《羊城晚报》创刊50周年之际,在羊城晚报社、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当代岭南文化名人”50家评选中,李育中不出意外地当选。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评选规则,参评的条件之一必须是健在的人士,而在当选的那批“当代岭南文化名人”中,已经97岁的李育中是年纪最大的一位。晚年经常喜欢新奇、好争第一的李育中从中又获得了许多乐趣,好像一个玩童又一次得到了奖励。

近30多年来,如同中国社会文化的许多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一样,中国大学也发生着非常显著的变化。在师生关系方面,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传道授业解惑也逐渐为平等宽松的友好沟通所代替。不仅仅是教师在评价学生,学生也在评价教师;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仅有正式的方式,更有自发自由、生动活泼的方式,而且后者通常更有影响力、更容易被广泛传播。比如学生们经常在教师中评出“四大名捕”“四大帅哥”之类,而且经常有更新变化的不同版本。晚年的李育中对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大帅哥”的说法很有兴趣,据说他被多届学生排在第四位或者第五位,也有传说他一直认为以自己的帅气当然可以与年轻教师争胜。李育中对于华南师范大学的独特价值和特殊魅力,也有人用“华师一宝,女生偶像”来风趣地表达。其实无论如何,这些明显具有野史掌故色彩的说法都在说明,李育中是一位很有童心童趣、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李育中的乡贤梁启超曾经在《少年中国说》中引用西方谚语说:“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在我看来,李育中就是一位充满神奇色彩而又率真风趣的百岁之童。从19岁开始写作,到100岁才搁笔,李育中的写作历程长达80多年!这实在是许多人无法企及的幸运,也是令人羡慕的命运的眷顾。在李育中将近百岁的时候,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特地编辑出版了60多万字的李育中作品选集《南天走笔》(广州出版社,2009年11月),并于2009年12月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暨李育中教授百岁诞辰庆典。那天,李育中兴致很高,不仅发表了热情的讲话,而且向前来祝寿的朋友们、学生们赠送新书,又像是一个深受大家宠爱的孩子一般。那以后,由于身体原因,李育中就较少外出了。如今斯人已去,但是李育中先生读书精神的光亮和人生智慧的火花,一定会长留在许多人的心间,也会照亮未来的教育与文化路程。

第四篇: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

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欢迎大家分享。

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1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余华的小说《活着》,让我感受很深刻。这本书讲述了福贵苦难不同寻常的一生。福贵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一是家境由富到穷的巨大落差,二是所有的亲人都死去了。尤其是当他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死去时,他心底那种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鲜血都流出来了。但他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到风烛残年之时,依然牵着一头老牛做伴过日子。

读过了《活着》这本书,想想自己以前的成长岁月,我明白了在人的一生中,总会经历种种磨难,总会遭遇无数的坎坷挫折,总会体验到痛苦难当的心情。回想一下自己,当自己还幼小的时候,总认为没有人喜欢自己,没有人理解自己觉得很是烦恼,总认为被父母责骂,被老师冷落,被同学嘲笑的日子就是痛苦的人生。还认为学习成绩不好,遭遇流言蜚语的打击,遭遇考试失败,就是没有希望的的人。读过《活着》之后,我才发觉跟福贵经历的这一切比起来,这根本就不算什么!我才知道福贵在经历一种无言的痛苦,一种只能由自己柔弱的肩头去扛的痛苦。

《活着》说了一种乐观的精神,福贵承受了一切的苦难,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生存,这让我受触动最深。他不过是个普通人,他不懂生存有什么深奥的意义,他只知道活着就是一切了,只要活着什么都有可能。然而跟福贵承担的痛苦比起来,有时候我们显得很消极,遭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就开始垂头丧气。现在想想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活着》告诉我,让我相信了只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沧海一粟,就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的对待生命!好好活着!正是他想说的,也是我从中明白的一个道理。

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2

“有庆再也不会从这条路上跑来了。”每当我看见这句话时,就会想起那本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悲伤的书——《活着》。

这本书以旁观者的身份写了富贵“精彩”的一生,而他的“精彩”莫过于年少不懂事,嗜毒如命,败光了家产,气死了父亲。母亲生病,他在求药的过程中被抓去当了壮丁。回来时,母亲已染病而死,后来,妻子和女儿也死了。

这本书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有庆的死了。在这里生死就像玩笑一般,富人的命值钱,而穷人的命便如粪土一般,在旧社会的背景下,权力地位显得格外重要,而生命的去留却是格外的草率,有庆的悲哀不是死亡,而是他怀着对生活的美好念想和对社会的善意去对待着生活中所有的人或物,而现实回报给他的却是残酷的死亡。是人性的自私,是生命的草率。那些人,配不上他的善良。

对于富贵而“精彩”的一生,我只有着感叹,没有可怜与同情,他的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每个人的生命质量都一样,只是你怎样体现,怎样发挥,他自己选择了好吃懒做,选择了吃喝嫖赌,才使他的人生走向了悲剧,并不是命运捉弄了他,而是他摧残了生命的质量,并不值得可怜。

富贵能接受前半生的艳福,自然也接受得了后半生的苦难。他前半生活着是为了物质的索取,后半生则是为了单纯地活着。书中也提到了,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不免有些消极,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人活着是为了提升生命的价值,是为了世界的进步而活着。

年少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不要让自己最后只为活着而活着。

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3

在我读过的众多书籍中,没有一本能和余华写的《活着》相提并论的。

徐福贵出生在一个不平凡的年代,一生风雨飘零。年轻气盛的福贵仗着家里有钱,在小城内花天酒地,终受人蛊惑,将自己的家业尽数输在了赌场上。从此一连串的打击使福贵对人生的有了万念俱灰般的绝望。妻子卧床不起;儿子因医生愚昧与当时社会的不正之风所害失血过多而死去;唯一的女儿徐凤霞因请不起医生看病而失语,最终不得不歪头结婚,之后有因难产而死。

虽说福贵一生的凄惨与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密不可分,但如若不是他在人生最应该用功的时候荒废学业,又怎能一事无成?当他把祖辈几代人的积蓄全部挥霍的赌场而丝毫不顾家人应如何活下去,可谓麻木之至。在本应在学校里勤奋学习的青年时代流连于莺花柳巷,喝的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可以说是堕落之至。如此一个麻木,堕落的行尸走肉般的人,等待他的也只会是孤独,落魄的人生,从而只能挣扎在社会的最低层。

反过来再想想我们,这些处于花样年华的少年,又何偿不是处于最应该努力拼搏的时期呢?所以,我们应该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奋力拼搏,为自己美好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否则你将会走向和福贵一样的颠沛流离的人生。

在人世间有很多活法,但是你想高贵地活着,就一定要学得一身好本领,在人生至关重要阶段做好该做的事,眼下我们就应该努力学好每一门学业。你所获得的将是一盏通往成功的指明灯,掌握一把开启未来之路的金钥匙。

让我们为了美好的未来,能够尊贵的活着而努力学习吧!21世纪的灿烂辉煌将由我们谱写!

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4

读了余华的《活着》心里感受颇多。也看了几篇别人的评论,也就是读后感。或许是自己知识浅薄吧,从中感受到的没别人多,也没看出些什么大道理来。这是个遗憾。但内心多少还是受到点震撼抑或可以说受到点启发的。

人,只要还没死透就得好好地活着,而且要活得踏实,活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别等到垂暮之年了才幡然醒悟——自己这一生活到狗身上去了。这是悲哀的。亡羊补牢,羊都没了还补啥牢,有用吗?没有了,一切都晚了。走错了路可以从头再来,做错了的事就无法改变了。人的一生啊就像花一样,从花一苞到绽放再到凋落。可是花落了会再开,人老了就不再有少年了。

福贵的一生是坎坷的。用福贵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年轻时生活的糜烂,父亲的死开始懂得责任这个东西,然后被抓壮丁去当兵看尽战争的残酷,再到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后懂得了“活着”的意义——我还活着!看透了人生!

对!我还活着。只要人还活着就要一直活下去,直到大地召唤。成了一个土馒头,一抔黄土为止。

“活着”是进行时的。是你我此刻正在经历的状态,不论平庸与否都无从逃避,直到死为止。但是,死这种事不管你想不想都终究会去面对的。死就像史铁生说的那样:“死是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做人还是平常一点的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性命。”这是福贵在经历了一系列坎坷后对人生的感悟——人,平平常常地过一生就好。这是一个老人,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一个亲手埋了一个又一个自己的亲人之后依然坚定地活着的老人对人生的感悟。

我是个平凡的人,胸无大志,最大的梦想就是吃一顿饱一生。名利这东西对我来说,有是好事,无亦无不可。平淡而不平庸才是我想要的生活。人嘛,这一辈子也就那么一回事,看开了,也就看开了,怎么活都是一种人生,人间嘛,幻象而已。

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5

今天终于看完余华的作品《活着》,最打动我的是文中的家珍和小庆,家珍既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美德,还有新时期女性自立自强的倔强,小庆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跑步时把鞋当手套,光脚丫跑步,既让人心疼又让人心酸。而作品又是以福贵为线索贯穿了中国社会从解放前夕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整个社会的变迁,也展现了中国社会向文明的发展过程。

早听说拍成电视剧《富贵》我打算再看一遍。理解电视剧和作品的不同。

至于这部小说的主题与内涵,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许多人都认为这部小说太过于消极,过于沉重,对读者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会有这样的评论也是难免的,因为的确,这部小说从头至尾都浸没在一种悲剧的气氛中,主人公富贵的一生是痛苦的,悲惨的,他的亲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他生命中那些难得的温情一次次的被死亡撕扯地粉碎。读者读完整部小说,合上书本,看到封面上小说的题目——“活着”二字时,都会思索: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否像主人富贵一样,活着就是为了承受活着的痛苦?另外,小说的结局——富贵和老牛一起生活,似乎也暗示着一种消极的观点:人和动物的生命价值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仅仅是一种“活着”的状态而已。

然而我认为上述观点并不完全准确,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活下去,无论或者是多么辛苦。因此我认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责任,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因此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责任。

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6

汽车蜗牛般在陡峭的盘山公路上爬行,迎面而来的是石壁,石壁林立。倏然,峭壁的石缝间伸出一簇瘦瘦长长叶片的茅草,那边石缝间探出一朵小小黄黄的山花,更高处一棵老松从山崖间腾空出世,苍翠如伞的树盖悬挂在云雾缭绕的悬崖,悬崖石缝间鹰爪般的树根,不屈不挠地深扎在一个个石缝里,支撑起那永不凋落的松针。

我的心灵为之颤动——峭壁上石缝间竟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读余华《活着》有同感。作者以一种娓娓而谈的语言,似清清流水的小溪,缓缓地流进我的心田。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活着?只为活着而活着?活着是如此的艰难,活着是如此的沉重。活着就是要与恶劣的环境,人生之险恶搏斗着、对抗着、挣扎着,争取好好的活着。

活着,就要战胜自我,征服死亡。在逆境中,以死来逃避现实的人是一时的勇士,死需要勇气,生更需要坚强;在逆境中,能忍辱负重,顽强地活着的人,方显英雄本色。

徐福贵年轻时依赖父母,游手好闲,梦想靠来发家致富,结果是倾家荡产,一贫如洗。面对人生大起大落的逆境,徐福贵没有死,象石缝间的一棵野草活了下来。命运作弄他,厄运接二连三地打击他,先是丧父,接着丧母、丧子、丧女、丧妻,最后丧孙,老来形影相吊,与老牛相依为命,他把自己对亲人的思念,都寄语给了老牛:“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看似平常语,满纸辛酸泪。

人生的逆境,犹如生长在峭壁上,石缝间的生命,根扎入贫瘠,枝长对抗风雪。

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7

一年前看过《福贵》这部片子,主人公福贵的事迹深深地触动了我。

观看完这部片子时,觉得福贵的一生就像上演了一部悲剧,他已经够悲惨。

谁知,当读完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时,更是不一样的感受,余华用笔墨刻画出的福贵的一生更是悲惨。

当读完这本书时,发现已经流下了泪。

通过《活着》亲眼目睹了富贵一生坎坷的路程:地主少爷福贵天天喝的烂醉如泥,在城里吃喝嫖赌,最终输光了家里的的全部,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在半路上被部队抓了壮丁,过了一段时间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了家乡,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带大了凤霞和有庆,但凤霞因发烧不幸变成了聋哑人……

余华谱写的悲剧不仅是这些,中间的情节比这还要悲惨。

有庆因为献血过多,死了。

福贵的老婆家珍因得了重病死了。

凤霞长大了嫁了人有了孩子苦根,她却因难产死了,苦根的爹因一次意外也死了。

原本就可以这样结束,福贵可以和孙子度过下半生,谁知,因为家里穷,没钱买饭,福贵只好给孙子吃豆子,悲惨的是,苦根因为吃豆子而噎死了。

本来的一大家子最后竟是这样的下场,只剩下老福贵和一头老牛在夕阳下回想年轻时犯下的错误和拥有过的幸福。

相信每个读完《活着》的读者,已经是泪流满面了吧,被这场悲剧感动了。

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说得就是时间带来的喜悦和辛酸。

我看到了福贵凄惨的经历,同时也看到富贵内心真诚的悔过。

我们不需要拥有富贵的生活,不需要拥有奢侈生活,或者只是需要一个拥有家人,拥有家人的爱的人生。

哪怕是福贵那样,年迈了只是和一头老黄牛生活,度过剩下的时光,这也是活着。

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8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福贵就是这样的人,虽然算不上英雄,但是面对着至亲至爱的生离死别,承受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苦难与他一生如影随形。然而孤独年迈的福贵在经历过所有后,看淡了生命的不公,看透了世间的坎坷,当遇到一个素未谋面的过路人时,他却把自己苦难悲惨的一生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一样,平平淡淡地向陌生人娓娓道来。

在福贵生活的那个时代,能够生存就已经很艰难了,可当他觉得生活变得美好时,命运却总是无情地在他生命中割上一刀,每每在他抚着伤口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时,又是一刀又一刀无情地、反复地切割着。即便命运如此折磨,生活如此冷漠,可是福贵却从未向命运妥协,向生命低头,依然平淡地、坚强地活着。大多数人都会有感叹,福贵的命运如此坎坷,生活如此无情,他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难道真的是余华说的那样:“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多年前热播的电视机《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总说这样一句话:“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当福贵还是富贵人家的纨绔少爷时,他觉得活着就是自己过得潇洒、快活;当他家道中落,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归家有妻儿相伴时,他懂得了活着的意义是责任、是希望。当他孤苦伶仃,只剩老牛与他耕田时,他却念念不忘地喊着过世的亲人名字,因为福贵知道只有他好好地活着,他们才会“活着”。

当我们在面对生活时,不管是幸福还是苦难,都要像福贵那样懂得活着的意义,保持积极的心态,在顺境中处之淡然,得意不忘形;逆境中处之泰然,失意不失志。

愿每个人都成为生活的强者,做自己的英雄。

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9

读了课文《尊严》后,哈默对我的影响十分深刻。这不光是因为他是石油大王,而是他做人的这种骨气,这种人格魅力让我由衷的佩服,也值得我们去学习。

课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再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获取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读了这个故事,我认为哈默的成功全取决于他的尊严。试想一下,如果哈默像那些逃难的人一样,杰克逊大叔会把他留在自己的在庄园吗?如果哈默被留在庄园后,安于现状不去努力,哈默会有他辉煌的今天吗?

做人就要有骨气,而哈默的尊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我要以哈默为榜样,用尊严创造财富我们无论怎样贫穷,或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丧失尊严,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爱劳动、爱学习,积极向上,不做损害别人的事,不要随便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时时刻刻用言行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有些人,不爱劳动,不爱学习,甚至偷别人的东西,这种人以后是不会有出息的。我们要像哈默那样意志坚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有尊严,有了尊严,就一定有机会取得成功。而有些人却恰恰相反。有些人因没钱而去偷钱。其实,这样并不能使家里富裕起来,只会越来越让别人看不起。尊严就是一个人的脊背,一个没有尊严的人,永远抬不起头,会受到别人的歧视;一个没有尊严的民族,也不能繁荣昌盛,只会越来越贫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尊严,这才是真正获得了一大笔的财富。

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10

前几天,我去双河的一所学校找我姑父,经过姑父的体育办公室时,恰好看到两本摞在一起的书,我走了过去,拿起书来看了看,名字叫做《活着就是幸福》。我想起还要去找姑父,所以把书放下转身就走了。找到我姑父时,他却说还有事要做,让我过几小时再来,我想起了那本书,转身往姑父的办公室走去。

我翻开了书的第一页,惊奇的发现,副主编竟然有十多个!当我翻到前言时,我又一次惊住,前言有三四页,而且每一个编导都发表了自己的话语。

这本书到底讲的什么?我翻开第一篇文章,津津有味的阅读起来。

在那时候,时间好像过的非常慢,姑父在学校的事情还没有办完,我却把一本书快看完了。

读完这本《活着就是幸福》,我发现它很有价值,很值得让人去看。

我在那时真正体会到了活着是多么幸福。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生命,那还有什么高兴的呢?活着,是多么好,有朋友,有家人,能打乒乓球,能跑步,能学习,能交流……没错,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在我们的生活里,有快乐,有悲哀,有时激动,有时后悔,我们的健全的肢体让我们想做什么就能做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生命,地上小小的蚂蚁,天上飞翔的鸟类,可爱的宠物,鲜花,小草,大树!

可是,为什么有人总不珍惜上天赐予我们这般美好的生命呢?

那些人,他们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用真钱来买一些虚拟的东西,更可恶的是,他们整天都在虚拟网络世界里游荡,我,想送这些还在虚拟网络世界里玩的人一句话:幼稚的人,他才天天呆在虚拟世界,用钱来玩游戏!

我们的地球创造了生命的奇迹,除了我们,外星上还有没有生命?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我们美好的生活!

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11

有人说,福贵是悲惨的;但我认为福贵是坚强乐观的。

望着天空,如果是漫天的星辰,我会想明天一定是晴天;如果乌云密布,我会想雨会在半夜袭来,将乌云带走,明天依然是阳光灿烂。福贵也是这样乐观的人。

在将家当全部输光后,福贵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拿起皮影闯南走北,养家糊口。在当大兵的时候,即使自己很害怕,依然坚强的活了下来,并且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回家。即使经历父亲,母亲的离世,儿子有庆的突然离开,女儿的难产过世,妻子的生离死别,女婿的意外死亡,就连最后孙子也离开了,他依然活着。

有人说,这样的活着,不如去死。但是又是否有想过,生命是父母赋予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寄托着父母亲最美好的'祝愿。福贵必须活着,他是徐家唯一的生命了,也是父母亲最后的愿望。

福贵他必须活着。家珍的希望就是福贵好好地活着。也是孩子们的希望。龙二因为地主的头衔被枪毙,福贵看着吓到尿裤子了,他感叹到,那五枪原本应该打在自己身上的。上天的庇护,福贵更应该好好地活着。

活着,相信明天会更好,变得乐观的活着。是我最大的感触。假如一个人每天只能在埋怨与泪水中度过,那么这样的一天又有什么意义呢?

哭着,是一天;怨着,也是一天;笑着,也是一天。为什么不选择开心的过好每一天呢?我想起一位同学,每天抱怨着现在学校的不好,怀念过去的校园生活。耷拉着脸,一把鼻涕一把泪,怎么也停不下来。同学们的安慰,她一律屏蔽,只专注于哭泣与怀旧。最后,发现当自己希望停止悲伤时,却发现身边可以安慰自己的人已经所剩无几了。

无论生活给我们多大的困难,都要咬紧牙关向前冲!悲伤时时有,生活得继续。

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12

活着,这两个字的本质是生命的一种状态,现在进行时ing……但是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有些人说是为了享受生活;有些人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可是到底又有多少人能搞清楚活着的意义。

前一阵又看了《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电影,玛蒂尔达问,生活是否永远艰辛,还是仅仅童年才如此?里昂的回答是:总是如此。之前看的时候不以为然,重新看到这段对白后,的确生活总是如此艰辛,但是还是要努力地活着。

在看过《活着》这本书之后,我渐渐地明白了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清楚的记得《活着》中的一句话,“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书中,随着福贵悠长的笑,他的人生如同电影一样慢慢放映开来,那原本幸福的家庭,由于他的吃喝嫖赌走向了败落,他也沦落到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不下地劳作的境地,从地主的身份转变成了贫农,祖上攒下的基业也成了别人的家产。但是他经历了抗日战争、内战、饥荒、大跃进、文革他都死里逃生,而家庭却被命运肢解,那挚爱的亲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那是何等的悲痛——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孙子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活活噎死。

尤其读到有庆的死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猝不及防,白天还蹦蹦跳跳的去学校,晚上就躺在那冰凉的板子上,为什么刚到任的县长夫人失血过多就让有庆一个善良单纯的孩子为此丧命,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那个刚到任的县长竟然是富贵一起抗战的好弟兄,一切都是造化弄人啊。

他用那粗糙的双手将所有的伤悲掩埋,如同那长眠于地下的亲人,终于他孑然一生与“富贵”相依为命。最后陪着他的只有一头老黄牛,他笑着哭泣,没有大悲大痛,讲述的时候他也只是嘿嘿的笑着。我想,这也就是“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13

这段时间通过对《活着》的阅读,这本书给我的感触非常深。活着这本书主要是通过描写福贵悲惨的一生来告诉读者–我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强的活下去,要时刻珍惜与家人一起生活的日子。

书中有很多故事情节让我记忆深刻,尤其是家珍对福贵说的一段话给我印象最深:“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求每年能给你做一双鞋。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这段话是福贵被抓壮丁回来后家珍对福贵说的,充分体现了家珍对福贵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安安稳稳地生活向往。从家珍的话中我能感受到她最大的期望就是一家人能够平平安安地生活在一起,这就是她所盼望的幸福生活。

想想以往在家的日子,每天都陪在家人身边,那时的生活是多么地幸福。然而随着我不断的成长,现在我已经是一名解放军军人,能陪在家人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每每与家人视频时,我的父母总是不自觉得流露出对我的深深思念。同时,我也未曾想到,那个不懂事的少年如今会无比怀念陪在父母身边时的日子。

现在很多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人生目标都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打拼,一年甚至几年都没有时间回家去看望父母。我觉得,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哪怕你只是回家在他们眼前转几圈,他们都能高兴很久。我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多抽些时间陪陪父母,我们的父母不希望我们有多么的成功,只希望我们在外边能够踏踏实实地工作,平平安安地生活,有时间了能够回家看看他们。

父母的生活重心永远在我们身上,他们在我们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他们也希望一家人能够一直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所以我们在部队时要多给家人打电话报个平安,说说自己的成长体会,关心关心他们的身体,了解了解他们的近期生活;休假探亲时要多用一点时间陪伴在他们身边,而不是用大把的时间去与朋友吃吃喝喝。父母用他们一辈子时间来养育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他们的晚年时光中,给予他们充足的关心与陪伴呢?这才是我们能给他们的最珍贵最温暖的礼物。

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14

活着与死亡都是一个年轻生命难以驾驭的。而面对死亡,最痛苦的不是离去的人,而是那被迫承受这一切的生者——他们不仅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而且身边少了一个一同承担此事的人。

福贵正是这样一个可悲的生者,他的一生几乎是几千万人的缩影,中国近百年来经历的苦难都在他身上清晰地投射出来,他有着传奇般的人生,但你绝对不会希望自己拥有那样的传奇。

福贵当年是地主的儿子,每天挥霍家中的积蓄。尽管有了妻子,可他依旧吃喝赌。不仅输光了家产,还气死了父亲,就连妻子及肚子里的孩子也被娘家人接走了,只剩下他和年老的母亲及年幼的凤霞相依为命。这时的福贵才体会到这生活的艰辛。命运本来就非常不公平,只要内心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与韧劲去努力,命运就一定会对你产生奇迹。

谁知,刚幸福不久,命运对福贵更不公平了。妻子与他的儿子相继死去,凤霞也成了聋哑人。最后只剩下福贵一人和一头与他同名的老牛。

当我合上这本沉重的黑皮书,泪已湿眼眶,让我感慨万千的不止是福贵经历的种种悲惨,更因为他经历了这么多困难,却依然卑微地活下来,他所承担的已远远超出普通人能够想象的范围。

面对死亡,最痛苦的不是离去的人,而是那被迫承受这一切的生者——他们不仅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而且身边少了一个一同承担此事的人。

但是,正因为如此,生者才要更坚定地活下去。那是因为他们背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明天。

读《活着》有感-在不公平中挣扎的命运15

有的人活着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享受,有的人活着是为了追求一种精神,还有一种人活着不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为了什么。他们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而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正如《阳光的快乐生活》中所唱的那样:糊里糊涂地活着也挺乐呵!虽然他们并不乐呵,但他们的生活态度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打开《活着》这本书,耳边悠扬地响起美国民歌《老黑奴》,听着听着,仿佛那位饱经风霜的老黑奴不经意间走进了我的视线:枯瘦的骨架外面搭着一件滥衫掉色的破布,散乱的头发被风吹的更加散乱,黝一黑的面颊上爬满了岁月的皱纹。不由的,我对老人生出一种怜悯之心。他向我挪动着,躯体弯得像一个拉紧的弓,似乎在拼命的直起身,想往远方看,然而始终没有抬起头来,但还是让我看到了他的腮部在动,好像在诉说着一个生命的不幸。

他一生经历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乐观地面对生活,没有一句抱怨的话。他是不是已经麻木了呢?人生的苦难已经超越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但他没有选择逃离,而是勇敢地与生命抗争。

每当我无所事事,寂寞缠身之时,我都会思考,人到底为什么要活着呢?这时,老黑奴的形象跃然于我脑海,他仿佛问我:"今天你过的怎样?其实我每一天都过得比这还累。"

我醍醐灌顶般顿悟,当生命不断超越它的极限时,就会自然的表现一种超然,一种高尚。这种高尚又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的一视同仁。

我尽情的享受着这一刻的超然,老人渐渐远去,然而始终没有走出我的视线……

第五篇:在坚守中证明自己 ——《风之王》童书共读

教师简介:

陈千梯,男,1976年出生,大学学历,小学高级教师,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温州市教坛新秀,市学科骨干教师、省优秀指导师、县教坛新秀、县优秀班主任。

曾在市、县级教学研讨会上执教过观摩课。2005年被聘为苍南县素质提升工程讲师,多次在县新课程培训会中做讲座。撰写过一些案例、论文,分别在省、市、县级获奖或发表。

在坚守中证明自己

——《风之王》童书共读教学设计

[故事梗概]

《风之王》写的是一匹马和一个马童的故事。那匹金红色的骏马为“闪”,在阿拉伯语中是“太阳”的意思。它出生于摩洛哥国王的石头马厩。在它的脚跟上有一小颗象征疾速的白点,可是在它的胸前,却长了一个厄运的征兆----麦穗纹。

尽管“闪”的速度快如沙漠上的疾风,但它骄傲的血统将一辈子饱受一个又一个残酷主人的轻视,鞭它、骂它、罚它,还用一大堆马具去驾驭牠。但每一次它都是坚强地爬起来屈辱却勇敢地站立。

马童阿格巴是默默无闻的哑巴,他为了一份承诺更多的是对“闪”的爱,与“闪”一起颠沛流离,历经磨难。从摩洛哥到法国,再从法国到英国,他以父的慈爱守护着它,有时也流露出对这匹旷世奇马如君王般的敬重。他对“风之王”的相识、相知乃至於真情相待,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

最终“闪”成为著名的“葛多芬阿拉伯马”,它的血液几乎在每一匹傲视群雄的纯种马的身体里流动着。它的速度正如它的故事一般,已经成为一个美丽的传奇。

[主题解读]

有着高贵血统的“闪”,自从血统证明书丢失之后,就在那漫长曲折的生存之旅中,饱受磨难。马童的阿格巴曾许下诺言: “我的名字叫阿格巴。‘巴’和‘爸’的发音差不多,我就是你的爸爸,闪,等你长大了,大家都会对你鞠躬,你会成为风之王。我保证。”为了这份承诺,更是他对“闪”的爱始终支持着他在困境中坚守,为使闪成为“风之王” 与闪不离不弃、互相支撑、共赴苦难。最终闪以它那高贵不屈的血液重写一张血统证明书。阿格巴最终证也明了自己当初的判断----闪会成为“风之王”,也证明了自己对于闪的意义。

在困境中相信自己,学会坚守,才华终能展现!

[主题探讨]

探讨目标:

1、通过阅读活动,进一步梳理内容,分享他们的经历与情谊。

2、在阅读、体验、交流中懂得爱与责任是成长的催化剂,忠诚与坚守终能展现自己。

3、在共读中发现阅读的魅力,感受阅读的快乐,提升阅读品质。

教学流程:

一、梳理故事

生简述故事大概内容

二、感受经历

1、谈感受

这是一段的经历(曲折、不幸、感人„„)

2、交流反馈

预设:

A、这是一段不幸的经历

节选部分段落,一起来感受这份不幸:

那车夫的脾气快要按捺不住了。他的马鞭横过闪瘦削的臀部,最后他索性站起来,一鞭子抽在马儿的耳朵上,嘴巴里更是不停的吼叫与咒骂。

“你这怪胎!你这没用的劣马!往上走,你这拉车的畜生!”

闪的触须已经结成冰柱,它的身体却整个儿汗湿了。它继续往上爬。它低下头,马鞭抽在它身上的时候,它用力一拉,车子居然动了,仿佛出于什么超自然力量似的,闪一步步爬上陡坡。然而就快要爬到顶的时候,它的脚开始打滑,它用脚扒着,那根鞭子噼啪作响,鞭子深深划破了它的皮。不断呻吟的它试了一次又一次,它的血管鼓胀得快要爆了。

闪拼命地吸气,它的鼻孔翕动着露出了里面的红色。它再一次顶着马具的项圈往上爬。它奋力想要站稳脚步。旁观的群众也跟着它一起拉,大家的呼吸都很沉重,他们的肌肉都紧绷着,仿佛尽力在帮忙,可是一点儿用也没有。闪发出低低一声呻吟,随即弯膝倒卧在地。

此时一大群人已经围拢过来,好几条狗也开始狂吠,那车夫仍然猛扯缰绳,企图靠蛮力把闪硬拉起来。可是它被车子的两条车轴卡在中间动弹不得,它眼里满是惊惶与恐惧,嘴巴流着血。

B、这是一段感人的经历

引导体会他们之间的不离不弃。

就在那美丽夏季的同一天,闪躺在红狮客栈的马房里。它不再需要上足镣,因为根本没有人怕它了,它已经虚弱得踢不动,也没劲儿冲了。

几个星期以来,它都过得昏昏沉沉,情愿躺在稻草床上,任凭大事小事从它身边溜过。

每当威先生经过闪的马房时,都难过地摇头。

“那匹马心里痛苦,它想念那个男孩。”

师:而此时此刻那个为了看他而蒙冤被投进监狱的阿格巴,正躺在监狱的草堆上想它(出示文字)

阿格巴躺在小得可怜的草堆上。

或许如果他睡着了,就会迷失在梦里,监狱的墙壁也将消失,他与闪又可以在一起了。

或许他在梦里可以为闪刷毛,快速刷过麦穗纹,然后在那颗白点上

停留良久良久。

C、这是一段幸运的经历

引导学生体会在磨难过程中一些好人的帮助,出示相关段落。(柯杰若、考太太、马玻罗公爵夫人、葛多芬伯爵,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卖苹果的妇人等。)

三、讨论主题

1、感受成功

乡下人士欢呼得多么热烈啊!一匹名不见经传的马,居然佩戴着皇家的紫色!简直就是童话故事成真了。

2、小组讨论是什么成就了风之王呢?

3、交流

4、小结

四、拓展延伸

1、由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2、讨论交流

3、总结

下载读《童之伟:在人性和党性夹缝中挣扎的法学人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童之伟:在人性和党性夹缝中挣扎的法学人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