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论文)
浅谈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摘要:本文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文化出发,分析了儒家核心思想中“仁”“和”“义”“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延伸与应用,肯定了儒家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对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和引导作用,同时,本文也指出,在运用儒家思想塑造企业管理思维和商业伦理时,应注意与现实现结合,保证科学性,实用性,避免文化错位。
关键词:儒家文化现代企业管理
当我们提到现代企业管理时,人们很容易想到西方管理学,从法约尔、韦伯到迈克·波特。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在企业经营管理哲学方面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西方企业比较注重“理性”管理,而中国的企业更强调“人性”的管理,这明显受到了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如今,“儒家管理思想与当代企业管理实践”已经成为海内外中国儒家文化的热门课题。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结合管理学研究儒家思想,汲取有益的思想以丰富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对提高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过程
儒家思想是一种伦理型思想,其主要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对现代企业管理影响较大的有:仁、和、义、信等。
(一)“仁”
孟子吸收孔子的思想,确立仁政学说,在《大学》中提出“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观点。用现代思想来解释就是要求企业领导者能够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内圣),懂管理(外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施仁政。仁,又谓“爱人”,源于“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致敬之”。这就要求领导滴员工有仁爱之心,体恤下情,使得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二)“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经典古语讲的就是人和的意义,儒家伦理重视团体力量,强调“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就要求企业讲人和,讲团结,以合力促发展。当然,在管理中也要重视个人能力,处理好二者关系,既调动个人积极性,又体系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义”
儒家主张重义轻利,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点,虽然看似有些偏颇,但对于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企业个人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无利不起早的卑劣行径无疑是有针对性的。同时,儒家思想并非完全否定利,而是提倡道义经商。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儒家思想对企业发展的指导意义在于引导企业兼顾盈利与国家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四)“信”
子曰:“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即只有诚意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如果没有诚意,谁还敢信?古有商鞅立木为信,今有谢延信一诺千金,足见中华民族对忠诚守信的重视与传承。纵观商界能够屹立百年不败的企业,无一不是将诚信奉为企业发展的头条。
儒家思想始于孔子,由孟子继承发展,并逐渐定型为整个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之后,经历代儒学大家(董仲舒、朱熹)集成发展,达到成熟顶峰。直至近代鸦片战争之后,西学流入,反帝反封斗争大大削弱儒学地位,上世纪5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更是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破坏殆尽。直至拨乱反正后,国人重拾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的将儒家的精华思想渗入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
二、“仁”“和”“义”“信”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以人为本”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主体。现代企业管理应该从人出发,将道德、情感、心里等因素引入管理,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具体来讲,在该思想的指导下,首先要树立“以民为贵”的企业信念,把依靠全体职工办企业作为企业管理的宗旨,尊重关心企业员工,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发挥各级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为政在人”,成立德才兼备的领导集体,强调德才兼备的企业领导层的关键作用,这对领导层不断精近业务提高自身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后,将“顾客就是上帝”的经营理念贯穿始终。无论是联想的“五星服务”还是康佳的“大拇指服务”都是对这种理念的现实应用。
(二)“以和为贵”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是企业成功的保证。如何在“以和为贵“的思想下,培养职工团队协作精神,确立共同的企业目标,以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局面是每个企业领导层需要学习和探索的。张瑞敏带领的海尔团队无疑是将“和”的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代表。海尔把自己的价值观定义为“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共同协作的价值高于独立单干的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的价值。”而这种文化牵引力确保了海尔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满意度达到最大化,从而奉献出最好的产品。
(三)“义利并重”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要富有活力,要在竞争中取胜,单靠物质刺激和行政手段己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要靠“理想”、“信念”、“义利并重”的价值观。现代企业的价值观,必须是有利于企业和职工正确对待和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深圳三九贸易集团一直主张:先义而后利者荣。在其1995年与法国一家贸易集团结算时,因对方疏忽而少收了三九集团7000万法郎。该集团毫不犹豫的退还了这笔巨款,赢得了业内良好的信誉,在“利他”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与效益。
(四)“至诚守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人无信则不立,商无信也不立。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务必要把握两点:树立契约意识,塑造“诚信为本的企业形象”;确立道德理念,维护“至诚守信”的企业信誉。这是现代企业长远生存与发展的基石。青岛啤酒深刻的明白这个道理,并身体力行的将这种理念运用到每一次交易与合作中。2001年青啤与新加坡一家啤酒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时,曾经约定:若甲方欲转让其余49%股权给乙方,转让价格按协议确定的定价原则计算”。2003年外方提出转让股权,尽管当时因市场环境不利,致使经营效果不尽理想,青啤公司还是信守承诺,坚决执行合同,保持了优异的合同履约率。这正验证了青啤董事长所说过的:青啤的百年基业,可谓诚信为本。
三、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儒家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有几集的一面,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即既有民主性的精华,也有封建性的糟粕,良莠混杂,瑕瑜互见,对此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照搬照用,应该坚持批判继承、去糟取精的原则。
例如,儒家所倡导的“礼”,核心在于维持上下等级关系,“存天理,灭人欲”。这种思想拿到现代企业中就演化成消磨人的进取心和发展欲望,这是竞争
型社会所要不得的。再如,在管理目标上,儒家思想更强调“朝纲独揽”,“分权制衡”,这与现代企业所需的“权责分明”“各司其职”是相悖的。权谋之术不能代替科学管理,企业与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人治更需要法制。
所以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明的辉煌精神文明成果是值得学习、继承的,但是每种思想都有其历史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面对全球化的现代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应该吸取其中的优秀成分,让其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月兰.企业管理视域中的儒家文化[J].经济师,2006,10:235-236
[2]方为.儒家思想中的管理意义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64-70
[3]蒋晓华.儒家文化与新世纪中国企业管理[J].江苏企业管理,2006,4:41-42
[4]徐华新.儒家人本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6,5:130
[5]张秀丽.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文化价值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5,11:56-57
第二篇: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众所周知,第二次大战以后,尤其是1955年以来,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紧接着是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韩国的崛起。在短短的一、二十年内,这些国家和地区迅速改变了落后的面貌,成为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被世界公认为另一个世界经济奇迹。
引起举世瞩目的另一个事实是,在推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正在极巨变革和迅猛发展之中,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迅猛发展,并且实力大有同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一争高低之势,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显着增强。在二十一世纪,东亚地区将可能由于中国的崛起而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为什幺东亚地区会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最活跃、最生机勃勃的地区之一呢?它们的文化背景是什幺,共同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特色又是什幺?
从文化的角度来进行考察,人们会发现这一地区的共同特点就是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经营管理都受到中华民族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它们都善于把当代西方科学的管理与东方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经营思想与管理模式。所以西方学者把中国、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定为儒家文化圈。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创始人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提倡“仁爱”、崇尚:礼仪“,主张以德治国、以民为本。他所处的时代是百家争鸣、学术繁荣昌盛的时代。他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学说。加上后人的不断补充,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其中包括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儒家思想体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也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来传统美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要基础。其精华部分已经日益显示出对现代经济、现代管理和现代人类文明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从实践中看,日本具有特色的企业管理是日本成功的重要因素。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各国先进文化的民族,在管理中既吸收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也汲取本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事实上,儒家文化对日本企业界的影响是相当广泛的。日本的许多企业家把儒家思想,比如“以人为本”、“任人为贤”、“贵在人和、”“敬天爱人”等作为企业的经营信条。日本实业界号称一代霸主的著名实业家社泽龙一写了一本《论语加算盘》的著作,总结自己成功的经营之道就是一手拨算盘、一手捧《论语》。既讲精打细算的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二者相互补充,大大有益于事业的发展。他的著作和成功的实践经验对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相当大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新加坡、韩国以及香港和台湾等地的影响更加直接。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自幼熟读儒家的经典,并且把儒家的思想用到了经营当中,讲求“信用”、“意气”,讲求“忠恕”之道,被称为一代儒商。新加坡内阁咨政李光耀,在谈治理新加坡经验的时候说: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那幺我们是无法克服过去那些困难的。四十年的治国经验使我相信道德、价值和伦理规范,对建设一个健全稳定的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许多陈腐的观点,以及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受到冲击,同时出现了一切向钱看、不择手段赚钱的现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道德滑坡。这些不正常的现象是不是发展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呢?发展市场经济是不是一定要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呢?是不是一定要以牺牲道德为代价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一些明智的企业家越来越认识到讲求“诚实”、“信用”……等等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与道德风尚的建设,出现了一批新的儒商。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及其丰富。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有些观点是已经陈腐过时而成为禁锢人们头脑的枷锁,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糟粕。因为儒家文化根本上是一种农业社会的文化。在管理方面,它强调的是家族式管理,不是民主的管理。它是一种家长制,这种家长制与现代企业管理是完全相悖的。它强调人生依附观念,强调人治,强调中庸,反对竞争原则;同时,儒家还主张崇古和繁文缛节等等。这些思想是同市场观念和现代企业管理相冲突、相矛盾的。不过,其中也包含了许多具有生命力的永恒的哲理和精华。比如,儒家非常强调人的进取精神,强调社会的责任感和仁爱精神等等。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条分缕析、去污存精,将科学合理的成分接纳到现代管理当中,形成更具东方式的管理模式,同时也有可能为当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哲学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面对现代企业管理,儒家文化又能够提供我们什幺呢?
首先,以人为本。
儒家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治理国家应该以富民为本,“民为帮本,本固帮矣”。人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了,国家才能够安宁。现代经济与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然而一些人往往只注重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了创造财富的人,不懂得社会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
在企业管理当中,也存在见物不见人的倾向。东亚一些国家继承儒家学说,在企业经营当中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重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其次,儒家主张以义统利。
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孟子说:“先义后利”,以义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不取不义之财,反对为富不仁。
如何认识“义”和“利”的关系,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有人极力批判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认为它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儒家倡导的“义”是指整体的利益、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强调生财有大道,利己不损人。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可见,孔子不是反对致富,而是主张正当致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每个企业也都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形成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积极的因素,必须肯定。但是,对于任何事物都不应过分强调,如果只讲功利主义,甚至一切向钱看,不择手段地牟取暴利,既不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的正常运行。儒家强调“义”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在经营管理当中,一些企业家汲取了儒家的这一思想,明确提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经营宗旨。强调把追求利润与服务结合起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第三,儒家主张以德服人。
现代企业管理主要强调这制度与法律,这是十分必要的。孟子也曾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屡上》)。不过,儒家更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主张培育人的美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使人们高兴地按照道德准则去做他们应该做的事。孟子又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显然,制度、法律、规范应当是相辅相成、同时并重,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道德规范作为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是现代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
第四,儒家强调“仁者,莫大于爱”可见,仁的核心是一个“爱”字。
儒家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在家庭当中要“父慈子孝,兄良弟弟”(《礼记·礼运》)形成一种融洽温馨的亲情关系,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就整个社会来说,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强调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崇尚“仁爱、礼仪、忠恕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增进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感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以及日本的一些企业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作为重要的经营准则,并且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强调对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讲求具有人情味的管理,这正是东方管理的一大特色。在美国曾经轰动一时的一本书《掌握人性的管理》,提出激发员工的不二法则就是“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该如何对待别人”,这一被誉为管理的黄金准则,恰恰是孔子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
第五,儒家主张以信取仁。
诚实守信是儒家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人、人与人交往的一项基本原则。儒家认为“诚信者,天下之竭也”。主张真诚待人、诚实敬业、恪守信用、讲求信誉。“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苟逊不羁,蒙无异也”。诚实守信既是传统美德,也是历代经商之道。过去,我国许多个人小商号都挂着“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牌子,作为他们的经营信条。弄虚作假、欺骗顾客、不履行契约的企业,是难以长久存在的。被称为世界船王的包玉刚先生的成功之道就是“以信誉成交,借信誉发展”。事实上“诚信为本,信誉第一”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家的座右铭。同时,诚实与信用也是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精神支柱。
第六,儒家强调勤劳节俭。
儒家历来都主张勤劳治国,勤俭持家,“克勤与帮,克俭于家”。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这一优良传统,在世界上是很有影响的。每一个炎黄子孙,不论是读书治学,还是经商称贾,共同的特点都是十分勤奋刻苦,发奋图强,吃苦耐劳,并且也是比
f13勤劳节约的价值观念是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因为任何企业都有把效益放在首位,都有一个如何激励人勤奋工作、奋发向上的问题,都有一个精打细算、降低成本以提高效益的问题。
第七,儒家强调严于律己。
儒家主张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撈渖碚涣疃校黄渖聿徽淞畈淮訑(《论语·子路》);撊舭蔡煜拢匦胂日渖恚荒茏灾疲罂梢灾稳耍荒苤稳耍缓竽芪脭。这几句话强调的是,要管理好别人,首先要管理好自己;要正人首先要正己。
作为一个领导人,应当在才学、能力、品德、气质、作风等各个方面率先垂范,为人表,严格要求自己。这也正是作为现代企业经营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八,儒家注重重才尚贤。
儒家主张撌Φ雷鹧蠑,尊师重教,重人才、尚贤能。摴⑺ハ涤谌瞬牛τ诓懦桑涤刹殴銛充分阐述了人才的重要性。用人之道强调撔硎恐绫厍笃涫担萌酥醯本∑洳艛;撗∈坑媚懿痪谐び讛;摻鹞拮愠啵宋尥耆藬;撚萌巳缙鳎魅∑涑等等。这些论述可以用于充实现代管理理论,用于经营管理的实践之中。
第九,西方人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强调个性的自由;儒家主张的是撔奚怼⑵爰摇⒅喂⑵教煜聰,把个人、家、国、天下四者统一起来,在社会整体中建立个人的价值。强调培养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撎煜抡叻且蝗酥煜拢煜氯酥煜乱矓;撎煜滦送觯シ蛴性饠,倡导撓忍煜轮嵌牵筇煜轮侄謹(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崇高的人生价值的追求。从总体上说,儒家强调的是整体,也并不忽视个性。以后历代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而使个性受到了压抑。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强调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但也出现了一些过分贪婪、自私,对社会以及企业漠不关心的倾向。所以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群体意识和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高度责任感,处理个人与整体的关系,在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基础上,增强整体的凝聚力,强调群体意识与团队精神,强调实现个人价值与奉献社会相融合,这也正是东方式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
儒家文化不仅从伦理道德、观念意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管理哲学等方面为现代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成分,而且古代儒家学说中还包含了许多对管理活动的直接论述,如:撚μ煜轮陨煜轮疲痪偬煜轮疲怨┨煜轮褦的理财之道;摲彩略ピ蛄ⅲ辉ピ蚍蠑(《中庸》)的预测观点,以及许多关于决策和战略决策的精辟论述,至今仍被一些企业家所研究和学习。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发展进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经过提炼和生化所形成的社会习俗、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观念意识等的总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一个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存在几千年,是因为它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认为,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它积极的、合理的因素,都是世界文化财富的组成部分。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肯定某一文化或否定某一文化,而是应该站在一个高处,兼收并蓄,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管理要求出发,博采众家之长,在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的基础上,来丰富现代管理理论,推进东方管理科学的发展。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因此,根据这一点,有人把儒家文化称为农业文明,或是封建文化;把西方文化称为工业文明,或是资本文化。事实上,这种划分颇值得商榷:首先,一个民族文化的主流与核心部分是长期积累起来的人类文明的结晶,这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也是不断发展、充实和不断完善的。只适应某一历史阶段需要的过时的东西,自然应该被淘汰。中国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同样面临着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进行提炼、重塑和发展的问题。所以就要以宽阔的胸怀吸收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又要使儒家文化的优秀部分得以发扬光大,并且走向世界,为当代世界科学文化和管理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猛进如潮的二十一世纪,儒家文化必然会在世界经济生活产生越来越深远影响。
第三篇: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
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
黄林2008301510052电气五班
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风靡全球。人们发现,精神文化就像企业机体的神经中枢和潜意识,是其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有专家预言,21世纪的企业竞争,实质上将是文化竞争。长久以来,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和核心的传统文化,已牢固地沉淀于中华民族的心理,形成长盛不衰的传统美德、人格价值及品行修养,激励着我们承担起人生责任、社会责任及时代使命。
儒家思想倡导道德文化的合理化,它指出,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是因为天生就有良知,有仁爱之心,有道德本性。“三纲”、“五伦”及“八德”,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赋予整个社会严谨的“人伦”理念,强调人际关系秩序化,推行道德伦理、社会规范以及各种礼节,主张建立一个用礼治调节法治的德治社会。儒家思想还要求人们“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约束管制生命个体的言语行为,遵守严明的礼制,安于君臣、父子、尊卑的地位,不僭越,不逾矩,以实现那种“天人合一”的社会状态,和谐而安宁。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与儒家思想有极大的渊源。对此,我们不妨探个究竟。企业文化,说大就大,说小可小。大到包括群体意识、思维方式,小到一个人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它是全员价值、需求与行为的共同写照,所有人都要参与滋育。他们的人生观——生活目的及价值,职业观——个人工作的意义,企业观——企业存在的理由。三者集合,共同构成企业价值观。企业应当整合不同观念,形成统一的道德理念及规范,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文化本质是向善向上的,它塑造的是一个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开拓创新、恪尽职守、思路开阔、协作分工的团体。《孟子·尽心上》中有语:“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作为一个企业人,不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忠诚敬业,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诚实守信,是人人所希望见到的。《礼记·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企业所追求的诸如此类关于人的精神品格和品行修养,无一不是儒家思想的延伸、发扬和创新。
企业文化的力量非常巨大。许多事实证明,优良的企业文化至少有:
1、规范力——约束人,从心理上行为上促使员工遵章守纪;
2、导向力——号召人,引导人们把个人理想凝集成企业同一目标;
3、凝聚力——团结人,人际关系和谐有序,内聚力强,员工精诚合作;
4、激励力——鼓舞人,提升员工成就感与责任感,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无可否认,儒家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和狭隘性。在其群体意识范畴里,人与人有着严明的层别,社会具有严格的等级化,下一层必须听从于上一层,上一层拥有决定下一层的生死权。在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文思想的影响下,权力绝大程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常常致使人治代替法治,官僚主义易于泛滥,各种指令、信息及行动自上而下进行传递、贯彻和实施,下一层处于被动局面。这对于凸现企业文化的力量,发挥团队优势,是一大障碍。如何辨证对待儒家思想,取之精华弃之糟粕,是至关重要的。
文明空前发展,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仍旧牢牢根植于人的内心,企业经营管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十分深远。一个企业的文化,只有建立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其精神源泉和
发展动力才能持久。
第四篇:现代企业管理论文
海尔经过20多年,从一个曾经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为如今一个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是什么创造了海尔如此神速发展的奇迹?我总结了一下大概就是一下几点吧。
1、“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你能够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建多大舞台。
现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SBU。
2、授权与监督相结合海尔集团制定了三条规定:在位要受控,升迁靠竞争,届满要轮岗。
3.不断创新,永无止境。提到创新,要数海尔的OEC管理模式了,OEC管理的核心就是变,变就是创新,“日清日高”精益求精。海尔OEC管理的理念与鲁化水泥厂精细管理提到的“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该厂厂长提出的“解决问题在现场”、“抓反复,反复抓”等理念也是不谋而合。这些理念在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做事的效率和效果有百得而无一害。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学海尔的管理模式,更要注重学其精神,将其精神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创新,使其成活、发展。
4.海尔吃“休克鱼”理论。海尔吃“休克鱼”的管理模式是海尔务实精神的精华所在。这种鱼不缺头少尾,只是处于休克状态,但由于管理不善而处于濒危状态。海尔收购或兼并的企业正是这些“休克鱼”。厂房、设备都可以加以利用,通过海尔的一套成熟的管理经验、管理模式,便可使之“激活”,使休克鱼苏醒过来,扭亏为盈。
5.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这是海尔追求卓越的一种思想。在追求卓越的经营哲学的思想 下,定出一系列的经营目标,例如海尔在兼并其他企业的时候,定出一系列的标准,必须要达到这 些标准才去兼并。为什么呢?张总裁说,如果它不达到这些目标,你去兼并,看似企业规模扩大,实际上最终给企业带来的是灾难。所以他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东方亮了再亮西方。在多元化经营方 面,很多企业是东方不亮西方亮,但海尔在这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的经营理念指导下,他们在 兼并的时候始终坚持东方亮了再亮西方。所以海尔从 1995 年开始走了这样一条兼并扩张的路,兼并 18 家企业,是家家成功,没有一家是不成功的。
6.明天的目标比今天要更高。这是海尔日清的原理,今天的结果一定要比昨天好,叫日清日高。
7.先谋事再谋利。这是海尔的品牌战略,一直坚持十几年,始终告诫员工做事情是先做人,先谋事,先创品牌,再获利。
8.不断地否定自我,不断地开创新的市场,以变制变。海尔能够始终在产品开发上走到很前沿 的位置,在市场的竞争中,它核心的竞争力量是它的文化,是它的研发能力,是它的创新精神。
9.先卖信誉再卖产品。这是它的一种真诚服务。1997 年北京的夏天是很多年来最热的一次,海尔的空调就承诺 24 小时安装到位。由于当时北京天气特别地炎热,很多人集中迅速地购买空调,安装的人员不够,怎么办呢?海尔派了架专机从青岛送来了 100 名安装工人。“真诚到永远”是海 尔一句非常著名的广告词。
10.内有文化,外有市场。这是海尔文化扩张的一个理念。只要把内部的文化做好,就可以用无 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用文化和管理的输入去扩大海尔外部的市场。
11.国门之内无名牌。这是海尔始终在走的一条经营战略。很多企业在竞争国内的名牌,海尔要 做名牌一定是全世界,在全世界,在全球范围内的名牌才是真正的名牌。
从海尔管理企业的经验来看,我得出了以下的几点启示:
1.企业领导层的认识和决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
众所周知,当张瑞敏1984年到海尔走马上任时,海尔是一个严重亏损、人心涣散、濒
临倒闭的企业。在张瑞敏的带领下,青岛海尔由年亏损174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达到268亿元,产品涉及冰箱、空调、洗衣机、手机、电脑、冰柜、微波炉、洗碗机等13个门类58个系列9200多种,并且远销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大型电器企业集团,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海尔能有今天的辉煌,作为领头人的张瑞敏可以说居功至伟,他本人也成为首位在哈佛管理学院授课的中国企业家。由此可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当然,张瑞敏的成功不仅在于救活了一个企业、创立了一个品牌,更在于他创造了一种文化模式。从海尔以及许多其他知名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来看,有一个共同点即是:企业领导层对企业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培育企业文化的决心,是其企业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
2.切合实际的文化功能定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海尔集团的发展经历了以质量创品牌、以多元化促扩张、以国际化推动企业上档次的阶段,其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也由质量、服务向创新和快速的市场反应、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追求卓越)不断转变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海尔集团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不断提出新的目标,使企业文化始终保持着活力,始终起着整合员工和企业理念的作用。
所以,真正的企业文化建设必然要切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3.管理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关于海尔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张瑞敏有一个很出名的“斜坡球”理论,即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犹如一个沿斜坡往上运动的球,要保持在斜坡上不滚下来,需要一个止动力,要使球体向上运动,还需要一个上升力,这个止动力即企业的基础管理,这个上升力即创新能力。4.员工认同度是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志
走进海尔的工厂,我们看到的是花园似的厂房,整洁有序的生产现场,身着淡蓝色服装的海尔员工全神贯注,生产线上的产品一台接一台,车间板报上张贴着各种精细的统计表格、最佳与最差员工的照片、员工自己创作的体现海尔精神的漫画等等,让人感受到一种管理规范、充满活力的气氛。这就是海尔文化的具体体现,它得到了每一个海尔员工的认同,深刻地融入了每一个海尔人的心灵。所以,企业文化是否能够发挥其功能,关键在于它是否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
5.合理有效的培育机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企业文化的培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之中的。它要依托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的过程,它是在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的基础上体现、总结、归纳出来并反作用于每个员工的观念和行为之上的,是一种观念的生成和升华的过程。
第五篇:现代企业管理论文
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心得电子信息工程 电信0902班 李杰
本学期我们有科选修课是唐文斌老师的《现代企业管理》,最开始因为我们是一名工科生,对诸于此类的课程不太感兴趣,抱着一种听故事的心理去对待这个课程。但随着深入的讲学,我发现了学习这科课程的重要性。如果你将来要想成为一名领导者,这个课程对你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每次我都会坐在第一排仔细的听老师讲的每一堂课。
唐文斌老师从最基本的管理以及企业的概念开始讲起,教会我们一些基本的企业管理知识。唐老师告诉我们他以前不是学这个的,后来阴差阳错的学了这个直至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唐老师不仅仅是讲关于课内的知识,还通过举例来使我们对现代企业管理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老师通过自己以前的工作经历教会我们如何做事,怎样做人。如何处理好自己与自己工作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自己与领导的关系。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尤其是作为一名工科学生,很感谢学校给我们一个学习管理的机会,更感谢老师为我们做的详细讲解,下面我将概括一下本课程老师讲述的内容。
我个人觉得学习好现代企业管理学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字,管理、规划与领导。下面我一一来为这几个词做具体的分析。
所谓管理,他的基本内容就是协调。他的实质是一种手段。他的作用在于他的有效性。管理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资源,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的活动过程。他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他是效率和效益的统一,是维持与创新的统一,是理性手段和非理性手段的统一。
谈到管理就少不了管理者,所谓管理者,他是管理的主体,即 管理活动的发起者,执行者。根据所处的层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低层管理者。而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你必须要具有的基本素质包括品德素质、知识素质、基本技能和体能素质。现代文明中最突出的管理就是企业管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企业管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大。事实证明,凡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就必须有管理。多数人在一起活动,如果没有协调、配合、控制,就无法有序的进行企业经济活动,也不能彼此正常的生活。社会越进步,管理也显得越重要。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带有普遍性,只要运用得当,就能起到协调活动,促进企业的发展。这就需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相互协调合作,才能使企业做好做大,才能使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要管理好企业,甚至管理好一个集体,学好一门课程,掌握一门技术等等。你都必须实现做好规划,怎样规划,规划的怎样,将直接影响你公司的业绩,你集体的好坏,你课程的优劣,你技术的熟练程度。规划的时候,你需要了解你说管理系统的构成,例如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环境等等。再往下规划,又如管理有哪些方法,他包括管理辩证法、管理的认识论、管理文化和管理科学价值观等。管理的方法体系,如法律体系、行政体系、经济体系、教育体系和技术体系。
当然为了做好做完整你的规划,你还必须做适当的调查。调查的方法又分好几种,包括实地调查法、观察法与观察法。要做好调查,你必须先设计好你的调查方案,列出需要和可能,精度与费用,还包括数据的采集,最后需要撰写调查报告作出结论运用到你的管理中去。从而得出最好的从事方法。当然仅凭市场调查不足以使你做好做大你的企业,你得对于将来的市场有个很好的预测,估量市场到底有多大,会不会高开低走,会不会曲线变化等等,是赚的大还是赔的大。
这就需要一位很好的决策者,也就是所谓的领导。领导是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利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领导工作包括五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即客观环境)、职权和领导行为。
先来谈谈组织,组织的结构类型包括直线制和矩阵制组织结构。其中直线制,主要包括地区结构和市场结构。而矩阵制组织结构则包括双重机构,双层领导。这种双重结构有一点不好,就是易产生责任不清的现象。
领导者必须具有努力进取,强烈的领导愿望,正直与诚实,而且要自信,拥有睿智,当然要具有相关的工作知识与技能。领导者还应该具有特许的素质。包括他可以倡导变革,有胆有识,信任他人,追求价值,思维缜密等。对待员工部下要公平对待赏罚有度,同时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被领导者是相对于领导者来说的,是指在领导活动中执行具体决策方案、命令、任务,实现组织目标的具体执行者,是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处于被领导地位的人员。
被领导者是领导活动中的基本要素。他们在领导活动中一身兼二任:对领导者来说,他们是客体;对群体目标来说,他们又与领导者共同构成了活动主体。离开了被领导者,领导者就无法实施领导活动。其本质是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是由被领导者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决定的。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是领导活动中的基本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既协调统一又矛盾冲突。它们的互动关系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领导者对下属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给予认可,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领导者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下属的需求并对下属的需求予以适当的满足;领导者通过经常有效的沟通,与下属分享信息,帮助下属了解组织对员工的要求、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
2、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领导者的决策效能有赖于被领导者执行与
实施的程度;领导者权威的大小取决于被领导者心理认同的程度;被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领导者的命运。
客观环境最基本的目的和要求:提供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并定期为职工进行职业病检查。如果企业做到这点或企业规模做得很大,可以考虑提供更加舒适甚至是豪华的工作环境
职权的分配主要讲究平衡与效率分两点,第一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对企业的忠诚度是企业职权分配过程中要考虑的关键要素。分配职权实际上就是在分配影响力,在决定某个岗位影响力的大小。企业必然希望员工能够认同公司战略目标并以此为导向持续的发挥岗位的影响力,而这两点都需要对企业的忠诚度。第二是 员工与企业文化的相容性我们经常会看到,背景显赫的“空降兵”在经过痛苦的融入过程后宣告失败而黯然出局。无论是企业还
是个人,都不愿看到这样的结局。见多了这种悲欢离合的场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空降兵持冷静的态度,不敢轻易的予以重任。我们发现企业的“助理”越来越多,每个企业的“助理”的职权又有所不同。甚至在同一个企业,不同的助理的定位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除去胜任能力因素之外,能否认同企业的风格、真正的融入企业,是企业担心的最大问题,在职权分配方面必然也有所保留。若没有数年的考验,看其是否真的能够按照企业的游戏规则做事,企业是不会真正的授予实权的。否则,一旦失败,给企业的负面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
领导行为的七种模式分别是,独裁型。推销型。报告型,咨询型。参与型。授权型。自主型。造成他们行为模式的不同的具体原因我个人觉得是在于领导者本身,包括领导者的为人,性格以及处事态度等等。
总之,学好企业管理这门课程,我觉得要弄通管理、规划与领导这三个关键词。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怎样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才是最关键的。
以上是我概括的这门课程的内容,肯定也是有很多漏掉部分的,比如说老师极力强调的做人部分。
学习完本课程之后,我不仅是对现代企业管理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还认识到管理虽然不能直接生产价值,却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他劳动力的生产效率。管理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必需,更是全社会的课题。
《现代企业管理》这门课作为一门选修课,我感到已经很满意了。再来因为我是工科生,虽说管理无处不在,但却从未从理论上学习过管理,总觉得管理这门学科太抽象,不像科学,没有计算的准确性,学习这门《现代企业管理》使我发现原来管理没那么抽象,它也有理可循,只是不像数学般直观罢了。
在这以后的大学时光,可以用倒计时来测算了,因为我的大学时光已经走过了一大半,还有一整年的时间了,想一下似乎就在昨天发生的事情,其实已经快三年了,时间过的多快只能用转眼间来形容了。
我会把握好最后的一年的,学到尽量多的东西,我会做好的,在我即将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会让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素质的我走向社会!
最后,再次感谢唐老师,让我们初步了解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学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