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影《荒野生存》影评
《荒野生存》——飘荡在旷野的生命之诗
彭彤:文
无论人们对这位美国小伙子的行径如何解析,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他不顾一 切按自已的方式诠释生活的同时,从中得到了最真实的快乐。
总有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活着,为什么?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标注着存在的注脚。爱情、名利、社会、责任…… 事实上,自离开母体那一刻起,我们已如箭离弦。二十四岁的克里斯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轨迹。他抛开一切奔向自由,那是一种几近疯 狂的自由,没有金钱,没有人际,没有家庭,甚至没有名姓。与其说他是在逃避,毋如说彻 底选择了剥离。剥离后的克里斯身轻如燕,在挣掉最后一丝羁绊后(抛下汽车、铰掉身份证、烧毁现钞),他负着一个大包消失在美国犹他州的莽莽旷野中,如流星划过天际,用短暂的 燃烧映亮了生命之河的苍穹。1992 年,在美国阿拉斯加的荒原上,人们发现了一具年轻的尸体,死者形容枯槁、身 无长物,几本平装书和一本以第三人称写就的旅行日志上刻划着他生前的零散片断。尸检时,遗体仅 67 磅,死因是饥饿,此前,这位孤独的浪者已独自在阿拉斯加荒原上生存了 112 天。这就是电影 《荒野生存》 主人公的原形——美国大学生克里斯托弗·约翰逊·迈克坎德雷斯,一位名牌大学的青年才俊,一个富裕家庭的独生子,一名从肉体到灵魂都“在路上”的自我 放逐者。影片取材于美国作家乔恩·科莱考尔的纪实名篇《阿拉斯加之死》,原著依据克里斯的 真实经历达成。作者遍访主角的亲朋好友及路上伙伴,沿足迹做了详实考察,发表后即引起 了轰动。十年前,西恩·潘就滋生了将其搬上银幕的念头,迟迟没有启动,是一直在等待原 型人物——迈克坎德雷斯家族的许可,该家族最终被影帝的诚意打动,那个偏执而纯粹的美 国大男孩终于走上了银幕。身为奥斯卡、金球、戛纳、威尼斯、柏林五大圣殿的大满贯影帝,作为导演的西恩·潘 没有他在台前那么出色,《荒野生存》是其执导的第四部作品,这部影片终于让人们见识了 这位前台巨星的幕后才华。影片画面简洁,音乐纯畅,以插叙和夹议的手法拼接出克里斯短 暂而灿烂的人生。全片皆为实景拍摄,为了再现当时的情景,剧组横越美国大陆,四赴阿拉 斯加,将克里斯之路完全重蹈了一遍。剧组人员表示:这不仅是一次艰苦的拍摄过程,更像 是每个参与者的洗礼,“潘是用心灵来拍摄这部电影”。另外,凭着西恩·潘在好莱坞的广 阔人脉,该片邀得大批巨星加盟。主演埃米尔·赫斯基是近年来在美国蹿红的新生代演技派 明星,据说他
与真实的克里斯在外形和气质上都极为酷似。配角阵容也分外强悍,仅三位主 配,其获得的个人奥斯卡提名就达七次之多。连续两年获奥斯卡最佳配乐的乐坛大师古斯塔 沃·桑塔奥莱亚也倾力压阵,他为影片注入了诗一样的气韵…… 面对克里斯的故事,好莱坞大牌们都不遗余力,看得出,他们对那条简单而有力的生命 心存敬畏。影片于 2007 年 9 月在美国上演,以不可阻遏之势横扫各类大奖。在纽约哥谭奖夺魁后,该片相继获演员金球奖、城市影评人协会奖、演员工会奖等多项重头奖项的垂青,在今年的 奥斯卡盛会中,《荒野生存》再获两项提名……其实,无论该片摘得多少桂冠,其真正动人 处并不是导演的手法、演员的技巧、醉人的音乐,而是贯穿全片的克里斯精神,他用短暂的 一生为影片注入了永恒的力量,至少,他打动了那些能被他打动的人(这并非他想要的结果)。每个人都有梦,对很多人而言,漂泊情结是挥之不去的梦魇,但谁都清楚,真正的放弃 并不容易,在现今社会,太多的束缚让人们的翅膀退化枯萎。“自由上路,追寻爱与理想的 波希米亚,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杰克·凯鲁亚克和他的《在路上》成为了一代又一
代人的精神图腾。“无径之林,常有乐趣;无人之岸,几多惊喜;世外桃源,何处寻觅;聆听涛乐,须 在海里;爱你,爱我,更爱自然。影片以拜伦的诗为开场白,将人们直接导入了克里斯 ” 的精神殿堂。1990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南方名校的克里斯,剪掉了他所有的卡片和 证件,也剪掉了与家人间的一切联系。临行前,克里斯将账上的 24000 美元悉数捐赠后,驾 车奔向了远方。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生命之旅,种种迹象表明,他没想过要回头。关于克里斯的动机,很难给出准确的诠释,只知道他的行为撩动着人内心最隐密的欲望。影片试着在其对父母婚姻状态的不满上溯到源头,当别人问及家庭时,克里斯借梭罗的话转 达内心:“我宁可不要爱情、金钱、信仰、名誉、公平,也要事实的真相。”他追寻的真相 到底是什么?是生命的密码还是对世俗的疑惑?其实,诱因并没那么重要,有些材质注定会 燃烧,何必在意点亮他的是哪根火柴。像鸟一样飞翔,如花一样绽放,隐姓埋名后的克里斯拥抱着他想要的一切。这位情热似 火的理想主义者着迷于托尔斯泰的作品和杰克· 伦敦笔下狂野的自然风光,他撒开脚步在大 自然的怀抱中徜徉,像圣徒在接受神圣的洗礼。在路上,克里斯遇到的人形形色色,待他如子的中年情侣、情若兄弟的农场主、情窦初 开的吉普赛少女、想与其相
依为命的鳏居老兵……他们都向这位可爱而执着的流浪男孩伸出 了温暖的手,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小伙子内心那缕刺目的阳光。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挡游子向 前的步履,两年里,他像风一样在美国大陆上漂荡。事实上,克里斯并非心如铁石,濒死前,他在日志上写道:快乐只有拿出来分享,才是真正的快乐。说明那些路上的温情深深触动了 他敏感的神经。人总有倦怠的时候,像风一样自由的克里斯也滋生过停泊的念头。当熟悉的钢筋水泥映 入眼帘,露宿街头的流浪汉、衣冠楚楚的白领再次撞击着他敏锐的心房,他恍觉眼前西装革 履的男子就是他自已,这让他在城市一刻也无法驻足。毋须讳言,源自现实的失望让克里斯 对社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他不能忍受虚伪,更不能接受被体制所复制,这在他与朋友喝酒 狂喊: “社会!”时表露无遗。阿拉斯加,无垠的洁白荒原,克里斯将这里当成了漂泊的理想锚地,他像海明威笔下的 狮子般踽踽独行,向心中的乞力马扎罗攀登。在荒原上一辆废弃的公车上,克里斯度过了一 生最后的一段时光。没有指南针,没有雪地装备,只有十磅米和几本钟爱的书籍,一支点二 二口径的猎枪成了其获取食物的唯一凭仗。洁净的空气滋润着克里斯坦荡的心灵,与此同时,如影随形的饥饿也吞噬着他疲惫的身 躯,当意欲离开时,一条涨水的大河阻住了克里斯的归途……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漂泊者仰 望着天空,蓝天上白云飘荡、光彩斑斓。那一瞬,以路为家的游子心里充溢的是幸福,他眼 含热泪,面带微笑,因为,他用生命博得了面对死神时微笑的权利。仅此一点,这部主题凝 重的电影就绝不算悲剧。身畔,一块木板上刻着克里斯留给人世的最后话语:我度过了快乐 的一生,感谢这个世界!与赫尔措格的《灰熊人》一样,《荒野生存》映后虽好评如潮,但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克里斯到底是个超越命运的传奇英雄,还是一名有勇无谋的白痴,甚至是个只顾自已的自恋 狂。对此,好莱坞浪子西恩·潘非常不屑: “总有许多人要对一部电影加上什么明确的道德 指向和是非观,而从不在这样一个闪光的生命前,审视一下自已灵魂深处的无聊和卑琐。” 克里斯走了,阿拉斯加静寂如昔,风掠过麦金利峰起伏的山峦,将这里的一切深掩在厚 厚的银白里。在那片亘古如初的荒原上,栖息着一颗驿动的心和一具自由的灵魂,掩藏着一 份用生命写成的信仰声明。
如果认为快乐人生来自人际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上帝把快乐放在我们四
周,大自然能给心灵以真正的力量。我们要做的,只是改变一下视角。
第二篇:荒野生存影评2
一个人的生命之旅 • Into The Wild
早在brett anderson歌唱the wild ones,黑塞的卡门德青畅游乡间,塞林格书写麦田守望者,兰波杀死作为诗人的自己跑到非洲追逐太阳玩儿的时候起,对非人类之物与逃逸这种行为本身的深切向往就成了所有历史悠久的情结之一.圣经上说人不能独自生存,极致的自由意味着极致的孤独.我在反复念诵这句话的时候,想到的只是孤独的不同种类,在人群中感到的孤独与在荒野中感到的孤单究竟哪种更加难以忍受?当古龙笔下的剑客带着行走于荒野之中的神情穿过满是高手的厅堂,我不再知道荒野和现实的区别,却只体会到了所谓强者,就是能够不理会不想理会的一切,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人.事实是我们只有在自己的世界中才不会孤独.可问题是我们在只有自己的世界中却难以生存,于是我们苟且偷生,生吞了孤独,却又被它活剥.因此对每一个憎恨吃屎的人来说,与社会决裂前都有一个要问自己的问题 : 你是否已经强到了对这一切说fuck off ?
我们是不举的衰神,我们自己掂量了一下自己,决定还是把头默默的低下去继续,其间用很多精神食粮和爱情信仰调调味,让它容易下咽一些.而成为了传奇的人物们却不接受这样的活法,他们说,即使活不下去,也要活的happy.影片最后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说,快乐只有被分享才是真的,可我纳闷儿,不正是那些转瞬即逝的相遇带来的美好体验,完美的教会了每个人孤独的含义?
自然界:压倒一切的是冷酷
Sean Penn的Into the Wild在巴黎上映后,观众和评论一片叫好声,几乎有可能是今年最受好评的一部通俗美国电影。我在网上看了一些片段以后,实在没办法说服自己花两个半小时去看这么一部片子,其中渗透的价值观我基本无法赞同。
电影本身根据那个著名的美国青年Christopher McCandless身无分文前去阿拉斯加去拥抱大自然,结果饿死在Denali国家公园里的真事儿改编。这个片子从我看过的几十分钟片段我又可以把它归为cinema of propaganda,一部毫无保留的推崇一个东西同时又毫无保留的否认另一种东西的电影。
我想起了2005年我看的这部赫尔佐格的纪录片Grizzly Man,讲了一个和Chris极为类似的人物,Tim Treadwell,也是自我隔绝于正常社会之外,每年前往阿拉斯加三个月在国家公园里和野生灰熊住在一起,自我树立起一个灰熊保护者的形象。结果在最后一次阿拉斯加之旅中,他和她的女友被凶猛的灰熊双双吃掉。这个片子很大的部分是根据后来搜救队找到的Tim Treadwell的DV机拍摄的几十盘磁带剪辑而成的,甚至有他本人被熊吃掉的那一刻的纪录。(为了不刺激观众,赫尔佐格只把声音播出,但
是依然让人异常胆战心惊……)。在Tim Treadwell自拍的素材里,我感到我看到了一个,怎么说,实质上因为极度失落而脆弱的青年,在一个看似自由的自然环境里,把灰熊这种凶猛的动物当成了善意的人来对待。说的更直白,一腔情愿的将自己的情感加之于灰熊的身上,用比较周星驰的口气来说:“丝毫也不考虑对方的感受。”
赫尔佐格在片尾说了一段我认为极有水平的话(伴随着一张灰熊的脸的特写):“ what haunts me is that in all the faces of all the bears that Treadwell ever filmed, I discover no kinship, no understanding, no mercy.I see only the overwhelming indifference of nature.To me, there is no thing as a secret world of the bears.And this blank stare speaks only of a half-bored interest in food.But for Timothy Treadwell, this bear was a friend, a savior."
大意是:”让我恐惧的是在那些Treadwell拍摄的熊脸的表情里,我没看到任何对亲近关系的认同,没看到任何理解,没看到任何怜悯。我只看到了自然界中压倒一切的冷酷。对我来说,那里没有一个所谓的灰熊的神秘世界。这些空洞的凝视仅仅代表了它半迟钝的对猎物的兴趣。但是对于Timothy Treadwell来说,这只熊就是朋友,是救世主。“
我的立场更靠近赫尔佐格。认为自然界是救世主的想法其实人本身脆弱,虚妄和盲目的一厢情愿而已。人类社会本身也是从自然界发展而来,说得宏观一点,它就是地球几十亿年历史中的一个芝麻粒大小的时间段而已。它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的运行原则从本质上也丝毫没有超出自然界之外。我们在现实社会中所遇到的困难在自然界只会平行转移,也因此不存在一个脱离人类社会之外的美好自然界等待我们去逃逸其中。Into The Wild这个片名本身就很可笑,人根本不需要出发去阿拉斯加才能Into The Wild,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个Jungle,本身就已经Wild的无以复加了。人的问题只能在自身的肉体和精神上自我面对和解决,除此之外,逃到哪儿都没有用。连这个都无法认识到,拍出的片子只能是误导大众。
我特别奇怪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怎么会在Sean Penn那儿得到了一个相反的结论:一个青年在森林里饿死了,他不是被自然拯救了,而是被自然吞噬了。这个残酷性实质上并没有因为电影里拍摄的雄壮景色,绚丽的大河瀑布,激动人心的音乐而有丝毫的改变。这一切都是人类自我的粉饰而已,自然界和许多动物的所谓美丽、宽容和温柔恰恰是我们这些具有社会性的人赋予它的,对此的不断臆想实际上只能起到”精神毒品“的作用。而Sean Penn在片子里所着力渲染的,那种属于人类的所谓的闪光的”勇气“,它恰恰是双刃剑,在一个正常的人类社会,这个勇气恰恰制造了我们每个人都为之厌恶和恐惧的”都市丛林“气氛,这个世界的财富,利益和社会等级正是靠不同程度的”勇气“来基本分配决定的。
如果要我说从Christopher McCandless身上看到了什么的话,我只看到了人在具有了精神生活以后,所表现出来的天真,幼稚,自负,自我膨胀,一厢情愿。(题外话,我至今也没想通,在美国规划下的国家公园里生活几个月,怎么会饿死人呢?在豆瓣论坛上读到的关于他的介绍,就是给他搭车的司机惊讶于他的自负,带了如此少的装备企图在野外生活)。我还是那句话,逃遁是人类的本能,它不带表任何的伟大和崇高,而且在很多时候,它不但解决不了肉体问题,也无法获得心灵解放。自然和人类社会其实没有区别,只有尊重人类社会本身,也才是对自然的尊重。同样的,一厢情愿的对待任何一个事物,无论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会给人的盲目应有的报复。它们是没有怜悯的。就如同在森林里饿死的Christopher McCandless和被熊吃掉的Timothy
Treadwell一样。也如同赫尔佐格所说:”I see only the overwhelming indifference of nature“。
一个人的自由能有多大?
电影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只是把Alex当成了一个不太专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阿拉斯加连冲锋衣裤、太阳镜和“沟太死”的高帮鞋都没有,居然还要好心的司机赠予一双涉水的胶皮靴子。各种举动类似于一次自发的野外求生训练。至于他离家出走的行为,在电影还没有给我们足够的解释之前,权且先当作一种年轻人渴望“在路上”的“凯鲁亚克式”冲动。毕竟,这种事儿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并不新鲜,“流浪”也算是有历史和现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人有钱有闲到了一定程度,多多少少都会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的意义,甚至通过各种形式奋起的反抗一下,这也没什么稀奇。
随后又发现,Alex的很多举动在固执己见的时候却又稍显幼稚,比如在拒绝父母提出要为他买一辆新车时,过于强烈的反对,不要就不要,干嘛疯子似的重复那么多遍things,things,things;比如在弃车徒步的开始,烧掉了手头剩余的现金,而后他在旅途中的遭遇也证明他并非不需要那些钱,而是一种急于跟过去撇清、留给自己一个干净起点的心态使然。这让我觉得虽然Alex的生活轨迹里没有提到一丝一毫的音乐元素,但却是切切实实符合着“摇滚精神”:要的东西也许没那么明确,即使明确也因为过于理想化而变得脆弱不堪,可是不想要的、反对的、急于划清界限的那些却永远那么旗帜鲜明。
对于离开和流浪的解读,无外乎追寻和逃避。Alex自己的言行时刻在提醒着我们,他皈依的生活方式是忠于自己内心诉求的一种追寻。他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这种自由的人生,即使不知道它的终点在哪里;而与此同时妹妹的旁白则告诉我们,不管用怎样与众不同的人生哲学掩饰下的出走永远都有逃避的嫌疑,父母之间情感不和谐的阴影时时刻刻笼罩在这个理想主义者的心头,于是Alex用这样一种单边的武断的不希望被打扰的出走行为将噩梦的感觉甩给了他的父母。即使我们不把这当成有意的报复,即使我们
不把道德的准绳拉得太高,当我们看到Alex的父亲颓然崩塌在马路中间老泪纵横的时候,当我们看到Alex的母亲一次次从梦魇里惊醒的时候,我们很难判断,究竟谁对谁的伤害更大一些?一个人的自由有多可贵?即使我们不愿意承认,可有些快乐的确是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一个人自由自我的同时,往往有另外一些人被默默的囚禁在提心吊胆之中。
Alex的信仰是:“快乐不是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帝将快乐放置于我们周围每一件事当中,人们灵魂的精髓来源于新的经历”。这话没错,只是不能绝对化,任何事物一旦被绝对化,即使不走向灭亡,也必然导致偏颇或者谬误。在Alex“泛物质化”的眼光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过是——甚至还不如——这一路上的浮光掠影,与人生的终极意义并无关联,自然情感化,情感物质化,并且自由绝对化,于是再真诚的情感也无法打动并且软化那种挣脱的欲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连同人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一并,被他反对并抛弃了。在Alex沿途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群中虽然看似偶然而杂乱,实则基本上涵盖了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全部类别:Jan和Rainey殷勤的友情,Tracy送上门的爱情,Ron给予他的亲情。可是这一切统统被Alex礼貌又断然的拒绝了,我不明白,这样一个看似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人,为什么从来没有反思和怀疑过?在整个流浪的过程里,这些偶然发生擦肩而过的情感关系,即使不能完全扭转Alex那种摒弃了人的因素的,对“绝对自然”和“野性呼唤”的执着的追求和回应,至少也应该让他重新去审视自己过于笃信的人生哲学。
一个人的自由能有多大?也许真的大不过他试图逃离的心魔。与错误的观念相比,偏执的坚持貌似正确的东西,更可能让人走上一条不归路。河对岸那顶Jan送给Alex的彩色毛线帽子再也拿不回来了,如果那帽子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美好的一面的话,这场景似乎隐喻着Alex自绝于人民的下场。最后的最后,已经皮包骨头的Alex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在纸上写下,“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快乐拿出来分享,才是真的快乐)”,这话真的没错,即使不经历这么九九八十一难也知道这话没错。可是Alex在最后的时刻真的快乐么?如果真的快乐的话,为什么镜头闪回的不是那些栉风沐雨日出日落,不是他曾经路过的草原山川河流和海洋,而是父母那遥不可及的温暖怀抱?如果真的像Alex相信的那样,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这段与众不同的经历又有什么分享的必要?如果人要不断改变对事物的看法来获得全新的体验,那小命儿都没了还体验个屁呢?谁也不知道Alex最后的两行泪水是恐惧、悔恨、还是分享了快乐之后功德圆满的激动和成就感?还是Ron留给他那句“when you forgive,you love(懂得原谅,才会有爱)”终于起了作用,让他在最后时刻体会到了一种别样的幸福。
第三篇:电影《荒野生存》观后感
电影《荒野生存》观后感
如果一个人远离人类社会,单独生活在荒野之中,完全与自然为伴的话,那后果很大可能就是他无法生存。如果短时间内回不到人类社会中来,那需要抵御严酷的自然条件的远古人类的命运——死亡,寿命不长的死亡——很快就会降临到他身上。当年梭罗生活在瓦尔登湖边的小木屋里,从其书中的细节看可以知道,他并非一直生活在那里,他也是要隔一段时间就回到人群组成的城镇社会去一趟的。一个是食物补充、必需品补充,一个是看到同类、与同类交流的需要。
美国电影《荒野生存》是根据真实人物、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主人公已经考取了名牌大学,家里也主动要给买一辆名牌轿车,一个中产阶级的新人将就此进入他不仅不愁吃喝还会有人间正常的爱情、亲情,有充分的精神生活空间的幸福生活的阳关大道。但是偏偏在这时候,他原来那种利用暑假横穿美国的内在精神需求终于总爆发了。他不仅砸烂了自己的汽车、撕掉了录取通知书,还同时将身份证驾驶本等等所有可以证明其在正常社会中的地位与身份的东西统统付之一炬,他甚至将身上仅有的一点钱也同时烧掉了。
他不辞而别,开始了一个人身无分文的的流浪;他要过一种不需要人类社会的任何符号和身份认定的绝对自由的生活!他用最极端的方式,决绝地押上自己的性命以后,将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可能偶尔会有但是绝对不会付诸实施的“自由”毅然决然地置诸个人的生命实践!
他是人类社会成千上万正常的、寻常的循规蹈矩的人生中的异数;在一定程度上,他自身的行为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容人反思的艺术。
演员相当逼真地再现了流浪者的精神头和饿到精瘦状态的身体。尽管其间不无年轻人的冲动、充满了准备不充分的盲动色彩,因为考虑不周和准备不足而使自己在流浪过程和纯粹的自然环境中屡屡捉襟见肘、窘困无助;但是其中对人生,对亲情,对人和人的关系,对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感悟性描绘,还经常显得很有思索。
它和另外一部也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涉足荒野》一样,都是以很具体地在荒野中的生存细节为主的片子,所以看起来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对于大多数无缘于那样的生活的人来说不啻一种借体体验,而对于多少有些那样的体验的人来说则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回味和不无唏嘘的感慨。同时也对这种一味投身自然不及其余的激情生活方式有所反思。
电影里加入了他在旅途中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尤其是其中一些比较深入的涉及友情亲情爱情的桥段,这给这部以人在荒野中的故事为主题的电影可能会显得单调的情节增加了一定的丰富性,毕竟电影观众还是习惯于看人和人之间的故事。而人和人之间的情愫,即使对一个立志要荒野生存的人来说,也是无法摆脱的温暖的记忆。
他最后在冬天的荒原上因为误食有毒的草根而死,临死前艰难地一笔一划地刻下了一行文字:我按照自己的意志活过,此生无憾。
这样的人生、这样的电影,当然不能用“没有意义、毫无价值”一言以蔽之,这不仅是他个人自由意志之下的人生选择,而且也是人类探索精神的一种表现;失败抑或成功往往不是直接的价值判断标准,其价值经常就是过程本身、选择本身蕴含的诸多精神元素。
他的决绝是大多数人无法望其项背的,也不需要去做那么绝对的事情。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形成的启发,却是对所有只能按照既定的人生轨道运行的大多数人具有参照与对比的意义的。人生的可能性其实很丰富,在某些时候,在某一段时间,我们是可以打破社会、他人甚至更多的时候是自我,在不知不觉中附加到自己身上的拘囿;至少在人与自然更融合更贴近的可能性上,去试着换个角度看待、理解一下自己的人生。
其实类似的反思,以及促进这样的反思的、脱离开既有生活轨道的、与自然相对融合的人间方式,早已有之;比如宗教的静修,比如骑车或者徒步的长途旅行,比如回归田园的隐居,比如周游列国走遍世界上大多数地方,等等。这些相对柔和的方式,既能给个人生活与精神世界以更广阔的参照,也大多无虞于自然环境对生命的致命威胁,近于两全其美。
虽然其本质依然是依托人类群居状态的个人独处的相对自由,但是纵观古今中外几千年来的人类史,人所能做到的,大致也只能到这个程度了。它们比较恰当地提醒了人,个体的人以及群体的人,人类自由的可能与重要。没有这样的参照与实践,日复一日的庸常生活就是庸常生活;有了这样的参照与实践,即便在形式上还是庸常生活,但是已经因为对比有了对“庸常生活”的价值认定,有了时时可以飞翔的翅膀。
第四篇:《荒野生存》观后感1000字
《荒野生存》观后感
一部根据克里斯托佛的真实故事改编,名叫《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的传记电影。讲述了一个具有社会精英潜质的年轻人放弃所有而开始一段以阿拉斯加荒野为目的地的流浪经历。
小说家乔恩克拉考尔通过走访与考察将其经历撰写成小说,之后导演西恩潘花了十年的时间又再改编成了电影。电影里的男主,出生于美国中产富裕家庭,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名校且成功报考哈佛法学院,在毕业之际还存足了高昂的学费。然而一夜之间,他决定放弃所有以及那些充满可能性的未来,毫无预兆地离家出走,开始了流浪生活。
关于男主离家出走的缘由,克拉考尔认为原因在于克里斯托佛是一个反现代文明主义的人。男主的妹妹是这么描述她哥哥的,克里斯以严格的道德尺度来衡量自己和身边的人,他冒险踏上一条孤独艰辛的道路,但他能在自己钟爱的书籍中找到慰籍。克里斯的离开是必然的,而且一开始绝不回头。我理解他的行为,他花了四年的时间结束了荒唐乏味的学校生活,完成了他的义务。现在他终于解脱了,逃离这个茫然、物质过剩的环境,逃离了父母,这一切淹没了他的存在意义。
而克拉考尔则以认同的态度说:克里斯固执己见且年少冲动,但内心纯洁。他最出色之处在于不愿妥协,他相信生活的目的不是沿袭捷径。但电影里有这么一幕,克里斯和从事农作经营的韦恩在酒吧里聊天,男主说:或许等我回来之后,我可以把经历写成小说,关于逃离这个病态社会。我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总是要审判、控制他人,这所有一切对我来说毫无意义。韦恩问他指的是哪些人,他答了父母、伪君子、政客等。之后韦恩尝试去纠正他那偏激的观念,试图熄灭他那股愤世嫉俗的火,但韦恩明显知道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服他。
他的经历无疑是令人羡慕向往的,是自由刺激的,但我指的是在他与大自然还处在蜜月期的时候。之后的考验、霉运、挫折、现实&让他不得不质疑自己,甚至他还尝试回到城市里寻求帮助,然而钢筋铁林的冷漠和他那股较真劲儿,促使他更加毅然地回到了大自然荒野之中。最后到了食物紧缺的阶段,无奈的他尝试去摘果采草来摄取能量。然而悲剧是,尽管他谨慎地跟着书上的知识去辨别植物,但一纸之差使他阴差阳错地中毒了,最终饥饿而死。临终前,他在他的日记本了写下了一句,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电影以最低程度的艺术加工,平实地叙述了克里斯这段不平凡的经历,没有太多矫揉造作的剧情转折,从而在取景和配乐得到了专注,导演发挥到了才华。但我居然在凌晨的精神状态看完了整部电影,尽管不记得大多细节。我想,电影也没有对克里斯的行为加以对错与否的判断,但结尾之处还是能体会得到导演希望给观众,给年轻人一些关于人生意义的参考。
电影里许多镜头也都在尝试去表达或者去感动那些满腔热血、冲动气盛的年轻人,克里斯的行为辜负了太多人,他的理想主义,他的勇敢率性,伤害了太多爱他的人,他的所谓自由追求,从另一层面上又是自私而冲动的。如电影里,他的母亲半夜睡觉时幻听到儿子的求救声,时常在外面错认路人;他的父亲放下父亲的尊严地瘫坐在道路中间,祈求上天原谅他并希望儿子归来;他的妹妹一直盼望着他的音讯。还有那些一路上认识的知己,简的道别方式、韦恩的呐喊,还有让克里斯徘徊在爱情边缘的特雷西,尝试赋予克里斯生活智慧的年长者罗恩&我个人最受感动的一幕是,罗恩在与克里斯道别之时,祈求的爷孙协议。
第五篇:荒野生存 阅读感受
《荒野生存》阅读感受
生殖是人类繁衍的唯一途径,我们本应用一种理性的目光对待它。但由于历史、风俗、文化等的避讳,生殖描写很少能成为作家作品中的一部分。直到近现代,少数作家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生殖描写。比较男女作家的生殖描写,可以看到他们对生殖看法的差异。
一、生殖描写的角度与目的
《安娜·卡列丽娜》被改编成电视剧后,“表现安娜痛苦挣扎的生产场面占据了不短的篇幅,由此引起不少观众的愤怒,其中女性观众占据多数,不仅触犯了唯美主义的原则,也展现了女性的基本耻辱,触碰到人类最隐秘的创伤,颠覆了所有历史叙事有意遮蔽的话语方式。”(1)同样的,女性作家对生殖的描写远没有男性作家的描写直白、大胆。萧红的《生死场》中详细描写了金枝的难产:“一点声音不许她哼叫”,“„„身边若有洞,她将跳进去!身边若有毒药,她将吞下去„„”。金枝潜意识认为分娩是耻辱的,既不愿受分娩的折磨,又不肯大叫让所有人窥视到自己的耻辱。矛盾中金枝的分娩显得异常的屈辱和痛苦。而巴金在《家》中对女性难产的描写更加细致,瑞钰在难产时的呻吟、说的话无分巨细全部形象地描写出来。男女作家的生殖描写都十分形象生动,但不难看出,两性作家对生殖的描写都是站在各自性别立场、感受出发的。萧红的描写更加注重女性分娩时潜意识中的矛盾与痛苦,而巴金的描写则更加注重女性分娩时肉体和表面精神上的痛苦。换句话说,作家在写作时会不自觉地走进作品,甚至化身为作品中的某一角色进行叙述。显然,女性作家在生殖叙述中更倾向于化身为孕妇叙述心中的屈辱和复杂的情绪,而男性作家则自觉地作为一个旁观者描述在产房的所闻。
因为所处的立场不一样,男女作家描写生殖的目的也不一样。女性作家在描写生殖时大多注意表现女性的真实心理,有强调女性的地位和独立性的意味。方方的《桃花灿烂》中大胆地描述了星子的情欲,张爱玲在《小团圆》中对女性进行流产手术的描写,无一不瓦解了传统观念中的女性形象。相反的,男性作家对女性的生殖描写虽然直白,但其描写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同情女性,为女性伸冤,而是通过女性的灾难达成某种批判。巴金的《家》特意叙述了瑞钰生产时的惨叫:“大少爷呢?他在哪儿?„„他为什么还不来看我?„„”瑞钰在生死边缘时一声声的哭喊不是单纯的生产时的痛叫,而是对觉新的懦弱、习俗的无情、社会的冷漠的质问。莫言的代表作《蛙》更是以大篇幅的生殖叙述对中国的生育政策进行批判。阅读过后,读者通常会把关注点放在作者所鞭挞的观点上,而忽视悲剧中最大的牺牲者——女性。
二、结合
结合是生殖的一个必经过程,但是必须要明确的是,结合并不全为了生殖。男性女性都会产生情欲,结合多半也由情欲引起,本应建立在男女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但是,从两性作家对男女结合的写作中可看出性交在男女双方看来都并非是一种平等的行为。对于男性来说,性交结束后,“无论如何,确定的行为已告完成,而男人的身体仍保持其完整性:他对于物种的服务和他个人的享乐是结合在一起的。”(2)男性作家虽尽力突出男女的平等,但在情欲描写中却表现出了男性的自信和对情欲的操纵。这种表现在莫言的《红高粱》对“爷爷”和“奶奶”的野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中的“奶奶”风流不羁,勇于冲破传统观念,追求幸福,甚至大胆地不顾后果地和“爷爷”在高粱地野合。但莫言没有在“奶奶”表现开放后就结束对他们交配的描写,而是继续延伸,而且“爷爷”的行为显得更加大胆,他“把奶奶放到地上”,“粗鲁地撕开我奶奶的胸衣”,“在他的刚劲动作下,尖刻锐利的痛楚和幸福磨砺着奶奶的神经”。其实,莫言没有必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描写“爷爷”如何和“奶奶”进行野合。莫言一方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高粱地和它的子民的野性、大胆,另一方面却是强调:交合中,男性是在享乐的同时给予女性快乐的一方。隐含的话便是,男女性交时,男方是唯一的主导者、操控者,女性的快感是男性给予的,若男性不愿意,女性就不能获得快感。同时,在男性的强烈欲望下,女性必定是享受的、愉悦的。
然而,在女性作家的笔下,男女的交配关系和情感可说大不一样。女性作家因性别的缘故更加了解女性对性交的矛盾心理。女性对情欲也有冲动,但是她们面对情欲并不是一味的冲动和发泄,而是有一段复杂的心理斗争。要知道,与男人相比,“女人的性冲动则要复杂得多”。(2)因为“不论是情人还是丈夫,都是他把她领到了床上,而她只须交出自己,听从吩咐。纵然她心里已经接受了这一支配,在必须实际服从的那一刻,他也仍会感到惊慌失措。”(2),女性作家领会这种感受,所以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可以在性冲动的时候做出停止性交的选择。方方的《桃花灿烂》中星子深爱情人粞,却拒绝粞的亲近,“粞几次用嘴唇去吻星子的唇,都叫星子避开了”,当粞向她求欢时,“星子嘶声喊出了一个字:‘不——’”。男人“为了表达他和女人性交这一事实,男人说他‘占有了’她,或说‘拥有了’她”,这种话语近似“我支配了她”,“我统治了她”,有剥夺女性独立的意味。《桃花灿烂》中的水香和星子表明她和粞已发生关系时,说的是“我和粞的关系已经定了”,“我们已经是事实上的夫妻了。”,而不是“我已是粞的女人”之类的说法。在女性作家看来,男女在性交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性交后男女也是平等的,双方之间并不存在从属关系。
三、终止怀孕
结合可能导致女性怀孕,但并不是每一个怀孕的女性都会把孩子生下来。《第二性》中提到女性在得知自己怀孕后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这与女性的母亲、孩子父亲的态度都有关系。而一般而言,男性作家喜欢把“母性”一词形容怀孕的女性,作品中怀孕的女性对腹中未成形的胎儿表现出满满的母爱。叶兆言的《我们的心多么顽固》中丁香怀了老四的孩子,被迫堕胎,手术前丁香还哭求阿妍:“大姐,我求求你了,就让我把这孩子生下来吧!”这种无理由的“母性”其实是不存在的,那只不过是男人对女人的加冕。男人特意把“母爱”这个光环给予女人,让女人无法反抗,继而在往后的生活中安分守己地呆在家里相夫教子。女性作家显然更加理解怀孕女性的情感流变。女人在怀孕后可能会害怕,因为怀孕后身体的变化是无法骗人的,这种变化容易招惹他人异样的目光。如果孕妇还是未婚女性,那么心情会更加复杂,胎儿既是世人眼中不贞的有力证据,又有可能是被情人抛弃的借口。萧红《生死场》中金枝第一次怀孕时,一直按着肚子生怕被别人看出什么端倪。方方的《桃花灿烂》中星子知道自己怀孕时惊慌失措、紧张害怕,一下子没了主意,最后听凭母亲的安排堕了胎。因为女性在得知怀孕后的心情不稳定,所以在决定流产时通常是快速而坚决的,并不如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那样,因为“母性”而千不愿万不舍。张爱玲的《小团圆》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可以说是恐怖残忍。《小团圆》中对九莉打胎进行了详细的描写,用冷漠的笔墨讲述九莉如何把男婴从抽水马桶中冲走。这段堕胎的文字让人触目惊心,但却是张爱玲以真实的亲身经历写成的。当然,女性堕胎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但是从女性作家的创作中可看出,她们认为女性绝对有把握是否继续怀孕的选择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