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影评

时间:2019-05-15 09:2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影影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影影评》。

第一篇:电影影评

电影评论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砭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 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电影语言评论。《<红高梁>――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

2.电影结构评论。《复合交融 巧织经纬枣<平津战役>的结构艺术》。

3.电影修辞评论。电影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如《<开天辟地>中的象征手法赏析》。

4.电影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枣谈电影的节奏艺术》

5.电影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心弦枣谈美国片的悬念技巧》

6、电影音响评论。《摹声会音皆有情枣中的音响》

7.电影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何偏爱红色》《在“形式”中强化“意味”》。

8.电影细节评论。《耐人寻味的“纳银密账”》、《一串闪光的项链》。

9.电影表演评论。《眼之魅》

10.电影音乐评论。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交*、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人,或对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如《忧患意识与英雄主义》对美国影片普遍性的主题的分析;“新时期军人银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员为什么不能长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为什么走红”等论题是综合某类影片创作倾向选的。

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文体样式存在。影评写作要求

一、紧扣“电影”与“评论”。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黄河绝恋》主要情节与场景

1.海空大战。先声夺人,以快节奏的战斗场面调动观众情绪。

迫降遇险。继续以惊险场面吸引观众,小孩救人;悬崖坠机;小孩被炸。

7.黑子家中。三炮唱歌,见花花捉蝎治伤;欧文见花花红肚兜,引出闪回镜头:日寇毒气杀人,哥哥出窗被枪杀。

8.山寨受困。过河被民团俘;狱中欧文“光荣的投降”与黑子“只要有一口气绝不停止抵抗”的争论;三炮对寨主谈“外人、亲人、仇人”的关系。三炮看黑子,“赵家害得我丧了男儿身”;闪回:械斗。

9.刑场脱险。刑场行刑在即,安洁救人,鬼子枪杀安洁――寨主梦醒(内心斗争);安洁出窗奔刑场,拉手榴弹威胁父亲,救人。

10.古庙栖身。花花放蝎子咬日本军官;古庙,东方文化神秘气氛,营造相爱氛围;欧文学汉语“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是ANGIEL的最好最好的朋友”,“YES”。群山夕照,古烽火台上“你们„„都有许多爱”,初步理解,相爱的开始。

11.屈辱回忆。黑子夜访寨主,晓以大义(讲述安洁的不幸,促使寨主转变);芦苇丛中,安洁痛苦回忆;波尔明白“一个弱女子宁可放弃生命,不能放弃人的尊严”。

16.祭奠忠魂。一张张照片――小孩、花花、父亲、黑子、安洁的照片放入激流中,“让生命还归黄河”,信天游的叶哨响起,闪回:匕首、手榴弹、黄河留影„„

评论角度

一、评主题:

1、抗日斗争,揭露日寇罪行,歌颂人民不屈精神、博大胸怀、崇高人性;

2、生命价值与民族命运;

3、对和平和期呼唤与社会的发展的期望;

4、在人类之爱基础上不同文化观念的撞击与交融。

二、人物评论:

1、单一人物;

2、某类人物;

3、对比性人物;

4、从人物关系评析,如中外、父女、民族与宗族等关系入手。

三、场景细节:几次争论;手榴弹的出现;小刀的运用;几个人物对死的选择;照片的作用。

四、悬念设置:人物命运为主线,将人物经常处于生死关头,环环紧扣。

五、矛盾冲突:

1、进步与反动、民族解放与法西斯专制;

2、东西方观念;

3、宗族。

六、叙事线索:三种时态,现在时着眼于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调节情绪、深化主题,给作者一个自由的叙述时空;过去时表现矛盾冲突与情节发展的主线;过去完成时重点在揭露日寇罪恶。

七、情节与节奏:战斗高潮与抒情段落的设置;紧张与舒缓情绪的起伏;镜头节奏快与慢的转换。

八、中外影片比较:与《拯救大兵雷恩》相比,同是以回忆形式讲述拯救生命与回归家园,但《黄河绝恋》避开为什么救人的争论,避免说教,容纳更多内涵;多种矛盾冲突;群像式人物各有鲜明个性;战争与爱情两条线索推进,更富有抒情色彩。

九、与《红河谷》比较:文明冲突的合理性;叙事特色强化故事性;人物塑造在对比中展现性格的发展,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有很多人认为看电影就看电影呗,评什麼?论什麼?但事实上,在你写影评的同时,也是让自己回溯在这一个半小时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烂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用什麼眼光来看?没人愿意制造一部人人唾弃的大烂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

这些,当你开始用心写影评时,你的思路会愈来愈清明,想的范围愈来愈广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体会,也能将你的体会带给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中,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文笔进步了,看电影时能看到更多的细微末节,能感动到心灵的深处,那麼,你成功了。

当然,没人是一蹴可矶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学创作者外),当我自己回顾一开始写的文章,也觉得自己的文笔生涩,眼光不够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发现自己很自然的就长篇大论了起来,当然,现在依然不够好

最好的一句话是---- “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

不是一定要中规中矩的写影评,正面.反面.侧面的见解都是很独到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字字都是精采。

《霸王别姬》:一曲戏梦伤千年

背景音乐适时出现,舒缓了绝望的氛围。冰冷的冬日在有了音乐的镜头下变得有些暖意,之前情节的跌宕得到了很好的缓解,氛围在傍晚的微醺灯光下变得抒情、夹杂挥之不去的怅然。蝶衣的痛苦,蝶衣对于青木也懂戏的兴奋,在大堂沉闷鼓掌声中交织在一起,巨大的苦楚与压抑在整个空间化成无形的网,压向程蝶衣。

影片的最高潮,程蝶衣声嘶力竭的控诉,菊仙绝望的眼神,段小楼口不对心的呈述罪状,将故事的氛围推向了最高峰,营造了斗争激烈、悲愤绝望的氛围。文革时期人性的丑恶,师兄弟之间的情愫,戏子与妓女的爱情,都在那个火盆面前,扑向了盛大的死亡。程蝶衣被压倒在火盆前,妆花了一脸。他望着说着他罪状的段小楼,面部的特写让蝶衣内心活动表现在脸上,惊诧、失望、绝望,从那双眼睛里,所说着太多太多。他突然站起来,“我也揭发,揭发姹紫嫣红,揭发断壁颓垣!段小楼,你,自从和这个女人成亲之后,我就知道完了。全完了。„„”从他的语无伦次里,从红卫兵“打倒一切牛鬼蛇神!”里,从菊仙惊恐的表情里,所有人性的丑恶,都在这阳光下暴露无遗。陈凯歌导演用人的角度审视了这一场文化浩劫,用直白的几乎像记录片的镜头,表现中国下九流的“职业”中的戏子与妓女不被中国人所认同,营造了悲愤的、绝望氛围。

寂寞的戏梦已伤千年。舞台上的蝶衣表情决绝,一把抽出“霸王”段小楼腰际中的宝剑。程蝶衣在戏中完成了最美的轮回,而霸王,一如千年之前的错愕。《最爱》:爱情是件小事

按照现行的影片来看,《最爱》的主题其实是生与死、希望与绝望、寄托与毁灭。得了艾滋病的人是一个群体,而非一个人。所以,无论是作为主角的赵得意、商琴琴,还是更为出彩的粮房姐、大嘴、老疙瘩和四轮叔,他们其实都是同一类人,过着同一种生活,带着同一份希望与生命抗争,然后,带着同一种绝望死去。每个人都有他自己所寄托的精神支柱,一旦这种寄托被摧毁,人也就不复存在了。这种理性化的表现方式,正是顾长卫所擅长的。

蒋雯丽再次扮丑饰演的粮房姐,执着于对大米的渴求,花脸猪的偷吃,无疑是在毁灭她,所以她死去了;孙海英饰演的四轮叔,念念叨叨的小红本究竟藏了什么秘密?无人知道。只是在他死亡后,掉在地上的,他青年时的照片,意义风发的样子,才会让人们恍然大悟,那就是他挂念的青春啊;王宝强饰演的大嘴天天拿着的喇叭,和当年血头齐全奔走在山间,呼唤众人用血致富时用的喇叭,其实就是同一个喇叭。齐全丢弃了这个喇叭,走向了更为“恶”的境地,而大嘴则用这个喇叭寄托着自己的生命——“喇叭没电了,我也快没电了”,掐下野花带在耳旁的微笑,成为了他生命中最动人的一笑。

最后是比主线爱情更为深刻的,李建华扮演的老疙瘩对琴琴红袄袄的执念,窝窝囊囊的老疙瘩守着对爱情的诺言,偷走了片中最娇艳的一抹红,忍受着众人的讥讽,在生命弥留之际,看着爱了一辈子的老婆,终于穿上了红袄袄......娇艳的红袄袄因为老疙瘩妻子的身材而不断地崩开扣子,笑?如何能笑得出呢,这微妙的点滴细节,透露的其实就是社会底层人民的挣扎,老疙瘩得病的原因不言而喻,比之琴琴因为“一瓶城里人的洗发水”而患病的理由也更为深刻,更为辛酸。

与这个艾滋病群体相对的是以齐全为主的另一个“恶”的团体。濮存昕梳起大背头,装上大龅牙饰演的齐全作为“恶”的代表,诠释了一种人性的张狂,通过琴琴的描述,齐全是个不公道的商贩通过因为输血而弭患艾滋病的黄鼠狼等人的描述,齐全不仅黑心,还是一路黑到底的角色。他赚活人的钱,赚死人的钱,他能如此猖狂,是因他看透了人性的罪恶,他不怕,所以他将所有能化为己用的,都化为自己的,别人没有他彻底,所以他成功了。

死亡是影片的大主题,但戏份渲染的都不多,唯有“恶”的代表齐全为死去的孩子做阴亲时,这种农村丧葬戏才被刻意渲染了,然而在孩子的眼里,这是多么的荒谬啊!他笑着用画外音讲诉自己结婚了,和自己的二叔得意二婶琴琴在同一天,和一个死去的县长家的亲戚结婚了。这种荒谬的事情还发生在黄鼠狼痛哭流涕地躺在真皮棺材时,生的希望不在了,他们作恶也不过是为了能在另一个世界过的更好一些,这和粮房嫂等人的执念一样。

此外,陶泽如饰演的老柱柱的身份具有守护性,作为齐全的父亲,他憎恶儿子的罪孽,作为得意的父亲,他又不得不承受别人更多的辛酸。这样一个人物的设定,基于传统文化中的父亲形象的构建,起到了调和的作用,成功串联起了齐全和得意两个人物命运的关系。

《二次曝光》:恐惧吞噬灵魂

二次曝光是一种摄影技巧,它的原理是让一个被摄物体在同一画面中出现多次,呈现出迷幻的瑰丽效果。李玉的新片《二次曝光》截取了这一摄影技术的象征意义,讲述了一个女人所遭遇的两次杀人事件,继而挖掘“心理伤疤”这一电影主题。在该片中,李玉继承了其一贯的颓废气息,植入了心理悬疑片的类型元素,同时呈现出不错的惊悚效果,让我不时地想起法斯宾德的《恐惧吞噬灵魂》。

心理悬疑片是比较考验编剧智力的一个类型,弄不好就会给人一惊一乍、虎头蛇尾的感觉。马丁•西克塞斯的《禁闭岛》、布拉德•安德森的《机械师》、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黑天鹅》都有上好的表现,伍仕贤的《形影不离》也是一部半成功的作品。对于心理悬疑片来说,情节的设定如同博尔赫斯的小说名字——“小径分叉的花园”,编剧需要在观众到达花园的路上设置障碍,将他们引入歧途,也就是“剧情阻断”。可以说,李玉对心理幻觉的这一段落处理得非常好,悬疑性非常强。它使用了传统的心理悬疑片模式——即惊悚行为源于童年记忆,最终把揭示并抚平“心理伤疤”作为故事叙事的终点。

在故事中,女主角宋其生命中面对两起杀人事件:第一起是现在时态,她杀死了抢走自己男朋友的闺蜜。第二起是一个过去时态,她目睹了自己的妈妈被杀。本以为这是一部为爱起杀心的小三题材,没想到,故事发展到宋其开车撞死了警察一段之后,就开始峰回路转。原来之前的一切都是她的心理幻觉。警察并不存在,杀人不存在,自己的男友与闺蜜的出轨也不存在,甚至自己的男友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同事。通过故事的抽丝剥茧,我们得知,现在时态的杀人是假,而过去时态的杀人是真。

作为一名编剧,最为头疼的事情往往是为角色设定一个职业身份。职业设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故事的走向与影片风格。《二次曝光》把女主角设定为一名整形医院的咨询师,可谓是匠心独运。从浅层意义来说,整形涉及到肉体的创痛,会从视觉引发心理上的惊悚,如果从深层次理解,整形医生的身份将会传达出这样的意义——整形只能改变一个人的面容,却无法真正改变一个人的内心,而宋其真正需要拯救的是自己的内心创痛。对于本片来说,“整形”还解决了一个叙事上的问题:宋其杀死闺蜜,遭到警察盘问,她把一个女孩整形成闺蜜的样子,最终摆脱嫌疑(当然,一切都是幻觉)。

作为心理惊悚片,该片的视觉效果也极其风格化。从《苹果》、《观音山》到《二次曝光》,李玉用她的镜头呈现一种颓废与哀伤的美。尤其是在《二次曝光》中,她充分地挖掘了视觉的表现力,两级镜头、水底拍摄、跟拍与航拍、逆光与晃动„„这些极具电影化的手法与叙事结合得非常到位,把一个有心理伤疤的女人的内心状态很丰富立体地呈现出来。一位朋友说宋其在悬崖边开车时的航拍镜头以及她跳进水中的水下镜头完全没有必要。其实,抛却叙事方面的要求,但从视觉效果来说,这样的手段无疑增加了影片的观赏度,作为一部并不太商业的电影,这未尝不是一种商业上的考量。因为商业电影最为稳妥的办法是:剔除文化识别上的难度,规避对角色内心的深度开掘,以非常规的拍摄手法满足观众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的体验,创造一种视觉奇观和陌生化效果,比如,改变拍摄角度、速度等。

最后,说下我认为的影片不足之处。故事既然作为一个游戏,就得有一个游戏规则。这个规则最基本的一条便是:故事讲述过程中不得临时增加变量。但是该片恰恰破坏了游戏规则。在影片要告诉观众宋其“心理伤疤”的根源的时候,也正是故事的重要节点的时候,编导加入了两个变量——警察和陈冲扮演的整形医生。这时候,两个变量便充当了解释性作用。在一部电影中,解释性和交代性手法是最后一招,也是最不得以的手法,往往是不到山重水尽是不会使用的。这一段交代性段落可以看出李玉在处理故事节点上的无力之处。同时,宋其父亲的一段也大量使用了交代性手法,使得故事节奏一下子拖沓了起来。这些都使得一部很好的电影打上了点折扣。

第二篇:电影影评

青春过,失去过

————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

电影是在北京的首映中有幸观看的,当时是抱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这部赵薇的处女作,由小说改编来的电影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失去了小说中原汁原味的描述,将这些遐想感动搬上银幕是对它最大的挑战,所幸的是这部电影还是将大部分的感动保存了下来,可能看过后并没有80后那般真切的投入。

对于这部影片有的人喜欢前半部大学生涯的幽默,有的人感概后半部现实将我们青春剥去的残酷,整部戏演来情节还是很紧凑的,陈孝正(赵又廷)大学偶像式的演出,那些个义正言辞的训斥郑薇(杨子珊)“胡搅蛮缠”,唐突的“神经病”。但是每个人的大学生涯总能找到这么一个敢爱敢恨的郑薇,这么一个女孩子当她在大礼堂大胆的拿起话筒唱出自己心中的“红日”又有多少人被感动其中。

寝室的4人各有各的青春,“女神”阮莞为了守护自己心中的青春,在一场不可能原谅的青春中做出了牺牲。大大咧咧的朱小北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换来了一生都抹不去的痛楚,没人去考虑让步会怎样,一切都是这样的顺其自然,就像她和姐姐的对话,“我不让同学知道,只是不想他们知道后同情我”就是这么个角色在最后的出现也奠定了一个基调。连最不出彩的黎维娟(张瑶),也有着自己对于生活,对于自己青春的态度。最后毕业时张开(包贝尔)念着苏轼的词“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痛饮从来别有肠。”带着些许壮志难酬的清醒。

电影的前半段拥有着大量的青春符号,笑点不少,轻松让你回想起那些往事和那一个时期陪伴在你身边的人。但是我却更喜欢被很多影评人和观众称之为失控的后半段,关于逝去。因为青春期的后半段,恰巧就是失控的。当你以为一切都会按照你想象的步奏去走,他却突然间曳然而止,不问缘由的将你扯入另一段的生活。我们以为的超凡脱俗,出人头地,掌控命运,为爱痴狂,终究都只是一场绮梦而已。无论你的人生进展到哪个阶段,哪个地位,在青春期即将结束的时候,你都只能轻叹一声:对,原来人生中有太多的事情我们无能为力。原本的大学男神陈孝正,也为了自己那不能错误一厘米的青春的走出了爱自己超过爱别人的路,变成了他眼中自己最讨厌的人。最后的愧疚、晚来的醒悟,用自己的成功换来人生的失败更像是对这个现实的自白。看完这些也许不必对号入座,每个人能在电影的某个桥段,某个角落找到自己的影子,不论是舞台中央的成功,还是一旁默默的小人物。

虽然整部影片的衔接不是那么的清晰自然,更多的用一些小桥段来一一拼凑,想达到特殊的效果,导致许多人说有些混乱迷惘,但对于将一部小说改编成那么短的电影来说还是可以原谅的,总体来说作为赵薇的处女作这部电影还是可圈可点的。

第三篇:电影影评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丰富的电影艺术内涵

摘要: 本文通过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电影语言的解读,旨在剖析其中丰富的电影艺术内涵。

关键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电影语言,爱情,人性,异域文化和“歪打正着”的三个火枪手。

本片的主色调以平时的中黄色调和答题时的暗蓝色调,使观众和主角在这变换的色彩中变换不同的心情。时而轻松,时而紧张,时而温馨,时而恐惧。让这

部”悲剧的喜剧”的剧情更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再加上影片插叙的叙事风格,使影片剧情发展的虽快但稳。

再来本片的镜头大部分运用手持拍摄,镜头多是倾斜,且伴有抖动,展现了贫民窟中动荡不安,紧张混乱。但与此同时,也想观众展现了一个动感的印度,激情的印度。贫穷并没有待走希望。在这个“倾斜”的世界中,主人公杰玛被一

本《三个火枪手》击中,他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也是倾斜的。

音乐是本片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动感的”印度嘻哈音乐”与动感的印度影像搭配起来,将印度民族音乐与现代电子曲风融合的天衣无缝,感染力极高。

其中拉曼创作的主题曲JAI HO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它完美地融合了切

合影片主题的电子变奏版《命运交响曲》,再伴以略带饶舌的印度流行音乐唱腔,激情澎湃地歌唱着胜利的喜悦,每一次在影片中的出现都将剧情推向高潮。至死不渝的爱情。

爱情是电影永远不会变老的主题。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年轻人用爱情去对抗

因体制而产生的种种苦难,这到底是一个神话,还是一个阴谋?现在的流行文化

总是在宣扬爱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是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于是爱情成为了

现代年轻人的宗教,成了可以刺激年轻人去消费的灵丹,同时也成了让年轻人自

动逃避自由的妙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

多菲的这首诗几乎人人都会背,但现在又有多少年轻人会认为自由是比爱情更值

得追求的东西呢?虽然命运使他们分开,但杰玛用他自己的努力战胜了命运。给了我们最积极的答案。

沙里姆的悲剧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幸福的来之不易。沙利姆逐渐走向暴力死

亡之路,他一方面维系着贾玛尔和拉娣卡的爱情归宿,一方面又成为反面势力的代表阻碍着贾玛尔和拉娣卡相见。这是何其有意思的事情,沙利姆心口不一,他

希望弟弟与拉娣卡有个好的结果,但现实决定他得先让弟弟好好活下去,因此他

不得不牺牲拉娣卡的利益,让拉娣卡做了大boss的情妇。这种心理的巨大冲突是本片中屡见不鲜。人性的善与恶。

主人公杰玛为了生活,为了理想,从不放弃。为了一个偶像的签名可以跳进粪坑,为了伙伴可以在出逃后重回火坑苦苦寻找,为了所爱的人可以不管时空、环境发生什么改变,他都不放弃。杰玛最终赢得千万奖金之后,呆坐在墙角,贫

民窟长大的他不因财富而变,而是继续苦寻朋友和爱人。他是平常人,但对理想和追求不放弃;他跨越贫富两重天,但依旧那样友爱、善良、厚道。

沙利姆身上集中了所有的罪恶:杀戮、欺诈、暴力等等。没有什么坏事没有

做过的,但我们都知道他不是个坏人,反面角色之所以有引人入胜的地方,那就

是反面角色都有坏的理由,正如杀人总有不得不杀的理由,这才能让观众对凶手

有同情的地方,不然没有理由地坏只不过是一个模板,缺乏了内在的魅力。沙利

姆每次干坏事之前都需要向神祈祷,尽管这不过是安慰剂,无助于心灵的净洁,但沙利姆这个角色更具层次感,比起单纯的贾玛尔要来得更生动。

最可怕的不只是妒忌的人,还有虚伪的人。影片中《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主持人是妒忌和虚伪的最佳代言人。他故意表现的很友善,给了贾马尔一个错误的答案,并告诉贾马尔他相信他会赢。在贾马尔获得百万奖金后,他拼命的在台

上跳动,想表达他虚伪的激动和祝贺之情。然而诬告贾马尔作弊,让警员带走贾

马尔的也是他。这个主持人真是让我们大开了眼界。

女主角拉提卡,一个纯粹的为爱而生的人。就在电话求助的最后一秒,拉提

卡接到了电话。出人意料的是,她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知道,贾马尔,就算

没有钱… “依然是那甜美,天真的笑容。出身贫民窟,从未受过教育的他们,不知道文学问题的答案,但是他们内心都明白,就是为了爱,去赌一场,输了又

如何?即便是一场豪赌,输了世界,赢了你,就足够了。一个英国导演眼中的印度。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印度是惊人的大规模的贫困和贫富悬殊,触目惊心的司法和警察系统的腐败、黑社会的猖獗并利用民主制度迅速暴富、残

忍的宗教和种族仇杀以及种姓制度下的天生不平等。《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取景

于孟买贫民窟密集的棚户区、红灯区以及地标性建筑维多利亚终点火车站,甚至

片中的群众演员也都是真实生活在孟买社会底层的人。孟买不仅拥挤,而且有成千上万人口住在街头,街道便是这些印度人的客厅。这份真实感增加了影片的感

染力和说服力。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最为低等的贱民被称作“不可碰的阶层”,他们不能穿鞋,不能受教育,有身份的上层种姓不跟他们说话,也不接近他们,如果食物不小心擦到贱民衣服的边缘,上层人立刻就把食物扔掉。电影《贫民富

翁》带观众看到了孟买赤贫阶层生活的细节,触目惊心的大垃圾场,孩子们肮脏

却纯真的笑脸,飘满垃圾的河道,泥泞水坑边一块块绚烂的莎丽铺满黄土场。美与丑的强烈对比,苦难与欢笑的平行存在,这样的文化让人皱眉,迷惑,心酸,又迷恋。表象的喜剧故事下是赤裸的哀痛,是控诉,是怒吼,也是叹息。再美好的结局也不能抹去童话中藏匿的真相,笑容中的眼泪,希望后的绝望。但导演最

终并没用绝望结尾。《贫民富翁》是悲剧式的喜剧,明知虚假,也要一歌到底;

而对苦难的深切同情,决定了形式上的喜剧反而是必要的——绝望中我们必须看到希望。

参考文献:

片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导演:丹尼·博伊尔;

编剧: 西蒙·比尤弗伊 改编自维卡斯·史瓦卢普的作品《 Q & A 》;

出品公司:福克斯探照灯公司;

出品年代∕片长:2008年∕120分钟;

国家:英国 / 美国;

类别:爱情 / 喜剧 / 剧情;

获奖: 第81届奥斯卡8个奖项: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剪辑,最佳原

创歌曲,最佳原创音乐,最佳音效合成,最佳摄影,最佳导演。剧情介绍:

贾马尔·马里克(戴夫·帕特尔饰),来自孟买的街头小青年,现在正遭到印度警方的审问与折磨。原因是贾马尔参加了一档印度版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电视直播节目,这个节目可以使人在一 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然而就在他面对最后一个问题之前,主持人却揭发他作弊,原因是贾马尔并没有选择主持人在休息时间时给他的答案,这不合乎情理,贾马尔当然矢口否认。

在解释为什么能完美答对每道题的同时,贾马尔的生活也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他讲起了认识的一位好莱坞明星,在一宗教冲突中丧生的母亲,以及他与哥哥沙里姆如何认识了拉媞卡(芙蕾达·平托饰),他一生的挚爱。三个无家可归的年轻人被一所孤儿院收容,每天以乞讨为生。但是孤儿院的负责人却想弄瞎他们的眼睛以增加乞讨收入,于是他们逃走了。在他们爬火车时拉媞卡因为跑的慢而被落在后面,火车上的沙里姆本来已经抓住了她的手,却突然在一瞬间故意松开了手,眼看着拉媞卡再被孤儿院的人抓去。兄弟俩在泰姬陵附近暂时住下来,贾马尔以给游客提供导游服务为生,而沙里姆则与街头混混趁机偷取旅客的财物。

但是贾马尔对拉媞卡的思念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少。最终他说服沙里姆一起回到孟买寻找拉媞卡,可是一系列的变故使得他虽然见到了拉媞卡,却再次失去了她──她被黑帮老大夺去,而兄长沙里姆也成了黑帮的一员。

于是贾马尔想到了来参加这个电视节目,因为他知道这是拉媞卡最喜欢的节目,她一定会看到他。此时,贾马尔凭借他那传神的生活经历破掉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隔在贾马尔与2000万卢比之间的,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

警方认为贾马尔的故事“虽然怪诞,但貌似有理”,于是放他回去继续参赛。拉媞卡果然在电视上看到了他,沙里姆此时也幡然醒悟,给了拉媞卡车钥匙与电话,催她快去找贾马尔。最后一个问题是“请说出第三个火枪手的名字”,贾马尔不知道答案,他使用了电话求助,他想让兄长沙里姆回答(他唯一知道的电话就是他哥哥的,而且那是他们小时候共同学过的课文)。电话打给他的兄长沙里姆,接听的却是拉媞卡。贾马尔听到她的声音非常兴奋,但拉媞卡也不知道答案。于是贾马尔猜了一个答案,正如片头问题的答案,命中注定他猜对了„„而此时沙里姆为了能让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也与黑帮老大同归于尽。

那天晚上,贾马尔与拉媞卡终于在火车站相见。他们忘情拥吻,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四篇:电影影评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其生动的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广泛颀赏性。一部优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许多同学在观看影片后常会有感而发,尝试写作影评,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影视鉴赏能力,端正我们的审美观念有相当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写好影评?

写好影视评论的前提是细心观赏。影视评论不同于书评,书可以反复地看,而影片却一闪即逝,因此,在看电影时不能漫不经心,而要全神贯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画面、音乐、对白、音响、表演等方面都要体察精微,并及时捕捉闪光的东西。这样在写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一)“评什么”

在影片中可评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平添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二)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

1、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2、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如《大转折》中先后三次出现蒋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现都预示着国民党军队下一次的失败,通过三次背影的刻划,将蒋介石政权日薄西山的局面富于象征性地体现出来。

3、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

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4、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 “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情深深雨??》时,有一位同学冷静地指出编导将荧屏中的军阀(如萍、依萍的父亲)形象拔高了??他遇见美丽的女子就抢来作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们像自己的初恋情人。

5、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如:《历史和时代的搏击者--评银幕上的共产党员形象》,《悲剧在红色中渗透--评电影<红高梁>》《农村改革的多棱镜--电视剧〈一村之长观感〉》。

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何的完善,提高我们的颀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附:影评的批评---孙克冲

法国理论家托多洛夫曾写过一本书《批评的批评》,收集了他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批评文章,提出文学批评应该是门系统的科学,也就是说这是本关于文学批评的批评学著作。我在这里借用这种方式,把本文命名为影评的批评。顾名思义,这不是一篇针对电影的批评,而是针对电影评论的评论,是一次再评论。这里电影如何并不成为主要问题了,而是关于电影如何评论的评论。

同文学评论一样,影评也是批评学的一部分。任何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今天批评学有它自己的方法,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必然是理性的、知识的、系统的。影评的作用是什么,影评是写给谁看的。一般我们认为是写给普通观众看的,影评具有给观众提供一定的信息功能。如同托多洛夫在《批评的批评》中所言“文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作品,为此就不应该象作诗那样去写批评文章”一样,影评也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作品。除此之外,影评对观众还有借鉴功能,主要是为没有看过某部影片的人提供批评以及解读的信息,告诉观众某部影片是否值得一看,或者影片的得失在何处以及如何去观看的方法。可能因为各位影评人的观点不同,而引起不同的评论文章,这样会很丰富的为观众提供关于该片的信息,让观众去挑选。对于看过的观众,通过专业的影评可以让他们了解该片的语境(制作背景、人员情况、时代环境等),还可以通过专业人员的影评让观众更好的理解某部或某些影片。影评对电影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导演和演员会受到专业影评的影响,从而改变着自己创作。

因为影评人的个人爱好和偏向,影评的方法和方向也常常不同。有才华的影评人总是很准确的把握住影片的核心问题,从而提出批评。批评不是否定,也包括肯定,当然一般情况下是肯定某些也否定某些。通常来说,影评是要客观性的评论,为了把握住或接近客观,语境的考察是非常需要的。评论史上曾有过“新批评”学派,这派评论人提倡用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其他门类的学科介入到批评学中来。“新批评”学派是有影响力的,它让原来的批评脱离了文学自身内容的局限。影评也是如此。

由于受历史原因影响,大陆的影评要么是那种报道式的,要么是舆论导向式的,很大程度上对观众并没有起到真正影评的作用。报道式的影评主要是对现时放映的影片进行新闻式的报道,如票房如何、导演是谁、主要演员是谁、他们的私人情感什么的、有什么花絮以及再加上些读后感。这类文章目前主要充斥在大量的传统媒体上。舆论导向的文章现在少了,但它的影响非常巨大,如现在还常在许多文章中看到“活跃了市场”“丰富了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之类的话语词汇。

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在还出来一种新风格的“影评”。该类文章大量贩卖个人情感,文章要先谈最近自己心情如何如何,然后怎么样去看了一部电影、接着大夸或大贬一通该片,文风华丽、辞藻迷乱,总之是要把人看昏过去,最后还要再抒发一下自己感情(或寂寞、或无聊、或愤青、或性幻想)一番。一篇洋洋洒洒数千字的文章中很难看到那部电影的真实情况,如果还有人把故事叙述一下,那就值得庆幸了。这种散文很难称的上是影评,充其量只是些个人无聊的文字。如果这篇文章只是一时表达了自己的情绪,还无所谓,大家无非是把它当作散文来看。但文章多了就让人受不了了。其中有些文章就很过分,看后能够让人喷饭,上帝笑掉大牙,自我陶醉的感觉实在过于厉害,飘飘然不知所以然。本来影评是让人清醒的,是给人知识的,是理性的分析,这些“影评”却走向了它的对面。还好,大家都没有把这类文字当真,不过出现多了就让人忍受不了,只好见到它的作者就跑。

实际上,国内真正的影评还少的可怜。如果我们仔细看看国外的那些影评,确实给我们有

醍醐的感觉。同样一部电影,他们就怎么看出了那些;同样一篇影评,他们怎么就写的那么深刻。一部真正好的影片是不需要吹捧的,自有影评人来说它好。一部影片如何,不是由几篇影评报道来决定的,观众看后自会知道。所以,一篇影评就和一部电影一样,是有它的对象的。如果网络上有人要看那类文章,就给他们看好了,但不要自称影评。

这样说可能有些严格。其实影评的写法是非常之多的,风格也很多。好的影评人的影评就如他本人一样是那样容易分辨。无论怎样,影评都是一门科学,是理性之物,不是肉体情感的泛滥。加拿大批评家弗赖在《顽强的结构》一书谈到:“堪称知识的知识是导向智慧的,因为没有智慧的知识就是没有生命的肉体“。较为温和的说法是一些影评文章并不是理性创作的文章。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当前批评的品格问题。一方面是被批评者的,没有成熟对待批评的心态,对于肯定就很欢喜,对于否定就很愤怒。这是一种很幼稚的心态,常常视批评者为敌人。严重的说是病态,它大大限制了批评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是批评者的,缺乏理性分析和客观陈述,往往要么捧要么骂,很多是出于人际的原因。这种为了点点个人私欲,扰乱批评,混扰视听的做法极端恶劣。影评人的品格问题目前在中国大陆较为严重,深深影响了中国大陆的影评创作,也影响了电影的创作。虽然我尽量不用道德来谈论这一问题,这可能涉及不同的价值观之争。但中国大陆评论界的道德观念已经严重丧失,缺乏客观真实的评论,充斥着过于迎合、不负责任、人际关系的评论,撰此文以共勉。

第五篇:电影影评

《阿甘正传》观后感

To be honest,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ever write a review of a movie.And this beginning is a tough one—with an Oscar winner as its subject, surrounding which there is considerably controversy over the values it has questioned, the thoughts it tried to implicitly convey, and the art of the movie itself.Forrest Gump mould incarnation of virtue is honest keeping one’s word , conscientiously , brave paying attention to motioning among film.In the film, Forrest Gump is a very pure image, but Jenny has become the degenerate symbol.And write the great discrepancy originally in this.To all that narrated, since beginning all behave with a kind of tender feeling and well-meaning attitude after all for the film, having even joined poesy composition, this makes the film seem soft and have no injury.The film advocates to traditional moral concept and embodiment.Make film apt to accept by people, director superb lay out skill and film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make the film very attractive too.Success with commercial for film content of the film has given security, and the treatment on director’s art makes

the film more excellent, this is reason that the film succeeds.It was the box-office hits the most in that year to become U.S.A.in < Forrest Gump>.Mr.Gump has his own perseverance, keeping on running without any reason, JUST RUN.He said: “Man has to look forward, and never encumbers by foretime.I think that's the meaning of my running.” Say goodbye to foretime and don't stay in-place.Although so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are used to following others and few people can stick to one thing, Mr.Gump does and becomes “GOD”.There is another character Lieutenant Dan.Dan lost his legs in Vietnam War.He said that his fate was death in war.However, Mr.Gump saved him and let him be alive.After losing legs, Dan was decadent and disgusted with life, complaining that Gumpshouldn't save him.When he adjusted his mind, living on fishing with Gump, he started to enjoy the wonderful life and thank Gump's help.The movie is intended to tell people that life is wonderful by this character.Rainbow is always after clouds.The key point is that whether we have a good mind and an opportunity to ourselves to change bad situation.The movie also sends such a message to us:

do well what we should do, and life will return us well.There will be a miracle if there is perseverance.《阿甘正传》影评 阿甘是一个出生很不幸的人,通常人们总是认为这种人不能成功,在做任何事情过程中。但是,相反,这个不幸的人已经取得许多难以置信的成功,他是一个足球明星,一名战争英雄和一个百万富翁!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在影片中,阿甘是十分纯洁的形象,而珍妮则成了堕落的象征。这与原著有着极大的出入。对于所叙述的一切,影片自始自终都是以一种温情和善意的态度来表现的,甚至还加入了诗意化的成分,这使得影片显得柔和而无伤害性。影片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宣扬和体现。使影片变得易为人们所接受,导演高超的编排技巧和电影语言的运用也使影片十分吸引人。影片的内容为影片商业上的成功提供了保证,而导演艺术上的处理也使得影片更加精彩,这就是影片成功的原因所在。《阿甘正传》成了美国当年最为卖座的电影之一。阿甘有自己的坚持,他不断地跑步,JUST RUNS.他跑步不为任何理由。他说:"人要往前看,千万不要被过去拖累。我想我跑步就是这个意义”和过去告别,不停留在原处。也许这世界上太多人随拨逐流,很少人会坚持做一件事,阿甘坚持自己的坚持,于是他成了“神”。影片中还有一位主要人

物是丹中尉。他在越南战争中失去了双腿。他说他的命运就是战死。然而阿甘却救他,让他活了下来。失去双腿后他开始憎恨生活,生活得很颓废,责怪阿甘当初救了他。然而当他调整心态,去和阿甘一起捕鱼生活,有了收获后,开始感觉到生活的美好。感谢阿甘当初就了他。影片试图通过这个角色告诉观者生活总是美好的。乌云后有彩虹,绝境后有重生。关键是看我们给不给自己一个好心态,一个机会去改变不好的现状。影片试图向观者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或许做好我们该做的每一件事,生活就会给我们一个好的回馈。只要有一种坚持就会出现一个奇迹。

下载电影影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影影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影 影评

    控方证人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1957)导演: 比利·怀德编剧: 阿加莎·克里斯蒂 / 比利·怀德 / 哈里·库尼兹主演: 泰隆·鲍华 / 玛琳·黛德丽 / 查尔斯·劳顿 / 爱......

    影评电影

    影评电影《初恋这件小事》对于《初恋这件小事》,首先它属于一部校园青春爱情剧,于2010年在泰国上映。本片也不例外,同样和其他电影一样,运用蒙太奇的手法,以促进人物性格的形成,连......

    电影影评

    电 影 《 百 万 宝 贝 》 影 评 班级:计算机姓名:宋晓宇 学号:10-122100473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 当法兰基培养玛吉成为一名职业女拳击手时,也许太多人会对她微笑。会为她欣......

    电影影评

    电影《风声》观后感 我不怕死,我只是怕爱我者不知道我为何而死……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希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 我......

    电影影评

    电影《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 今天是我第一次看这类型的电影没有泪流满面(因为今天是在教室里,我的眼泪在眼睛里打滚儿,仰着头过了一会儿才把眼泪给硬逼了回去),我很喜欢这样的电......

    电影影评

    ——关于李安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十六岁的印度少年派(Pi),父母与兄长因船难葬身海底,他发现与一只四百五十磅的孟加拉虎Richard Parker同在一艘救生艇。太平洋漂流的227......

    电影影评

    被你喜欢过、很难觉得别人有那么喜欢我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得女孩》影评 以前就一直喜欢看九把刀的小说,去年听说他要拍电影,就很期待,那些年今年八月份在台湾上映以后,口碑很好......

    雨果电影影评

    《雨果》影片改编自布莱恩•塞尔兹尼克获得美国童书凯迪克奖的绘本小说《造梦的雨果》。布莱恩与电影渊源已久,此书受到法国导演雷内•克莱尔电影《巴黎屋檐下》影响;影片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