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下篇)

时间:2019-05-12 15:0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倾听孩子(下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倾听孩子(下篇)》。

第一篇:倾听孩子(下篇)

倾听孩子

下篇

听你听我——建立融洽的倾听伙伴关系

第一章导言

倾听伙伴关系:一种特别的关系

倾听伙伴关系是指两人同意轮流倾听对方而产生的一种约定关系。通过多年与父母们打交道,我们发现,如果他们能定期地相互倾听,每人都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花些时间做相互倾听,以探求新思路,制定目标,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会有助于父母们更有效地照料他们自己和家庭。建立倾听伙伴关系是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使人们能够相互给予抚育子女时所需要的帮助。

建立相互倾听伙伴关系的方式很灵活,可以因人而异。你可以与你所希望的任何人建立这种关系,你可以在彼此方便的时候与对方交换倾听一个半到两小时。所谓交换倾听就是一半时间你做听者,倾听对方的诉说,另一半时间由你诉说,对方做倾听者。你们之间应该达成协议,同意为对方在交换倾听中的谈话保密。经过一段时间,你们相互之间会比较了解,会逐渐相互理解对方的努力,并相互赞赏对方的成功。这种倾听伙伴关系可以使父母们更深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可以使他们显示出在生活中占主导的、深挚的爱与追求。

相互倾听的伙伴关系达到最佳效果的条件是倾听者必须信守这样一个原则:每一个人在本质上都是极其可爱和聪明的,每一个人都是处理他(她)自己的问题的专家。在倾听对方时,你的作用是协助对方专注于他自己的思考、目标和感觉。轮到你谈时,对方则应关注你的思考和感觉。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你们相互为对方提供的关注会有助于增强各自的自信心,更成功地应付各种挑战,增长才干。

本篇将首先概述一下如何有效地倾听,如何运用倾听者的注意力,如何建立倾听伙伴关系。然后,你会读到有关有效倾听的更详细的介绍,以及有关培养倾听伙伴关系的重要原则。最后一部分概述了我们在多年的倾听工作中所了解到的父母们遇到的主要问题。希望这里提供的信息可以有效地帮助你建立起作为父亲或母亲所需要的支持。你理应得到别人的关注,正如你的子女从你这儿得到关注一样。请鼓起勇气,去寻找一位也乐于这样做的父亲或母亲,以相互倾听的方式共同建立起一种相互支持的关系。

第二章建立倾听伙伴关系:倾听与诉说

一、倾听对方

初做倾听者的人需要经过练习才能学会集中注意力。爱插花的习惯会妨碍我们好好地倾听别人。平常聊天时,谁都可以在自认为适当的时候打断别人,也可以随时转移话题。当某个话题已经被说够了,或者有人害羞受窘,人们常常会认为自己有义务去“把球接过来”。其中还会有竞争的因素:谁都愿意在闲聊中出出风头。此外,我们还利用闲聊来达到各种目的:交换思想与意见,收集和发出信息,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感受,寻求各种关系。但是,与你的倾听伙伴在一起时,这些目的会受到很大限制。

在倾听伙伴关系中,倾听者的目的是协助他的伙伴发挥出全部的才智,仅此而已。由于这种相互关系的目的是明白确定的,这种关系可以有非常大的作用。日常的闲聊使人的思想漫无目标,收集到的信息也是只鳞片爪,杂乱无章。而一个相互倾听的伙伴关系会铺就一条窄窄的,但很可靠的小路使双方都能达到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才智的目的。这条路每次只由一个人来走。

在相互倾听时,一个人听,另一个人谈。听者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另一方在谈话中则循沿她自己的思路。

例如,在一次非正式的五分钟一次的倾听过程中,一位母亲在一个日托幼儿园里得到一个重要的发现。老师告诉她,她的儿子几乎一整天都很焦躁不安。于是这位母亲开始打开了话匣子,老师只是注意听着。她对老师说到,过去这一星期她有多么紧张。她儿子的麻烦简直就是能把她最后压垮的那根稻草!她说到工作中的压力,出差在外的丈夫,她姐姐打来的另人心烦的电话。说到某处,她露出“我简直要垮了“的表情,接着就哭了起来。然后她的心思转到了儿子,不明白儿子为什么坐立不安。她说上星期他曾很烦躁,她带他去看过大夫。大夫发现他一只耳朵感染了。他吃过了药,所以不会还有问题。那会是什么呢?然后她突然顿住了。等一下!假如抗生素没治愈那感染呢?离去时她决定至少先解决一个紧迫问题——带儿子再去看大夫。儿子的耳朵果然还有炎症。

由于简单的倾听,这位母亲恢复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人的倾听使她能简略扼要地清理自己成堆的难题,然后注意到儿子的问题。倾听者所给予的关注、尊敬与时间就是对这位母亲有效的帮助。

二、保证有效倾听的四条重要原则

作为倾听者,我们要遵守四条原则(后面还将单独讨论第五条原则)。这些原则简单易懂,但要应用得好,则需要经过思考与练习。如果在相互倾听中你能遵守这些原则,就会发现自己可以更有效地倾听。作为母亲或父亲,妻子或丈夫,雇员,朋友,某团体负责人等等,你也能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总之,要做到有效的倾听,你应当:

(1)尊重你的倾听伙伴,相信自己的注意力的效力。

(2)倾听时,专注于对方的问题,不要因自己的问题而分心。

(3)识别倾诉者所谈问题的症结所在。

(4)协助你的倾听伙伴释放紧张情绪。

三、尊重你的倾听伙伴,相信自己的注意力的效力

首先要接受下面这个假设,即,你的倾听伙伴是聪明可爱的,有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生活中遭受过的多种伤害使她不能清楚地思考问题,这不是她自身的过错。那些伤害时时会妨碍她运用自己的学习的能力、爱的能力、面对各种挑战的能力。作为倾听者,你要决心给她最好的注意力。要设想你的倾听和关注会对她很有帮助。当你决定要好好地倾听时,你就给她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场合,使她能够放松地思考问题。随着你们彼此间信任感的增长,她在诉说中会触及较重要的问题,并释放出有关的紧张情绪。

对于倾听伙伴完全的尊重,意味着你对她的看法应包括如下几点:

(1)认为对方总是在尽力照料好子女,并力求做得正确。

(2)即使她做得不够好,也并不是因为她人“不行”或有“不良”个性,而是因为她在某些方面受过重创。不应该把她遇到的麻烦归咎于她。

(3)认为她的固习(例如,每当孩子们弄乱房间,她总会发火)可能反映出她在小时候是如何受到伤害的。

(4)认为她能够越来越有效地利用你的尊重和注意力。在你作为倾听者的帮助下,她能够摆脱那些与旧创伤有关的行为,从而表现出她的爱、关怀与智慧。

简而言之,要把对方看成是一位善良的、有能力的人,由于旧日的创伤而背负着某些固习。只要你在做倾听者时对她的智慧、爱心以及应付挑战的能力抱有信心,你就不会出大的偏差。

四、倾听时,专注于对方的问题,不要因你自己的问题而分心

这一点对于倾听者来说是不容易做到的。你一定要把自己的问题、体验和反应丢在一边,集中全部注意力倾听对方的问题、体验及情绪表现。你自己的问题当然也很重要,可是按照约定你只该在轮到你谈时才去考虑它们。为了更好地倾听对方,要尽量避免下面的谈话习惯。

1.想谈你自己的经历

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我们经常要把别人的注意力引向我们自己的问题和想法。下边的例子表明,当一个倾诉者开始一个话题时,倾听者是如何把注意力引向自己的话题的:

诉说者:“现在我和女儿的老师的关系很不妙。女儿回家时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说思密斯女士不喜欢她,而且现在全班人都不喜欢她了。我找思密斯女士谈过一次。她看起来还不坏。我没法……”

倾听者:“我知道你谈的这个人!我的朋友的儿子去年的老师就是她。他们也不喜欢她。天哪,如果你的孩子与老师的关系搞成这样就太糟糕了!……”

在普通闲聊里,这样的反应通常被认为是“友善的同情”。人们往往想表示他们“了解对方的感情”,认为这样,对方就会感到宽慰。可是作为倾听伙伴,你并不是要安慰谁。你是在协助对方运用自己的智力解决问题。尽管你可能有许多类似的经历,却不必在对方诉说时把你的经历说给她听。不过,为了协助她思考,你也许应当对她有所反应,以促使她进一步思考。例如:

倾诉者:“我已经与思密斯女士谈过一次。我不知道究竟是我女儿自以为别人不喜欢她,还是老师确实与她过不去。我简直不知怎么办!”

倾听者:“那么你估计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者,“我肯定你能发现到底是什么问题。你想过要怎么做吗?”重要的是不要把你的评论或意见讲出来。当你做诉说者时,有必要提醒对方注意这一点。

2.急于作出反应而打断对方的谈话

我们往往用自己感情色彩很浓的反应打断对方的叙述。我们会以为对方情绪悲伤时,假如我们表示同情,她就会觉得好受一些。实际上对方正利用我们的倾听努力清理自己感情上的一团乱麻。当我们对她表示同情时,实际上就停止了对她的帮助。

例如,对方一开始可能会告诉你,她的孩子上星期做了一个紧急手术。善于倾听的人会简单地说:“唉,真可怜。”同时握住她的手。假如与对方很熟悉,还可以搂住她,继续听她叙述事情的经过及她的感觉。她的倾听者会抑制住想让对方注意自己的反应的冲动。在日常的闲聊中,别人会立刻打断这位母亲,开始讲她自己的经历(“天哪!一定很可怕吧!可怜的小家伙,多可爱的小人啊!你一定累坏了吧!知道么,当年我的孩子进医院的时候,我……”)致使她无法继续清理自己的思绪。

3.人们往往问很多问题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出于好奇心,我们可能问对方很多问题,从而把注意力从对方的问题拉到自己的问题上。在倾听伙伴关系中,你应当倾听,而不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样做很不容易。但是只有这样,对方才能够边谈边思考。对于对方来说,你给予的注意力是鼓励她充分地谈自己的问题的基本保证。类似这样的问题,如:“哦,你在城北住过?我妻子是那儿的人。你喜欢那地方吗?”或者:“你和孩子在一起度周末——就是说你也有孩子的监护权?“如此这些都会使对方为了满足你的好奇心而打断她自己的思路。即使对方停止叙述,不知道再讲什么好的时候,你也不要出于好奇心去提问题。此时,她可能是还不习惯自己把握思路。因此,你应该尊重她的能力而不必急于救她出“冷场”。你应当热情地鼓励她讲出她头脑中即刻出现的念头,让她知道

她做得很好,在她默默思考时,你也很乐意给她注意力。

遵守了这前两个原则,即尊重对方,并且不让自己的问题干扰对方,可以保证你给予对方有效的倾听。后面的两条原则是你在倾听时要努力费心去做的。

五、识别倾诉者所谈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常常认为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她“个性”的一部分。例如,“哦,请别在意!乔治去看望父母之前总是情绪不好!”或者,“塞拉就是那个样子!动不动就对孩子发火。那次孩子们在我家拿了点去了核的橄榄,她差点儿揍了他们的屁股。”作为倾听者,你的作用是要能看出对方的态度、行为和反应可以分为完全不同的两类。一方面,你看到对方聪明、热情、热爱生活、热爱她周围的人。另一方面,看到对方的固习,它们反映出对方的旧日创伤。例如,乔治并不是天生脾气不好。他在探望父母之前爱发脾气是因为他突然被某种郁结的不安情绪所控制,这种情绪是他享受生活的障碍。塞拉动不动就责骂孩子并不是因为她天生对孩子严厉,而是由于不必要的(或许是长期的)紧张情绪损坏了她判断什么游戏对孩子有益的能力。以下几点可能有助于你学会识别对方在倾诉时表现出的紧张情绪。

1.对方要谈的旧日创伤会显露出来

人们对一个好的倾听者诉说时会利用其热切关注。他们或者直接说出,或者间接地显示给听者,总会让自己的旧日创伤显露得越来越清晰。你会注意到倾听的对方很热切地开始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然后你会听到她的谈话中重复出现一个有关受到伤害或感到困惑的话题。不过对方此时并不一定意识到自己已经把这个话题讲出来了。人们由于太习惯于这些伤害,他们会以为自己的固习是正常的。这里有两个例子,倾诉者在谈话中显露出某种影响了他们的热情和主动性的情绪。其中一个直截了当,另一个比较含蓄。诉说者:“我太累了,今晚上甚至不想跟你说什么。我差点儿打电话取消今晚的咨询。不是因为你,是因为我的生活。我的两个男孩子都病了。哈利(她的丈夫)出门了,要到星期二才回来。星期一我会在家,可星期二我必须上班。我母亲真是好心,要来帮我一把,可我不能总靠她。我不愿意让她看到我的生活一团糟。我真觉得自己不行了。我怎么就不能把事情处理得好一些呢?”

另一位不那么直截了当:“我不知道该做什么。我该谈些什么呢?我真没多少好谈的。这个星期一切正常。我开车去了盐城湖,还不坏,用了三天。回到家挺累。我想我的男孩子在学校有麻烦了。他把吃的东西扔到另一个孩子身上,被开除了。现在你能做什么呢?这些男孩子!真弄不明白!等我回到家,事情已经过去两天了。我还能怎么办?”

你能从这两人各自的谈话中,识别出其中所包含的有关旧日伤害的内容吗?两个人的谈话都是刚刚开始,但主要的问题已经摆到桌面上来了。第一位需要调整自己已经精疲力竭的感觉。她可能正在以自己的姿势告诉倾听者说,她不再是从前那个生气勃勃的、快活的自己了。感觉疲倦使她懒于行动。的确,她在体力上是疲倦了。但使她对生活、对自己都丧失了信心的是其他某种伤害。她在要求你协助她对付自己的疲倦感以及隐蔽在其后的沮丧情绪。

在第二个例子中,那位父亲在叙述中重复了很多次,说他觉得自己不知道如何是好。他的谈话中漫延着这种情绪,渗透在他对自己孩子的问题和对年轻人的总的态度上。他让倾听者了解是这种情绪妨碍他在生活中采取主动,但他没有说出,“我从来就觉得自己不知道该做什么。你能帮助我吗?这样下去我会一事无成。”他给倾听者判断他的问题留下了不少线索。可是由于他对这种情绪太习以为常,以至于认为自己有这种情绪是很自然的。

2.如果你还不明了什么是关键问题,请注意对方谈话中留下的线索

当你的洞察力磨练得较为敏锐时,你将学会放松地等待对方把问题谈出来,即使不是以直截了当的方式。

有时候对方含有激情的或是带强调意味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可能揭示出主要问题。要特别留心对方谈话时再三重复的话题、短语、面部表情、语调及手势等等。带有情绪的或重复出现的语句、手势会帮你顺藤摸瓜,找到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

诉说者:“这个星期我儿子糟透了。他怎么也不肯着手写作业报告。现在他的功课落后了,甚至更糟。他懒懒散散,干不成一件事。每当他这样子我就躲开他。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可以感觉到随时会(做了一个挥手的动作)给他一下!我几乎从来没有打过他。可是当我瞧见他那懒洋洋的劲儿,我……”倾听者以一种友善的、感兴趣的口吻问:“这是什么?”(重复对方刚才的手势)。

诉说者笑了一下,说:“哦,可是你瞧,我实在不想打他。我一直尽力不打他。我只是想想而已。”倾听者依然友善地说:“这么说说并不会伤着他。这个动作什么意思?是这样吗?”(重复挥手动作)。诉说者笑了笑,说:“是。我想是这样。每次我想这样做时我就走开。”

倾听者问:“你挨过打吗?”

诉说者答:“是的,好多次。常常是妈妈打我。每当她受不了我们时,我们就会突然挨一顿打。我们从来也不知道怎么会挨打。喔!一次,我妈妈和我……”

她就这样开始讲小时候她是怎么受到伤害的。

当对方在你的帮助下集中在一个话题上时,她往往会讲起往事。人们常常不能超越当前生活中的障碍,因为他们背负着幼时所受的伤害。所以当对方的谈话回到很久以前所受到的未被治愈的心灵创伤时,也就是你的帮助产生效力的时候。她没有绕开主要问题。她运用了你的注意力去探寻她日常烦恼的根源。这里有些如何提问题的例子,可能有助于让诉说者不走题:

倾听者:“你能再谈些有关情况吗?”

“请你再说一遍。”(请对方重复他刚强调过和短语等)

“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你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感觉的?”

“你还记得头一次发生这种事的情况吗?”

“到底是什么让你有这种感觉呢?”

“这让你想起了什么?”

“这让你想起了谁?”

“这让你想做什么或说什么呢?”

“情况有没有过例外呢?”

六、帮助对方释放由于所爱伤害而引起的紧张情绪

一旦对方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他需要帮助的问题上,就该进到下一个步骤了。你要时刻准备着帮助他宣泄紧张情绪。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宣泄不安情绪。大多数人都以为不良情绪以及它所导致的僵化的反应是我们生活中注定要发生的,以为自己就得长期忍受这些。

事实上,我们原本天生有能力宣泄紧张情绪。我们小时候都曾试图运用这种能力。现在我们仍有可能重新发掘这种能力以逐步摆脱诸如悲伤、恐惧、沮丧、困窘等情绪,使它们不再继续腐蚀我们宝贵的能量与热情。越少有不良情绪,我们就越接近于真实的自己。不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会更有信心和耐心。我们会更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能够使家庭和社会变得更好。我们对子女的抚育也会更为理智,更能反映出对他们的爱。建立相互倾听的关系可以创造出理想的环境,使我们重新温习修复情绪的过程。

先解释一下人们是如何受到伤害,又是如何摆脱那些令他们陷入困境的紧张情绪的。

在说明情绪修复过程中,我们先从儿童时期谈起。因为儿童是这方面的专家。很多不良情绪都源于孩提时期。那时人最容易受到伤害。

。人天生能够想念他人、热爱他人、与他人合作、乐于接受挑战

。对于幼童每一次伤害都是一次沉重打击

。儿童常把受到伤害的原因归咎于自己

。孩子会由于遇到困难而责备自己

。未愈合的创伤会使孩子的行为僵化、不理智

。儿童生来就知道该怎样治愈创伤

与孩子一样,当成年人在谈到自己的烦恼时,也会有哭、笑、发抖、也汗、发脾气或打哈欠等行为。治愈过程常常被打断

。倾听能够启动治愈过程

你向对方表露出来的友好态度,如爱、尊重、欣喜、信任等,对于他生活中所受伤害留下的影响是强有力的冲击。

继续介绍保证有效倾听的第四个原则:协助你的倾听伙伴释放紧张情绪。运用以下方法可以使治愈过程得以持续并生气勃勃。

1、帮助对方大笑

2、帮助对方处理惧怕情绪

3、帮助对方哭泣

4、协助对方处理隐藏在愤怒之下的悲痛与恐惧

5、协助对方打哈欠

6、协助对方发脾气

七、轮到你做诉说者的时候

轮到你做诉说者时,你有机会审视自己生活的各方面。一开始你很可能感至少些尴尬或不安,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习惯于完全享有另一个人的注意力。尽管最初会感到没有把握,你可以想念自己能够尽可能地运用对方的注意力。你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正在探索一个全新的事物。当有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时,你的每一个想法和意愿都是重要的,值得一谈的。

1、从你一生的经历开始谈起

2、告诉对方你感到的任何不安

3、随着你的思路走

4、注意你的倾听者

5、请求对方的帮助

6、让你的倾听者了解什么是他做得好的地方

八、如何安排相互倾听

1、时间——建议在开始的几次各方都应有45分钟至1小时的时间,因为建立彼此的信任需要时间。

2、次数——如果可能,最好是每周一次。

3、地点——不会被人打扰的地方,相对整洁、愉快的地方。

4、准备——保持很好的注意力,这样才不会浪费你们的时间和精力。

5、所需物品——纸巾、计时器

6、程序安排

(1)诉说者谈愉快的事

(2)诉说者回顾轻度的不快

(3)诉说者致力于主要问题

(4)倾听者把诉说者的注意力带回到现实中来

(5)对方互表赞赏

第二篇:倾听孩子

“倾听孩子、共同成长”

时光飞逝,一转眼我已经工作了2年了,两年中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故事举不胜举,我刚从学校毕业就从事了幼教这份工作,第一次走进教室看见孩子们的我特别开心,充满着激情,满怀着希望,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也充满了热情,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也更多的体会到了孩子们的童话世界,我们不能用大人的角度去对待孩子,而是更多的时候要把自己也变成一个孩子去融入到这个小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我更多的是学会倾听,倾听孩子在上课中的每一句发言,倾听孩子在玩耍中遇到了问题和老师的诉说。倾听是一种沟通,在这种沟通中我能更加了解孩子们心里所想的和所要表达的东西,结合我在实际的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新学期刚开始我看到的都是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对于每一个孩子都不熟悉,而孩子们看到我也是一样的,我要慢慢的去了解每一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给我得印象很深,她不敢直视我得眼睛,可又在我不经意的时候在一旁偷偷的看我,我知道这个孩子是胆怯的,我上前摸了摸孩子的头,抱抱这个孩子,孩子明显放松了好多,我得心里也很高兴,和孩子们相处的这段时间里孩子们个个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看到孩子们的成长我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在学前班里我与孩子一同学习,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对待孩子要有恒心、耐心、决心、责任心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凡事都要以孩子为主,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让孩子在视力范围内,要以孩子的安全为主。这些真的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真真切切体会到的,我热爱这个职业,喜欢这份工作,我会继续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第三篇:倾听孩子

“倾听孩子,共同成长”征文

——学习《指南》有感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当我拿到这本书是如获至宝。

通过学习《指南》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所教育的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而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资源。对于我们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指南》中提出: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和孩子共成长!对儿童的学习有何种理解,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内容的选用,教育、教学手段的采用以及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的运用,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

与教师、儿童与儿童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影响环境的布置以及对环境布置所赋予的意义,等等。简言之,对儿童学习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会决定或改变整个教育、教学的面貌。对于教师来说,寻找一个可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儿童学习的有效途径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更应该有义务和责任来认真的学习并根据《指南》与家长配合进行因材施教,因此学习《指南》对我们每个幼儿园老师有很大意义!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老师的地位是非常独特而崇高的。因此,教师对孩子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尤其是在入园初期,幼儿处于分离焦虑时期,那些胆小、内向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细心呵护。平等的师幼关系,能更好的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帮助他们克服与人交往的畏惧心理。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安全、自由,让孩子放松紧张的情绪,愿意与老师一起游戏。这也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帮助幼儿获得适合的发展。要知道,老师的一声赞许、一个微笑、一下抚摸、一个拥抱,都能给幼儿带来亲切和温暖。放下自己的身份,让每一次与孩子的互动都能成为孩子美好的回忆,让幼儿在与老师的平等交往中,主动探索,获得更适合自己的发展。

在孩子的世界里,从他们咿咿学语的那一刻开始,便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语言。也许我们不理解,也许我们没关注,但当我们真的用心蹲下来有倾听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的世界里是多么的美好!

一、教师要学会捕捉。所谓“捕捉”就是教师要学会在“童言稚

语”中生成主题。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教师要与孩子同享童言稚语的乐趣,从中捕捉幼儿有价值、有意义、能激起幼儿兴趣的生成点,由此预设下一个活动。教师要学会判断。所谓“判断”就是教师要学会在幼儿活动的言语中、行为中筛选有研究价值的东西。对每一个探索型主题活动,教师一方面要以它是否符合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另一方面还要从“让它能促进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发展”的角度来规范它。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和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等角度来对活动进行价值判断,让每一个活动都能使幼儿的经验和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让真正对幼儿发展有价值的活动能永远伴随在孩子探索的旅程中。

二、我们老师要时刻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对孩子的话语进行及时的判断和处理。并不是孩子所有的话语都有积极的意义,经过判断后捕捉孩子最灵光一闪的动人瞬间而促进探究的深入开展或是拓展探究的层次和内容,远胜过老师最巧妙的引导方法。

在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眼里,儿童是一个个蕴藏着巨大创造潜能的人。因此,大人必须学会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向孩子学习。“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教师也许不再是做知识的传播者,因为孩子们有相当多的信息来源,甚至超过了教师。虽然老师是教育者,孩子是受教育者,但教育从来都不是绝对单向的活动,让我们满怀珍惜和感激来学会倾听、学会沟通,以幸福与好奇的心情,小心坦然地到孩子发现的新大陆,一起分享同孩子共同成长的欣悦和惊喜,相信我们会在这无比美好的时光

里,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感到自己的进步。孩子的智慧是无限的,他们会告诉你,雪融化后就成了春天,今年最流行什么颜色,什么游戏你应该怎么玩等等。教师应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和孩子成为一个平等的主体。这也是一个互相教育、互相感染的过程,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过程。

三、当我们发现孩子活动中的异常情况时,不要用我们自己的眼光去衡量。要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行为和思考过程。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和想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及时帮助和引导孩子,让孩子获得快乐的发展。日本一位教授曾经说过:比起法国大餐,更应该重视家常便饭。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中,只要我们能够保持一份细致和耐心,就能发现蕴含教育价值的契机。而这些教育契机,往往比我们设计一节教育活动所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和发展要多得多。孩子们的天性,会毫无保留的在一个个生活环节和各种自主的活动中得以体现。因此,我们要注重幼儿活动的寻常时刻,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并作出及时、恰当的回应。让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更有价值,并能自主的发展,快乐成长。

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听孩子的世界。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游戏,走进童心世界,倾听花开的声音。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时代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随之进步,单一的模式,不能进行套用,需要不断演变,不断进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不断反省自己,不断改变自己,放大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发

挥每一个孩子的长处,支持孩子的努力,鼓励孩子的自信,不断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这样才能更好地、平等地和孩子们做朋友,他们才会真正地信任你、喜欢你,让你成为他们的引路人。

第四篇:倾听孩子 读后感

看了《倾听孩子》这本书后,觉得倾听也是一种爱的技巧,其实我觉得对孩子的方式,与对待自己的内在孩童的方式,非常一致。

新学期开学快两个月了,我更加感觉《倾听孩子》太有效了,几乎每次都非常成功:孩子感觉到被接纳和爱,以前积压的问题获得疏通,同时规则被孩子接纳,倾听里面包括着对孩子或自己的内在孩童的感觉和情绪的无条件接纳,包括在对方需要的时候陪伴、给予爱,倾听对方的声音。

大部分的父母只注重在物质生活上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和愿望,当孩子在精神上和感情上需要支持和帮助时,却往往因为时间和精力的不足无法满足他们,情急之中便同意满足孩子的某个物质要求,以便使自己迅速从麻烦中解脱出来。当孩子意识到父母及老师的这一弱点时,意识到自己的精神和感情难以得到关注时,他们就会以不断提高物质需求的方式来获取关注,直到父母发现孩子被“宠坏”了。物质是最容易实现的关怀,心灵的关怀却是需要我们用身心来付出的,无疑也是更艰巨的付出。

倾听这两个字本身就意味着少说话。不要急于劝说孩子,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而是让孩子先表达自己的情绪。就好比家长和孩子都各有一只装满了彩色珠子的瓶子,家长特别想把自己的漂亮珠子分给孩子一些,然而当孩子的瓶子满的冒了尖儿的时候,你怎么给他,他都盛不进去,都会洒出来,弄得一团糟。因此我们必须拿出倾听这个空瓶子来,让孩子把情绪的珠子倾倒出来一部分,他的瓶子有了空当,才能装进我们的珠子。哭泣表明孩子感到伤心了。越是爱哭的孩子,越说明他心里深藏着一些痛苦和压抑。而哭泣本身能够愈合孩子的创伤。因此我们要允许孩子发脾气、大哭,以排解创伤,发泄平日里积攒的缺憾。

当孩子得到有效倾听之后,会逐渐平息下来,并且开始转变。但我们一定要耐心,不要流露出不耐烦或者干脆命令孩子停止哭泣。不要期望或者要求孩子,因为他们大脑的发育还没有成熟到那个阶段。他们可能会找到一个补救的办法,也就是所谓的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来,并且讨好家长。我们要悉心捕捉孩子这种细微的转变,并给予积极的响应。当孩子出现美好、善良的行为时,我们要由衷地给予赞美,让这种行为保留下来。

倾听是一门重要的社会、人际交往技巧,学会倾听孩子不仅有助于亲子关系,亦有助于身边其他的人际关系。通过书中的观点,我觉得孩子的确不会存心跟我们为难,大多数时间是我们误解他们或者我们的要求孩子们力有不逮!我们必须重视与孩子的对话,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倾听孩子--需要更多的爱和耐心才行啊!

第五篇:如何倾听孩子说话

如何倾听孩子说话?(倾听技巧)

1,全神贯注(沉默)

2,应答:哦,恩(肯定性应答)真的呀!哎呀,我好想听!(鼓励性应答)后来呢?那怎么办呢? 怎么会这样呢? 为什么呢?(引导性应答)

3,机械重复

4,认同孩子的感受

5,满足孩子的愿望(借用想象)

6,孩子的感受要得到认可和尊重

7,所有的感受都可以被接受,但某些行为必须限制.1.怎样避免惩罚孩子?

1)想出一个点子让孩子帮忙

2)你要表示强烈的不满

3)说明你的期望

4)给孩子指出补救的方法

5)让孩子做出选择

6)采取行动

7)让孩子体验到不良行为的后果

2.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1)让孩子来谈谈他的感受和需要

2)谈谈你的感受和需要

3)找出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法

4)把所有的主意都写下来(不加褒贬)

5)决定哪些建议开始实行.3.怎样让孩子听话?

1)描叙性技巧(描叙你看见的)

2)提供信息

3)用一个词表述

4)说出你的感受(不要去评价孩子的品格和个性)

5)使用纸条.老师就这个问题举了个例子: 一个小孩和妈妈在超市里买东西,小孩一直到处跑叫,到处拿东西,妈妈一直在叫嚷叫小孩听话,从来没见过这么调皮的小孩,如果不听话,今天晚上回去就有他好看..等等..小孩根本不理..有这样一个妈妈,去超市前和孩子商量好让孩子守规矩,去到超市,孩子大吵大嚷,妈妈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他这样做会影响到别人, 如果再吵闹,下次妈妈将不带他出来,结果孩子还是吵闹.妈妈表示了她的强烈不满,告诉孩子下次她不会带他出来.下次孩子想跟着妈妈来,妈妈告诉孩子要为上次的事情负责,所以这次他必须得呆在家里.再下次,妈妈带着孩子再次去到超市,孩子听话了,而且为了让孩子有事情做,妈妈让孩子帮她选择她需要买的东西,孩子再不会在超市吵吵闹闹了.老师告诉我们在座的家长必须给她发誓绝对不能体罚孩子,她说体罚孩子有三种后果: 1是被孩子打回,2是孩子离家出走,3是孩子的个性被抹杀了.其中发生2的情况的话,那我们家长就彻底完了,因为你肯定会后悔自己打了孩子,然后孩子就觉得自己赢了,这样你就被孩子给控制住了;或是孩子离家出走发生意外,你后悔一辈子.第三种情况就是孩子完全被你震住了,只要你一提打字,他就不敢违抗你,但是他本身的个性就会慢慢地被磨掉...和子女沟通最容易的一点一定要记住如果子女说得多,你说得少,那你就成功了

父母管得太多,控制住孩子,以为对孩子好,其实放养,让孩子自己去成长是最好的..你相信孩子,孩子自然会往好方向发展..对孩子千万不要说负面的话,说什么话都要正面的,孩子听多了正面的话慢慢就变正面的了

一、不要试图寻找不可能的捷径,世上没有便宜的事,只有脚踏实地才是最好的方法…无论做何事。

二、不要对明知不是好事的事过分好奇,有可能你会因此而丧命。

三、不要在冲动时做任何决定,否则这个决定就有可能成为你一辈子的遗憾。

下载倾听孩子(下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倾听孩子(下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倾听孩子》读后感

    《倾听孩子》读后感看了《倾听孩子》这本书后,觉得倾听也是一种爱的技巧,其实我觉得对孩子的方式,与对待自己的内在孩童的方式,非常一致。孩子感觉到被接纳和爱,以前积压的问题获......

    倾听孩子1

    倾听孩子,共同成长 实验幼儿园张琴 本学期,我园全体教师在园领导的带领下,共同深入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在学习和研读中不难发现,其核心理念是育人为本,尊重儿......

    倾听孩子读后感

    倾听孩子读后感笑口常开的孩子往往朝气蓬勃。他们在游戏中让自己和伙伴们都得到快乐。如果成年人和蔼可亲,允许孩子随意玩耍,孩子就会有安全感,觉得被人理解,就会发出欢笑声。......

    倾听孩子1

    倾听孩子,共同成长” 大刘幼儿园教师:孟素平有言道;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为了与孩子......

    《倾听孩子》读后感

    早有耳闻《倾听孩子》是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好书,当拿到手里时真恨不得一口气看完它。看完后果然受益匪浅!看了这本书最受用的是再也不会为了孩子的哭泣、发脾气而伤脑筋了。以......

    让孩子学会倾听

    让孩子学会倾听 大量实践证明,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刻,帮助孩子学会倾听和鼓励孩子大胆表达,都是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必要途径,学会倾听是学会说话的基础。倾听对孩子的早期成......

    倾听孩子的感受

    倾听孩子的感受父母和孩子双方都在寻求这样的友谊,它能够提供足够的安全感使我们在表达思想的同时也流露出感情.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人通常是这样的人:他们对我们的爱能使我们表......

    倾听孩子的世界范文

    倾听孩子的世界 小名人幼儿园张焕君 我曾看见过这样一句话:“儿童的情感更需要沟通,儿童的心灵更需要呵护,倾听孩子的心语。”从此我就记住了这句话,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