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村中心学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比赛方案(本站推荐)
湖村中心学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推进公民教育,提高我校学生公民素养,通过征文活动的开展,引导和教育孩子们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课堂教学和读书活动中增强道德意识,在自主参与和自主管理中强化道德养成,自觉践行道德规范、不断提升道德素养,进一步做到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努力达到在“家庭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
二、组织机构
设立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少先大队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总体统筹、协调本次校园安全作文竞赛的各项活动。
组委会组长:吴仕国副组长:张森林、张敏、张清丽、陈兴富成员:陈显平、陈万洪、李纪明、曾冬生、邱旭芳、4-6年级班主任和配班教师
办公室:设在少先队活动室,由邱旭芳同志负责具体工作。
三、征文主题
征文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
四、比赛形式及要求
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杜绝应付性参与。班主任应加强指导,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结合本班实际情况、主要存在的行为习惯问题和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突出缺点等开展教育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反思、自省,不断成长,努力提高我校学生公民素养。
1、参赛对象:4-6年级学生。
2、比赛要求: 文体不限,要求作品紧扣主题、结合思品课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生活实际、观点鲜明正确、表达清楚流畅、具有时代特色、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比赛形式:
学生完成后各班收集、自行评定班级一二三等奖。再各班推选2份作品参加校级评选。
五、评选时间
2012年10月19日
六、评委:
组长:张治荣
组员:余伙水、刘志军、欧阳崇根、伍湖荣、廖兴荣、曾冬生
七、奖项设置:
本次评比将评出四、五、六年段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湖村中心学校少先大队部
2012年10月
第二篇:“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比赛征文3篇
“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比赛征
文3篇
生命的价值
林心怡(一等奖)
蜡烛固然不美,但它在人们陷入黑暗时燃烧着自己,给人们以光明的享受;彩虹固然短暂,但它那雨后天晴瞬间的存在,给人们以美好的回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诚谋士们的写照。自古以来,诸葛亮的事迹被广为流传,不仅仅是因为他那出众的谋略,更是因为他有着奉献的精神。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恩情,他“抗吴联曹”,帮助刘备三分天下;为了完成刘备临终前托付与他的重任,他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辅佐刘禅兴复汉室其中,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更体现他是临危受命,很多人都会有着这样的想法:奉献是可做也可不做的事,何必再去拼命地做呢?为何不直接敷衍了事?可是诸葛亮没有这么做,他不仅奉献了,而且是尽心尽力地奉献;他不仅奉献了,更让奉献二字在他身上得到了升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老师们的写照还记得那个为救自己学生而被双腿截肢的张丽莉老师吗?仅有29岁的她,是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XX年月8日晚,一辆失控客车撞向学生,危急之下,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人们怎么也想不到,一个看起来文弱的女老师,在关键时刻怎会有那么大的勇气,那是因为,她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她的心在那一刻鼓舞她去做,要求她去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英雄们的写照76秒,多么平凡而又短暂的时间,而一位司机用这短短的76秒保住了车上所有乘客的生命这个司机叫吴斌,48岁,是杭州长运二公司司机XX年月29日,在高速公路客运行驶中,吴斌被迎面飞来的铁块砸中他强忍巨痛将车缓缓停下,疏散乘客在告诉大家注意安全后,自己倒下了,后因伤势过重而不幸逝世在出殡的这一天,全市的人为他送行,“一座城送一个人”,是什么使全市那么多的人为他这么做?那是因为,吴斌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们!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延长它,无法让它永存但是我们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若如蜡烛长久付出,或如彩虹展现瞬间的美好我们可以用奉献来体现生命的价值,用奉献来换得生命的永恒
教师点评:本文最大的亮点是:从不同的角度选材,特别选用了发生在XX年最美教师张丽莉和最美司机吴斌的事例,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脉搏,具有很高的关注度和浓浓的生活味道,而且这两个事例也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生命的价值,这样的能不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吗?我想这应该是本文能获得一等奖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本文给我们的启发是:如何选择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脉搏的材料。为此,建议同学们适时关注中央台“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的晚会或材料,为明年中考积累最有价值的材料。它一定会让你的作文增色不少。
记住: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帮助他人与感恩
郑航君(三等奖)
晓月临夜,淡淡的月色如水一般纯净,悄悄地透过时空,静静地泻在我的心上。在这个静谧美妙的夜晚,我在想;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滴水之恩,必将得到涌泉般的回报。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内华达州的郊外,一个叫麦尔宾的年轻人正开着新买的法拉利兜风。这时候,他看到路上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正疲惫不堪地走着。他心生怜悯,就载着老人到他的目的地,还给了老人2美元。老人心生感激,还要求得到麦尔宾的名片。几年后,麦尔宾在一张著名报纸上看到亿万富翁哈维得的16分之1,也就是1亿千万美元的遗产嘱于麦尔宾,仅仅因为当初麦尔宾帮助了他。
帮助于他人,会给他人绝处逢生的希望,也会给自己一种前所未有的惬意以及额外的惊喜。
还有另一个历史故事:秦国的李斯和朝非子师出同门,两人都才华横溢。但李斯心胸狭隘,担心朝非子影响自己在秦国的地位,千方百计想置朝非子于死地,在朝非子命悬一线时袖手旁观。而自己最终也落了个腰斩于布的凄凉下场。试想:如果当初李斯心胸宽广,在其处于困境中,怎会无人相助呢?
不肯播惠于他人,就必将自己推向人生之旅的死角,在黑暗无光中自生自灭。
纵观古今:曹操恩遇关羽,才有了败走华容时的转机;刘备三顾诸葛亮,才获得了一颗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忠心;李嘉诚秉承着”有财大家发”的理念,才拥有了无数朋友和财富;“胡雪岩”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才成了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
帮助他人,就好像清晨的微风吹拂着舒意;就好像午后的阳光氤氲着暖意;就好像晓夜的月光倾泻着诗意……
晓月临夜,淡淡的月光如水一般纯净。学会帮助他人吧,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请相信,在帮助他人的尽头,有汩汩的流泉在为你噴涌而出,这是因为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
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陈曦(二等奖)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关于吃的花样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怪,中国的饭局尤其如此。
在中国的餐桌上,你可以热闹,是的,非常热闹!瞧某桌边的大叔,尽显男人本色。光着膀子,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边吃边划拳,场面热闹。见其吼声震天,面红耳赤,恨不得爬上桌子的架势,确有梁山好汉的“风采”。再砍一边,一个小孩哇哇大哭吵着要喝饮料。此举成火烧连营之势,霎时间哭声震天。父母们奈不住其哭闹,只好乖乖就范。反观另一桌倒是十分清静,此人先是对着菜单指点江山一番。等散场之后,大半的菜没有吃完,有几盘才动过几口。那人也潇洒,打包都不用,付完钱直接走人,留下大半桌菜。
见闻如此,想必大家对中国的餐桌有了大概的了解了。绝非在下妄言,这绝对是大多数人的普遍现象!古人云:食不言,寝不语。我们自认礼仪之邦,可现在的饭局成何体统?老祖宗的教训我们丢到了哪去?
“纯爷们”们可想过周围人的感受吗?“小皇帝”的父母们只会惯着么?“高富帅”可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吃不饱饭么?在我们享受食物的同时还要享受噪音时,可有人想呼吁一种道德:文明用餐。
是的,文明用餐就一种道德。中国自古以来就为礼仪之邦。古人的礼仪就是为了给他人营造一个舒适的用餐环境。当你学会安静时,总会有更多人学会安静。因为,人会互相影响的。一人如此,多人随之。那么,总有一天,我们就不用在“菜市场”里吃饭了。为他人安静,为他人营造出一片舒适的环境,又何尝不是一种道德?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当你饱餐一顿却发现剩的许多没有吃完,你可会想起贫困挨饿的人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让我们明了了该感激的对象,而我们却糟蹋他们的汗水和努力。节约用餐,自己能吃多少,便拿多少。切莫有丝毫浪费。因为,你丢下的是饭渍,失去的是道德。节约粮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文明用餐又何尝不是一种道德?
生活是一面镜子,学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呢,对生活时时保持微笑,生活就会还以微笑。所以,从小事做起,从文明用餐做起,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第三篇:征文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有关道德,本人认为其最大特征便是区分“人与动物”。但这里我并不是说所有的动物都不讲道德,只是恐怕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某项研究证明:小动物们有意识地在讲道德,讲修养吧?因此,我觉得“人之为人”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做人就要有道德,反之则„„
但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说来简单,却很难做到,难做全。究其原因,我想是“道德”这个词太过泛泛了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算道德,“误以善小而不为”也算道德,“君子非礼误视”算道德,“尊老爱幼,不乱扔垃圾,奉献爱心”也算道德,可见“道德”这一范围覆盖之广。那说以古代君子的标准来要求够不够?不够!君子的“爱心奉献”能到什么程度?貌似君子也不用“舍己为人”吧?
于是乎,对于我们的道德要求也不应该太过苛求。“德”是什么?在我看来,“德”字最重要的便是“心”上那一横。“道德”是要记在心中,心上有这个意识,就好。
就拿班中的一件事说吧,道德让我很为难啊。我的同桌小水在讲台上发书,班中乱哄哄的,小水后面的小半因坐在最后一排总是缺很多发下来的东西。这回是缺了本书,听说要等开学后才能拿到补发的书时,小半没犹豫,拿起前桌小水的书充前面喊了一句:“小水,你缺&#\※书!”随后神态自若的坐下了。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也不好说什么。无疑,他的做法有悖道德。但是,如果我告诉小水这件事是不是有点儿“打小报告”的意味呢?终于明白为什么现在社会上会有那么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道德的约束力只能在心中,就像修禅的感觉一样,让人赶着,这味道就变了。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心做起,从每一件小事着手。当你想到自己的时候再多想一下身边的人。
这次的汶川大地正不正是我们数千万华夏子女道德的体现么?多少战士出生入死?而又有哪位战士多关心自己的生命一秒?多少次募捐?多上次义务献血?这不都是道德么!为了孩子们眼中再次闪耀出希冀的光芒,也为了不辜负数万灵魂的期望,抑或只是为了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我们炎黄子孙用自己的心跳温暖了灾区人民,温暖了九州大地!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用行动证明,用自己的心跳起誓。当你想到自己之前先为别人牵肠挂肚。
道德,其实谁都可以做到。
第四篇: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姓名:曹冬雪
性别:女
年龄:18
学校:天津市宝坻区大钟庄高级中学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的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句话让我明白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也感觉到道德的重要性。在这个社会中,有许多行为规范约束着我们的一言一行,这就是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要注重道德认知,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注意实际行为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意志力。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细想一想,多为他人考虑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
在我们的生活中完全可以去做,往往还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中蕴含着道德的真谛。芸芸众生,人人都应时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别吝啬你的感激;获得了别人的尊重,也要学着去尊重别人。因为,尊重别人也是一种有道德的体现。
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心很沉重,因为在历史的旅程中发生了一件让炎黄子孙铭记在心的事——四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省发生8.0级地震,至今,死亡人数已近7万人,受伤人数达到36万人。在这几十年一见的特大自然灾害中,坚强的中国人民显示出了空前的道德观念和民族凝聚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所有中国人都把抗震救灾作为己任,积极投入到了抗震救灾的工作中。
5月14日,在灾区的一家工厂的防震棚里,一个小女孩,因为饥饿和害怕,啼哭着。这时,来了一队人,领头的正是温家宝总理,总理抚摸着小女孩的脸,哄着:“不要哭,奶粉一会就到。”孩子还是哭。他就安慰着:“乖,不哭不哭,饼干就会送到的。一会儿就有。”在等待救生的学校废墟前,在聚满惊魂未定孩子的帐篷里,他经常拉着孩子的手,说:“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在电视镜头里,孩子不哭了。这位66岁的爷爷转过身,抿着嘴唇,望着天空,流泪哽咽。
或许有人说,在抗震第一线指挥全局的总指挥,应该是坚定镇毅的汉子。可是此时这样人性慈悲的镜头,有着更深刻的含义。鲁迅有诗说:“无情必有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何况是一国总理,情,使同胞生死之情;泪也是表达了人民在灾区面前的悲壮情怀,沉重心情。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全国人民把这情转化成了行动:
来自祖国各地的志愿者涌向灾区。
全国募集到了资金40亿。
献血车前等待的人们排成了长龙。
中央军委已调集武警官兵10万人。
一批批救援物资正源源不断地向灾区提供。
„„
当悲伤倾尽,有我们众志成城;当泪尽血续,有我们守望相助。若此,则天变人不足畏,人言仍不足恤,我们仍将因此获得文明与前进之力。一场灾难,体现了中华儿女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我们能义正词严地告诉世人:中国人传承了他们应有的文明与道德!
我有时在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也该做点什么。比如:给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妈妈捧上一杯茶,为学习困难的同学解答一个疑难问题,在公交车上主动为年迈的老人让座,把被风吹歪了的小树苗扶正,见到纸屑弯腰捡起等,只要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就会成为有道德的好少年。古往今来,沧海桑田。虽然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迁,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仅没有消减,反而与日俱增。我们党和政府对公民的道德建设十分重视。人们常说: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第五篇: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包钢十八小六年六班
姓名:李博瑶年龄:13岁
辅导教师:高萌
道德是人生最重要的品质。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重要的品质,只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道德是一双手,推开封锁在心里的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着无数纯洁的心灵。
记得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我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博古通今的知识,也可以没有能歌善舞的才能,但决不能没有道德。知识可以去积累,才能可以去学习,但惟有道德一旦失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古往今来,“德”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品质,任何时代,只要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使人产生无尽的力量,就能够创造无尽的财富!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一丝一毫都关乎节操,它不能用钱来买,不能用金子来换。道德是一个人的自身修养,是反映一个人品质的镜子,照出一个人真实的面貌;道德是人类建立美好
生活的基础,没有了道德,人类就没有了核心,人类将自相残杀,争名逐利,世界将一片混乱,惨不忍睹。
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需要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必须时时留意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实践,需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情、意、行的统一。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孕妇或小孩让座;随手拣起地上的果皮纸屑,放进垃圾箱内;为辛劳了一天的父母献上一杯茶,尽一份自己的孝心;帮助同学解答一道难题;用自己的好成绩来报答敬爱的老师;送迷路的小孩回家……其实这都是司空见惯的小事,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只有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才会成为有道德的好少年、好公民。此外,我们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手拉手”活动、“雏鹰”活动和“希望工程”的活动等,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们,让他们也能和我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这样,我们的道德观念会再次升华。
三国时的刘备曾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教育自己的儿子,它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这句话值得我们知道并铭记在心,他反映了古人的道德观,直至现在,仍千古流传、脍炙人口。还有儒家学派的代表孟子,也曾说:“吾日三省吾身”讲的是古人良好的修养,也是古人重视道德的表现。既然古人都有这样的道德观念,我们作为
祖国的未来,就更应该努力发扬这种优秀的品质,并世世代代传播下去,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丽。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