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改制企业党员管理调研报告
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是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核心内容。作为全市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我们在党员结构上有着一定的特殊性,那就是改制企业党员占的比重较大,这些党员的基本情况是什么?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有些什么要求?如何加强教育和管理……,带着这些问题,我采取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改制企业党员进行了调查了解,并就如何加强改制企业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作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基本情况
**办事处目前共有党员805名,设35个党(总)支部。辖9个社区,其中有5个成立了党总支。目前已移交社区的改制企业28个(其中市级12个,区级16个),已移交社区改制企业党员人数463名,占全体党员数的57.5%。在个别社区的比例则更高,如关家社区党总支158名党员中有139名为改制企业党员,**社区党总支83名党员中有73名改制企业党员,扶青社区党总支162人中有126名改制企业党员,三个社区党总支中改制企业党员的比重均在80%左右。
改制企业党员中,年龄结构情况:
45岁以下 28%
45~60岁 42%
60岁以上 30%
文化层次情况:
初中以下(含初中)43.5%
高中(含中专)42.3%
大专以上 14.2%
二、调查情况反馈
此次调研采取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方式进行。其中个别走访了改制企业党员20名,分别在扶青社区和关家社区召开座谈会3次。共发放调查表格240份。因为调查表采取无记名方式进行,更能反映改制企业党员的生存现状及思想状况,所以情况反馈也着重参考调查表格的情况反馈。
此次调查表格共发放240份,收回174份,调查表设计了11个单项选择题,一个简答题,其情况统计如下:
1、企业改制后,是否还在支部过了组织生活。
一次 17.24% 一次以上 56.90%
没有 24.14% 弃权 1.72%
2、企业改制后,是否进行了再就业
是 8.62% 没有 37.93%
做了点临时工作 44.83% 弃权 8.62%
3、企业改制后,家庭生活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好一些 3.45% 差一些 55.17%
差不多 37.93% 弃权 3.45%
4、企业改制后,是否享受了城市低保
享受 20.69% 没有享受 43.10%
不需要享受 10.34% 弃权 25.86%
5、企业改制后,是否还经常关注时事政治
经常 44.83% 偶尔 43.10%
没有 5.17% 弃权 6.90%
6、企业改制后,党组织关系转到社区,您怎么认为:
好 67.24% 不好 3.45%
不好说 27.59% 弃权 1.72%
7、企业改制后,党费还按照交纳吗?
按时 55.17% 不按时 27.59%
没有交 13.79% 弃权 3.45%
8、现在全市党员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您认为这项活动:
必须认真开展 79.31% 稍微学习一下就行了 12.07%
不知道,没听说 0% 弃权 8.62%
9、现在社区正在招募社区义务工作队队员,您愿意参加吗?
愿意 63.79% 不愿意 10.34%
无所谓 18.97% 弃权 6.90%
10、您最希望组织帮您解决的具体问题
再就业 46.55% 低保 15.52%
医保 12.07% 住房 8.62%
弃权 17.24%
11、您最希望社区党支部为党员做哪些事情
经常性组织学习36.21% 经常组织文体活动 13.79%
建立党员活动室 44.83% 弃权 5.17%
简答题设置为您对办事处居委会还有什么意见、建议,收回建议23条,涉及党员教育管理的9条,居民生活的9条,要求改进作风等5条。
三、党员现状分析
1、改制企业党员生存状况亟待改善
从调查表的第2、3、4、10间的情况看,一是再就业很不理想,174名党员中,真正有固定性工作的只有15人,仅占8.62%,完全失业66人,占37.93%,还有相当一部分党员靠捡点破烂、打点零工过日子。要求帮助解决再就业的呼声最高,174名党员中有81人提出。二是城市低保覆盖面较小,改制企业党员中享受比例为20.69%,还有15.52%的党员提出了要求,认为不需要的只有10.34%。三是改制企业党员生活幸福感差,认为改制后生活好一些的仅3.45%,这个比例非常低,而认为差一些的占55.17%,超过了一半,在个别走访和座谈中也发现,改制企业职工和党员居住的地方环境卫生普遍较差,如反映强烈的有原糖果糕点厂、印刷厂、毛巾厂、皮革厂等。因为这些地方没有集体资产,相当一部分居民不愿甚至无能力承担物业管理费,致使家属楼下水道堵塞、垃圾成堆。改制企业党员中生活没有保障的现状还比较严重,如
毛巾厂的张林中,改制后通过努力成了一名水电维修工,但不幸患上了直肠癌,现两口子都赋闲在家,还有一名10岁的小孩读书,生活全靠低保救济和亲戚资助。还有部分党员的职工医保没有解决,甚至在关家社区还有两名党员无房居住,经济适用住房也买不起。由于生活困难,改制企业党员精神面貌普遍不太好。
2、改制企业党员管理亟待规范
从调查表的第1、7、11题反映的情况看,一是企业改制后党组织生活很不正常,我处企业改制大部分在四年以前搞完,但党员移交大部分在2007年和2008年才进行,中间有几年的空白期无人过问。党员移交社区后,社区的承载能力也非常有限,社区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也很难适应改制企业党员数量的迅速增长,还有的社区党支部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改制企业党员进来是一个“包袱”,这些都导致改制企业党员移交后管理工作滞后。过了一次以上组织生活的仅有56.9%的党员,按时交纳党费的只有55.17%的党员,这就说明还有近一半的党员没有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其次是改制企业党员活动无场地、无经费。很多企业在改制时本身经费就非常紧张,根本无暇顾及改制后党员的活动场地及经费问题,有的仅仅在移交时由行业主管部门拨了少量的资金(一般是200元/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据调查,在已实行党员移交的28个改制企业中,为党员考虑了活动场地的仅有2个,适当考虑了一点资金的有10个,还有8个既无场地,又无资金,而社区的承载能力又非常差,目前条件相对较好的扶青社区的会议室最多也只能容纳50人,改制企业党员连个开会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有党员开展学习、文体活动的场所了。在调查中,建立党员活动室的要求占的比重比较大,达到了44.83%。硬件设施的缺失也为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3、改制企业党员的思想素质教育亟待加强
改制企业党员思想呈现一种散漫和复杂的趋势,一是部分党员由于受党培养教育多年,思想素质比较过硬,党性修养很强,所以在调查中发现,关心时事政治的党员达到87.93%,其中经常关心的有44.83%,认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认真开展的占79.31%,不知道、没听说的没有,这说明企业改制党员的政治素质还是比较高的,二是企业改制党员基本上能接受组织关系转到社区的现实,有67.27%的党员认为转到社区好,有63.79%的党员愿意参加社区义工队,但也存在一些党员思想教育方面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党员参加“三会一课”和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一部分党员习惯了以前企业的管理模式,转到社区来好象是掉价了,不太愿意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管理;有27.59%党员对转到社区管理选择了“不好说”,一部分党员要忙于生计,有的甚至长期在外,无暇顾及组织生活,还有少部分党员比较自由散漫,加之已经多年未过组织生活,意识逐渐淡漠。二是部分党员先进性不强,只要组织解决问题,不愿意向社会作贡献。在成为社区义工问题上,有10.34%的党员不愿意,18.97%的党员选择了“无所谓”,在走访和座谈中,党员谈问题多,讲奉献少,谈落实待遇多,讲发挥作用少。三是部分党员怨气多,牢骚大,甚至对组织和政府产生抵触情绪,由于相当一部分党员生活困难,就业无门,造成情绪低落、失望、埋怨。部分党员在改制过程中对原有企业管理人员或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大、矛盾突出;短期内难以平息。有的党员不仅起不了先锋队员的作用,反而在有的时候成了矛盾的中心和焦点。
四、加强改制企业党员管理的思考
1、思想上高度重视。改制企业党员是改革的产物,发展的产物,改制企业党员由企业向社区的“回归”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之后的必然结果。但这个党员群体数量大,思想复杂,情况特殊,各级党政部门要高度认识加强改制企业党员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因为改制企业党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改制企业职工中的典型代表,他们还具备一定的号召能力和组织能力,管好了,用好了,能够起到维护大局维护稳定的正面作用,而一旦管不好,用不好,则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甚至群体性事件的推进器。各社区党组织更要从讲大局讲团结的角度欢迎改制企业党员的“回归”,他们不是社会的“包袱”,而是社区的财富,他们不是社区的客人,而是社区的主人。在资源享有上,在经费投入上都要将改制企业党员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改制企业或行业主管部门要为改制企业党员提供条件开展活动,对目前还有留守处或资产尚未处置完毕的企业或行业主管部门要尽量考虑党员活动的要求,不能把党员移交了就象是甩了包袱,剩下的事情什么都不管了。
2、生活上多加关怀。改制企业党员首先是人,是人就有人的基本需求,有人的思想和尊严。一个衣食尚且没有保证的人要他去发挥先锋队员的作用是不够现实的,一个长期失业依靠低保救济过日子的人既影响他的生计,更有损他的尊严。所以,解决改制企业党员生活上的一些困难成了我们各级各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加强就业培训,就业介绍,努力解决改制企业党员的就业问题。和改制孪生的是失业,失业问题是改制企业党员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尤其是“4050”人员中,依靠个人的力量确实不好找工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要加强这些党员的就业培训,使他们能掌握一定的技能,要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的职能和社区劳动就业中介的作用,积极为改制企业党员提供就业信息,创造就业机会。
(二)加强困难党员的生活救济工作,要摸清底子,哪些改制企业党员是生活最困难的,在社区低保时给予适当倾斜,在医保大病救助等方面多提供服务。平时对困难党员多走访,节时多慰问,在党员中开展结对扶贫帮困活动,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三)加强改制企业党员(职工)集中居住区的社会管理,这些地方往往都是房子比较破旧,环境卫生差,社会治安比较乱,社区服务设施少的地方。看看其他地方的小区,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功能齐全,他们的反差和失落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成了被这个社会遗忘的角落。要解决这个问题,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要多帮他们想办法解决物业管理的问题,环境卫生的问题,社会治安的问题。目前,我们在几个社区组织义工队进行环境卫生清理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管理上力求创新。改制企业党员群体庞大,思想不齐,情况复杂,在管理上,既不能象对待机关事业单位党员一样严格要求,也不能象对待社区原居民党员一样一概而论,而是要根据改制企业党员的特点、需求来进行。
(一)实行分类管理,对年老多病、行走不便的党员不要求集中学习活动,由支部将相关资料送上门去;对长期在当地工作生活的身体较好的党员实行比较严格的“三会一课”及教育管理制度;对长期外出务工且人数比较集中的党员可在外建立流动支部,社区支部可通过邮寄资料或通过街道办事处党建网进行学习教育;对有固定工作的不在本辖区的党员可实行组织关系的再次转移,加入工作所在单位党组织开展活动。
(二)着重平台建设。党员接转后,既要立即建立党员组织机构,更要帮助其建设好党员活动平台。在接转时就要着重提出平台建设的问题,使党员的活动有保证。接转时未能解决场地的,在项目建设时(很多改制企业资产处置后都有项目建设)向开发商提出党员活动平台建设问题。实在不行,社区居委会要主动承担责任,或者在居委会活动场地上考虑,或在社区单位实现资源共享解决。
(三)提供适量经费保障。各级财政要适当考虑改制企业党员活动经费,改制企业党员上缴的党费可采用返还的方式用于购买资料,开展活动。街道社区还可就改制企业党员活动适当的争取辖区内企业的资助。通过多渠道解决资金困难,保证改制企业党员一年有一至两次主题活动。
4、建设上激发热情。在加强改制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党员作用的发挥。
(一)着重提高党员的社区归属感、自豪感,让党员认识到社区是自己的家园。
(二)保证党员的政治权利,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时都将改制企业党员纳入进来,增强改制企业党员的社区主人翁意识。
(三)有意识的开展社区活动,通过社区文化活动来重建精神家园,开展社区义工活动来塑造良好形象,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来凝聚党心民心。让每个改制企业党员都参与到建设平安社区、和谐社区中来,与整个社区溶为一个整体,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这部分党员不再打上“改制企业”的烙印,真正成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第二篇:改制调研报告
科研设计所院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为保证我院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2001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院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同志对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有关设计院(所)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领导参考。
一、各设计院体制改革中的基本情况:
1、铁道第二设计研究院:
铁道部第二设计研究院已完成企业外部改名和登记注册,现更名为“铁道第二设计研究院”,并且已进行了内部机制调整,实行了岗位工资制度,内部退养,有偿解除劳动关系(采取提前五年以内的内退,提前五年以上的买断,一年工龄4200元/年),实行了干部、职工竞争上岗和院内的机构调整。行政后勤部门分离出来成立实业开发公司。对下阶段改革工作是从二级部门开始搞还是全院整体推进还在研究之中,但有一个目标是明确的,就是运作股份公司并上市,现阶段正在和有关承销商接触。
2、西南化工研究院
西南化工研究院已改制成立了一个上市公司—天科股份,从1997年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工作,今年2月份上市,资产评估请的是东方资产评估公司,财务工作是请的四川君和会计师事务所,并聘请了深圳的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顾问,主承销商为国信证券。公司由化工系统五家单位组成,有国有经济成分的,也有私营经济成分的,但西南化工研究院占绝对控股。并通过双高认证,以高科技企业形成上市,无内部职工股。现阶段公司已开始对内部机制进行调整,对分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也将做相应的调整。
3、电子工业部第十一设计研究院
作为电子工业的特殊性,对市场竞争主要是人才竞争的体会更早、更深,如不加快竞争步伐,很难在加入WTO后立住足,但上级主管部门的改制方案是要求他们把几个效益较差的兄弟院(所)合并考虑,他们不愿意,所以改制的进展受到了影响。院已进行了内部经营体制的调整,分离了后勤职能部门并成立了物业管理中心,负责全院的物业管理。实行了工较工资,按300、400、500(元/月)分成三档,每月考核发放,技术系列按职称分档,行政系列按岗位分档,每年考核上岗,待岗三月内发全工资,三月后发基本生活费。还没有进入退休保险。
4、云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已出台相关设计院(所)体制改革的规定文件,省院现阶段即将成立以年轻同志为主体的院领导班子,并初步形成了一套改制设想,即以一种脱壳的方式进行改制,把原设计院的固定资产大部分留下,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公司,通过经营管理这部分国有资产来解决离退休人员问题,待过渡期完成后进入社会。同时以省院的资质和精干人员成立另一个设计公司,轻装上阵,没有一点历史的包袱。职工身份置换从不同阶段社会保险的缴纳方式来处理。现阶段先对内部机制进行调整,成立专业化的公司,实行项目经理制,精简行政管理部门(党委办公室、院办公室、人事、团委等合成一个办公室,定编8人),为下阶段的改制工作做好准备。
5、重庆市设计院
按照重庆市的有关文件规定,先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进行体制改革,市院的改革方案已完成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在国有资产问题上已征得市建委同意,国有资产全部退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体会:①资产的处置问题:首先要争取到主管部门的同意,国有资产才好处置,这是整个体制改革方案设计的前提,在资产处置过程中要考虑到住房补贴(特别是离退休人员的住房补贴)、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职工身份置换等问题。
②股份设置问题:虽然不提倡职工人人持股,但实际操作很难,市院在股份设置中有如下考虑:1(工人)、2(助工)、3(工程师)5(高级工程师)、10~15(中层干部)、20(董事会)、25(副董事长)、30(董事长)的比例设置。
③人员安置问题:在改制中尽可能的将职工安置好,不提倡推向社会,待新公司运行一段时期后,自然可以解决人员的问题,届时职工的思想观念也会不同。
市院按完全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一个改制机构(30人左右),并拟成立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新公司中的所有干部按民主选举产生,职工竞争上岗。
二、几点体会:
1、体制改革是必须抓紧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各设计院都不同程度的认识到了现阶段特别是加入WTO后对设计院人才的冲击是巨大的,如不建立健全良好的机制,将很难在今后的竞争中立足。
2、改制的方案要立足各自的特点,要有可操作性。各设计院的改制方案或设想都不尽相同,但都强调一点,要有可操作性,要能在相
对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改制工作,这就要求必须根据各自的特点来进行方案设计。
3、改制不可能一次性完成,现代企业制度要在一段时间中逐步建立完成,但在改制的初期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进行设计和实施。
4、设计院主要资本为人力资本,在体制改革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要以智力运作作为设计院改制的出发点(至少完成资本积累以前)。
以上调研报告,谨供领导参考。
2001/9/25
第三篇:计划改制企业调研提纲
企业改制前期调研综合提纲
本提纲主要用于企业改制上市,产权制度改革,制定战略规划。
一.企业概况
1.企业情况。(了解以下内容)
(1)注册全称;
(2)注册地址,办公地址;
(3)注册资本;(注册资本到位情况)(4)法定代表人;
(5)企业性质;(国有、挂靠等)
(6)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生产、加工、流通等)(7)注册(创建)日期。
3.工商注册重大变更情况,如注册资金、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等。
4.企业简史。
(1)最初业务性质和规模;
(2)业务扩展和转变状况;
(3)主要历史事件和变动;
(4)历史遗留问题和对目前主营业务以及管理的影响。
5.企业发展过程的合并,联合,重组事件及其原因和背景。
6.股东情况。
(1)全体和主要股东介绍;(2)股东的影响力;
7.企业持有的特许证照和特权种类清单。
(1)政府的所有批文(包括合资,产品,技改,改制等);
(2)特许经营牌照;生产经营许可证件(市场准入的文件)8.法律尽职调查状况。
(1)目前涉及或可能涉及的重大诉讼,仲裁或违法而引起的重大突发事件;
(2)法律诉讼涉及的标的(金额)大小;
(3)企业之间互相担保情况。
9.列举企业特许经营合同。(加盟、特许供应等)
10.列举企业所有子公司和下属部门的名称,地点,产品,功能,创建日期,股权比例,附企业关系结构图。
11.企业区位优缺点。
12.协助企业的机构(法律,财务,广告,公关,银行,保险)名单。
二.企业所有制和产权关系
1.企业性质:国有。
2.企业产权是否明晰,产权的界定;
3.有无遗留问题,如虚假出资,资本金不实;
4.企业管理体制是否按《公司法》规范化。
5.与上级主管部门关系描述。投资者/行业管理/授权/承包/计划单列/租赁/挂靠。
6.企业股权交易和管理。购股权保证,控股权保护政策,股权转让限制和买卖规定。7.是否考虑职工持股计划和发配策略。8.有关的紧密合作伙伴和可能成为股东的名单。三.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
1.企业管理机构图。
(1)现在管理架构;
(2)机构沿革和重大调整事件;
(3)部门职能关系和职能分工。
2.机构人事。
(1)行政人员数量;
(2)管理人员统计资料;(3)一线人员的统计资料;
3.企业的规章制度清单。(制度性文件、程序性文件、控制性文件)
4.重大事务决策机制与流程。
(1)法人治理结构;
(2)领导分工负责结构;
(3)重大决策程序说明。
5.企业内部上下级关系。
(1)产权关系。全资/控股/参股。
(2)行政关系。行业管理/下属/挂靠,代管。
(3)财务关系。承包,租赁/拨款/统收统支/模拟法人。
(4)人事关系。独立/非独立。
(5)其他方面。信息,资金,市场,原料,培训,商标,名称。
6.企业经营项目状况。
(1)法律文件,协议,章程,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纪要,工作计划与总结;
(2)重要业务,合资伙伴情况。
四.企业人事情况
1.企业职工现状。
(1)总人数;
(2)年龄,性别结构与数量;
(3)专业,职称,技能结构与数量;
(4)离退休人员结构与数量及退休办法;
(5)定编定岗状况,富余冗员状况;
2.企业职工变动情况。
(1)过去三年企业职工变动情况,结构和原因;
(2)未来三年企业职工变动预测,结构和依据;
3.职工工资和福利。
(1)近三年及目前各级职工收入水平以及发放状况;
(2)职工年工资福利总额;
(3)工资福利占销售额的比例(前后三年);
(4)企业收入水平与当地或同业比较;
(5)企业现有福利项目,计划及设想,尤其三项保险及费用的缴纳状况。
4.职工招聘和培训。
(1)一般职工招聘渠道和特殊待遇;
(2)中高级职员调整及补缺情况;
(3)企业重大人员调整及补缺情况;
(4)未来三年里拟将多少生手培养为熟练员工;
(5)职工的训练和培训发展计划。
5.企业主要领导人员资料。
(1)姓名,年龄,所受教育,工作简历,职业兴趣;
(2)在本企业工作年限,职务和责任,能力和业绩;
(3)工资,奖金及占有股份。
6.所在中层干部统计资料。年龄,性别,教育,经历,技能结构,所持股份与报酬,业绩,专业经验,志向目标。
7.企业高级人员(经理层,董监事)的行为。
(1)专长和短处,如何取长补短;
(2)个人奋斗目标和专诸业务精力;
(3)可能存在的与公司利益相关的问题;
(4)是否有辞职另起炉灶情况,企业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
8.企业劳资关系的历史和现状与工会关系。
9.职工工伤记录和劳动安全措施。
五.所处行业和市场概况
1.行业历史。
(1)省内该行业发展简历;
(2)行业重大历史事件,技术突破,重要产品。
2.分类和技术标准。
(1)按国内(省内)外标准对行业产品分类;
(2)行业标准的主导者;
(3)国内(省内)外同类产品的主要技术标准;
(4)企业产品的先进性与行业比较。
3.近5年或10年国内(省内)产销量比较。
4.近几年国内(省内)用户分类及购买力分析。
5.相关行业未来走向和市场预测。
六.供应链管理状况
1.企业所有产品或服务项目清单,客户服务档案,包括名称,规格,单价,产销量。
2.每一项产品或服务的下列项目:
(1)技术经济性能指标;
(2)产品在省内的地位及竞争性,是否有产品优势,如物美价廉,有独创之处或专利;(3)市场饱和度(市场容量估计)。
3.产品的组成部分,产品示意图。
4.产品可替代性和发展方向,拟开发新产品或服务项目。
5.质量管理。
(1)国家与国际的质量标准;
(2)获得的质量证书;
(3)质量管理责任制建设。
6.近几年产品退货率,赔偿(按价值或产物量),以及因产品质量而引起投诉,诉讼或行政处罚。
7.企业近几年开工率和设备利用率,生产率。
8.原材料采购渠道,采购政策与订货程序,与供应商的索赔规定及其他合作情况,有哪些大的供应商,有哪些长期,稳定的供应商,与各主要供应合作的历史和合作关系。(供应链评估)
9.有无潜在的供应商,改变供应商的可能性及条件。
10.原材料供应协议清单及标准格式合同样本,原材料库存要求及现库存量。
11.是否有配套件(容器),配套件(容器)的来源,质量状况与运送方式,配套件(容器)的定价方式及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12.决定自产或外购的标准,产品的自制率,价格量自制率的变化情况及与其他竞争对手的比较。
13.关于原材料与配套件(容器)的供应是否存在重大诉讼或仲裁。14.获得关键原材料的方法及对短缺的防范。15.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步骤,程序及工序流程图。16.企业产品和服务是属通用标准型还是客户特殊要求型。
17.企业和生产设施及生产过程与同行最佳水平的比较及各自特点,是否具有特长。18.企业对生产过程,生产质量管理系统的改进设想。
19.若市场需求扩大,如何扩大生产地域和增加设备,扩产量及所需资金和时间。20.仓储管理以及配送能力。21.企业信息化管理状况。七.销售状况
1.企业销售管理状况。
(1)过去几年的销售量以及产品销售结构,占同类产品比例;
(2)主要销售区域;
(3)企业市场增长盈利历史,前景和预测依据;
(4)期望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
(5)顾客对企业产品或服务偏好点(质量,价格,方便新颖等),改进意见。(6)业务精英的状况以及其控制的客户状况;(7)销售管理办法以及绩效考核;(8)业务提成管理;
(9)产品利润率; 2.企业的客户群。
(1)长年客户名单;
(2)重要客户名状况:购买量,总比率,信用记录,购销合同,付款方式;
(3)过去几年主要客户变动情况;
(4)最大五家客户状况:名单,购买量(近几年,未来几年),占总比率,信用比率,历史原因; 或者客户集中的行业、地域范围等其他应说明的状况(5)未来最有希望的客户名单;
(6)顾客:阶层,年龄,性别,兴趣,地域背景等。
3.列举企业的代理商,供应商,批发商,零售点。(包括供应商的评估以及经营代理的风险评估-采购、供应能力以及紧急供应能力)
4.企业具体销售方式,上门推销,代销,邮寄,零售,批发等及其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5.过去如何开拓客户市场。
6.国内(省内)外销售网点的布局。各销售点的营业证照,职责范围,人员数量与责任素质,近年的销售情况。
7.销售协议的签订,销售合同的副本。
8.销售活动的周期性,季节性,国民经济景气指数影响。
9.销售价格的制定是否受国家政策限制。
10.售后服务的网络图,服务网点数量,人员数量与素质,售后服务的基本措施,收费标准,保修方案及作业图。
11.“三角债”的详细情况,帐龄分析及坏帐预测。
12.在销售方面是否有重大投诉,诉讼或行征处罚。
13.与竞争对手比,企业对销售渠道有否优势;
14.企业与竞争对手的销售方式,销售成本比较优势。
15.竞争分析。
(1)企业竞争信息来源:面谈,商情网,协会,公众,报纸,广告,研究文章和工业报告等;
(2)依据竞争信息制定的计划和策略方针;
(3)对手近期的可能突破及保持市场地位的对策;
(4)对手的营销弱点及利用;
(5)对手的目标,现行策略及规划设想。
16.影响企业业务的因素分析。
(1)现有行业业竞争;
(2)替代产品;(3)原材料竞争;(4)顾客的竞争。17.竞争要素比较分析。
(1)产品或服务的优点;
(2)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深度;
(3)可盈利程度;
(4)资金来源;
(5)公司的规模和实力;
(6)产品的经济效益;
(7)市场地位:垄断市场,销售量;
(8)推销方法;
(9)独特的销售计划。
18.客户群体在未来的变化。
(1)变化趋势和预计下步意见;
(2)追踪需求变化并调整;
(3)对反馈意见的处理。
19.列举产品说明书,小册子,推销宣传材料。
20.近几年的广告(营销费用)支出和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21.未来几年企业产品或服务推销方式的重大变动。
八.企业经营许可状况
1.企业土地使用权状况。
2.特许经营权情况。
九.经营收入状况
1.近几年销售收数据(总数和按产品类别细分)。
2.企业产品销率。
3.主营收入和比率。
4.经营收入的季节性特征。
(1)销售曲线,峰值;
(2)调整措施(生产,存量,人员,价格)。
5.销售回款速度和外欠比例,应收款帐龄分析。
6.存货管理及报损处理。
7.销售收入趋势。
(1)公司产品或服务是否供不应求?(订单,市场分析,顾客反映);
(2)公司产品或服务是否供过于求?
(3)未来收入预测。
十一.财务数据
1.前三年企业和主要下属公司的财务报表。
(1)资产负债表;
(2)损益表;
(3)财务状况变动表;
(4)现金流量表;
(5)企业的债务结构。
2.未来一年的财务预测指标。
3.负债结构以及是否有银行贷款,贷款项目以及运营状况(较详细描述)4.企业盈亏平衡分析(设备利用率,销售量,销售收入)。
5.企业成本。
(1)企业固定费用(成本)清单;
(2)企业变动费用(成本)清单;
(3)企业主要开销清单:稳定性;
(4)企业开支控制:收集数据周期,控制措施,固定费用与可变费用替代性。
6.帐务处理(双向)。
(1)企业的赊款帐户(占十分之一以上);
(2)无能力付款帐户;
(3)有能力支付未付帐户及原因;
(4)平均欠款天数及款龄分类结构。
7.库存处理。
(1)清库周期;
(2)库存物资结构统计;
(3)企业库存控制系统;
(4)积压库存处理办法(财务处理)。
8.企业对外投资清单。企业规划和投资项目的项目概况以及财务分析表。
9.企业资金来源一览表。来源,数量,年限,利率,附加条件,用途。
10.企业税收。
(1)前三年的税率和税收走向;
(2)未来三年的税收走向;
(3)未付清税收状况。
11.考虑最理想,最可能,最坏三种情况下,未来几年企业的如下项目:
(1)预算收入;
(2)资金流动情况(收入时间);
(3)年终结算结果;
(4)年净收入与总资产,投资回报。
12.企业的土地,房产面积,价值,房地产资料。
13.企业可能的隐形资产。
14.企业意外事件的责任,范围,损失及措施。
15.企业的财产和其他保险情况。
16.企业对改善财务形象,资产负债结构的措施。
十二.资产和基本建设状况
1.企业资产一览表。
2.企业固定资产。
(1)近几年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净值;
(2)折旧方法和年限分类表;
(3)主要固定资产数量,价值,使用年限和寿命;
(4)主要设备变动情况和运行特点;
(5)主要设备、厂房等经营性固定资产维护状况;(6)固定资产清单; 3.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种类和价值;
(2)专有技术状况;
(3)专利:数量,实施状况,价值,有效期;
4.对企业进行清产核资或国有资产登记,查核是否有产权纠纷。
5企业是否已进行资产评估及其结果。
6.列举新建,在建,拟建的项目情况。
7.以前的基建情况,是否有索赔,质量等遗留问题。
8.基建和设备采购是否用招标制,其效果及难点。
9.企业对资金来源偏好(借贷,入股或其他),企业对新投资者的股份限制。
10.企业原业筹资的机构与方案,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
11.企业原有投资和回报状况,对投资者保证的回报率和方式。
12.未来几年企业筹资计划:资金用途,分布,回报。
十三.环境保护
1.企业生产经营及产品自身对环境的影响情况。
2.国家对企业所在产业及技术领域的环保政策。
3.环保法律法规对企业的影响。
4.企业污染状况和处罚情况。
5.近几年治理污染的费用开支和措施。
6.今后的环保计划。
十四.公共关系和企业文化
1.企业对外宣传。
2.企业是否有系统的公关方案及实施效果。
3.近几年企业在传媒的报道,图片集。
4.各级访问企业的情况。
5.企业对危机事件的处置情况。
6.企业是否倡导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形成的历史概况。
7.职工对企业精神的认同程度。
8.企业有无企业形象系统(CIS)规划,导入的兴趣。十五.企业办社会状况
1.企业办社会的内容清单,如学校,医院,职工,住房,食堂,托幼,敬老,商店,社区服务,治安,道路,绿化区。
2.各项服务内容占有资产,从来人数,业务量,效益,经费来源及经营特点。
3.企业近三年在这些服务的收支情况(总数和分项)。
4.企业分离非经营性资产的计划方案和进度。
5.分离的障碍和难度。十六.与外界周边关系
1.企业所在区位(厂址)的优劣并开发价值。
2.企业在当地和主管部门所属企业中的地位。3.是否与所在社区有冲突和矛盾。
4.当地对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态度和承受力。
5.企业是否因地区规划而面临在当地厂地搬迁,易地生产经营或土地功能置换。6.当地改革进程对企业有何影响。7.列举企业长期打交道的政府机构。8.企业在执行政府政策法令时:
(1)曾经,可能遇到的问题;
(2)各级政府机机近期发布的有利的,不利的规定。
(3)政府部门间相互矛盾规定的执行。
9.当地政府对企业的特殊政策。
(1)计划单列;
(2)如国有资产授权,划拨和托管企业;
(3)各项试点:优化资本结构,改制试点;
(4)税收优惠:减免税,税收返还,统一纳税;
(5)资金支持:挂帐停息,贷改投,贷款额度及贴息,政府专项资金;
(6)产业政策和特许权;
(7)再就业与劳动人事政策。
10.国资体制,政府机构改革对企业的影响。
十七.未来经营计划和发展战略
1.企业过去总体战略计划及演变,影响因素。
2.企业制定的未来发展战略文本。
3.企业总目标和各部门目标发解,用流程图说明实现企业总体现 目标过程中各主要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发生时间。
4.竞争对手的战略计划和与企业关键因素的比较。
5.企业的优势,劣势分析,现有状况与目标间的差异分析。
6.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问题,障碍,制约因素,减少不利因素的措施。
7.企业对重大阻碍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8.未来几年的经营计划及实施措施,企业采取哪些措施和步骤保持企业持续发展。
9.企业对未来3~5年当地,中国,世界经济形势的预测。
10.未来企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的批文文件。
十八.党群关系与民意
1.企业的党群活动。
(1)列举党群组织和人员数量;
(2)活动范围,影响力及改革趋势;
(3)经费开支和工作制度。
2.廉政建设。
(1)企业内部的经济犯罪状况;
(2)经济犯罪对企业的影响;
(3)廉政建设规章。
3.员工对改革的态度,积极性,心理预期。
4.管理人员对改革中涉及员工下岗,分离社会职能,导入管理层持股与职工持股的物质承受能力。
第四篇:改制企业验资报告
验
资
报
告
XXXX会验字[2009]第156号 XXXX中海投资有限公司(筹):
我们接受委托,审验了贵公司(筹)截至2009年6月22日止由XXXX轻纺化建公司改制变更为XXXX中海投资有限公司(筹)申请登记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协议、章程的要求出资,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验资资料,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是全体股东和贵公司(筹)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对贵公司(筹)的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发表审验意见。我们的审验是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进行的。在审验过程中,我们结合贵公司(筹)的实际情况,实施了检查等必要的审验程序。
根据XXXX轻纺化建公司出资人关于同意企业改制的决议、XXXX轻纺化建公司改制方案和改制后公司章程的规定,改制变更后贵公司(筹)申请登记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28万元,由XXXX轻纺化建公司全体出资人以其拥有的XXXX轻纺化建公司的净资产于2009年6月22日折合为贵公司(筹)实收资本。经我们审验,截至2009年6月22日止,贵公司(筹)已收到全体股东以其拥有的XXXX轻纺化建公司净资产折合的实收资本伍佰贰拾捌万元。此外,我们注意到:
一、贵公司(筹)与净资产相关的资产尚未办理财产权的更名手续,与净资产相关的负债尚未办理主体变更等手续。贵公司(筹)已承诺,在公司成立后及时办妥上述手续。
二、XXXX轻纺化建公司以2009年4月30日为基准日的净资产已经绍兴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并于2009年6月4日出具了XXXXX评[2009]264号资产评估报告。经评估后的净资产价值为5,287,522.95元,该评估价值已经XXXX轻纺化建公司全体股东于2009年6月10日确认通过。各出资人将经评估的净资产528.752295万元按1:1价值折合为贵公司(筹)实收资本528万元,余额计入资本公积0.752295万元。
本验资报告供贵公司(筹)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及据以向全体股东签发出资证明时使用,不应被视为对贵公司(筹)验资报告日后资本保全、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等的保证。因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与执行本验资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及本会计师事务所无关。
附件:
1、注册资本实收情况明细表
2、资产清查评估结果汇总表
3、验资事项说明
XXXXXX会计师事务所
主 任 会 计 师:(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XXXX
报告日期:2009年6月22日
附件3 验资事项说明
一、改制的基本情况
XXXX轻纺化建公司拟改制变更为XXXX中海投资有限公司(筹),已于2009年6月18日取得XXXX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XXX工商)名称变核内[2009]第643034号《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正在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改制变更前XXXX轻纺化建公司系由出资人袁佩玲、杨迪英、袁文勇和王飞燕共同出资组建,于1989年9月20日成立,取得XXXX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306811000963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原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63.5万元,其中袁佩玲出资6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97.97%;杨迪英出资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0.75%;袁文勇出资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0.75%;王飞燕出资3.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0.53%。
二、改制变更后申请的注册资本及出资规定
根据XXXX轻纺化建公司出资人关于同意企业改制的决议、XXXX轻纺化建公司改制方案和改制后公司章程的规定,改制变更后贵公司(筹)申请登记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28万元,由XXXX轻纺化建公司全体出资人以其拥有的该企业的净资产于2009年6月22日折合为贵公司(筹)的实收资本。
三、审验结果
截至2009年6月22日止,贵公司(筹)已收到全体股东以XXXX轻纺化建公司净资产折合的实收资本528万元。
XXXX轻纺化建公司2009年4月30日(评估基准日)经清产核资后的账面资产总额为760.221004万元,负债总额为291.567633万元,净资产为468.653371万元(其中:实收资本663.5万元,未分配利润-194.846629万元)。
XXXX轻纺化建公司以2009年4月30日为基准日的净资产已经XXXX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并于2009年6月4日出具了XXXX评[2009]264号资产评估报告。净资产评估价值为528.752295万元,评估增加60.098924万元,该评估价值已经XXXX轻纺化建公司全体股东于2009年6月10日确认通过,各出资人确认的XXXX轻纺化建公司净资产价值为528.752295万元。贵公司(筹)全体股东已于2009年6月22日将经核查和评估的净资产528.752295万元折合为贵公司(筹)实收资本528万元,余额计入资本公积0.752295万元。改制后累计实收资本为528万元,占改制后注册资本的100%,其中:袁佩玲出资为人民币475.2万元,占注册资本的90%;杨迪英出资为人民币3.96万元,占注册资本的0.75%;袁文勇出资为人民币3.96万元,占注册资本的0.75%;王飞燕出资为人民币44.88万元,占注册资本的8.5%。
四、其他事项
1、原公司股东已就评估基准日2009年4月30日至验资基准日2009年6月22日之间原公司的损益及其处理情况进行约定:改制期间发生的经营损益由原股东按原出资比例享有收益并承担损失。
2、贵公司已在向我们出具的声明书中承诺:在公司变更登记完成后,及时办理与净资产相关的资产过户手续。
第五篇:铁路改制企业加强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铁路改制企业加强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铁路改制企业如何加强党组织的建设,是企业党组织面临的重大课题。去年改制以来,我们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大力推进党建工作创新,为公司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保证。目前,公司生产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5以上;今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92亿,比去年增长17.27,人均劳动生
产率达66.48万元;公司安全生产持续稳定,职工收入稳步增长,今年已被确定为铁路大型机械制造基地。
一、抓住龙头,深化领导班子建设
我们深刻认识到,铁路改制企业必须始终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党组织的龙头工程来抓,努力打造团结、敬业、创新的领导集体。在日常实践中,我们以提高领导水平为目标,努力建设学习型班子。公司党委以提高领导班子“分析驾驭分管工作的能力、指导下属工作的能力、协调下属提高效率的能力、矫正下属行为的能力”的“四个能力”建设为目标,努力营造学习氛围、创新学习方法。去年以来,公司党委把党委中心组学习有选择地扩大到中层干部参加,事先列定学习主题,深入开展专题研讨,研究解决影响公司发展的重大问题。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每周星期一对上周工作实施讲评,同时围绕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案例,共同研究,探求办法,较好体现了学以致用原则。公司党委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生产力、出战斗力,领导班子是否团结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坚持在领导班子中大力倡导“为了不让别人批评,必须关起门来先进行自我批评”的理念,着力在班子成员中营造开诚布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在团结协调基础上,班子中只讲干事、成事,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公司领导班子逐渐成为团结和谐的领导团队。
二、突出关键,健全科学决策机制
科学决策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前提。我们体会到,加强改制企业党组织的建设,必须把健全科学决策机制作为重要内容,以科学高效决策来体现党的先进性,为此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上保证。公司党委6名委员有5名进入董事会,占7名董事的71,其他董事全是党员,既可以使党组织通过参加董事会表达对企业发展战略、干部人事任免等重大问题决策的意见,贯彻落实党委决定,又能真正了解和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确保党委对生产经营决策的参与和监督。二是发挥好职代会作用。公司、公司党委严格按照《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认真执行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通过职代会各选举2名职工代表分别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确保职工代表行使参与决策权、监督权和对自身利益的维护权。同时,我们坚持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民主议事会、职工代表组长联席会等多种公开形式,还积极探索邀请职工代表参加经理办公会,不断提高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质量。三是狠抓民主集中制的落实。公司党委重新制定实施了金鹰公司党委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集体讨论决策的有关规定。坚持按规定程序召开党委会、党政工团联席会,科学决策重大事项,使公司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
三、把握原则,积极推进依法治企
依法治企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特征。改制企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坚持将依法治企作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以《公司法》为依据,积极参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公司法》是改制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大法。其核心是真正发挥好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自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公司党委坚持把处理好党委会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依法行使职权。坚持把支持董事会的工作看作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点,严格执行《公司章程》,坚持做到分工明确、权责到位。凡需董事会拍板决策的问题,决不以党委会包办代替,凡是应由经理层执行实施的工作,党组织决不过多干涉,真正使他们都能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同时建立纪委与监事会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企业内部监督约束体系,切实发挥好各自的功能与作用。公司党委坚持把规范管理、严格管理作为依法治企的必然要求,致力于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并通过领导班子的身体力行,努力营造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氛围。公司创新实施《环境秩序控制办法》,通过安全文明照片考核来加强安全生产;实施《物资采购、废旧物资处理招投标办法》,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规范进行;建立《生产班组管理竞赛评比办法》,有效激励车间和班组加强管理;实行《成本监察制度》,严格控制各项成本支出。此外,公司还建立了大量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干部人事管理等管理制度,使公司各项经营活动都处在有效控制之下。与此同时,公司党委狠抓制度的落实,在执行中突出一个“严”字。为此,公司领导班子坚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比如为有效地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公司实施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