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分布及其发展特征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分布及其发展特征
[ 录入者:光伏人家 | 时间:2006-08-29 14:29:41 | 作者: |来源: ]
[上一篇] [下一篇]
2006年7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会议强调,加强节能工作需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着力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强化节能管理,健全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节能保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和增强全社会节能意识,形成人人节约的良好风尚。近期,国务院紧锣密鼓的一系列举措剑指“节能”,被业界专家比喻为:2006年国家层面正在酝酿的一场节能风暴。由此不难联系到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对环境影响小、可永续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及其在解决我国能源和环境问题中的重要地位。
太阳能是资源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太阳能光伏发电已广泛用于航天、通讯、交通,以及偏远地区居民的供电等领域,近年来又开辟了太阳能路灯、草坪灯和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的应用领域。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太阳能消费品生产国之一,并呈现加速发展之势。随着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国内掀起一股进军光伏产业的热潮;同时,原先的一批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呈现出你追我赶之势,在热潮涌动的后面是追逐利润的欲望和热情。
1.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分布
以现有的公开文献资料为基础,可以发现:目前,中国各地对外宣称具有一定规模已建成、在建及拟建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5个,涉及其产业链上游千吨以上多晶硅生产能力的基地6个(见图1)。
图1: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相关)基地分布示意图
资料来源:汇视研究(MIRU)根据各媒体报道及地方政府相关网站新闻分析整理
从区域分布来看,试图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的省份主要集中于环渤海区域,长三角区域的江苏,华中华南地区的湖北以及广东。多晶硅的生产基地则多分布于中西部地区。
由于俄罗斯已经向中国转移千吨级多晶硅(改良西门子法),西方国家长期对中国大规模生产多晶硅技术的封锁实际上已被打破,所以不能排除今后中国更多企业购得多晶硅生产技术的可能。除图1中标示的目前各地开工或已立项的千吨级多晶硅项目外,还有数个百吨级的项目,如福建连城于2005年12月23号开工的200吨级多晶硅项目。
2.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部分生产基地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介绍
2.1江苏省(南京/无锡等)
目前,江苏光伏产业位居全国前列,已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初步形成“两个核心、多点发展、以点带面”的格局,即以无锡尚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尚德”)与江苏中电电气集团投资的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中电”)为核心企业,带动周边江阴、南通、高邮等城市光伏产业的发展,进而全面推动该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目前该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具备以下优势:
首先,生产规模居全国前列。截止2005年9月,无锡尚德生产能力达到120兆瓦;2006年底,产能有望达到300兆瓦。南京中电2005年底生产能力达到100兆瓦;2006年产能有望达到200兆瓦;2008年计划年产600兆瓦。
第二,具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无锡尚德先后成功开发研制了光伏屋顶组件、光伏玻璃幕墙组件、STP150E型多晶硅太阳电池等新产品。南京光伏也拥有一个掌握光伏行业核心技术的国际顶尖的科学家研发团队,该公司总经理赵建华博士在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这一技术领域具有相当话语权。
第三,具备较为丰富的研发和生产经验。以无锡尚德施正荣为核心和南京光伏赵建华为核心的两个博士团队,有长期在国际著名太阳能研究中心工作的经历,均拥有国际领先的太阳能电池研究、工艺技术和实际生产经验。此外,两个团队还熟悉美国、德国、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具有对生产线设备进行优化组合能力,积累了大量一手的公司设计选型、设备调试等经验。
在政府层面,有建议将南京江宁开发区、无锡高新区列为国家光伏产业基地。加大科研投入,建造国家级光伏工程研究中心,加强光伏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研究、市场开发研究,为尽快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主要设备、原料的国产化建造平台;将南京、无锡光伏列为培养光伏人才的国家级实践基地。
在企业层面,2006年3月,为进一步发挥江苏的光伏产业优势,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联动,在江苏省科技厅的倡议下,包括无锡尚德和南京中电在内的25家光伏产业骨干企业组建太阳能光伏产业联盟。据悉,该联盟将开展一系列工作:主动研究产业发展战略,跟踪国际上最新技术,研究该省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整体布局;推进市场开拓,在市场推广上共同策划实施符合联盟战略;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针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积极组织联盟成员进行协作攻关和产业化;积极开展行业技术服务等。
2.2河北省(保定)
保定市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设立于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保定高新区”)内,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保定高新区规模、面积一般,但行业特色鲜明,即定位于“新能源与能源设备制造基地”。2003年底,基地内共有新能源与能源设备生产企业50多家,经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4家,其中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实施火炬计划项目20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1项。基地内的骨干企业包括保定天威集团公司、风帆股份有限公司、保定浪拜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电力自动化研究所中航惠腾风电公司等。1998年在该园区内成立的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集太阳能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及应用系统等相关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工程承建及售后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公司。
为保障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的建设发展,保定高新区将强化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
首先,通过设立新能源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实施科技攻关计划、兑现优惠政策、成立新能源基地科技投资担保公司、协助骨干企业上市、积极申报国家各类计划等形式,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给予新能源重大产业化项目资金支持。建立健全产业基地支撑体系,培育骨干企业群体,制定配套的产业政策体系,引导和扶植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新能源产业基地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建立以新能源与能源设备综合信息网站为载体的服务平台。以基地企业为主体,面向社会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信用信息披露、新产品展示、项目招商、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等服务。
第三,大力推进人才、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增强对企业原创性科技成果的聚集和转化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人才创业环境,支撑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的发展。为有识之士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四,打造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的技术平台。保定高新区目前已经获批的技术平台有:新能源虚拟研发中心、风力发电叶片工程服务中心、风电叶片检测中心、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中心。这一系列国家级、专业化、高水平技术中心的设立,将有效促进和提升新能源基地的核心竞争力。
该产业基地的远景目标是依托保定市在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领域的科技优势和发展基础,建设以风力发电产业链、太阳能发电产业链、能源设备产业链为主体的产业群。到2007年,力争实现在大功率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电力电子产品与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输变电设备、新型储能设备、高效节能产品等六大领域形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
2.3山东省(德州)
山东德州之所以能够成为相对成熟的太阳能产业基地,“太阳能热水器”可谓功不可莫,该地区生产的太阳能热水器产量占到山东省的70%以上,产值占全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总产值的10%左右。截止2005年初,德州已发展太阳能以及相关企业100余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
近两年,德州的太阳能产业链正在不断延伸,除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外,德州还先后推出了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照明系统、太阳能交通灯、温屏节能玻璃、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玩具等系列产品。
2.4广东省(深圳)
广东深圳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起步于2005年底。2005年11月10日,深圳市光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教育部合肥工业大学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联姻”,签约合作项目——共同在深圳大学园区组建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基地,研究、开发并生产光伏系列产品,以促进该行业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深圳光伏产业基地将充分发挥其在技术上的优势,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合作和创新:
一是太阳能照明产品产业化,如推出高性能的太阳能路灯、信号灯、庭院灯等。
二是迅速完成风光发电控制系统等一批优秀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是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研发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为深圳及全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事实上,就产品制造而言,深圳被视作“太阳能光电产品”生产基地可能更为恰当。据深圳节能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向媒体透露:从目前的市场分额来看,全世界72%的太阳能光电小产品生产厂家集中在深圳及
周边地区。相当一部分太阳能光电企业的产品都以出口为主:深圳珈伟产品全部外销到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地;创益科技出口产品比例占销售额的80%以上;先行电子70%的产品出口国外。
2.5湖北省(武汉光谷/荆门/宜昌)
与前述介绍的省(地区)相比较,湖北省(武汉光谷/荆门/宜昌等地)虽也提出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的建设目标,但尚处于起步阶段。
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武汉光谷:2006年7月初,武汉日新科技光伏工业园在光谷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建成后,将新增30兆瓦的光伏组件生产能力,形成20万套绿色照明灯具产业规模,由此填补光谷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空白。
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宜昌/荆门:2006年,深圳南玻集团将投资60亿元,在宜昌建设年产量4500~5000吨的高纯度多晶硅生产基地;武汉珈伟计划在荆门建立年产量1500吨的高纯度多晶硅生产基地。
另据媒体报导,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毛凤藻介绍,湖北省将大手笔发展光伏产业,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全省光伏电池及组件年生产能力达到600兆瓦以上,年光伏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使湖北省成为国内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之一。
2.6四川省(乐山)/重庆
早在2000年四川省投资集团就设立了位于乐山市的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目前承建的年产1260吨多晶硅项目,是由原国家计委在2001年以计高技[2001]522号文批准建设的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作为四川省委省政府的“一号工程”,也是目前国家正式批准立项在建的年产千吨多晶硅生产项目之一。目前,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已对该项目注资RMB1.1亿,预计2007年投产;投产后,产能将全部用于太阳能多晶硅生产。
2006年6月,乐山市政府与东方汽轮机厂共同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在成都签约。东方汽轮机厂通过国有产权划转方式,整体吸收峨嵋半导体材料厂(所)。峨嵋半导体材料厂(所),目前在建年产200吨太阳能电池级多晶硅技改项目,计划于2006年下半年投产。合作项目起动后,东方汽轮机厂首期对峨嵋半导体材料厂(所)注入6亿元人民币,启动500吨多晶硅、单晶硅、硅片等相关项目建设,同时启动配套的光伏产业项目建设。
2.7湖南省(益阳)
湖南益阳高新区与上海国之杰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开发太阳能电池级多晶硅光伏产业项目。该项目将投资30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多晶硅5000吨、单晶硅2000吨。太阳能电池级多晶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据悉,项目一期工程计划2006年底前动工。
3.各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发展特征
各省产业基地 发展特征
优势 劣势
江苏省
(南京/无锡等)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已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
具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
具备较为丰富的研发和生产经验
成立了国内首个太阳能光伏产业联盟
核心企业处于产业链下游,将面临原材料短缺、价格上涨等不利局面
省内其他地区多个同类型的太阳能电池项目拟建和在建,同类项目的重复建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产业集群的内耗
河北省
(保定)以保定高新区为依托,有较为明确的基地定位,有利于相关扶持政策的推进
具备较为完整的扶持体系,如扶持基金、优惠政策、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平台等
核心企业虽然参与了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项目的投资,初步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在原料端的话语权相对较弱
山东省
(德州)太阳热能产业已具备相当规模
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太阳能相关产品的应用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延伸,提升地方太阳能产业能级
目前推进的光伏产业多集中于产业链下游及相关的终端产品
技术研发方面无显著优势
广东省
(深圳)太阳能光电产品已具有相当生产规模
光伏基地技术研发合作项目先行,注重相关人才培养,定位有别于其他产业基地
对于光伏产业的推进尚处于起步阶段
光伏项目领域尚缺乏进入实质阶段的产业化运作项目
湖北省(武汉光谷/荆门/宜昌)湖北省硅石资源丰富,储量达11亿吨,资源优势显著
武汉光谷具备一定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已有企业涉足光伏组件生产
能够在省内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无论是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项目亦或地产业链下游的组件项目,皆处于起步阶段,其产出效益需在若干年后方能显现
四川省(乐山)/重庆 具备原料资源优势
项目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变数
产业链下游企业为争夺原料资源会加大对原料基地的控制力,可能不利于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湖南省
(益阳)具备原料资源优势
项目单一,尚无后续配套措施跟进
资料来源:汇视研究(MIRU)根据各媒体报道及地方政府相关网站新闻分析、提炼
总体而言,晶体硅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产能扩张将面临一哄而上的局面,各地先后提出要建设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可谓是冰山一角,其面临的风险将不容小觑:如短期内硅原料供应不足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非晶硅的产品替代风险、终端产品的供需关系失衡导致我国进一步沦为太阳能电池的低成本代加工地等等。
第二篇:太阳能资源与光伏电站分布探讨
太阳能资源与光伏电站分布探讨
lureman@126.com
一、我国太阳能资源及光伏电站状况概述
我国地处北半球,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在5000 千米以上,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每年达17000 亿吨标准煤。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 千瓦时以上,西藏日辐射量最高达每平方米7 千瓦时,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
太阳能利用有两个重要途径,即光热和光电技术。前者如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在中国更为大家所熟知;光电技术指的是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比较而言,光伏发电更高端,前景更好,在太阳能利用上将是主流。
太阳能光电技术开始于20 世纪70 年代,主要用于空间技术,而后逐渐扩大到地面并形成了中国的光伏产业。2009 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达750万千瓦。2010 年4 月1 日,SNEC第四届(2010)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暨(上海)展览会在沪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国家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俊峰在会议上透露,2009 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达750 万千瓦,挤入世界十强。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09年光伏系统装机量为6.6GW 左右,相比08 年的5.6GW 仅增长了16%,是十年来的最低增速。欧洲仍然是太阳能的主要市场,达到5GW,占比79%左右,其中德国装机量达到3.2GW,西班牙由于政府补助的下降,导致装机量比08 年大幅下降,但仍有560MW,意大利和捷克则装机量猛增,合计达到785MW。美国09 年装机量增加46%,达到500MW,整个北美市场占比8.7%。亚洲市场中,日本和中国装机量分别达230MW 和160MW,增长很快,亚洲市场占比8.1%。
二、不同太阳能资源地区光伏电站建设状况详述
为了实现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促进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2007 年11 月22 日,国家发改委下发文件,将内蒙古、云南、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8个省份作为试点开展大型并网光伏示范电站建设。不难看出,所选的八个省份中,绝大部分为太阳能资源一类地区(根据各地接受太阳总辐射量的多少,全国划分了五类地区),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以下调查内容按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不同分类列出了截止2010年底全国各地太阳能电站建设情况。
一类地区
为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6680~8400 MJ/㎡,相当于日辐射量5.1~6.4KWh/㎡。这些地区包括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尤以西藏西部最为丰富,最高达2333 KWh/㎡(日辐射量6.4KWh/㎡),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1.青海
全年平均日照2500 到3650 小时,与外地相比,阳光是青海最宝贵的财富之一。青海是我国最早生产光伏产品的地区,在其他地区还不熟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时候,青海省的光伏企业已经把这项技术推广到了广阔的西部无电地区:上世纪80 年代中期,青海省先后在海西、海北两州建成了一个“太阳能光伏提水示范点”。
2004 年以来,青海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承建“10 千瓦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等一系列示范项目,有效探索了开发利用青海省太阳能资源的途径,积累了建设大型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的有益经验,为今后更大规模利用太阳能资源奠定了基础。目前,青海农牧区的112 个无电乡全部建成太阳能光伏电站,解决了908 个无电村农牧民的生活用电,覆盖农牧民人口五十多万。省会西宁已试验建成几十公里的太阳能路灯系统,城乡太阳能热水器开始广泛应用,农牧区畜用暖棚、太阳能民宅暖房也形成了一定规模。
2009 年4 月3 日,“青海省GW(千兆瓦)级太阳光伏系统应用及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在京通过论证,预计2020 年将建成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000 亿元,成为青海省重要的支柱产业。月16 日上午,300 千瓦光伏并网电站竣工仪式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举行。电站由日本NEWJEC 公司和青海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年发电量45 万千瓦时。大型光伏并网电站实证研究项目的实施,是青海光伏事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电站运行发电,标志着青海省太阳能光伏发电并入城市电网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二类地区
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850-668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4.5~5.1KWh/㎡。这些地区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1.河北
2010年4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与国家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河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协议,开发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项目。该项目总规模200兆瓦,建成后将成为张北县继风电产业之后又一支柱产业。该县境内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年平均总辐射量可达5860兆焦,年光照利用时数可达2994.7小时,太阳能辐射能量较大,是发展太阳能发电的理想区域。
该项目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公会镇境内,规划占地9.25平方公里,分一号、二号两个太阳能发电场,开发总规模为200兆瓦,计划总投资36亿元。项目计划于2010年7月以前完成测光设备的规划设计和安装,测光期为一年。测光后期,启动相关建设工作。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目前世界上设计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场,对促进张家口市张北县产业结构优化、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调整、打造低碳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北京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光伏发电开始融入奥运建筑。据悉,各体育场馆与运动员村等奥运建筑中大范围采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利用技术。以国家游泳中心为例,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进行太阳能光电利用就是它的一大环保特点。
北京市大兴区一幢建筑面积为8000M2 的生态建筑,被专家评议为“我国第一幢综合利用太阳能解决能源问题的建筑示范工程”。工程中“50 千瓦大型屋顶光伏并网示范电站”是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三类地区
为我国太阳能资源中等类型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00-585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苏北、皖北、台湾西南部等地。
1.山东
由中海阳(北京)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国内建筑一体化单体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项目山东博物馆新馆太阳能光伏系统于9月25日正式并网发电。该系统总装机容量450kwp,年发电量约56.1万度,被列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新馆太阳能光伏系统采用先进的高效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并网逆变器,总装机容量450千瓦,估算年发电量56.1万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90吨、减排二氧化硫1.59吨、减排氮氧化物1.58吨、减排粉尘1.68吨,相当于石油代量488813升,或每年种植森林61227平方米。
2.福建
2009-09-08,新能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与福建省连城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福建省连城县开发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项目,项目总装机容量30MW,拟投资13 亿元人民币。中海阳与福建省连城县政府已签署合作协议,Ⅰ期10MW 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建设工程已进入项目设计、审批的实质阶段。据悉,该项目目前是福建省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项目,现已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国家级金太阳工程示范项目。
福建连城30MW 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项目Ⅰ期10MW 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工程计划于2009 年12月开发建设。预计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年并网电量约3360 万KWh,同时可减少约32653tCO2/年、304吨SO2/年的排放,年节煤12470t。
3.云南
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空气清新稀薄,阳光透过率高,日照时间长,全省绝大多数地区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4500-6000 兆焦/平方米,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5000 兆焦/平方米的地域占全省面积的90%。元谋、永仁、宾川、丽江等地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超过6000 兆焦/平方米,最高值达6667.1 兆焦/平方米。全省多数地区的年日照时数为2100-2300小时,其中有94 个县超过2000 小时。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上,云南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能大约相当于714 亿吨标准煤,是仅次于西藏和新疆的全国第三大太阳能资源省份。
云南石林(科普区)66MWp 并网光伏电站实验示范项目第一单元(1MWp)成功并网发电。从此,云南省的供电来源多了一份“阳光能量”,在云南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石林(科普区)66 兆瓦并网光伏电站实验示范项目地点位于石林县石林镇北小村,区域内基本为石漠化土地,占地面积1794.48 亩,总投资35.84 亿元,主要采用晶体硅光伏组件并网发电技术,同时采用少量的用于实验示范的多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而本次成功并网发电的项目建设面积仅为20 多亩。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发电量7000 多万度,年减排约7 万吨温室气体。项目将有效改善当地环境,促进地方就业并带动云南太阳能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云南省探索石漠化荒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经验。
目前该项目一期10 兆瓦计划2010 年上半年全部投产,预期2012 年整个项目将全面投产。云南太阳能光伏将成为国内重要产业基地 实现总产值30 亿元以上“到‘十一五’末,昆明市太阳能供热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占城市新建建筑比例达到90%以上,居民太阳能光热利用普及率达50%以上,太阳能光伏应用达5 兆瓦以上,实现太阳能产业总产值30 亿元以上,到2013 年,太阳能产业产值在2010 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60 亿元以上,使昆明成为国内重要的太阳能产业基地。”
4.深圳
2004 年深圳建成目前亚洲最大的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该光伏电站总容量1 兆瓦,年发电能力约为100 万度。电站设计及安装与深圳综合展馆、花卉展馆等建筑融为一体,堪称国内绿色建筑的典范。
5.江苏省
截至2009 年底,我省已建成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近40 兆瓦。其中大部分为省内民营企业自筹资金建设。2010 年2 月从有关部门获悉,国家“阳光屋顶计划” 2010 年将投入2.2 亿元财政资金,支持我省南京、无锡、扬州、盐城等地的23 个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
2010年12月31日,中国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站—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江苏大丰20兆瓦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中电投大丰光伏电站,规模20兆瓦,位于江苏省大丰市,占地1240亩,由中电投集团公司江苏分公司投资,中环光伏系统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工程采用非晶硅薄膜光伏组件,30°倾角固定安装。该站于2010年12月初正式开工建设,历时一个月建成。电站运营期25年,效率为80%,年发电利用小时数为1100小时,年发电量平均为2300万kwh,每年可节约标煤约7000吨,每年减轻排放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约18600吨;每年减少排放大气污染气体二氧化硫约142吨、氧化氮约48吨,环境效益极其明显。
四类地区
是我国太阳能资源较差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4200~5000 MJ/㎡,相当于日辐射量3.2~3.8KWh/㎡。这些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广西、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西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南部以及黑龙江、台湾东北部等地。
1.浙江
杭州建成全国最大屋顶光伏电站项目
闯过了并网的技术难题,2009 年9 月28 日,浙江省首座兆瓦级屋顶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这也是全国最大屋顶光伏电站项目。
该电站由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下属的浙江节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动态总投资额为6462.72 万元,该项目由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统包承建,提供了所有的晶硅、薄膜光伏电池组件,以及配套产品设备。从项目申报设计、招投标、安装施工到并网发电,仅用时5 个月时间。
电站位于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的能源与环境产业园,由铺设在园区19 幢建筑屋顶上的近9000平方米的晶硅及薄膜光伏组件组成,总装机容量达2 兆瓦,预计年发电量200 万度,所发电力均并入杭州电网,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00 吨,减排二氧化碳1320 吨。
电站项目采用了目前较为领先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非晶/微晶”薄膜电池组件的混合型装机模式,其中薄膜电池被应用于建筑物外墙以及建筑物顶楼的采光屋顶,光伏建筑一体化程度高。电站系统采用了“分布安装、集中逆变、汇流升压、单点并网”的技术方案,对单个系统、整体系统做了优化组合,系统综合效率高达78%。
按照计划,杭州2009 年起到2013 年,全市实施阳光屋顶70 万平方米(即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总面积达到70 万平方米),累计装机容量70 兆瓦。
五类地区
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3350~4200 MJ/㎡,相当于日辐射量只有2.5~3.2KWh/㎡。太阳能辐射数据可以从县级气象台站取得,也可以从国家气象局取得。从气象局取得的数据是水平面的辐射数据,包括:水平面总辐射,水平面直接辐射和水平面散射辐射。
三、总结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太阳能利用中最具意义的技术,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应用的热点。最近10 年以每年平均30%的速度递增,最近3 年更是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太阳能光伏发电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中继风力发电之后产业化发展最快、最大的产业。
我国76%的国土光照充沛,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与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没有任何排放和噪声,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除大规模并网发电和离网应用外,太阳能还可以通过抽水、超导、蓄电池、制氢等多种方式储存,“太阳能+蓄能”几乎可以满足中国未来稳定的能源需求。
由第二章分析不难看出,截止2010年,我国的太阳能电站已经不仅在太阳能资源极其丰富的一、二类地区发展,而且三类地区也出现很多成功案例。现在已经呈现多点发展,遍地开花的形式。随着国家能源补贴的进一步加大,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太阳能发电一定会出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篇: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趋势解析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趋势解析
1、我国光伏产业吸引世界目光
伴随着太阳能投资热潮在中国的兴起,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著名投资银行拉扎德资本预计,2011年前中国太阳能产业规模能达到1-1.5GW。2012年前该行业规模将达到2GW,2020年前则会达到20GW。另外,预计我国太阳能光伏行业有望吸引逾100亿美元的私人投资,并有助中国未来三年成为全球主要的太阳能设备市场。
姜谦认为,虽然到目前为止全球太阳能产业的终端市场仍然集中在欧洲,但随着金融危机后各国太阳能政策的转变,中国等新兴市场有望取代西班牙、德国成为全球太阳能产业的主要增长点。
2009年6月24日浙江温州大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牵手”沙特阿拉伯巴格山集团,巴格山将以资金入股在温州投资太阳能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3亿元。6月22日江苏响水县与美国新能源技术公司签订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项目协议书。该项目一年内建成一条生产线,年产1000吨多晶硅,三年内建成7条生产线,年产7000吨多晶硅,总投资约50亿元,六年内投资完成光伏产业基地,将发展成“多晶硅—硅锭—硅片—光伏电池—组件”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6月16日四川甘孜州政府与西班牙维拉米尔集团在西班牙正式签订协议,总投资
8.2亿欧元的硅产业合作项目落户康定。
姜谦指出,短短几天之内,多家国际企业纷纷选择投资光伏产业,这并非偶然。说明在我国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我国的光伏产业不仅让国内企业看到了机遇,而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姜谦同时认为,以上国际企业的入主应该只是一个开端,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海外资本选择涉足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这不管是对国内光伏产业来说,还是对我国的整个能源产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虽然说我国光伏产业的前景一片广阔,但是发展历程并不会一帆风顺。一个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前提必须是涉及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相关行业同步发展。而这种发展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产能获得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掌握核心技术前提下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如果说先前的终端市场集中在海外是国内光伏制造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的话,那么后金融危机时代,内需市场逐步开启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却将面临因成本高企而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尴尬。若国内厂商不尽快在技术领域寻求突破,那么,未来受影响的将不止单个企业的利益,整个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或许都会受到国际巨头的牵制。
2、终端市场将成光伏业新宠儿
当行业利润不再,甚至出现亏损经营状况之后,企业投身多晶硅行业的热情也会消失殆尽。近日有消息传出,四川省一些多晶硅企业已经出现间歇性停产,这应该是国内多晶硅行业大洗牌的先兆。
几家欢喜几家愁,光伏产业曾经的宠儿—多晶硅浮华褪去之后,必定有新的替代者。而终端市场则有望成为这个新的宠儿。7月14日,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宣布收购意大利太阳能市场专业系统整合商SGT公司的控股权。收购后赛维LDK将持有SGT公司70%的股份。这是继6月中旬拿下国内的敦煌10兆瓦太阳能项目之后,赛维LDK加快向光伏下游拓展的又一表现。
其实,早在2008年2月投资25亿美元成立苏州BestSolar公司,正式进入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领域;2008年11月,公司年产1500吨的多晶硅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赛维LDK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渗透。2009年5月,赛维LDK董事长彭小峰在“两岸太阳能论坛”上表示,公司不排除与同业在全球主要市场成立组件与系统公司,这意味着赛维LDK将垂直一体化作为了企业的战略目标。
此外,长期从事硅片生产的浙江昱辉近期在四川投资多晶硅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还将启动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并收购了一家电池组件生产企业,打造垂直一体化企业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对于跃跃欲试抢滩光伏市场的中国五大电力集团而言,其进入的模式也更偏向于“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模式,中电投、大唐和国电都已提出了“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全方位介入太阳能产业的设想。
姜谦指出,赛维LDK向光伏下游拓展的动作可以看作是光伏产业的一个风向标。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跟随它的步伐。
3、光伏业学院化之路将愈走愈宽
2008年10月6日,我国首个太阳能光伏学院——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挂牌成立。2009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教发函(2009)86号文、江西省政府赣府字(2009)13号文批准,江西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国标代码:14166),这也是全国首家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2009年4月20日,由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与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尚德光伏学院在科技职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2009年5月22日,阿特斯阳光电力与常熟理工学院签定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创办阿特斯太阳能光伏科技学院。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太阳能光伏学院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表示,这反应了一种趋势。在金融危机在下,我国光伏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核心技术在手,无法掌控市场主动权,面对危机只能被动挨打。但金融危机同时也给光伏产业指明了一条道路,那就是,只有在研发领域占领先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拥有话语权。而研发、研究恰是大学领先于企业的地方所在。未来如有更多的大学和光伏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光伏产业的“学院”化之路将愈走愈宽,而我国光伏产业也会从“制造大国”逐渐走向“制造强国”。
4、薄膜电池投资日益增多
由于在过去的几年中,国际多晶硅现货价格猛涨,一度从2005年的35美元/公斤攀升至2008年的480美元/公斤,因此价格低廉的薄膜电池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少人认为,低价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将是晶体硅电池最大的竞争对手。但是这场危机冲击得海外市场严重萎缩,导致多晶硅价格暴跌,因此业内又有了“薄膜电池优势不在”的论断。但事实却是:在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突飞猛进的21世纪,低价且有极大工艺改良性的产品永远能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5月5日,河北新奥光伏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国第一块超大型5.7㎡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正式亮相第三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该公司自2007年投资薄膜电池领域,计划总投资140亿元人民币,到2010年产能达到500MW。5月12日,中特集团(香港)与重庆市綦江县签订投资协议,计划在綦江县投资38亿元着力打造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园;5月中旬,江苏绿洲新能源公司投资6亿美元在江苏省镇江市新上总产能达200MW的非晶硅薄膜电池项目;5月25日,浙江正泰首条20MW微晶非晶第二代薄膜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目前该公司在薄膜电池上的投资已达20亿元人民币;5月末,信义玻璃宣布引入年产能达275万平方米的第二条光伏薄膜导电玻璃生产线,预期2010年第三季度于珠三角投产,总投资额逾1亿元人民币;6月5日,由中国汇通担保有限公司、台湾威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1.5亿美元的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太阳能电站及太阳能相关系列产品生产项目正式签约;此外,天威薄膜公司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检测中心4月8日奠基开建,富捷投资在武汉投资4亿元的薄膜项目也已于近日开建;还有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园区,随着中国建材集团、爱康集团总计近50亿元的薄膜项目入驻,这里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薄膜电池产业基地之一。
放眼全球,2008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实际产量远超预期,达到892MW,比2007年增长123%,连续两年成长率超过120%。薄膜巨头美国FirstSolar公司2008产量更是达到503MW,跃居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排行榜次席,而且非常有可能在今年荣登榜首,达到1000MW的产量。从2008年7月份以来,联想、英特尔、国际金融公司IFC等纷纷进入薄膜电池行业。今年5月初,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Q-Cells旗下Sunfilm公司与Sontor公司宣布联手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硅基多结薄膜组件公司。
第四篇:太阳能光伏申请书
简述
本系统为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太阳电池板采用江苏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生产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逆变器采用固德威,系统装机容量为5KW。经过隔离变压器后并入电网,最终实现将整个光伏并网系统接入电网系统。光伏并网型逆变器并网后与电网安全运行,所产生的电与电网电力是同频、同相,且具备抗孤岛等控制特殊情况的能力。
安装设计
方阵支撑结构设计包括安装方式设计、方位角设计、支架倾角设计、阵列间距设计,以及支撑结构的基础、结构、零件的设计等内容。需根据总体技术要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太阳辐射资源、场地条件等具体情况来进行。
安装方式设计
大型的太阳电池方阵的安装主要有固定式和跟踪式两种。根据项目特点,本项目采用固定式安装。固定式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调试及管理维护都很方便。
固定式支架倾角的设计
方阵安装倾角的最佳选择取决于诸多因素,如地理位置,全年太阳辐射分布,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比例,负载供电要求和特定的场地条件等,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方阵的最佳安装倾角可采用专业系统设计软件来确定,它是系统全年发电量最大时的倾角,根据项目所在地气象资料及实际情况,选择倾角为22º。
方阵支架方位角的设计
一般情况下,太阳电池方阵面向正南安装。
第五篇:太阳能光伏产业工作总结
真抓实干出实效 主动作为谱新篇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和发展的领域之一。位于常熟市的**光伏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现已集聚光伏企业50余家,产品涵盖光伏组件、光伏产品应用、光伏系统、测试设备、EVA、太阳能绝缘背板、钢化玻璃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创新能力强、产业链丰富、配套不断完善的光伏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面对光伏产业依然严峻的形势,**光伏特色产业基地努力扩大产业影响,拓展产业链条,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维持了快速健康地发展。预计2015 年实现产值2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一是努力扩大产业影响力。近年来,基地多措并举,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多渠道扩大产业影响。借助光伏协会及光伏战略技术联盟为平台,邀请国内外众多知名光伏专家学者莅临指导;与美国美南中国专家协会联合会合作,利用科技人才创业服务平台,加速吸引光伏产业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和项目;有效运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国内各个大型光伏展会,宣传和推广基地和相关企业;先后派遣上百人次赴上海、浙江,**等地拜访潜在客户,全面开拓光伏相关市场。2015年,前来基地考察交流的国内外客商超过30批次,产业的知名度得到显著提升。
二是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目前,入驻基地的光伏企业已超过50家,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光伏组件及其配套产品产业链。龙头企业阿特斯和中利腾晖销售情况有了较大增长,有效带动基地整体产值的提高;福斯特、**中来两家公司顺利上市;赛历、广晟、长发、华融等一批配套企业销售突破亿元,瑞德、英特美、泰岳等一批配套企业销售突破5000万元;基地本地化采购稳步推进,近10家基地企业加入到采购群中,有效拉动了内需。另外,基地有针对性地洽谈了博硕光电的光伏自动化设备,宁夏小牛的串焊机设备,釜川科技的清洗设备等多个项目,正将产业链延伸到光伏精密机械和光伏电站应用方面。
三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基地内企业原上马的光伏项目仍以生产低附加值的组件配套产品的居多,对产业的引领作用甚微。近年来,基地在项目的引进中优先选择光伏精密机械设备类和光伏电站应用类等中高端类光伏产业项目,努力扩大光伏精密机械设备类的规模,形成一整套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的服务体系。支持中利腾晖、阿特斯、**中来等龙头领军企业不断丰富产品链和加强技术研发及创新,鼓励各类中小光伏企业建立更完善的技术研发创新体系,促进基地光伏产业技术革新,实现转型升级。